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方正念心理 | 孩子叛逆时,千万别跟他较劲,而是要爱他!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2
手机版

  首先我想提醒的是: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所有情绪都是我们对人生的真实体验

  我们根据身体上的感受,将情绪分为:愉悦、不愉悦和中性的情绪

  不愉悦的情绪≠坏情绪,愉悦的情绪≠好情绪

  因此,请允许我暂且将题主的问题转化为:“如何避免被他人影响而陷入不愉悦的情绪”。

  “被他人影响而陷入不愉悦的情绪”的经典案例就是“路怒症”。马上要参加重要会议的你,恰逢节假日大堵车,此时还遇见他人不文明的开车行为,烦躁、焦急等情绪几乎即刻就涌上你的心头,进而导致你陷入不愉悦的情绪中,影响一整天的心情。激烈情况下甚至会引发一场不必要的吵架。

  在以上事件中,如果我们拆分一下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外部刺激事件发生(交通事故/堵车/不文明驾车)

  2、大脑处理信息,联想那些让我们紧张担忧的事情(错过重要会议、难以处理的后果)

  3、陷入不愉悦的情绪,最终引发对外攻击(焦躁不安、愤怒或出现不理智行为)

   陷入不愉悦的情绪的感觉并不好受,所以我们都希望避免或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但就像我们无法控制他人一样,外部刺激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难以避免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能够做的是:优化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从而让我们更加理智地生活,降低陷入不愉悦情绪的可能性。

  这需要我们开启自我觉察的生命之路,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而开启并加强自我觉察,需要使用心理学界的前沿技术——正念(Mindfulness)

  正念是什么?

  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美国麻省大学荣誉退休医学教授,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PhD)说:“正念是一种有意识的、不加评判地对当下的觉察”。正念的训练可以改变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让我们善于自我觉察,从而理智清明。这也是为何谷歌的产品经理、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纷纷痴迷于正念的原因。

  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去自我觉察:到底是别人真的影响了我的情绪?还是别人或外部事件按到了我的情绪“按钮”,我启动了内在的情绪自动反应装置?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间。在那个空间中,我们有力量选择自己的反应。而我们的反应,展现了我们的成长与自由。”在外界刺激时,有些人容易出现自动化反应:进入“战斗模式”或“逃跑模式”,背后可能引发怀疑、愤怒、悲伤、恐惧、焦虑、担心等情绪。例如,因疫情突然被封控在家,自动化反应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恐慌、无助(忽视了我们已经买好了物资在家或外卖平台仍可以买到物资的事实)。

   正念就提供了一个路径:帮助我们在外部刺激来临时,理智地去选择我们的反应,看到当下的客观事实。

  比如:遇到堵车耽搁会议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通过正念从被动的焦虑和愤怒中跳出来——我们可以去觉察:这个会议对我较重要,所以我感到紧张,这是正常的,现在我把注意力回到我的身体感受来,我现在的状态是如何的呢?原来,我的眉头是紧皱的,我的牙关是咬紧的,我的心跳很快...

  这个方式便是帮助我们跳出情绪本身,回到当下来,并逐渐变得平稳。

  第二步:理智地评估现阶段的情况——我是否可以换地铁出行?是否可以换一条通畅的道路前往?是否有某个方案能够让我及时赶到?

  第三步:根据现阶段情况的评估结果,选择应对方案。如:换地铁前往、告知原因并申请延期、联系同事代班、线上视频参与会议等等。

  这里,我分享两个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反应空间的正念练习,多次地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觉察情绪的到来,更好地面对情绪浪潮。

  温情呼吸练习(培育爱意)

  光的祝福(提升觉知力)

  在生活中,外部刺激事件转瞬即逝,发生了就过去了,困扰我们的其实是外部刺激后续带来的情绪影响。而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以抗拒的心态面对不愉悦的情绪,这只会让不愉悦情绪愈加挥之不去;而尝试以接纳的态度去体验不愉悦情绪,则会让我们发现“哈!原来如此”,最终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不愉悦情绪的阴影。

  这里需要格外强调的一点是:不被别人影响自己的情绪,指的并不是要你屏蔽自己的感受。

  我们有一堂给孩子必上的经典心理课——《做情绪的好朋友》中,就有传达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与那些情绪呆在一起,将“与身体反应伴随而来的情绪、尤其是让人感到不愉悦的情绪”看作是生命珍贵的礼物。这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之一。

  我们需要认识到,让我们感到不愉悦的情绪:悲伤、愤怒、恐惧、焦虑等这些所谓负面的情绪,其实对我们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悲伤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我们重要的;

  恐惧可以保护我们提前预警,不受伤害;

  愤怒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我的界限不容侵犯;

  焦虑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应对不确定的情况......

   所以在面对不愉悦的情绪时,如果我们对自己保持友善与慈爱,尝试与这些情绪共存,甚至试图接纳它们,这些情绪就能够被转化成一种能量,一种健康的、并能够滋养我们成长的能量。所谓负面的情绪就会成为我们心理发展的驱动力,借此对自己和现实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个自我觉察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有焦虑、痛苦、内疚等不舒服的感受,但如果能够一直坚持带着爱意去觉知自己,不放弃自我成长,我们最终会变得更强大、更具有适应性。

  因此,在每一次看见自己的情绪被别人影响时,我们可以友善耐心地对待自己,拥抱那个渴求肯定、认可、关怀与爱的自己,去认识到:每一次的情绪起伏甚至情绪风暴都在帮助我们增进对自我的了解,都是我们迈向真实自己的一次宝贵机会。慢慢的,我们就会发现,咦?我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了。

  这里分享一个帮助我们与不愉悦情绪共处的正念练习:

  不愉悦情绪的急救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

  《客房》鲁米The Guest House ―Rumi人生就像是一间客房This being human is a guest house.每天清晨都有新的客人来访。Every morning a new arrival.喜悦、沮丧、卑鄙A joy, a depression, a meanness,一些意识的瞬间就像一个意外的访客。some momentary awareness comesas an unexpected visitor.欢迎并招待每一位客人!Welcome and entertain the all!即使他们是一群悲伤之徒Even if they’re a crowd of sorrows,来扫荡你的客房who violently sweep your house将家具一扫而空empty of its furniture.然而你依然要照顾好每一位宾客。Still, treat each guest honorably.他或许会为你打扫He may be clearing you out并带来新的喜悦for some new delight.如果是阴暗的想法、 羞耻和怨恨The dark thought, the shame, the malice,你也要在门口笑脸相迎meet them at the door laughing邀请他们进来and invite them in.无论是谁都要心怀感激Be grateful for whoever comes,因为他们中每一位都是because each has been sent远方派来指引你的向导。as a guide from beyond.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羡煞了多少世俗凡人。

  桃花源,在水一方,远离俗世,安静悠然。百姓安居乐业,怡然自得,俨然成为了东方版的“伊甸园”。

  如今,社会中的人们无不面临着工作、生活、人际等多重压力,大多数人虽然在重压下早已疲惫不堪,但内心深处那种对桃花源的向往依然是他们努力的最大动力。

  那是心灵的一处净土,没有杂念、没有欲望,有的都是祥和与安宁,我们会释放心中的压力,来缓解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紧绷。

  罗曼·罗兰曾说:境由心造。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彩云间!

  千年之前的桃花源,是诗人笔下可望不可即的念想;而如今我们内心的桃花源,却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建造。

  那些无法排解的忧伤、无奈、失望,是提示你去关照、去看见心灵的中心地带,看见内在小孩的孤独与渴望。

  通过正念的方式,你得以看到了内心的种种挣扎与成长,这才是属于你的落英缤纷,才是独属于你的桃花源。

  招募初心:探寻都市中的桃花源

  我们无方正念心理也曾经进行了多次的线上线下的父母养育课程、正念冥想课程,由专业的咨询师带练与指导,学员反馈都很不错,也表示希望能继续参加更多的正念团体修行,持之以恒地探索与成长。

  既然如此,无方正念心理也想顺应学员们的心声,陪伴更多的人走过正念时光,组建一个长期固定的正念交流群体,让每一位热爱正念的小伙伴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内在,觉察情绪,享受当下的力量。

  怀揣着为都市里的正念者们构建一个内观静心的空间,无方正念心理推出正念冥想会员社群,这个社群将是以修习正念、缓解焦虑为主题,以培养自我内在力量为核心的成长性团体,是正念践行者们的一方天地。

  如果你希望:

  缓解焦虑、失眠等情绪状态

  锻炼自我觉察和情绪管理能力

  找到一群爱好正念修行的伙伴

  深入向内探索、从心出发改善当下状态

  提升内心平静和幸福水平

  培养新的生活方式、体会活在当下的快感……

  我们欢迎您加入无方正念心理的焦虑疗愈体验群,见证自我成长的力量。

  在社群里与大家一同,探索内在的力量,深耕正念的种子,收获平静愉悦的生活。

  学习群类型

  一、7天体验群-[无方焦虑疗愈体验群]

  1.免费领取资料

  在线测评、育儿资料包、自我成长资料、价值 299 元正念养育课程

  2.每天正念练习

  每天正念老师带领成员进行30分钟的正念练习(线上实时直播)

  3.在线答疑指导

  工作日每天咨询师在线答疑 ,30 分钟 1 次

  4.活动优先参加

  每月有机会参与线下沙龙/茶话会活动 2 小时、线下亲子科学教育公益讲座 1 次、大咖说每月 1 次、嘉宾分享每月 2 次

  二、365天陪伴群—[正念疗愈陪伴群]

  除了7天体验群的免费资料、正念练习、在线答疑与活动机会

  365陪伴群还有以下的额外福利:

  赠送价值 588 元线下儿童能力倾向评测 1 次

  赠送价值500 元幸福卡,享受线下个案咨询 1 次

  三、高阶身心疗愈—[正念身心疗愈高阶群]

  除了7天体验群的免费资料、正念练习、在线答疑与活动机会

  高阶身心疗愈群还有以下的额外福利:

  赠送价值 699 元正念养育+情绪管理+手机管理课程

  赠送价值 1800 元线下儿童能力倾向+家庭关系+自我成长评测各1 次

  赠送价值 1000 元幸福卡,享受线下个案咨询 1 次

  大咖说1次、嘉宾分享1次、阅读人生活动1次

  学习群进群费用:

  7天体验群:免费申请

  365天陪伴群:588元/年 、200元/季

  高级疗愈群:1980元/年 、550元/季

  报名方式:识别海报二维码添加老师好友回复【进群】免费申请

  我们希望通过学习群的方式,将都市里的父母朋友们连接起来,尤其是女性朋友们,在这里共同探索生活与育儿的真谛。

  这是一个链接人与人情感的平台,这里将会有志同道合的正念践行者一道感受生活,也会碰撞出更多不一样的火花,如果您希望可以感受新知、进行精神上的赋能与放松,那么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共建精神上的正念“桃花源”。

  在新一季《妻子的浪漫旅行》节目里,陆毅鲍蕾夫妇的恩爱成为本季一大看点,网友们纷纷表示被甜到了。

  这对恋爱26年,结婚十多年的老夫老妻,在节目里却依然随时充满粉红的甜蜜气息。

  手绘套娃时,尽管陆毅笔下的“鲍蕾”略显搞笑,但是鲍蕾反而很真诚地夸他,认为他把自己画得很像,项链上甚至都有反光。

  陆毅本来还在自嘲,瞬间就乐开了花,谁不爱真诚又有理有据的赞美呢?

  在节目里他们回忆起约会第一次聚餐,是陆毅用攒了一个月的钱请鲍蕾吃快餐,直到至今,鲍蕾仍觉得薯条汉堡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在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鲍蕾随时都在花样夸赞老公,对他的一些行为表示肯定,并且积极给予正反馈,两个人之间流动着温馨正向的能量。

  而且他也很擅长去肯定、鼓励妻子,鲍蕾也表示就算我做的事情再平凡普通,你也总是把我夸上天,让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这两人可以说是懂得互相提供情绪价值的模范夫妻了。

  《看见情绪价值》一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婚姻关系中,情绪价值抵万金;能接住对方的情绪,才能捧住彼此的心。

  婚姻中的相处舒适,本质上就是高能量的情绪传递。我们的每一次表达,都是在渴望对方爱的回应。哪怕只是简单的情绪共鸣,也会让彼此之间的爱意涌动。

  懂得彼此提供情绪价值的夫妻,不仅在婚姻中互相兼容,还能彼此成就。

  在心理学领域,情绪价值是指什么呢?

  情绪价值等于情绪收益(积极的情绪体验)与情绪成本(消极的情绪体验)之差,也就是说,当关系中积极的情绪体验多于消极的情绪体验时,情绪价值就产生了。

  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能否为伴侣提供情绪价值——即伴侣所感知到的情绪受益大于情绪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段关系的成败。

  当你本身的情绪不够稳定时,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调节情绪呢?

  无方正念心理推荐您练习正念来管理情绪。凝结了古老东方智慧与现代科学实证的正念冥想,提供了情绪管理的科学方法,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培育情绪智力。

  1979年乔·卡巴金提出正念减压,因能缓解病人常见的情绪困扰,改善生活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近40年来关于正念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受到情绪困扰的大众人群通过练习正念,学会觉察和转换情绪、迅速复原的能力。

  正念练习有助于加强调节情绪的脑区,并促进他的生长,从而稳定心理,使人实现情绪平衡,获得复原力。

  无方正念心理的咨询师们鼓励来访者或学员,将情绪与自身分开,通过正念让自己有更多的暂停机会,启动理性的智慧与慈悲,宽容地让情绪自由流动。

  那我们要如何在婚姻关系中给伴侣提供情绪价值呢?

  1.用倾听代替指责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指出,在人们清醒的时间里,有80%的时间在用来进行人际沟通,这其中又有45%的时间用于倾听。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多时候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习惯了去抱怨,去说出自己的不满,说出自己的委屈,但是我们总是容易忘却去倾听对方的想法、对方的考虑和难处。这是导致很多关系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婚姻中的伴侣是陪伴自己度过漫漫余生的人,善于在婚姻关系中倾听对方的想法是婚姻维持良好发展的关键,倾听的力量等同于一个爱的拥抱,强大并深入人心。

  但是亲密关系中伴侣期待拥有的倾听,很多时候并不是希望得到多么实际有用的建议,更多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对方一丝忧伤的宣泄,一个美好的憧憬,哪怕只是对一款新衣的津津乐道或对一桩有趣传闻的转述品评,都希望能与你分享,得到理解与共情。

  这时候放下手头的事情,专注且认真地面对伴侣的倾诉,传递给伴侣的信号就是:你很重视他/她,在你的眼里他/她非常重要。这种做法会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和被关注,亲密关系得以更加长久发展。

  倾听是一门学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让你聆听对方内心真正的声音,同时换位思考,具备同理心。

  带着同理心的倾听能让关系更加和谐,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用心了解他/她的内心,站在他/她的角度思考每一个问题。

  这样就不会先入为主,带有主观的观念去对待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而是能够站在彼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找到能帮助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亲密关系中学会倾听,才能更好地提供情绪价值,更好维护一段亲密关系。

  2. 用积极反馈代替讲道理

  在亲密关系方面,正反馈体现的是对对方的任何付出都要给予积极的认可。

  比如口头上的“我爱你”“辛苦了”、重大节假日的暖心小短文、精心准备的礼物等等,都是亲密关系很好的正面反馈的例子。

  比积极反馈可怕的是没有回应,那些没有说出口的回应很有可能被错误解读为无视、冷漠,伴侣期待落空,内心失望,一旦积攒太多就会逐渐疏离,很多亲密关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破裂的。

  任何一段关系的本质都是价值交换,关系的互动都是相互的,亲密关系就像一颗种子,而正面的反馈就是阳光和水分,滋养着关系不断生长。

  要时常表达自己的感激、鼓励、赞美、欣赏,而不能漠视、反感、打击、批判。

  好的婚姻,不是讲道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用更柔软的方式,给对方积极反馈。

  好的夫妻关系,是合伙人,而不是对立者。争吵时,用积极反馈代替讲道理,平淡的日子也能暖意融融,简单的感情也能幸福绵长。

  为什么人总是愿意跟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在一起呢?因为,在这个人的眼里,你看到的是最好的自己。

  任何人都需求被肯定、被欣赏,亲密关系中的夫妻也不例外,反而更为重要。肯定的话语是维系亲密关系的积极行为之一,用赞美、欣赏、鼓励、认可、仁慈、谦和等积极的语言肯定和感激对方,对方就会被激励,也更愿意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3. 用内因激励代替外因鼓励

  赞美爱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越是情绪成熟的伴侣,越懂得用正确的方式成就对方。

  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表明:肯定爱人的能力与品质,要比认可对方所取得的成就,更能提供情绪价值。

  的确,越是亲近的人,越需要彼此的认同和点赞。这既是前进的动力,更是幸福的向心力。

  婚姻家庭咨询师姚彦宇也说: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是亲密关系最重要的软实力。不妨从现在开始,给爱人提供内因激励,相信幸福和美好将如期而至。

  建筑大师贝聿明和妻子卢爱珍恋爱结婚已有70多年,谈及婚姻如此长久的原因,贝聿铭表示,妻子几十年如一日的肯定和鼓励,是他成功的最大“秘密武器”。

  哪怕他在事业上被人诋毁得毫无用处,但妻子卢爱珍总能找出闪光点,并毫不犹豫地给予他信心和勇气。

  对此贝聿铭曾说:如果没有爱珍,就没有重新振作起来拿世界大奖的贝聿铭。

  因为妻子认同的始终只有丈夫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加持的各种荣誉,所以,贝津铭从未因外界的批判改变初心。而他和妻子的婚姻,也过成了大家羡慕的模样。

  情绪价值越高,婚姻的幸福指数也越高。而那些相度一生仍浪漫如初的夫妻,都是善于提供“情绪价值”的高手。

  婚姻里情绪价值的核心,在于被积极地看见、被正向地回应、被热烈地在乎。婚姻中的相处舒适,本质上就是高能量的情绪传递。

  只有那些不吝于给予对方情绪价值的夫妻,婚姻才能幸福长久。

  如果您对正念感兴趣,欢迎联系无方正念心理。让我们与您一起,通过多种不同的正念练习,与情绪和谐相处,从而自我疗愈与成长!

  在这个万事都求速成、出名都想趁早的时代,为人父母很难不焦虑。

  正念养育便是一种缓解父母们压力与焦虑的极佳方式,让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培养不评判的态度,有意识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真正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当下。

  为了让更多父母能体验到正念养育带来的好处,无方正念心理联合龙华区妇联启动“启明心”项目,在龙华区大浪、民治等6个街道逐步展开《家长负面清单》、“正念八周团辅”课程等活动。

  无方正念心理是无方心理咨询创始人、深圳市市委党校心理能力提升中心专家金玲教授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而开创,汇集众多来自北大清华的专业人才。

  成立10年来专注于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正念咨询)、服务超过1000家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帮助过1万+的大众家庭走出困境,广受认可。

   “启明心”项目《家长负面清单》课程以及正念八周团体辅导课程将由无方正念心理创始人、北大博士、深圳市委党校心理能力提升专家、CIH智慧之心正念导师金玲副教授领衔的讲师团队进行授课。

  在往期《家长负面清单》课程中,无方正念心理的咨询老师们围绕“如何预防和应对青少年创伤”的主题,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跟家长们普及校园霸凌等各种问题行为。

  家长们从老师的深度讲解中,了解了自身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如何让孩子从创伤中走出来等知识,受益匪浅。

  而在“正念八周团辅”课程中,无方正念心理的咨询师们八周教练式陪伴,不间断带领家长们进行正念练习,训练过后也会鼓励家长们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解决家庭教育问题,认真觉察,分享个人感受。

  与会的家长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会了通过正念练习内观静心,更好管理与调节情绪,减轻焦虑、缓解压力,更加包容与理解孩子,也能更加关怀自己与热爱生活。

  到目前为止,“启明心”项目课程已完成60场,共服务近两千人次,得到了众多家长的一致认可。

  

  如果您希望能享受被正念滋养的亲子或家庭关系,那么无方正念心理此次开展的“启明心”系列项目活动,包括《家长负面清单》、“正念八周团辅”课程都是您的不二之选。

  育儿路上难免遇到挫折与失败,家长们需要的,绝不是胡萝卜或大棒,而是拥有正念的智慧。

  正念养育可以帮助家长采用不加批判、平和开放的态度陪伴孩子,建立稳定的心态,提高共情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与孩子互动中作出更积极的反应,给予他们关怀和爱。

  希望每一位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你,都能保持觉醒、专注、开放、接纳、洞察,拥有智慧与力量,轻松带娃。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狐狸和小王子有这么一段关于仪式感的对话。

  狐狸说:如果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小王子又问仪式是什么,狐狸回答: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把此时此刻你正在做的事情,看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要赋予生活仪式感,什么时刻总是有趣的。诚如汪曾祺所说,生活是很好玩的。

  仪式感未必是一些具体的、物质层面的行为,也未必是某个特定的日子或时刻,更多的是人对生活的态度。每天认真工作、学习或者健身,都是一种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变得与众不同的途径。

  在追求仪式感时,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方式,也不用拘泥于某一天或者某一时刻,更重要的是通过追求仪式感,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变得更好。

  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在无方正念心理多年的正念经验看来,制造仪式感也是正念练习的一种方式,它能让我们放慢脚步、享受每一个具有仪式感的瞬间,比如早晨起来冲一杯咖啡慢慢品尝,周末傍晚时风坐着湖边吹吹风等等。

  为什么仪式感对我们如此重要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仪式感可以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

  仪式都具有着固定的形式与程序,这意味着无论外面的世界和周围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参与到仪式中,我们依然能够获得确定和掌控感,让我们感到踏实、安心。

  当我们已经形成一套一以贯之且意义深远的规律行为时,这些行为逐渐融入生活,会让我们感觉自己的生活处于掌控之中。

  例如春节家人间要互发红包、中秋节要赏月品茗之类的,这些固定的节日动作都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无论每一年的节日多了或少了什么变化,这些不变的仪式都能让我们感觉到稳定秩序下生活的继续。

  现在不少背单词的应用和活动都会鼓励发朋友圈打卡,每次完成之后都用照片记录自己的汗水和成长,确切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形成背单词的日常习惯。

  仪式感所带来的控制感在当下更是意义非凡。人们追求的其实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一种平衡,毕竟过于确定的生活毫无悬念、呆板乏味,不确定性过强则可能引发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2. 仪式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焦虑

  康涅狄格大学研究表明,仪式感对于缓解焦虑很有帮助。

  他们曾经就此做过一项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招募了毛里求斯的 75 个岛民,让他们听了一场激发焦虑感的演讲,告诉他们即将发洪水。

  演讲结束后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可以进行烧香、祈祷等仪式活动,另一组静坐 11 分钟什么也不做,最后测试所有人的焦虑程度和一些相关生理数据(如心率等)。

  结果发现:不论是心理数据还是生理数据,仪式组的参与者都比静坐组的焦虑程度更低。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仪式活动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具规律性和可预测性,从而有效减轻人们的焦虑感。

  其实仪式感对于缓解焦虑的作用并不罕见。

  小时候考试前父母经常给我们准备的 1 根油条、2 个鸡蛋(100分)的早餐,就是一件富有仪式感的事情。

  甚至当考试卷子发下来的那一刻,我们会吻一吻卷子,就暗示自己“稳过”了,本质也是通过固定的行为即仪式感让自己更加安心。

  而且心理学家们也肯定了仪式感的必要性,他们指出:仪式可能会存在“安慰剂”效应,能够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信念,进而影响实际的参与意向和行为表现。

  篮球运动员聚集在一起的呐喊助威,纳达尔网球比赛前要以固定顺序喝水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和压力的产生,从而让比赛者更好地发挥原本的水平。

  这些看起来迷信的行为,在缓解焦虑方面可毫不含糊,如果你最近感觉压力比较大,不妨在下班后给自己买束花、买点甜品,给自己制造一点仪式感,就一点点也能让你内心变得更加安定有序,其实焦虑本质上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外显,而仪式感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空缺。

  3. 仪式感帮助我们以创造的方式体验生活的意义

  作家曾焱冰曾说:“仪式感,让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发出光芒。我们需要不断庆贺眼前的美好,方得以无畏前行。爱和美,是我们能对庸常生活所做的最大的改变和不妥协。”

  无方正念心理认为,生活的仪式感来源于用心,它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庄重而有意义。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它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标定背后的精神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暗示我们必须真诚、诚恳、专注、充满希望地对待某事,使我们的决心与愿望不被日常生活的琐碎所消磨。

  仪式感是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为自己努力创造和建构的惊喜,是生活的小确幸。

  有研究发现,同样是一块巧克力,如果用更具有仪式感的方式吃掉它,比你随意吃掉它带给你更多的快乐。

  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进行一个仪式,先将巧克力棒分成两半,但不撕掉包装纸,然后只打开一半巧克力棒吃,最后打开另一半巧克力棒吃。结果进行仪式感的人更多报告巧克力好吃。

  仪式感对于每个人都可以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生命的过程有时候是艰难的,要在这种艰难中做成一点事情,难上加难。

  如果没有一点仪式感,不能路途中坚定自己的目标,并赋予意义,这样的生命过程必然浑浑噩噩。所以,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而仪式感就是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

  美学家说,神话虽然不存在了,可是仪式的圣洁性还在。再普通的人,再微小的事,只要祛除苟且,带上仪式感,就能获得一份诗意,甚至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体味到生命真正的意义。

  无方正念心理曾举办过多次正念茶会,就是希望为正念践行者提供一个场所。

  让大家用一盏茶的时间,一场呼吸的艺术、一次仪式感的体验,来体会一盏茶香和茶韵的悠长,让生活慢一点,让身体轻一点,抚慰身心,觉知自我,正念解压。

  小学有篇语文课文,描述的是妈妈每次吃饭都会把鱼肉留给孩子,自己只吃鱼头,孩子一问,妈妈就会说自己喜欢吃鱼头。

  小时候想必都是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但是现在仔细想想,这真的是孩子希望看到的吗,是孩子要求妈妈必须把鱼肉留给自己的吗,未必,只是当了妈妈,总觉得应该吃鱼头才能配得上妈妈这个称呼。

  据此得出结论:做了妈妈的人,都爱吃鱼头。就这样,鱼头式的付出塑造出一个经典的伟大母亲形象,也成了无数中国式父母的缩影。

  《奇葩说》里的黄执中曾说:“牺牲感是亲密关系中非常危险的事”。父母进行自我牺牲的亲子关系看似是孩子优于父母,实则是父母凌驾于孩子之上。

  这种长期的为对方好的自我牺牲感,会让父母产生自我满足和优越感。付出得越多,越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所回报,理所当然地希望孩子能够以满足自己的要求来弥补亏欠感。

  但其实这是不健康的自我感动式或付出型的爱,付出者无论牺牲了多少重要的东西,在接受者看来都不值得提倡,最终换不来一点点的感激与理解。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在一段关系里为对方付出呢?

  1. 看见自己内心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我以为”的方式在对别人好,却从未考虑过对方想要什么。

  要提高一段关系里双方的满意度,我们要先在关系里保有“主人翁心态”,即可以为自己的需求和选择负责。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阿德勒心理学有这么一个概念:课题分离,有时候问题不是在于缺乏不是关心别人的行为和勇气,而是过度关心给别人造成的困扰。

  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应该回到平等的选择之中。不再越界做别人的决定,不再依赖想要别人对自己负责,大家彼此都不消耗,彼此都有力量享受自己的选择。

  累的时候给孩子叫外卖不会影响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开心;让笨手笨脚的丈夫来帮助做家务,也可以让他慢慢长大;舍得放手的妈妈更容易培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偶尔“偷懒”的妻子也更容易得到丈夫的疼爱。

  先积攒自我认可的勇气,可以积极的理解自己和认可更结实的自己,学会关注自己的身心,学会好好爱自己,这样我们的付出才会变得有价值。

  人永远都不应该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需求。自己都不能满足,又怎能奢望去满足别人?

  我们如何看见自己的需求呢?无方正念心理推荐您练习正念,提升对内在情绪的感知能力,从而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内在需求和感受。

  正念,是当代主流心理学所推崇的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

  它意味着我们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对自己内在的世界能够保持灵活关注。换言之,它让我们能够慢下来,意识到周围正在发生些什么,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的大脑又在想些什么。

  这种清晰而明确的觉察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和视角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大脑的认知资源,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把力量还给自己也还给对方,回到各自需要去成长和承担的部分,每个人只需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而无需把过分的关注放在对方身上。

  2. 关注对方的真实需要

  有时候我们看到对方提出了需求,也给出了回应,但是对方却并不感动。这属于是出钱出力,最后却不讨好的情况。

  你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是你给的并不是对方最想要的,再努力也打动不了人。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就有这么一幕,韦一航在掀掉小饭桌后,站起来朝着十多年来一直在自己面前谨小慎微照顾自己的父母歇斯底里控诉:“你们这么不顾一切救我的命,只会让我觉得我是一个负担,我一点都不感激你们!”

  一方面,你的过度付出,强化了对方的低价值感。一方面对方离不开你,另一方面恨你剥夺了他的价值。另一方面,习惯背负的时候,关系会被“应该”、“必须”捆绑,被付出和付出的双方都会失去享受愉悦的力量。

  只要付出者内在还有委屈、牺牲和受苦时候,是换不来对方的理解的。因为我们在背负和牺牲状态中付出的时候,给出的就已经不纯粹了。

  是否要替对方做事,有两个评判维度,一是对方真正需要的,二是有利于对方找到自身力量。符合这些意义的,可以放心大胆做。

  真正的付出是能“看到ta真实的需要”下的给予,是不会给对方造成巨大心理负担的帮助,是能够在ta需要的时候时雪中送炭,和能够点缀生活美好的的锦上添花。

  我们可以试试“只是带着纯粹的爱去付出”,带着希望对方变得更好而不是关注自己可以获得什么的利他动机。

  要知道付出是个人的选择,当你的付出不被认可感到失落委屈时,可以和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去听听看对方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以此调整关系中的付出和收益的平衡。

  3. 关注关系的一体性

  德国心理咨询师海灵格说:“爱常常是有代价的,常常让人感到愧疚。”

  但一段成熟的爱并不是仅以谁实际上为对方付出了多少来衡量的,也不是靠内疚感来换取的,而是应该彼此的“幸福感大于牺牲感”,双方都可以为自己负责并出自爱去关注对方的需求。

  涂老师在《涂磊的爱情手册》中讲到:你有选择的权利,那别人也有放弃的权利。感情中,不是谁付出得多,谁就占据优势。你可以选择为对方付出,同样的,对方也可以选择放弃“为你付出”。

  付出本来是一项积极正向的事情,任何一段关系中的双方都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意识到即便是善良和热情,一旦过了量,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而且过度的付出也会让自己的情绪失衡,往往会让自己变得斤斤计较,闷闷不乐。

  我们要学会在一段关系里将双方都视为一个整体,为对方付出其实是在为这段关系付出,其实是你希望关系能变得更好,而不要仅仅看作只有自己在付出,而且付出的同时要明确这是对方所真正需要的、可以让整体的关系呈现良好的状态的,这样的付出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在关系中,当你想要为对方做事之前,我们不妨问自己一句,这件事是ta真正需要的,还是我们自己非要给的?

  很多人其实正是分不清这一点,误把自己自认为的爱,强加给对方,还硬要对方理解并开心地接受,这本身就是一种荒唐。

  就像黄执中说的那样:“如果做某件事让你觉得牺牲很大,那就不要去牺牲。开开心心地生活,让自己的幸福感溢出来。这种外溢才是对孩子、对伴侣最好的滋养。”

  要知道,一段亲密关系中,最舒服的状态应该是,有节制地爱别人,无条件地爱自己。每一段关系里的爱既不是愧疚,也不是补偿,甚至无需报恩,它是自然而然的陪伴,是水到渠成的理解,是不需要拧巴也能拥抱的温暖。

  希望我们能够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替别人而活。

  很多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学习态度消极、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于写作业拖延、磨叽、糊弄。

  于是,焦虑、责骂就成为了一些家长面对这些问题时的主要行为表现。

  但他们却意识不到,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加剧孩子的负面情绪。

  没有天生不会犯错的小孩,每个孩子都是在跌跌撞撞中获得成长。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就曾说过:“孩子的成长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断去试错,才会知道前进。”

  父母应该做的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允许孩子去试错,去体验。从小就让孩子明白,犯了错需要自己承担后果,那么孩子长大后,才知道底线在哪里,界限在哪里,才不会铸成大错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处于一种精神的无序期,心理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充满好奇心,总是忍不住去探索,是孩子的天性。探索总难免会犯错,这时候父母的反应就至关重要了。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如何做呢?

  1. 安抚孩子的情绪

  想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家长首先需要正确看待孩子犯错。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对孩子来说,犯错就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孩子知道自己犯错时,第一反应是害怕大人的责怪,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让ta完全不知所措。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轻声细语地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从恐惧紧张的本能反应中冷静下来。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和检验孩子情绪最好的时候就是孩子犯错的那一刻。

  可以给孩子擦擦眼泪,告诉ta“不要怕”,可以把孩子揽在怀里,倾听ta的解释,还可以跟孩子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总之就是要让孩子尽量平静下来。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行为,还有孩子的情绪。

  所以,孩子有厌学情绪、拖延、沉迷手机的时候,家长要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孩子真正的情绪。

  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尊重和理解,避免孩子被消极情绪吞噬。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理解和疏导,行为才容易纠正和改变。当孩子的情绪得到理解时,他们才愿意开口承认,才会更能接受父母的意见。

  2. 保护孩子的自尊

  孩子犯错后,有的父母会立刻批评、纠正孩子,丝毫不顾及周围是否有人在场,孩子会不会因此伤了自尊。

  但这样,只会让本就彷徨惊恐的孩子,更加羞愤交加、孤独无依,甚至走上极端。

  事实上,孩子犯错不可怕,怕的是父母情绪失控、大发雷霆,用咄咄逼人的态度,将孩子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父母要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对待那个犯错的孩子,陪他一起去面对、去承担。就像一位心理学家说的:“无论如何,要让孩子有出路。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当孩子做错事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抱持性环境”。也就是说,要给孩子建造一个充满爱的、支持性的、包容性的环境。

  这不代表着,孩子犯错了,父母也要无条件维护他,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即使犯了错,也还是有人愿意支持他,做他的后盾。

  去年武汉那个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的初三学生,就是很典型的犯错后得不到宽慰的孩子。因为违反校纪,孩子妈妈被叫到了学校。

  在学校的走廊上,妈妈一直当着众多孩子的面,愤怒推搡并扇孩子耳光。在妈妈离开后,儿子站在原地犹豫了几秒钟,探头朝教学楼下看了一眼,随后从楼上纵身一跃。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却因为母亲的处理不当,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可能在父母后悔莫及的同时,才能意识到孩子的自尊有多重要。

  对孩子来说,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和好感,在同龄人面前保留体面和尊严,是比考第一名都重要的事情。

  因此,对于那些非原则性的、不影响孩子安全的、没妨碍他人的错误,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自己发现并修正错误的机会。即便是要批评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也请不要在人面前羞辱他们。

  而对于那些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和隐私的情况下,再耐心沟通。

  3. 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假如孩子真的犯了错,父母要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鼓励孩子承认错误。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无论多么生气、多么恼火,都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比如“坏孩子”、“惹祸精”等。否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犯错是因为自己天性如此,从而自暴自弃。

  教育学上有一个概念,名为“可教时刻”,指的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出现的、能够把正确的观念和知识灌输给孩子的那种时刻。

  孩子犯错时,就是这样一个宝贵的“可教时刻”。人生路程上的弯路常是必经之路,父母也需要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帮助孩子从犯错中汲取经验和营养,搭建成长的脚手架,让错误发挥出教育意义。

  当父母把心态调整好,会更容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创造合适的环境,把小火苗培育成熊熊大火。

  我们要智慧地把“错误”转化为引导孩子发现自我的好机会。帮孩子树立自信心、自尊感和正确的“错误观”,让孩子安心、勇敢地探索新事物,发展自我意识。

  在《夜航西飞》一书里也有个小细节:作者在学习开飞机时,她的老师经常看着她犯错而不去纠正,哪怕结果显而易见,也只在关键时刻才给予纠正,他说:“你有犯错的权利,我不该剥夺。”

  孩子犯错,是最好的教育时机,但教育一定要得当。

  例如当你的孩子成绩下滑了,就埋怨孩子不爱学习、不够勤奋等等,这种行为就会给孩子一种暗示。

  孩子会觉得,自己失去父母的关爱,大人不相信自己了,自己实在是没用。

  于是产生更多压力,变得更加消极。

  孩子出现错误其实是一种人性的自然释放,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犯错、失败的机会和空间,相信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每一种经历,都有其正面的意义,都是其成长的阶梯。

  进化心理学家哈色尔顿和列托曾说过:“人类是以‘犯错’的方式来适应世界的,不犯小的错误,可能就会犯更严重的错误。”

  所以允许孩子犯错,父母在孩子犯错后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去经历和成长,更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处理和承担责任。

  我们要学会爱具体的人。究竟为什么要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呢?

  1. 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

  具体的人只存在于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而不存在于遥远的未来和无法改变的过去。

  在《论语》第六篇《雍也》里,有一段孔子和樊迟的对话。原文如下: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慧。

  孔子回答说:把精力放在对人们有用的事情上,立足于现实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对于那些无法分清真伪的鬼神,对他们敬而远之就可以了,这就称之为智慧。

  “把精力放在对人们有用的事情上”,这就是孔子的回答,只有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才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和体验的。

  其实智慧不是谈宏观意义,而是做好身边的实事。

  相比起过去和未来,“当下”一直在这里,是我们在时间里唯一能到达的地方。

  例如当孩子叛逆厌学时,父母要做的不是抱怨过去形成的性格,还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此时此刻,父母最应该做的是,给孩子一个抱抱,摸摸ta的头表示理解。

  孩子在情绪上头时,是听不进任何东西的,ta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共鸣与理解。

  迷茫于藏在未来的人和事,都是令我们焦虑的存在。回望过去的人和事,无论是快乐或悲伤都只能是追忆。

  唯有今天、唯有当下,我们才能够去和世界展开真实的相处。

  正如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我现在还活着。当我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的时候,我就只管走路;如果我必须打仗,那么这一天和其他任何一天一样,都是我死去的好日子。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将来中,我所有的仅仅是现在,我只对现在感兴趣。”

  就在当下,每一次呼吸都是新的,每一分钟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工作都是新的,每一个遇到的人都是新的。

  这些都是抽象的人和事无法提供的,只有具体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真实的人、每一件真实的事,这种踏实的感觉才会油然而生。

  2. 真正的感情是要附着在具体的人身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有言:“我们不要爱人生的意义,要爱生活本身。我们不要爱抽象的人类,要爱具体的人。”

  名著《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和伊丽莎白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主人翁达西仪表堂堂,非常富有,但是他骄傲自满。宾利先生想给达西介绍伊丽莎白为舞伴,却得到达西冷冷的回应:“还说得过去,但还没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心。眼下我可没有兴致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落的小姐。”

  于是自尊心很强的伊丽莎白决定不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可是不久后达西对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达西不得不承认伊丽莎白体态轻盈,招人喜爱,同时也被她大大落落的调皮劲儿所吸引。

  附近小镇的民团联队里有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威克汉姆,他对伊丽莎白说,他父亲是达西家的总管,达西的父亲曾在遗嘱中建议达西给他一笔财产,从而体面地成为一名神职人员,而这笔财产却被达西私吞了。

  伊丽莎白听后,偏见让她对达西变得厌恶。之后,达西无法抑制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向她求婚,但态度还是那么傲慢,加之伊丽莎白之前便对他有严重偏见,便坚决地谢绝了他的求婚。

  他痛苦地离开了她,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对威克汉姆提到的事情作了解释。伊丽莎白读信后十分后悔,对错怪达西感到内疚不已。

  高傲使得达西无法爱伊丽莎白,而偏见又使得伊丽莎白无法爱达西。他们都没有做到去看具体的人,而是凭借谣言就下了判决书。

  人可能都会这样,越是读书行路,就越喜欢抽象的概念,而胜过具体的事物。

  但是一个越爱抽象的人,往往越难对具体的人表现关爱,因为抽象的人是美好的,抽象的人只存在于理念当中,而具体的人都是有缺陷的,因为不完美才变得如此可爱。

  青春期的孩子也许总是叛逆不听话、拖延闹腾、不爱学习,但孩子绝不会是完美的,这些青春期的缺点尽管令人头疼,但爱具体的人就避免不了具体的人身上的不完美。

  罗翔老师曾说:真正的爱,一定是对具体人的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人会越来越孤独。

  因为你没有学会爱身边具体的人,情感无法具体到某个人身上,便会泛化到很多假设的虚无的抽象的纸片人上,如此一来,情感的体验只会越来越空虚和模糊。

  而真正的感情,一定是要投入时间的,真正的情感,一定是附着在一个具体人的对象。

  所以我们需要有抽象,我们更需要有具象,抽象是对自己的,抽象不是对别人的。当我们看到了抽象的美好,它提供了一个标本,来改造你自己,让你自己能够更关心你身边的人。

  “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啊,是需要投入感情的,无论是亲人的爱,爱人的爱,朋友的爱,都是要付出情感和时间的”,当我们爱具体的人时,我们才能体验到什么叫真实的爱。

  3. 避免人生没有意义的虚无感

  活在抽象的概念或事物里,人会莫名对现实产生“一切都没有意义”的虚无感。

  《人类简史》里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观点,就是人类社会的很多宏大的东西都是人类自己赋予的意义,比如自由、平等、知识、规则等等,这些本都是人类生存非必要的东西,但是因为人类社会追求发展、追求秩序,这些东西才被创造了出来,才被赋予了意义。

  而平等、规则、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很抽象的东西,如果没有将这些理论上的概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很少能被人们所理解,而过分追求这些抽象的意义,反而会让人感觉到人生的虚无。

  今天过分追求意义感的很多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因为学习了很多抽象的知识而还未真正指导现实中的生活而倍感迷茫。

  但如果你去看早晨菜市场上的大爷大妈,他们没有学过这些很复杂的知识,他们所关注的,只是今天的肉贵了几毛钱、今天的蔬菜新不新鲜等等,你会发现,就是这些很具体很琐碎的东西,让他们变得特别务实和开心。

  他们脸上洋溢的是真实而不加掩饰的笑容,他们拿到手上的金钱是可以换来一家的温饱的,这些很实际的东西让他们每天都过得很快乐,从来不会陷入人生意义这么宏大且抽象的概念陷阱中无法自拔。

  李诞曾说:“在这种世界猛踩油门的情况下,该怎么过日子呢?我的经验就是多跟朋友在一起,用身边的小事,来对抗这个世界的大事。”

  试着去跟真实世界产生连接,你会发现自我保护的那根弦在慢慢松开,能够不再紧紧抓着“人生有何意义”这个大命题不放,你会体验到生命中更多真实的美好,你已经不再孤独。

  正如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里有这么一段话:"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

  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自然会在生活中找到这些答案。

  卢梭笔下有个著名的虚构人物叫“塞住两耳的哲学家”。房间内,哲学家正在撰写一部关于社会幸福和普世道德的著作时,有人正在他的窗子底下被谋杀。

  他听到了这个不幸者的惨叫,,斟酌一番后却决定捂起耳朵不闻不问,思考整个人类命运的工作如此重要,不能被眼前的不幸事情打扰。看起来讽刺至极,满口人类命运的人甚至无心搭救一个在他身边被谋杀的人。

  但是仔细一想,这种场景已经不再陌生,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爱抽象的人,而不爱身边具体的人吗?当我们在网络上对各种新闻义愤填膺时,却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苦难却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理想国中曾说:“不要成为在网上掌握真理,却拒绝现实生活的人。”

  拒绝父母,拒绝亲密关系,爱不了家人邻人,鲜有朋友,却醉心于网上的大道理大原则,如此又有意义可言?

  如果孩子有厌学的现象,不如多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兴趣,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让孩子走出来。

  那些遥远的宏大的理想与道理,无法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温情,身边那些亲近的人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好好对待,请爱具体的人吧,他们会让你看到更美好的东西。

上一篇:热门小说女鬼出击去哪里看 宋琪琪周洵姜雪无弹窗阅读
下一篇:70部最适合学英语的经典名著视听合集,收藏起来慢慢看!(在线听、看)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