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创作论文十篇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1

  配乐包含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场景音乐。而歌曲主要指主题歌和插曲。但如果按照音乐和画面的关系来分,分为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有源音乐即音乐是来自画面中的音源,如主人公演唱或演奏的,录音机里播放的等等。无源音乐指音乐的音源来自画面以外的,具有强烈的主观创作色彩。我们这里谈到的影视剧中的歌曲可能是有源的,但大多数以无源音乐居多。影视剧歌曲不但旋律上口,而且歌词通常也能被大众接受,它表达的意义更加直接,可以快速地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主题歌是对整个电影、电视剧内容的高度概括,它根据片中反映的时代用特定的风格刻画剧中人物和抒发某种情怀,而它的旋律又可以作为主题音乐的素材,根据画面、节奏、情绪的变化使其在配器上、调式上、节奏上、风格上、速度上加以变化。分为片头曲、片尾曲、首尾呼应式、主题歌群等几种类型。如果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曲,多数选择在片头出现。如雷蕾作曲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片头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作为电视剧的开篇给人们以警醒的提示,她用传统的京韵大鼓和交响乐队的编制引起了具有非常规的艺术效果,是很好的创新尝试。另外一种就是把主题歌放在片尾,它是对作品全面的总结、概括或是延续。如电影《泰坦尼克》的片尾主题曲《我心永恒》,在诠释了一个爱情的悲剧后似乎还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如果片中是双主题歌的话,可能存在片头和片尾都有主题歌的形式,同时,这两个主题歌在风格、速度、情绪等很多方面都可能不同,但他们有相同的主题,构建的是同一个故事基调。如王黎光先生作曲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片头曲《清官谣》和片尾曲《故事就是故事》。前者气氛活跃,喜剧气氛浓郁,京味儿十足,配器传统,由男歌手演唱,后者气氛抒情,引发思考,配器现代而浪漫,由女歌手演唱。两者头尾呼应,各具功能又都为作品服务,相得益彰。最后一种形式比较少见,如83版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就是安排了几个主题歌在一起构成一个群,《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这种模式大多是影视剧作品题材较大,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确定一个主题歌,他们既是一个整体又分别讲述各自的重点,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主题歌群体。插曲是在电影、电视剧剧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歌曲。它往往针对某一个剧情、某一个画面、某一个局部的情绪,在关键的地方出现,起到烘托气氛、表达感情、推动剧情或专场的作用。电影《红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奏》红极一时,很多明星都翻唱过,甚至是郭达也把它搬到小品的舞台上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再现了它当时的影响。作曲家赵季平深深的了解西北人的性格,体会着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把获得了爱情后的一种释放和愉悦表达地淋漓尽致。

  二、动画电影《终极大冒险》中的歌曲创作

  2013年暑期档推出的3D动画电影《终极大冒险》被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转折点,我想这主要指的是它的收视人群,中国动画电影因为没有分级,所以这次面向成人的动画电影就显得非常的特殊。其影片风格也是时尚、新奇、城市风兼具轻喜剧和悬疑探险性质,所以在众多国产动画片中脱颖而出。《终极大冒险》的配乐可圈可点,它的音乐制作团队是以田亮、龙龙、谈丽君为首的一群奋战在大都市的年轻人,这和影片的基调很符合,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本片的配乐制作量是较大的,音乐基本上铺满了全片,而且音乐的旋律线条起伏较大,给作曲增加了难度。同时还请来了英国的混音师,对声音的效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配乐部分外其歌曲创作风格非常多样、旋律上口、歌词语言夸张,极具感染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一)主题曲《我要打老板》主要出现在开场时男主人公糯米的手机铃声中和片尾上,属于说唱类型。浓重的电子配器,以“李小龙”招牌动作的叫声作为引子让听众感受到“我要打老板”的“架势”和“决心”。歌曲第一个部分使用了“说”的方式来叙述“我要打老板”的源起,第二个部分用低沉的男声,旋律线条在三个音之间反复摇摆。副歌部分给人印象最深,“我要打老板”的主题出现,把作者的感情宣泄到最大化。前两个部分是八句段,副歌部分是四句段,典型的单三部曲式,让听众感觉到熟悉、简单、上口,而且歌词生活化,道出了上班一族在都市中打拼的心声,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

  (二)插曲《海的房间》出现在剧情转折处,苏打和糯米确定恋爱关系后的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起到了压缩时空的作用。该作品的创作起初并非是为《终极大冒险》量身定做,作者谈丽君还在四川音乐学院读大学本科二年级,她和她的乐队一起根据生活的感受,迫切地想把自己在海里建造房子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于是《海的房间》诞生了。后来经过田亮、龙龙等人的重新编曲以后,这个作品变成了既有摇滚的乐风又不失清新的感觉。作品还使用吉他的效果器,营造了一种阵阵海风吹来的南国风情,电吉他的华彩又让人感觉到在海上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冲浪,使观众沉浸在主人公快乐的生活中,所以非常适合本片的情景。

  (三)主题曲《只为你歌唱》出现在影片的高潮处,女主人公苏打在众欢呼声的拥簇下演唱出这一首清新、浪漫的歌曲。作品开始用简单的几个音符营造出非洲热带地区草裙舞摇摆的风格,沙锤和吉他的简单搭配让观众感受到清晨的无忧无虑,两段陈述下来,主人公的烦恼、惆怅瞬间被坚强与自信替代,一个属七和弦的低音下行,音乐转到副歌部分,高潮来临,只为你歌唱,为坚强的信仰自豪的歌唱,配以“啦啦啦”的衬词,显示出骄傲、坚强、善良、自信的女主人公的性格,带着梦想和追求自由的奔向远方。

  (四)片尾曲《老腔-我和你做动画》,这是本片最具特色的一首作品,由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创作并演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也是该片的总导演孙立军作词。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原本是用在皮影戏中,其声腔非常高亢有力、气势磅礴,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常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拖腔,伴奏常用一种叫檀板的拍板来打节奏,另外还有钟铃、六角月琴、胡琴等,形成了融唱、和、敲、弹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有特点。音乐导演田亮特意回到老家陕西收录了这首作品,孙立军团队的动画制作人员还为此制作了MV,作品以幽默的方式对动画人进行了一番自嘲,在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为本片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五)片头曲《堵车歌》,伴随着主人公糯米的出现,在繁华的大都市,不管是交通还是职场都让人窒息的透不过气,所有的汽车喇叭声汇成交响,编制着城市中的无奈。作品反映了当下年轻人想逃离这样的紧张而闭塞的环境,渴求寻找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乌托邦,和影片的整体基调非常吻合,同时也可以引起观众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共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品的配器也别具风格,以戏曲开场的锣鼓家伙为引子,再用电声乐队装扮城市的喧闹,用小锣贯穿作品的始终充当句读,诙谐、讽刺地批判社会生活,间奏中再次出现戏曲的锣鼓镲以及结尾的大锣和开场做了呼应,使作品更加完成,风格更加统一,另外该作品的歌词通俗、上口,副歌一个“堵”字的诠释,让这个作品迅速在观众中流行开来。

  三、结语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2

  此次动画电影高峰论坛以“大动画?新生态”为主题。4月27日,各界嘉宾围绕动画电影票房市场和“非票房”衍生产业链拓展、国际合作和海外市场延伸及版权开发等话题,共同探讨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大动画”发展趋势。活动现场,《综艺报》重磅了《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4)》。

  4月29日,“中国风动画影视创作与发展”分论坛在“师爷之乡”、鲁迅故里绍兴市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国际动漫节?动画电影高峰论坛首次在异地举办分论坛。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围绕“中国风”主题,探讨民族影视动画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开辟未来国产动画“中国风”的新征程。

  寻找“大动画”发展路径

  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章柏青、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编委会主任董悦,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编委会主任、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王卫平,共同了《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进入中国城市主流院线的动画电影有52部,产出票房30亿元,数量同比增长44%,占比17%,达历年之最;票房同比实现80%以上增幅,占国内年度总票房10.1%。2014年动画电影放映场次由265.8万场增至487万场;观影人次近9000万次,增幅43.8%,增速超过全国整体电影市场。区域票房产出方面,广东、江苏、北京荣登三甲。

  《报告》填补了国产动画电影产业研究空白,受到广大从业者以及学界广泛赞誉。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国富在会上介绍了浙江省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支持,以及杭州西湖区对动漫创意产业的扶植经验。随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毛羽副局长在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电影局一直对国产动画电影非常关注与重视,每年都拿出专门资金对优秀动画片加以扶持与奖励。他强调,“动画电影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票房不断攀高,更重要的是其不断衍生的后续产品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正因如此,我国才把动画动漫产业提升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度加以推动。”

  中共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动漫节执委会秘书长董悦指出,“总体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数量和质量提升迅猛,效益提高,但市场空间依然没有充分拓宽,票房之外的回收渠道或将成为当前动画电影业界扩展的新方向”。

  电影产业沙龙环节,来自动画投资制作公司、影院等领域的嘉宾各抒己见,从各自角度剖析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现状,展望产业未来。

  北京时代华夏今典电影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认为,“目前院线和影院负责人需要加强对动画电影的重视程度,探索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阵地宣传手法。”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梅表示,“作为动画电影人,应该不断回到初心,不要单纯以产值判断动画电影,要放慢制作步伐拍好作品。”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电影事业部总经理何宇介绍了《十万个冷笑话》的运作经验,他认为,该片价值首先在于突破了“低幼”天花板,此外,“影片采用了‘制片人中心制’,有15家公司参与制片环节,20家公司参与营销宣发,把各种资源聚集起来产生核聚变。”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制片发行经理谭国欣表示,他们正在尝试做给成年人看的动画电影,但低幼化仍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现实选择。“现在的影城在下午5点后基本不会排动画片,觉得它低幼,但哪家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不低幼?要拉高年龄层,要冒很大风险。”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铁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动画电影产业繁荣背后的危机。“中国电影市场要走出去,必须是国内市场饱和之后,自然而然溢出。我们已经实现了资本层面和实体层面的溢出,接下来应该追求内容文化层面的溢出。”“中国涌现的动漫公司数量超越了整个人类历史所有动漫公司的总和,中国动画电影产量超过了整个人类历史动画电影生产的总和。全球主流电影市场每年最多消化3-5部动画片,而我们现在是产能过剩,产业链匮乏,产业点拥挤。”他还表示,动画电影没有国界,最能实现资本融合,“电影公司应具备国际视野,寻求国际合作,不要只看见这个超级饱和的国内市场,争夺有限的档期。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应该在宏观调控上发挥作用。”

  分享“新生态”探索经验

  会上,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秦时明月》总导演、总制片、总编剧沈乐平分享了《秦时明月》品牌十年来的发展路径,及其在全产业链布局的规划。他透露,作品最初设定的受众年龄层是12-25岁,随着不同类型体裁的拓宽,如今有望突破40岁。下一步,《秦时明月》计划推出两部真人电视剧,第一部业已拍摄完成;此外,还将有三款游戏和舞台剧面世。

  作为论坛的海外嘉宾,韩国动画导演安载勋与中国同行分享了韩国动画电影现状。他表示,韩国本土动画电影产出很少,一年只有1-2部。“我们的工作室努力在娱乐的包装下,在作品中进行人生哲学的探讨,以期通过出色品质吸引投资商和观众的目光。”今年10月,他的工作室将与中国合作一部动画电影,共同探索亚洲动画电影的未来。

  浙江长城影视集团董事长贺梦凡就大动画生态下动画电影制作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主题分享。“‘大动画’应具备互联网思维,要有大重组、大兼并以及深度跨界、创造顶级IP的能力,构建‘电视动画+电影动画+深度产业结合+全产业链’模式,才可能在这个新生态下迎接新机遇。”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介绍了中南卡通以动漫制作为基础,以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为最大盈利点的运营理念。“我们以自己的IP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衍生产品和衍生服务。例如我们的主题公园,主要针对商业地产做室内游乐园。”

  泰豪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卿就大部分动画企业出现的“用人贵、招人难”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制订了教学、实训和实践三个‘中心’,在教学中进行人才培养,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就‘植入’项目,现在他们的就业留存率达50%以上。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助力产业链的繁荣。”

  创新本土动画“中国风”

  在绍兴分论坛上,“中国风”动画影视创作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成为嘉宾集中探讨的话题。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融入时代精神,成为大家的共识。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认为,“‘中国风’是中国动画自己的文化品牌,应该大力弘扬。其次,‘中国风’动画作品还能带动传统手工业、旅游业的发展,赋予老字号以青春活力。”浙江大学动漫游戏中心主任盘剑指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中国风’是国产动画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原创的源泉。‘中国风’作品还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他认为“中国风”影视创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艺术片,一种是商业片。“我的建议是,把商业交给企业,把艺术交给高校,在高校中做大胆的原创探索。”

  “中国风”内涵与价值

  在主题沙龙中,众嘉宾对以浙江特立宙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制作的《少年师爷》为代表的“中国风”动画影视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如何找到属于中国动画自己的语言,嘉宾们各自提出建议和主张。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3

  关键词:“文以载道”;“娱乐趣味”;当代;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各国全球化经济、思想、文化等不断地深入,使得中国人普遍的认知、审美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动画电影作为当前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动画电影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与市场份额,一度垄断了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创造了如《狮子王》、《史莱克》、《千与千寻》、《变形金刚》、《功夫熊猫》、《疯狂的动物城》等等许多经典电影,而且由电影衍生出的玩具、游戏等产业吸引全世界大众的眼球。

  反观我国本土的动画电影,20世纪中后期获得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动画电影由于政治、技术、市场定位、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其发展的滞后,佳作甚少以至于当代依旧落后于西方动画电影发展。本文以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全球化与大众文化的背景角度探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历程,并结合相关的动画作品,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应该如何处理“文以d道”与“娱乐趣味”的关系。

  1 20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特征――“文以载道”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发展辉煌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文艺为社会服务的方针,“要创立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即采用民族传统文化形式教育大众,提升百姓的政治觉悟,这一方针奠定了中国动画电影之后30年的发展方向,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指出:“美术电影主要是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他们。”[2]国家关于动画创作的方向性指导与中国传统文艺创作要求――“文以载道”传统要求相一致,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的目标――借助动画形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思想教育以及社会主义价值的教育。虽然这一方针与创作方向,使得当时的动画电影可以较为自由地借助神话、水墨画、传说、剪纸艺术、传统音乐等民族文化丰富动画的形式与内容,但是在今天看来官方关于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对象与艺术定位明显与当前实际现状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受众群不应该只限于儿童或青少年,而应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大众欣赏。

  1950年我国创作的《谢谢小花猫》、《小铁柱》等作品明显将传统道德和社会意识形态融入作品之中,著名动画导演靳夕先生提出了问题:动画电影将人的生活与情感简单化,给儿童造成一定的认知错觉。而后经过我国理论界和动画艺术家的分析、探讨,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融入了民族艺术形式以此来淡化靳夕提出的问题。于是乎产生我国第一部水墨题材的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以及后来的《牧笛》、《大闹天宫》、《金色的海螺》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更是我国水墨动画的优秀作品,后来的学者将这一时期动画电影概括为:“中国学派”。影片中无论是水墨线条、剪纸艺术、民间色彩还是民族音乐、人物形象等极具中华民族的特征,而且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审美意境,但这些作品依旧体现“教育为上”的指导思想,强调“文以载道”传统文艺观,要求动画电影发挥对儿童的教化和社会思想的引导作用,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特征,重视影片政治性却忽略艺术性与商业性。从当代动画电影的欣赏角度来评判该时期的作品,在民族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呈现方面的确远远领先当代作品,但该时期作品也明显存在概念化、简单化、低龄化的现象。

  2 20世纪末期中国动画发展低潮期

  直到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到来,一方面为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电影呈现于世界面前提供有利途径,之前不少的动画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更加坚定了动画电影民族的创作方向,促使 “中国学派”再次繁荣。另一方面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的体制化经济下的动画电影,依旧习惯于固步自封地借鉴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继续坚守以儿童作为服务对象的创作方向,强调政治教化功能的创作方针,骄傲地忽视了与国际接轨,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在动画本体属性、功能、技法等方面的认识依旧存在误区。虽然改革开放也带来国外先进的电影技术,也部分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也在摸索中西结合的方式,如20世纪90年代上映的《南郭先生》、《三个和尚》等动画电影,其在造型、动画设计以及音乐方面继承了“中国学派”的特色,关注动画电影和民族化的融合。《三个和尚》虽然吸收了西方现代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如蒙太奇,可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并没有掀起巨浪,相反,影片中民族化凌驾于一切之上,“成教化、美人伦”道德教育意识依旧浓重,依旧被束缚在“文以载道”的中国文化的本体传统之中,这种动画创作思路犹如一种桎梏,使得动画电影对审美时空中的自由想象、游戏心理、娱乐性的表达受到“文以载道”的限制,无法放开手脚大胆创作,更无法达到“乐”的张扬,深怕削弱了“教”的功能。“中国学派”的创始人特伟多年后评价《金猴降妖》说:“现在看来,好像太老实了,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后来拍摄的一些长片,都有这些问题,比较拘谨,节奏太慢。[3]其正说明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有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更需要突破教化功能的束缚,摆脱官方的教化观念,展现动画形式自身的自由与娱乐。

  动画电影作为较为自由的创意产业,可以结合多种文化元素,使其成为当前最为活跃大众文化的产业之一。纵观西方动画电影发展,尤其是美国的动画产业,不仅在投资、创作、制作、媒体宣传、市场运作以及衍生产品等已形成成熟了的产业链,而且在动画理论研究方面远远领先于中国,斯皮尔伯格与合伙人成立了“梦工厂工作室”,2004年改名为“梦工厂动画公司”动画就是创造梦想的艺术,不仅儿童需要梦,成人的世界也需要梦。因此,西方动画电影早已经摆脱了年龄限制,将动画作为老少皆宜的一种艺术形式,发挥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创作《埃及王子》、《怪物史莱克》等动画影片,影片中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反抗叛逆的人物性格等充满了青春活力,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

  我国动画电影虽从中苏醒过来,但在先天优势不足的情况下,依旧包裹在政府中襁褓中,一时间无法改变“文以载道”的创作思想,在西方动画电影涌入国内激活中国受众娱乐消遣的审美细胞后,曾将辉煌一时“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渐渐失去了受众,失去了市场。其中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提供资金保障,设定创作框架,电影制片厂负责动画电影创作生产,国家负责动画电影销售和发行。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我国动画电影也开始逐渐向市场靠拢,但实质上动画电影的创作方式与管理理念依旧计划经济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导致动画电影的创作严重缺失市场敏感意识,更缺乏对受众的分析。在西方动画电影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时,我国动画电影陷入迷茫阶段,期望继续创造我国动画电影的辉煌,但囿于固守民族化创作思路,使得动画电影的创作变得固步自封陷入创作低谷期。另一方面,20世纪末期,我国的动画电影创作技术依旧延续传统二维技术,虽然比早期二维动画技术有所改良,该技术对美术人才要求交稿,且程序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这种“逐格拍摄,连续放映”一拍一的动画制作方式已落后于而当时日本与美国一拍二或一拍三方式,甚至日本还出现一拍四的拍摄形式。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在积极探索民族化融合的精品路线,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培养出成熟的原画设计者,而且该设计者美术底蕴要丰厚。不仅这一速度与技术已远远跟不上市场的要求,而且创作内容缺乏新意,表现形式也缺乏创新

  由于国家提供资金保障、负责影片的销售、发行,电影制品厂在动画技术、制作工艺和流程比较落后、创作理念与形式方面都逐渐与市场脱节,我国动画电影生存能力逐渐减弱,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也日趋缩小。在外国动画电影进入中国是市场后,完美有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发展低潮期,一部分有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学习、模仿西方动画电影制作技术与理念中,逐步摸索摸索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

  3 当代动画电影的特征:“娱乐趣味”

  在外国动画影片的冲击下,中国动画电影在困境中与时俱进,国家政策的支持、动画创作理念的更新、技术的发展,中国动画产业逐步探讨如何突破了传统动画生产观念,开始了动画产业化尝试。

  新尝试在《宝莲灯》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该部影片全面借鉴国际动画制作、市场运作等方式,从剧本编写到对白设计,从动画造型到电脑特技,从音乐音响到舞蹈表现,从先期录音到后期全数码制作,基本都模仿美国、日本制作与风格,突出了故事性和娱乐化的时代审美风格,标志中国现代化动画电影的诞生,也表明中国本土动画传统的断链。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宝莲灯》获得客观的票房收入,一方面说明中国现代化动画电影的尝试取得初步的成功,国家放开对动画市场的管理,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动画电影领域,对改革动画电影的中国来说是一针强心剂;但另一方面从影片自身来说,该部影片存在很大的争议与明显的模仿缺陷,刻意模仿外国动画形式与风格,忽视了民族精神与气质的表达,虽然淡化了动画的教化功能,但突出于“娱乐趣味”与大众狂欢。

  进口动画大片强劲的市场表现以及衍生产品带来的巨大利润改变了中国人动画片服务于儿童的观影心理,并开启了民族动画重整旗鼓的想象空间,动画的产业化转向成为中国动画人的普遍共识。[4] 2000年10月党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重新定义动画,认为其是一个产业,并在其后的几年中,国家不断发文大力提倡发展动画产业,明确了动画产业的“民族化、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也正是在官方发展动画产业的号召下,在先天不足的现状中,各大高校纷开设动画产业,培养专业的动画人才,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与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在动画电影的制作、市场运行中也给予高度的关注,客观上促使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一派欣欣向荣,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以下简称《喜羊羊》)系列电影获得了1.2 亿元票房收入(投资1200 万元),《熊出没》系列、《龙之谷》系列动画电影在进口动画电影的夹缝中获得了生存,但无法外国动画电影相媲美。究其原因就在于国产动画电影的故事性不强,无论是编剧、台词、人物造型等都缺乏个性,更缺乏寓教于乐的艺术表达方式,一味地突出娱乐性,抛弃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民族审美精神的体现,依旧服务于少年儿童。而且当前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审美方向从“文以载道”走向了“娱乐趣味”,并没有找到两者结合的平衡点,即使这些动画电影也有不少成人年观看,但绝大多数是为了陪孩子欣赏。

  4 “文以载道”还是“娱乐趣味”?

  纵观美国近些年的动画电影发展,电脑特技精湛,三维动画技术的完善,互联网的flas普及,好莱坞经典的叙事结构、语言的诙谐幽默以及长久以来市场受众的积累,使得美国动画电影一直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动画电影一方面根植于本国独立、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等的民族文化底蕴,普世价值宣扬平等、博爱、自由、人权等等内容具有普适性,也是人性中最普通的心理需求,正是普适性文化价值让美国动画电影得到全世界受众的认可。如《疯狂的动物城》兔子朱迪求个性独立、自由,在众人反对的前提下,他坚信自己,通过个人奋斗与努力实现了儿时做警察保卫城市安全的英雄梦想,也获得了众人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他痛苦过、失落过、懦弱过、放弃过……,这些英雄人物与普通一样,一点一滴在生活磨练中成长起来,正是这种平民式的英雄人物在酸甜苦辣生活中不懈坚持与努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评判,让全世界观众得到一种心灵的抚慰与满足。另一方面善于将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与别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花木兰》花木看在典型的东方审美的面孔中――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以及乌发,融如美国式人物的独立、勇敢、聪明,被塑造个人主义的女英雄形象。”[5]《功夫熊猫》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设计人物动作、形象,融入烹任、烟花、武术、禅学、建筑等等中国文化元素,乌龟师傅仙风道骨之神韵,盖世五侠武林高手之象,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而具传统文化之韵味,成功俘获中国受众的眼球。

  虽然美国动画电影中不遗余力地宣扬美国国民精神――个人主义与普世价值观,但其注重挖掘动画电影中趣味性的表达,强调满足大众娱乐审美的心理诉求,同时也让大众得到启发思考人生与生活。可以说,美国动画电影找到了“文以载道”与“娱乐趣味”平衡点,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与感悟。纵观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其服务对象始终没有扩展到各个年龄段,其功能要么一味地追求 “文以载道”强调教化功能,要么单纯地“娱乐趣味”仅仅停留在让儿童开口笑的层面上。在多年模仿、摸索发展中,中国动画电影也正在逐步探索“文以载道”与“娱乐趣味”平衡点,2015年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圣归来》,笔者认为是当前本土动画电影的优秀之作,从民族文化中找寻大家熟悉的故事与人物形象,借助好莱坞式的叙事方式与结构加以改编,讲述孙悟空与江流儿互相陪伴的冒险之旅中完成了自我救赎的英雄故事,将传统《西游记》孙悟空从天上降落到人间,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传说中的天不怕、地不怕且法力高强的孙猴子。当他发现自己法力全无之时,失败的滋味让他变成有自私、自卑、冷漠无情,但最终战争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个善良、正直、勇敢的人,成功了拯救了江流儿也拯救了自己。人物性格鲜明、造型设计等充满了民族文化底蕴,《人民日报》评论说,该片是中国动画电影十年来少有的现象级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不少奖项。

  《西游记之圣归来》的成功证实了中国本土动画电影巨大潜力,也说明了中国动画电影正在努力摆脱“文以载道”教化功能与低级 “娱乐趣味”,也走出一味模仿照搬的低级阶段,真的在借鉴国外动画优秀形式来表达民族精神与文化,并结合该时代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创造了老少皆宜的动画作品。

  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其中v经种种,总体来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强调“文以载道”教化功能阶段与模仿、照搬突出“娱乐趣味”的审美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官方还是动画艺术家们都在积极地摸索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道路,也正说明了单方面地突出“文以载道”或“娱乐趣味”都是不科学的,而应该寻找到两者最佳的结合点,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在动画电影中获得不同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文献

  [1] 陈荒煤.当代电影(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106.

  [2] 张松林、贡建英著.谁创造了《小蝌蚪找妈妈》――特伟和中国动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146 .

  [3] 周晨. 文化生态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4:130-131.

  [4]冯东、罗潇潇、丁卓. 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3):185-188.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4

  【关键词】动画电影 创作素材 再挖掘整合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自古以来,流传许多优美的故事和历史典故,加之现代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应该说有着非常丰富的题材可供选择,可是国产动画除了早期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能成功引用历史名著和文学作品外,目前的动画好像无题可选,导致部分动画企业进行创作时居然要将已经拍过的传统题材重新翻拍和续拍。当然根据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将作品改观是无可厚非的,但题材选择的局限性问题在当今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中国文化丰富的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都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源泉。

  中国的动画艺术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自从1935年万氏兄弟创作的我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诞生后,继而在1957年上海电影美术电影厂长特伟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就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此后诞生了《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鹬蚌之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这些动画在表现上分别借鉴和采用了传统戏曲、水墨画技法,民间剪纸、皮影和木偶等艺术形式,体现出了强烈的东方文化气息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批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和表情便借鉴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使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大闹天宫》主角的造型设计更是成功地融合了庙宇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塑造出了英姿飒爽的主角,甚至可以说奠定了孙悟空在文化领域和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基础。这些优秀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从此,中国动画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并奠定其在世界动画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当代动画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动画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也为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民歌、民间故事和英雄,都有津津乐道的人和事,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为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中国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将成为动画题材的最大滋生土壤。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回族的伊斯兰宗教故事,云南的阿诗玛,广西的刘三姐,历史上传诵的四大美女……;从艺术技巧上,汉代的砖刻、北魏的石雕、敦煌、永乐宫的壁画和民间版画……;从艺术形象上,各地的戏曲中造型多变的人物,如:京剧中的小丑、花脸,川剧中的变脸,宁夏作唱、江西的傩戏、湖南的花鼓戏,其戏剧形式和戏剧人物对动画电影创作和发展都是诱发创作、令创造者感动的思路。

  中国动画前辈创作的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最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制作技术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动画艺术的创作。直到现在还有国外的动画作品沿用这些特殊技术。而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作品,我们这些传统技术却少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电脑制作二维、三维动画和动画电视片。虽然产能提高了许多,但是比起精美的传统工艺画则在显得粗糙和低劣。我们在拾取京剧、刺绣、印染等艺术精华,并将这些艺术品成功地推向世界时,为什么不能将同为国粹的中国动画艺术结合高科技和新理念的同时,将传统的生产技术保留、发展和深化呢?

  剧本的创作和改编是制约我们动漫发展的一大弱项,动画电影设计人员就需要不断地挖掘设计新素材,创作新题材,才能吸引观众。要将中国的文化宝库认真地整理研究,规划利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科幻作品、历史名著以及现代的优秀作品,哪些适合拍成动画片?哪些适合拍成短篇、中篇、长篇动画片?哪些更适合鸿篇巨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整体规划,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既不浪费,又不会流失,在经过动画艺术工作者的精心加工后,焕发出璀璨的民族之光,创作出世界公认的动画电影精品。

  有很多人都很喜欢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峻。因为他所设想出来的世界是近乎完美的。他的触觉是敏锐而纤细的。他总是在向你讲述一个遥远的、不可思议的、但却“真实”的故事。而这一切都应该是与他本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积极的思考所分不开的。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来源于他对现实世界的耐心观察,善于把高度的理性化解为丰满的形象和强调的情绪,其作品蕴涵着突出的表现力与创造精神。宫崎峻曾说“中日韩三国的动画人只要将自己的艺术传统表露出很少的一部分,就能让世界惊叹不已”。但是如何为这些民族特色披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外衣才是当务之急。

  二、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搜集要紧密关切、融合流行艺术形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画片在故事题材和角色设计方面紧追时尚热点,力图融入主流文化圈。美国2004年的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就是在“超人热”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角色――神经兮兮的超人服装设计师又诡异又时尚,正符合时装界的流行趋势,放映之后,立即成为炙手可热的动画明星,甚至被邀为奥斯卡的颁奖嘉宾。日美动画还善于利用明星体制,造成时尚聚焦效果,比如《鲨鱼黑帮》精到黑帮片著名导演马丁,西斯科塞以及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吉丽娜?朱丽等著名影星为片中的角色配音,连影片的造型也仿照这些大明星的外形,仅此一点,就大大提升这部影片的流行指数。另外,宫崎峻去年的新片《哈尔的移动城堡》请日本第一美男子木村拓栽为片中男主角配音,为影片带来无数木村迷。成人动画中的常青树《辛普森一家》充分挖掘流行与名人效应,英国首相布莱尔、好莱坞玉婆伊丽莎白?泰勒、甚至姚明都曾经为那部影片担任过配音与造型。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从业者在对流行文化的把握和演绎上还很不成熟。

  把握流行趋势,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流行源头可有以下形式:影视片、畅销书籍、时尚杂志、卡通形象和故事、网络内容、重大的事件和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电视节目、时装、流行领导者所在地的新动向等等。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对待流行文化上,漫画先行的做法应当给我们很好的成功启示。事实上,无论日美还是欧洲,很多动画作品都是由漫画改编过来的。特别是日本动画,几乎无一例外以连环漫画作为开路先锋和试金石。由于漫画的制作和发行成本很低,非常有利于自由原创作,而漫画的人气基础又是动画成功的试金石。反观我们由于动漫脱节,多数动画作品从历史故事直接进入动画市场,甚至是迎合领导意识的盲目投资,市场风险可想而知。

  美国是动画电影的流行领导所在地。美国动画电影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夸张的动作、奇妙的构思、幽默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相比中国动画一味的强调教育性和寓意性。美国动画电影具有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这和美国动画电影注重流行文化分不开的。在电影制造前针对观众群落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始终把观众放在第一位,而且,在影片开始运作时就运用媒体来炒作,以提高其知名度,以保证其收视率和投资的回收。同时开发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如:娱乐,玩具,文具、服装、餐饮等各行业的产品,拓宽动画电影的外延,使动画电影成为一种话题,成为一种时尚,使动画在市场上树立品牌。

  事实上,动画电影除了传统的音像、玩具、服饰、食品、饰品等传统周边产品之外。有实力的动画企业还应该立足内容资源。大力开发新业务、新市场,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以增加盈利来源。

  这就要求动画艺术创作者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创作灵感,确立创作思路。没有生活,便没有艺术,这一真理永远具有意义。

  三、动画电影的文化沟通性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研究开发。

  动画电影也要处理好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让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日益网络化、高科技化、交通日益便利化、以及文化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一地所拥有的资本、科技、知识、文明会迅速传遍全球,一国所制造的动画片,不仅属于该国所有,而且会借助其他的传播媒介迅速传播,为全人类共享。跨国资本的相互渗透,跨国动画公司的相互协作,动画人才的相互流动,各国动画片及其附属产品在异域的销售发行。国际动画节如火如荼的举办,动画文化交流的增多,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各国动画的魅力。动画的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也易于被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理解,它所蕴涵的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对真爱的渴望、对亲情的珍惜、对人类命运的探求、对童趣的留恋、对生命价值的叩问……,都是普遍存在的。可以相互沟通的,冲破了语言的隔阂、种族的偏见,最易让人产生共鸣。

  与此同时,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是在不断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美国迪斯尼大兴“拿来主意”,许多动画片都取材于他国的文学名著、文化和历史,进而商业化改造。一方面为主流的美国电影文化带来异域情调,注入文化营养。另一方面,也为美国动画进入外国市场带来文化亲同感和共鸣。1990年以来。埃及王子、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国的花木兰、阿拉伯的阿拉丁、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圣经里的摩西出埃及的故事等题材纷纷出现在美式动画电影中,由此可知,动画艺术创作的素材选择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融通。

  中国动画电影走国际化道路势在必然。具体体现在学习国外动画先进的制作、营销、发行方式和各种科学制度的同时,充分通过动画电影这一载体展现中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展现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同时,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融通时代特征,吸收异域人才,引入海外资金,消化国外题材,海纳百川,迅速提高自己的动画电影水平。高科技的实现,仅仅是购买技术和高水平训练的问题,是花钱可以实现的,以我们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甚至可以少花钱实现。但关键所在并不是动画的高科技含量,也不是巨额投资,更不是塑造“中国迪斯尼”的豪言壮语。而是对动画电影产业的高度理解。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由美而求真的生命感悟过程,是将真理置入艺术作品的同时赋予世界和人生全新意义的创作活动”,动画电影中自然也包含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表现了他们对美和丑的审视和审美价值观念的表达。其中,文化传承与社会现实都对创作过程施加了影响。综观世界动画强国的优秀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本民族的、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画强势,归根到底都有一个强大的民族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民族精神弥漫在动画作品之中。如:美国式大工业支持下的开放与自由的精神,日本式的对生命和人生的盛之如樱花般的凄婉之美的理解和感悟……。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异有趣的特质,当然,这一切都深深根植于这个民族的社会基础于经济生活之中。

  《天书奇谭》中蛋生和狐狸精的斗法,还有《金猴降妖》里孙悟空和白骨精的周旋,构图、形式与节奏都表现出生命内部最深的动。“一切的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可以说.中国动画就艺术性来说,是远远胜过美国动画的。但是曲高和寡,需要欣赏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感受到这份美。而且,文化的差异也妨碍了全球观众的欣赏能力。

  虽说动画是信息时代文化语境中新兴的优势种群,虽说中国当代动画是“全球化”的季风吹撒下孳长的,但关键问题还是它在中国本土能否扎下深根。中国动画电影能否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崛起而崛起。国际参展、获好评、乃至获奖其实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标志在于它是否能创作出正确调动和充分满足中国人,以及有冲击世界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作品。因此,广泛吸收世界各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必需探索出这个时期所需要的“中国模式”,充分消化和发展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利用各种有效的经济管理途径,展现与培育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应是中国现代动画电影发展的一条主轴,国内大学生毕业作品中显得过多私人化或偏重形式与技术的小格局倾向、以及表现粗野、暴力、恶作剧、极端自私和娇揉造作,以及一些媒体关于国外动画赛事及奖项的炒作都应引起我们反思。我们应积极探索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智慧、幽默、隽永与深厚。在认真研究经济、技术、风格的同时,必须精心研究人本、文化、内容和精神。关注和占据中国动画文化的上游高地,寻求和把握那种能总合艺术与商业、人文与科技、教养与娱乐、理论与试验的发展契机。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电影表演艺术要想在传承深厚艺术文化内涵的同时谋取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数字特技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电影制作表演的融合无疑是一条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渠道。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动画片的传播途径也在逐步扩展,传统意义上的影院动画片也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大众对于动画片的观影需求,各种电视动画片、试验动画片均成为了动画片行业的佼佼者。纵观国际影坛,许多大制作电影艺术当中均融合进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动画形象。可以说,动画形象已成为新时期电影创作与表演中最关键的角色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选取新时期动画技术中的中坚力量―― 二维动画,就其在电影中的应用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二维动画的基本特点概述

  何谓二维动画呢?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种在平面上展示的画面。计算机、照片以及纸张都是二维动画的载体与平台。但无论这种二维动画所呈现出的画面立体感有多么的明显与强烈,它从本质上来说也只是一种模拟性的三维空间效果。笔者认为,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观看者所获取的画面内容。二维动画无论怎样看,以何种角度看,画面呈现的内容都是一致的,而三维动画却不竟然。那么这种动画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笔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阐述。

  1.1 关键帧的持续性

  二维动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其动画制作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直沿用关键帧的办法。二维动画在制作前期需要一个长期的临摹观察准备阶段,对现实生活中的动画对象进行细致,长时间的观察,把握对象特点并作出相应的艺术夸张处理,进行加工与提炼塑造出动画制作所必须的中间张。关键帧的持续使用使得这些创造出来的动画内容虽然不存在于现实社会,但又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正是二维动画之所以能够高度符合社会大众观影价值观的最根本原因。这一特性也是的二维动画形式的电影影片具备了角色鲜明、动作流畅、故事节奏感强等特点,也更加的契合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与观影要求。

  1.2 二维动画的艺术性

  相关研究学者指出:二维动画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属于一种意识形式的视觉符号,二维动画涵盖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以其独特的夸张、变形处理手法不断冲击着观影者的审美观念;以其鲜明的色彩与精美的动画人物冲击着观影者的视觉观念;以其虚拟幽默的形象带给人们生活的激情与信心,这也正是电影表演艺术的最根本目标。

  2二维动画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

  1971年由罗伯特?史蒂文森担任导演并制作的《奇妙飞床》可以称得上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将二维动画与真人表演相结合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制作与上映也正式拉开了二维动画式电影的发展序幕。之后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96年的《空中大灌篮》以及2003年的《华纳巨星总动员》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关于二维动画浓墨重彩的一笔,二维动画式电影的制作成为了电影制作的主力军。

  在计算机问世以后,二维动画也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计算动画应运而生,为二维动画式电影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理论上来说,计算机动画是指一种以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为载体,以动画制作软件操作平台所生成的景物画面。其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硬软件配备当中。一般来说,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应用比较广泛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有Flash与Animator Studio这两种。

  数字特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无疑更进一步加深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电影表演艺术的融合。电影制作中许多非现实的真人表演与形象均是在数字特技技术支持下来完成的。由导演安迪?沃卓斯基与拉里?沃卓斯基共同参与制作的《极速赛车手》无疑是这种数字特技技术与二维动画式电影表演艺术相融合的最典型代表。它在向经典原著作品致敬的同时也带给了观影者不同于原著的冲击性视觉感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这一种新型的21/2维立体技术的应用。在这种技术支持下,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景物所处的位面能够借助一定的移动而呈献给观影者一种立体性的感官感受,使人身临其境。

  提到二维动画与电影表演艺术的融合就不得不提到这其中的最优秀作品―― 《蒸汽男孩》。这部由日本动画大师有克洋与2004年所创作的二维式动画片以其绚丽的画面效果成功了席卷了那一时期的二维动画片市场。据统计资料显示,该部动画片在长达9年的创作过程中共绘制有18万张以上的图片,这些图片在优美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带给观影者美的关守。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宜动宜静、层次丰富的立体式动画,在数字特技技术支持下所完成的诸多武打设计也给观影者带来了极为强烈的现场感,可以说,二维动画片及其应用技术的诸多优势在这部影片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3结语

  二维动画以其独特的观赏特性与迎合大众式审美观念的创作技术在当前以至未来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创新过程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应用价值。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结合与创新应当成为未来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点。本文就二维动画在电影中的应用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6).

  [2] 张晓玲.论广告创意中的视觉化转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6

  一、中国学派产生的契机

  1 创作条件的成熟

  动画自上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已经走过80多个岁月,十七年是短暂的,然而也正是在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动画跨越式地由民族风格探索的成长期成功步入艺术绽放的繁荣期。

  1946年10月延安电影团接管了日本侵略东北期间在长春建立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在现黑龙江省鹤岗市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这是新中国动画片惟一的生产制作部门。1950年美术组迁往上海,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原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基础上成立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1957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的基础上建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个能够独立制作动画影片的专业机构。

  在“十七年电影”时期,中国动画已经历过艰苦的探索期,培养与锻炼了一批热爱动画事业,具有高超技术的动画专业队伍。这批队伍成员大多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着深厚文化素养,有些还曾留学接受西方新思想文化教育,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如中国动画创始人万氏兄弟,还有动画创作的中坚力量特伟、钱家骏等,另外还有北京电影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等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新生力量徐景达(阿达)、浦家祥等,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时已经整合了当时动画创作的各方面力量,其创作队伍已达到200多人。这些创作条件的成熟,为中国学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国家政策的支持

  动画影片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剧本创作、造型设计、舞台表演、摄制技术等于一体,动画创作既要有集体力量的合作,还要有科技手段的支持,同时更需大量资金的投人。“十七年电影”前期正是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动画工作者在创作中不受来自市场因素的困扰,能够潜心创作。如在《大闹天宫》的制作过程中,国家就给这部动画片以极大的财力支持。仅这一部片的制作就投入一百万元,在计划经济时期其投资额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千万元,据说这个投资数目是按国家的收购价格估算的。中国计划经济制度为中国学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经济保证。

  3 宽松的政治环境

  “十七年电影”时期,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建国后百废待兴,全国人民都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中国动画也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感召下积极投入创作。

  建国后我国政治运动跌宕起伏,中国电影也随着政治生活艰难行进。但动画片在几次运动中影响不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后来总结动画片在几次运动中幸免批判的原因时说:“当时电影系统主要把目光放在故事片上,而如美术片这样的小片种还没有精力注意,对于拍什么,拍多长都由我们自己做主,好在领导关心的少,使我们在拍片方面有很宽松的环境,大家的创作力得到积极发挥,这时期创作出不少好片。”

  “十七年电影”除了作为政治宣传的有效工具以外,还承担了教育功能。由于动画影片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性,深受少年儿童喜欢,动画影片被定位于“为儿童服务”。动画电影多借鉴民间神话,童话以及传说等资源,不去触及社会现实题材,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逃离出红色政治语境,为中国学派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4 民族化道路的确立

  动画是一门舶来的艺术,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模仿学习,中国早期动画曾经历了两次模仿学习过程,第一次是向美国好莱坞学习。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画创始人万氏兄弟创作的《大闹画室》就是以《纸人捣乱记》为模本,从故事情节到动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美国动画痕迹。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铁扇公主》也明显受到《白雪公主》的影响,无论是动画形象塑造还是人物动作设计,都有早期迪斯尼动画杂耍闹剧的印痕。中国早期动画的第二次模仿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此时苏联动画在二战后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民间传统艺术相结合,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取得巨大成功,并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政治色彩。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动画在新一轮创业中形成以苏联动画为模仿的样本。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尤其是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获奖的尴尬事件发生,给中国动画艺术家以极大的震动,后来特伟回忆说:“这件事一方面说明当时我们的动画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说明我们模仿别人已经到家了,但你再会学,学得再逼真,人家还以为是别人的东西,只从这一点上说,也应该考虑创作我们自己的民族动画片了。”这一事件激发了中国动画艺术家民族化发展道路的自觉追求,为中国学派的成功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学派的风格特征

  1 寓教于乐的教化性风格

  我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动画影片虽然是舶来的艺术,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依托下,仍不可避免地表达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意识。虽然我国早期动画在向迪斯尼动画模仿学习,但与迪斯尼动画惟乐至上的表现风格相比,中国动画在强调喜剧色彩的同时,其内容隐含着深刻的思想主题。“十七年电影”时期动画不仅承担政治宣传的目的,更承载着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任务。中国学派将寓教于乐作为动画创作的准则,将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努力强调教化意识,让观众在欢笑中领悟人生哲理,成功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如《骄傲的将军》被认为是中国动画全面进行民族化探索的第一部影片,并开创了民族风格的先河。影片通过将军得胜归来后骄傲自大,荒废武功被束手就擒这一故事,把“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哲理非常巧妙地诠释了一番。《猪八戒吃西瓜》是一部剪纸片,影片情节简单明了,但艺术设计妙趣横生。故事告诫人们如果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让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既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又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60年代初完成的《大闹天官》是中国学派典型的代表作品,影片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积极向上的精神意蕴,幽默风趣的喜剧效果以及浓郁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一种抵制压迫的英雄主义精神。影片不仅具有积极健康的教育意义,同时也为观众提供轻松的审美享受。

  2 独特的个性化表现语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艺术瑰宝,如简朴玄思的战国帛画、粗拙凝重的汉代画像石砖、金碧辉煌的唐代山水、生动恢宏的敦煌壁画、意蕴悠长的水墨花鸟、精巧灵动的民间剪纸。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化艺术都可成为中国动画造型风格滋养的沃土。1957年在特伟提出“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引导下,中国动画工作者以自觉的民族意识向传统民族文化沃土挖掘。在“十七年电影”期间,中国动画创造性地完成了剪纸、水墨等动画片,以独特的个性化表现语言树立世界影坛的中国学派。

  剪纸动画是借鉴民间剪纸与皮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剪、刻、绘等艺术手法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形成的影片。1956年,由万古蟾等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剪纸等艺术手法,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958年成功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1963年由万古蟾、钱运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融合了陕西皮影与北方剪纸造型方法,同时又将绘画技巧运用到形象刻画之中,主体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剪纸形式,而是在剪纸风格下具有色彩晕染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俏丽动人。这部影片成功地表现出剪纸动画的民族风格和高超艺术技巧。在1964年6月获得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

  水墨动画源自于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水墨画。相对于通用的“单线平涂”方法,水墨动画制作复杂,因为水墨有干湿晕染、虚实相间的变化,要表现水与墨渲染的效果,使活动的物体没有清晰的边缘线,就需要突破“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因此在制作技术上是一大创举。1961年完成的《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该片中的许多角色形象都取自于齐白石的花鸟作品,整部作品意境优美,气韵生动,充满着诗情画意,是世界影坛的珍宝。该片曾获得第十四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法国第四届昂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第十七届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分组一等奖;第四届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

  “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动画也恰恰通过这十七年的发展,在探索民族化道路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确立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形成不是可以简单定论的,其中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是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参考文献]

  [1]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薛锋,赵可恒,郁芳,动画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7

  所谓商业美学,按照尹鸿先生的定义就是“以市场需要和经济规律为前提的电影艺术设计和创作体系”。作为21世纪世界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动画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动画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一方面,它是加入了时间维度的四维艺术,随着审美时间的延续,受众的审美心理也同步发生着曲折而复杂的变化;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商业性,比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更注重审美接受群体的规模及评价,而且它对审美接受群体的影响也更为广泛和深刻。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近20年来,商业文化蓬勃兴起,借助现代传媒媒介和商业化运作机制,商业文化以压倒性的强势迅速占据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商业动画美学,核心是从市场和观众需求的角度“反观”创作,是产业层面上进行美的创造与评价。“商业美学”实际上是艺术与商业动态的平衡点。时代演进,观众、市场在变,这也就意味着,是从观众角度,“寻找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确立自己的美学惯例,并根据市场和观众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惯例”。

  一、当代华语商业动画研究现状

  毫无疑问,在商业美学中,商业效益是第一位的,它制约着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实践,决定着作品的最终走向和整体风格。但是,商业利益的决定权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忽视艺术的规律和原则,事实上,商业美学追求的是商业和美学的结合,是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的统一。

  随着电影美学、商业电影美学、动画美学在理论研究体系上都日渐成熟,而相对于商业动画美学的理论研究却是很少,极少有成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来阐述商业动画美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所以在演绎电影美学、商业电影美学、动画美学的基础上主流的提出了商业动画美学的这一概念,以此来指导动画产业的创作和发展。并且在国内对于商业动画美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极其少见,更是鲜有体系化规范化的理论研究体系。对比国内外的动画产业的发展,华语商业动画美学更是处在最初的探索阶段,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力争做到对商业动画美学理论体系化完善化规范化,并最后通过理论梳理,实践研究最终指导华语商业动画把动画真正按照主流动画产业来发展。

  商业动画美学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不难发现,对于商业动画美学的研究没有完整系统的阐释其概念形成原因、大众审美、核心内容等。所以国内对商业动画美学的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体系化、规范化、理论化、完善化。

  新世纪十年流行文化蓬勃兴起,一方面顺应时代的要求,目前产业大潮当道,商业美学蓬勃发展,动画产业越来越需要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和行业规则。另一方面能为提高商业动画创作质量提供理论性支持,为我们科学理性分析和评价动画提供有效的美学参照,本身也符合动画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也通过最终的理论梳理和实践研究最终指导实践创作。更好的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使之朝着主流动画发展方向迈进。

  二、当代华语商业动画大众审美走向探索

  华语商业动画长期处于低谷,观众流失、市场萎缩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主流的商业传统。商业与美学的对立阻碍了华语动画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建立成熟的属于中国自己的商业动画美学已迫在眉睫。华语动画业一直都是在研究艺术形式思想内容上下苦功夫,对经济运作、市场需求避而不谈,既没有钱的观念,也没有量的观念,一直在少而精的怪圈里走。华语动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形而上”与“形而下”研究脱节,应关注具体实际层面的问题。使之更加大众化、通俗化,更加适应于实用。

  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揭示审美本质、审美现象、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它并非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追求功利性的研究,而是一种形而上的研究。商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则是为了满足物质生产的需要,是实用性很强的研究。动画的美学研究应动画美学发展与动画的商品属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的关系,特别是与大众审美接受视角、审美心理的转向,可以从商业动画繁荣的原因与视觉审美的关系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通过研究商业动画美学的受众审美心理,揭示商业动画与观众之间的审美互动规律。一方面能为提高商业动画的创作质量提供理路性支撑,为我们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评价动画提供有效的美学参照,本身也符合动画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观众的眼睛永远在寻求更加新鲜的视觉表象和形式;而从动画电影的特性来说,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恰恰是对“物质现实”的反叛,动画影像打破了实拍影像与物质现实之“天生的亲近性”,提供了更具差异性的表现方式。与“客观现实”拉开距离的视觉符号系统,更梦幻化。动画电影提供了新的选择、新的震惊以及新的体验。

  钟惦棐曾说:“电影美学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使命,既要从银幕上去寻求,更要从银幕下受其感染的观众中去寻求。”我们动画美学同样一刻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广大观众。这是我们的动画美学意识中最根本的意识。

  三、全球背景下华语商业动画大众审美走向新思考

  动画的审美价值体系在具体的受众的审美行为当中得以体现。因此它既是一门用来表达宣泄情感的艺术,也是一种商业制成品。与一般商业制品不同的是,唯有当它的美学表达被受众接受时,它的商业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这就使得绝大多数的。动画艺术与影视艺术相比,其创作手法有更大的灵活性,风格也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很多动画作品都以不同形态渗透着或多或少的神话元素,显现出一种特有的精神力量,神秘而崇高;也有很多动画取材于童话故事,充满了纯真与幻象。它们的突出特点是都包含着轻松愉快的笑料,能够引发生命里最本源的笑意,这些笑包含着对生命的同情感和对幻象世界的新奇感。这种充满童真的艺术风格所提供的是“率真的童趣化、情感表现的幻觉化、幽默的轻松化、愉悦的拟人化以及简洁的单纯化等几种人类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动画体验与动画幻觉。

  时代演进,观众市场在变,商业美学的核心是市场和观众。当一种模式不再为观众接受,商业机制就会生产出另一种电影模式投放市场,等待观众的检验。一种集消费性、娱乐性、游戏性、益智性以及初浅艺术性为一体的文化,已经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和商业化运作机制,以压倒性的强势迅速占据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形形的影像符号、视觉符号、音乐符号争分夺秒的大批量生产和复制。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艺术与美的大众化,使得在全球背景下华语商业动画的大众审美出现了新的走向。

  首先,夸张变形性审美,在动画创作中,动作表情的夸张也是变形的一种,以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出乎想象而又编排得恰到好处的变形,在给观众带来惊奇、笑声之余,更多的是引发对现实某种社会现象的深层思考。这种思考也就是从变形中抽象出来,作者最想传达给受众的内在思想。

  其次,虚拟梦幻性审美,动画是创造梦幻神话的王国。我国导演韩小磊也曾在其遗作《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中这样描述梦幻与电影的联系:“梦宣泄了人类的欲望和忧愁。动画更是如此。动画电影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用美的手段来平复被压迫的心灵,为观众创作出一个虚拟的心灵宣泄的窗口。

  再次,技术性审美,迪斯尼公司制片人唐•哈恩指出:“应该说和30年前相比,现在动画产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技术上的更新……尤其是电脑动画的出现使得动画人物的表情更加丰富具体,形象更加生动而逼真……”动画是一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活动起来的造型艺术,技术性是动画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因而也成为了人们特殊的动画审美焦点——技术性审美。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到活动视盘的发明;从透明赛璐珞胶片的产生到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出现,动画艺术在不断更新的动画技术支持下,获得了质的飞跃,为人们创造了美轮美奂的“视觉大餐”。在好莱坞商业动画美学中,技术要素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影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震惊,震惊产生于接连不断的新图像……的目击。”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得动画电影一改往日“单薄”的视觉效果,画面冲击力、艺术表现力均大幅提升。技术带来了新的震惊,创造了新的“奇观”,从而进一步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观看的期待,这也是华语商业动画电影不可缺的原因。时至今日,在“技术—艺术”的互动影响下,动画电影的真实度和质感堪比实拍电影,同时动画又具有“实拍”电影所没有的夸张变形的趣味。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8

  科类

  专业代码及名称

  招生

  计划

  报名考试地点

  报名时间

  测试时间

  艺术类

  130401美术学

  40

  兰州文理学院

  1月17-18日

  1月20日

  1305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兰州文理学院

  1月17-18日

  1月20日

  130305广播电视编导

  兰州文理学院

  1月17-18日

  1月19日

  130508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兰州文理学院

  1月17-18日

  1月20日

  130201音乐表演(校企合作)

  15

  西北师范大学

  1月13-14日

  使用甘肃省音乐表演(空中乘务)统考成绩

  注:考试具体时间以考点安排为准。

  学院专业简介及考试安排

  美术学院

  一、美术学院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艺体系成立于1950年10月,是山东省最早设立的高等艺术教育单位。学院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重视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美术学学科教学规模与层次完整、师范美术教育研究人才集中的单位,是教育部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正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30余人,研究生170余人。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和摄影3个本科专业,艺术学、美术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等4个硕士学位点。设有中国画、油画、综合艺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影像艺术、艺术理论等7个教研室。

  学院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取得可喜成绩。近十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艺术研究课题、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材编写课题,以及多项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培养了一批在全国、全省的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艺术管理人才,为全省乃至全国美术教育及艺术创作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近五年学生中先后有1000余人次在全国、省级专业比赛中获奖。

  二、招生专业简介

  美术学专业(师范类)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美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胜任普通学校、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等单位中与美术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艺术理论、中外美术史、中西艺术比较、素描、速写、色彩、中国画基础、设计及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等课程,以及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版画、平面设计、电脑设计、室内设计、摄影、美术理论等选修课程。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艺术设计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了解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掌握现代设计技术手段,胜任普通学校、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等单位中与设计艺术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设计学概论、设计史、中西艺术比较、设计基础、书籍装帧、CI设计、招贴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设计实践等课程,以及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影像传媒设计、彩墨画、壁画、版画等选修课程。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1、美术学

  报名时间:1月17-18日

  报名地点:兰州文理学院

  考试时间:1月20日

  考试科目:色彩、素描。

  2、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报名时间:1月17-18日

  报名地点:兰州文理学院

  考试时间:1月20日

  考试科目:色彩、素描。

  注:考试具体时间以考点安排为准。

  咨询电话:0531-86182188(美术学院)

  网 址:http://www.msxy.sdnu.edu.cn/

  传媒学院

  一、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1个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1300余万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挂靠该院。

  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广播影视语言艺术三个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另有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电影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另有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75人,此外还有在职研究生85人。

  二、招生专业简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以培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艺术史、中外电影史、中国电视艺术史、艺术学概论、文艺美学、素描、色彩构成、速写与构图、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策划学、影视语言与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编辑、影视特技、数字动画基础、动画艺术技巧、画面造型与影视用光、数字录音制作、电视节目创作、影视美术、影视化装、戏剧艺术、主持艺术、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基础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五官端正,无形体缺陷,有一定艺术素养;非色盲、非色弱。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影视动画编导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动画作品,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动画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造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人物速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美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与数字绘画,美术构成法则,中外艺术史,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无纸动画技法,三维动画技法,无纸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艺术学概论,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动画后期制作与特效,数字雕刻艺术,定格动画,漫画创作,动画衍生品设计开发,广告动画创作,网络技术与网页设计,连环画鉴赏与创作,动画策划与项目推广,插画创作,动画导演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热爱数字艺术事业和动画创作,有一定美术基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1、广播电视编导

  报名时间:1月17-18日

  报名地点:兰州文理学院

  考试时间:1月19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影视创作与评论

  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影视创作与评论: (1) 命题故事编写;(2) 电视栏目、节目分析。

  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报名时间:1月17-18日

  报名地点:兰州文理学院

  考试时间:1月20日

  考试科目:彩画、连环画

  注:考试具体时间以考点安排为准。

  咨询电话:0531-86182852、86180283(传媒学院)

  网 址:http://www.cbxy.sdnu.edu.cn/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艺术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民航服务等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及交通运输事业需求与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服务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简明中国民航发展史、民航乘务员基础教程、客舱服务与管理、客舱设备使用与管理、民航乘务英语、民航服务礼仪、客舱服务程序及标准动作实操、应急设备使用方法、未来空姐面试指南、民航服务心理学、乘务员CBT软件系统培训等。

  招生条件: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体裸露部位无明显疤痕;男生身高175cm~185cm,女生身高162cm~175cm;年龄不超过二十周岁(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其他身体条件按照国家普通高考招生体检指导意见中有关要求执行。

  合格证发放及录取原则

  合格证发放

  我校音乐表演(校企合作)专业认可甘肃省音乐表演(空中乘务)统考本科合格线上的考生成绩。

  报考美术学、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的考生,须先参加美术省统考并达到省统考本科合格线。

  4月30日前,学校通过招生办网站公布其它专业的成绩。合格考生可在招生办网站自行打印《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

  各专业按照招生计划1:4的比例划定合格线。

  录取原则

  甘肃省级招生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给我校投档,我校按专业志愿清原则录取:投档后,美术学、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音乐表演(校企合作)专业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专业成绩×0.6+高考文化课成绩×0.4)从高到低录取。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篇9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占地 3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图书230余万册 ,2万余台微机联网运行,新一代数字校园建有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红岩网校、文峰网络课堂、重邮e站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

  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 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 1600 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 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近400人, 400余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外聘了20 余名院士及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0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现有13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深入实施质量工程,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特色专业、1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2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大类培养,大力实施“IT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外语+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及“1+2+1”、“2+2”、“4+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项目,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00余项,获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1位,参加数模竞赛成绩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金奖,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捧得该项赛事荣誉“TI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广告设计、动画学院奖、数学建模、外语竞赛等获奖励400余项,部省级奖励1000余项。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学校现建有“ 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42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

  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以太网(EPA)与传感器网络、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 路、30/32 路脉冲编码机和120 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采取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其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主要科技工作指标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之列。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形成了以IT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制造至中游网络营运到下游信息内容的策划、制作与传播的完善的信息产业与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已经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9万多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由于培养的人才质量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五十强”。

  传媒艺术学院是重庆邮电大学主动适应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数字创意产业经济不断升温的时代要求,于2002年设立的艺术类专业教学科研单位。学院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传媒艺术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嫁接”,坚持“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的成才途径,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

上一篇:胸能“摸摸大”?鼻子大,丁丁也不差?10个男女“羞羞小知识”!
下一篇:热播《日在校园六集版本在线观看》 推荐蓝光画质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