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揭秘 马太福音 主祷文完不完美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第6章中文版分成九段,标题是:论施舍、论祷告、主祷文、论饶恕、论禁食、论天上的财宝、论心里的光、论神和财利、不要忧虑。

  第6章和第7章里,作者说的最多的是:你们做什么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伪善的人。我们知道,新约里说假冒伪善的人,都是说新枝派的对头,就是撒都该人、文士和法利赛人等。作者在这两章里是一箭数雕:贬低敌对教派,拔高自己教派,并为本教派的一些问题进行辩解。

  下面先介绍第一段内容。

  作者仍装作耶稣在山上与众信徒讲道:你们要小心,不可在人的面前行善、故意让他们看到,否则的话,就不能得到你们天父的赏赐。当你要给人施舍之时,不可在前面吹号,像那些假冒伪善的人在会堂和街道上做的那样,故意要得到人们的称赞。我实话告诉你们,他们已获得他们的报酬。你给人施舍时,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的所为,你要在暗中给人施舍,你父在暗中看到,他就会给你回报。

  本段结束。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一段讲得很有道理,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行善事要在暗中进行,还是可以公开进行;行善事的目的是否一定要单纯,是否一定要不求回报、不求名声,这些一直有争议。其实各种方式行善事只要不是欺骗,都是无可非议的。像宁波有一位捐款者,他每年以“顺其自然”的名义捐款给慈善机构,已经坚持21年(截止2019年),这份慈善之心,实在可敬可佩。而有的人则高调行善,不仅自己行善,还让更多人来关注慈善事业,这不也是挺好的吗。有人说,有的富人行善其实是为他们自己的企业打广告,他们施舍是为了赚取更多。他们赚更多钱也可以做更多慈善,让慈善成为生态中的一环,使慈善有可持续性,这不更好吗。如果一定要说无目的,那么基督徒行善想要“天父”的赏赐,算不算也是有目的的呢。

  作者说,你们要小心,如果在人前行善,让他们看到,就不能得到天父的赏赐。这么做其实对行善很不便利,会失去很多行善的机会。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又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你想帮助他,只能在当场帮助他,你为了不能让别人看见,就只能不将帮助付诸实行。比如你和义工去看望孤寡老人,别人纷纷给钱给物,你怕行善让别人看见不好,只好站在那里傻愣愣地发笑。你想行善的时候,顺其自然去做就行,根本没必要有太多顾忌。有顾忌,反而说明你的行善可能用心不纯。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虽然有所顾忌,但也是无可厚非的。有的人觉得自己能给别人的帮助有限,怕别人笑话,所以不愿意在人前给人施舍。这就像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一样,是很正常之事。可能在当时的新枝派里,这种情况更加常见,因为他们大多数人自己的生活条件比较差。

  作者写公开施善的人是假冒伪善,真正的行善必须是别人看不见的,一方面可以指责敌对教派,一方面也为他们新枝派的囧境进行辩解。他们教派的人因为比较穷,总体来说施舍就比较少,但是作者说,别人行善在明处,我们行善都在暗处,行在明处是假冒伪善,行在暗处才被神认可。实际上当时犹大的社会主流被撒都该人、文士、法利赛人等掌握,主流的慈善当然是他们在做。比如前面我们说过,大希律虽然很残暴,但是他也很爱做慈善,在饥荒和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以王者之风向民众施以救助。官方的慈善力度当然是比较大的,非新枝派这些穷人能比。

  有时人们爱说:政府虽然做慈善,但是贪官更多;富人虽然做慈善,但是害人更多。或者说:他们虽然施舍,但是对他们的身家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穷人施舍一个馒头,可能就是他的全部。这些说法虽然可能是真实的,也挺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政府和富人做慈善。比如在灾祸的时候,政府开仓赈灾是可以救很多人的,而古时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贪官,难道因此百姓就都拒绝政府的救灾吗。同理,在困难的时期,有的富人、大官可能会施粥,他施的也许确实是他拥有的九牛一毛,但是能出来施的总比不出来施的好啊。总之行善事只要不是欺骗、趁火打劫都是应该被鼓励的。

  很多基督徒都说,基督徒比其它信仰或者没有宗教信仰者更有善心,他们捐献更多。其实作为一个群体来说,每一个大群体的善心是差不多的。在基督教掌握社会主要权力和资源的地方和时候,基督教的慈善肯定占社会慈善的主流。就跟我们上面说的一样,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掌握社会的主流,他们也就是社会慈善的主流。到现代之后,基督教在各国都已失去政治权力,他们的慈善就不再是社会慈善的主流。实际上现在很多基督徒虽然捐献不少,但是他们捐的钱大多数被用于传教、教会建设和开支,极少数用于帮助本教会的困难教友,真正流向社会慈善的是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可能会问,这段话让人要在暗中行善,5:16却说要让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是不是有矛盾。这倒没什么矛盾,5:16说的好行为,不是指行善事,而是指信仰,是让信徒去传教。

  第2句说“假冒伪善”的人已获得他们的报酬,第4句说你暗中给人施舍,你父会给你回报,这个报酬和回报有什么不同呢。经学家说,“他们”得到的报酬只是俗世的回报,而“你”得到的是你父给你的天上的回报,5:12说,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所以“你”的回报更大,远超过他们的报酬。作者实际上是在安慰信徒,说那些人高调行善,他们想得到人们的称赞,那么称赞就是他们得到的报酬,你们虽然没有在人行前善,你们暗中做的好事天上的父看在眼里,会给你们天上的回报。他可能指别人得到的报酬是空(只是称赞而已),其实他们自己得到的回报更空,因为天上之父并不存在。

  第二段,论祷告。

  “耶稣”继续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些假冒伪善的人,他们爱站在会堂里或者十字路口上祷告,这样可以让人们看见。我实话告诉你们,他们已获得他们的报酬。你们要祷告的时候,要进到内屋里面,然后关上门,再在暗中向你父祷告,你父会在暗中看见,并给你回报。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外邦人(或:异教徒)那样讲很多重复的空话,他们以为话多就会得到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需要什么,在你们开口问他之前,你父早已知道。

  本段结束。

  祷告就像我们古代的求神一样,官方自然是要搞很大阵仗的,富人权贵肯定是要特别排场的。大阵仗和大排场,规矩自然也比较多,会有一整套程序,整个过程都要按程序做,说话也比较多,场面大,要是几句话就结束,那也不像话啊。穷人求神当然就会比较简单一些,因为要搞大阵仗和大排场,既花不起那个钱,也没有那个必要。

  总体来说,在我们一般人的想象里,穷人随随便便地求神跟他们正规的求神是不同效果的。比如说求雨的时候,你觉得穷人在家求的灵,还是觉得王在神殿求的灵呢。虽然说在无神论者看来,这两者都不可能灵验,但是对信神者来说,总是觉得王在神殿里求神神会听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作者在上一段告诉信徒,那些公开行善的人是假冒伪善,得不到更多回报,而在这段又告诉信徒,公开求神虽然看起来像模像样、很正规气派的样子,但他们已经得到报酬,不能得到更多。你们祷告要在自己家里做,神看到了自然会回报你。

  他们已经得到报酬,可能是指他们已经比较富裕,他们所求的已经满足。实际上富人和权贵想要达成什么目的总是容易一些,所以他们求神也比较“灵验”一点,而穷人因为缺乏各种资源,想达成一点小小的目的也较难,他们求神表面上来看,肯定是不怎么灵验的。作者在这里说,“你父”会给你回报,这个回报如果地上实现不了,可能就要算在“天上”。

  第7句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那么啰嗦。这里的外邦人可能也指异教徒或者异教派者,比如也包括他们的老对头文士和法利赛人。

  实际上作者写的这两段都是在他们教派在势弱的时候的对策:诬蔑敌对教派的所有强势做法,拔高自己教派的所有弱势行为。如果他的理论能被信徒们认同,那么他们就不容易离弃本教派。不过到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及掌握欧洲各国权力之后,他们就不再那么低调。后来基督教既搞堂而皇之的施舍,也搞规模庞大、程序更复杂、说话更啰嗦的祷告。对有权有势的人来说,再搞那种偷偷模模的施舍和神神秘秘的祷告已不符合身份。在后来的一千多年里,基督教里虽然也有很多穷人,但是因为没有敌对教派比他们基督教更强大,所以大多数人也不会再按本章写的规矩做事,只有个别人仍会遵从这些规定,可能这些个别人反而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异端。

  第三段,主祷文。

  上一段作者说祷告不能啰嗦、说很多空话,这一段作者告诉信徒应该怎么祷告,他说:你们祷告时可以这样说: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本段结束。

  主祷文是什么意思呢,据说是“主耶稣给我们教导和传授的、向在天之父的祈祷经文”的意思。在圣经的原文里,并没有写这个是主祷文,也没有规定人们祷告只能这么说,这只是作者举的一个如何祷告的例子。

  这个主祷文不是马可福音作者想出来的主意,而是马太福音作者想出来的主意。路加福音的作者镇服们知道了,他抄马太福音时一般都要做一些改动,所以在路加福音里有不同版本的主祷文。不同版本主要不同在说话的场合不同,然后内容有所节略。路加福音11:1-4说,耶稣在一个地方做完祷告,有门徒向他请教如何祷告,于是他说,可以这样祷告:

  父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

  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完了。

  很明显,路加福音的版本少了很多内容。经学家们一般解释说,这是耶稣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说的主祷文,因为功用不同,所以内容有所差别,要以马太福音写的完整版为主。这种说法是很牵强的,虽然两个作者编的耶稣说话的场合不同,但是其实说的是同一回事,都是说如何祷告的事。人在不同的时候说同一件事,可能会说出不同的版本,但是神就不应该会这样,如果说耶稣真的是神,或者是神的儿子,怎么可能两次说的差别那么大呢。

  经学家和基督徒们都喜欢说,主祷文是独一无二的,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刚才说过,在圣经里主祷文就已经有两个版本。就算按马太福音的完整版本,这篇短文也完全说不上完美。

  第9句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在新约的时代,就不说基督教,我们把整个犹太教都算上,信奉耶和华的人也就几万而已,退一万步说,到基督教最盛的时候,在全世界中信奉耶和华的人也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人说,现在基督徒有30亿,占世界人口的34%,这并不是正规的数据,只是基督徒们自己吹牛皮而已。从圣经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爱夸张是有传统的。再退一万零一步说,就算按基督徒们吹牛的说法,世界上仍是不信基督教的占大多数,他们祷告了那么久的事,他们的神都无法实现,怎么相信他们所求的其它事神能帮助他们实现呢。

  第10句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首先,按照神理,天国是否降临以及什么时候降临,那不是神自己定好的事吗,凡人的愿能管什么用呢。其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神的旨意行在天上,但是当时并没有行在地上。这怎么好意思呢,不是在旧约中就说,地上的一切皆神所造、都遵照神的旨意而行吗。看看约伯记第38-39章,下雨下雪吹风都是耶和华管的,连露珠都是耶和华降的,野山羊几时生产的事情都得遵照耶和华的旨意呢。第三,按照启示录中写的末世,天国降临之时,天地都会毁灭,那么神既管天,又管地又有什么用,那时天地都已经不存在。

  第11句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样说好像我们不信奉耶和华的就几千年来都是没饭吃饿肚子过来似的。

  第12句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个债字也有过错的意思,在路加福音的版本里直接将前一个债改成罪。来,我借你一分钱,不用你还了,我的罪就洗干净了。如果免别人一点债就可以免罪的话,这个划算的买卖谁都会做。另外,如果罪这么容易赎,后来怎么又要耶稣流血来赎呢。

  第13句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意思是说,耶和华啊,我们已承认什么都是你的,你就别试探我们了好不好,不要再让我们遭遇凶恶好不好。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这句话可能来自约伯记这个典故,因为在约伯记里,约伯就是被试探而遭遇各种灾难的。当然,也有的人会不承认这是来自神的试探,他们会说,雅各书1:13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圣经就是这样,同样一件事,有这样的说法,又有那样的说法,不同的说法互相矛盾。迷信的人呢,就是这样,我们给他们指出这些矛盾,他们会说,这是因为你们没有灵,所以读不懂圣经。

上一篇:得失「上海堡垒」
下一篇:《终结者:黑暗命运》气场最强的一位,这位肌肉猛女太惊艳!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