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最深度剖析,注意力不是一种能力!《附实用提升注意力行动策略》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注意力差,例如在看书时会无意间想到昨天自己在球场上的英姿,又或者在上课的时候,想到一会午餐要吃什么,而忽略了老师讲课的内容。

  大家都在说的注意力,普遍指的是我能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一件事上,无论是上课,读书,工作,会议,都希望全程投入,有更好的表现,所以就有渴求注意力集中的想法。

  注意力本身是一种能力吗?像我们能走路,或者思考这种能力吗?答案是不是的,我们说的注意力英文其实叫「Attention」就是注意,没有「力」,你可能会听过英文裡常用语叫Attenion,please! 就是请注意,都没有「力」的意思。

  维基百科对《Attention》的定义为:

  Attention is th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process of selectively concentrating on a discrete aspect of information, whether considered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while ignoring other perceivable information.

  注意是一种行为和认知过程,在忽略其他能感知到的信息的同时,选择性地专注于一个无论是客观或主观信息中的特定(独立)部分。(本人的翻译,知友请指正!)。

  不过在中文的语境裡,如果我们想表达上述的行为和认知过程,用注意这个词,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动词,而加上「力」字,听起来是个名词,也更好理解。

  从上面我们了解到,严格来说注意力不是一种能力,要想说清楚我们心目中的注意力的意思,英语中其实叫「Attention Control」,直译是注意控制,意思是我们这个行为和认知过程的控制,这个定义更切合大家普遍对注意力的理解。不过,我打算往下都沿用注意力这个词,因为注意力已经根深蒂固在每个人心中,修改它绝对不可能爭取到你的注意了!

  在了解注意力的操作原理之前,我们先要探讨一下,在应对外界刺激时,我们是怎样反应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做出反应时存在两个操作系统,在此称为系统一和系统二(借用诺贝尔经济学奬得主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的提法)。系統一:直观,本能;系統二:理性思维

  系统一:自动化运作,非常快、不费力气,即使要费力,也很少,它不受自主控制。

  系统二:需要动用注意力去做费力的思考活动,包括複杂的计算。

  測試一下你的兩個系统

  现在我们来用一下你的两个系统试试,先心算这个算式1的答案"2x3=?", 估计你不用一秒钟就得出答案,但如果心算这个算式2呢"269x27=?",你肯定需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土屋宏明和陈冉冉另当别论)

  显然算式1时是利用了系统一来做反应,而做算式2的时候发生了什麽?其实就是系统一搞不定了,呼叫了系统二来操作。

  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错觉 Müller-Lyer

  上面是两条直线,各自末端有指向不同的线条,要判断那一根线比较长的话,系统一可以马上告诉你上面的线比较长,但若我们运用系统二,拿一把尺子去量一下,你会发现两根线其实是一样长。

  系统一和系统二都需要注意力

  可以理解系统二需要我们思考,就需要注意力,但相同地系统一也会佔用注意力,就如你的手无意间碰到一样很烫的东西,系统一会马上令你把手收回去,这个动作你是完全不用经过思考,都是非自主性运作的。然后系统二就接手,把注意力投放在判断手的伤势,从而进行后续处理。

  总结一下:從以上可以看出系统一是无意识的,能处理一些简单的操作;系统二是有意识的,能处理複杂的事情。心智斗争 - Daniel Kahneman 亲述思考快与慢

  有了以上的基础知识,就应该明白我们普遍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差,就是指注意力在系统二运作的时候,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没能做到我们忽略其他能信息的同时,专注于一件特定的事情上。

  系统一不能被关闭

  系统一有一个弊端,就是我们不能把其关闭,就好像现在我说:「请你现在专心看我的文章,无论如何请不要去想像一只紫色的牛!」怎样啦,你脑海中是不是出现了一只紫色的牛?因此有些时候,系统二在工作时就会受到系统一的干扰,而影响了注意力。

  所以要注意力集中也就是需要有不被其他东西干扰的控制能力,很显然,当你能排除其他东西干扰时,就可以用系统二把注意力集中。例如你没有注意到在看知乎时双击屏幕,就能收获满满!

  你可以留意一下,当自己察觉注意力不集中时都有哪些情况?观察自己在想什么,对你的注意力提升有好处!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外界的刺激,大脑会因应情况作出反应,我们的注意力也会因刺激强度的不同而变化:

  1. 在危机时,你的注意力一定高度集中

  人类面对危机时会出现一些本能反应,如果在你面前有一只老虎(不是在动物园被关着的那些),正在虎视眈眈的看着你,你会怎样?你肯定不会在想今晚与阿美究竟去哪裡烛光晚餐好,你那时的注意力必定是100%集中在那只老虎身上。不过注意力是集中了,但你可能变成目定口呆,动弹不得,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注意力。

  2. 信息量过大,大脑忙不过来

  我们要处理信息,像电脑一样需要有足够的运算能力。举个例子,你听单独一个人说话很好理解其意思,但两个人同时跟你说话,你就马上傻了,你好可能马上叫停,叫他们一个说完到另一个,那是为什么?科学家认为一个有意识下的思维系统(即系统二)能达到每秒钟40字节信息的处理速度,因此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信息太多和/或太杂的话,大脑就处理不了,那就干脆进入省电模式,留下能量做更多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3. 来自恐惧或焦虑的压力

  幻想一下在会议中,又或者在课堂上,你同时在等一个很重要的电话或者信息,这时你会不时的看一下手机,思绪经常游走于会议/课堂和手机上,因此你的注意力是无法集中的。你可以就这情况分析一下你会不时看手机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你害怕错过了信息或电话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听不见老闆的电话可能会被开除,没能及时回覆阿美的信息可能约会就泡汤,就是这种恐惧和焦虑导致你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4. 脑雾

  脑雾有很多成因,但最终都是令大脑的功能降低,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详情请看以下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132680725

  上面说到注意力其实是控制不被其他东西干扰的能力,利用系统二来集中注意力; 我们又了解到随着外界不同的刺激对我们注意力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这裡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提升注意力,我们需要:增强我们的自控能力,排除不相关信息;分析自身注意力不足的原因,解决他们。

  首先要增强我们的自控能力,需要知道大脑结构和运作,又哪些部份能起到控制自我的作用。这裡主要介绍如下两个主管控制的区域:

  下丘脑 - 掌管基本生理需要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在很久之前我们大脑就演化出一个区域叫下丘脑(Hypothalamus)(有称下视丘),下丘脑位于大脑腹面(ventral surface), 在丘脑的下方和脑垂体(pituitary gland )之上。

  下丘脑会对来自身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信号做出反应,包括体温、口渴、飢饿、进食后的饱腹感(有一种疾病叫下丘脑肥胖Hypothalamus obesity)、性功能、血压和身体的激素水平等等。它还能通过控制脑垂体分泌来进行激素性和自主性神经活动,以应对压力并控制我们日常身体的规律,如促使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以及促使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来应对压力(感谢柳教授指正)和控制体温的变化等。下丘脑收集并合拼这些信息,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以纠正任何身体的不平衡。

  下丘脑全面控制交感神经系统(部分自主神经系统)。响应突然的兴奋或警报,信号从大脑的较高区域发送到下丘脑,从而启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这会增加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液流向肌肉,并导致眼睛的瞳孔变大(统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也就是上面说的当你遇见了一只虎视眈眈的老虎时,身体作出的反应机制。

  前额叶皮层 - 大脑中的CEO 掌控思维、情绪及决策等

  从上面看来,下丘脑掌管着人类基本生理需求,不过若大脑只能满足我们基本生理需求的话,人类跟动物就没太多区别,也就不会成为智人,不会掌握着地球的资源和命运(不过,也有理论认为是细菌,微生物甚至病毒在主宰人类及地球),因此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又发展出一个更高级的区域叫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 - PFC)。

  前额叶皮层(PFC)是覆盖额叶前部的大脑皮层,顾名思义是在我们大脑的最前端。前额叶皮层区就是你的CEO,通过广泛连接不同的脑区来为我们做出判断和执行的功能(Executive function)。PFC能够执行很多高级的功能如共情作用,道德,协调沟通,也能自我控制、避免短视的行为,如消费的衝动,能适当的调节情绪及反应,做出决策,考虑到如何解决问题及其对长期目标的后果。它让人类拥有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与其他动物相比,人们倾向于表现出更高的自控力和判断能力。

  前额叶皮层与其他皮质及皮质下区域具有广泛的联繫。下图中绿色区域,即位于腹侧和内侧是调节情绪,而蓝色和蓝绿色区域,即背侧和侧边的是调节思想和行动的,详列如下: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FC-DLPFC)与感觉和运动皮层有著广泛的联繫,是调节注意力,思维和行动的关键右下前额叶皮层(Right inferor PFC - rIPFC)似乎专门用于抑制不适当的运动反应相比之下,腹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FC - VMPFC)与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amygdala),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和下丘脑(hypothalamus))具有更广泛的联繫,这些皮质下结构会产生情绪反应和习惯,从而能够调节情绪反应最后,背侧前额叶皮层(Dorsomedial PFC - DMPFC)通人体功能磁力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研究中测试到这区域与监视人体错误相关联。

  从上面两个大脑区域来说,更高级的PFC由于广泛连接了不同的脑区,能很好的协调大脑的活动,从而抑制情绪与衝动,达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压力会削弱PFC的功能

  新的研究显示,在压力底下会引发一连串削弱前额叶皮质影响力的化学变化,这时大脑中较原始脑区的支配程度就增加了。基本上来说,压力让掌控思想和情绪的高阶控制权,从前额叶皮质转移至下丘脑和其他比较古老的脑区如杏仁核。在压力下当较原始的脑区主控时,协调大脑对外界剌激的反应模式就会由缓慢,深思熟虑的PFC调节转到反射式及快速情绪化的杏仁核和其他有关的皮质下组织,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不知所惜,胡思乱想,甚至变成了衝动的魔鬼如暴饮暴食、嗑药,疯狂扫货等等。因此在压力底下,注意力是集中不了的。

  Stress signalling pathways that impair prefrontal cortex structure and function

  順帶一提小朋友自控力低的情況。有没有试过跟小朋友说请他吃冰淇淋遭到拒绝?我想机率肯定很小,因为小朋友的前额叶皮层正在发育中,要他们自我控制抵挡诱惑是有难度的;所以作为家长的话,适当的理解与引导是必须的,而不要把这个自控力低作为一个问题来处理。

  但作为成年人,我们相信自控能力应该很强,但我们经常要运用PFC来抵挡诱惑的话也会消耗大量能量,PFC没有能量,下丘脑就可以顺利接手,你的注意力就好不到那裡去。

  有了系统一,系统二,下丘脑以及前额叶皮层的基本知识,对于控制注意力的机制也算是形成比较清晰的了解。下面就谈一下提升注意力的行动策略:

  自己留意一下,有什么事情能让你放松,如听音乐,喝杯咖啡,打打游戏等等,在压力大的时候,不妨抽身做一下这些事情,又例如试一下冥想,它能提升注意力,其中一个原因是能让你放松,使PFC可以为你工作。

  是不是阿美的约会比你现时的会议或课堂更重要,是的话,马上致电阿美落实约会时间地点,约好了还是被拒绝了,你就可以放下,也就不会把注意力浪费。其实当你能分析成因的时候,証明你是用PFC而不是大丘脑,事情就相当好办了。

  除了放松外,PFC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如果你感觉疲倦,就要先注意休息,或者进食来补充能量,或有些人喜欢喝咖啡,或吃甜食(如巧克力)后会感觉精神饱满。

  光靠前额叶皮层自己来工作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能关閉系统一(能关閉的话,你在危险时也就麻烦了),所以你要把能分散注意力、干扰你的东西移到你的视线范围外,如手机,也最好关闭所有电子产品的信息通知。主动减低干扰,这样就能减轻PFC的工作量,消耗能量就没那么快,PFC就可以在必要时发挥作。

  《小窍门 - 閉掉通知》

  相信大部份人都有微信,很多人都有刷朋友圈的习惯,如果你想减少刷朋友圈的次数,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朋友圈的通知关掉,(在我>设置>隐私>朋友圈更新提醒),以我为例关掉以后就不再有衝动不时去看朋友圈,我总结是系统一见到红点有未读讯息就不自主的想把它消灭,因此你会打开朋友圈看一下,但一看就欲罢不能了!具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

  可以试一下具身认知这个工具,简单来说就是心情会随着身体的姿态而变化,如你很不开心,但你让自己做出笑脸,过一阵子,你会不其然开心起来。这样降低压力,恐惧和焦虑后,注意力可以提升。心流(Flow)

  市面上出版了很多讨论心流的书,都说人们在心流状态下,注意力能高度集中。简单来说(只能简单,人家用一本书来说,我用一段,呵呵),要达到心流状态要有三个原则<我尝试用打乒乓球作例子>:

  1. 明确目标:目标不能含糊,要能量度;<要在5局3胜制下,在4局以内打赢对手>

  2. 匹配难度: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稍为比你的能力高一些,就是有挑战性;<水平太低的,打不起来,跟本不会投入注意力;又如我跟马龙打乒乓球,他就批评我说怎么检球都那么慢,而球技却一句都没点评:( >

  3. 即时反馈:就是你行动了,你能立即知道自己做得好或不好;<当赢了一分或是输掉一球时,我们都能马上知道为什么!>

  我经常在打乒乓球时达到心流状态,即:1. 忘掉自我;2. 忘记时间;3. 全情投入。就是可能一打三个小时,感觉才打了一会

  科普文章其实是一个反刍的过程,我们把自己以为已消化过的东西(可能只是半消化的,所以需要反刍),重新拿出来,用另一种相对明白易懂、"有趣"(又是自己以为)的方式呈献给读者,过程从逻辑梳理,编排,打磨,添加新原素等都得花上很大功夫,动辄要几天时间;不过这个反刍的过程,我们得着也大,让自己从新对对知识进行调整和更新,能让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实在更牢固了!

  因此特别感谢正在关注的知友,亦希望知友们,若看后认为文章不错,有所收获,未关注的知友请关注,关注了的请帮忙分享出去,点一下赞同及喜欢等等。科普路上得到各位大力支持和认同,大脑黑客将充满能量,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进入心流状态,全情投入努力前行!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727306

上一篇:改名可以改姓氏吗,可以改名换姓吗?拿上户口本就可以改吗
下一篇:炙手可热的明星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