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III | 我的偶像是老师,“护”我前行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编

  者

  按

  “我的偶像是老师”征文活动第三季!“追星不如追老师,身边的老师就是大明星,也是学生的启明星!”看看护理学院的老师们是怎样尚德精术、呵“护”学生成长!

  往

  期

  推

  荐

  第一季:学生说 | 我的偶像是老师

  第二季:学生说II | 我的偶像是老师,星光闪“药”

  郭记敏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

  郭老师教授我们《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护理伦理》、《护理心理》等课程,是我们最初了解护理的指引者,也是帮我们理解并构建人文精神的督导者。课堂上她是春风,播种知识,引领我们在最青春的年华里,仰望学科的星空和大海。在课堂外,她是一位在生活的人。用心修剪时间土壤里生出的野花和草,并回馈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是时间洪流中安静的行者,对于现在,她有一份植物性的、温凉的、可分享的爱和热情;对于未来,她认真度过每一个生日,表达期许,日子就像河流一脉相承地流淌下去。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会记起某日趋遥远的午后里一名和蔼的老师倾听学生们谈起胸中的理想和渺小的伟大。她呵护了它,并同时种下一颗更令人完整的种子。

  侯淑肖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副教授

  “

  《师说》有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侯淑肖老师正是书中描写的师者典范,她一以贯之严谨、高效、细致的工作态度,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勤恳耕耘,忙中有序,严谨治学。

  在课堂上,侯老师贯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们发散思维、热烈讨论,对学生们存在的疑惑鼓励他们主动地去探究答案,及时给予正向反馈。温柔是老师的代名词。与侯老师相处、交谈过的人均如是评价。

  侯老师如三月春风,永远和煦温和。在科研项目上,老师对每个研究方案严谨思考,制定方案推进项目撰写论文每个步骤都能看出老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贯穿始终。在教导研究生上,老师都会耐心指引我们、循循善诱,每次在科研遇到困惑去找老师谈完都会顿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生活中,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犹记去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留校过年,老师在假期专程给我们送来年货一起聚餐。好像北京的冬天也变得暖暖的。何其有幸,遇到了温温柔柔的老师,可可爱爱的同窗们,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伴随我的求学道路,课题组内活泼、温暖又不失严谨的科研氛围。老师细心培育出一片沃土,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成长环境,我们也在老师的呵护培育下茁壮成长。

  正是存在着像侯老师这样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并甘之如饴不断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先锋走在前列,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热忱。言传不如身教,我们看到老师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和亲切有礼的处事原则,才能有不断努力不断砥砺前行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和信心,感谢我们的恩师!

  ——侯淑肖老师课题组陈珊珊、樊晓霞、武园园、李淑敏、李绍琼等

  任丽华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妇儿科护理教研室

  副研究员

  “

  人生从幼到老,从无知到有识,会经历很多的事,结识很多的人,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但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还是我的老师--任老师。任老师教我描绘了第一笔人生的蓝图;伴我走过一段段容易跌倒、彷徨、迷途的道路;是我成长岁月里最可信赖的朋友,是我迷茫时的灯塔,通向理想彼岸的舵手。是她给了我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人生不尽的精神财富。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生长;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芳香,感谢我的老师以无私伟大的爱给我温暖和力量,能遇见任老师,真好。

  学术之路,任老师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倾注自己的心血培育我们;人生之路,任老师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分出自己的心神照顾我们。难忘的,是每次老师在文档上留下的一个个细心批注;难忘的,是每次老师在相见时表达的关心;难忘的,是老师每次温柔的关心与鼓励。至亲至善,亦师亦友,用来形容亲爱的任老师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任老师身上最触动我的一点,是她积极而热情的态度,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讨论课题细节时、在听取汇报时、在课堂讲授时,我们总能看到她热情饱满的样子,并且总是主动思考的,从不因繁复而懈怠,认真严谨地对待哪怕是如行间距一般微小的细节。但她又是充满亲和力的,就像一位知心而可靠的朋友,让我们能放下思想负担,愿意同她分享快乐、倾诉苦恼。在我的印象里,任老师经常是很忙的,连轴开会、开展科研、组织课堂,还要指导我们的学习与科研,但她却总能带着活力满满的笑容,把温暖和好心情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而这正是我一直向往的状态和努力的方向。何其庆幸能成为任老师的学生,能在这么棒的氛围之中,为期待中的未来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奋斗。

  ——任丽华老师课题组沈美頔、黄奇芳、王崇锟

  孙玉梅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

  在我印象中,孙老师总是笑眼盈盈的模样,她既是我们的授课教师,也是我们思想上的引路人。上孙老师的课,总是觉得放松且自在,因为她是那样的亲切随和,令人如沐春风。她对待教学严谨求实,每次上课都能感受到她的热情和认真,她在课上会细致地指出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并认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这让我们获得了专业上很大的进步,除此之外孙老师还注重对我们思想上的引领,作为一名党员,孙老师淳朴而又自律,她始终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她的这份淳朴和自律也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每次和孙老师谈话都觉得充满了正能量。

  每次在校园相遇,遇到孙老师都会热情和她打招呼,孙老师也以微笑回应我们,并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业。她的平易近人,她的谆谆教导,她的淳朴自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正是有孙老师这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模范走在前列,才能有我们这些努力奋进的后辈。感谢孙老师!

  最初接触孙玉梅老师是在《健康评估》这门课上,她是这门课的主要负责人。

  孙老师的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记忆深刻。她十分注重课堂互动性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上课时,她循循善诱,条理清晰,不断调动我们的思维,将一个个难点分化为简单的小点,将枯燥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特别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总能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一些新的启发,增加我们对临床工作、对专业价值的认识。而且她还特别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对我们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的剖析,引导我们解决问题。

  更打动我们的是老师对我们学习以外生活的关心。我有一次身体很不舒服,在教室里没有精神学习,老师发现了之后非常关心我,让我先回宿舍休息,也给了我一些缓解不适和改善身体的建议。

  对孙老师印象深刻的原因并不只是这些。我是一个因为想要考得更好总钻牛角尖的人,在成功加上孙老师微信之后自然也成了一个麻烦精。临近期末考试那段时间,我总是拍照给孙老师向她请教问题,老师也不厌其烦,哪怕是晚上十点多了,还愿意打电话针对我不明白的问题为我答疑解惑。尽管最终成绩仍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还是非常感谢孙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加入了孙玉梅老师的课题组之后,除了对我们科研方面的指导,老师也经常会找我们聊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给我们指导和建议。尽管老师工作十分繁忙,但只要是跟我们在一起交流时她永远耐心而不厌其烦,鼓励我们一旦遇到问题及时与她沟通。她总希望我们能学到更多知识,不蹉跎大好时光,欣喜于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收获与进步。在与孙老师相处时,能感受到孙老师对于一切新知识的好奇与好学,哪怕我们这些学生都很难像她那样有着挑战全新领域的勇气,这也激励着我们多多开启尝试、挑战自我。

  孙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总让我们为之感动,她认真严谨的态度、乐于学习的精神也不断感染着我们。我们能将她当成朋友倾诉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从她身上收获学业之外的人生经验。我们都深深地感谢孙老师一直以来在各方面的帮助,有机会跟随孙老师不断学习进步实在是我们的幸运。

  ——陈怡诗、尚雪、胡倩、范馨月

  万巧琴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老年护理康复教研室

  副主任 副教授

  

  “

  初见万老师,温婉端庄是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里的词语;入组之后,则发现老师的温柔之下有着令人心惊的能量。在我眼里,万老师的生活一直十分忙碌,似乎永远排满了教学和科研。虽然忙碌,但细致严谨是万老师不变的态度。对于我们发过去的文稿,小到格式大到思路,她总会尽心尽量给予指导。虽然忙碌,但凭着一颗对老年护理领域的探索之心,她自己不断学习,也教导我们对科研充满兴趣和好奇,同时充分支持并帮助我们学习进步。此外,万老师对科研的坚持也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们。我们与老师的交流讨论会总是充分而深入的,常常不知不觉便过去几个小时,甚至到深夜。有时我们都深感疲惫,但老师却依旧精力充沛。我们总说,老师是小小的身躯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另一方面,万老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也是关怀备至的,常常劝我们不要熬夜、多多锻炼,经常给我们带水果点心,还抽时间领着我们出游。我们组里都是离乡求学的同学,万老师让我们在异乡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不论是在学术上亦或是生活上,我们都常常能感到老师的关怀和陪伴。很幸运,我们遇到了万老师,她是我们学术和生活上的榜样!

  ——万巧琴老师的粉丝们

  王志稳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基护教研室主任 教授

  “

  初识王老师时,她是我本科期间的授课教师,当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严谨、认真又学识丰富。她讲课时,深入浅出,总能勾起学生的对科研知识的好奇心,是学生们一致“认证”的有魅力的老师。

  王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习科研上的引路人,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榜样。她对待科研一丝不苟,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写论文要有逻辑,不能直接堆砌文献,引文要严谨规范,从小事做起。她经常工作到深夜,批改作业、整理资料等等,但是每次上课依旧精神饱满,非常愿意也乐于为学生答疑解惑。她经常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积极地看待自己的专业和科研,传递正能量。尽管她这么忙碌,科研、教学样样不落,但是也会经常跟我们说不要太辛苦,她希望自己的学生在科研之余也有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没有听明白或者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的时候,她就会耐心的纠正我们的错误,给出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当我们过的忙碌的时候,老师也会说需要适当放松,但是在工作的时候也要提高效率;当我们焦虑开题结题做客论文的时候,老师也会建议我们多互相沟通,相互帮助,一起完成工作;当我们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老师也会亲切地说“辛苦了”“谢谢”,老师的平易近人和对我们的尊重,让我们更好的在一起学习生活。当然也有ddl的紧迫,处理工作的慌乱,但是我们相信,王老师会和我们一起攻克难关,共同进步。

  ——王志稳老师的粉丝们

  于明明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老年护理康复教研室

  副研究员

  

  “

  人生像一场旅行,每一路程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有些人云淡风轻,如匆匆路景;有些人却化雨春风,似灯塔照亮黑暗。研究生阶段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之一,而我们的导师则是我们最重要的领路人。

  于老师学术严谨,矢志科研,带领着我们砥砺前行。她自身严谨求真、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告诉我们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用自己的高效务实教导我们踏实科研,稳扎稳打。她认真负责,关心我们每个人的学术表现,学术上对学生要求严格却又耐心仔细。她知无不言,倾囊相授,让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发问”,她对我们发来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对于我们的论文修改,亲力亲为、精益求精。每当收到老师的论文修改意见,字里行间我们都会深切感受到老师的负责和认真。

  于老师又是一位漂亮的、可爱的、理解学生、亲切随和的知心姐姐。把自己的学生当作亲人或朋友来对待,总是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来教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她时常和我们谈心,关心大家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对我们做心理疏导,当我们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关心我们。于老师不仅教我们做学问,还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品德,树立起自己的梦想信念,书写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遇到于老师,是我们的幸运。能成为于老师的学生,更使得研究生阶段丰富圆满。

  ——于老师最爱的小可爱们

  感谢护理学院提供素材

  文字汇编 / 秦子玉

  编辑 / 秦子玉 徐璐

  微信号:puhsc1912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从电影《人工智能》看陪伴型机器人的伦理问题
下一篇:2021年最全法律年龄对照表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