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各市九年级一模记叙文阅读汇编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持续更新)

  2022年浙江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2年浙江省各市九年级一模记叙文阅读汇编

  ——-——

  一、现代文阅读

  (2022·浙江杭州·模拟预测)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欶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1.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配乐?(       )

  A.热烈奔放 B.慷慨激昂 C.平和舒缓 D.哀婉低沉

  2.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请从④⑤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

  3.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4.2020年适逢汪曾祺诞辰一百周年,某杂志开设“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栏,有人针对课本中《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家乡》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字以内。

  【示例】《昆明的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2022·浙江杭州·一模)学校打算将小说《泰坦尼克号(节选)》拍成微电影。下面是文本内容,请你阅读后协助完成导演手记。

  沉船之前

  ①高层甲板。

  ②迈达特拦住了冲向前面的人群,他用枪指着人们,大喊:“别挤,往后退!”

  ③托米冲到前面:“为什么不给我们一条活路,狗杂种!”

  ④迈达特马上用枪指着他:“谁要敢过来我就打死他!”

  ⑤“狗杂种!”托米火了,但是在枪口的威胁下,他毫无办法。

  ⑥卡尔再也不管什么面子和绅士风度了,他挤到前面,企图上船。迈达特用枪将他逼退。

  ⑦“我们说好了的……”卡尔以为迈达特忘记了往他口袋里放钱的事,便提醒他。但是迈达特把钱掏出来,用力摔在卡尔的脸上:“你的钱救不了你!往后退!”

  ⑧钱在寒风里飘落一地,但是没有人捡。

  ⑨怀德在后边喊着:“妇女和儿童上船!”

  ⑩甲板上,乐队认真地演奏。人们在他们身边往来穿梭,各自逃命,但是他们一丝不苟地继续他们的职业。当最后一个音符从沃纳的琴弦上飞过,他终于满意地拿下小提琴:“好了结束了。再见,哈里。祝你好运。”

  ?“再见,沃纳。"

  ?“再见。”

  ?乐师们互相道别,就像在音乐厅演出结束一样。

  ?沃纳待人们走开了,又举起小提琴,一曲悠扬的乐章又重新飘荡在死亡笼罩的夜空。 琴声留住了即将离去的乐师们的脚步,他们自觉地围拢来,重又加入到这生命乐章之中……

  ?史密斯静静地站立在驾驶室里,倾听着窗外传来的悠扬的乐曲。他此时的思绪已经飞向浩翰的天宇,在那里,他像鸟儿般任意翱翔。也许,他此刻思绪又回到以往那种海上叱咤风云的时代里,重温那流金岁月中每一次的成功与喜悦……

  ?在船的另一边。尚未被海水吞没的舱房内,一对小女儿正在年轻妈妈的安抚下渐渐入睡。灯光洒向这一对天使般可爱的孩子,洒向妈妈慈爱的面庞,洒向这充满柔情的狭小天地……

  ?“……他们从此……在这块安静、美丽的土地上过着幸福的生活,……一直过了……三百年……”

  ?妈妈的故事把她们送入了甜美的梦乡……

  ?如泣如诉的乐曲融入这安谧的气氛,更加深了夜的宁静。如果这是一个家,一扇敞开的窗口,我们将从这幅画卷上得到何等美妙的享受。但是,母亲的眼角那晶莹的泪珠提醒我们,这是在一艘即将沉没的船上。在海水马上就要漫上孩子们睡床的时候……

  ?这首乐曲有一个令人欣慰的名字,它叫《上帝与我们同在》。

  ?舱内,海水在灯光的照射下涟漪微动,透过屋内的积水,可以看见地毯上的古波斯图案。由于水的律动,图案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随着不断涌进来的水流,一幅德加的画——《舞俑》漂了过来,在水波下,仿佛舞女的裙角在飘舞……

  ?2200人中将有一半以上的人无法乘上救生艇,他们将被大海吞没。

  ?沃纳专心地拉着琴,周围杂乱的人群就像不存在一样,每一个音符在他的弦上飞出,就像音乐的精灵在舞蹈——魂之舞。

  ?甲板上。在音乐的背后是混乱的嘈杂之声。那也是灵魂之舞。

  ?海水已经将泰坦尼克绝大部分淹没了,船下沉的速度越来越快,涌入的海水泛起白色浪花,向仅有的空地冲去……

  ?“没有时间了,割断绳子!快点!割断绳子!”怀德在拼命地高喊,企图压倒一切声音。

  ?“给我刀子,给我刀子!"有人大叫。

  ?“快割断绳子!快!”

  ?另一边的甲板上,那艘被翻倒的救生艇还没有扳正过来,四周的人们焦急地扳弄着……海水终于漫上了这最后一块甲板,人们更加紧挪动救生艇的工作……一眨眼的工夫,海水已经没到人们的腰际,此时的海水,再也没有曾经看到的温柔,而是面目狰狞地席卷而来,激起的白色泡沫像发疯者吐出的唾涎,看上去使人心惊……

  ?大厅里。

  ?汹涌奔来的海水卷走了在下层没有来得及躲避的几个人后,转瞬间便充满了楼下的全部空间,然后沿着楼梯飞快地向楼上扑来……

  ?人们纷纷四散逃离,海水紧追其后……

  ?乐队面对着逃散的人群,奏完最后一个曲子。圣公会的赞美诗《秋天》的曲调流过甲板、越过海面,飘散在静静的夜色里。当他们放下提琴时,面前已是一片汪洋……

  ?“诸位,今晚能与你们一起合奏,深感荣幸。”沃纳镇定地向合作者致谢。

  ?史密斯看着驾驶室窗外蜂拥而至的海水,他没有动。霎时,海水以不可阻挡之势,冲破门窗,劈开墙壁,冲进室内,老船长的身影瞬间消失在狂奔的海水里……

  【确定场景】

  5.电影剧本注重画面与画面的连接。请你根据选文内容,确定画面内容。

   

  【探讨角色】

  6.导演与主创人员研究分析剧本,对文中画波浪线句进行了二次修改,形成两个表演方案。联系小说内容,选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方案【A】史密斯看着驾驶室窗外蜂涌而至的海水,他没有动。

  方案【B】“不,我不能被这肆虐的海水打倒,就是死,我也要站着死。”老史密斯最后对自己说了一句话,他猛地抓住了面前的方向舵,稳定了自己的身子。

  【分析文本】

  7.小说中出现了“枪”“钱” “画”三种物品。导演认为它们至关重要,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拍摄电影】

  8.小说中不同曲目的演奏从未中断,其乐音传遍每个角落。导演准备以此为拍摄内容,这对加深观众的观影感受有怎样的帮助?结合小说内容加以阐述。

   

  (2022·浙江杭州临平区·一模)隔壁

  【奥】卡夫卡

  ①我的生意全靠自己的肩膀撑着。两位小姐负责在前面那间办公室里打字和记账,我的那间摆着写字台、钱柜、咨询桌、安乐椅和电话,这就是我全部的工作设备。掌握起来如此简单,管理起来如此容易。我还年轻,生意滚滚而来。我不抱怨,我不抱怨。

  ②从新年起,一个年轻男子毫不犹豫地租下了隔壁空着的小套房,而我却傻乎乎地犹豫了那么长时间也没租它。它也是一个房间带一个前室,此外还有一个厨房——房间和前室我倒可以很好地利用——我的两位小姐有时感到负担过重时已经使用过——可是厨房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让别人占去了这套房子,全怪这一小小的顾虑。现在坐在那里的是那个年轻的男子。他名叫哈拉斯。他到底在那里干什么,这我就不知道了。那门上写着:“哈拉斯办事处”。我也曾打听过,人们告诉我说,他做的生意和我一样。谁也不敢直截了当地警告别人别提供贷款,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的事业也许大有前途。谁也不敢直截了当地出主意贷款,因为目前他好像没有任何财产。当人们一无所知时,通常都是这样答复你。

  ③有时我在楼梯上遇到哈拉斯,想必他总有十万火急的事,拘谨地从我身边一晃就过去了,还没等我仔细看看他,他手里已经准备好了办公室的钥匙。顷刻之间他已打开了房门,像条老鼠尾巴似的一闪溜了进去。我又站在那块写着“哈拉斯办事处”的牌子面前,那上面的文字我已毫无意义地念过不知多少次了。

  ④这薄得可怜的墙壁总是出卖做事诚实的人,但却庇护狡诈的人。我的电话装在那堵将我和他隔开的墙上。我可只是将它作为特别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实加以强调。即使电话机挂在对面墙上,隔壁照样能听到一切。我已经养成打电话时不提顾客姓名的习惯。不过要从谈话中那些特征明显却又无法避免的措辞中猜出这些名字,当然也不需要多少机灵。有时我惶惶然如芒刺在背,我将耳机捂在耳朵上,踮起脚尖围着电话机蹦来跳去,可这样也防止不了秘密给泄露出去。

  ⑤自然,我在生意上的抉择因此而变得没有把握,我的声音变得瑟瑟颤抖。我打电话时哈拉斯在干什么?如若我想特别夸张——为了说清什么事,人们不得不经常这样做,那我就可以说:哈拉斯不需要电话,他在用我的,他将他的长沙发移到这扇墙边偷听电话,而我呢,电话铃一响,就得跑向电话,接受顾客的要求,做出至关重要的决定,进行大量的说服——可最要命的是在整个时间内不由自主地隔着这扇墙向哈拉斯汇报着一切。

  ⑥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等到电话打完,而是一听到足以使他明白此宗生意内容的地方后就站起来,按他的习惯迅速跑遍全城,在我挂上听筒之前,也许他已经下手阻止我了。

  9.小说开头“我”反复强调“不抱怨”,后文则多次叙写“我”的抱怨,请简要概括抱怨的原因。

  10.品味下面句子,按要求作答。

  (1)顷刻之间他已打开了房门,像条老鼠尾巴似的一闪溜了进去。(赏析比喻的精妙)

  (2)可最要命的是在整个时间内不由自主地隔着这扇墙向哈拉斯汇报着一切。(简要分析“不由自主”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1.学校戏剧社想将该小说改编成剧本,部分同学提出可将最后一段删去,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12.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墙”,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2·浙江杭州·模拟预测)神奇的警服

  [美]H·都威诺维斯   [译者]唐若水

  “我真讨厌这套警服,穿它走路太碍手碍脚!”泰葛又一次嘀咕着。

  “快穿上,别噜苏!”听到密洛尔特发出命令,泰葛这才遵命了。虽然密洛尔特的个子只及泰葛一半高,但他的大脑特别发达。因此在密洛尔特面前,泰葛总是规规矩矩、唯命是从的。

  “看,这套警服才‘帅’呢!再加上你还有个警哨!”密洛尔特劝慰道。

  “真帅!”泰葛边照镜子边附和道。镜子里的泰葛正挺着宽肩膀、铁胸脯,那个外号叫“海鳗”的搭档是个机灵鬼,然而默默寡言,他这时也禁不住大嚷:“这小子真帅!”

  这套警服穿在泰葛身上可实在太合身了——似乎是巴黎最优秀的裁缝师傅专门为他订做的!泰葛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在警帽的帽沿下,泰葛那双小眼睛甚至都闪烁着智慧之光。

  “瞧你那傻样子!别老照镜子啦!”密洛尔特急躁地说,“你的任务易如反掌——傻瓜也能胜任。”

  7泰葛从镜子那儿扭过头来。他神情沮丧,眉头紧皱——他正在苦思冥想着什么哩!

  “你只需如巡警似的在街上从容来回踱步就行了。这样,即使有人听到我们在屋里的‘动静’,人们也不会怀疑什么——因为你这个‘巡警’就近在眼前呀!你不要停步——等我们从屋里出来,你还得在周围逗留一会……我们干完再到这儿来约会。听清楚了吗?”

  “是!”泰葛回答道,然而目光迷茫地注视着镜子。

  10“开始!”密洛尔特嗓声严肃。

  泰葛动身前往密洛尔特安排的去处,心儿扑腾得像头小鹿。谢天谢地,一切平安。这儿居住的全是阔佬——昏暗的路灯照出一幢幢结实、雅致的豪华别墅。他们选中的目标就在其中。密洛尔特和“海鳗”早已把周围的地形侦察好了,并做了周密策划。他们打听到:这幢楼上的一间屋子有个保险柜,里头藏有一袋颇有价值之物。看来这户人家肯定不相信银行,但密洛尔特戏谑地说,等今晚一过,他们自会相信银行了。

  “这类房子该多舒适?”泰葛忍不住神思遐想起来。不过,他的想象力却十分贫乏!因为以前他是很少光顾这种街道的。他施展本事的场所都在贫民区——那儿他常搞点偷鸡摸狗的玩意,有时他甚至沿路要饭——行乞可是泰葛的拿手好戏。胆小如鼠的小商人们看见五大三粗的泰葛,便会心里打鼓——于是一边注视着他的大“铁掌”,一边乖乖地从口袋里掏出几个子来。

  13泰葛在人行道上走了一程,到拐角处又转回来,他看到两个神秘的黑影晃过围墙,接着便消失了——密洛尔特和“海鳗”干得正欢哩!

  泰葛又一次回忆起刚才镜子中自己的翩翩风度,接着他又收腰挺胸,站得笔直!并试着行了个举手礼,真神气!他禁不住笑出了声,怀着某种不可名状的喜悦,继续向前漫步。

  正要拐弯,迎面却走来一个警官!

  以前,他是见到警察就逃之夭夭的。这回,他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注视着对手,心里真像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只见那警官一边向他走来,一边却在好奇地打量着他。泰葛愣住了,手心直冒冷汗,差不多撒腿想溜了。他不禁打了个寒噤,然后笨拙地行了个举手礼——当时他与警察只有咫尺之隔。

  17警察心不在焉地举手还了个礼,走了。泰葛目送着他的背影,心中漾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感。“真妙!”他喃喃自语,“我向他敬礼,他就得马上答礼,真有意思!”

  他感到其乐无穷。他的胸脯挺得更高,腰杆挺得更直了。他在人行道上阔步而行,走到转弯处,也像其他警察一样稍停片刻,洋洋自得地大幅度摇摆着身体。

  “在他眼里,我还是蛮不错的。”他暗自思忖道,“哪个警察有我这么神气啊?”

  20他在人行道上徘徊,后来发现一个老太婆心神不定地站在拐角处。他好几次打定主意穿过马路迎上前去,但后来还是胆怯地止步了。

  这回泰葛甚至对她手上鼓鼓的钱包都不屑瞥上一眼,他走到跟前,举手敬礼,然后伸出手来扶着老人,老太婆感动地笑着,她说:“谢谢您,长官大人!”

  眼下并没有汽车驶过,但泰葛还是威风凛凛地将另一条手臂高高举着,似乎在指挥一队疾驰的货车立即停车。【甲】他俩雄赳赳地穿过马路,动人的场面真令人涕泪俱下。

  “警察先生,真叫我不知怎么感激你才好!”老太婆感动地说。

  “老太太,快别这么说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泰葛回答道,接着又对她举手敬礼。

  25他伫立着,注视着老太婆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在她即将在视线中消失之时,她又一次扭头向他报以一笑。泰葛胸脯高耸,警服笔挺,他又一次神气活现地举手还礼。

  他一路走下去,并动不动就向行人敬礼。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之波在他心中荡漾,也许,全巴黎都没有哪个警察有他那么风流英俊、智勇双全的了!

  突然,从黑暗处扑来一个衣着零乱的汉子,他双臂乱舞,口里发出既不堪入耳又无法听懂的话。他对着泰葛怒睁双目,吼道:“不要脸的警犬!”

  泰葛大吃一惊,骂道:“滚你的蛋!”

  【乙】“可憎的警察!”醉鬼大声嚷嚷,“身上倒穿着警服,而都是些衣冠禽兽!饭桶!你们就爱鱼肉百姓,谄媚上司!滚你妈的蛋吧!”

  30泰葛感到耳根都红了,他又恼又气。

  “你这小子,我就敢吐你一脸口水!”醉鬼还是不放过他,骂着骂着果然冲他吐起口水来了。

  泰葛怒发冲冠,铁青着脸,只伸出一只手来就抓住对方猛力摇晃着,并把他拖到街上,但他自己也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处置他。

  醉鬼清醒过来后,一声不吭——他被吓傻了。而泰葛依然怒火中烧。这时,面前不远的人行道上,有两个黑影轻巧地翻过花园的围墙落了下来,泰葛目睹这一切,却不想止步。

  “娘的,你在干啥?”密洛尔特压低嗓音厉声骂道,“你想坏事,是不?笨蛋,快把这家伙放了!”他边说边打了泰葛一个耳刮子。泰葛心中波涛滚滚。刚刚发生的事一幕一幕在他脑海中映过——他想起那警官向他回礼的样子,想起老太婆赞赏又充满谢意的双眸,想起了自己在镜中那威风凛凛的英姿,也想起了那醉鬼……

  35他再也无法抑制稳步发展的愤怒,看到他这副样子,密洛尔特和“海鳗”差点吓瘫在地!他掏出那亮晶晶的警哨放在口中,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吹着——哨音拖长着,回荡着,巴黎全城的警察一定都能耳闻……

  “站住!窃贼!”他一边高叫,一边整了整笔挺的制服,“法律授权于我逮捕你们!”

  【荒诞·情节】

  13.请结合文本,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荒诞·细节】

  14.请你参与对话讨论。

  (1)小海在细读文本时发现,小说中【甲】处划线句这样描写了泰葛扶老太婆过马路的细节:

  【甲】他俩雄赳赳地穿过马路,动人的场面真令人涕泪俱下。

  小海:这里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这一细节,小海还关注到了小说中其他与“警服”相关的细节。比如小说中【乙】处划线句:

  【乙】“可憎的警察!”醉鬼大声嚷嚷,“身上倒穿着警服,而都是些衣冠禽兽!饭桶!你们就爱鱼肉百姓,谄媚上司!滚你妈的蛋吧!”

  小海:把【甲】【乙】两处细节联系起来看,我觉得情节和人物形象形成了对比和颠倒,还别有深意呢!

  小曙: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这样关联起来看,作者的确是别有深意的:______________

  【荒诞·结尾】

  15.请进一步深入讨论,一起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

  小海: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真不好!我不理解作者为什么就这样结尾了?

  小曙:我摘录了冯骥才关于小说结尾艺术的论述,再联结课内已学,我想,小说停在这里才是最妙的。结合《神奇的警服》的内容探究,我这样理解本文作者这样结尾的妙处:_______________

  小说结尾,看上去是一种结局,但不是终结与了结。好的结尾有一种延伸的功能,有深化小说的功能,小说结尾还有一种回味的功能。

  (冯骥才《尾巴的功能》)

   

  (2022·浙江宁波·探花卷)【甲】

  孩子的世界

  [印度]泰戈尔

  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之心里,占一角清净地。

  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娱悦他。

  那些大家以为他是哑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会走动的人,都带了他们的故事,捧了满装着五颜六色的玩具的盘子,匍匐地来到他的窗前。

  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

  在那儿,使者奉了无所谓的使命奔走于无史的诸王的王国间;

  在那儿,理智以她的法律造为纸鸢而放飞,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

  (有删改)

  【乙】

  故事的形状

  [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

  ①这是一个关于曾经住在月球的人们的故事。如今,那儿已经没人住了,但直到几年之前,那地方还到处都是人。住在月球上的人觉得自己非常特别,因为他们可以把念头塑造成任何想要的形状。一个茶壶,或一张桌子,甚至是喇叭裤的形状。所以月球上的人可以给女朋友非常有创意的礼物,比如咖啡杯形状的“我爱你”这个念头,或花瓶形状的“我心永远真诚”这个念头。

  ②所有那些有形状的念头,都令人印象深刻。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月球上的人们关于有些念头看上去应该是什么形状达成了一致。母爱的念头,总是被塑造成窗帘的形状,而父爱的念头,总是被塑造成烟灰缸的形状。所以你无论走进哪幢屋子,总能根据被安排等在客厅茶几上的形状,猜出那里有什么念头。

  ③在月球上所有的人中,有一个人把念头塑造得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个年轻人,有点儿奇怪,大多数时候被存在主义的有点恼人的问题困扰着。萦绕在他脑袋中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每个人至少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念头,一个在色彩、体积和形状上都只属于那个人的念头。

  ④这家伙的梦想是造一艘宇宙飞船,乘着它环游太空,收集各种独特的念头。他不社交,几乎不外出,把所有的时间花在造宇宙飞船上。他把好奇的念头做成引擎的形状,把纯逻辑的念头做成转向系统的形状,而这只是开始。他加入了许多可以帮他导航和在外层空间生存的复杂念头。邻居们在他工作时在一旁观看,总觉得他在不断犯错。因为很显然,好奇的念头必须看上去像个显微镜,只有没脑子的人才会把它们做成引擎的形状。至于纯逻辑的念头,你如果不想它看上去俗气,必须将它做成架子的形状。他们跟他解释,但他就是不听。他想要发现宇宙间全部真理的渴望超越了品位,也超越了理智。

  ⑤一天晚上,年轻人睡了,他的一些月球上的邻居聚到一起,因为他们为他感到遗憾,所以他们把几近完工的宇宙飞船拆开,重新塑造了他用在飞船上的那些念头的形状。年轻人早上起来,在原本是他飞船的地方发现了一堆架子、花瓶、热水瓶和显微镜。这堆东西上覆盖着悲伤的念头——一块绣花台布的形状——图案是他挚爱的狗死了。

  ⑥年轻人对这更精细的飞船一点也不喜欢。他没说感谢的话,而是发疯了,吵闹,摔东西。月球上的人们看着他,不知所措。他们不太喜欢这种失态的样子。月球,正如你所知,是个万有引力作用很小的星球。一个星球的万有引力越小,越依赖于纪律和秩序,因为只要一点点力量,事物就会失去平衡。如果每个感到一点点痛苦的人都吵闹,结果就是灾难。最后,他们发现那个年轻人不打算镇定下来,别无选择,只能想个办法制止他。他们想出一种三面封闭的关于孤独的念头,一种天花板很低的牢房大小的念头,把他塞进去。他每次不小心触碰到一面墙壁,就会感觉到一股冷风,继而想到自己是孤独的。最后,他在那牢房中想出一个绳子形状的绝望的念头,结了个套索,把自己吊起来。月球上的人们对于把绝望做成结了个套索的绳子形状的主意很兴奋,很快想出自己绝望的念头,把绳子形状的绝望绕在脖子上。月球上的人就是这样绝迹的,只留下那个孤独的牢笼。但在太空风暴肆虐一百年后,它也倒塌了。

  ⑦第一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宇航员都没发现什么人。他们只发现数以百万计的环形山。起先,宇航员以为那些环形山是曾在月球上住过的人的古老坟墓。他们凑近了看,才发觉那些环形山只是关于虚无的念头。

  (选自小说集《最后一个故事,就这样啦》,有删改)

  16.小宁和小波对【乙】文标题展开讨论,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他们的对话。

  17.【乙】文中年轻人想造的宇宙飞船,让你联想到了【甲】诗中的哪个意象?请简述。

  18.研读【乙】文中的画线句,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分析【乙】文中的人物形象。

  (1)因为他们为他感到遗憾,所以他们把几近完工的宇宙飞船拆开,重新塑造了他用在飞船上的那些念头的形状。(“邻居”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类人?)

  (2)他每次不小心触碰到一面墙壁,就会感觉到一股冷风,继而想到自己是孤独的。(此时年轻人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19.【乙】文中虚构的社会环境,让你联想到了下列哪篇小说的社会环境?请结合小说和【乙】文内容分析。

  A.《故乡》       B.《我的叔叔于勒》       C.《孔乙己》

   

  (2022·浙江宁波奉化区·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

  读书

  老舍

  ①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

  ②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③书的种类很多,能和我有交情的可很少。我有决定念什么的全权;自幼儿我就不肯说我爱《三字经》和《百家姓》。对,《三字经》便可以代表一类。

  ④第二类书也与咱无缘:书上满是公式,没有一个“然而”和“所以”。据说,这类书里藏着打开宇宙秘密的小金钥匙。我倒久想明白点真理,如地是圆的之类;可是这种书别扭,它老瞪着我。书不老老实实的当本书,瞪人干吗呀?我不能受这个气!有一回,一位朋友给我一本《相对论原理》,他说:明白这个就什么都明白了。我下了决心去念这本宝贝书。读了两个“配纸”,我遇上了一个公式。我跟它“相对”了两点多钟!往后边一看,公式还多了去啦!我知道和它们“相对”下去,它们也许不在乎,我还活着不呢?

  ⑤可是我对这类书,老有点敬意。这类书和第一类有些不同,我看得出。第一类书不是没法懂,而是懂了以后使我更糊涂。以我现在的理解力——比上我七岁的时候,我现在满可以作圣人了——我能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明白完了,紧跟着就糊涂了;昨儿个晚上,我还挨了小女儿——玫瑰唇的小天使——一个嘴巴。我知道这个小天使性本不善,她才两岁。第二类书根本就看不懂,可是人家的纸上没印着一句废话;懂不懂的,人家不闹玄虚,它瞪我,或者我是该瞪。

  ⑥我的心这么一软,便把它好好放在书架上;好打好散,别太伤了和气。这要说到第三类书了。其实这不该算一类;就这么算吧,顺嘴。这类书是这样的:名气挺大,念过的人总不肯说它坏,没念过的人老怪害羞的说将要念。譬如说《元曲》,太炎“先生”的文章,罗马的悲剧,辛克莱的小说,《大公报》——不知是哪儿出版的一本书——都算在这类里,这些书我也都拿起来过,随手便又放下了。这里还就属那本《大公报》有点劲。我不害羞,永远不说将要念。好些书的广告与威风是很大的,我只能承认那些广告作得不错,谁管它威风不威风呢。

  ⑦“类”还多着呢,不便再说;有上面的三项也就足以证明我怎样的不高明了。该说读的方法。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A.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⑧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B。我又不是印刷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⑨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C。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⑩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虽然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像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第五,哼,算了吧。

  (选自《老舍散文》,有删改)

  20.老舍先生“爱念书”,但他有很多书不爱念。请你结合选文完成以下梳理表。

  类别

  书籍

  原因

  第一类

  《三字经》《百家姓》

  (1)_________

  第二类

  (2)______

  根本看不懂

  第三类

  《元曲》《大公报》等

  (3)___________

  21.老舍先生的散文语言别有特点,请任选一处文中划横线的语句,赏析其妙处。

  22.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别具一格,你是否认同呢?请选择其中一个,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一谈。

  23.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第五,哼,算了吧”这么另类的句子作为结尾。

   

  (2022·浙江宁波北仑区·一模)舵链

  马晓丽

  ①舵链断的瞬间,我有些崩溃。舵链一断,我们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也就断了。试想,一个没有舵的小登陆艇,在这七级大风的海上,能挺多久?

  ②司令部安排我去石砬岛年终检查,没想到半路遭遇这种状况。

  ③班长立刻组织抢修舵链,这才发现,几乎不可能。修舵链要从船头的铁柱处下去,可甲板到船头的舱盖上结了厚冰。舱盖是拱形的,十多米长。平时,船一晃,在上面走都很难。现在结了冰,站都站不住,根本别想走过去。班长看着结冰的舱盖请示陪同的马参谋长:“参谋长,过不过?”“怎么过?”“爬!”“多大把握?”“没有。”马参谋长认真看了看班长,重重拍了他一下。

  ④班长立刻转身对兵们吩咐:“我先上。等会儿你们拉住我腰上的绳,一点点放,不能松,也不能紧……”“班长!我先上!”矮个子兵跳出来大叫。“你体格差,我先上。”班长说。“你是班长,你得在这儿指挥!”矮个子兵喊。理由似乎很充分,班长愣了一下。

  ⑤风在肆虐,刀子般割着人们的脸。

  ⑥突然,班长叫了起来,矮个子兵已绑着绳子,向船头爬去了。我和马参谋长一个箭步,一起抓住绳子。

  ⑦空气凝固了,①大家紧盯着叉开手脚紧贴舱盖趴着的矮个子兵。冰太滑,戴手套扒不住,他摸索着摘掉手套,用手抠着蠕动爬行。留在冰上的手套随船晃动,忽悠一下滑进了海里,立刻被海浪吞没了。颠簸中,他在舱盖上滑来滑去,好几次都差点儿滑落大海。不知过了多久,他伸手去够船头那根铁柱,②大家都屏住呼吸:差一点儿,还差一点儿……就差一点点儿……他的手终于抓住了铁柱。

  ⑧他抢修好了舵链,船又继续航行。

  ⑨矮个子兵把腰上的绳子解下来,准备系到铁柱上,好攀着绳子往回走。突然,一阵狂风吹来,船体猛烈晃动,矮个子兵脚下一滑,手中的救命绳被甩了出去。大家呆住了,没了绳子,他无论如何也回不来了。班长急了,拿起绳子非要送过去。矮个子兵喊:“班长,别过来!”班长喊:“就你那小体格,一会儿就得冻成冰棍儿!”“班长!”矮个子兵大叫,“你要是过来,我就……我就跳下去!”

  ⑩班长蹲下呜呜地哭。“起来!把泪擦掉!”马参谋长喝道,“你跟他喊话,不许停。”“是!”班长抹把泪,立即与矮个子兵对喊起来。刚开始,矮个子兵声音还挺正常,过了一会儿,声音就开始发颤了,而且半天回一句。班长赶紧喊:“咱们唱个歌吧!”说着领头唱起来,“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矮个子兵马上跟着唱。“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大家都唱起来。

  ?我们嚎叫着唱了一遍又一遍,早已不知道哪句是头哪句是尾。我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直到马参谋长暴怒地吼叫起来,我们才戛然而止。矮个子兵不知何时已停止了唱歌,头耷拉着。马参谋长对着他喊:“你抬起头!只抬一下头就行!……请你抬头看着我!看我在干什么?”矮个子兵的头终于慢慢抬了起来。班长哭喊:“你看呀,参谋长给你敬礼呢!你抬头看看,大家都给你敬礼呢!”一只只手臂举了起来,一个个标准的军礼,向着矮个子兵,向着前方这面在狂风恶浪中迎风屹立的“人旗”。马参谋长喊道:“你看好了,我在给你敬礼。按条令要求,你应该向我行注目礼。首长的手不放下,你的目光就不能离开!你得抬头看着我,不许低头!”矮个子兵果然一直抬着头,一直看着马参谋长。两颗泪珠沿着马参谋长僵硬的面颊滚落下来。

  ?一条迎风破浪的船上,一个身材瘦小的士兵双手紧攀铁柱,旗帜般立于船头之上,海风鼓荡他的衣襟,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眼前这幅高扬着“人旗”的画面,永远地刻进了我的脑海。

  ?到了石砬岛,我们抬着矮个子兵直奔医院。他很快缓了过来,但双手已严重冻伤。

  ?第二天,风停了,我乘艇返航。结冰的舱盖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矮个子兵正看着舱盖发呆。我说:“想什么呢?”“我总忍不住想,我要是掉海里了,我妈可咋办?”他声音有些发抖,竟流下泪来。我轻声问:“那你还要坚持上?”“不上咋办?舵链要是不接上,就得任船在海上漂了,总不能眼瞅着船翻了吧?”

  ?望着他缠满纱布的双手,我的眼睛湿润了……

  (作者:马晓丽。有删改)

  24.【析情节】本文情节波澜起伏,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

  (1)舵链断了,众人遇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舵链修好,小艇继续前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众人想方设法帮助矮个子。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赏人物】从全文看,马参谋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26.【品语言】修辞用得好,词语用得妙,标点用得准,往往会使小说语言更具有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大家紧盯着叉开手脚紧贴舱盖趴着的矮个子兵。冰太滑,戴手套扒不住,他摸索着摘掉手套,用手抠着蠕动爬行。

  ②不知过了多久,他伸手去够船头那根铁柱,大家都屏住呼吸:差一点儿,还差一点儿……就差一点点儿……他的手终于抓住了铁柱。

  27.【探主题】文中的“人旗”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2022·浙江宁波海曙区·一模)茶馆(节选)

  老舍

  人物  王利发、马五爷、唐铁嘴、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刘麻子、康六、茶房李三等。

  时间  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早半天。

  地点  北京,裕泰大茶馆。

  [幕启: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饭菜。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作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

  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像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我们现在就要看见这样的一座茶馆。

  一进门是柜台与炉灶——为省点事,我们的舞台上可以不要炉灶;后面有些锅勺的响声也就够了。屋子非常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都是茶座儿。隔窗可见后院,高搭着凉棚,棚下也有茶座儿。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据说是为了争一只家鸽,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假若真打起来,非出人命不可,因为被约的打手中包括着善扑营的哥儿们和库兵,身手都十分厉害。好在,不能真打起来,因为在双方还没把打手约齐,已有人出面调停了——现在双方在这里会面。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

  唐铁嘴踏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王利发  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

  唐铁嘴  (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

  王利发  (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他们自带茶叶。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临近的茶座让了让。]

  松二爷

  常四爷  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

  松二爷  好象又有事儿?

  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  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  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  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  (闪过)你要怎么着?

  二德子  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五爷  (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  (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  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  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  (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  (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常四爷  (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王利发  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

  常四爷  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

  王利发  (低声地)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常四爷  (往原处走)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王利发  (向宋恩子、吴祥子那边稍一歪头,低声地)说话请留点神!(大声地)李三,再给这儿沏一碗来!(拾起地上的碎瓷片)

  松二爷  盖碗多少钱?我赔!外场人不作老娘们事!

  王利发  不忙,待会儿再算吧!(走开)

  (节选自《茶馆》第一幕,有删改)

  【人物关系梳理】

  28.《茶馆》没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和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依靠众多人物的语言和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下面是第一幕的出场人物及相互关系梳理,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戏剧台词品味】

  29.剧中众人对二德子的称呼各不相同,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情感态度和性格特征。请你任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进行分析。

  示例:王利发称二德子为“德爷”和“您”,都是尊称,为保茶馆平安无事,王利发表面上是尊敬二德子的,可见作为掌柜的他,精明能干,行事谨慎、圆滑。

  A常四爷——“你”  B.松二爷——“这位爷”  C.马五爷——“二德子”

  我选择________(序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舞台说明研读】

  30.小舞台折射大世界。请你结合幕启部分中的划线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大环境?

  【戏剧主题探究】

  31.《茶馆》代表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包含着深厚的悲剧意识。请问,上文中谁是可悲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依据。

   

  (2022·浙江宁波慈溪市·一模)上林湖越窑青瓷是慈溪的一张文化名片,让我们共赴“朗读者”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回眸上林湖

  吴珍艳

  ①关于上林湖的文字读过不少,著名的如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他曾在《乡关何处》中对这一个他“小时候三天两头去玩水的地方”有过不少的着墨;优美的如诗人俞强的《上林湖之绿》,这篇难得一见的美文曾被纳入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中。还有那年读无雨兄《九秋风露越窑开》一文,则是在他细细的追溯间品出一份上林湖所特有的沧桑来,从东汉至唐宋,不过是历史的一个转身,上林湖越窑上千年的盛衰便在他豪迈大气的笔端奔泻而出,令人浮想联翩……

  ②自然,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北人,上林湖是去过多次的,秋色的明媚,冬日的静谧更有满湖的春光,皆一一领略,细细储存,轻易却是写不出文章来的,总觉得自己的文字是如此单薄,不足以承载上林湖深邃的内涵以及厚重的历史。那么,我能够做的,便是一次次地走近它、靠近它、感受它……

  ③这个夏日的黄昏,再一次陪同几位客人前往,其间的一位老师去年曾有过一次上林湖之行,记忆犹为深刻,以他所言:来慈溪,若不去上林湖,便算不得到过慈溪。到了上林湖,不去看荷花芯窑遗址,无论如何是一种遗憾。是的,从千年之前的窑火在荷花芯窑燃起的那一刻开始,上林湖必将成为慈溪人的骄傲。“中国青瓷文化发祥地、海上陶瓷之路始发地”,无论是谁,只要听说过上林湖以及与其相关的种种,都免不了会萌生出一睹为快的念头来。

  ④所以,如果你从未来过,那么这一刻,请循着我的足迹前行——这黄昏的上林湖畔,有着多么美丽的画面,不说轻波涟漪的水面,不说风姿绰约的远山,只要看岸边拍照的对对新人脸上的笑容,只要看晚霞中随风舞动的洁白婚纱,这般动人的景致,怎能不让人沉醉于其间?

  ⑤登上等候在岸边的机动船。嘈杂的机器发动声却是不合时宜的,如同一首经典的老歌被重新谱了曲,如此突兀生涩。好在船行不过数里,便至古越窑遗址——荷花芯窑。荷花芯窑几经修葺,依然镌刻着岁月的最痕。立于几十米长的遗址前,你仿佛能感受得到远古的炉火熊熊,那一幕幕尘封于历史褶皱里的画面亦随着湖水此起彼伏——谁在窑工的号子里捧出第一片青瓷?来往的桨影船帆间扬起的是谁的希望?又是谁在汉唐月下倾听瓯声缠绵瓷韵悠悠?

  ⑥我们脚步轻轻,话语轻轻,我们在亦步亦趋间再次上船,前往上林湖的深处。湖中此刻山风徐徐,波漪涟涟,愈行湖面愈是浩淼,愈行湖水愈是澄澈,俯身于船舷,这一泓碧水离我是如此之近,近到我可以俯照容颜,近到可以感知你的呼吸——若非湖水深处散落着的如玉青瓷,何来这上林湖绿如釉色的盈盈之水?

  ⑦上林湖深湾的最后一个自然村吴家溪也将在近期被整体拆迁。我们让船停在村子的对面,从各个角度把它留在了我们的镜头之下。说是村子,其实不足十来户的人家。残垣断壁、茅屋土墙,看上去虽是萧条荒凉,倒也与这青山绿水有着说不出的贴合,或者竟可以说它是美的。这美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天然之美,就像它的谦卑。它的质朴一样,不需要过多的粉饰,不需要任何浓彩重墨。落日的光影下,小村孤独矗立,想着这里面也许会有几个年迈的老人留恋着故土迟迟不愿离去,想着不久之后眼前这个村落将不复存在,不免怅然。上林湖的窑火可以重燃,繁华可以重生,可是,许多美丽却无法复原,许多的风景将永远消逝。

  ⑧回眸上林湖,碧波万顷,所有的感慨因这一片开阔而变得透明,岸边依然有拍照的新人,让摄影师的快门按下满满的幸福。多年之后,他们的脸上会布满皱纹,他们的世界会渐渐混沌,而上林湖,上林湖一切的美好,是否可以永远青翠鲜活在他们的记忆中?

  (选自《文学港》2011年01期)

  【读出游踪】

  32.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游踪,完成填空。

  【读出画面】

  33.从修辞、句式、用词、人称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写一段批注。要求:至少两个角度。

  【读出问题】

  34.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这篇文章的一则对话。

  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针对两位同学谈论的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读出情思】

  35.作者在回眸上林湖之余,不禁产生了“上林湖一切的美好,是否可以永远青翠鲜活在他们的记忆中?”的疑问,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想表达的情思。

   

  (2022·浙江宁波镇海区·一模)阅读下面刘亮程的散文,完成相应的题目。

  住多久才算是家

  刘亮程

  ①平常我也会自问:我是不是在一个地方生活得太久,土地是不是已经烦我了?道路是否早就厌倦了我的脚印,虽然它还不至于拒绝我走路。事实上我有很多年不在路上走了,我去一个地方,照直就去了,水里草里。一个人走过一些年月后就会发现,所谓的道路不过是一种摆设,供那些在大地上瞎兜圈子的人们玩耍的游戏。它从来都偏离真正的目的。不信去问问那些永远匆匆忙忙走在路上的人,他们走到自己的归宿了吗,没有。否则他们不会没完没了地在路上转悠。

  ②而我呢,是不是过早地找到了归宿,多少年住在一间房子里,开一个门,关一扇窗,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不是还有另一种活法,另一番滋味。我是否该挪挪身,面朝一生的另一些事情活一活。就像这幢房子,面南背北多少年,前墙都让太阳晒得发白脱皮了。我是不是把它掉个个,让一向阴潮的后墙根也晒几年太阳。

  ③这样想着就会情不自禁在村里转一圈,果真看上一块地方,地势也高,地盘也宽敞。于是动起手来,花几个月时间盖起一院新房子。至于旧房子嘛,最好拆掉,尽管拆不到一根好檩子,一块整土块。毕竟是住了多年的旧窝,有感情,再贵卖给别人也会有种被人占有的不快感。墙最好也推倒,留下一个破墙圈,别人会把它当成天然的茅厕,或者用来喂羊圈猪,甚至会有人躲在里面干坏事。这样会损害我的名誉。

  ④当然,旧家具会一件不剩地搬进新房子,柴禾和草也一根不剩拉到新院子。大树砍掉,小树连根移过去。路无法搬走,但不能白留给别人走。在路上挖两个大坑。有些人在别人修好的路上走顺了,老想占别人的便宜,自己不愿出一点力。我不能让那些自私的人变得更加自私。

  ⑤我只是把房子从村西头搬到了村南头。我想稍稍试验一下我能不能挪动。人们都说:树挪死,人挪活。树也是老树一挪就死,小树要挪到好地方会长得更旺呢。我在这块地方住了那么多年,已经是一棵老树,根根脉脉都扎在了这里,我担心挪不好把自己挪死。先试着在本村里动一下,要能行,我再往更远处挪动。

  ⑥可这一挪麻烦事跟着就来了。在搬进新房子的好几年间,我收工回来经常不由自主地回到旧房子,看到一地的烂土块才恍然回过神。牲口几乎每天下午都回到已经拆掉的旧圈棚,在那里挤成一堆;我的所有的梦也都是在旧房子。有时半夜醒来,还当是门在南墙上;出去解手,还以为茅厕在西边的墙角。

  ⑦不知道住多少年才能把一个新地方认成家。认定一个地方时或许人已经老了,或许到老也无法把一个新地方真正认成家。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你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

  ⑧尽管这房子低矮陈旧,清贫如洗,但堆满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黄金般珍贵的生活情节,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拥共享,别人是无法看到的。走进这间房子,你就会马上意识到:到家了。即使离乡多年,再次转世回来,你也不会忘记回这个家的路。

  ⑨我时常看到一些老人,在一些晴朗的天气里,背着手,在村外的田野里转悠。他们不仅仅是看庄稼的长势,也在瞅一块墓地。他们都是些幸福的人,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生活到老,知道自己快死了,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择一块墓地。虽说是离世,也离得不远。坟头和房顶日夜相望,儿女们的脚步声在周围的田地间走动,说话声、鸡鸣狗吠时时传来。这样的死没有一丝悲哀,只像是搬一次家。离开喧闹的村子,找个清静处呆呆。地方是自己选好的,棺木是早几年便吩咐儿女们做好的。从木料、样式到颜色,都是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的,没有一丝让你不顺心不满意。唯一舍不得的便是这间老房子,你觉得还没住够,亲人们也这么说:你不该早早离去。其实你已经住得太久太久,连脚下的地都住老了,连头顶的天都活旧了。但你一点没觉得自己有多么“不自觉”。要不是命三番五次地催你,你还会装糊涂生活下去,还会住在这间房子里,还进这个门,睡这个炕。

  ⑩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片土地上。在我年轻的时候、年壮的时候,曾有许多诱惑让我险些远走他乡,但我留住了自己。没让自己从这片天空下消失。我还住在老地方,所谓盖新房搬家,不过是一个没有付诸行动的梦想。我怎么会轻易搬家呢?我们家屋顶上面的天空,经过多少年的炊烟熏染,已经跟别处的天空大不一样。当我在远处,还看不到村庄,望不见家园的时候,便能一眼认出我们家屋顶上面的那片天空,它像一块补丁,一幅图画,不管别处的天空怎样风云变幻,它总是晴朗祥和地贴在高处,家安安稳稳坐落在下面。

  ?家园周围的这一窝子空气,多少年被我吸进呼出,也已经完全成了我自己的气息,带着我的气味和温度。

  ?我在院子里挖井时,曾潜到三米多深的地下,看见厚厚的土层下面褐黄色的沙子,水就从细沙中缓缓渗出;而在西边的一个墙角上,我的尿水年复一年已经渗透到地壳深处,那里的一块岩石已被我含碱的尿水腐蚀得变了颜色。

  ?看看,我的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这都是我在一个地方地久天长生活的结果。我怎么会离开它呢?

  36.对于“住多久才算是家”,作者一直在内心追寻答案。请你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成以下文脉梳理。

  住多久才算是家

  我为自己是否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得太久了而深感疑虑

  想搬家

  (1)

  尝试搬家

  事实证明把家一挪就会有各种麻烦事

  无法搬家

  (2)我终于笃信:

  庆幸没搬家

  37.有人评价刘亮程:“洗尽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沉重。”请你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字品味鉴赏。

  (1)我在这块地方住了那么多年,已经是一棵老树,根根脉脉都扎在了这里,我担心挪不好把自己挪死。

  (2)尽管这房子低矮陈旧,清贫如洗,但堆满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黄金般珍贵的生活情节,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拥共享,别人是无法看到的。

  我选第(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作者在文末说:“这都是我在一个地方地久天长生活的结果”,请你联系全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9.作者以“住多久才算是家”为题,表现了对“家”多层意义的思考。读完全文,请结合你的阅读感悟和生活体验,说说刘亮程笔下“家”的内涵。

   

  (2022·浙江温州瑞安·一模)卡尔维诺的小说温暖明亮,深受同学喜爱。小安选择《好游戏玩不长》一文,设计探究小任务,以期理解卡尔维诺小说的内容及风格特点。

  好游戏玩不长

  卡尔维诺

  (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玩打仗的游戏。

  (2)那里有一处干涸的溪流,岸边全是芦竹,河床上都是些灰黄的磐石。乔瓦尼诺在一片流着沙的河滩上做出扑到前面去袭击敌军的动作,然后手捂着胸口就地倒下来。

  (3)“红十字!”他叫道。“你是红十字的!快过来!没看见我受伤了吗?”

  (4)到那时为止一直扮演敌方机关枪的赛来内拉,跑向他去,在他的额头上碾压上一张薄荷的树叶,充作膏药。

  (5)乔瓦尼诺猛地蹦起来,横向拿着芦竹跳开了,胳膊伸得老开。“轰炸机!轰炸机对准目标了!嗖……轰隆!”然后就把一手的白砾石撒到赛来内拉的身上来。

  (6)“你是正在行进中的敌军汽车纵队!我炸了你!”

  (7)“那我,该干什么呀?”赛来内拉问。

  (8)“你要在地上匍匐前进,还要接到炸弹。嗖……轰隆!不,现在你要撤到开阔地上!”

  (9)赛来内拉就在芦竹间跑了起来,但乔瓦尼诺又大嚷着叫起她来:

  (10)“狙击!你是敌方的狙击!现在你在攻击我!”

  (11)但赛来内拉不明白这个狙击要做什么,于是乔瓦尼诺就决定由自己来扮演敌方狙击,让赛来内拉来充当那个轰炸小队。“我是一个掉在火堆中的飞行员,你看!”乔瓦尼诺说。

  (12)“那我呢?我呢?”赛来内拉问。

  (13)“你嘛,你就是那个拥抱阵亡者的女人。”

  (14)“谁啊?”

  (15)“对,就是那个,格洛丽亚!你得像天使一样地过来,然后跪在我身边。”赛来内拉就试着当起了格洛丽亚,做得很不错。

  (16)然后,他们又玩起了骑兵巡逻队的交锋。要来个骑兵冲锋,还得需要个喇叭,乔瓦尼诺于是就撕开了他芦竹上的叶鞘,攥在合拢的双手里,并发出一种刺耳的嘶嘶声。正是那嘶嘶声作响时,出现了三个真正的士兵。

  (17)两个孩子,大气不敢出一声地,拖着芦竹尖,靠到一名战士身边。【A】他正躺在草地上,举着步枪,而头盔,肩包,干粮袋,行军水壶,手榴弹,防毒面具是一个压在另一个之上地堆在他身上,就像是一场由不同物件构成的雪崩,把他给埋没了。那个士兵,从地上把脸转向孩子,他的眼睛是灰色的,忧郁,唇间含着一片樱桃叶。孩子们蹲伏在他身边,芦竹被他们戳在前面,和战士的步枪平行。乔瓦尼诺说:“你们在打仗吗?”

  (18)士兵在地上蹭了蹭下巴,张开嘴唇,吹走了那片樱桃叶,什么也没说。

  (19)“对不起,我们能到那下头去吗?”乔瓦尼诺壮着胆子问。那个士兵应该是做了个类似于耸肩膀的动作。孩子们赶紧踮着脚尖地跑掉了。

  (20)在一段斜坡上,一棵桑树投下阴翳,桑树底下,一把折叠椅上,坐着一位将军。那是个臃肿的男人,只穿着衬衫,没罩外套,把墨镜抬到额头上,用望远镜看着什么。他在膝盖上一张摊开的地形图上指指画画的,喘着粗气地跟他的参谋部长说着什么,还有一些军官曲着双腿,坐在他脚下的草丛里。

  (2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一动不动地待在将军背后,使芦竹直挺挺地立正着。

  (22)【B】“啊呀……敌人的炮火,”将军说,“全部击中了我们的人……啊呀……”然后其他一些话他们就听不懂了。他长满红毛的短小手指在地图上摩挲着,就像是肥大的毛虫。“失去一些弟兄是很痛心的,但是……啊呀……位置……”

  (23)参谋部长的军官们在将军周围表现出很活跃的模样,远处那些掩护得糟糕士兵总是会时不时地从周围冒出来,顺从而无动于衷。

  (24)“自然,什么时候能看到葡萄园了,你们看见敌军的侦察所没有?”将军说。

  (25)“这在地图上标出来了,将军先生,”一位军官热情地说,“‘农居区’……”

  (26)但将军没有看地图,而是继续指着一个土丘,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知道,那是老头保洛的家,那个养蚕人的房子。

  (27)“这是第一个要轰掉的目标,”将军说。一个摆弄测角器的军官就报了一串数据。

  (28)此时,将军在地图上画上一个叉。忽然,远处响起一声爆炸。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惊跳起来。

  (29)“这两个家伙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声音说道,同时孩子们感到自己的领子被揪了起来。

  (30)“是谁把这些孩子丢在作战区的?”

  (3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用猫一般的一跳,逃脱了那些手掌,直到他们气喘不过来的时候,才停了下来。他们来到一个地方,那里的芦竹丛围出了一种又长又密的屏障,芦竹丛间,里头鲜绿外头淡绿的叶鞘随着漾起的风窸窣作响。

  (32)“这里,”乔瓦尼诺说,“我们有用来做武器的了。”但是,回到他们心中的愉悦感却被稍稍遮蔽住一些。

  (33)他们扔掉了陈旧的武器。在芦竹地里走起来。“你看我的多漂亮啊……”“但我的更高……”但好像没有一根能跟以前的比,就算把它们想成长矛,想成冲锋枪,或者是飞机都不能带来任何满足感了。

  (34)芦竹地倏地到了头。过了芦竹地后,是天空和大海。岸上是陡峭的狭窄田地,那里有笔直的席子,接着就是海边滚圆的石头,海西又一浪接一浪地升了起来,一直涌到天边。

  (35)他们坐在地上,头垂着,缓缓地扯起一簇簇的草。先前玩打仗的游戏很有意思,但现在,他们的脑袋里总想起那个唇间含着叶子的士兵那忧伤的眼神,想起了将军抹掉了农舍的那毛茸茸的手指。

  (36)乔瓦尼诺尽量去想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游戏,他有了个主意。“一个新游戏!”他跳起来……

  节选自《卡尔维诺短篇小说集》,有删减)

  ◆通读文本,把握情节的轻巧

  40.细读小说,梳理情节。

  在溪边玩打仗的游戏。——在荆棘中发现了三个士兵,征得同意后跑开。——______________——他们跑到新的芦竹地,想着新的游戏。

  ◆品读细节,欣赏人物漫画

  41.细读文中【A】【B】两处的细节描写,并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

  ◆前后勾连,走近诗化环境

  42.芦竹地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叙事环境。请勾连文中画波浪线句,简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融通整合,关注独特视角

  43.小安在阅读中发现小说中经常采用儿童叙述视角,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表中的探究结果是否也适用于本文。

  儿童身份

  作用

  探究结果

  小客人(迅哥儿)

  呈现了月夜里四处弥漫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光下婉转的笛声……,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世界。

  真切地表现儿童的生活,舒缓行文节奏。

  儿子(若瑟夫)

  从最佳角度在最大容量中表现儿童视野里的成人世界,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根据探究过程,甄别选题

  44.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面哪一项最不可能作为小安组读书小论文的标题(     )A.《艰难与琐碎-小人物生活实录》 B.《直面与游离-卡尔维诺战争题材小说特色)

  C.《论战争题材短篇小说的魅力》 D.《论卡尔维诺小说的“以轻写重”的技法》

   

  (2022·浙江温州·一模)通过矛盾读小说

  ◎专题复习时,同学们为深入理解小说的“矛盾”,以《白发》为例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白发

  巩高峰

  (1)对于干到什么时候回老家这个问题,老君早就有了答案,干到头发白了就回去。

  (2)头发白是什么时候?老君的答案显然是个概指。虽然在城市里老君只是个拉平板车收破烂的,但还上家里的那些债自然不用热到白头发。恰恰相反,老君很快就完成了目标。于是很快老君就把计划推远了一点,把家里的三间土墙瓦顶的房子翻盖成红砖到顶,这个计划同样没让老君费太多时间。

  (3)老君头一次认真考虑起老家和城市的区别。老家,就是过去;城市,就是未来。老家过今天就是明天,一天一天闭着眼往前过。城市不是这样的,城市里你只要订一个计划,日赶夜赶,总能到达目的地,甚至,很多时候是提前到达,超额完成。

  (4)城市有什么不好的呢?出门就有路,上路就有车,有车去哪都快,转瞬即达。老君觉得,一切都超出了他的计划,这种惬意老君本是等自己白了头发才准备享受的,现在老君左一次右一次摸自己的头发,茫然回不过味儿来。

  (5)既然这样,老君就可以拾掇起自己的爱好了。

  (6)老君最爱记路。打小就这样,老君对去过的地方过目不忘。开始老君只记自己去过的地方,南到广州北到新疆,最后绕了几个图定在北京,所到之地,老君了然于胸。火车所经过的站那是最基础的了,老君还能把每一站的顺序和停几分钟记得一清二楚。他比那些一块钱一本的列车时刻表强多了,那些纸上的东西,更新多慢。

  (7)现在,记列车时刻和站点已经引不起老君的兴趣了,老君开始记城市的各条街道,各立交桥的出口,各路公交车的线站。

  (8)于是,吆喝着收破烂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反倒成了老君的副业,老君显然对给人指路更感兴趣。当然,对于老君的实力知道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时候老君需要毛遂自荐主动请缨才能过一把指点城市交通要道的瘾,但是大部分时间老君会被白眼和提防阻挡在热心的前面。老君也不悻悻而去,他有的是耐心,收破烂不也是信马由缦安步当车嘛,他摆事实不讲道理,直到迷途的人终于柳暗花明,方才对手下一辆平板车手头一个正确方向的老君刮目相看。一点也不夸张,对于北京的大街小巷这区那区这环那环,老君可比很多出租车司机强多了,至于交警更不在话下,因为交警往往都是负责片儿的。

  (9)妈妇儿对老君的数落越来越多,也是,儿子念高中了,没人盯着他补课没人督促他学习更没人跟着他陪读,要是他考不上正经的大学,难道让他跟老君一样收破烂?尽管老君对收破烂这一行当的将来未置可否,似乎对儿子高中毕业收破烂并不持反对的态度,但是能考上大学,正正经经地留在城市的中心当然更好,而不是老君这样早晨从五环进城傍晚从三环出域,他那架平板车可进不了三环了。

  (10)妈妇儿来身边了,儿子在县城,家里的新房空着,但老君仍然愿意在记忆里给老家的消息留个位置,撤区并乡改为镇了,村村通公路了,农村搞旅游了,很多村子顺便把名字改了,老君都一一记着呢。

  (11)好在儿子还算争气,总算考上个大学,虽然连省重点的边儿都摸不着,不过是个三本,但总算和收破烂背道而驰啦。

  (12)老君一高兴,妈妇儿的唠叨反倒更多,三本可不是字面意思的第三等本科,实质名称应该是自费生,也就是老家那里说的高价生。念一个高价三本,老君的吊儿郎当自然显得不合时宜。

  (13)老君早已取消了义务交通指挥员的角色,重新给自己订了崭新的计划,最起码,得把儿子的大学供完吧?儿子能自己养活自己了,到时无论头发白不白,都不干啦,回老家,住新屋、享清福去。

  (14)过年了,老君老两口准备回家。媳妇儿先给老君剃头,然后洗个大澡。

  (15)她妇儿边挥剪刀边叨咕,要提前去车站看看,哪几趟车到老家那儿能停。老君嘴地笑了,自己就是活地图加活时刻表,去火车站干啥呢?

  (16)妈妇儿推了一把老君,说,现在的车很多到新河就不停了,不看行吗。话没说完,媳妇儿忽然大惊小怪咦唤地嚷,原未老君有白头发了。鸠妇儿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老君,真的有白头发了,是不是要回老家了?

  (17)老君对白头发只字不提,只疑惑地问,新河?这是哈地方,我们顺河下的呀。妈妇儿鄙夷地替了老君一眼,顺河去年就改叫新河了呀,亏你还是个活地图!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理解“矛盾”】

  [任务一]梳理“人与社会”的矛盾

  45.梳理(1)-(4)段,补全“思维导图一”中①②两处空缺。

  46.对照“思维导图一”中的“预想”和“结果”,联系小说内容,简述你对第(3)段画线语句的理解。

  47.小说中老君的指路态度与路人的反应形成对照(参考“思维导图二”)。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老君的处境。

  [任务二]梳理“人与自我”的矛盾

  48.“思维导图二”中“老君与媳妇”部分,对你理解老君自我的矛盾有什么帮助?结合小说内容、加以阐述。

  [任务三]以两组矛盾解读小说主题

  49.老君自称是“活地图”,却不知道老家已改名。根据这一矛盾的结尾,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的主题。

  【运用“矛盾”】

  50.根据你对“矛盾”的认识,任选一项,结合名著内容,探究人物命运走向的原因。

  A.孙悟空(《西游记》)              B.拉尔夫(《蝇王》)

   

   

  51.(2022·浙江温州部分校一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孩子们

  【波兰】斯沃瓦米尔·姆罗热克

  孩子们在市政广场上堆雪人。

  他们先是滚了个大雪球,这是雪人的肚子。后来又滚了个小一点的球,做雪人的胸、背和肩膀。然后又滚了个更小的球,用它来做雪人的脑袋。雪人的衣服扣子是用小黑煤块做的,从上到下扣得整整齐齐。鼻子是一根胡萝卜。因此说,这是个普普通通的雪人,在雪下得多的年份,这样的雪人在全国何止上万个。

  孩子们却因此玩得很欢,很幸福。形形色色的人从这儿走过,看了看雪人,继续往前赶路,各个机关在办公,似乎是平安无事。

  父亲很高兴,因为他的孩子们在新鲜空气里玩耍,脸蛋儿都红红的,胃口好,饭量增大。但是有天傍晚,一家人都待在家中,突然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个报贩子,在广场上有个售报亭。他一进门就表示抱歉,说是这么晚了还登门打扰,但是,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跟父亲交换交换意见。照说哩,大家都知道,孩子们都很小,年幼无知,是得好生照看,因为幼小不教,长大就难以成人。他要不是考虑到孩子们的利益,是怎么也不敢登门造次的。他之所以来,完全是出于教育下一代的目的。他谈到了孩子们给雪人装的那个胡萝卜鼻子,偏偏是红的!而他,报贩子正好有个红鼻子。他的鼻子红是由于受了冻伤,不是因为喝多了酒。孩子们有什么理由公开出他的红鼻子的洋相呢?因此,他特地来请求孩子们再不要这样做。不错,是出于教育的目的。

  父亲对这些意见非常重视。孩子们当然不应该拿别人的红鼻子来开玩笑。他们真不懂事。于是他把孩子们都叫过来,指着报贩子严厉地问道:“你们当真是为了讥笑这位先生,才给雪人装了个红鼻子吗?”

  孩子们感到惊讶不已,刚开始他们甚至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他们听清楚了,摇头说,压根儿就不是。

  但是,爸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罚孩子,不准吃晚饭。报贩子表示了感谢,转身走了。在门口却跟合作社主任撞了个满怀。

  主任跟这家的主人道了声晚安,主人热情地欢迎了他,不管怎么说,他是个重要人物。主任见到孩子们立刻皱起了眉头,鼻子里哼了一声,说道:“好呀,这帮小家伙!您应对他们严加管教。他们人虽小,却很狂妄。今天我从我们商店的窗口朝市场望,我看到了什么?他们自由自在地在那儿堆雪人。请您想想看,他们先堆出一个大球,后来是第二个,第三个,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把第二个雪球放在第一个上面,第三个再放在第二个上面。难道不令人气愤吗?”

  父亲没有听明白,于是主任就更加烦躁了。

  “难道还不明白他们想用这种方式说明什么?他们是想说,在这个区合作社里一个窃贼坐在另一个窃贼的头上。可这是污蔑。这样的事即便是向报纸揭发,也得有充分的证据,更何况是在市场上当众出丑。”他这位主任,考虑到孩子们年龄尚幼,不要求公开赔道歉,只希望再不要发生这类事件。

  孩子们受到追查,问他们把一个雪球放在另一个雪球上面的时候,是否真想说明区合作社里是一个窃贼坐在另一个窃贼头上。孩子们摇头否认,哭哭啼啼。但是,父亲以防万一,让孩子们在屋角罚站。

  这一天事情还没有完。院子里传来了雪橇的铃铛声,雪橇到了门前,铃声戛然而止。是市人民委员会主席本人。主席开口说:“您容忍家里的人从事敌对活动,我感到震惊,您难道没有政治觉悟?请立刻说清楚。”

  父亲不明白,他为什么没有政治觉悟。

  “因为从您的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到。谁会对人民政权机构进行讽刺?您的孩子们才这么干。他们把那个雪人恰好堆在我办公室的窗下。什么?哈!您沉默!这沉默意味深长。我能从中得出结论。是的,亲爱的先生,我建议您考虑考虑,”

  主席接着说,“啊哈!还有一点。我在家里常常敞着衣扣,这是我的私事。您的孩子没有权利拿这件事开玩笑。雪人身上从上至下的一排扣子也是语义双关的。我再说一遍,只要我高兴,在家里不穿裤子也没什么了不起,您的孩子无权过问。请您记住了!”

  受到指控的父亲把孩子们从屋角里拖出来,要求他们马上承认,说堆雪人的时候心里就想讽刺主席,说给雪人从上到下安了一排扣子,就是为了嘲笑主席在家里敞胸露怀。孩子们哽咽着,泪流满面地保证说,他们堆雪人不过是为了玩耍,没有任何附带想法。但是,父亲为了以防万一,不仅不准他们吃晚饭,罚他们站墙角,而且还罚他们跪在硬地板上。

  我从园子旁边经过,看见了那三个孩子。广场是不准他们再去玩耍了。他们又在商量玩什么游戏。

  “我们来堆雪人。”一个说。

  “我们来堆那个卖报的。给他安个大大的红鼻子。他的鼻子红,因为爱喝酒。是他昨天亲自说的。”第二个宣布。

  “我倒想堆个合作社主任!”

  “我宁愿堆那个主席先生,因为他是个笨蛋,还得给他安上排扣子,因为他常常不扣扣子敞胸露怀。”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争吵起来。最后决定挨个儿堆。他们又兴高采烈地干了起来。

  (选自斯沃瓦米尔?姆罗热克短篇小说集《大象》,有删减)

  小温和小组成员准备将《孩子们》改编成舞台剧,来纪念波兰荒诞派作家、剧作家斯沃瓦米尔?姆罗热克诞辰90周年。以下是《孩子们》舞台剧改编讨论记录单,请你一起参与讨论。

  《孩子们》舞台剧改编讨论记录单

  分幕剧情说明

  第一幕

  孩子们在市政广场欢快堆雪人,父亲很高兴。

  第二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幕

  合作社主任来访指责孩子们堆雪人污蔑他是窃贼,父亲让孩子们在屋角罚站。

  第四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幕

  我听孩子们商量继续堆雪人。

  角色

  塑造

  说明

  (3)A小温:“父亲”在剧本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在第二幕到第四幕中,我们要根据他对待来访者以及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情绪的变化,去塑造父亲的形象。

  小南:对,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小温:剧本中的三个来访者,他们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各不相同,但来访目的以及背后折射的社会心理都是相同的,你怎么看?

  小周:我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A、B二选一作答)

  舞台语言说明

  (4)小温:小说中,“我”在快结尾的时候才出现,在舞台剧中,我们需要不需要在前4幕中为“我”设计旁白,突显功能?

  小贴士:旁白,即画外音,由画面外的人声对影片、戏剧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心理加以叙述、抒情或议论的台词形式。

   

  小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作意图说明

  (5)小南:舞台剧以第四幕小孩子们跪在硬地板上受罚落幕,我觉得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小温:我不赞同,第五幕很有演出的必要。在小说中,我们看到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帮小温作答。)

   

   

  (2022·浙江湖州·一模)我在餐厅中开了一枪

  木心

  时间   一九七九年

  地点   上海

  人物   甲(中年)、乙(青年)、我(不详)

  场景   小型餐厅

  (当我行将吃完时,甲乙进来,坐于旁边的桌位)

  甲   ……你年纪轻,讲究衣着,我是随随便便,不在乎了,唉,衣着讲究,总归是两个意思,一个,要漂亮,一个,表示自己有线。

  乙   我又不好算讲究。

  甲   还不讲究?要人家说你漂亮、有钱,世界上但凡讲究穿着的,只不过是这两个目的。

  我(已食毕,取出纸巾抹了抹嘴)再有第三个——自尊

  (至今犹记得此二人闻声转首注视的眼神,中年者发愣,落了下风,无法接口。青年者惊喜,得救了似的期待我再说下去——我起身慢慢走出餐厅)

  (选自木心《素履之往》)

  52.编写剧本提纲。

  剧本

  人物

  时间

  地点

  情节

  《我在餐厅中开了一枪》

  甲(中年)、乙(青年)、我(不详)

  1979年

  小型餐厅

  53.冲突是戏剧构成的重要内容。请你完成下图,写出戏剧冲突。

  54.请你从文中摘录一句舞台说明,分析其作用。

  55.剧本的主题,有人说是关于价值观的探讨,有人说是取悦他人与取悦自己的讨论,有人说是对自命非凡者的讽刺,还有人说……你觉得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选自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56.运用你所学过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品鉴《从前慢》。

  57.下列名著与上面两个作品在“艺术特色”上均有很多共同点,请任选一部结合内容进行探究。

  备选名著:《艾青诗选》《儒林外史》《朝花夕拾》

   

  58.(2022·浙江绍兴·一模)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笔墨历史(节选)

  余秋雨

  ①在山水xiāo sè、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③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④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放心写吧!”

  ⑤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

上一篇:简单好玩赚钱多的游戏 什么游戏好玩又可以赚到钱
下一篇:中年情劫第一章(长篇都市伦理小说连载之二十四)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