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从零开始学英语?
英语不可以用差形容了,简直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光认识26个字母,能拼出china之类的单词,为了就业现在不得不学,但是不知道从哪开始?不求捷径,只求不误。
零基础学英语基本算一个新知识,万事开头难。
可以点个收藏慢慢看哦~
以下几个诀窍能帮助你快速跨越起步阶段:
英语是一门表音文字,这和汉语不同,英语单词和发音是有联系的,存在着某种规律,熟悉之后,常常能够做到见词就能读,听到就可以写出单词的程度,口语中自然也就能说对词汇。
所以你需要集中精力学好发音
英语发音很重要,如果总是担心自己发音不标准,不敢开口,将严重影响学习的自信心。回避不了,那就直接面对,先解决这个难点。
英语有词汇,句型,语法等庞杂的知识。研究表明,不同类别的信息记忆会彼此干扰,造成遗忘。如果学习时间不多,建议起步先从容易的发音开始,先专注解决这个核心问题。
大部分人都没学过音标,或者说没认真学过。
老实说很有一学的必要,也不费事,一两周。一定要注意经常复习并且平时说话要始终保持,主动去运用这些原则,时刻注意自己说的英文并努力矫正,很多时候你学时候一个样儿,等你自己读书另一个样儿。
推荐《赖世雄美语音标》
这本书我先后用过两次,也是别人安利给我的,第一次是大量泛读了以后用它来纠音,第二次是精读了很多以后又用它来纠音矫正。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市面上几乎所有的音标书和语法书,无一例外都是简单规则的罗列,没人用教书“播讲类”的语言,而赖世雄的材料和讲座,无一例外都是讲课式的,可以迅速扫清一切盲点,教会你音标和句式,最为推荐。
很多人觉得音标读音这些的不重要,尤其是已经工作了或者比较急于求成的人,认为我在工作中使用英语可以与人交流处理事情、不影响工作了就行。
但是,无论从翻译角度还是英语应用角度,在当今这么一个口语质量参差不齐还充斥着大量口音的英语时代,你能操着一口标准的口语,那真的是很牛X。
请注意,我说的是标准,不是流利,流利是通过大量练习基本就可以达到的,标准是需要一点点纠出来的,你不能说流利就是标准了,村里后院的鸡天天早上也会打鸣。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口语的学习一定不能完全依赖于APP,练口语窍门在于——模仿母语者。仔细听他们的用词、发音、语音语调,什么时候上扬比较自然,等等等。他们会是你练习口语路上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是留学生的话,你身边有很多机会跟母语者交流。如果是在国内,可以试着找外教或者来中国的留学生交朋友。你们不仅仅可以聊学习,也可以聊一聊自己的生活,问问他们的经历,等等等。我知道现在还有一些网课能让你跟外国人视频聊天。链接如下,需要的同学自取就好~https://xg.zhihu.com/plugin/935394ad326812b86a243dda9504562c?BIZ=ECOMMERCE
学英语初期对于发音的较真不是特别重要,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提早建立这么一个意识,养成习惯,把每一个词都读正确。这不仅仅是让其他人更容易听懂,也是摆脱掉自己口音的第一步。
单词
先去测测你的词汇量......
通过以下两个网站就可以测出来:
http://my.vocabularysize.com / http://testyourvocab.com
对于背单词,真的没有捷径可寻,词根词缀甚至派生词的道理你可能都懂,但是只要没有反复地去背终还是不奏效。看到这里不要气馁,对于背单词无论是想对付应试还是更长远地步入高翻词汇量破万。
我看很多名师的书还有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六个字:短期!大量!重复!
好多人应该都听过这个原理:高中三年一天背十个单词三年下来就是一万多,哇塞简直太厉害大学四年再一天十个的话,等到毕业词汇量差不多就直逼俞敏洪冲进中国前十根本拦不住啊!
然而......然并卵,根本没人会这么做,即使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前面背过的单词也停不住的忘了。
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短的时间去背多的单词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定期重复。
我是反对利用间隙时间来背单词的说法的,下课等车之类间隙的时候刷微博都刷不好还背单词?
偶尔别人聊聊微信打王者农药的时候,你拿出小本本......背单词?
别瞎感动自己了。还有喜欢边阅读边背新词的,要不要太喜欢受虐,一段好几个不认识的还读得下去?
学英语的一点难得的成就感都没了,单词都背会了享受斩阅读的快乐不好吗。每天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独处的时间,睡前也好去图书馆也好,不做别的就背单词,而且每天都要复习,即使今天有事没时间背新的也把旧的复习了,这样也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而且尽量动笔写,痕迹留在一个本子上批批改改。
我自己就亲身试验过,一个月的时间头二十天每天六十个新词,后十天不背新词了狂复习头二十天的,也比三十天每天四十个背下来的多得多。
大一考六级前是我背单词的巅峰状态,十几天每天三小时抱图书馆背单词,早起背单词,翘课背单词(....),简直进入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状态。一天背几十个可能会开始不适应,take it easy慢慢来,过上一段只有你和单词每天独处的一两个小时的日子后,每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想戒掉这个习惯都很难停下来,当别人惊讶于你的进步的时候你就可以轻松地说出那就广告语-so easy~
词汇量永远是主导,现在有的“派生词记忆法”“17天GRE背单词”,APP背单词等等我基本都试过,过几天可能会一篇文章测评一下。派生法背单词就是词根词缀记忆法,我推荐蒋争,刘毅的书。
一次性大量输入单词我推荐杨鹏老师的《17天搞定GRE词汇》,他讲到的思维方法是我认为背单词最有效的。
继单词之后就是阅读和写作了,我把阅读和写作归为一类,抛开技巧和模板不谈,就是单词与语法的一个综合应用。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尤其是写作是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会质变的。
这都离不开单词和语法。
3.27更新
语法
学好英语主要是针对实用并不需要太难太深的语法问题(当然你的目标不是要考GRE:用英语做数学题的话....),我们高中毕业所积累的语法知识对于生活和工作上英语的实用,甚至通过一些考试都足够了。
我曾经读过《张道真英语语法》,张老的总结和提及真是处处到位,但如果不是想钻研语法的同学我并不太推荐这本书,因为太专业而且......太厚,我也只是在用的时候会翻翻并没有啃下去。
在此我要安利一本非常亲切可爱而且美式思维的语法书——《英语的原理》,是我一个现在在做高翻的美女姐姐推荐给我的,当时一拿到手头三天爱不释手一口气看完了包括里面的题,不过要理解内容真的要反复翻看,里面的语法都是最常用的而且讲的是原理。
Bjork (2001)研究指出,多次小段时间学习一份资料,能给予大脑充分的时间处理信息。能将一份内容多次小段时间学习的学生,其学习效率远远高于喜欢马拉松式学习的学生。当然,时间太短很难马上集中精力。
这个时候城要先静下心来,然后才能开始学起。如何静下心来呢?
答案会在VIP学员中揭秘。
零基础刚起步,要学的内容太多,学员经常比较着急,希望能快速集中式学习。例如,喜欢在培训中心一下午连续上3个小时的课,这样感觉学得多学得快。其实同样3个小时学习,一次完成的效率远远低于分5次完成。
好的学习习惯是:先把今天要学的目标制定好,然后进行分解。
比如:今天想学习国际音标详细教程前二节。学习时间是一个小时。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那这一个小时就是煎熬了。那这一个小时间如何去计划呢?
这个时候要会分解了,二个教程分解开就是半个小时学习一个教程。
那问题来了,这半小时如何最高效的学习呢?
还是要用到分解,假如这个教程只要5分钟就播放完了,那么就只需要学习6次即可。
这样的话心理压力是不是小很多呢。
有人可以会问哪这6次如何去学习呢?
光看教程很容易睡觉,这个时候就要用到笔和纸了。只有抄写才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那么你可以把教程当中重点部份记录下来。
很多同学学习就是跟着上课、跟着教材一页页学,没有习惯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将知识结构梳理一篇。
是不是只有专家才能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当然不是,你有以下方法自己组织:
看书先看目录,定期按书目录复习
这样你很容易自己做一个总结要点。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经常直接拿着视频就去看,大纲忽略不看,所谓欲速则不达,提纲挈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一定一定要自己总结,总结是一种高效率的复习方式。
例如,你可以查找自己哪块不足,你可以看着大纲回忆课程所学知识。别人给你的资料,知识还是存在别人脑子里。电脑存多少资料也记不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重要点可记录下来,方便自己查找才是关键。
回忆不熟悉的知识比较痛苦,人天生是回避痛苦。但实际我告诉你, Look Up Answers Rather Than Struggle to Remember(直接看答案而不要痛苦地长时间去回忆知识)
一个研究表明,你越是长时间刻意去记忆或回想某个答案,你越容易忘记。总结、知识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梳理了记忆的导图。零基础的人很多学过但忘掉了。
忘记详细内容不要有负罪感,直接看答案,这反而比较高效。
按照上面的的顺序走完记住补充的两点,英语就可以精确无误入门了。
无论你是用过多少口语类的APP,这几个APP绝对有一席之地,也是我大浪淘沙后留在我的手机上的,够你学好口语。有哪些学习英语口语的 App?
相信大家也都下载/收藏过一堆类似 app 了,但这两个说不定还能让你眼前一亮。我们追求的口号是:简简单单,高高效效,操作手册备齐即刻上手。有哪些练习英语听力的软件?
测评胜千言闭眼吃下我这颗安利就对了。英文原著阅读app?
欢迎关注我 @唐小欢 不写鸡汤文的职场文青,英语爱好者。
大家好,我是不二。关于如何从零开始学英语,逆袭成功的不二有充分的发言权。
现在不二现身说法,告诉你正确打开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英语的方式。
英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甚至“谈英语色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在学习英语时,没有打好基础。很多人会说,我从小学开始,已经学了十多年,怎么可能基础不好?
但是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对48个国际音标的发音熟悉吗?你的词汇量如何?你对语法的认识足够清晰吗?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何准确地从零基础开始学英语?
英语学习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方法。那在零基础阶段,首先是学好音标,学好音标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发音准确了,单词不用老师教也会读会写了,随之背单词速度大大加快,词汇量就会迅速增加,相应的英文阅读就能看懂,阅读能力也会大大提升,而在单词发音准确的基础上,你敢开口说,多说多听的基础上听力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就像九连环一样,一环扣一环,而在这些环节中最重要的是音标的熟读熟认熟记。
所以,今天我们就从零基础来谈谈如何学习英语,以及构建英语语法框架。
众所周知,英语一共有26个字母,首先要学会这26个字母的准确发音,才算是迈出了英语学习的第一步。
(图源自百度)
(一).英语一共有48个国际音标,包括20个元音,28个辅音。
20 个元音包括5个长元音:/i:/、/?:/、/u:/、 /a:/、/?:/;
7个短元音:[i]?[?]?[?]?[u]?[?]?[e]?[?] ;
8个双元音:/e?、/a?/、/??/、/?? /、/e?/、/??/、/??/、/a?/
注意:1.长元音顾名思义就是发的音比较长而饱满;短元音则发的音比较短而急;
2.双元音就是两个单元音拼在一起,成为组合音。双元音发音的特点是前面的单元音发音长,后面的发音比较短。
(二).28个辅音包括:轻辅音 /p/ / t/ / k/ /f/ /θ/ /s/ /?/ /ts/ /t?/ /tr/ /h/
浊辅音 /b/ /d/ /g/ /v/ /e/ /z/ /?/ /dz/ /d?/ /dr/ / r/
鼻音 /m/ /n/ /?/
半元音 / j/ / w/
边音 / ?/
(一).5个长元音:/i:/、/?:/、/u:/、 /a:/、/?:/
(1)/i:/发音技巧:
发音时舌尖抵下齿,口形扁平。在发音的时候要尽量拉长,就像古人喝醉酒以后吟诗的感觉。
(2)/?:/发音技巧:/?:/是长元音,近似于北京腔的“儿”话音,如“花儿”的“儿”。发好这个音,关键在于卷舌!
(3)/u:/发音技巧:发这个音时双唇用力向前突出,有点像拉长了音说“乌”,但要注意,“乌”的口形较扁。
(4)/a:/发音技巧:发音时口张大,双唇稍收圆。发音时可以照着镜子,说“啊”,看看嘴巴张得够不够大,记得要将嘴巴尽量张大。
(5)/?:/发音技巧:发这个音时,双唇稍稍收圆,并向前突出。这是个长元音,记住:长元音一定要拉长,发出来才好听。
(二).7个短元音:[i]?[?]?[?]?[u]?[?]?[e]?[?]
(1)/i/ 发音技巧:它是个短元音,发音要短促而轻快。
(2)/?/发音技巧:发音时舌身平放,双唇扁平。发这个音时不用卷舌。
很多人学美音就以为美音都要卷舌,碰到这个音也卷舌,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改变这个习惯。
(3)/?/ 发音技巧:这是一个短元音,发音一定要短,发音比/?:/短一些,双唇稍稍收圆,并向前突出。
(4)/u/ 发音技巧: 发音时双唇收圆,稍突出。就像发汉语中的“乌”,但没发完就给打断了一样。
(5)/?/ 发音技巧:发音时舌尖和舌端两侧轻触下齿,唇形稍扁,开口度较大。这个发音有点像发“啊”音时突然被谁卡住了脖子的感觉。
(6) /e/发音技巧:
发音时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抬起,唇形中常。发音时下巴逐渐向下移动,直至上下嘴唇张开的角度大约呈“45度”,同时发出声音。
(7) /?/发音技巧:
发音时,双唇向两边平伸,张开嘴,嘴唇放松逐渐压低舌头和下颚,尽可能夸张。
(三).8个双元音发音技巧:/e?/、/a?/、/??/、/?? /、/e?/、/??/、/??/、/a?/
/e?/发音技巧:
? 该音是个双元音,发音时双唇稍扁,口形从半开到合。 类似于英文字母“A”。
/a?/发音技巧:
发此音的关键是要把/a/音发足,接近于英文字母中的“I”。
/??/发音技巧:
发音时双唇从圆到扁,口形从开到合。接近于汉语发音“奥一”。
/?? /发音技巧:
发声时,由第一个音[i]向[?]集中,接近于汉语发音“一呃”。
/e?/发音技巧:
接近于汉语发音“哎呃”。
/??/发音技巧:
第一个是“短乌音”/u/,第二个是/?/。类似于汉语发音“屋呃”。
/a?/发音技巧:
由第一个音向第二个音滑动,接近于汉语发音“啊屋”。
(四).清辅音和浊辅音相对
11个清辅音 /p/ / t/ / k/ /f/ /θ/ /s/ /?/ /ts/ /t?/ /tr/ /h/
11个浊辅音 /b/ /d/ /g/ /v/ /e/ /z/ /?/ /dz/ /d?/ /dr/ / r/
注意:清辅音:发音时送气,声带不颤动(颤不颤用手放在喉咙上就知道了)
浊辅音:发音时不送气(拿张纸放在嘴前,纸没有被吹开),声带颤动。
(1)/p/ /b/谐音分别为“普”、“卜”,都省去韵母成分
发音方法:/p/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b/是浊辅音,声带振动。
(2)/t/ /d/分别谐音“特”、“得”
发音方法:/t/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d/是浊辅音,声带振动。
(3)/k/ /g/分别谐音“可”、“嗝”
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后部隆起紧贴软颚,憋住气,然后突然分开,气流送出口腔,形成爆破音。/k/是清辅音,声带不要振动;/g/是浊辅音,声带需要振动。
(4)/f/ /v/
/f/谐音“府”,/v/就是北方人把W读成V那种感觉。
发音方法:发音前,上齿咬住下嘴唇,然后使气流由唇齿间的缝隙中通过,从而引起摩擦。
/f/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震动;/v/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5) /θ/ /e/ 牙齿轻咬舌尖发出的音
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微微伸出,置于上下门齿之间,舌尖和下齿之间的气流通道非常窄小,气流从舌齿间的窄缝中通过。/θ/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e/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6) /s/ 谐音“丝”,/z/“zi”
发音方法:发音时舌端靠近齿龈,气流由舌端齿龈间送出。/s/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z/是浊浦音,声带振动。
(7) /ts/ /dz/分别谐音“次”、“自”
发音方法:舌端先贴住上齿龈,堵住气流,气流送出口腔。/ts/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dz/是浊辅音,声带振动。
(8) /tr/ /dr/分别谐音“戳”、“捉”
发音方法:舌尖贴齿龈后部,气流冲破阻碍发出短促的/t/后立即发/r/。/tr/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dr/是浊辅音,声带振动。。
(9) /∫/ /?/分别谐音“诗”、“日”
发音方法:/∫/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浊辅音,声带振动。
(10) /t∫/ /d?/分别谐音“其”、“及”
发音方法:发音时舌身抬高,舌端抵上齿龈后部,气流通过时发出破擦音。
/t∫/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
/d?/是浊辅音,声带振动。
(11) /h/ /r/分别谐音“呵”、“若”,省去韵母成分。
发音方法:
发/h/这个音时,嘴半开,气流从口腔不受阻碍而出,声带不振动,清辅音。
发/r/这个音时,舌端上卷,靠近上齿龈附近,嘴唇张开并保持略圆状态,气流从口腔涌出,声带振动,属于浊辅音。
(五).鼻音:
(1)/m/ 谐音“恩”
发音方法:双唇紧闭,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发出,声带震动。闭口音。
(2)/n/ 谐音“呢”
发音方法:舌尖顶住上齿龈,形成阻碍,气流从鼻腔发出,同时声带震动。开口音。
(3)/?/ 谐音“英”,省去声母部分
发音方法:发音时气流从鼻腔涌出,声带振动。
(六) .边音
/l/谐音“里”
发音方法:舌尖顶住上齿龈,发音时气流从舌面的两侧通过,声带保持震动,属于浊辅音。
(七).半元音
/j/谐音“耶”
发音方法:发音时声带震动,气流口腔发出。浊辅音,发音口型类似/ i/.
想要音标发音、拼读、深度纠音课程的小伙伴看完文末,有惊喜哦!
学完这个部分,我们会对音标有熟练的掌握,对每个音怎么发都有很清晰的概念,基本上看到一个单词,大脑中都会有清晰的概念应该怎么去读,至此我们的零基础阶段就可以毕业了。然后通过一些基本的英语类教材,掌握最基础的1-2000个单词和常见的、简单的句子。完成这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不要拖太长时间,建议一个月学完比较合适。因为我们是需要感知到自己是不是在进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收到正反馈才能有动力继续坚持学习。
还记得中学时应对大大大小的英语考试,单项选择直接考查语法;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的语法关系到能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写作中,只有语法学得好,才能正确且得体地运用一些精彩的句式和表达,拿到高分。
每个题型的专项训练都告诉我们语法学习有多么重要!!!
那怎么才能学好英语语法呢?
首先,我们要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整体系统地认识:
(1)学习语法的目的:理解句子意思;
(2)学习语法的总则:迅速、核心、大量实践;
(3)构建语法体系:语法=词法+句法;
(4)语法核心:八大句子成分,五大句型,四大类型,三大从句。
1.谓语动词:包括时态、语态、情态、虚拟、主谓一致;
2.三大从句: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
3.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
4.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强调句、省略句、祈使句、感叹句、反问疑问句六类
十大词类口诀 实词:【名形动副数代】
虚词:【冠介感连】
(1).名词:
句法功能:
主语:The book is on the desk.
表语:The tall man is a singer.
宾语:I found a cat on the grass.
定语:Ifound a stone wall in the village.
同位语:Mrs Wang,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beautiful.
状语:The desk weighs 20 kilometers.
宾语补足语:We call him Jane.
(2).形容词:
①句法功能:
定语:I think he is the great man alive in the world.
状语:The boy lay on the bed.
宾语补足语:You must keep your room clean.
②位置
前置:He has a red coat.
后置:I w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important.
(3).动词:
①实义动词:
及物动词 (vt.):He gave me a present yesterday.(后接宾语)
不及物动词(vi.):The is rising now.(后不接宾语)
②系动词:
be 动词:am/is/are/was/were;
表“变化”:become、turn、get、go、come
表“感觉”:smell、taste、sound、feel
表“保持”:keep、reamin、stay、continue
表“似乎”:appear、seem
③助动词:
be/do/have/will和shall
④情态动词:
can和could/may和might/must和have to/should和ought to/shall/wil和would/used to/dare
(4).副词:
①分类: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方式副词,语气副词,频度副词;
②句法功能:
定语:Do you know the man upstairs?
状语:They are working very hard.
宾语补足语:Can you show me out?
(5).数词:
①年月日时刻及年代表达法;
②分数;
③百分数;
④倍数表达法;
⑤数词和名词组合构成的复合形容词 。
(6).代词:
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不定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连接代词,关系代词,相互代词。
(7).冠词:
①不定冠词:a,an 表泛指,每一,类别,抽象名词具体化;
②定冠词:the 表特指的人和物;
③零冠词:表许多特殊含义和特殊用法。
(8).介词
时间介词:before、after、about、past;
地点介词:at、on、in、near;
原因、目的:for、because、owing to、with
所属:of with
方法、手段:in、by、with、without;
关于:on、about、of、over;
除了:except、but、besides、except for.
9.感叹词
表说话时的感情:well,wow,oh,Mhm(嗯,是),Nah(不是,不好)
10.连词
①功能:连接句子,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②并列连词:连接并列的单词,短语,从句,例如:and,but,or,for;
从属连词:引出从句,例如:that,whether,when,if,since,because.
好啦,不二的独家干货全部奉上,纯手码4500字。都看到这里了,小伙伴们还不点赞收藏转发素质三连嘛!
如果想学好英语,一定是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法方法和技巧之后高效快速地学习,而不是每天学三四个小时,把自己感动地一塌糊涂,却没真实学习效果提升的时间累计。希望小伙伴也从零逆袭,赶快提高自己的的英语水平。
不二希望能一直陪着你精进成长,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的话,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请点赞收藏,你的善意,大家会感谢,我也看得到。
另外不二给你准备了对我帮助巨大的学习资料,是我前前前后后历经3年,花了4000块钱后筛选出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精华学习资料。
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英语】,免费送你英语资料大礼包,助你开启英语逆袭之路。
虽然只有短短四千字,但这可能是你接触到的《史上最完整英语学习攻略》。
(建议:阅读后收藏!)声明:文章并非我的百分百原创,而是集齐史上多家精华。这篇文章以李笑来的《人人都能用英语》为基础,结合了恶魔奶爸、周育如、徐磊等名师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心态建设、方法搭建、应试技巧等层面来讨论在现有环境下,如何锤炼我们的英语能力。
希望能获得你的点赞,收藏和喜欢。
更希望你看完后能醍醐灌顶并且马上行动起来。
不仅是零基础的同学,很多在应试教育下学了很久英语的人,也会这个疑问:
一个字:干!
干就完事了。
一、 心态建设
二、 英语的正确学习路径搭建
三、国内应试(指针对中高考、考研英语,想要快速突破的朋友)观文提醒:只有应试需求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拉到二、三章节。
能力是被塑造出来的。
英语能力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不好英语? 1. 因为很多人根深蒂固觉得自己学不好,并且觉得自己不可能学得好;2. 大部分人只觉得英语是用来考试的,不能看到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只有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学好。
诚然,英语学习有其客观难度,但这难度并不是天生的,语言能力也不是刻在基因里的事物。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它和所有的技能一样,都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为什么成年后学习第二语言那么困难?
因为第二语言所需要形成的脑回路,需要和已经形成强大势力的母语脑回路进行竞争,对大脑进行重塑。所谓“浸泡式学习”,就是让人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强迫学习者禁止使用母语,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而刺激大脑加速构建新的回路。
这个过程不亚于回炉重造,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关于付费学英语“割韭菜”头号项目--“外教”很多人苦于身边没有全英文的环境,无法给自己制造“浸泡式”的学习感。便寄希望于请外教,或者缴纳大量费用参与某些天价口语角来完成提升,最后收效甚微,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道理很简单,一是外教本身的质量良莠不齐,外教只是外语的母语使用者而已,(你看川普也经常念错字)在他们那个群体当中,大部分人的思考能力、语言的组织和应用能力,也不一定就高于你,和他们聊未必会有很大收获;二是目前的口语教学机制并没有涉及到语言的核心-沟通交流,你的思维能力,也并没有在对话中得到锤炼。如果你真的有和国外人练习口语的速成需要,那我给你们找了一个线上体验平台:知乎营销平台一方面这个线上体验平台有首节免费的体验课(练没练到英语先不说,21世纪互联网羊毛先薅为敬),另一方面是线上平台价格也比线下外教和英语角合理得多,还能减少你线下不可避免的来回时间成本。
另外,老外和老师都是人,他们也都很有礼貌。有时候看到你们那么热情,即便你们说的不好,只要他们能勉强听得懂,也会配合你,给你反馈,让你产生一种“我讲得很好的错觉”。
直到你真正在国外,或者,拿到分数不高的雅思/托福口语成绩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国内那段所谓浸泡式的经历,给你带来的东西或许并不是那么有价值。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其实只要记住两件事就好:
1、英语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2、只要方法得当,并且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学好。
大部分人对语言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 越是年幼,就越容易学好英语。
其实这里是混淆了一个概念。
把语音的习得,直接等同为了语言的习得。
事实上,年轻人虽然学语音学得快,但是在后续的词汇、语法、阅读以及沟通当中,成年人(一直保持学习习惯的成年人)展现出来的学习效率远高于年轻人和小孩。
所以他掌握了一门语言的基础技术以后,就更容易学以致用,可以和其它的语言使用者,达到更深层次沟通交流的目的。
说白了,语言不过是“音”“形”“意”组成的符号系统,我们对于它的学习,也就从这三个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即可。
婴儿是先学会听,才学会说的。
我们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几乎是全天候接受母语的语音刺激,但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这种刺激却少得可怜。
从小学三年级接触英语到大学毕业,尽管我们自认为已经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可均摊下来,我们平均每天的听觉输入时间,或许没超过2个小时,而且也很少持续一段时间坚持输入2小时。
根据目前市场上培训机构的英语学习调研,一个人要达到英语的母语使用者水平,最少需要每天付出2-3小时,坚持9个月。根据美国科学家Michael Merzenich的理论:每一项技能的习得,都需要起码6个月的过程。而且这个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长。
很多人,根本没有足够的耐心,让身体形成相应的刺激机制;也有很多人,坚持了5个月,8个月,就在马上要见到胜利的曙光的时候——放弃了。
技能的学习,本身就依靠神经细胞之间搭建关系。遵循用尽废退原则,在你没有形成稳定的反应机制以前,你所搭建有的一切,都是可以被颠覆的。如要重建——对不起,可能又需要另外一个6个月。
长时间听,建设相关的神经机制非常有必要,而“能否听懂”在这个阶段,并不重要。大幅度增加听力输入量的目的在于搭建语音识别能力,而不是文字理解能力。
只有迅速建立自己的听力识别系统,后续才能将“听得懂”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我们用母语的学习来理解这个过程,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我们每天接触很多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语言,而他们的音质、音色、音调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在听的过程当中,会自动地将这些变体归为一类,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即便他人话语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我们一样能够听得懂。
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听力识别系统”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多和杂的摄入,而不要停留在某单一标准化刺激的层面。就像很多人沉迷听得懂voa慢速带来的满足感,换成美剧或者是电影又听不懂了,马上又返回去听voa,转眼许多年过去了,还是只能听voa。
所以不要沉迷标准英音、标准美音带来的心理上的优越感,多摄入才是王道。在”听”这节,我们强调多样性输入的重要性。 但在“说”这节,我们强调用标准音标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和中文最大差别在于:英语是表音文字。
很多时候,你知道它是怎么读的,就知道怎么把它拼出来;你知道它怎么拼出来,就知道这个单词怎么读。
96%的英文单词都符合这个规律 。剩下的,你通过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去记下来就行。
这里请求大家去B站看“周育如”老师的教学视频。
周老师采用的是kk音标,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市场上,教学自然拼读最好的一期视频,时长两小时,兼顾到了 学习、重复、还有音标的拼读应用。
对于建立拼读思维,是非常好的入门材料。看完这个,也就够了。至少你知道,该如何通过训练,大量反复运用掌握音标了。
中国学生学习音标的苦恼之处在于,我们始终没有一套统一的音标系统,来作为音标入门。DJ音标、IPA音标、KK音标。每一类音标,对应的就是一类不同的体系。
我们之所以推荐使用美式音标。一是因为英音更复杂,十里不同音;二是因为美式音标更容易学,其应用层面也更广,在具体读词的操作难度上,也更加简便。
这里还推荐大家搭配谢孟媛老师的口语视频解析使用。谢老师会详细解释到一个音标在唇形和肌肉用力上的差别。1、 对照着周老师的音标表,抄写每一个例词的音标。重复若干遍(最好7遍以上)。2、 抄下例词表后,默写相应音标,而后检查(至少两遍)。3、 以后查一个单词,都要记得标注音标。4、 熟悉周老师总结的5条拼读规则,拼读规则一生都用得上。
持续大量的进行听力输入和读的能力的输出,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两者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学习完音标以后,最要注意的就是音节的划分。
我们的教科书上,对于音节的划分,都是基于单词拼写的,而不是基于音标拼写的。划分音节是对育单词的助记,基于音标拼写的音节划分只需要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一个音节必须有,而且只有一个元音。
在记单词的过程中,试着在读音节单词上标注重音,也学着划分好音节。多音节单词不过是多个单音节单词的组合罢了。
英语是表音文字,语音和语词之间的对应关系,一定是最为紧密的。
对于非母语学习者而言,语法可以最快帮助一个人掌握一门语言的底层逻辑。
英语表达感觉的最基本单元叫做句子。在英语语法当中,应该先学句子后学词。一个句子需要讲述一个动作(谓语),动作就会有相关的发起者(主语)和承受者(宾语),会有相关的限制条件-时间(时态)、地点、(状语),修饰限制词(定语),补充说明(补语)。
我们把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称作句子成分。
我们所有的语法都是围绕句子成分所展开进行的,所有的词法都是为了讲述具体成分的变化情况而做的规定。
所以,先学句法再学词法,更有利于搭建英语学习的整体思维脉络。
而且,一个句子,只能讲述一个动作,我们称之为主动作。所以其他的动作(次动作),就变成了修饰(或者说限制)这个动作的条件。
也就是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其他的动词,就必须变成相应的“非谓语动词”,或者变成相应的从句。(即不再是动词,变的方法就是加ed、ing、to do)
对于普通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快速实现英语语法入门,掌握最基础的英语语法就可以了。这样即便不认识单词,也能通过长难句分析,搞清楚一句话的重点是什么。
高中英语语法基本涵盖了90%以上的语法知识,所以学完高中英语语法,就已经够用了。
语法速成视频内容推荐:徐磊高中英语语法、恶魔奶爸20小时语法课堂。
其实英语学不好,有一个原因很重要的。
它和所有爱好以及技能一样,对于生活中的大部分人而言:“没有硬性操作和实际应用的场景!”
除了某些涉外型工作,大部分人也只是在看剧和电影不够顺畅,想要买国外的产品却不认识字的时候,才会发愿学好英语。
技能的习得往往伴随强大的内在驱动。
就像我,当年如果不是为了爬墙泡外国正太,是不会走上学习英语这条路的。
内驱愿望决定你的阅读方向,决定你的谈吐习惯,最后决定你的口语表达。
完整的生产链,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不要去追问别人,为了提高你的英语能力,你需要阅读怎样的材料,也不要去问别人,你想提高你的口语,看哪些电影。
尽管所以技能的习得,都存在不同的阶段,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有对应的能力等级。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自己就非得按照这样的标准,来提高你的语言能力。
语言虽然是门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它就是件工具。工具就是为了人的目的而发明的。
如果你是一个语言学习狂热爱好者,你的目标和我一样,就是想提高英语,能够达到流利的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可以大致帮你判断自己的英语能力:托福/雅思是不是在中等偏上?偏上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在国外生活的理解能力。 是否能听懂70%以上的慢速voa?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与外国人正常沟通的能力。这时候,就敞开心扉去说吧,大胆去说吧。想说什么说什么,反正错了也没关系。
如果你已经能毫无障碍地听懂各类剧集,说明你已经大功告成。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你所希望了解的领域,更多的资料和细节,你只需要阅读那个领域相关的文字材料即可。暴力输入,不分阶段。并且尝试将你对这些事物的看法整理成英语小作文,你就在无形中,为将来的口语交往,打下了基础。
如果你是想全方位提高你的英文能力,你可以从阅读时政材料开始,同样也是整理好你的思路,写成小作文。专业领域有太多的名词,而我们的日常,就是要达到与人有话可聊即可。我个人认为,时政新闻文章的价值,高于对原版书的阅读。因为时政新闻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也贴近当下的思维,也更容易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原版书则会由于书面语限制和时代限制,呈现出其具有文学性和赏玩性的一面,不一定对于我们搭建英语思维就是有帮助的。
应试是最简单最暴力的一套逻辑,只要做一件事:
找到最好的老师,听他讲考试真题,over。
高考英语—徐磊真题。
考研英语—祝美(真题讲解)
好老师会把所有的经验、套路穿插在真题的讲解当中了。比你看攻略一百次都有效。认真听,然后自己做一遍,再去比对老师的思路,真的一个月,零基础完全能上70%。
毕竟考试,考的就是你老师的套路。最后,由于本人今年也在备考catti2口译,想要建立一个互动社群和大家互相监督打卡背单词,第一期为时7天(2020/03/23-2020/03/28),后面将酌情考虑是否进行第二期。社群用于:养成自然拼读记单词的习惯。我将把我能力范围的资源提供给群内伙伴。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随时私聊我进群。
因为精力有限,社群暂时关闭。
我一个普通二本毕业的英语学渣到现在通过自学英语实现职场逆袭,现在将自己学习英语期间的方法和干货分享给大家,吐血整理,希望对大家有用!建议阅读后点赞、收藏哦~https://xg.zhihu.com/plugin/8eef22d5875c436a89350a1e5fdcb5ab?BIZ=ECOMMERCE我们是如何学会汉语的?如何构建英语语法体系?零基础学习的最佳攻略。
我们的母语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你是如何学会汉语的?
请闭上眼睛,回顾你的幼儿时期。
父母成千上万次的在我们耳旁和眼前重复爸爸和妈妈这两个词,我们通过无数次倾听和观察口型,才勉强发出爸和妈单个字的音
单字的音熟练后,我们开始叠字成词,学会爸爸,妈妈,奶奶等各种人的称呼。爸妈还会抱着小小的我们,指着周围的物品说,看宝宝,这是手手 这是帽帽 这是苹果,再慢慢地拉长声音重复苹——果——。前面这些人和物的称呼,名称,都叫名词。
爸妈在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时,会边帮我们洗手边说,洗手手。边戴帽子边说,戴帽帽,咬一口苹果说,吃苹果。让我们学会洗,戴,吃这些动作,表动作的词就是动词。
字和词组成的固定搭配,就叫短语,比如戴帽帽,你要说成穿帽帽,就不得体了。
最后,利用字,词,和短语。我们学会表达某人某物做了什么动作。宝宝洗手手 帽帽掉了。这种名词+动词的结构,就是完整的句子了。
回想学母语的过程,我们来构建一下英语的语法体系。
汉语和英语80%以上的语法规则是相同的。只不过把语法术语换了名称而已。
英语单词相当于汉语中的单字加词语。回想我们小学语文课学生字生词的过程,同样要学习音形义。汉语字词用拼音标注发音,而英语用音标。汉字分偏旁和部首,就拿语言的语来说,它的结构是言字旁+部首吾。换个提手旁就成了捂住的捂。再换个竖心旁就成了领悟的悟。
英语单词的词根相当于部首,词缀相当于偏旁。比如like可以加前缀dis构成dislike(不喜欢),可以加后缀ly构成likely(有可能的)
在意思上,我们同样要学习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辨析,一词多义等。在词性上,英语单词最核心的两种词也是名词和动词。相应的,最重要的短语是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字、词、短语组成句子。单句改名换姓叫简单句。复句换了马甲叫复合句。
接下来,我们来看26个字母都不认识的零基础学习者的最佳学习策略。
回顾我们学母语的过程:
第一步,练发音。反复听+看口型。最好的学习材料是BBC标准音标发音或者赖世雄老师的美语音标。看你是想学英音还是美音,个人比较喜欢英音,腔调很好听。而且不但讲解浅显易懂,音频适合跟读,还有口型图。
很多人觉得很多英语资源和网络课程,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起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快掌握英语句子和语法能力。前两天在网上看到这套包括BBC官网音标教程、词根词缀背单词、英语口语及语法的全套英语资源,有需要的自取~https://xg.zhihu.com/plugin/8eef22d5875c436a89350a1e5fdcb5ab?BIZ=ECOMMERCE
第二步,认单词。注意我说的是认单词而不是背单词。看着英汉对照的单词表背单词,效率是非常低的,很多人的英语学习就死在了这一步上。前面说过,最重要的是名词和动词。
学名词,要先听再看物品,学动词,要先听再看动作。推荐意境单词法,边看美剧边记单词,推荐《老友记》、《绝望主妇》,句子单词发音清晰,好理解。
比如ensure"" asure "insure" 这三个单词,看拼写是如此需同,都有“保证”的意思。究竟什么时候用这个,什么时候用那个呢?第个小调有“确保”的含义,第二个有“向某人相保”的意想,第三个有“上保险”的意思。看这么多条, 很不容易背,但只要给出三个句子就可以一目了然。
第三步,说口语。反复听→跟读→自言自语→与人交流。
如果你是零基础刚开始学英语的阶段,建议先学习《走遍美国》,这套教材由美国新闻总署(U.S. Information Agency)赞助,美国麦克米伦公司(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制作。全剧围绕Stewart一家四代人的故事,由26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分为三集,总共78集,每集的长度不到10分钟。https://xg.zhihu.com/plugin/8eef22d5875c436a89350a1e5fdcb5ab?BIZ=ECOMMERCE
打好口语基础后,先不要急着跟人开口交流,避免错误的表达固化。我的建议是直接购买口语课程去跟人交流,现在英语口语课程的设计,能帮你克服大部分阻碍你学习的人性弱点,坚持练习学习下去。
最后,学英语,一定要跟对人,走对路。练发音,BBC国际音标和赖老师的教程最浅显易懂。认单词,除了意境记单词以外也可以试着词根词缀记单词。学语法,从单词到短语再到简单句,再到复合句,逐步升级。练口语,建议先打好连读、拼读基础,然后直接购买付费课程,在课堂上学习老师的发音和口语,甚至最后与老师交流。
虽然我的英语水平算不上很好,但是我对于学英语还是有一些体会和想法想分享的。
我认为中国人学英语一个最为常见的问题是:一定要把英文翻译为中文才能够被理解。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将单词的汉语意思看的非常重要,喜欢记忆、批注单词的意思;
2.在阅读英文材料时一定要将原文翻译为汉语才能理解;
3.在听英文的时候,如果无法将英文与中文含义联系起来,就感到完全听不懂了;
这种做法不仅不能锻炼我们的外语能力,还会进一步阻碍我们理解另外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而后者在我看来是比单纯地掌握外语更为重要的,毕竟思维而非语言才是文化交流的障碍,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抛开母语这个脚手架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应该明确这样一个目标。那么如何能够进入另一种语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会抓住并分辨自己在语言之下的内在感觉,并且建立与新的语言之间的联系。
从人的心理结构来说,我们是先有感觉和感受,然后才学会用语言来表述的,比如一个小孩子饿了,他首先是体验到自己有一种饥饿的感觉,然后才会指着面前的食物,等到他长大一点后,他就会将“饿”这个词来与这种感受建立起联系,这个最原始的饥饿感必然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言说的,是完全私人化、个人化的,但“饿”就是一个他人可理解的概念,当然,语言是必定无法完全地表达人的内心感受的,比如一个美味的食物,我吃了觉得特别好吃,然而我单单说出“特别好吃”或者“delicious”这几个字,听者是不可能理解我对于这个食物的细微的美妙感受的。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说的:我们说出来的却是共相;或者说,我们完全没有像我们在感性确定性中所意谓(meinen)的那样说话。但是如我们所看到的,语言是更真实的东西;在语言中,我们自己直接反驳了我们的意谓;并且共相既然是感性确定性的真实的东西,而语言仅仅表达这种真实的东西,所以要我们每次都能把我们所意谓的一个感性存在说出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谓“意谓”就是我心中所指、所想的那个东西,它可能包含着无比丰富的细腻的情感,但一旦用语言说出来就成了共相,就不再是原先的意思了。尽管语言总是和我们最初的内在感受有差距,但并不意味着语言就是不真实的,是遮蔽了内在感受的。恰恰相反,发达的、合理的语言体系可以使一个人的感受能力更加敏锐,可以唤起更多新鲜的感受,我们通过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可以唤起一些在旧语言体系中难以产生的感受。比如中文的“政”“政治”这些词给人的感受就是威严的、神秘的、可怕的,“政”这个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作从攴从正,“攴”为手持器械,表示武力,“正”的本意表示征伐、征讨,“治”这个字最开始表示“治水”,所以“政治”这个词在中文里自带一种权力色彩权贵色彩,一个人会很自然地把中文“政治”解释为“掌权者使用暴力来实现统治”的意思,而英文里有关政治的概念则很难解读出这层意思,例如public(公共的),republic(共和),polis(城邦)有明显的相关性,constitution(宪法)、constitute(组成)和constituent(选区居民,有表决权的)也有着明显的联系,对于政治的理解就很容易产生“民众凭借理性通过公开的方式而组成政治国家”这样的想法,也不容易产生畏惧的感觉。语言和感受是两个互相激励、互相反馈的系统,起初,人对某个词语产生了感觉,再后来这个词语以及和这个词语相关的一系列词语又会进一步巩固这种感觉,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就是这样产生了思维上的壁垒。
那么如何能够将我们的原始感觉从旧语言体系下还原出来,并将之赋予新的语言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对一个词语的最终感觉,是通过我们所经历的事件、听到的信息、读到的材料、环境的氛围等等综合产生的。奥古斯丁曾在《忏悔录》中写到自己在童年时掌握语言的经验:我看见大人称谓某个对象,同时转向这个对象,这时我会猜测,他们用这个声音来指称他们所要指出的那个对象。他们的确是这个意思,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姿态上看得很明白,此外也可以从所有种族的自然语言看得很明白:人们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和声调口气来展示心灵的种种感受,例如心灵欲求某物、守护某物、拒绝某事或逃避某事。我一再听到人们在不同句子中的特定位置上说出这些语词,从而渐渐学会了去理解这些语词是哪些对象的符号,并逐渐学会用自己的口舌吐出这些音符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再举一个常见例子,一个中国人听到中文“苹果”这个词时所能回忆起来的事件可能和售卖苹果的超市、菜市场场景有关系(这个场景可能唤起的是一种热闹的、高兴的感觉,也可能唤起的是烦躁的感觉,总之因人而异),还可能回忆起家人给自己削苹果的场景(这个场景可能唤起的是温暖的感觉)等等。但中国人听到“apple”这个英文单词想到的可能是小学时候上英语课的场景,或者是和iPhone有关的东西,而很难想到菜市场等画面。不过不论如何,当我们回忆我们内心中对“苹果”这个词的原始感觉时,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感觉本身其实是无语言的,是可以脱离中文“苹果”这个词语的,那么也就是说这种感觉也完全可以用英文表达,甚至表达得更好。
然而,我们上面说到的只是理论层面的,实际上一个母语为中文的人要完全进入另一种语言是不容易的,“不容易”的关键在于,一般来说儿童阶段是一个人感受能力最为活跃的阶段,小孩子去了一次游乐园可以高兴很多天,吃了一顿美味的饭可以记住很久,看到色彩鲜明的树叶都可以感到开心,听到父母夸奖自己也会产生很温暖的感觉,又因为这些强烈的感受在母语环境中总是容易和母语结合起来,因此对小孩子来说,似乎只有母语才最能够唤起他的感受,而随着小孩子的成长,他对世界的新鲜感在逐渐淡化,他所产生的新鲜的、强烈的感受也越来越少,他所遭遇的不愉快的感受也越来越多,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学习外语,那么外语对他来说就是与自己的内在感受相隔绝的。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英语学习一般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的,学校场所是一个禁止学生表达个人感受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常常感到被同学、老师注视着,因此需要学会收敛自己的感受,这一点当然也体现在英语学习之中。在中国绝大多数学校的英语教育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非常低下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单方面配合学校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主要体现在齐声朗读英文课文、背记单词、做英语题等集体活动当中,而不是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完成的,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不可以用英文讨论自己想谈论的话题,不可以用英文说自己想说的话。因此,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压力和焦虑,在脱离了学校后,绝大部分学生都急于把不愉快的英语学习体验给忘干净,而不太可能在校园外自发地联想到外语,更不可能用英语作为表达自己内在感受的语言。
因此,我认为学习英语的关键就在于挖掘自我的内在感受,并将英语建设成为表达自己个性和自由意志的语言。人的本质是超越于任何文化和语言的,这意味着我们进入另一种文化是没有原则上的障碍的。这一条原则具体体现在:
原先在汉语下感到无法言说的某些压抑感,例如对于压制性力量的厌恶感、对于性的禁忌感,都可以尝试用英文来表达和言说;
原先在中文世界里无法获得承认的思想,可以从英文世界中寻求回声;
用汉语想不通某些问题,可以参考英文是如何思考的。
总之,任何可以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兴趣的活动,都可以用英文来进行,包括阅读英文色情小说、玩英文游戏、用英文来讲黄段子等等。人应该放弃将娱乐和学习对立起来的观念,要意识到一切活动只有能够发挥个性与不能发挥个性两个维度,越是贴近人的个人感受的活动,人的心理状态也会更敏锐,各项思维能力也会发挥得更好。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Free Harbor
上一篇:杨颖被强吻扒衣服的激情戏 有点太激烈
下一篇:未成年人抢劫怎么处罚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