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勿入】日式恐怖中特有的阴森猎奇,隐藏着怎样的人性之恶?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与中国一水相隔的日本,其国家文化与我们有着诸多的相似性。他们的建筑、文学、宗教等很多方面都带有中华天朝的影子。在历史关系上中日两国也是互为影响,纠缠颇深。

  不过日本文化也有着鲜明的独特性,这个狭长的海岛上所孕育出的文明充满了矛盾。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一面剖析日本文化的镜子,书中写到日本文化中蕴涵着一股哀婉仇怨,他们饱含善良的同时又邪念丛生,厌恶霸权却又向往强者,关怀细节却又缺失大义。如此的纠结而分裂的特性中隐藏着日本文化深处的不安与悲观。

  这与他们偏居海岛有着莫大的关系,资源匮乏的日本人对未来一直揣揣不安。尤其在经历了二战的核打击后,这个民族的精神层面又笼罩起一片阴郁悲观的乌云。这份哀思恐惧化作了日本影视作品中的怪兽形象。诞生于核辐射中的哥斯拉正是日本人民浓重的末世思潮的具象化代表。

  这种狰狞怪诞的文化形象不胜枚举,下面我就继续通过不同的日本影视、游戏等作品来感受日式恐怖背后的阴冷与哀怨。炎炎夏日,凯子带你凉快一下。

  【高能预警:下文中出现的图片可能会引起读者不适,请胆小的同学酌情阅读。】

  

  日本恐怖电影

  在日本恐怖文学、电影、游戏等传播作品里总是暗藏着其独特的民族性格,日本人精神中的偏执、不安催生出冷峻的氛围或出格的猎奇元素让人汗毛直立。

  我们中国的传统神鬼怪谈都是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聊斋志异》中惹鬼怪精灵上身的主没有几个无辜。冤有头、债有主的故事警示意味更为突出,且里面的鬼有感情,懂原则,不会让普通人过分害怕。

  《聊斋志异》中惹鬼怪精灵上身的主没有几个无辜。冤有头、债有主的故事警示意味但日式恐怖文化里的鬼怪却往往是非不分,不讲“鬼”德,无论好人坏人只要碰上了一律完蛋。这种无差别攻击给吃瓜群众们的心理蒙上一层强烈的阴影,从此“鬼敲门”不再跟“亏心事”挂钩,而变成了一个概率问题。

  在日本,哪怕你安分守己一辈子,也会因为不小心租了一个被诅咒的房子而全家死翘翘。

  日本恐怖电影丰碑之作《咒怨》系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含恨而终的伽椰子女士化作厉鬼留在老宅里阴魂不散,整日带着鬼儿子俊雄在天花板与楼梯间神出鬼没。

  按理说伽椰子被丈夫搞死变成厉鬼,那就索命带走理应了事。但她的怨念似乎无法止住。从她杀死无辜的小林老师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只要任何人敢踏入宅邸一步,通通杀之。

  这种疯狂的行事作风将伽椰子塑造成一个根本不可沟通的疯子形象,她就好似是一种沾了必死的病毒:无药可救,无从下手。更可怕的是她完全颠覆了以往人对鬼制定的规则:“比如怕光”、“被窝里是安全的”......

  当影片中的伽椰子大白天无孔不入,直至侵吞掉你生活中的最后一处安全之地,她就彻底变成你失眠的主要因素。这种完全不讲道理和极为贴近生活的情节场景成功地让《咒怨》系列变成一代人的心理阴影。

  但《咒怨》系列其实算是日本恐怖片中异类,它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界人民对日式恐怖的常规认知,影片里直白强烈的视听语言让它变得过分惊悚甚至不忍直视,只有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两个章节还留有着传统日式恐怖的含蓄的阴冷。

  日式恐怖的精髓是什么?正是让人汗毛直立的心理恐惧。日本恐怖作品中总是藏着看似不经意的白描侧写,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才构筑成冷森森的氛围感,这种直逼心灵的恐惧是血浆横飞,专注于眼球刺激的欧美恐怖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日韩恐怖片可以让人回味良久、细思恐极的原因。

  受儒家文化所影响的东亚人在恐怖场景的布道上也是极尽克制,但这种克制并不会让恐惧失色半分,反而通过层层递进将潮水般的恐怖氛围营造的登峰造极。

  另一部日本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就是心理恐惧的代表作,影片前半段反复渲染探寻,逐步接近真相的同时始终不让贞子出境。而是通过调查录像带、前往贞子家乡勘查身世一步步引领观众去体会那股不可名状的恐惧。儿子也看到录像带这一幕,让人心头一凉

  比起《咒怨》中伽椰子大方露脸,《午夜凶铃》中的贞子明显要更显“羞涩”,但恐怖感却不落前者分毫。正是通过前一个多小时的耐心铺垫和不厌其烦地铺垫渲染才让最后她从电视里爬出来的这个场景如此惊艳,成为了影史上不可磨灭的“吓尿”情节。

  深入骨髓的阴冷感正是日式恐怖让我不能自拔的关键,这种依托优秀的故事层层递进的恐惧要比直击神经的Jump scare高明太多。一些日本的恐怖电子游戏中也展现出优秀的氛围感,并且由于游戏的互动性更强而让人心底的恐惧更加深厚。

  日本恐怖游戏

  电子游戏展现恐怖的方式要更加的丰富,最为常见的类型是跟随视角探索类,此类玩法会给玩家带来强烈的临场感。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是《零·红蝶》系列。这部诞生于PS2时代的恐怖佳作将哀怨的故事囊括进许多日本宗教、民俗元素,浸入了浓厚的本土文化风格。

  游戏的节奏偏慢,大量的线索碎片融汇其中,哀婉的故事基调与出色的人物设计让人通关后久久不能自拔。《零·红蝶》中出色的氛围营造与细节刻画完美地展现了日式恐怖。操控穿着清凉的美少女行走在夜晚的山间老宅,简直是消暑利器。

  除却动作探索类的游戏,文字冒险类游戏也是日式恐怖的“重灾区”,AVG的表现形式虽没有前者直观刺激,但当玩家慢慢进入故事,便会体验到温润的沉浸感与慢慢爬上后背的阴冷。

  《流行之神:警视厅怪异事件档案》系列是我恐怖AVG生涯中不可绕过的一款游戏,游戏将怪诞的都市传说穿插进一个个刑事案件,让玩家扮演的主角(风海纯也)去探索解密,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寻找线索来得出案件的结论。

  游戏最精彩的设计是一条故事线支持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玩家可以用无神科学论或者鬼怪灵异说来解释一个案件。如果玩家觉得真的有鬼,那么案件将被还原成一个灵异事件,反之无神论者则会得出最科学真实的解释。

  游戏张弛有度的节奏搭配冷峻的画面与音效营造出一种奇特的真实感,当年我大半夜握着PSP玩得指尖冰凉,毫无睡意。《流行之神》系列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剧情:暗黑天章节中恐怖的邪教元素、下水道的怪物章节里令人唏嘘的真相......诡谲黑暗的都市恐怖元素贯穿了游戏始末,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旧记得当初打开公共储物柜的门,里面赫然一具婴儿尸体的场景。

  另外同样适合深夜独自食用的AVG恐怖游戏还有《尸体派对》,不过这款游戏比起《流行之神》少了太多凛冽的真实感,而是展现出更多猎奇与血腥元素。

  如果你喜欢温吞吞、冷气慢慢浸透全身的心理恐怖,日式恐怖游戏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如《翌日异谈》、《夜回》甚至古早的《黄昏症候群》都可以给你带来凉意十足的游戏体验。作为一个如果胆小但是又想寻求刺激的玩家,我实在无法接受《逃生》、《港诡实录》,那么此类游戏便是我的不二佳选。

  古怪猎奇的惊悚元素:

  但“温柔”、“克制”并不完全是日式恐怖文化的代名词,日本的某些作品中会带有一种浓厚、奇特的猎奇元素。这种猎奇不一定是恐怖的,但大概率会引起人的不适,它以一种小众、叛逆、惊人眼球的姿态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传递出的疯狂的、重口味的、不正常的价值观抑或是吊诡情节总是让人一时半会儿接受不能。《沙耶之歌》

  如日本电影《大逃杀》中无法解释的精神病一般的设定一直让人津津乐道,影片一开始就将一群学生流放在一个荒岛上,让他们互相残杀直至剩下最后那个人才会被拯救。这种莫名其妙极其癫狂的设定却带来无以伦比的观影效果。

  正因为它挑战了人伦底线与世间法则才会让《大逃杀》在DVD时代诸多B级片中脱颖而出,甚至影片的设定在多年后还催生出了一款现象级FPS游戏的诞生 ——《绝地求生:大逃杀》,它带动了大逃杀类型的游戏火爆全球。

  日式猎奇就像是我们脑中莫名冒出的恶,这种下意识的邪恶带着人类天性的残酷与杀戮本能,藏在人们内心隐秘的角落里。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你会不会莫名难掩一个恐怖的脑洞冒出来:

  “如果车内突然掠过一把大砍刀,把所有人的脑袋都齐刷刷地砍下来是怎样的光景?”

  这种血腥的脑洞本质上是一种杀戮冲动在文明社会下的隐现和宣泄,它永远不可能在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中被还原,但是日本人却将这些东西在电影里还原出来了(《真实魔鬼游戏》)。所以观众们会看着血肉横飞、充满禁忌的日式猎奇桥段不断地摇头咋舌,但心理暗爽甚至颅内高潮的原因。

  这种变态的杀戮欲在《杀手阿一》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禁忌的突破”是日式猎奇的核心要素,除却古怪的暴力血腥,对社会、人伦关系的挑战也是日式猎奇重要的构筑部分。比如日本漫画《国王游戏》中恶趣味的NTR桥段,就隐藏着作者内心深处的独特性癖好。

  而一些日本动画如《寒蝉鸣泣之时》、《未来日记》、《Days》则热衷于描绘人与人之间畸形的关系与变态的欲望。这些浓重窒息情感配合满屏狂飙的番茄酱偶尔食用确实能起到解压宣泄的作用。

  结语:

  本文简单粗浅地介绍了日式恐怖的独特元素,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找来上述的电影动画或者游戏体验一番。(但切忌模仿)出色的氛围营造形成了特有的日式心理恐怖,而猎奇、神经质的元素也让日本人内心深处的癫狂与变态若隐若现。

  日本文化对恐惧的理解是多样性的,既有层层包裹的深邃也有歇斯底里的病态,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日本民族乃至人类本性的特质才是我们值得探究的。

  本期的推文就到这里,我是凯子 —— “全知乎赞同数与关注数最失衡的答主”,下次再见。

上一篇:韩国地位最顶级的明星
下一篇:郑少秋演的阴阳法王是什么电影中的角色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