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还怕鸡?这真的不是矫情
“哈哈,你竟然怕鸡!”
嘘!别笑,有的人真的会被鸡吓哭!很多人喜欢“吃鸡”(游戏术语),但他们每次看到鸡之类的家禽和鸟类都会极度害怕,其实这是恐惧症的一种,被称为“禽类恐惧症”。
来源丨《向往的生活》综艺截图
01
什么是禽类恐惧症?
禽类恐惧症,又称“恐鸟症”Ornithophobia,是一种人们对鸟类特殊的、不合理的恐惧症状。在DSM-5(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即《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禽类恐惧症被划归为一种特定恐惧症。
来源丨《生活大爆炸》剧照
禽类恐惧症主要有以下特征:
当恐惧对象或其主要特征,如喙,爪和头等关键部位出现时,患者会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和情绪失控化,带来极大的应激反应,如心悸、头晕、恶心、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通常发生在儿童早期。如果持续至成年,那么缓解或者自行恢复的可能不太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会选择尽可能地远离恐惧对象出现的场所。例如对于恐鸟症患者,他们会下意识远离树林、草地等区域,而且这种回避是持续性的,通常延续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02
恐惧是怎么来的?
如果我们小时候有被禽类“疯狂”追逐或者啄伤的经历,可能会在内心留下一定的阴影;或是我们看到过他人被禽类伤害,从而“共情”带入自身;如果父母中一方害怕禽类,也可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所以,这些负面情绪可能是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并不一定非要亲身经历。
尽管有些经历可能会被遗忘,但我们知道,记忆保持的时间并不一样。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我们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消退机制的有着明显的差异,记忆的巩固理论认为记忆一旦获得,就会进入一个依赖时间的过程,记忆从短期的、不稳定的状态转变为长期永久的稳定存在。而记忆,主要存储在大脑皮层、小脑、海马体和杏仁核等大脑结构中。
海马体丨来源:百度百科
时间追溯到1935年,为了治疗癫痫症,科学家切除了亨利·莫莱森(Henry Molaison)大脑中三分之二的海马体。手术虽然很成功,但自手术之后,刚吃过午饭的他总会不停地问护士什么时候开饭。
持续“失忆”的亨利·莫莱森丨来源:生物探索
他翻来覆去地看同一本杂志,十分钟的对话里将一个笑话来来回回说了很多次,任何东西他都会“过目即忘”。最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发现,他的记忆障碍和海马体缺失有关。
而杏仁核是恐惧体验习得与存储的关键脑区结构。神经学家勒杜(Joseph LeDoux)认为,杏仁核在恐惧记忆里所起的作用就好比海马体在有意识记忆里所起的作用。
虽然在没有刺激源的情况下,人们和有“恐鸡症”的人进行交谈,他们也能意识到鸡的无害性。但是,当“鸡”这种刺激源出现在面前时,还没有来得及通过大脑去理性分析,“恐鸡”信号已经通过皮层下通路占领了杏仁核。
同时,另一项研究表明,恐惧记忆的形成方式更利于记忆的稳定存储。大脑会用不同的编码途径形成不同类型的记忆,像恐惧这种会造成心理创伤的记忆,就会选择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直接剪掉大脑皮层中的某些突触,并在其他区域生成新的突触。
来源:pnas网站截图
所以,虽然我们短期遗忘了对于恐惧的记忆,但是一旦有类似刺激出现后,我们经历的恐惧情绪依然会被激发出来。这种恐惧的形成经过皮层通路,没有意识参与其中,所以很难用讲道理来消除。
03
恐惧症对生活的影响
“什么?你竟然怕鸡!”
来源丨《真正男子汉》综艺截图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特定恐惧者内心的痛苦。但事实上,对于患者而言,这种恐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能小觑。
当患者陷于恐惧时,随之而来的颤抖、腹泻和出汗等一系列身体症状都会打断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进程,而且这些症状的影响往往都是压倒性的,个人难以控制。
来源丨pexels
另外,一旦患者出现与特定物体或情境相关的恐惧反应后,就会下意识采取一定的回避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相遇的频率。
如恐高患者会避免登上高处,幽闭恐惧者不会让自己处于密闭空间……而对于禽类恐惧患者而言,鸟类几乎随处可见,如果为了避免接触,患者可能选择减少外出、甚至不外出,那都是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的极大的影响和扰乱。
此外,他们可能还会面临着“二次伤害”的可能。“身边人一点也不理解我,看到我的举动会觉得我很作”“有的长辈甚至觉得我娇生惯养。”……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加剧患者的痛苦。
04
如何缓解恐惧症
首先,尝试放慢并调节自己的呼吸。要注意:整个过程有节奏地进行!在呼吸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存在。
来源丨西瓜实验室
然后,尝试着放松自己的肌肉。当我们处于恐惧当中时,身体肌肉会不自觉地处于紧绷状态,通过有意识地放松身体,可以有助于缓解身体症状。
最后,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和家人、朋友沟通、或者看看远处的风景,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恐惧。
恐惧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内心不断放大的暗示,而这种恐惧其实是脱离现实情况的。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师会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帮助患者对危险可能性进行评估,从而降低恐惧感。
所以,当恐惧来临之前,你也可以尝试着问问自己:这种情况一定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了,我害怕的是什么?……
来源丨短视频截图
当然,亲爱的朋友们!对于你身边害怕鸡的小伙伴,要多体谅一下哦,因为他(她)是真的怕!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审核专家:尹铁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