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注册系统在伦理调查中秉持独立调查的原则
以具体伦理条理为例,在涉及与性或浪漫亲密关系有关的双重关系方面,美国心理咨询学会(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ACA)在其2005年版的伦理守则中用两个条目进行了规定。在第A.5.a条中,明确禁止咨询师和目前的来访者(或其伴侣、家人)发生任何性或浪漫的亲密关系。在A.5.b.条中则规定:“在咨询师和来访者最后一次发生咨询专业关系后的五年以内,咨询师都不应和来访者(或其伴侣、家人)发生任何性或浪漫的亲密关系;即便五年以后,若咨询师打算和之前的来访者(或其伴侣、家人)发生性或浪漫的亲密关系,咨询师也需要以书面形式记录,自己已事先经过缜密审慎的思考,认定上述关系不存在对于前任来访者(或其伴侣、家人)的剥削与利用”(ACA,2005)。
在欧洲心理治疗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Psychotherapy,EPA)2018年版的伦理守则中,提及相关议题的有两条。在5.a.条目中规定:“心理治疗师要避免剥削来访者、学生、受训学员、研究被试和雇员的信任与依赖关系;应努力避免会影响到其专业判断力或增加剥削风险的任何双重关系,这类关系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向雇员、学生、被督导者、亲密朋友和亲属提供专业治疗,或把他们当作研究对象。和任何来访者、学生、受训学员、研究被试的性亲密关系都是不符合伦理的。”在6.d.条目中规定:“心理治疗师不应在其与来访者、被督导者、雇员或研究对象的专业关系中剥削他们,无论是性方面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心理治疗师不应容忍或实施性骚扰。性骚扰被定义为接受者不想要的任何故意的或重复的且具有性色彩的言论、手势,或身体接触”(EAP,2018)。
在注册系统目前所使用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中,也用了两个条目来规定相关议题的伦理行为,但内容和上述两个专业协会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在1.8条中,规定禁止心理咨询师和目前来访者发生该类双重关系:“心理师不得与当前寻求专业服务者或其家庭成员发生任何形式的性或亲密关系,包括当面和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性或亲密沟通与交往。心理师不得给与自己有过性或亲密关系者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一旦关系超越了专业界限(例如开始性和亲密关系),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寻求督导或同行建议),并终止专业关系”。在1.9条中,界定了心理咨询师和过去来访者发生该类关系时,哪些属于违规行为:“心理师在与寻求专业服务者结束心理咨询或治疗关系后至少三年内,不得与该寻求专业服务者或其家庭成员发生任何形式的性或亲密关系,包括当面和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性或亲密的沟通与交往。三年后如果发展此类关系,要仔细考察该关系的性质,确保此关系不存在任何剥削、控制和利用的可能性,同时要有可查证的书面记录。”(中国心理学会,2018)。
综上,不同专业组织和机构不仅可能实施不同的伦理工作守则,且针对同一类伦理议题,也会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同一个投诉在不同的时代、国家、组织、机构中都可能存在不同的认定和处理办法。因此,注册系统也仅能根据自己的伦理守则和工作处理方式进行独立调查,并据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实施相应处罚及补救措施。
其次
如果不同组织和机构都使用同样的伦理守则文本,那么这些组织和机构之间的调查结论是否可以通用呢?鉴于注册系统目前实施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因其专业性及公正性而在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因此不少其他的专业组织或机构也会使用这一伦理守则来要求、规范所属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行为,并依照它来处理相应的投诉。假设有一位咨询师被同一位来访者向不同的组织或机构进行投诉,而这些组织或机构也称自己实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并依此对这位咨询师做出了相应的伦理处理,那么当这位来访者也因咨询师是注册系统的注册人员而向注册系统发起投诉时,注册系统是否可以直接使用其他组织或机构已经得出处理结果呢?考虑到任何一起伦理投诉在举证、认定、处理的整个流程中都需要花费投诉人、被投诉人及伦理调查组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往往会给双方当事人带来重大的应激,或许有人会质疑,为何注册系统还要坚持独立调查,而不是采用看似更人性化且简便的决策方式——直接使用其他组织机构已有的处理决议呢?是注册系统自视甚高,听不进其他组织或机构的意见,或不屑于其他组织机构合作?还是注册系统固执己见,不懂得变通?或是注册系统盛行官僚主义,只会僵化地按章办事?粗粗一看,得出上述结论似乎也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如果各位读者了解伦理投诉处理的复杂过程,了解处理投诉本身所受到的法律和专业伦理的限制,那么恐怕就会同意,注册系统需要且只能进行独立调查,需要且只能依据自己的调查得出结论,需要且只能对自己的调查结论负责。
其一,即便使用同样的伦理守则,不同调查组的人员构成,理解伦理守则的方式,进行相关调查的方式,获得证据的质量,对证据所做的判断,以及最终做出处理的依据等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就像在临床医学检查中,我们会发现,一张医学检查单上会出现诸如“本检验结果只对本标本负责”的字样。哪怕是采用同样一个疾病检验标准,使用不同的检验仪器和不同的检验人员,针对同一个生物信息标本都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何况是针对比其复杂得多的专业关系和行为呢?注册系统坚持独立调查,并非出于清高或固执,也不是出于官僚做派和反应迟缓,而是出于对人性以及对专业助人关系的复杂性的理解与尊重,是出于对伦理决策之艰难的意识和慎之又慎的工作态度。同样,一个真正负责的组织和机构,只能对自己所做出的调查结果负责,而无法为任何其他人或组织机构做出的调查结果负责。注册系统坚持独立调查是因为,伦理投诉的处理是一项极为严肃、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工作,也因此愿意且必须为自己所做出的决策承担责任。
其二,任何一个自觉承担伦理责任的组织和机构,若真正按照《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来进行伦理投诉调查和处理,那么,考虑到伦理投诉的调查和处理必然会涉及到专业关系中来访者和专业人员的隐私,则受限于保密原则,这个组织和机构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调查过程和所收集的证据完全向另外一个组织或机构分享;实际上,它甚至都不应透露被投诉人的真实身份信息。仍用医学检验来打比方,若某个医疗机构不给出影像学检查的原片,不给出检验仪器的型号和参数,也不给出检验者的资质,甚至不给出被检查者的真实信息,只给一个检验结论,恐怕任何其他的医疗结构都无法采信并据此开具诊断和治疗方案。同理,在针对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专业人员的伦理投诉处理中,若没有调查的细节与详实的证据,只凭借一个简单的结论是远不足以让一个负责的专业组织据此做出任何伦理决策,并为此负责的。
其三,独立调查并不代表注册系统否定了其他组织或机构所做出的调查及决策。任何组织或机构有自己独立实施伦理调查并做出相应决策的权力,也据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注册系统也会秉持与同行积极合作的态度,就像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中1.15条所规定的那样——“心理师与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同行(包括精神科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的交流和合作会影响对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服务质量。心理师应与相关同行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和沟通渠道,以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的福祉”,注册系统在处理跨组织或机构的伦理投诉中也会积极与相关组织和机构保持联系和合作,对相关组织和机构是否针对某位咨询师进行了独立的伦理投诉调查和处理的这一事实进行核实,以作为注册系统进行独立调查工作的一部分。同样,特定组织和机构也完全有权依照自己的管理条例和伦理规范向注册系统提供或拒绝提供任何信息。
最后
专业伦理绝非只是写在纸面上的文字,它蕴含着一个组织或机构对专业行为与专业精神的理解和愿景,更体现着组织或机构所持有的价值观。不同性质的组织和机构所持有的价值观往往不尽相同,故也承担着不同的伦理责任。就像是一个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己任的新媒体平台,其所持有的伦理价值观、标准和责任不会与一个以培养特定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训机构完全等同,也不会与一个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行业管理协会完全等同。注册系统有自己的伦理价值观,也尽力承担着自己相应的伦理责任。为此,注册系统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努力树立和践行更高的行业标准,在同行和来访者的支持、督促与监督之下,也在不断检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或许也是这个组织仍能不断吸引专业人员加入到系统中来的原因之一。伦理守则的初衷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善行。注册系统所持有的价值观不仅体现在所使用的伦理守则的条文中,也体现在处理伦理投诉的点滴行为中。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的五大伦理原则虽然只有十个字,但字字千斤,专业人员当以此自勉、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2).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3、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2005). Code of Ethics.
4、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Psychotherapy (2018). Statement of Ethical Principles. https://www.europsyche.org/contents/13134/statement-of-ethical-principles.html
5、中国心理学会(2018):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心理学报,50(11),1314-1322.
上一篇:生活政治:理解转型期农村代际关系的一个视角
下一篇:杜牧的诗十篇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