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1

  近年来,本人在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研组承担着住宅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居住设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教授的磨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认为大四上学期是个“多事之秋”。一方面学习内容信息量巨大,往往老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够讲,学生则叫苦前“识”已忘,后“识”难明。而传统教学模式———周而复始的师徒学艺式的图纸交流,在空间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缺少生动活泼的创新和突破。从传统课程设置来看,居住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内容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早先在小区规划之后的施工图环节往往允许学生自选规模合适的民用建筑,而今网络资源丰富,出现了个别故意的“张冠李戴”现象。如果设计教学仍然只满足于五年、十年不变的基本教学要求,则会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如果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融入到设计要求中,则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自主的学习和掌握新理念,一方面能提供激发学生创新和主动学习的契机。

  2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不少建筑院校已经从相关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适应自身特点的成果。例如东南大学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制度,在四年级设置了住区设计、城市设计、大型公建、学科交叉等四类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则将住宅设计原理和居住区设计原理整合成“个人与家庭”“邻里与小区”“住宅单体建筑与居住环境”三个阶段进行讲授。南京工业大学则在教学的环环相扣上下足了功夫,授课方式也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借鉴。针对前述问题,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整合、更新授课内容及进度安排为手段,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试改。

  1)化零为整的课程整合。

  具体方案是将居住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城市及住区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以及施工图设计纳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大范畴内。作为理论先修课程,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是核心设计环节;施工图则作为实践加强环节。这些课程课时总量巨大,可以在理论课结束后在假期布置过渡性的任务,以设问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习或假期调研等方式实现下一阶段的知识衔接。在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阶段,传统教学曾采用将住宅户型作为开端以作为学生从单体设计到群体空间规划的转换,但有悖于小区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为使学生更早适应社会的实践需求,同时形成整体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教学环节从小区开始,由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关系入手,从住宅楼到住宅户型设计,最后根据户型设计调整方案,完成住宅小区整体的设计任务。

  2)化整为零的分段分层次授课教学。

  由于知识点繁多,在住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一次大课讲完所有内容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细分为相互连贯的若干个阶段:居住区规划集中授课—社会调研与案例构思汇报—技术指标与规范解读等专题多点展开—住宅设计集中授课—住宅精细化、可持续性等专题多点分次展开—住宅施工图集中授课—设计流程、规范解读等多点分次展开。如此分阶段分层次授课,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目标和要求,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3)点线面结合展开比较式教学。

  “点”是指一对一的单独辅导,“线”是指对三五个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随机评讲,“面”则是指阶段性全组或全班集中授课。传统设计教学以点式辅导为绝对主导,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缺乏主动交流意识的学生相互之间“互不干涉”,等到最后评图阶段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尝试将评图贯穿教学始终,在任何必要的时候(比如点对点教学时发现某个问题在三个以上同学方案中都出现过),可立即将相关同学召集起来,将作业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可以在阶段性成果展示的时候,以集体观摩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比较,自行找出彼此的优劣。我们发现,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方案陈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4)对新知识进行专题研讨的开放式教学。

  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住宅产业在近些年发生极大的变化,新技术和新需求层出不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更新。笔者在教学任务书和授课过程中,试加入一些迎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专题:“住宅精细化设计”和“老年住宅”以及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代表的住区可持续性探索等,主要推荐相关书籍和案例供学生课下研究。在指导过程中结合每个同学的具体兴趣点和知识吸收程度,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并通过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同学深入思考,贯彻理念。笔者发现学生在这一开放性环节常常能找到极强的代入感,他们从身边的家人或者居住环境着眼,找到了本次设计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强化施工图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反馈,就业者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先接触的往往是施工图,好的施工图基础会使其工作立即上手从而脱颖而出。传统课程中常常将施工图时间压缩至4周甚至放在暑期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改革后施工图的分量增加,由原有4周变为8周,就是为了通过重点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施工图设计和绘制技巧。除上文所提常规“点、线、面”授课方式外,还请来结构老师就住宅剪力墙布置进行专门授课和课外一对一的辅导,并且邀请设计院资深高级工程师开展施工图讲座,将住宅楼施工图的制图规范、结构布置、设备要求、楼电梯以及地下室等等难点细致拆开解读,最后就施工图CAD线型、比例等文本要求进行详细示范,并试点性辅导Revit进行绘图,以便更快和社会接轨。

  3结语

  以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为核心的居住建筑课程,作为高校建筑学教育中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价值,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2

  根据现今建筑情况得知,对居住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和空气流通。因此降低太阳辐射和加强房屋通风是建筑规划节能的重要发展趋向。建筑规划设计的考虑要素是房屋的朝向、房屋的间隔和房屋间的组合。满足人们居住要求,在房屋建设中第一考虑的因素是朝向,朝向要和本地夏天季节的风向相同,房屋区的入口风和出风口要与主导风相结合,这能够加强房屋的通风,也能提高人们居住的满意度。而房屋排列要北高南低、南小北大的原则,这能够让人们接受,在夏天的时候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就可降低空调的使用次数,在冬天的时候,受到的太阳辐射多,能够降低取暖机的使用次数,又可以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第二考虑的因素是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间隔,在满足日照的间距条件下房屋间隔可合理地加大,这可以加强房屋区的通风效果,亦能加快房屋和空气热气交替速度,快速将房屋温度降低,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第三考虑因素是房屋的组合以及经济因素,在满足日照、防火的条件之下,合理应用建筑物的自我遮挡和建筑之间的相互遮挡,这可让房屋减少吸收太阳辐射量。

  2.节能与维护结构设计

  无论是夏天隔绝热气还是冬天采暖,在建筑维护设计中门、窗、墙、屋面等结构都具有传热和空气渗透的性能,因此需要留意以下三点:

  2.1建筑墙体的节能

  墙体是建筑维护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采用的材料需要具有保温性能,能够降低建筑热量的消耗。目前所有的建筑外墙的厚度都取决于本地环境因素,均符合本地节约能源的需求。然而由于建筑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建筑企业都主张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虽然这种材料的导热性能较低,但是能够降低一定的墙体传热性能。

  2.2屋面节能的设计

  由于建筑技术水平提升,建筑工程广泛采用高效保温材料,用膨胀珍珠岩取代常用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可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总而言之,对于屋面节能要注意以下2点:

  (1)屋面的保温层要选用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可防止保温层吸水过多,而使得保温性能失效。使用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需要在屋面上设置排气孔来将保温层中难以排出的水分排净。

  (2)屋面的保温层需要选用密度小、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这种保温芯板实施简易,价格便宜,能够降低环境的污染。保温芯板是柔性制品,无论是平面屋面还是曲面屋面,都适用的,在建筑工程的保温性能更为显著。

  2.3门窗节能设计

  外门窗是房屋能源资源消耗量最大的部分,其消耗量占房屋总能源资源消耗量的百分之四十,因此在确保日照、通风和景观的条件下要减少房屋外门窗的面积,提高房屋外门窗的气密性,加强保温性能,降低空气渗透性能,这可使得外门窗的传热性能降低。对外门窗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以下3点:

  (1)设定窗墙的比例窗墙比例指的是房屋窗户面积和房屋整体面积的比例。对于房屋朝向不相同,窗墙比例亦不会相同,朝向南方的其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五,朝向东西方的其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朝向北方的其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

  (2)合理选择窗体材料在北方的窗体材料主要是塑钢和铝合金,但是木、塑料和铝合金的成本太高了,在当代的建筑广泛采用塑钢,因为其成本较为合理。能够提高窗户的节约能源的效果可采用合型的剥离。

  (3)房屋外门与阳台门的设计在东北,具有保温和防盗性能的是外门和阳台门,房屋外门和阳台门都有一面夹板门,其夹板门中间放进玻璃棉或者矿棉等可视为保温层,其节约能源的性能十分好。

  3.周围环境的设计与建筑节能

  3.1绿化设计师基础

  低碳、环保是大家一直所关注的课题,而绿化是直接有效的措施。绿化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气温,特别是在夏天,不仅可以提供遮阴纳凉的地方,还可以防止阳光照射地面、建筑物墙面的照射。通过多次试验,夏天树林或者草皮的温度要明显低于普通地面温度2-3度。在12点到15点的升温时间段,周围绿化比较好的社区房间内温度明显要低于绿化较差的。不同的建筑绿化区格局布置的方式对节能的情况也有所差异,特别是顶部和墙体绿化对室内温度有很直接的效果。在树木种类的选择上来,高大的乔木会降温效果较为显著,与灌木组成有足够量的绿化带,提高居住的生态环境。

  3.2建筑外部的遮阳设计

  建筑外绿化,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室内,能够防止部分阳光辐射到建筑外墙,对室内降温有很大帮助,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要科学地设计外遮阳方式。设计与建筑物的朝向有着相当直接的关系。以窗户为例,花格还是比较好的遮阳方式,同时还有窗帘、挡板等多种方式,对于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面的降温,同样可以采用栅格、瓷面反射、绿化这些相对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遮阳板的布置要合理,以免影响室内空气流通。

  3.3合理运用再生资源

  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全球不可再生资源非常紧缺,因此,必须要对环境保护引起重视,发展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技术。风力、水力、太阳能都是值得发展的,只要运用得当,会有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建筑内装置“太阳能烟囱”,可实现在无风环境下的自然通风。更多的还有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供电系统等,都是可以高效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好办法。

  4.应用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前提下,中国当今的建筑都是高能源消耗的建筑,这不但浪费已短缺的能源资源,而且会破环和污染当今环境。以当代建筑为例,当代建筑能源消耗包括照明、空调、采暖、热水和家电等,当代建筑施工的主要根据是建筑设计,施工质量和建筑能源消耗量取决于建筑设计水平高低。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得应用建筑节能,在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的同时也要确保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这不仅能够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和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量,而且能够促进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升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建筑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更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5.国外居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概况

  5.1美国居住建筑节能概况研究

  美国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发展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加强建筑物的热工艺性,也就是说加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为了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量消耗,要合理使用自然元素-太阳能等;

  (2)对建筑物的能量消耗系统进行改善,并且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为了能够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美国政府为建筑节能制订了标准,并且设立建筑节能协会,由此可见美国对建筑节能技术是十分注重的。

  5.2英国居住建筑节能概况研究

  从英国并不缺自然资源,为了使经济能更加长期稳定的发展,英国也很重视这方面技术的开发,英国人在设计新房子时,内部全部都是采用双层玻璃以及保温墙体,供暖也是采用双管路,每一组暖气片均安装调节阀,以使热量可以自由调节,以免浪费。该国现在比较大力度地推广被动式太阳房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很好地利用太阳能来实现节能目的。

  5.3澳大利亚居住建筑节能概况的研究

  澳大利亚虽然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当地的气候全年都很温和,但是当地的居民仍然非常注重建筑的节能。他们极为提倡在设计楼宇时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的通风采光,采用调光板等方式来增强室内的自然光线,提高居室的舒适性。而且当地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在澳大利亚的大街上行走,古朴的特色突显出了这些建筑物的耐用性较强!所以,该地区的建筑物都比较稀,而且宽敞,这也是节能的一种表现。由于新建筑增加的速率比较低,相关的材料自然就被节约下来,同时这些老也继承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利用好这些旧建筑当然要比开发新的建筑,要更节约能源。

  6.结语

  建筑业是国际经济的主要产业,建筑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将会对国际经济有着不良的影响,我们都应该注重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各国主张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建筑企业应将建筑节能应用到居住建筑设计当中,要充分合理采用无污染、可利用再生的能源作为建筑设备,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源消耗,而且还可以缓解能源供应问题,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完善生态环境,为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居住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作者简介:李兴举(1977—)男,安徽砀山人,建筑学硕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引言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同时不仅意味着住房和住区本身,还几乎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二年级分别安排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居住类建筑设计课程,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居住建筑教育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本人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承担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2.课程特点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居住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讲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教学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市场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该课程以往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原理部分内容的陈旧。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建筑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在学科研究和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课程在讲授居住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时,许多书本知识明显滞后。教材上实例虽然经典,但较为陈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参照教材所做的户型被老师给否定的现象,产生负面效果。

  (2)课题追求广度但忽视细致。本课程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往往奢望涵盖工作中所遇到的大部分住宅类型,比如别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及住宅区等。但常常会在实践中遇到很大问题,即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追求“大而全”从而忽视每个课题的“精耕细作”。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往往造成每个课题的完成度过于肤浅。事实上,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也不可能做到使同学们掌握全部居住类型的。因为市场在飞速进步,居住模式也日新月异。

  (5)评价体系有改进空间。在考核中往往较注重课程设计最后所完成的图纸质量情况,及平时及出勤情况,忽略了学生在个阶段的努力及进步状况,学生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3.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

  鉴于居住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并希望通过教研组的教学实践能够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中国近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居住建筑以及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教研组以现在正在销售、建设的一些商品住宅为范例,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内容采集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已建、新建、在建的居住建筑实例,亲身体验与感受这些真实的建筑、空间,再由老师加以启发,学生自己从中归纳出特点,总结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户型设计、建筑尺度、细部构造以及人居环境等有直接认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当典型生动,既能反映当代建筑的新科技、新工艺等,又充满时代气息,以激起学生强烈共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深耕细作设计选题。针对本课程以往选题存在“大而全”而忽视“细致性” 的现象,本课题组经过多方研究摈弃了原来的做法而在设计课题“深耕细作”上下文章。我们在12级住宅设计课程上设置了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及多层户型设计。第一,在低层住宅设计上,我们侧重于住宅的平面功能、常用空间尺度、建筑造型、环境营造等较为全面细致的建筑设计与表达。使同学们对住宅建筑有个较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第二,在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课题设计中,我们较为侧重于多层住宅组团的空间设计,包含建筑与周边环境、住宅间日照及间距、住宅户型设计等与工程实际密切衔接的内容。同时保证做到教学时间充足。总之,我们在新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设计的细致性,“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3)完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注重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沟通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图纸等作品的成绩评定也由老师及学生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给出评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更使得学生因为能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对成绩的认同感。反观自身的设计作品,对自己更是一种学习和提高。通过教学验证,调整考核方案的做法,确实促使同学们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4.教改效果与结论

  本论文针对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总结分析,思考及探索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需要继续改革的方面,如学时问题、调查的针对性问题、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等,这还需要从专业层面进行调整。当然,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并在学生的反馈中继续完善,这样,才能达到这门课改革的预期目标,即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掌握居住类建筑设计方法及技巧。

  参考文献:

  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王雪英,曹犇,许东,丁波.锦州市三室两厅住宅套型原型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吴晓,覃永晖.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年02期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4

  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随着近几年对人口数量的控制,造成我国人口出现老年化状态,因此针对老年人居住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多,本文就以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老年人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适合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的新型建筑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发展我国的新型老年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设计参考。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新型老年建筑;措施;发展趋势

  【 abstract 】 :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base, as the control of the popula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population aging in our country, so in more and more old people liv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elderly people live in the buil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in the elderly this special group of people was analy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ol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design of the more comm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new building design suitable for the old people's life and living is discussed, and published some of his own opinion and the suggestion, ho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the old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 key words 】 : the barrier-free design; New old architecture; Measu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老年人居住建筑工程的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时,必须努力设计出既能符合老年人的体能、心态特征又能满足建筑物的安全、适用、卫生等基本功能要求的新型建筑,然而新型老年人建筑在设计、建造中的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及实用性。因此本文从设计角度对新型老年人居住建筑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论述。

  二、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的原则

  老年居住建筑的设计原则:1、依照老年人的体能心态特征以及心里需求特点进行设计建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保证老年人居住室内外的环境安全,坚持周边空间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的原则;3、方便家人及家庭对老年人的照顾、护理,坚持社会交往互动相适应的原则。

  三、新型老年居住设计的要求

  1、由老年人的年龄可以分为自理、介助以及介护的要求,我们需要根据的不同的年龄段进行设计。由于自理、介助以及介护的不同老龄阶段的老人在心理、行为、生活方面的不同,造成对居住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以及外部周边空间环境的设计也会随之有所区别,新型的老年建筑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的群体以及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2、新型老年居住建筑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具有特殊性,所以使得老年居住建筑的设计必须符合这种特殊性需求的要求,因此无障碍设计是老年居住建筑的核心问题。对于无障碍设计应该从室内与室外的建筑空间的组成部分进行考虑,室内部分主要有:起居室、客厅以及卫生间等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室外部分主要由:出入口、道路、公共休息设施、绿化以及照明等主要的组成部分。

  3、新型老年居住建筑的公共服务要进行特殊功能设计,随着社会中的家庭结构正向小型化结构的发展,造成老年人与其子女在一起居住的情况也在越来越少。这些情况都要求老年居住建筑必须具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此外对于丰富老年人群体的精神需求也是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在公共服务需要方面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于研究老年建筑设计最初的单一设计到目前的新型老年居住建筑已经有了许多相应配套的生活服务机构,例如建设老年俱乐部、医疗站以及老年康复中心等方便老人的机构。

  四、新型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功能设计中的问题

  根据老年居住建筑中的要求,需要对适应不同老龄阶段老人的老年建筑在不同功能上的进行区分设计,使其完全的符合老年人居住的特点。然而在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这种按照功能划分的细节设计,在旧的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往往仅考虑到“老人”这个条件,因此在新型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必须对使用者的对象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认真考虑存在的每个细节问题。在设计时应该分别对待自理、介助以及介护这三种衰老程度不同的老年人进行建筑结构功能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不同对象的功能需求。例如在一个比较大的建筑空间内要对一种、两种还是三种情况的老人进行充分考虑,并根据具体建筑的不同需求,从建筑功能的总体到细节,全方位的进行设计,这种做法是解决功能设计问题的十分必要的措施。

  2、老年建筑无障碍设计问题

  老年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是根据在设计时对建筑或者环境的改良来帮助老年人由于丧失或减弱的生理以及心理机能的措施,该设计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在老年居住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室内和室外两方面进行分析:

  (1)室内设计无障碍

  室内设计问题容易出现的地方主要在卧室、客厅及卫生间,这三个房间之间的无障碍设计主要问题是对于通道与家具的空间布置的设计。在对老年人活动最为集中重要空间进行设计时,空间布置上应该考虑发射式的连通布置,用简捷的通道方式来联通各个房间。在对各个联通环节的门口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进入与倒出的空间需要。室内的地面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应该采用橡皮砖等防打滑的地面材质进行设计。

  (2)室外设计无障碍

  ①出入口及路面,老年住宅的出入口以及交通区域等公共空间与老年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在无障碍设计中常常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在对老年人活动的必经之处的路面设计时,空间角度设计要尽量缓,路面的铺设不仅要舒适,而且还要充分考虑防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进行一定的绿化以及划分空间来设计公共区域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比较理想的交通空间。

  ②社区服务空间,在老年居住建筑的社区要设计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设施有老年人活动室以及医护救助站等。在旧的老年建筑设计中对于公共社区的设计仅仅是依照普通的标准来进行的,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考虑比较少。因此在新型老年建筑中应该设计公共休息室以及无障碍座椅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期满足不同阶段老年人的需求,还应该设计拥有一些应急的智能设施的医疗救助站来完善老年人的服务。

  3、公共服务设计中的问题

  现有的绝大多数老建筑公寓社区,对于公共服务的配套设施主要是根据普通人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的,在新型老年建筑设计中应该不仅仅有配套设施,而且还要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使其能供老人使用方便。例如老年公寓就设在普通民居住宅楼里,就会对需要年纪较大或使用轮椅的老人造成使用极其不方便的现象。因此在公共服务设计中我们必须充分的考虑老人们的方便的问题。

  五、新型老年建筑的发展趋势及措施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探讨我们应该发现新型老年建筑不仅仅再是原来的单一模式,而是可以满足老年人居住的多元化与综合化的建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完善。因此我们要不断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进行完善,以下的几种措施希望能够对优化老年居住的新型建筑的设计:

  1、智能化建筑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型的老年居住建筑中设计、配备一些完善的智能措施不进可以使老年人更加方便,而且能使家人和服务人员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例如在室内及室外安装人性化的智能电子控制系统等设计措施可以将起到关键的辅助性帮助;设计缓坡道的滚动传送能够对老年人生活进行改善,是老人的活动非常的便利。

  2、需求化建筑设计

  不仅要在老年人的家以及社区的周边设置便民的社会及公共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给老年人完善的、所需的基本服务,而且还要定期开展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使老年人能切身体验便利的生活。只有深刻的老年人所需才能改进和完善老年居住建筑设计。

  六、总结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建造还有许多地方要我们去不断的完善,本文仅从设计角度对新型老年居住建筑进行了一些的探讨和研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新型老年人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达,贾云燕.《论老年住宅建筑设计》.陕西建筑,2008.1.

  [2]李鸿烈.《老年居住环境设计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2.

  [3]高宝真.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老年人住宅设计规范[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新农村 因素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社会的热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解决方式,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推动农民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为也有利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的设计是农民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设计要点极其重要。

  1农村居住建筑现状分析

  随着近些年来的建房热潮,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农村居住建筑也随之向前迅速发展。对照前面两次出现的建房热潮,农村的居住建筑发展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分别从最初的生存型逐渐向生活型过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最终走向了生态型住宅的发展阶段。再结合近些年新建的农村住宅可以发现,从建筑的形态上,逐渐向城市住宅靠拢,在平面的布置上,可以明显的发现城市住宅的影子。在这些显著的变化中,农村住宅逐渐城市化,很好的体现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一味的模仿而缺乏对自身条件与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是不可取的,在农村住宅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在进行模仿的同时应注重农村特有的自然发展规律、结合实际从而有效的扬长避短。未来的农村住宅,应在结合城市住宅优势的同时更应传承农宅的传统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设“生态型”农宅。

  2国内外村镇建设经验借鉴

  2.1日本民居建筑选材

  日本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且由于木材可以吸收并沁出潮气从而可以有效的调节室内湿度,且在继承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木材成为日本居住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首选的建筑材料。综观日本建筑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1)由于目前成为其建筑的首要选材,因此在成本上更为经济。另外木材自重轻.富有弹性和韧性,对地震有很强的抵抗力。程序相对简单,因此工期相对较短;2)为与现有建材有效的结合与补充,更好的体现建筑的生态与环保,日本研发了几种如降噪音吸音板、硬质吸音板、水泥稻草板、稻壳轻质砖建筑材料;3)再说日本农宅的布局形式,首先不像我国住宅用厚厚的水泥墙做成围墙,相反,日本农宅几乎没有围墙且是独门独院,由厚实的绿篱将住宅包裹的严严实实。院内院子是没有围墙的。厚实的恰到好处地将房子围了个严严实实:院子里也没有敞露的院墙,有的是千姿百态的花卉盆景和奇石怪树、有的农家在这花果绿树之间,再造一座小小假山。主楼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有长方形的,也有方形的。虽造型各异.但其风格透露着传统古典的神韵;呈斜坡的屋面,覆盖着纹路衔接的青色瓦,竖看成行,横看成排,纵横交错;4)从房屋的细节设计观察,大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如门口的对讲机应连通两代人的房间,双方都能控制门的开启,楼梯的灯光楼上楼下都能控制。另外还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如老年人生活起居不便,将底层作为老年人的活动层,且少做台阶、卫生间设在离奇卧室较近的地方等。另外,在进行设计时充分结合自然环境的特点让各层均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上层的优点是阳光充足,通风流畅,但缺乏室外活动空间。

  2.2华西村模式农村建筑建设经验借鉴

  华西村建筑设计再农村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典范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华西村的建筑类型一应俱全,比如学校、剧院、商店、书店、体育场、宾馆、农民公园等,在农村建筑建设中当首前列;2)不光如此,华西村建设中将不同的建筑类型相对集中布置,初步具备功能分区的雏形,如西面已发展成为相当集中的工业小区,东面是集中的居住区,南面有农民公园,北面则是观光游览与公众集会空间;3)基础设施完善。在村落的基础设施上面,华西村建设达到了几位完善的程度。户户实现“八通”,即通电、通自来水、通热水、通煤气、通电话、通闭路电视、通路乃至于通风雨长廊,也在没有居住迁移的情况下,村民在本村企业实现了非农就业转移;4)很好的体现出了建筑发展长廊的特点。和其他村落一样,华西村的建设同样经历了草房--瓦房--楼房--别墅的发展历程,但与之不同的是,该村采取的是集体统一建造的方式,因此具有很强的联建效果。即使是90年代的独立别墅也由无处不在的风雨长廊联成整体,反映了村落一种基本的营建思想。

  3农村居住建筑设计要点

  3.1农村建筑要体现实用性

  近些年,随着农村环境的逐渐改善,农村家庭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如人口的增减、家庭组成和经济的变化、居住观念的更新等因素,因此在设计的同时应该重视民居内在功能的变化,相应也必然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比如老房子的扩建、改建或重建等方式,建筑设计应该延续其内在的生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另外,翻新改造是民居持续存在的物质前提;功能使用上的适用、如何做好适度是民居存在的保证;在使用得度,新与旧功能良好相容,使历史的住居为现代生活服务,是民居存在的和谐体现。

  3.2建筑材料的选择

  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的节能,在新农村的建筑中应该严格限制粘土砖的使用,同时大力推广粉煤灰制作的免烧砖材、空心砖等的应用,并在整个总图布置中应该尽量考虑节约土地及能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相应的施工技术,提高工匠师傅对新材料的掌握能力。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加强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制作新型环保材料,例如水泥稻草板、稻壳轻质砖等。最好针对房屋布局的集约化发展趋势,建议房屋的结构采用370mm墙体,或者是240墙体加保温层的做法,内部墙体仍为240墙体,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

  3.3优化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时,应该考虑当地的设计方位,尽可能注意使道路走向平行于当地冬季主导风向,这样有利于避免积雪。另外与以上布置形式相结合的小范围布局中,可采用前短后长的布置,有利于整个建筑的通风,当整个建筑处于在迎风面时,建筑的布局应该采用由低到高的布置。在建筑做点、条组合布置时,建议将点式住宅布置在好朝向位置,此外,如果条状住宅布置在其后,有利于利用空隙争取日照。

  3.4防风

  农村建筑很多是在山地,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防风,因为气流受山地的影响很大,基于节能的考虑,防风成为建筑节能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一般而言,主导风向直接影响冬季住宅室内的热损耗及夏季居室内的自然通风。从住宅群的气流流场可知,住宅长轴垂直主导风向时,由于各幢住宅之间产生涡流,从而影响了自然通风效果。因此,应避免住宅长轴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即风向入射角为零度),从而减少前排房屋对后排房屋通风的不利影响。考虑到冷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节能建筑应该尽可能选择避风基地建造。基地环境中现有的树丛、小丘等也可以被用来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挡风屏障。

  3.5护结构节能设计

  必须将窗墙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在满足基本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窗墙比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应对南北向窗墙比作适当调整,外窗的节能设计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来提高。首先是窗墙比,确定适当的外窗洞口面积。其次是玻璃,选用导热系数过大的玻璃,热量很容易流出或流入,因此必须考虑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低辐射玻璃等保温性能较好的玻璃。第三是外窗的框材也要加以考虑,否则会形成热桥,严重影响窗户的整体节能性能。

  3.6反应当地农村的地域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要求建筑积极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特征性因素,将其转化为建筑的组织原则及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建筑的演进能够保持地域文化上的特征性和连续性,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

  4结语。

  总之,农村建筑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大力提倡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居民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论文再借鉴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农村建筑的设计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农村建筑的设计的要点,希望对同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P24

  [2]翟连峰,覃琳.基于地域技术的小城镇风貌传承与创新[J].小城镇建设,2011(1)(第一期):87-90.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休闲养老 建筑设计 原则 要点

  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或称作“老龄化社会”。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刚刚迈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面临的老龄问题,特别是老龄人生活居住建筑空间与环境问题急待解决。

  一、休闲养老需求的问题探讨

  休闲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尤为重要,退休以前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去度假、旅游等等休闲行为成为可望而无法得到的享受,正所谓“有钱的时候却没有时间”,退休以后,老年人是“既有钱又有时间”,去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时间充裕、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的必修课。而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而变化最快的领域当属休闲。而从时间、心态、生存状态、行为等角度来讲,休闲的定义就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休闲是人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休闲行为不仅要寻找快乐,也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它是通过人群共同行为、思维、感情,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建构文化意境的。由此来看,众多的老年人有着休闲养老度“假”的需求,而有需求就需要有市场,现有的老年居住模式不能满足老年人休闲养老的需求,因此,老年人休闲养老的需求是我国现有老年居住模式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养老设施的数量、空间设计、规模以及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就变得极其重要。社会现实也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观念,老年人越来越多的由社会机构抚养。因此,合理的设计养老设施的公共空间变的很是重要。

  二、休闲养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重视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俗语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健康的身体是老年人休闲养老的前提,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重视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是休闲养老建筑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为老年人创造老有所养的空间环境。

  2、符合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老年建筑及养老居住模式的研究应该建立在老年行为学的基础上,只有对老年人的休闲行为特征如老年人的休闲活动领域、时间、方式及出行特点等进行分析,才能更好的对休闲养老居住模式及休闲养老建筑深入研究。

  3、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特点需求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生理需求,比其他年龄层的人更需要的是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没有噪声干扰、充满绿地的良好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设施,良好的医疗保障都是老年幸福生活的保证,是生理上的优先要求。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老化,在行动上会表现出老年人的特征。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应得到重视,而其生理需求是生存的基础,更不应被忽略,或是将其简单化,如将老年设施和伤残人设施混并设计等,这是设计的误区和盲区――老年人更需要专门的老年服务设施。

  4、能够满足老年人的休闲养老需求

  大多老年人已退出长期工作领域,家庭生活也简化而不再显示充分的社会责任和归属价值,个人的自我发展和期待成为生活结构的重心。老年人应用休闲来增进自我实现的机会,休闲更能增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甚至能帮助老年人找到人生最后阶段的生命乐趣。老年人的休闲养老需求源自退休后时间的增加,社会接触的减少、角色的丧失等,因此需要参与一些活动,藉由活动来获得生活上的满意感和幸福感。而休闲活动可以培养老人的生活情趣,陶冶老人健康的身心、扩充老人的生活领域,使老年生活愉快、充实。

  三、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 对老年人生理心理条件特征考虑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完整,人们的居住条件相当不完善,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于是,“人者有其居”便是当时人们和政府对于居住条件的一种目标和理想。在这种观念下,把居住建筑数量的增加放在第一位,而住宅的生态环境便相对不是其主要考虑的内容。但是进人21 世纪,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日益增强,因此对于居住环境,不再停留在“有其居”的水平,而是对于居住环境的品质追求。但是目前有很多老年人居住的建筑结构为老年人的条件考虑的不多,也不够智能化,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应急能力不强。

  2、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周边应该有至少关系到老年人日常所需的大型设施,比如社区医院,社区保健站,如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些新型的锻炼设施和一些娱乐场所,供老年人可以再茶余饭后互相在一起聚聚, 感受下安详的晚年。最好有能够提供完整的服务体系,能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老年人康居社区,是一个特别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小型社会。但是我们很多的老年人社区没有想的那么深入,而是在公共设施配套方面做得不够,没有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甚至很多的社区内还没有足够的医疗设施。

  3、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

  在养老设施的公共空间配置上,与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并不符合,空间闲置的部分多,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公共空间的合理配置缺少科学性的设计,各种空间的使用率以及年均使用人数并不符合实际的调查。大部分老年人普遍喜欢在室外场地上活动,有些空间长时间没有人使用,而有的空间人们喜欢去使用,导致这个空间的人群密度过大。譬如,有些养老院里建有很大场地的室内门球室,但很有有人会参加这种活动,大多闲置,使用率非常低。

  四、休闲养老建筑设计要点

  1、休闲养老建筑的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休闲养老建筑的空间环境是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的布局设计受基地条件、周围环境状况、气候条件、空间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休闲养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建筑,它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对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饮食起居、健身保健、交往购物、学习传授等需求都要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派生出各种新的功能需求,它的总平面布局方式对于满足休闲养老的种种需求十分重要。据相关报告,有四个因素影响老年人对户外空间的使用,分别是活动场所的吸引力、独立性、微气候和坐椅的舒适性。而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对这四个因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合理的布局可以营造宜人的尺度,创造适合的有吸引力的交往空间,以及适宜的微气候条件,甚至对邻里关系、预防犯罪、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2、景观设计

  宏观景观环境设计层次上,需加强景观的连续性,通过围合、渗透、对景、借景等手法,形成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景观;微观层次上,既要注重建筑单体的造型设计和近人的尺度处理,通过点、线、面及垂直绿化等,既可以使自然景观与新建筑群体之间相互融合,更重要的是创造宜人的环境品质;重视雕塑、标志、座凳、围栏、地面铺装等方面的细部及小品设计,使休息空间形成适宜老年人的环境气氛,创造老年人休闲养老的良好空间,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易于使用的休闲养老建筑空间环境。

  3、创造适合老年人的空间环境特色

  老年人要享有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就要求休闲养老建筑也应具有多层次的、丰富的适合老年人的空间环境特色。富于变化的空间不仅使老年人保持新鲜感,还可以使老年人随着空间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心情,也可以根据心情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空间场所来休闲,按一定等级次序安排的放射形或轴线形空间,沿路设置视觉焦点和地面标志物更受老年人欢迎。老人们不喜欢单调、贫乏的空间环境,而喜爱它的丰富和有选择性。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不仅体现在从私密、半私密空间到公共、半公共空间,从交往空间到独处空间的过渡等等,还体现在满足老年休闲娱乐的多种形式,服务设施的多种类型,例如舞厅、健身等活动需要大型活跃的空间环境,而书画、等活动则安静的小空间就可以满足需要,过大不仅浪费反而显得缺乏私密性。

  打造中国梦,构建和谐一生的人居生活。不单单年轻人希望住好房子,同样也是老年人的梦想。老年居住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希望越来越多的符合老人心理、生理特点的老年建筑应运而生。老年住宅建筑设计工作应该与时俱进,设计要以21世纪的居住水准为标准,树立“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指导思想,重视传统的生活习惯,重视为老年人创造亲善的邻里交往环境,为老年人营造出养老幸福天地。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让“关注老年人,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宋岭 张少伟 李志民 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 [期刊论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6期

  [2] 李春阳 李思丽 城市老龄化及城市环境设计思路的探讨 [期刊论文] 《河南科学》 ISTIC -2001年1期

  [3] 张弘 老年住宅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学位论文]2008 - 湖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4] 王珍吾 无障碍环境设计 [期刊论文] 《住宅科技》 -2003年5期

  [5] 张少伟 李志民 宋岭 城市老年人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探析 [期刊论文]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 -2011年2期

  [6] 梁俊辉 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浅析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ISTIC -2011年9期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7

  1. 中国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状况

  1.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多以环境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场所理论、医疗护理的研究居多。

  在环境心理学方面,有学者认为认知图理论是环境的心理特征。依据认知图理论,环境的预先勘察已经被用来协助老人适应新的养老设施,以及帮助老人找到购物中心的路;日本的井上胜也的《老年心理学》较全面的阐述了老年人知觉视觉、思维智力、动作反应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从而产生情感动机和满足自身心理的需要。

  在行为学方面,丹麦的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可以为老年设施的空间等级营造、户外活动空间、交往空间营造提供理论依据;奥斯卡纽曼的《可防卫空间》为老年设施的安全设计方面提供依据。环境行为学着重研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人们的心理的影响,即环境是刺激,人体外部感觉器官和人体内感官与环境也有交互作用。

  环境行为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宄提供依据,在宏观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人类聚居的多样性和混合性。

  在场所理论方面,挪威的诺伯舒兹《场所精神》在养老设施实现原居安老,探讨如何营造老年人如何产生归属感以及对场所产生依赖和认同。

  在无障碍设计方面,人体测量学(的后两项内容是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借鉴,其中最后一项还逐渐发展为人体工程学,又叫人体工效学。人体工效学科学地确定了人类生活空间的尺度和环境,不仅研究数据的应用,还有人在环境中的多种感官,以及人在环境中的能力的研究,是现代工程设计普遍运用的方法。的《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一书,作者对人体尺寸做了详尽归类。

  在社会学方面,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家庭的增加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冲击。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试图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与其他人以及环境的相处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的理论主要有四种:①撤退理论(即老年人不再担任某种角色和责任的时候会把自己从社会结构的某些位置中撤退出来。②活跃理论即有些老年人从某种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还将寻找其他的代替角色。③连贯性理论即老人在适应自身能力的改变、新的境遇以及生活经历迹他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要保持现在与过去生活之间连贯性的需要。④环境压力和个体能力理论个体能力和环境需求之间存在平衡的话,老年人就能积极地适应和应对周围的环境。

  在需求理论方面,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和布拉德肖的“需求理论”,都为老年人居住建筑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层面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阶段。老年人的阶段是生命阶段的第八个阶段,此时期的特点是自我整合,这为老年居住建筑中的特殊精神空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早于中国,立法、社会保障走过了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立法先行保障下的设施分类、设施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方面都为我们学习借鉴提供了宝贵意见。

  在设计方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马赛,提出通用设计理念。1997年设计师朗麦图片来源:脉斯和其他设计师提出了第二版的“通用设计”①的七项原则②,是通用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通用设计理论实践的基础。它为多个年龄族群的居所及环境设计提供基础,这些原则可以被运用于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如日本的碧空老人之家的中庭设计,除去无障碍设计之外,还可以提供园艺治疗的空间、交流、防卫、相互监护、易于报警的空间。

  2.国内研究动态

  2.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我国的养老问题心理方面的研宄中,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反馈模式”与西方学者提出的“接力模式”类似,都在探讨养老问题的“责任伦理”,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心理和伦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天津大学徐从淮博士的论文《行为空间论》“老人行为与空间”一章揭示了老人的行为、空间、心理的关系。

  山东大学吴敏的著述《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宄》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视角通过用数学建模法、统计学法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宄城市和农村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并对机构养老设施的硬件水平和服务人员的数量、服务质量、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的比例等情况都做了理想模型的分析。文章还首次对国内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但是没有研宄机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空间比例方面的理想模型。

  中国老龄科学研宄中心编著的国外养老丛书系列《夕阳红工程养老丛书》介绍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养老模式,重点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养老保险等方面介绍社会

  对老年人的保障,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介绍老年人如何乐享晚年,而并非将养老当做仅仅是解决老年人温饱的最低层次的生存救助。丛书也未从如何营造适老化的居住环境的建筑设计层面进行研究。

  王江平的《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老人居住环境的室外场地、室外空间和室外设施三个层面分析老人居住外部环境的场地、空间特征,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对老年设施问题进行过长期的研究。

  方舒在其硕士论文《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居住建筑类型研究》中,对合肥市的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的调研发现,大部分老人对于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来讲比较倾向于老年公寓,一方面认为老年公寓收费合理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较为自由,能交到道合的朋友,使用者能够接近使用;提供适当的大小和空间,让使用者接近、够到、操作,并且不被其身型、姿势或行动障碍的影响。

  在对现在的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人们的养老观念可以由“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转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向社会寻求养老支援。

  2.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王江平《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中提到了“被动利用环境设计”,主要是讲对环境设计时的一种方法,即人的通感不能全部感知的环境可以利用某一种或几种感觉(多为视觉)而被动感知环境的种环境设计力法。杨小东将通用设计理念与住宅相结合,提出“普适住宅”的构想,指出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的不同,并提供了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的新途径。还根据通用住宅模式对国家的一系列住

  宅规范做出了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西)编老年人居住建筑应对银发时代的住宅策略杨小东,

  钟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美)布拉福德珀金斯等著老年居住建筑李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亓育岱主编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李志民,宋岭主编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居住伦理;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居住方式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3—0110—06

  “居住伦理”,即人们在日常居住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人格、人生的塑造,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内容,居住伦理重在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关注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塑造健康的居住方式,树立理性的居住伦理观和行为方式。目前国内的居住伦理研究主要可以从近30年来关于居住学研究的成果中体现出来。居住学研究的主旨虽然在于探索人类居住生活的内在规律,生活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生、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和结构关系等①,但在研究过程中必然关涉对现实伦理问题的阐析,而且有的伦理研究(如建筑伦理)已呈独立的态势,因此,本文基于居住伦理的内涵与居住学的三个重要范畴:居住建筑、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结合国内的居住学研究成果,对其中伦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成果和研究的不足做一述评。

  一、居住建筑伦理研究

  正如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所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作为一门综合诸多软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居住学与建筑学关系密切。人类居住的本质在于建基于人类生活与行为之上的家屋,家屋并不仅仅包括具体技术、材料等实在的内容,还包括抽象的文化传统意识、价值取向等范畴,而这些使居住建筑的伦理研究成为可能。

  居住建筑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其兴起,一方面源于建筑本身与伦理之间的深层关联,另一方面则是因现代建筑实践中涌现的大量伦理问题的推动。中国的建筑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由一些建筑学者发起,他们在其论著中开始涉及建筑的伦理问题,如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沈福煦在《宗教·伦理·建筑·艺术》一文中较早论及建筑与伦理的关系,指出:“建筑伦理学是从建筑实践中引出的经验和原理,主要关注的是对与建筑相关事物的态度,或者是说,对这些事物的判断。”②21世纪,随着居住学研究在国内的深入展开及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建筑师职业精神缺失等多重危机的出现,关于建筑伦理的讨论日趋白热化。除了建筑学者,一些伦理学者也加入其中。拓荒之作为秦红岭的《建筑的伦理意蕴——建筑伦成果,其主要是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的。

  第一,以伦理视角阐析古代居住建筑的思想特征,揭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伦理意蕴及伦理功能。伦理概念在建筑中的形象反映构成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而伦理观的流变与建筑发展间的关系则构成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有的研究从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出发,指出中国“居以载道”的建筑理念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如秦红岭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及和谐为本的人伦观;陈喆等在《传统民居空间划分的伦理内涵》中以家庭伦理为主线,考察人类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划分方式,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伦理旨向;马旭初在《北京四合院与传统伦理观念》中以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为例,揭示了四合院内宅、外宅的划分体现着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内宅的居住安排反映出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观念;张峰率在《“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影响》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男女空间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传统居住建筑设计的深广影响。从以上研究成果看,中国传统的建筑具有内外有别的空间格局、尊卑有序的标示功能以及注重礼制的精神承载等特征,这些特征皆源于传统儒家伦理规范——“礼”,“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价值内涵,因此,由“礼”的精神影响的建筑无不体现着一种等级差序。有的研究则从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出发,探析伦理观念的流变与民居建筑的赓续构成的源流关系。有学者以民居建筑嬗变之“流”为立足点,指出导致这一嬗变的原因是伦理观念的变迁。如董睿在《居住文化的变迁与传统伦理的嬗变》中,从大历史层面揭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伦理观念从大一统走向民主、从强调等级走向主张平等的巨大嬗变,而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民居建筑则见证并体现着这种嬗变。有学者以道德观念的嬗变之“源”为立足点,微观论证观念客体,即民居建筑的巨大变化。如陈斌的《从家庭伦理道德的转变看家庭居住方式的变化》指出,不仅社会文化、伦理意识的变迁会深刻地影响居住建筑、居住生活的变化,居住建筑、居住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价值观的嬗变。

  第二,从应用伦理的视角,探讨建筑师的职业伦理问题。建筑师的职业伦理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分析,前者指建筑师从建筑的价值属性、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进行的哲学探究;后者则基于西方的伦理准则,围绕建筑师的个体责任和义务,研究建筑师在民居工程实践中碰到的伦理难题和责任冲突及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从微观层面出发探讨建筑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如秦红岭在《试论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中将责任伦理视为建筑师首要的道德规范,认为建筑师必须担负起神圣的原始伦理责任,诗意地创造和守护人类的家园,让人更好地存在着。秦红岭在《职业伦理视野中的建筑工程伦理》中还提出了保证这种责任有效的方式。除了责任伦理,有的研究还从美德理论出发,指出建筑活动内蕴着求真、臻善、趋美的伦理价值,所以,“建筑师不仅有求真的欲望,更有求善的欲望……希望自己的目的能够在改造世界和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活动中实现,希望人们在他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中幸福地生活”③。这是建筑师的普遍良知,这一良知甚至在制度伦理缺位的时候也能发挥巨大的规范与引导作用。这些研究开拓了国内职业伦理学的新视野。

  第三,以中西方哲学元理论来探讨居住建筑的伦理基础,拟构建国内居住建筑伦理体系。对此,有的研究从传统建筑所载之“道”着手,汲取其中的建筑理念,赋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以生命。如邱建伟的博士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通过哲学与科学的综合分析,建立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合理化因素,从更广泛的领域反思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提出现代建筑设计应秉持人性的、人文的理念,要使建筑与人实现“天人合一”。有的研究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理论来探讨建筑的伦理本质问题,对其“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如郭宇力的硕士论文《历史的栖居: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历史性存在”筑造思考》,把“面对事实本身”作为理论视角,将历史街区问题的研究置于“人之存在”的深度和城市、建筑整体演化的背景之下,从哲学和现实“筑造”两个层面展开命题式的探讨,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危机根源予以反思。还有一些研究基于国内建筑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筑活动中存在的值得研究的伦理问题,如建筑工程伦理、建筑技术伦理等问题,不同利益阶层的利己行为、弱势群体的居住质量问题等,这些研究强调未来的居住建筑实践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建筑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兼顾公平与正义等。

  第四,从代际伦理的视角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尤其是传统民居的保护问题。这些研究或者运用建筑学、人类学、哲学等方法,反思城市化的功过,认为城市化导致普遍的文化平庸状况,这种平庸已经使历史丰富性丧失,城市记忆力模糊,甚至失语;④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非常危险的时期,正在走向反人性、反人文之路,城市化应有的伦理目标应该是为历史留空间,为生活留空间,为子孙留空间。⑤或者运用文献学、建筑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拼贴、还原中华传统古老民居建筑原貌的基础上,一方面指出这些由城市、乡镇、集市构成的复杂社会文化现象会随着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行政局面、伦理文化赓续的盘根错节而融为一体,它们是中华悠久历史馈赠给后世的丰富遗产,我们的伦理责任就是让其得以存续;另一方面指出研究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的“寻根”,在“实用”哲学大行其事的今天,我们要完成个体灵魂的完善,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从冷僻、萎缩走向“适应、合理、变通、兼融”。⑥

  综上分析,目前国内建筑伦理研究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正如秦红岭在《建筑伦理研究的现状评述:学理基础与趋势展望》中指出的,国内建筑伦理研究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如此,建筑伦理研究的成果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建筑而非乡村居住建筑的伦理问题,更多的是对文化意蕴而非人居建筑伦理价值的思考,这是由居住伦理的非独立性所导致的。但应当肯定的是,相较于居住伦理其他范畴的研究,国内建筑伦理的研究成果最丰硕、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这些研究,一方面,为中国建筑伦理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城市的人性、人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居住伦理学建立之先声,居住建筑伦理的研究也为居住环境伦理、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居住环境伦理研究

  挪威建筑理论家C.N.舒尔兹认为,“居住”意味着人与给定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系。人想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必须“认同”于环境,即人赋予环境以意义、对环境有“归属感”,这才是居住的真实意义。⑦因此,有的学者甚至将居住学视为全面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学科。人类居住生活与社会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居住学形成之前,就已是学界关注的主要伦理问题。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邹德谨和一些日本学者就对这一方面做了最早的探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居住学的确立,日本学界以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广阔的理论视域不断推动研究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对居住环境伦理的体系化研究,时至今天,居住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研究已成为西方伦理学研究的显学。但由于政治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一些建筑学者、伦理学者的推动下,中国的居住环境伦理研究才渐趋复兴。居住环境包括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人工环境。⑧所以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人居环境伦理研究给予述评。

  第一,基于生态伦理观、环境伦理观探讨传统的居住观念、居住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有之利”、“现有之弊”与“应有之义”。其中,“既有之利”指居住环境伦理研究重在把握人类传统居住文化的价值,指出中国传统居住追求“宜居”,强调居住环境与人和自然间的融合。如谭刚毅在《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伦理”的概念,可实际生活中却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种亲和关系源自中国人的古老智慧。朱力认为,“在中国古代依靠经验来营造宜居环境,并以阴阳五行等思想加以引导,而产生了风水学说,按照‘趋吉避凶’的原则,以指导居住环境的选址、定向、施工等,其中隐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都认识到指导传统中国人“宜居”生态理念的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现有之弊”主要指出了人类居住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危机,分析了造成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错误的生态观。荆其敏等强调,导致空气、水等居住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类生存的价值观及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弊。传统的住宅讲究“天人合一”,但现在,由于建筑师缺乏土地生态学的观点,城市和乡村在建房时只会挑选最好的地段,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⑩对此,秦红岭也在《试析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价值原则》中揭示,现代人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将自然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具,这种观念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反映在国家发展、城市建设、民居建筑和人们居住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朱力以本雅明的批判理论分析了这一价值观的哲学根源,其指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崇拜与确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宰了人类的价值体系。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代环境伦理问题产生的价值根源。“应有之义”旨在基于导致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价值和人性根源,强调借鉴传统,以新的自然观应用于当代居住设计与建设、居住生活理念之中,培育现代人的环境伦理道德意识。如孙彩萍从宏观层面指出,传统的自然观、生态伦理观不仅是中国未来居住建设的文化资源,还是遭受现代机械自然观之苦的西方文化观念变革的契机所在。朱力从微观层面强调,明代文人在居住环境理想图式、日常生活情趣、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上对自然的审美与尊重的精神,对当代社会构建生态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仅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思考自然价值的思维定式。此外,有的研究也正确地看到正是人类的欲望造成了今天的环境问题,所以必须抑制人类的消费欲望,善待环境,关爱万物,建立起一个“低熵”社会。

  第二,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居住行为间的伦理关系。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伦理研究的社会文化环境既包括居民的居住观,也包括居住区内的安全、邻里关系等问题。研究者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居民生活的意义。宏观层面,有的从历史主义视角研究儒家礼制文化与阴阳风水等神秘文化对城乡聚落方式的影响,如肖群忠指出,中国古代邻里关系的基本特点决定邻里关系主要是以道德作为调节手段,形成了亲仁善邻的道德态度、乡邻和睦的价值目标、相容相让的基本道德、相扶相助的伦理义务;有的研究,如林永匡的《民国居住文化通史》,立足社会大变动时期,探讨新旧文化在城市居住伦理中的共存与冲突。有的研究立足现实,阐述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民居建筑和居住生活产生的利弊,如郭晓蓓的《“城市生活”今昔:民生伦理的审视视角——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道德思考》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俗文化为主流的社会,这一俗文化在商品社会中以群众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为内核,极大地影响着当代的居住文化、居住伦理和居住道德。微观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各区域及少数民族人居环境伦理的探讨,这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得比较充分的部分,为中国古民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人工环境的伦理性及其对居住生活的选择、居住质量的影响。“人工环境”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住宅的设计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卫生绿化等。调查显示,人工环境的质量直接反映居民的居住质量,决定着人们的购房行为,成为衡量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要标准。罗雪中认为,与以往人们“被居住”不同,现代人在选购商品房时更追求住宅区的人工环境。与传统的宜居理念不同,现代的“宜居”与“便利”紧密联系,进而与幸福感、城市的满意度与认同感等伦理心理密不可分。遗憾的是,国内目前这一层面的研究多停留于艺术、建筑的层面。

  总之,现代人迫切需要一个安静、安全、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然而,国内居住环境的状况虽已得到一定改善,伦理研究也已起步,但与民生需求相比,都是相对滞后的。主要体现是:缺乏类似国外学界将居住、社会和环境问题联为一体系统地归纳和阐述居住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评价理论的系统化、评价理论的理论化等研究成果;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尚未建立,或囿于现象的描述,学理分析不足,或仅局限于形而上的论述,而建筑、环境学等科学知识背景匮乏;针对居住环境问题开出的很多“药方”只能停留在学术层面,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诸如居住安全、居住用水等居住环境的范畴研究尚待起步。这些既是居住环境伦理研究的局限性,也是其未来研究与发展的生长点所在。

  三、居住方式伦理研究

  居住方式伦理以居住主体的价值,居住主体与居住空间的关系,社会中各种因素成长、组合与嬗变综合作用引起的居住方式流变为研究内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初,伴随世界范围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住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居住学形成,居住方式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逐渐为西方的多个研究领域所重视,出现学科综合、交叉的大趋势。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居住方式研究开始是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内容承担着启蒙民众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中叶得到一定程度的独立发展。21世纪,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居的矛盾,居住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与住宅理念一元化的矛盾,贫富差距、居住空间的隔绝与社会制度的公正性问题之间的矛盾以及西方居住学理论的引进,推动了居住方式研究的迅速发展。综合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居住方式的伦理本质及现代居住行为的价值缺失问题。有的研究综观古今中外的居住文化,主张住宅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才能让人们对生活更满意,才能共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现代城市高层住宅与小区正背道而驰,造成使用者的不满。有的研究认为,虽然现代城市住宅建筑已开始强调人的参与和改善人的居住感受,但中国的城市规划本质上仍未摆脱功能主义的影响,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依然很严重。鉴于此,邱建伟博士在其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中,主张研究或借助西方建筑模式、生活模式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指导中国的建筑观、居住观,或者致力于以传统“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作为今天住宅建设者的学理依据。

  第二,从政治伦理层面探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居住建设的权利。根据198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布赖顿会议宣言》提出的城市住宅的发展均势,未来的居民是最主要的决策者与建设者。按建筑规划设计的步骤,市民、设计师、政府官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义务,由此产生了对不同角色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目前,国内研究多为对建筑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和政府官员的职业伦理的探讨,而对于城市规划、居住决策的“公众参与”问题的伦理研究很少有涉及。其中,对政府官员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主要从百姓“难住”、“住难”的现状及其居住政策、法规的研究中加以体现,如张增船指出,“住有所居”是当前的一项民生大计,有着人道主义、制度公正、人权等内在伦理意蕴,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政府责任的缺位、财税体制和土地政策的伦理失范,使“住”成了居民的沉重负担。居住危机实质上就是制度伦理危机。

  第三,从制度伦理与关怀伦理层面探讨中国的弱势群体居住生活中凸显的伦理问题。这是目前中国居住伦理研究亟待重点关注的领域,然而却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现有的研究有的着力从整体探讨城市“居住弱势群体”的伦理问题,如焦怡雪的博士后报告《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将“居住弱势群体”界定为居住现状水平不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又无法通过市场途径改善居住状况的群体,提出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目标为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社会权利。有的则具体研究了“年龄弱势群体”——城市老人的居住问题。21世纪,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居住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与20世纪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王江萍在《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中指出,孤独感和沮丧感是独居老人的普遍精神状态,传统的以“孝”为核心建构的住宅设计和家庭居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老人的这种状态,使老人能够获得幸福的晚年生活。有的研究针对“绝对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作以初探,如单孝虹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新区的道德伦理建设初探》强调,农民工居住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居住方式或大或小地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实际上,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彰显出的是制度的公正、公平等伦理问题。这部分的研究应当成为伦理学各个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四,从家庭伦理的视角透析反传统的“特殊家庭”的居住伦理问题。由于家庭组织形式和成员间伦理关系、社会地位的不同,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日常的交往形式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研究探讨了“丁克家庭”的家居方式,如梁旭的《“丁克家庭”的居住问题研究》指出了“丁克家庭”这一居住方式对传统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有的则研究了城市的“空巢家庭”,如侯立丽的硕士论文《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居住模式研究》指出,计划生育造成“空巢家庭”成为未来中国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对于“空巢家庭”,除了来自家庭、社会的人文关怀外,还必须实现空巢家庭住宅设计的人性化、住宅环境的环保性和住宅社区的交流性特征,这样才能确保空巢家庭的和谐。实际上,除了城市“空巢家庭”,乡村也表达出日益纠结的家庭、社会伦理困境:夫妻长年外出打工,孩子和老人形成“空巢家庭”,由于相比由此导致的“留守儿童”的伦理问题,老人的居住伦理问题已显得微乎其微了,所以这部分的伦理研究少有人问津。

  第五,从社会伦理的层面探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居住方式伦理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导致阶层分化,由此映射出社会阶层分化后不同阶层居住方式的封闭与隔绝、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住房资源不仅被市场“看不见的手”掌控,更为权力所控制,于是,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猖獗,有限的住房资源分配失衡。就此,刘精明指出,旧城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优势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权力和金钱占有教育、交通、环境等最好的资源,而拆迁居民逐步被边缘化为弱势群体的过程。居住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空间使用上的隔离与分化,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阶层隔离和贫富隔离。鉴于此,研究者试图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秦红岭在罗尔斯正义论的启示下,强调了城市规划者的社会责任。有的研究则通过对美英等国的实践分析,提出“混合居住”的方式,以解决居住分异、空间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但唐晓岚反对“混合居住”方式,认为这样可能引发和激化阶层矛盾,应该加强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社会调控的介入,以达到各阶层居住利益的公平。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从各个层面反思了中国现代居住方式存在的伦理困境,但研究也存在非独立性、非系统性特征。此外,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政治制度伦理的否定维度即保障性制度的研究,而非诸如公众权利、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等的维度;研究还局限于城居生活方式的探讨,乡居方式的研究甚少涉及;对居住主体范围的伦理研究也亟待扩大。

  四、结语

  “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行为,而以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与居住方式伦理为本质内容的居住伦理,蕴含着人道、人性和人本,公正、平等和幸福等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不管时空如何变幻,都必然折射出个体的追求与价值、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它本应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主客观的因素,相较于发达国家理论成熟、视阈开阔、方法多元的居住伦理研究,中国的相关研究起步晚,目前还处于对居住的伦理问题进行多角度反思与学理基础的探索阶段。因此,这些反思和探索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而弥补这些不足,推动中国的居住伦理研究走向独立,实现学理化、系统化和人居价值指导正是未来研究者的目标所在。

  注释

  ①胡惠琴:《日本的住居学研究》,《建筑学报》1995年第7期。②沈福煦:《宗教·伦理·建筑·艺术》,《建筑师》1985年第22期。③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第109—110页。④雨时:《失语的城市:关于居住文化的思考》,作家出版社,2004年,第2页。⑤白晨曦:《城市化:是“家乡”还是“他乡”》,《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第2期。⑥朱良文:《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124—127页。⑦[挪威]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居住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黄士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1页。⑧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40页。⑨朱力:《中国传统人居思想中的生态伦理观念》,《求索》2008年第6期。⑩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朱力:《生活方式与环境伦理——文人居住生活中的自然审美意识》,《学术界》2008年第3期。孙彩萍:《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看人与自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刘湘萍:《欲望居住:房地产广告区隔诉求与和谐社会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肖群忠:《论中国古代邻里关系及其道德调节传统》,《孔子研究》2009年第4期。罗雪中:《论我国城镇住宅消费环境》,《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荆其敏、张丽安:《图解环境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第103—109页。于一凡:《城市居住形态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13页。张增船:《伦理视域下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理论界》2011年第8期。刘精明:《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

上一篇:术中神经生理监测的应用 (美)阿蒂夫 M.侯赛因(AATIFM.HUSAIN)编
下一篇:如果你越来越累,越来越不想上班......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