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2022守护明天》彰显依法守护未成年人的时代力量
用爱守护,依法守护,守护不变的初心,守护家庭温暖,保护未成年人,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12月12日—21日,总台推出《2022守护明天》系列节目,共十集,创新用生动实例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的故事,彰显媒体责任,促进法治观念进步,护航青春,织密未成年人的保护网。
一、以点带面,小切口大视野,深刻反映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大主题
《2022守护明天》,也是该季播节目的第六季。《守护明天》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推出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节目,旨在关注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传播法治的力量。从2017年开播至今,《守护明天》已成为深受公众信任和喜爱的未成年人法治节目品牌,不但被观众称为“最应该上热搜的节目”,也获得了国内少年司法、家庭教育等方面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守护明天》是国内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现象级”节目,为推动我国未成年人立法工作、督促司法机制不断完善乃至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观念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年,《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中,“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守护明天》第六季”就是其中一项。今年10月,最高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专项报告,也将“连续5年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节目《守护明天》”写入其中,充分体现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含金量。
本季内容紧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中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聚焦学生欺凌、网络保护、药物滥用、强制报告制度、困境儿童救助等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热点话题,精选10个典型案例,用讲述和视频短片、情景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并邀请多名权威专家对案例进行深入解读、探讨,与观众进行现场互动交流。《2022守护明天》由央视主持人王筱磊主持,社教节目中心主持人及办案检察官共同完成案件讲述。节目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青团中央等相关部门的嘉宾,就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难点、亮点、热点进行解读。
十个案例的题目分别是:在楼道写作业的女孩、药物滥用之痛、被忽视的陪伴、跨越千里的联合救助、隐藏在姐妹身边的恶人、迷失在直播打赏里的青春、失而复得的积分、开在酒店里的“网吧”、素不相识的欺凌者、爱心接力护女童。
节目以点带面,小中见大,深刻反映了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的持续完善历程,中国未成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普遍得到提升。
二、讲好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故事,不回避问题,有温度彰显依法守护的力量
节目不回避问题,从现实性、专业性、前瞻性等方面,用实例讲好中国故事,有温度揭示社会隐痛,从而提醒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保护的紧迫性,意义重大。
药物滥用之痛,是新型隐性社会问题。2020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个状态癫狂的十六七岁的男孩小天(化名)被送进了浙江省湖州市一家医院的急诊室。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天并未吸毒,他的症状是过量服用一种非处方止咳药—右美沙芬导致的。湖州市检察机关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该药物的监管。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2021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由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守护明天》首次聚焦未成年人药物滥用问题,揭示了成瘾性药物滥用的危害,剖析了未成年人药物滥用背后的原因,探讨如何通过多部门协作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在孩子和药瘾之间筑起制度的“防火墙”。本节目案例中,检察机关由个案出发,实现溯源治理,展现了通过县域“小案件”推动社会“大治理”的经验。
迷失在直播打赏里的青春,成为危害未成年人的社会隐痛。2021年2月,上海市民刘先生反映自己15岁的女儿晴晴(化名)沉迷直播打赏,两年时间花费达21万余元,并且在被断网、没收手机后,晴晴还出现精神异常。他希望自己反映的情况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同时寻求帮助。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针对刘先生反映的情况展开了调查,对其提起的民事诉讼依法支持起诉,帮助追回了晴晴直播打赏所花费的巨款。节目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展示了未成年人沉迷直播打赏的危害,解答了未成年人打赏花费能否追回及追回途径等相关问题,剖析了未成年人沉迷打赏的心理原因,并围绕相关法律规定,探讨家长、互联网平台、监管部门等如何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共同打造清朗的未成年人网络空间。
校园欺凌是未成年人之痛,也是社会之痛。节目讲述了2020年12月,北京某KTV里发生的一起性质恶劣的学生欺凌案件。17岁的某学校女生陈芳(化名)指使他人将另一名女生小娇(化名)约到KTV唱歌,随后,陈芳等11人对小娇实施辱骂、扇耳光、扒衣服等行为,并拍视频发至朋友圈。与小娇同行的女生也遭到殴打,造成严重身心伤害。陈芳等三人最终被判刑入狱,案件的教训十分深刻。节目聚焦学生欺凌,解读了本案背后的学校、家庭原因,并围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探讨如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预防、治理学生欺凌防护网,给未成年人孩子创造安全、无暴力的教育环境。
节目通过讲述救助楼道写作业的女孩,彰显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对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被忽视的陪伴,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失而复得的积分,探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意义;开在酒店里的“网吧”,揭示监管盲区应当如何杜绝;隐藏在姐妹身边的恶人,探讨预防未成年遭受性侵的难点及路径;通过爱心接力护女童、跨越千里的联合救助等故事,聚焦综合救助的举措和意义,探讨如何促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国家和司法“六大保护”形成合力,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亮点升级,创新升级,匠心制作精良,打造未成年人保护节目精品力作
节目形式创新:在案例讲述部分引入专业主持人作为案例讲述人。将检察官说案的第一段案情部分改为讲述人叙述,辅以短片、情景剧相结合等手段再现案例。加大节目中的专题片播放量,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案件细节。
引入观众声音,强化互动:在策划之初就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2022守护明天》问卷调查活动。节目录制环节设置现场连线、云观众参与录制、现场观众提问互动等环节。
专家团队亮点:多角度,专业性、老专家带新面孔。专家学者从法律适用、案件成因、犯罪心理、社会工作机制运转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梳理案件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提出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专业意见。
舞美、导摄团队升级:主舞台区、讲述区、讨论区和观众席四大功能分区,每个区域根据不同的节目环节单独设计,既可独立使用,也可在环抱式的整体设计下与其他功能区融为一体。
宣发团队独立运作,新媒体助力配合:根据每期节目具体内容制作短视频《检察官说》系列节目10期。根据社会普遍关注的未成年人热点问题,制作了《守护明天普法小课堂》系列节目30期。为了延续节目热度,策划制作《对话昨天的自己》系列节目10期,制作节目切条短视频50期。央视频、央视网、最高检新媒体等相关账号同步推出。节目播出后,项目组计划邀请主讲检察官通过法治进校园,带着学生看节目并普及法律知识,制作成新媒体产品在央视频推出,线上线下续写《守护明天》品牌影响力。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保护事关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守护明天》作为一档普法节目,已成长为深受公众信任和喜爱的品牌电视节目,真实记录了检察机关及相关部门在未成年人诉讼活动、犯罪预防等工作中的担当与情怀,也见证了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传播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创新举措,向公众传递法治的力量,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王永利)
上一篇:并非儿童特有! 成年人“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也或是多动症
下一篇:爆红全美的「黄色」电影,不过是部「小时代」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