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忠《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读书/精读/图书分享-道德伦理-2/9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如下分享基于作者成书的思路,仅仅个人角度的理解、看法做出摘要以及认为比较出彩的部分列出,并在此分享给大家!本篇从第二分始,并持续更新!

  如有兴趣从前面开始了解,参阅我主页的其他文章(依次发布

  目 录

  第二节 日常生活伦理-续

  三、 日常生活伦理的几个价值追求

  第三节 日常生活伦理学

  一、 客观社会背景

  二、 学术文化背景

  三、 研究立场和视角的转换

  四、 日常生活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服饰伦理

  第一节 服饰伦理导论

  一、 服饰的起源与内涵

  二、 服饰伦理的意蕴

  第二节 个体服饰伦理

  一、 护身养生

  二、 角色自觉

  三、 德性修养

  第三节 人际服饰伦理

  一、 日常交往中的服饰伦理

  三、 日常生活伦理的几个价值追求

  (一)生命和生活的完善

  生活行为必有其生命主体,生活行为是生命展开的过程,生活行为的自我完善追求就是对生命与人生完善的追求。一切有利于增进生命和人格完善的行为,就是日常生活伦理中生命完善的德行,如健康、养生、运动是有益于延续人生过程并增进人生幸福的行为, 因此是生命完善的德行。日常生活伦理是主体生命的和谐与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个体的身心、心理的知情意的和谐,是人和社会上其他人生命的和谐。它基于人的生命自觉 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基于纲常伦理的外在约束。日常生活伦理是生命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成为好人,过美满幸福的好生活,这固然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环境与保障,但也离不开主体自身的努力。日常生活伦理强调主体应该具有做好人、过好生活的善的责任与能力。

  (二)日常生活交往之道

  道德不仅包含心灵之素、行为之方的个人德性要素,而且包括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道德就是协调人与人之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吃饭、喝水是人维持生命存在的个体活动,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交往活动。我们的穿衣,不仅有抵御风寒的自然养生意义,而 且有展现个性的审美意义,更有“女为悦己者容”和日常生活交往之道的文明礼貌与道德意义。我们的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行为,大多是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遵守日常生活交往之道,是日常生活伦理的追求!

  (三)社会风俗的善美

  生活行为不仅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中,而且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可能会因时代、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日常生活伦理不仅追求人格德性、人伦礼义,而且追求良风美俗。是否良善是衡量社会风俗的价 值标准,另外,风俗对大众的行为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社会风俗一般来说表现为政风和民风两个方面,以政治哲学的角度看,社会风俗主要是指向执政者的,这不仅意味着执政者要发挥风行草偃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风俗和风尚变化即化民成俗、移风易俗。由官方和民间共同推动的餐桌光盘行动,就是饮食伦理方面的社会风俗的一大进步,批判陋习、反思现实习俗、建构文明新风尚,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健康、文明,这是日常生活伦理的价值追求之一。

  第三节 日常生活伦理学

  一、 客观社会背景

  从客观上看,主要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已经岀现了明显的公共领域与 私人领域、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分离。社会的伦理道德必须尊重这种民众生活的特性和权利,需要创建适应这种民众生活、体现现代意识并与民众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道德体系。它的真理性与合理性正是从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强化。道德真理并不总是一些抽象的政治原则,而是充满着朴素性的生活真理和为人之道、人际之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日常生活道德和意识形态道德是成为一体的,道德附着在政治上,借助行政命令而发挥其功能;在市场体制下,政治中心化地位逐渐减弱,以往的道德体系也逐渐边缘化,这就使得道德部分地回到了日常生活领域,不再是单一的国家政府问题,而变成了全社会的问题,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更具有生活意义。只有把握了意识形态道德和日常生活道德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掌握它们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批 判和整合功能,以及它们的变化发展过程。”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我们的道德如果还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倡导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等高度政治性和原则性政治道德的层面上,那必然就会离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在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道德原则是不好的,这些道德原则体现着我们社会的性质、价值导向,是应该长期坚持的,但如果不能把它们具体化,把它们落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其作用的发挥就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二、 学术文化背景

  当代学者李长莉认为,自汉代实行“独尊儒术”以后,直至清代,儒家伦理一直被 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教化伦理,这种以家族主义和小农经济为基础,有利于维护官僚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等级秩序的道德伦理体系,在官僚士大夫阶层的提倡和教化下,渗入民间的实际生活之中,居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民间的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来自人们生活需要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于正统教化伦理的民间生活伦理。民间生活伦理尽管往往受到排斥,或居于末流,但却一直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社 会变动、政治统治松弛、正统教化伦理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随之减弱的时候,民间生活伦理就会活跃起来,焕发出生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现实中的民间生活伦理并不是全然与正统儒学分开的。

  三、 研究立场和视角的转换

  伦理学作为哲学价 值论的核心,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应该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上面向生活、关注生活、描述生活、诠释生活,指出生活的目标、揭示生活的价值、建构生活的规范,从而指导现实的人生。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其评价标准仍然是 它是否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否代表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不 是简单地以社会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制度为尺度。道德的应然和正当,其价值根据只能是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关系的完善,而不单纯是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实现。

  长期以来,我们仅把道德理解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阶级整体利益的自觉表达和宣示,是社会的道德价值导向和规范控制。我们以往对道德的本质与结构等根本理论问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道 德的结构应是多层次的,它不仅包括社会政治与制度生活层面的价值导向、规范体系,而且包括源于民众生活并指导民众生活的日常生活道德,甚至还包括个人的终极价值信仰伦理。从历史的经验看,我国儒家道德之所以能在传统社会发挥那么大的作 用,就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把社会政治制度层面的价值导向和民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另外,传统社会在道德建设上,除了观念倡导、社会与学校教化、家庭教育外,还通过制度强化、乡规民约、宗族训导、日常生活规范、习俗传统等把道德全面生活化,并使道德在生活化中得以强化。

  总之,道德面向并贴近生活而不仅仅是面向并贴近政治,面向并贴近民众而不仅仅是面向并贴近官方,面向并贴近实践而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倡导,这就是我国当代道德建设的真正突破口。

  随着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独立于国家行政干预的私人领域、(民间)社会生活正在产生和扩展,中国的市民社会正在崛起。同时,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国家行政权力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私人 领域退出,这必然使仅仅依靠过去的单一的国家政治教化伦理来指导多元而丰富的民众生活实践变得不可能。科学的伦理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首先面 对客观存在的事实,以纯粹的认识态度去描述、诠释客观存在的道德文化现象。意识形态的思维方法则预设并承认一定的意识形态观点的正确性, 然后再去做论证工作,或者因一种社会需要去为人们的行为建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

  四、 日常生活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略)

  第一章 服饰伦理

  第一节 服饰伦理导论

  一、 服饰的起源与内涵

  服饰不仅有御寒、保护的实用功能,而且是人类发挥审美想象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遮羞、掩饰和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尤其在现代社会,服饰主要被 用来作为一种标志物,象征和体现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职业、个性、修 养等,同时蕴含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尚、道德水平等内涵。

  从人类早期来看,“服”与“饰”是分开的,并未像现代“服饰” 一词般糅合在一起。从中西方考古发现来看,古人的“服”非常简陋,往往是动物皮毛或植物纤维;“饰”则异常发达,古人会将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自然物都制作成装饰品点缀在身体上,比如金属、石头、花木、兽骨、兽尾、鸟喙、羽毛、果实、龟壳等。

  二、 服饰伦理的意蕴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穿着打扮自己。人类 从炫耀生殖能力和生殖器官的时代走入遮羞蔽体的时代,服饰成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要事物。可以说,"'遮体'这一原始的服饰现象是紧密地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 个体服饰伦理

  一、 护身养生

  服饰具有保护身体、颐养生命的伦理价值,对身体和生命的重视与保养,是人类得以更好地存活于世的前提。颐养生命,使身体健康、精神面貌良好,这本身就是道德的。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与道法自然的道家道教服饰观、礼以文饰的儒家身体服饰观和先暖后丽的墨家身体服饰观相比,医家护身养生的身体服饰观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有代表性。西方身体服饰观富于变化且多元,大致经历了从身体的自然态到禁抑,再到逐渐解放,直至充分开放的历史过程。中西方传统服饰伦理分别受到遮蔽身体的耻感文化与突显身体的审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物我两分的人本观的不同影响,形成了两 种对比鲜明的服饰护身养生思想:顺其自然的养生观与积极进取的健身观。

  首先,从服饰样式来说,中国传统服饰以“宽衣博带”为基本样式, 衣服与身体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一个空间,除非进行特殊活动或行为,如从事劳作、武术、体育活动。比起西方一度流行的男式紧身裤或女式紧身衣,这些所谓的“短小”服饰则是相当宽松舒适的。自古埃及时期起,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等原因,服饰总是暴露出部分身体或显露出体型,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衬托和表现身体。除了在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时期服饰趋于保守之外,男女性别的身体特征不同程度地通过服饰得以暴露、凸显和强化。相较于中国传统服饰舒展的样式,西方服饰对身体极尽塑造之能事,想方设法把身体塑造成“理想”的形态, 从而反映出西方积极有为的文化心态。

  其次,从剪裁手法来看,中国传统服饰采用平面剪裁法,这种手法可 尽可能地保持布料原貌,结构简单流畅,剪裁“一气呵成”。 这种服饰从根本上凸显出人的重要性。西方服饰釆用立体剪裁法,注重衣服与人体之间的协调,把人体分解成几个部分,最终构筑出一个立体的人形形态。

  最后,从运动方式来看,中国文化秉承天人合一、身心一元的指导思想,倡导顺应自然、和谐中庸的护身养生观,以静为主,西方的运动方 式是积极进取的。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 “健康”的概念,以刚健有力、积极进取的体育锻炼来塑造强健的身体和完美的体型。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武术、舞 狮、赛龙舟等,所要求穿着的服饰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宽 松、含蓄、保守、没有棱角、线条平滑而柔顺来表现对'善'的注重”。西方竞技体育运动服饰则注重塑造人体、符合人体机能和视觉审美的需要,张扬个性、展示激情,彰显出主体的勇敢、智慧与机敏。

  二、 角色自觉

  自我概念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任何概念的形成,均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即离不开社会的影响。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或家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在社会文化发展中日益赋予个体在服饰观念和行为上特殊的、固定的意义表现与特征;同时,个体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和觉醒程度制约与影响着其服饰行为的具体表现。

  依据社会学理论,按照角色获得方式,社会角色可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指建立在本人无法控制或改变的因素,自致角色与先赋角色相对,“指通过个人可以控制或改变的因素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服饰在角色自觉上的体现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生理自我的觉知,即对自我性别和身体特征等的觉知;二是对自我所处社会、家庭及行业等不同角色的认知。

  (-)性别认知意义

  伦理最早起源于两性禁忌,而服饰伦理的起源与发展也与两性有关。男女有别,首先要在服装上加以区别。社会中的个体正是通过不同的服饰装扮来学习认知自身性别角色,表达自己性别认知程度的。父母通过给孩子穿着不同样式、颜色的服饰,来传递孩子的性别身份信息,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投射自己的心理期待。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地域的社会传统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表现特征与品行要求都大致相似。中西方文化对男女性别差异就有着类似的期待,因此,在服饰上也体现 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服饰以简单大方、刚劲有力、干净整洁、色调深沉暗淡为主要特征,女性服饰则通常与此不同或相反,表现岀款式丰富、色彩艳丽、线条柔美的特征。

  (二)社会角色自觉

  社会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 的特殊地位或身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一整套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方式与 规范。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个体有着不同的特定要求,长期稳定的社会角色要求使扮演同一角色的个体表现出一致或相似的着装形象,以形成一种认知和思维上的惯性。对于那些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特殊地位、承担特殊使命的个体来说,服饰是标注其社会角色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惯性认知中,医生总是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在中国传统等级社会中,服饰往往直接“等同于”穿着者的身份,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服饰的身份标识作用高过角色主体本身。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服饰提供了一种场景的暗示,标注着穿着者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同时,服饰对于个体获取社会角色的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都不是单一的,在各种角色身份转换过程中,服饰会随之发生改变,以适应身份、环境以及时间的变化。

  三、 德性修养

  (一)体现人性尊严

  上升为文明之物的服饰极 大地彰显出人类“超越”其他生物的“独特”价值和“尊贵”地位,而赋予服饰伦理意义和德性内涵,可谓是双重展现人性尊严的人类特有活动。人类从赤身裸体、茹毛饮血的时代逐渐走进文明时代,穿着服饰的目的从御寒蔽体到追求象征和符号意义,这本身就是人类道德从无到有并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历史写照。

  (二)寄寓道德情感

  生、死都是人生大事。在婚礼、诞生、贺寿等喜庆场合下,参加者穿上鲜艳喜庆的服饰,表达对当事人的祝贺之情,这是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符合伦理与人情的着装礼仪原则。丧礼是中国传统礼仪中最为隆重的礼仪之一,丧服则是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展现文明教养

  中国儒家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作为人类成长过程中最先触及生命、最为贴近身体的服饰,自然而然被其优先选择为实施道德教育的工具。冕冠在冕服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戴在头上的冕冠处于人体最高处, 因此具有特别丰富的道德寄寓。

  从现代道德教育理论来看,可将传统社会以衣着服饰寄予德育作用的机制解释为:将已经形成的固定价值观念和心理预期通过不同的服饰投射到个体,通过观念上和设计形式上的限制直接束缚行动,使穿着者尽可能地按照服饰所蕴含的道德寄寓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模仿和顺从“期望” (包括被动的和主动的期望)的“理想形象”,从而符合社会期待并达到预期形象。传统中国女性佩戴玉镯、发饰步摇、穿百褶裙就是服饰教育的典 型。

  第三节 人际服饰伦理

  一、 日常交往中的服饰伦理

  日常交往活动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而形成的人际交往活动,是以 “杂谈闲聊、礼尚往来等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对象包括家人和朋友。

  (一)别嫡庶以明亲疏上下

  中国传统社会是在氏族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色彩,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因此,传统服饰体现了嫡庶亲疏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家族不仅是组织劳动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国家政治统治的基本单位。奉行严格的嫡庶亲疏的尊卑等级秩序,服饰伦理规范的制定也是如此。

  服饰还能划定血缘的范围和亲疏远近关系。最典型的是中国传统凶服的五服制度。所谓五服制度,是指以“九族”为基础,服丧者根据与死者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穿着五种不同的服饰,用以区别族内的等级尊卑关系。《仪礼?丧服》中详细记载了这五种服饰的具体形式,根据由亲至远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所谓“九族”即以自己为基 点,向上和向下各推衍四代,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在“九族”中与死者血缘关系越近就越要重孝加身。因此,只有“五服”之内的才是真正的亲人,出了 “五服”,血缘关系结束,血缘亲情就十分淡薄。

  (二)辨尊卑以明人伦关系

  人伦关系在封建宗法制的古代中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夏商时期,不同阶级的人就开始了以服饰区分上下尊卑的 “尝试”,为后世统治者奠定了确立等级服饰制度的基础。到了周朝,服饰礼仪制度逐渐建立并进一步确立,被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纳入规章典籍,用以规矩上下尊卑、维护和巩固政权。

  汉朝董仲舒提出系统化、完整化的三纲五常制度,把包括服饰在内的物质享受“特权”与特定的等级身份“绑定”,提出“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畜产人徒有数,舟车甲器有禁。生则有轩冕之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椁绞衾坊袭之度。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 虽有富家多費,无其禄不敢用其财”(《春秋繁露?服制》),将商周以来儒家逐渐确立起的等级名分制度发挥到极致。这种等级名分制度后经白虎观会议确认,最终被确立为封建“大一统”社会的根本伦理纲领和道德规范,使儒家思想得到“独尊”地位。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以亲情联结的人际关系网中,服饰作为辨明尊卑的外显性标志,有利于人们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对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与之对应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产生 清晰的意识,尤其维护着男性在家庭和家族中的绝对权力与至高地位。

  (三)彰礼仪以显人伦精神

  “男女之大防”是古代中国通行的“规则”,除非在生命攸关之时、经权之间可不顾“男女授受不亲”之礼,否则丝毫不可僭越。这种男女有别的人际交往伦理在婚姻中也适用。即使在“家庭”之内,夫妻也要以礼相待,遵从“夫为妻纲”的伦常根本,于是就有了孟子突然回家撞见妻子箕踞而坐便向母亲提出休妻请求的典故。

  在欧洲中世纪,私人生活往往是贵族和富人的特权。基督教禁欲主义对整个中世纪欧洲社会思想的控制,使得在卧室之外裸露身体被视为流、无耻的行为,因此,对于拥有私人空间的人们来说,只有在卧室甚至床上才有裸露身体的机会。中世纪贵族和富人们的私人生活,充满了道德戒律的约束,在服饰问题上非常保守。

上一篇:小学生家长读本读后感
下一篇:【国家公招院校】航空高铁入学就签就业协议,高护可去日本深造,这么好的学校你还不来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