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文学刍议
摘 要: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学去研究作家心理深层次无意识创作动机,将注意力深入到人们未曾注意到的深层心理活动之中来分析文学创作,影响了20世纪至今的文学发展,但其过于强调无意识和性本能的观点,引起了一定争议和批判。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学;力比多;无意识;白日梦;俄狄浦斯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07-01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内涵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所创的医学学说,用来治疗精神疾病,该理论可以分为三大核心内容:
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就是以的内驱力,将称为力比多(libido)。他把与自我保存本能做了对比,并用力比多一词开始指或性冲动,后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是一种与死的本能相反的生的本能的动机力量。
人格: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由性冲动构成的原始的生命本能,不受理性束缚、无条件地依照“快乐原则”而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满足。自我,拥有理智和意识,按照“现实原则”根据外部需求来控制和压抑本我。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指导自我去抑制本我的冲动、反省和修正自己违反道德规范和理想的行为,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①。
意识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人的心理除了显见的意识,还有巨大的潜意识,潜意识层面又可以分成两部分:无意识(unconscious),是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前意识(preconscious),它是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层面,一定条件下可以让无意识转为意识。
二、精神分析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文学创作的动因来源于力比多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是受作家各种“本能欲望”的驱使——力比多,即。对艺术家来说,他的创作使自己的得到升华,对欣赏者来说,他们通过艺术欣赏达到的满足和宣泄。
(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无意识的表现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独创,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和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特有的精神机制。”艺术家的任务不仅是要表现人的意识活动,而且还要深入到那深不可测的无意识中去,探索心灵的奥秘,以揭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理上的真实,而非浮于表面的真实②。
(三)文学作品的性质是作家的白日梦
弗洛伊德认为:“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③成年后的人,实践中的各种压抑的欲望不以游戏的形式存在,就以幻想的形式来存在,幻想那些不可启齿的冲动和需求。作家创作过程就类似于白日做梦,以幻想的形式宣泄受压抑的情感,满足被压抑的欲望。
(四)作家的心理是“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童年时期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无意识情感,其核心愿望是占有双亲中异性的一方,而排斥同性的一方,文艺创作即表现个人的白日梦,而个人的白日梦是以童年的望为主要内容的。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情结”来分析《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和《卡拉玛卓夫兄弟》等作品,是古典精神分析批评的经典范例④。
三、精神分析对文学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拓展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复杂化、多层次的空间,其文学观点对具体的创作和批评实践有着指导作用。很多现代派作家推崇弗洛伊德为“精神领袖”,精神分析也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派的批评方法。霍夫曼认为,《释梦》从多方面影响了作家,指出了一种无意识生活的实在,使得梦作为对性格动机的便利概括而出现,而且甚至还作为情节结构的本身而出现。此外,恋母情结的形式被表现出来,成为现代性伦理道德的一个问题。精神分析学家本人就是一种新的小说的典型人物⑤。
(二)泛性论备受批判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用临床的、有限的证据,把小说当成“临床报告”、把作家当成“病人”,被认为是牵强和夸大的。弗洛伊德极端重视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泛性视角忽略了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广泛意义,毕竟,人除了的表露外,其文学作品的背后也可以反映着作家的社会背景、道德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此外,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学术价值主要是临床分析的推理,而非严密性的科学实验,这也让他备受批判。
注释:
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精编[M].商务印书馆,1996:47.
②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三联书店,1987:5.
③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43.
④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7.
⑤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三联书店,1987:145、146.
摘 要: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学去研究作家心理深层次无意识创作动机,将注意力深入到人们未曾注意到的深层心理活动之中来分析文学创作,影响了20世纪至今的文学发展,但其过于强调无意识和性本能的观点,引起了一定争议和批判。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学;力比多;无意识;白日梦;俄狄浦斯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07-01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内涵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所创的医学学说,用来治疗精神疾病,该理论可以分为三大核心内容:
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就是以的内驱力,将称为力比多(libido)。他把与自我保存本能做了对比,并用力比多一词开始指或性冲动,后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是一种与死的本能相反的生的本能的动机力量。
人格: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由性冲动构成的原始的生命本能,不受理性束缚、无条件地依照“快乐原则”而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满足。自我,拥有理智和意识,按照“现实原则”根据外部需求来控制和压抑本我。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指导自我去抑制本我的冲动、反省和修正自己违反道德规范和理想的行为,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①。
意识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人的心理除了显见的意识,还有巨大的潜意识,潜意识层面又可以分成两部分:无意识(unconscious),是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前意识(preconscious),它是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层面,一定条件下可以让无意识转为意识。
二、精神分析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文学创作的动因来源于力比多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是受作家各种“本能欲望”的驱使——力比多,即。对艺术家来说,他的创作使自己的得到升华,对欣赏者来说,他们通过艺术欣赏达到的满足和宣泄。
(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无意识的表现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独创,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和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特有的精神机制。”艺术家的任务不仅是要表现人的意识活动,而且还要深入到那深不可测的无意识中去,探索心灵的奥秘,以揭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理上的真实,而非浮于表面的真实②。
(三)文学作品的性质是作家的白日梦
弗洛伊德认为:“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③成年后的人,实践中的各种压抑的欲望不以游戏的形式存在,就以幻想的形式来存在,幻想那些不可启齿的冲动和需求。作家创作过程就类似于白日做梦,以幻想的形式宣泄受压抑的情感,满足被压抑的欲望。
(四)作家的心理是“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童年时期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无意识情感,其核心愿望是占有双亲中异性的一方,而排斥同性的一方,文艺创作即表现个人的白日梦,而个人的白日梦是以童年的望为主要内容的。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情结”来分析《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和《卡拉玛卓夫兄弟》等作品,是古典精神分析批评的经典范例④。
三、精神分析对文学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拓展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复杂化、多层次的空间,其文学观点对具体的创作和批评实践有着指导作用。很多现代派作家推崇弗洛伊德为“精神领袖”,精神分析也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派的批评方法。霍夫曼认为,《释梦》从多方面影响了作家,指出了一种无意识生活的实在,使得梦作为对性格动机的便利概括而出现,而且甚至还作为情节结构的本身而出现。此外,恋母情结的形式被表现出来,成为现代性伦理道德的一个问题。精神分析学家本人就是一种新的小说的典型人物⑤。
(二)泛性论备受批判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用临床的、有限的证据,把小说当成“临床报告”、把作家当成“病人”,被认为是牵强和夸大的。弗洛伊德极端重视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泛性视角忽略了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广泛意义,毕竟,人除了的表露外,其文学作品的背后也可以反映着作家的社会背景、道德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此外,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学术价值主要是临床分析的推理,而非严密性的科学实验,这也让他备受批判。
注释:
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精编[M].商务印书馆,1996:47.
②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三联书店,1987:5.
③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43.
④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7.
⑤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三联书店,1987:145、146.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小孩户口本能够办港澳通行证吗
下一篇:海派主流电影叙事:通俗剧的命名及其通约性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