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论坛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期刊简介

  《江汉论坛》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创刊于1958年1月,是建国后国内创办最早的学术理论刊物之一,其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先生。50多年来,《江汉论坛》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与学术理论界同呼吸、共命运,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组织和参与各个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致力于推出治学严谨、具有较高学术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的学术理论事业、培养和壮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江汉论坛》现已成为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学术品牌和学术名片,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学术理论期刊之一。

  一、坚持理论创新,率先发起和组织了多次重大学术问题讨论

  《江汉论坛》创刊至今,以“弘扬民族精神、倡导学术争鸣”为宗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打破樊篱,不囿陈说,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理论创新精神。如,在经济学领域,1961年在全国最先发起了关于级差地租问题的讨论,并围绕这一问题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进行了一系列专题研究;较早地组织了对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提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也应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在劳动力、土地、房产商品化等方面,亦打破常规,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早在1984年就率先组织对股份制的雏型和基本构架进行了探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更深层次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问题,较早地刊发了一系列颇有深度的力作;1993年以来,关于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开始成为刊物的发稿重点,多年来不断推出了很多有份量的文章,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极大的理论勇气率先提出了适度降低国有制比重的观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哲学领域,对辩证逻辑问题组织了历时近10年、全国几乎所有该问题的知名专家都参与过的讨论,澄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很多重要问题;适应时代的要求,开辟专栏对观念更新与思维方式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在80年代初,较早地组织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探索,有力地推动了其后哲学界对哲学体系改革问题的长时期的讨论;跨入新世纪后,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问题的讨论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史学领域,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开展的史学理论与方法论讨论,走在了全国前列,备受史学界的重视和好评,杂志社还为此主办了两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文学领域,在全国较早地组织了《水浒传》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湖北乃至全国的《水浒传》研究热潮。

  二、坚持办刊特色,在每一学科领域和不同发展阶段都开辟了颇具影响的栏目

  “楚文化研究”栏目自1981年开设以来历久不衰,绵延至今,成为全国发表楚文化研究成果的最主要阵地,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在“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与会的日本学者菅谷文说,“我是通过拜读《江汉论坛》上的楚文化研究栏目而对楚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凡是楚文化研究栏目中的论文,我几乎一篇不落地认真读过,并复印下来编纂成册。”藤田胜久认为《江汉论坛》的楚文化研究专栏,无论是从高度还是从广度来讲都居于同类研究前列。谷口满说:“要做楚文化研究就不得不读《江汉论坛》,我的同事们在教学之余都谈论贵刊,一致认为贵刊‘楚文化’栏目是研究中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参考,其创造性的论点及详备的资料给我们提供了相当的方便。”此外,哲学编辑室的“认识论研究”作为本刊长期的发稿重点和重要栏目,亦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近年来开设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探讨”、“人学新论”等栏目,也受到读者瞩目。经济编辑室的“理论经济学”栏目是本刊的传统强势栏目,吸引了全国从事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众多学者的目光,近年来开设的“三农观察”、“经济学前瞻”、“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等栏目,也备受学界好评。历史编辑室的“湖北近现代史”专栏,对地方史的研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所刊文章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开设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近代社会经济史前沿问题研究”等栏目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文学编辑室开辟的“中西美学比较”、“现当代文学研究”等重点栏目,发表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在这些问题上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文学、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开设的“古典新义”、“现代文学研究新视野”、“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栏目,也刊发了一批很有份量的学术力作。综合编辑室开设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等重点栏目,也走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

  三、依托武汉地区雄厚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国、门类齐全、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的作者队伍

  50多年来,《江汉论坛》依托湖北地区雄厚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国、学科齐全、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的稳定的作者队伍。《江汉论坛》由于其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和编辑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深得广大作者的信赖和支持。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全国著名学者中,很多都在该刊发表过重要论文,其中有不少知名学者的代表作、成名作是通过该刊推出的。团结名作者、老作者是刊物得以正常运转和影响大、质量高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江汉论坛》以发现和扶持中青年作者为己任,许多青年学者的处女作发在该刊,并由此走向学术事业的成功。大力培养新作者,使刊物保持了生机与活力。在长期的合作中,很多作者与刊物和编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深情地说:“记得我早年关于太平天国的几篇习作都是在草创期的《理论战线》上发表的。编辑部的鼓励与帮助,使我这个年轻的史学工作者增添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与信心。1958年我下放草埠湖农场从事艰苦劳动,深夜在昏暗灯光下看见自己的文章刊登在刚刚寄来的《理论战线》上,这才使自己在‘工农化’的浪漫憧憬中没有完全忘记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我的学术生涯,几乎是与贵刊同时发端、同步前进的。在我的学术成果中包含着许多贵刊同仁的心血和汗水。”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教授说:“《江汉论坛》在培养和壮大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不能忘记贵刊的帮助。”

  四、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了以编辑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近年来,编辑部加强了内部制度建设。在总结几个时期的经验的基础上,现已制订了《江汉论坛杂志社工作制度》计8章50款,对来稿登记与审稿,编稿与发稿,版式规格,校对、检校与讲评,科研与教学,行政管理,政治思想工作,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等,均作了详备的规定,基本上做到了杂志社的各项工作均有章可循,走上了制度化管理的良性循环轨道。这些制度中最具特点的有:一是严格的审稿制度,实行用稿三审终审制,自下而上,互相制约,“一票否决”,确保不让一篇达不到发表水平的文章通过。二是严格的编校制度。每期刊物校对四次,最后由主编通校一遍,确认无误后才付印。三是建立了事后监督机制。杂志社外聘了一位资深编辑,对出版后的每期刊物进行全面检查,横挑鼻子竖挑眼,找差错,找问题。然后,编辑部针对差错和问题进行讨论和讲评,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对一致公认的差错和问题,记录在案。不仅在经济上处罚,而且作为评先评优、升降任免的依据。

  五、坚持正确导向,坚守“专家办刊、学术立刊”原则,严格把关,办刊质量稳步提升

  经过50多年的辛勤耕耘,《江汉论坛》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它的读者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日、美、英、德、法、俄等国。近十几年来,《江汉论坛》坚持正确导向,坚守学术立刊,严格把关,办刊质量进一步提升,所刊发文章的引用率和转载率一直稳定地居于同类刊物的前列,保持了较高水准。据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7年版)载,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主办期刊2006年总被引频次《江汉论坛》排名第九位;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载,《江汉论坛》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排名中位列第十八;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1年统计,2010年《江汉论坛》在该校《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42篇,位列社科院、社科联系统第十三位;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统计,《江汉论坛》2010年被转文章总数为88篇,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8年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统计,《江汉论坛》在1995—2006年全部转载量为819次,在湖北排名第一。此外《江汉论坛》所发文章,多有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成果奖者。由于办刊质量有较大提升,《江汉论坛》近年来荣获多种荣誉:1991—2010年连续七届获评湖北省优秀期刊;2001年被评为首届湖北省双十佳期刊和十大名刊;1999年、2001年先后荣获第二、三届湖北出版佳作奖;2009年获首届湖北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010年荣获湖北省人文社科十大精品期刊奖;2012年荣获湖北省十大名刊成就奖。在前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江汉论坛》均被作为湖北学术期刊的代表送评。1992年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中被评为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等三个学科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为45种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之一。1996年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中,又被列为哲学、经济理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等三个学科类的中文核心期刊。2000—2011年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规定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不再参评专业学科的核心期刊,《江汉论坛》仍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科类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编撰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江汉论坛》将继续坚持其一贯的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执行“双百”方针,积极探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拓、创新、严谨、求实,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新的贡献。《江汉论坛》将以其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学术品位和理论深度、严谨的学风和自由的讨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理论勇气自立于全国学术理论刊物之林。 征稿启事

  《江汉论坛》是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系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首届湖北省出版政府奖获奖期刊。

  《江汉论坛》的刊文内容侧重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史学、文学,兼及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2013年,刊物仍将既注重对基础学术理论的探讨,又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主要的选题计划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社会主义理论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新时期党的建设研究、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社会学理论与社会问题研究、文化研究、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劳动价值论研究、哲学基本理论研究、中西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伦理学研究、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楚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转型问题、重写文学史的理论及实践探讨、现当代文学经典重释、现当代文学生存空间研究、文学思潮研究、文学流派及重大现象研究等。拟开设的重点专栏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社会问题研究、经济学前瞻、“三农”观察、认识论新视野、人学新论、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楚学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前沿问题研究、历史地理学研究、古典新义、现当代文学研究新视野、文艺理论新思潮研究等。欢迎广大作者积极赐稿,本刊不收任何版面费,稿件一经采用,即致稿酬。

  来稿请在文前加上摘要、关键词,在文末附上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位、单位、职务、职称等),并注明邮寄地址、电子信箱和联系电话。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三个月内如未接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来稿请寄: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77),并同时通过电子信箱将稿件发送至主编办公室(jhltzbs@163.com),或根据稿件内容发送至经济编辑室(jhltjjs@163.com)、哲学编辑室(jhltzxs@163.com)、历史编辑室(jhltlss@163.com)、文学编辑室(jhltwxs@163.com)、综合编辑室(jhltzhs@163.com)。 更多信息请参见:http://www.hbsky.cn/Index/Organization.aspx?Images=1&sID=14

  (录入编辑:柳大河)

上一篇:永远做人民的“大牯子”——由我的少年时代村中的十几头“大牯子”
下一篇:周晓琳百度云2020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