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3年改命:这些道理戳痛了千万人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作为刷爆网的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带给我很多意外惊喜。

  尽管和我小时候看的《哪吒》有诸多不同,但作为N.0版本,不得不说编剧改得确实开脑洞,每个时代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哪吒。

  看导演饺子的背景资料,一切就都明白了,这个时代的哪吒,应该是这模样。

  【1】

  从“越有追求越悲催”,

  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1,天生注定顽劣的身份

  先大概讲下剧情,稍许剧透,但不影响看剧体验。

  这次改编里,本应是“灵珠”转世的英雄哪吒,却阴差阳错成了“魔丸”转世的混世魔王,这种先天就注定的黑暗身份,成为人们畏惧和憎恶他的原因。

  哪吒降临人间后,确实顽劣,经常闯祸,人们嫌弃他,惧怕他,叫他妖怪。

  

  2,爱子心切,陪伴不足的父母

  而生养哪吒的李靖夫妇,母亲殷夫人舍不得自己的骨肉,父亲李靖护子心切,向百姓承诺管好孩子,不让他出家门半步。

  为了解除孩子只能活3年的天劫咒,李靖上天为孩子求解咒的办法。

  去了一天就回来了。不过,这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孩子又长一岁。

  虽然少陪了孩子一年,但他为救孩子,愿意用换命符替哪吒接受天雷。

  接下来,为了让哪吒在被百姓误解后,解开心结,李靖甚至愿用磕头来请百姓参加哪吒的生日宴。

  殷夫人为给哪吒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除妖行善,天天忙着降妖除魔,帮助村民。

  所以,平时没时间陪孩子,偶尔一次陪哪吒踢踢毽子。却又被“工作”叫走了。

  3,哪吒改变不了人们的偏见,打算就此沉沦

  哪吒本想通过帮助百姓,为民除害来扭转人们对他的偏见。

  在他一次次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都失败后,哪吒对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

  他准备放弃了,他唱道: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

  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

  生活你全是泪,没死就得活受罪。

  越是折腾越倒霉,越有追求越悲催。

  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

  

  这就像所有被偏见打败的人一样。

  哪吒想:“既然你们都说我是妖怪,那索性就当妖怪吧。”于是,他到处捣乱,以捉弄百姓为乐。

  

  当得知自己其实是“魔丸”投胎的真相后,哪吒甚至怀疑父亲李靖是为了保住自己官位,才囚住自己,并送自己去师父那里闭关的。

  于是,哪吒谁也不信任,更不相信自己能改变“魔丸”的命运。

  直到哪吒从神仙猪那里得知父亲为了他,宁愿和他换命。才明白父母的一片真爱。他挺身而出,在和敖丙的较量中,救了马上要遭受灭顶之灾的百姓。

  当敖丙告诉哪吒,他命中注定是魔丸时,哪吒怒吼:“去你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给我的道理。”

  

  哪吒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改变后,人们的偏见也消失了。

  正如影片结尾,太乙真人说:“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影片核心说明一个道理:没有什么命中注定,从来都是自己的选择。

  

  4,要不要认命?谁说了算?影片中两个角色给出了答案。

  哪吒虽是魔性的“魔童”,受尽世人偏见,但在李靖夫妇、师父太乙真人的帮助下,最终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既定的命运;

  敖丙虽是正义的“灵珠”,却因承受了整个龙族翻身的期望,师父的荣耀,以及本不该背负的负担,最终走上了邪路;

  一个不认老天给的命,最终逆转;一个得了好天命,却接受了环境的暗示,活成了另一个模样。

  这么“励志”的片子,出自导演饺子(本名杨宇)之手。那句“不认命”也正是杨宇本人的经历。

  【2】

  17年后,杨宇终于等来了

  “改命”的这一天

  杨宇,从小喜欢看《七龙珠》《圣斗士星矢》,因为喜欢李安和宫崎骏,他有了做漫画家的梦想。

  但是漫画家这个职业没办法养活自己。

  高考填志愿时,他听从家人的意见学医,并考入了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2002年,读大三的杨宇,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个三维动画软件MAYA。

  通过自学,他发现这个技能做设计工作,也能让他用这种爱好养活自己。

  于是,大学毕业后,杨宇毅然决定放弃从医,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

  “别人对我有很多偏见,觉得我这是瞎折腾,这么好的专业抛弃不要了,我转行肯定是错误的决定。”很多人的偏见和不理解,想必那时候的杨宇最能理解哪吒的心情。

  在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后,杨宇因感到创作受限太多,辞了职。未来怎样?谁知道呢?先把能做的做好,做到最好。

  接下来的三年半,杨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创作。

  其间他的父亲去世,全家的经济来源只有母亲每个月2000块左右的退休金。但母亲对此没有任何怨言,一直支持儿子的梦想。

  看到这儿,是不是突然看到了殷夫人的影子了?

  母亲对孩子的信任、爱和不放弃。支撑着孩子的梦想。

  没有收入,杨宇自己也很省,做设计的电脑不连网线,平日里很少出门,连身上的衣服也是中学时穿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三年半的时间,我过得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杨宇说,“既然选择转行,就要证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机会,一切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2009年,一个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16分钟动画短片颠覆了中国动漫界。

  这部短片不仅获得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奖项,更成为动漫江湖的一个传奇。

  被众多网友称为“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除了配乐,整部动画片都是靠一个人用一台电脑完成的。这人便是杨宇。

  在《打,打个大西瓜》的片尾,杨宇写了“Disney、万籁鸣、手塚治虫、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PIXAR、鸟山明、李安、黑泽明、余秋雨、金庸、小岛秀夫、成龙、李连杰、周星驰、易中天、于丹、马云、史玉柱、李嘉诚”等人的鸣谢名单。

  能想到,在别人的偏见和不理解背后,这些榜样和偶像,成为那段时间杨宇的重要精神食粮。

  随后,2015年,杨宇接到了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正是彩条屋总裁,也是后来成为《哪吒》电影监制的易巧。

  他们打算沉下心做一部长片,杨宇选了“哪吒”:“哪吒其实和我挺像的,都有不认命的一面。”

  首部执导的电影,杨宇从剧本到特效,都亲自上阵,改了66个剧本,看了100多版人物形象,动用20多个特效团队,制作了5000多个镜头。

  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甚至配音和表情示范,都由他亲自掌舵,力求为观众展现出最完美的全“新”哪吒。

  他亲自为角色录制配音小样,一句一句地陪着配音演员录制;

  最终,历时3年多,《哪吒》大功告成。

  弃医学从事动画行业17年后,杨宇终于等来了“改命”的这一天。

  之所以很多观众会喜欢这部片子,谁能不说,这背后藏着多少人期待,但未完成的“改命”的力量呢?

  命运,其实只引导那些自愿跟随的人。那些不愿跟随的人,一定可以“改命"!

  所以,无论你信命还是改命,都是对的。

上一篇:实拍!斯里兰卡独立日阅兵:大象与装甲车同场,女兵持冲锋枪列阵
下一篇:《大话西游之成长的烦恼》定档国庆 首曝古风海报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