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血浆片,认准B级片?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此前聊《哭悲》,一个已经稍显古早的词又进入讨论范围——「B级片」。不过《哭悲》到底算B级片么,或者应该是Cult片?剥削电影?编辑部也曾有过争论。

  于是,我们尝试做一个微专题,重新梳理B级片的由来与概念、代表作、特别的拍摄技法,预计前后推送3篇文章。

  这也是时光君新栏目「时光涨知识」的第一期内容,接下来每月都会做一些小而有意思的影视科普,希望你看完真的能跟着涨点知识。

  时光撰稿人 | 花无宴

  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会有一些特殊分类,比如A级、B级、R级、G级……

  A级和B级指电影的制作成本,R级和G级则指美国电影的分级制度。

  再细说前两个区别,A级片即大成本、明星众多、制作精良的拳头作品,B级片等于成本低廉,没有明星,服化道粗糙的低成本电影。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结束卡车司机工作后导演的《食人鱼2:繁殖》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B级片,而他后来导演的《终结者》系列则是非常典型的A级片。

  双片制

  B级片这个词的确切起源目前已无从考证,一般认为它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彼时,为了保证收益最大化,影院和制片厂联合推出了“双片制”。

  直白来说,就是买一(A级片)送一(B级片)。两部电影打包售卖,不仅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还会让观众拥有“买一张票看两部电影”的快乐。

  此时作为赠品出现的B级片,以粗糙廉价、风格怪异、生产周期短而著称。

  B级片无法像A级片那样获得庞大的资金支持,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在“视觉刺激”上做文章。由于制片人对于这类电影很少干预,审查也相对宽松,所以导演往往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刚开始,主要以“惊悚、情色、恐怖”为主,后来随着类型的不断丰富,又加入了喜剧、探案、歌舞等元素。

  米高梅出品的《畸形人》和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大追踪》,是这一时期比较受欢迎的B级片。

  问世之后,B级片一直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各大制片厂发现有得赚,纷纷加大力度,提高它的总产量。

  据媒体估计,40年代初好莱坞八大影业出品的电影,有将近一半是B级片。

  虽然那个时期,大部分B级片都很烂,但泥沙俱下的同时,亦不乏精品问世。

  比如,鲍里斯·安格斯泰导演的《三楼的陌生人》,被认为是“黑色电影的开山之作”,雅克·特纳导演的《豹族》和《与僵尸同行》,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

  他们用天才般的创作探索,让B级片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步入50年代后,“双片制”随着大制片厂的解体而消失,B级片不再作为附属品出现,而是转作正片发行。

  这一时期,电视崛起,影院的生意变得越来越不景气,好莱坞大片厂开始集中精力生产超高成本的豪华巨片,B级片在大厂内部变得日益边缘化。

  但它的市场仍在,只不过生产者变成了电视台或独立制片商。

  此间,受核武器威胁,B级片开始出现外星人、怪物、核辐射等元素,比如环球的《黑湖妖谭》,哥伦比亚的《它来自海底》《天外魔花》,以及罗杰·科曼独立制片的《深海来的怪物》,便都是此类B级片的佼佼者。

  虽然大部分导演对B级片嗤之以鼻,持怀疑态度,但市场还是催生出了几个代表人物:“B级片之王”罗杰·科曼、“营销鬼才”威廉姆·卡斯尔等等。

  最著名的B级片营销案例,就出自威廉姆·卡斯尔之手。

  1958年,他导演的《恐怖之旅》上映,他掏钱为每个观众买了保险,承诺“吓死赔一千美金”,并给影院配备护士,在影院门口停灵车。

  这番营销噱头,为电影吸引不少眼球,最终用9万美元成本斩获500万美元票房!

  B级片和Cult片

  1968年,美国电影分级制取代了以“海斯法典”为代表的审查制度。

  随着“性解放”运动兴起,电影审查逐渐放宽,B级片的尺度也变得越来越大,充斥着大量的血腥、情色镜头,很多二流影院趁机转型成人影院。

  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汽车影院、午夜影院对B级片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形成午夜电影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还出现了很多容易混淆的电影概念——

  B级片和剥削电影有什么关系?B级片和Cult片如何区分?

  剥削电影和B级片一样,通常指代低品质和低成本的电影,但它更强调对某种主题的过度利用,以此招徕特定口味的观众,比如:暴力、情色、血腥、毒品……

  严格来说,剥削电影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可推至更早时期,但它和B级片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风格特征,这些共同特征,让它和B级片在六七十年代发生了合流。

  而导演罗杰·科曼执导的很多作品,都可纳入此次合流:《魔鸟》《恐怖古堡》《电睛怪客》《红死病》……

  与剥削电影一样,B级片和Cult片(邪典电影)的边界感同样也很模糊。

  二者在类型尺度上,存有一些共同之处。

  很多Cult片都以感官上的“不适感”著称,像《杀死比尔》《大逃杀》以血腥暴力著称,《洛基恐怖秀》《银翼杀手》以变态怪诞著称等等。

  不过,究其本意,Cult片本身和内容、风格、题材、类型无关,只能说与传播和接受度有关。

  Cult片一般指在小范围内得到高度崇拜的电影。这种电影刚上映时往往被无视或贬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却会被一小撮受众奉为经典。

  目前,B级片、Cult片的概念混淆与误用,在中文互联网非常普遍,要想针对某些个案做具体划分,已经非常困难。

  所以这里大家不必深究,只做简单理解即可。

  洗白之路

  60年代初,希区柯克拍出了“最牛X的B级片”——《惊魂记》。

  该片根据B级片的标准拍摄而来,成本不足80万美元,主打惊悚恐怖。

  上映之后,它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不但斩获850万美元票房,而且提名奥斯卡四项大奖,凭一己之力证明“B级片不一定是烂片”。

  而后,B级片开始被人正视,步入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乔治·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开启了丧尸电影的先河,建立出基本的“丧尸法则”;约翰·施莱辛格的《午夜牛郎》,关注边缘人,放大了这一群体的迷茫与绝望;罗曼·波兰斯基的《罗斯玛丽的婴儿》,挑战邪教题材,大玩心理惊悚……

  没过多久,就问世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逍遥骑士》。

  丹尼斯·霍珀用不到35万美元的成本拍摄这部电影,拿下6000万美元票房,并提名了当年的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

  《逍遥骑士》成功扩展B级片的人文内涵,告诉观众:B级片不只是视觉上的惊悚卖弄,还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思考。

  一部分B级片,继续沿老路迈进,不疯魔不成活,比如1975年问世的《洛基恐怖秀》,就是B级片“陈词滥调”的集大成者;

  另一部分B级片,开始朝新路迈进,一路洗白,从廉价的粗制滥造变成中规中矩的小成本制片,代表作是昆汀的《低俗小说》。

  千禧年至今,随着电影工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当下我们所说的B级片已经不再是一种具体指标,而是一种语言习惯或一种相对独立的制片态度。

  像《电锯惊魂》《疾速追杀》《逃出绝命镇》等作品,以及A24公司出品的大部分电影,看上去就很“B”。

  有意思的是,当年很多赶上B级片大潮的导演,现在都成了好莱坞的商业大导、中流砥柱。

  大名鼎鼎如斯坦利·库布里克、弗朗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等名导,早年都曾染指过B级片;而昆汀·塔伦迪诺、罗伯特·罗德里克兹之流,更是以B级片起家,在录像带和录像厅中闯出了名声。

  B级片宛如是一个新手培养皿、人才蓄水池,给新导演、新演员提供了练手机会,为他们将来蜚声国际打下来牢固的基础。

  B级片留下的,远不止血浆、暴力和裸露镜头那么简单,还有个人化的影像风格、凛冽的镜头剪辑、天马行空的剧情想象……它们汇聚在银幕的方寸之间,闪耀出了专属于人类的天才光芒。

上一篇:带有字形的古诗有哪些 诗的体裁有哪些?哪些诗人写的某种体裁的
下一篇:成年人如何提高或增强记忆力?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