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让国产悬疑片挺直了腰杆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没想到,12月的影市黑马,来自一部国产悬疑片《误杀》。

  上映5天,票房已破3亿。

  无论是排片,还是上座率都实力碾压《天·火》、《勇敢者游戏2》特效等大片。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大赞影片,“每一秒都在调动我的神经。”《泰囧》编剧束焕称,“希望中国高智商犯罪电影能够从《误杀》开始,捅破票房天花板,引领这种类型片打开新局面。”

  到底《误杀》有多让人惊喜?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它。(下文有剧透)

  影片翻拍自印度高分电影《误杀瞒天记》,原版曾在6年内翻拍了3次。

  一提到翻拍,人们似乎本能的感到恐慌,因为太多失败案例摆在眼前。

  但《误杀》这次让翻拍的国产悬疑片,挺直了腰杆。

  母亲为保护女儿大打出手

  它化繁为简。

  相较于163分钟的原版,《误杀》只有112分钟,砍掉了原版前40多分钟的铺垫,上来就是一场误杀命案。

  它妙趣横生。

  警察破案,竟然要从犯罪人近两年的观影记录着手。《狩猎》《七宗罪》《白夜行》《蒙太奇》《肖申克的救赎》等悬疑片,都成为主人公逃脱罪名的构思源泉。

  它十分暗黑。

  影片虚构了一个架空国度“赛国”,这里鱼龙混杂,黑白两道边界模糊,警察滥用职权,人们有苦难言。

  肖央饰演的李维杰与女儿

  说一下影片整体观感:刺激、紧张、爽。

  悬疑氛围浓厚,节奏干净利落不拖沓,演员表演张力十足,尤其陈冲“兽性偶大发”的愤怒,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影片故事并不复杂,主要围绕两个家庭的对立冲突。

  肖央饰演的李维杰,聪明、善良、正义感强。

  李维杰

  他是个小老板,也是个资深影迷,从电影中学到不少逻辑和推理知识。他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如果你看过1000部电影,就不会觉得世界上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李维杰有一个贤惠踏实的老婆(谭卓饰),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但一次大女儿的夏令营之行,让四个人的命运就此脱轨。

  警察局局长的儿子,迷奸李维杰的女儿,拍下视频威胁。

  在一次争吵中,李维杰大女儿误杀了警察局局长的儿子。

  自此,两个家庭产生了“致命联系”。

  陈冲饰演的警察局局长拉韫,不惜用任何方式,誓死也要查出儿子的下落。

  

  李维杰一家四口冷静应对,想尽一切办法躲避漏洞,试图金蝉脱壳。

  

  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因为孩子,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李维杰从观影经验中提取方法论,用时间和空间精心策划了一场骗局。

  但他遇到的对手,是个顶级聪明的铁腕女性,她看破了真相,但却没猜中过程。

  《误杀》的紧张刺激感,就在双方“你追我赶”中迸发。

  凶手,走在警察前面。早一步料到审讯的套路,早一步拥有应变的技能。

  尽管拉韫压中了李维杰的每一招,但对方不仅懂得用“说实话”,来构架高级的谎言,还懂得用视听语言,来瞒天过海。

  没错,李维杰使用了一招电影技能“蒙太奇”。他利用时间和空间,混淆了人们的记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敏锐的拉韫发现了他的秘密,查起了他近两年的观影片单。

  直到一部《蒙太奇》,让她重新捋顺了一家四口的证词。

  但最让她无力的是,没有证据。

  李维杰利用“蒙太奇”,让一路见过自己的人,都做出了伪证。

  拉韫兽性大发,不惜使用暴力来严刑逼供。

  影片进行到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陈冲。

  

  陈冲饰演警察局局长

  她精明、能干、有事业,但却管不好孩子。

  预感儿子已经被害,她站都站不稳,低头流泪。

  审讯杀人犯失利,又将她激怒成一头猛兽,青筋暴起、怒火中烧,疯狂的质问真相。

  一个发疯又无助的女人,被她演绎得惊心动魄。

  她审讯李维杰一家四口的戏,也是片中张力最强的、最紧张的一场戏。

  拉韫在警察局

  影片临近结局,依然是凶手走在了警察的前面。

  但与原版一条路走到黑的理念不同,《误杀》最后选择了人性的折中。

  李维杰自首,帮家人担起了“凶手”的罪名。

  两个家庭,都破碎了。

  拉韫一家三口

  看完影片,我忍不住想,“误杀”的来龙去脉,仅仅是在说一件凶杀案吗?

  拉韫一家,有权有势,上流人群。

  李维杰一家,平民百姓,朴素生活。

  在他们中间,有一层无法逾越的阶级壁垒。

  为了达成目的,拉韫可以随意乱用警察局局长的职权。

  但李维杰一家,无权无势,只能奋力一搏。

  “误杀”的背后,其实隐喻了两个阶级的对抗。

  目的,都是出于保护家人的本能。

  

  李维杰保护家人

  那么,在这场善与恶的角力赛中,谁又是杀手?

  是李维杰的大女儿还是拉韫的儿子?

  仔细想想,帮女儿构思谎言的父母,是凶手。

  一路帮李维杰做出伪证的路人,是凶手。

  对儿子教育失职,导致他迷奸女同学的拉韫,也是凶手。

  影片里,所有人都处在灰色地带。

  拉韫的儿子也是误杀受害者

  就像影片的英文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没有牧人的羊群)一样,这是《圣经》对于乌合之众的解释。

  放在影片中,乌合之众就是集体无意识的人。他们既是给李维杰做伪证的证人,也是迫使拉韫失职的施暴者。

  他们只相信自己眼中的事实,不断激化矛盾,埋没了真相。

  我大胆猜测,这对应的,就是片中挖掘拉韫儿子尸体的那场戏。

  

  那是拉韫离真相最近,也是最远的一刻。她不顾大众反对的声音,来到墓地,撬开了别人的祖坟。

  结果,儿子尸体被转移,乌合之众群起而攻之。他们上街示威游行,使拉韫失职,自己的老公也被迫退出政界选举。

  

  乌合之众掀起暴乱

  在这场关于真相的角力赛中,拉韫也是被误杀的受害者。走投无路的她,最后只能祈求李维杰告诉自己,还有没有见到儿子的可能。

  看,《误杀》背后还藏着这么多隐喻。

  影片最后的一个镜头,落在了李维杰的好友颂叔的脸上。

  秦沛饰演颂叔

  记者问他,怎么看待李维杰?

  曾经被警察欺负,给李维杰做过伪证,之后又知道真相的他,露出一丝诡异的表情。

  他当初为何笃定的相信李维杰?

  还是他早已知道真相,只是借机反抗曾经遭受的屈辱?

  影片在颂叔身上,留了一个问号。

  但我想,答案应该是——经历过集体无意识形态的他,最终明白不要轻易给人下定论,也不要轻易去“误杀”别人。

  这才是《误杀》最想传递的核心表达。

  你觉得《误杀》怎么样?

  —End—

上一篇:深一出租车司机提醒醉酒乘客别影响开车,遭挥拳暴打!乘客被刑拘
下一篇:美剧《辛普森一家》风靡20年 产生四大影响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