![](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吃盐多对血管及其它器官不好,吃盐少增加死亡风险,6克盐够不够?多少合适?还有由呢
(图片来自台湾郭葉璘医生的脸书个人主页)
而且从曲线来看,即使摄取更多的盐巴也不会增加太多风险。反之,如果遵照公卫组织的建议减少盐份摄取,如国内的膳食标准(盐6克/钠2.4克)、世界卫生组织 WHO(盐5克/钠2克)或美国心脏学会 AHA(盐3.75克/钠1.5克),患病风险竟然增加20%(膳食指南)至40%(AHA) 。
2. 对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每天摄取10-15克的食盐(4-6克钠)有最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
(图片来自台湾郭葉璘医生的脸书个人主页)
从图二看来,有高血压的人,吃太少或太多盐巴都不好,建议保持在每天摄取 10-15克的区间里。
从这个研究结果看出,不管有没有高血压,每天摄取的盐都不要少于十克,不然风险就开始增加了,可是国内的膳食标准是建议少于六克盐,其他国际组织则更不用说了,建议摄盐量更少!
这个科学研究是不是故意哗众取宠的偏颇研究呢?其实本篇文章一开头就列出七个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及一篇收录了23个流行病学研究的统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文章,篇篇都显示出如图二的U型曲线。
也就是说,许多重要研究都显示,盐吃太少跟吃太多都很危险,可惜全世界的公卫政策只一味的要求民众少吃盐,给所有的人一个饮食的指标,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最后,基于这个最大规模的科学研究还是一个「流行病学研究」,证据力仍不够,需要一个好的、扎实的随机控制实验(RandomizedControl Trial, RCT)来做定夺,我们衷心期盼这样的实验结果快点来到。
可惜短期内大概看不到这样的实验,因为这样的实验耗资太大,估计至少需有28000个受试者,持续追踪五年,才可能看到结果。
PS: 以上文字内容来源于台湾知名医生,郭葉璘的facebook公开页面,已经获得授权,以上只做信息分享,不做医疗建议。
有关低盐的研究还有很多
1
增加的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酸酯:在大量综述中,发现低钠饮食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增加4.6%,甘油三酯增加5.9%。
②
增加胰岛素抵抗:在一项研究中,低钠饮食只需7天即可增加胰岛素抵抗,这是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③
II型糖尿病:一项研究发现,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较少的钠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④
低钠血症:在运动员中,低钠摄入可引起低钠血症,钠缺乏症可能非常危险。
⑤
国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报道,研究发现,盐吃太少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下面我来做一些简单盐的科普。
为什么说盐很重要?
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大约有一半的盐成分是钠,钠是健康身体必须的矿物质,如果没有盐,我们会感觉到无力,无法集中精力,我们的肌肉,心脏,大脑,神经系统。
如果血液中的盐分比较少的话,就会出现低钠血症,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喝太多水,摄入太少的盐(这就是所谓健康饮食的建议哦),这样就会导致电解质矿物质流失, 就会导致心脏的问题,脑肿胀问题。
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盐分会显得更加重要,我们看到很多运动员,会及时补充淡盐水,因为出汗,大量喝水后,盐会流失很严重。
为什么权威要求少盐?
因为大量摄入盐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其实,美国心脏协会(AHA)的研究支撑也只能证明,少盐可以降低血压,无法证明少盐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
还有,美国心脏协会,有关少盐可以降低血压的研究,受试者2275名,追踪10-15年,得出摄入盐越少越好的结论。
而柳叶刀的这个研究是1万3千多人,得出结论,盐太多不好,盐太少也不好。
你应该吃多少盐?
具体吃多少盐,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没有高血压的问题,你什么时候感觉想吃点咸的,就吃点盐吧,没有关系的。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糖还是盐?,我最近会写一篇高血压的文章,文章中会重点说这个问题。
反正,千万不能一味的少盐,如果你身体想吃咸的,那就是它需要盐,放心大胆的去补充盐吧。
比减盐更加重要的是什么?
其实,相比减盐,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增加钾,相比钠元素,我们需要更多的钾元素,蔬菜是钾元素的主要来源,所以,一定要多吃叶子类蔬菜哦。
减少碳水化合物,我们都知道,米面糖等高碳水食物,会导致体内炎症,而炎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吃什么盐比较好?
海盐较好,因为海盐不只是含有氯化钠,还有很多的矿物质,公认最好的盐是喜马拉雅海盐.
现在的海盐可能污染比较严重,喜马拉雅海盐是远古的海盐,纯净,存在地球上达到2.5亿年了,是最原始的海中的盐,几乎没有任何污染,含有80多种天然的微量元素,被称为是一种贵族盐,以后我专门写文章介绍一篇哦。
关键的瘦龙说
虽然世界卫生机构都要求少盐,但是还好,大部分中国人的摄盐量都是合格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听权威机构的,国内目前平均摄盐量在10-12克左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说非常健康的一个摄盐量范围。
为什么大家都不听专家的,摄入这么多盐呢,因为身体很聪明,它需要多少盐,它会告诉你,身体受不了少盐,少盐会让你有各种不适,其实需要多少盐,你听身体的,一般问题不大。
传统的健康饮食建议要求少盐,主要是因为增加食盐量会对血压有影响,所以就一味的要求少盐,导致很多老人觉得盐是个坏东西,经常不吃盐,导致身体更加不健康。
其实经常不吃盐的人,体内的盐分一般都不少,因为他们大多数都会吃很多碳水化合物,胰岛素会储水,储存盐,所以,少盐的人只是吃得少,体内的盐都储存起来了,实际上盐还不少,血压当然也降不下来。
但是,如果你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胰岛素下降,身体会大量的脱水,脱盐,体内的盐分自然就下来了,就算你摄入过量的盐,也不会储存起来,会被身体排出,这也就是为什么低碳不能少盐的原因,当然,如果你是高碳水饮食,适量的盐,满足身体需求就够了,没有必要增加盐的摄入量。
所以,高血压是要低盐还是要低碳,这个问题,我希望下一篇文章能讲清楚。
最后,我们想一想,放血疗法可以降低血压,但是长期放血对身体就有好处吗?可能会让我们身体越来越虚弱,我们都知道,盐对身体非常重要,钠是身体必不可少的矿物质,长期不摄入钠对身体有好处吗?
眼花缭乱的各种盐,该怎么选?
盐是生活必需品,但是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盐,经常会把大家绕糊涂。您看,海盐、湖盐、岩盐,加碘盐、低钠盐、加硒盐,海藻盐、竹盐……分分钟让人挑花了眼。
到底哪种好?该怎么选呢?小雪时节,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像小雪粒一样晶莹的盐吧!
一、根据来源分
按制盐原料的来源来分,最常见的食用盐一般分为海盐、湖盐、井盐、矿盐等。
1. 海盐:就是我们吃的普通盐
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
海盐本身颗粒比较大,是腌制或者烧烤的好选择,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原本的味道,更凸显食材的鲜甜口感。我们平时吃的精制加碘盐一般就是海盐。
2. 湖盐:适用于高血压人群
开采现代盐湖矿加工制得的盐或以盐湖中的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干得到的盐叫作“湖盐”,也叫“池盐”。
一般湖盐中含有较丰富的钾盐,对控制血压较好。
3. 井矿盐:富含天然矿物元素
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制得的盐叫做“井盐”,它是生产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人聪明才智的盐。
直接像开采煤炭一样开采盐矿床加工制得的盐则称“矿盐”,也叫“岩盐”。它是地壳在运动、挤压过程中,地层中的矿物质与海盐结成的,有多种颜色。
井盐和矿盐往往会统称为井矿盐。它们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杂质少,更纯净。
二、根据功效分
1. 加碘盐:大部分人适用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吃多了、吃少了都有危害。
我国的碘推荐量一般是:成人150ug/天,儿童3-14周岁每日90-120ug/天。但对特殊群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不食用碘盐可能会导致碘摄入不足,从而影响健康。因此,加碘盐大部分人都适用。但也有一些人群是不适用的。
对于高碘区域,如渤海湾部分地区(水碘含量高达1000μg/L 左右)的居民,因为平时较常食用海带、海鱼、海虾等富含碘元素的海产品,而且当地空气和水中的碘含量也较高。因此,不宜过多的选用加碘盐。
另外,患有某些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的人也应谨慎吃加碘盐,摄入过量的碘会刺激分子生长,加重病情。一般建议低碘盐或无碘盐,但具体应遵医嘱。
2. 低钠盐:中老年人及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群适用
一般普通碘盐中氯化钠的含量高达95%以上,钠离子能增强人体血管表面张力,容易造成人体血流加快、血压升高。
而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料,把钠的含量降低到65%以下,同时增加了氯化钾和硫酸镁制成。
根据国家标准《低钠盐》的规定,低钠盐中氯化钠的含量为 60%-80%,氯化钾的含量为 10%-35%,比起普通食盐,钠的含量降低了,钾的含量升高了。
因此,低钠盐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以及孕妇食用。
但低钠盐中钾含量较高,像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工作者、高钾药物服用者、肾功能障碍者和高血钾患者等则应该谨慎长时间食用低钠盐。
3. 加钙盐:其实钙含量很少
加钙盐以精制碘盐为载体,以纯物理方法和特殊工艺加入活性钙精心制作而成。
不过人体对钙的需求量较高,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公布的数据,成年人每天需要800毫克,老年人钙需要量更高,每天需要1000毫克。
而一般加钙盐中的含钙量为(0.25~0.55)%。因此,每天从加钙盐中获得的钙是非常少的,甚至可以忽略。
所以,对于钙的需求还需要从其他食物中获取,不能有吃加钙盐就不用补钙的误区。
4. 加硒盐:适用于低硒地区
硒是硒蛋白的组成元素,被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攻击,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等。
我国其实是一个缺硒大国。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显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72%的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粮食和蔬菜等食物含硒量极低。
若每克加硒盐中含有15微克亚硒酸钠,相当于6.8微克硒,按照中国人每天吃盐6~10克计算,加硒盐可以提供40~70微克的硒。
因此,对于低硒地区或者缺硒的人而言,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5. 加锌和加铁盐:适于缺锌缺铁人群
锌和铁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食用加锌盐可以预防青少年和儿童缺锌,比较适合儿童、孕妇以及食欲不振、衰老加快的老年人食用。
食用加铁盐可以增加人体血红素,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女性和中老年等特殊人群,因其体内容易缺铁,所以更加适用。
但是过多的摄入铁和锌也会危害健康。而且,许多食物和配方食品中天然含有或已经增加了锌和铁。
所以,人体需不需要额外补充,还跟每个人的具体食谱和体质有关,不能盲目食用。
三、其它的花样盐
1. 竹盐
竹盐是把盐放在竹子里,黄土封口,然后多次烧制,最后得到的不那么纯的盐。
它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功效,97%都是氯化钠,但在烧制过程中,黄土和竹子中的一些钾、镁、锰、钙等元素可能会少量进入盐里,可以使化学元素更丰富一点。
2. 玫瑰盐
“玫瑰盐”其实是一种岩盐,是未经精炼的粗盐。它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地区的盐矿,是餐桌上一种新奇的调味品。
这种盐矿中含有比较多的铁和其他一些矿物质,所以使它呈现出了特别的粉红色。因此,被叫作“玫瑰盐”。
与精盐相比,玫瑰盐当中确实含有相对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但即便如此,每克玫瑰盐中的铁、钙含量也仍然只有毫克量级,吸收率也无法保证,所以它并不能算是“补充矿物质”的好来源。
另外,这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完全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靠吃粗盐补充既无必要也没有多少效果。而且,玫瑰盐没经过碘强化,用它替代精盐也有造成碘缺乏的风险。
因此,与精制盐相比,它可能有独特的风味,但并不会更健康或者更有营养。所以,如果是为了广告中所说的那些“保健功效”,多花十几倍的价钱,就有点冤大头了。
3. 海藻盐
海藻盐以食用盐为载体,加入适量海藻碘营养强化剂制得的食盐。海藻中的碘80%为无机碘,10%~20%为有机碘形式。
因此,海藻碘盐兼备无机碘和有机碘的优点,微量元素也更丰富一些。
但它其中的海藻鲜味液很少,只有0.01%,平均到每个菜加的盐来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它是一种非常纯的盐,氯化钠超过99%,不是低钠盐,所以需要低钠的人群还需谨慎选用。
4. 雪花盐
雪花盐属于海盐的一种。它以海水为原料,集纳了海水中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除钠离子、氯离子外,还富含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等。
相比其他非海盐,雪花盐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更多,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肠胃吸收状况不好的人,可以食用雪花盐。
5. 核黄素盐
核黄素盐是在普通食盐中加入了维生素B2的盐。
核黄素又名维生素 B2,在体内参与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过程。人体缺乏核黄素会影响生物氧化,引起物质代谢的紊乱,出现口角溃疡、角膜炎、视物不清、白内障等多种症状。
所以,对于以素食为主及需要补充维生素B2的人群,可以食用点核黄素盐。
四、小结
1. 正常成人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
2. 加碘盐和低钠盐,适合大多数人群。
3. 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工作者、高钾药物服用者、肾功能障碍者、高血钾患者和心脏病患者等应该谨慎或不吃低钠盐。
4. 甲状腺疾病及部分甲状腺肿瘤患者,可以根据医嘱食用低碘盐或无碘盐。
5. 对于中老年人,出于预防高血压的目的,想控制钠的摄入量,可首选低钠盐。
6. 对于孕妇,到了怀孕中后期,对碘的需求量增加,可选择加碘盐。
7. 对于其他花样的盐,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按需购买。其实营养价值上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区别,即便不选择它们,只要日常饮食搭配合理,也能得到相应的营养。
8. 任何“营养成分”,都必须在合理的使用量下才会发挥益处,过多、过少都可能危害健康。
9. 通过“营养盐”来补充其他的微量元素是否有必要,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饮食习惯选用,对于特殊人群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来合理使用。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相信您看完这些介绍,对各种各样的盐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低盐饮食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慢性病的一个重要措施!科学用盐,适量的、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最后,转给身边的人,
请按需买盐!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