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死,80岁埋”的启示:成年人的两难,都是贪心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来源:维小维生素

  最近有一篇特别爆红的文章,讲的是一个男生,30岁时选择了一个并不太爱的女人结婚。

  结果是怎样呢?

  他认为自己,30岁死,80岁埋。

  临去世前,想着15岁时遇到的心仪的女孩,遗憾而去。

  看上去,这篇传播甚广的作品,击中了大多数人的那个死穴——偌大的世界,满目都是为选择错误而懊恼不已,但却不忍放弃手中筹码的人。

  由此,我想起三年前,有一个大学同学跟我约饭,轻叹着说:哎,我都不太想打工了,想出来创业。

  我惊讶:你不是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医疗器械公司吗?你不是年薪百万吗?还不满意?

  他摇摇头,一副无奈的样子:太多不如意了……

  时隔三年,到今天,我再约他,他却说:我依然没有勇气跳出来创业,我羡慕你。

  看得出,他很摇摆。

  其实我相当理解他,当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待够5年,薪资达到了百万级,基本上动一发则动全身。

  守着现状太容易,迈出一步代价太高。

  似乎,很多人都要耗尽前半生的力气,才有勇气去击破、去迎战、去拥抱生命中最不敢接受的一样东西——不确定性。

  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一个天然的天平,左边放着既得利益,右边放着抱负欲望。

  在选择中倾斜摇摆的每一瞬,都写着不折不扣的左右为难。

  所以,人生就是一场永远在自相矛盾的长跑。

  ↑↑可分享/转发朋友圈

  这些年,我发现这句话不是鸡汤体,是一个真理。

  满目都是这样的现状:

  在轻松的事情上感觉乏味,在挑战的世界里又会觉得无从适应;

  投资浮亏了捶胸顿足,转头浮盈了却又为是否离场手足无措;

  甚至有时候不得不自我怀疑: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

  老实说,我的前半生,也为这些摇摆深深懊恼过。

  也因此总结出,关于摇摆不定的选择题当中,你必须及早弄懂的3点。

  不是选对,而是认准

  2007年那会,我刚刚开始炒股,横亘在我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当然,我也不傻,每个“股神”推荐的小道消息我都拼了命去研究人家的年报、季报、业务前景。

  然而能力有限,基本上研究完都觉得股神给的都是完美的推荐。

  在缺乏主观辨别力的时候,本质上是不该做选择的。

  但是我做了一个比不做选择更糟糕的选择——买了20多只股票,每只只买一点点,就怕买漏了股神天赐的机会。

  结果怎样呢?

  惨不忍睹!

  根本就顾不过来,每天光盯盘就要翻十几页,还用得着工作?

  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情绪最失控的一年。开市就被分时图曲线左右着喜怒哀乐,收市就为错过了的买卖点唉声叹气。

  如果张爱玲听说了这段往事,一定会认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裘袍,上面爬满了的不是虱子,是K线图”。

  选择困难症的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越是在各种可能性里面浸泡,越是不忍下手割舍。

  经过这一役的焦头烂额,我终于自我领会一个常识:让你幸福的事,不是选对,而是认准。

  ↑↑可分享/转发朋友圈

  是的,认准一个方向,选择一个目标,哪怕选错,都比三心两意强得多。

  人生那么多岔路口,谁能保证你每次都能做对决策?

  当无论怎么选都没有100%把握,那就闭上眼睛选一个,走到黑。

  想拥有全部的时候,往往失去所有。

  我在创业之初的时候,也曾经找过一个运营大牛一起合伙。

  我当时是相当诚心的,亲自登门拜访了好几次,股权都可以让,条件都可以谈。

  但是几番交谈下来,我发现她根本没有离职创业的念想。

  既想在原公司拿着稳妥的高薪厚禄,又想自己的悠闲时间赚更多可能性。

  老实说,这种思维简直是创业大忌。

  没有一个投资人会投资一个在职创业的人,就好像你也不会信赖一个同时管着几十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两边都想要的结果,不是“十项全能”,是“样样不行”。

  我身边不乏几个人兴冲冲在职创业的案例,到最后,公司倒闭了,连摊子该谁收拾,清算该谁去跑都在互相推脱。

  所以,哪怕一个决定再糟糕,也比不坚决的犹豫要完美得多。

  纠结在两难中,无非就两个字:贪心。

  请量力而行

  我们公司HR对我抱怨最多的事,是“现在的小朋友太没礼貌了,面试答应了都不来。”

  我觉得,这事情无非是因为“面试答应了不来”这回事,根本没有任何惩罚机制。

  人和人之间的隐形契约,就是“我答应了,我能做到”。

  然而更多的人,下决定的那一刻,并不是那么的量力而行。

  我想起,两年多之前,我开始帮公司写公众号的那段往事。

  当时的自己第一次做新媒体,毫无方向,也没有变现思维。看见写职场文章吸粉慢,懊恼不已,转而看见隔壁小组在做段子式的漫画,每日增粉上千,于是就动摇了。

  当时我自以为是地以为,增粉这件事很重要,文章嘛,谁不是个万金油?——职场感悟我可以写,段子式漫画我也可以做。

  于是,我毅然选择了做一件我并不擅长的事情,摇身变成个段子手,文章披着一身轻佻、低龄、吸睛、浮夸的“轻松风”。

  这似乎是大众茶余饭后最好的选择,粉丝也来得又快又猛。

  那阵子,我沉浸在快速增长的疯狂里,却忘记了,我在做着一件饮鸩止渴的事情——毕竟,这些输出我并不擅长,这样的段子文遍地都有。

  的确,很快我发现自己思维干涸了;

  更快,我发现了吸引来的粉丝毫无变现价值。

  我终于明白:一个真正做内容的人,首先应该输出自己的真诚。

  只有真实,才是真正量力而行的事情。

  半年后,我关闭了那个公众号,选择了重新开始,于是,有了今天的“维小维生素”。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文初那位总是摇摆在打工和创业之间的同学身上。

  他一做医疗器械的,三年前创业方向竟然想选择“餐饮配送”。

  既没有行业积累,也没有踩过这趟浑水的坑,纯粹因为一个灵机一动的点子。

  所以,他量力而行之后,决定放弃,也未尝不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1月份的时候,有证券公司的朋友劝我上杠杆炒股,1万放大10倍,赚得的就是10万。当然,亏了也是同步放大10倍。

  然而面对“杠杆”二字,我是真怂。即使放到今天回顾,那似乎是一个过于胆小的决定。

  怂的背后,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了解。我知道自己风险的承受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在选择捷径之前,真正了解自己,那才是一生的功课。

  这一撇一捺的人字,需要由你自己去写。

  捷径上别人戏剧化的、牛逼闪闪的、光彩照人的鲜衣怒马,本质上跟你毫无关系。

  请为它的搭售埋单

  我面试过无数的面试者,每当被问及“你为什么要从上一家公司离职”的时候,起码50%会说:工作已经没有了挑战性,我不喜欢了……

  是啊,当一份工作新鲜未知的时候,就是无穷无尽的挑战、趣味、敬畏、向往。

  而当有一天,发现自己心目中曾经神圣可爱的工作内容,不过也是做Excel,搞ppt,分析数据,爬格子,玩套路,根据老板的意图左改右改……

  厌倦,油然而生。

  因此,我现在看到的简历,大部分的90后上一份工作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1年半。

  半年几个月就跳一跳的人,一抓一大把。

  然而他们真的给自己的“热爱”二字,上了一个度量衡吗?

  什么情况下算喜欢,什么情况下才算不再喜欢呢?

  也许很多人尚未明白:生活从一开始,就是在搭售。

  它能给你紧张过瘾的刺激和愉悦,一定会给你附赠繁琐细致焦头烂额。

  对啊!这个世界谁都想要一份有挑战性、工资高、工作量饱和得刚刚好、压力不大也不小、琐细事情不用做、每天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就收工的工作。

  然而这样的工作真的存在吗?就算有,它真的能长久吗?

  从这角度看,谁都从来没有拥有过一手十全十美的好牌。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问我创业的感受,我会说:

  自由是自由啊,刺激是刺激啊,成就感是满满啊……

  然而,工作状态是“287”(也就是2点睡,8点起,每周工作7天),你受得了吗?

  老实说,谁会喜欢这样的生活呢?

  每当被乌泱泱铺天盖地的事务纠缠的时候,

  每当我要踏入我并不擅长的领域花十几个小时去摸索要领的时候,

  每当我跌跌撞撞狼狈不堪靠着外卖和咖啡撑过每一天的时候……

  我真的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多喜欢。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没有想过半点“放弃”二字。

  因为我实在太清楚,所谓“热爱”的度量衡在哪里。

  如果生活搭售的各种困难就足以阻碍这份热爱,那真称不上真爱。

  也因为我也实在太清楚,这些困难,不过是给我一个机会,调整、解决、重建、复盘。

  上天给我踩了一个坑,是为了让我之后不再踩坑。

  用这种角度去审视,所有的不如意,都是如意当中的插曲。

  达利欧在《原则》里面有一句深刻的话:

  没有什么比“明白现实世界如何运作”并且“如何应对它”更加重要的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态,决定了结局的差别。

  深以为然。

  回到文初那个认为自己“30岁死,80岁埋”的男人,似乎一生都是暗淡。

  是选择错误后,希望火苗熄灭了的暗淡。

  然而,我却认为这个男人,本不该这么唏嘘地过一生。

  第一,他选了,而不是摇摆;

  第二,他在能力以内选到了最合适的;

  第三,他接受了生活的搭售。只不过,有一点不甘。

  这一点不甘,就是人性中最幽微的复杂。

  而学会战胜这些复杂中的反复无常,坚定地守着选择的初心,才是成年人一生必修的功课。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上一篇:七年之痒(全集)
下一篇:湖北大学学术报告预告(2020年11月)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