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众多有独立思考的人都会参与的哲学课堂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2017,众多有独立思考的人都会参与的哲学课堂

  众多学者、众多思考、众多碰撞 ——慧田众课堂

  众课堂是慧田哲学 2017 年倾力打造的第一次思想之旅。在众多权威学者的引领下,携三五好友,与志趣相投者,一道走进那些最精深与前沿的烧脑征途,听一听人类最伟大和疯狂的哲学家们是怎样叙说和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

  系列课堂一:我们究竟知道什么?

  ——对知识的另类解释

  主讲人:江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

  我们真正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真的?我们如何能够确定我们有能力认识事物?知道和相信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对外部世界可能有真正的知识吗?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什么?所见即所是还是所闻即所是?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日常经验中的我们总会对一些我们不理解的事情发问,但我们似乎也总是对这些事情百思不得其解。

  本系列课堂「将会从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否是我们所相信的东西这个问题入手」,展开对知识概念的完整梳理,力图澄清我们在知识、信念、真理、科学等问题上的迷惑,由此展现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帮助我们去理解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以及关于我们自身的知识。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33人/仅限300人]

  1. 我们真的知道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吗?

  2. 知道与相信的关系;

  3. 我们的知识有不可怀疑的基础吗?

  4. 为什么要相信科学而不相信巫术?

  5. 思维究竟是怎么回事情?

  6. 知识是一种回忆吗?

  7. 你相信你所知道的东西吗?

  8. 是什么构成了我们的信念?

  9. 信念与你的意志力;

  10. 知道就是相信。

  系列课堂二:康德哲学导论

  主讲人:张志伟(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

  康德哲学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也构成了现代哲学的开端,遂有进入哲学之关隘和桥梁之称,在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面对18世纪时哲学陷入的危机,康德以倒转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方式回答哲学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形成了以三大批判为核心的“批判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一方面接受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即一切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改造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强调人的心灵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具有一套加工整理感觉经验的先天认识形式,从而以“知性为自然立法”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与此同时将形而上学转移到了实践理性即伦理学的领域。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在18世纪独树一帜,主张决定一个人行为的道德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动机,以道德法则与自由的相互印证,证明道德法则即定言命令乃理性之自律,亦即“理性为自身立法”。由于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矛盾,康德最终在《判断力批判》中以一种合目的性原理在两者之间“架桥”,以人的文化作为自然的最高目的,而以德性作为创造的终极目的,从而完成了批判哲学的体系。鉴于康德著作之晦涩、论证之繁琐在哲学史上无出其右,我们以此《康德哲学导论》尽量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三大批判的基本内容,使大家对康德哲学的基本思想有所了解。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28人/仅限300人]

  第一讲:康德哲学的历史背景

  1、康德的生平和著作。与“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关系。以1770年教授就职论文为界,康德哲学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康德著作的三个“层次”。

  2、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3、康德哲学面临的问题。

  (1)科学知识的问题。经验论与唯理论围绕认识论问题的争论,简介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困境,休谟的两个挑战。

  (2)自由的问题。启蒙主义的问题初露端倪,卢梭。

  (3)形而上学的问题。简介“形而上学”的概念,简述从巴门尼德、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诞生,中世纪的形而上学:普遍形而上学与特殊形而上学。休谟的怀疑论和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对形而上学的沉重打击。

  康德以其哥白尼式的革命试图一举解决所有的哲学问题。

  第二讲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1、科学知识的两个条件:感觉经验与普遍必然性。经验论唯理论的共识:后天的感觉经验与先天的普遍必然性水火不容。

  2、康德在哥白尼的启发下颠倒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从而把后天的感觉经验与先天的认识形式结合在一起,“先天的”意味着独立于经验同时构成感觉经验的先天条件。

  3、“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消极意义是,由于我们无论如何只能通过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认识事物,因而只能认识事物相对于我们的显象,而不可能认识物自身,不过这个消极意义换个角度看却具有积极意义:关于物自身的不可知论可以为无条件的东西,为自由留有余地。由此,康德以其先验论的方式不仅解决了科学知识的问题,也解决了自由的问题――道德乃至形而上学的问题。

  4、对休谟挑战的回应。

  5、批判哲学。如果说“哥白尼式的革命”是假说,关于它的证明就是“批判哲学”,即对理性之先天认识形式的证明。关于“先验”与“超验”的概念。

  第三讲 理论理性(一)――先验感性论

  1、《纯粹理性批判》简介。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先验感性论的基本内容。

  2、关于直观、感性、感觉、经验直观、纯直观的规定。牛顿的时空观和莱布尼茨的时空观。

  3、关于空间与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

  4、关于空间与时间的“先验的阐明”。

  5、康德时空观的意义。经验性的实在性与先验的观念性。

  第四讲 理论理性(二)――先验分析论

  1、康德的认识论“纲领”:感性是直观的能力,知性是认识的能力,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思维无内容是空的,两者结合形成知识。

  2、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即“范畴”。

  3、发现范畴的线索:通过形式逻辑的判断表回溯先验逻辑的范畴表――关于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4、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简介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范畴演绎――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

  第五讲 理论理性(三)――先验分析论

  主要介绍第二版的范畴演绎。“我思必须能够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我思=最高的先验根据,但是我的一切表象来自感性直观,因而如果我的一切表象是我的表象,在我思与直观之间需要有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为知性范畴的综合统一作用。感性与知性的联结以先验想像力为“中介”。

  知性为自然立法。知性范畴的界限。

  第六讲 理论理性(三)――先验辩证论

  1、感性具有接受性(感受性),知性具有构成(知识)性,理性则是范导性,即以理想的统一性引导知识进步。但是,第一,理性不是认识能力,第二,理性所追求的无条件的东西并非现实的认识对象。因此,当理性要求认识灵魂、亚洲和上帝等具有理想性的超验对象时,便迫使知性范畴超越了经验的范围,陷入了先验幻相。

  2、所谓先验幻相产生于理性将理想的统一性误当作现实的统一性,由此便陷入了辩证法,最典型的体现是“二律背反”:对同一个对象形成了两种虽然各自能够自圆其说但是相互之间却是矛盾的理论。

  3、第三组二律背反即自由与必然之间的二律背反的解决,是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渡。

  第七讲 实践理性

  1、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2、道德法则(定言命令)的三个公式

  3、理性为自身立法:自由即自律

  4、实践理性的公设

  5、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6、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第八讲 判断力

  1、人类理性两大功能: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判断力。规定的判断力与反思的判断力。合目的性原理。

  2、主观的合目的性,审美判断力批判。

  3、客观的合目的性,自然的合目的性,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4、自然的最高目的;创造的终极目的。

  5、道德神学。

  第九讲 康德与启蒙

  1、启蒙主义。启蒙的意义与局限。

  2、《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康德提升了启蒙的普遍性:启蒙标志着人类理性的成熟。实现人类理性的成熟只需要一个条件――自由。康德对于理性的公共使用与私人使用的区别。

  3、康德对于启蒙的调适:纯粹理性批判=批判理性的最高法庭;以实践理性弥补理论理性的局限;自律树立了自由的理想。

  第十讲 康德及其后继者

  1、康德与德国古典哲学。

  2、从康德到黑格尔:康德与费希特,谢林与黑格尔。

  3、黑格尔对于启蒙的调适。

  4、康德对后世的影响。

  系列课堂之三:走近海德格尔

  主讲人:彭富春(1979-1983年学习于武汉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学习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李泽厚教授,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1997年学习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师从海德格尔晚期弗莱堡弟子博德尔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并兼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

  课堂导言: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不仅对于西方,而且对于中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如大家目前熟悉的“存在的真理”、“无家可归”和“诗意的居住”等都来源于海德格尔的语言。海德格尔最伟大的贡献是教人如何思考“存在的真理”。这在他思想的三个阶段中具体地表现为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世界?亦即什么是人生在世的意义?第二,什么是历史?亦即什么是存在历史的发生,存在的真理是如何既显现又遮蔽的?第三,什么是语言?亦即什么是人的真正的家园?海德格尔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让人试图返回家园,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30人/仅限300人]

  第一讲 海德格尔思想概述;

  第二讲 什么是世界之一,此在的敞开;

  第三讲 什么是世界之二,畏惧作为无的经验;

  第四讲 什么是世界之三,世界的拒绝与无性;

  第五讲 什么是历史之一,存在自身遮蔽的本原性;

  第六讲 什么是历史之二,遮蔽之发生作为形而上学的历史;

  第七讲 什么是历史之三,克服形而上学;

  第八讲 什么是语言之一,源于沉默的语言;

  第九讲 什么是语言之二,技术构架中的信息语言;

  第十讲 什么是语言之三,居住及其建筑。

  (参考书:彭富春《论海德格尔》,人民出版社,2012)

  系列课堂之四:从精神分析到政治哲学

  ——跟着拉康与齐泽克一起思考

  主讲人: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

  精神分析是解决“心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吗,或只是关于“力比多”的学说?政治哲学感觉很高大上,但和我们生活究竟有什么相关?我们周遭的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充满困恼,什么样的学问,能切近我们的存在性感受而不是一堆纸上符号?

  在本系列课堂中,吴冠军老师专门设计了十个议题,通过它们系统地展示拉康与齐泽克一派激进思想的精华,以及作为“存在性学问”(existential learning)的精神分析与政治哲学。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17人/仅限300人]

  第一讲

  导论:“为己之学”与“群学”

  核心议题:政治哲学与精神分析如何进入日常生活

  第二讲

  理解当下世界:“历史之终点”

  核心议题:用政治哲学剖析“次贷危机”、“伊斯兰国”

  第三讲

  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

  核心议题:什么样的问题苦苦困扰古往今来政治哲人?

  第四讲

  政治哲学的四个时刻

  核心议题:重访政治哲学的古与今

  第五讲

  精神分析的症状

  核心议题: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真实

  第六讲

  幻想的瘟疫

  核心议题:幻想和现实,真的是对立的吗?

  第七讲

  眼睛的背叛

  核心议题:百闻不如一见?你能“见”到什么

  第八讲

  两性关系(1):欲望的辩证法

  核心议题:人(男人)是欲望的动物?

  第九讲

  两性关系(2):爱情是个坏消息

  核心议题:陷入爱中的女人(非人)

  第十讲

  过去能否被改变?

  核心议题:“穿越”仅仅是一个科幻议题?

  系列课堂之五:人工智能的哲学之思

  主讲人:慕容坚(哲学博士,研究专长为分析哲学史、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以及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比较等诸领域,话风幽默犀利,也在第一人以单口相声的形式开讲慧田微课堂)

  课堂导言:

  人工智能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目前已经不用辩护。但是人工智能哲学的重要性,却还未得到公众的普遍认识。人工智能哲学的基本任务有:反思“是否能够建造出智能机器”之类的大问题;对“何为智能”这样的关键的语义学问题提出见解;仔细考量各种人工智能具体技术进路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宏观层面上的猜测;对各种编程思路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与逻辑学的前提进行反思。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19人/仅限300人]

  1.到底啥叫智能?——从图灵测验说起;

  2.为何强人工智能的哲学理想并非胡扯;

  3.传统的符号人工智能背后的哲学预设;

  4.从神经元网络到深度学习:一种哲学反思;

  5.小数据技术才叫大智慧;

  6.新的智能标准: 语言与艺术;

  7.机器人伦理学;

  8.为何人工智能的军事化运用并不会带来严重的伦理问题;

  9.机器凯尔如何将合法的被攻击目标区别于良民?

  10. 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传统人文教育体系的冲击。

  系列课堂之六:哲学基本论题

  主讲人:元宝(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精研于先秦名学,中西方比较哲学、比较逻辑等诸领域)

  课堂导言:

  如同人类之进化趋势有别于物种演化的一般规律,哲学之发生与演进无法从客观规律加以解读,而仅可以由人类精神世界本身展开探索。人类经过三百万年之漫长进化才产生文明,在残酷之生存斗争与顽强的物种延续之外,产生了所谓“人文”的意义维度,爱人如己之人间道德与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分庭抗礼。古代文明亦演化数千年之久,哲学形态方结胎而成。哲学之出场不但为人类命运带来巨大改观,亦构建了“人”自身之规定性。

  前科学时代之哲学涵盖人类知识全体,近代以来,宗教权威之突破、认知能力之反省、知识体系之膨胀,方有分科而学的现代科学。自由、民主、人权等现代价值亦脱胎于哲学对完美理念的构想。

  哲学沉湎之思辨如何超越形象联想、诗性比附、文学渲染之思想形态?哲学描述之事实如何区别于史诗演绎、历史叙事、宗教圣迹之文化承袭?哲学如何开辟对自然、人生、语言、思维的全新理解维度?哲学亦如何可以源源不断地由历史与本质的双重思考维度为文明进步提供滋养?如上皆为现代人认知自我与感悟文明的必要前提。

  黑格尔言:“哲学史就是哲学”,哲学之历史积淀虽为培育新生思想之土壤,亦可为思想桎梏之樊篱。当下哲学界不乏占山为王、划地为壑的山头主义,照本宣科、鹦鹉学舌之本本主义,甚而意气用事、固执成见之宣教色彩,而哲学本质诉求之世界的普遍规律、知识的普遍合理、认知的普遍规定并未构成问题导向与思考平台,最为核心的思维的主体地位与知识的自主构建甚而湮灭于纷乱之意见之下。

  回归哲学本质关怀、再现哲学绚烂历史、展现哲学惊人魅力,以纯粹之哲学形态激发思考的热情、探究晦暗的人性、发掘无尽的潜能,哲学方可回归主体的怀抱与精神的家园。回溯哲学史并非寻求精彩的落幕与矫情的挽歌,而是无休止的文明序幕与灵魂恋曲。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16人/仅限300人]

  第一讲、内化之思维抑或外化之语言开启了哲学大幕?

  第二讲、哲学与前哲学之思维形态的根本差异何在?

  第三讲、自然哲学出场与本体论诞生的历史契机何在?

  第四讲、希腊哲学的贡献在于夯实地基还是确立标杆?

  第五讲、士林哲学的信仰与理性纷争仅为历史遗产吗?对中国文化而言仅是隔岸观火吗?

  第六讲、认识论反省何以开启现代文明的序幕?

  第七讲、德国古典哲学之抽象思辨与其理论科学之异军突起有无内在联结?

  第八讲、符号化的数学、系统化的逻辑、对象化的语言如何感召现代哲学的发展方向?

  第九讲、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科学哲学之辩?

  第十讲、不知所云方为语言的真谛?无是无非方为人生的境界?无从谈起、不知所终的哲学到底价值何在?

  系列课堂七:道德冲突与人生境界

  ——道德哲学导论

  主讲人:陈晓平(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

  课堂导言:

  道德问题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陌生的,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无刻都在同道德问题打交道。对于道德问题,每个人都能给出一些回答,但是稍加追问就会发现,他的回答是那么地经不起推敲。比如,「你的孩子指着路边的一个乞丐问你:我们应当给乞丐一些钱吗?如果你回答说“不给”,显得缺少同情心或仁慈感;如果回答说“给”,那遇到下一个乞丐你还给吗?如果对于每一个乞丐你都给钱,你能负担得起吗?如果有的给有的不给,那区分的标准是什么」?

  除了比比皆是的日常道德问题,当今世界还面临许多严重的道德冲突,如:安乐死问题、堕胎问题、生态问题、同性恋问题、机器人问题,等等。面对道德冲突,学界往往形成不同的理论派别,激烈争论,相持不下。不过,万变不离其宗,那些争论往往可以归结为道德哲学的两大分野,即功利论和道义论。对于一些复杂道德问题的讨论,还需借助“公德”和“私德”这两个概念。

  道德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善恶问题,从根本上涉及人生意义的问题。关于人生意义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给出各种各样的解答,其中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论颇富启发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框架。本课堂作为一门道德哲学导论,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各种道德案例,力求使人们在道德上更为清醒,在心态上更为淡定,在生活中更富有情趣和内涵。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14人/仅限300人]

  1.道德哲学的主要目标:道德冲突及其解决;

  2.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论;

  3.人生境界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4.道德哲学的基本分野:道义论与功利论(上);

  5.道德哲学的基本分野:道义论与功利论(下);

  6.系统功利主义及其应用:人体实验、胚胎干预、生态保护;

  7.公德与私德之划分;

  8.从公德-私德的角度审查若干道德问题;

  9. 评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论”公开课;

  10. 对若干道德案例的分析和解答(囊括桑德尔的所有案例)。

  系列课堂八:走向生活美学

  ——这个世界如何审美?

  主讲人: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总执行委员,生活美学倡导者)

  课堂导言:

  忘记生活世界,终将被生活世界所遗忘,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由美学作为“感性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这种美学新构的现实性要求还在于: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的质变,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最新路标”,这种最新的美学建构已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国际最重要的美学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的主编苏珊·费金(Susan Feagin)就认为:“今天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在我看来,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因为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中国生活美学由此成为建构全球美学的新的生长点,生活美学要求以审美的眼光来看生活,同时以生活的眼光看来审美。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18人/仅限300人]

  1. 人人都是生活美学家?

  2. 生活里如何用美言美语?

  3. 美之为美在中西方如何呈现?

  4. 天地自然如何是美的?

  5. 人的身体如何审美化?

  6. 审美的心理流程是怎样的?

  7. 文化与审美如何古今联姻?

  8. 艺术是什么?艺术为什么?

  9. 艺术在未来如何走向终结?

  10. 以生活美育来实现审美人权?

  系列课堂九:美,艺术,生命

  ——聆听康德与海德格尔

  主讲人:朱会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跟随张传有、邓晓芒、何卫平等教授学习多年,2012获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欧洲艺术与人文科学院院士、《康德全集》主编Volker Gerhardt教授)

  课堂导言:

  康德和海德格尔是美学史在近代与现代的两座高峰,他们以思想的独创性与穿透力震撼着世人。两人的美学都有深邃的背景与高远的旨趣,为美与艺术之思撑开了新的场域,并通过美的思想,穿透世界与生命的谜题。

  本系列演讲从艺术经典的感性光辉介入,在具体的个例与超越的玄想之间穿梭,在诉说者与倾听者之间回环,来抵达两位大师最富有光华的美学洞察,最终引向终极的哲学追问。让我们将康德、海德格尔以及其它人的思想体系互相撞击,在掩映与比照之中展现彼此的光色与边界,暴露美、艺术与生命的秘密。

  我们相信,康德也可以不艰深,海德格尔也可以不玄乎。

  本次课堂分为两个专题,每个专题下分5讲内容:

  [已报名20人/仅限300人]

  一、康德美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1. 美感是怎样悄悄发生在我们身上的?

  你如何比较棋盘、涂鸦与彼埃·蒙德里安的几何图形的美感?我们如何来理解美学史上从“美是什么”到“美感如何可能”的转向,如何理解康德与对“美在和谐”的传统美学观的超越?

  2. 什么是美之为美?——康德的划界与美学的真正自立;

  济慈的《夜莺颂》中的林中夏夜能够带给你什么?为何鲍门伽登提出了“美学(Aesthetik)”,却未真正地建立它?在21世纪,我们如何看待美的边界?

  3. 美是永恒的吗?

  美是普遍的吗?从《断臂的维纳斯》,到达·芬奇《蒙娜丽莎》,再到梵高的《星夜》,再到在历史的长河里,美是否有某种共同的、从未改变的东西?康德如何走出了在客观主义美学和相对主义美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4. 人们何以伫立喜马拉雅山前,心无卑微,唯有崇高?

  弗里德里希的《海边的僧侣》诉说了什么?人的生成是沧海一粟,投掷在无尽浩渺的时空里,是否有什么,可以确证人的尊严,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如何理解物的崇高和人性的崇高?

  5. 什么是美、艺术与生活恰当边界?

  什么样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艺术应当致力于纯然的美,还是我们的生活?美的艺术给生活带来些什么?

  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转向

  1. 究竟什么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什么是此在之为此在?

  莫奈的《睡莲》给你怎样的印象?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转向究竟意味着什么?萨特的《苍蝇》如何改造了《俄瑞斯忒斯》?

  2. 艺术作品向我们诉说了什么?

  如何体味梵高的《旧鞋》?作品中的鞋和作为器具的鞋有哪些不同?希腊的神庙向我们显现了什么?

  3. 艺术作品如何拒绝我们?

  什么是作品背后那片缄默的大地?艺术如何置回于大地?什么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的边界?什么是世界和大地的关系?

  4.为何说,艺术是“真理的设置入作品”?

  从米隆的《掷铁饼者》到罗丹的《沉思者》,从韩干的《照夜白图》到徐悲鸿的《奔马图》,艺术作品的对象常常是独一无二的,这与真理能有什么关联?康德与海德格尔孰对孰错?

  5. 诗人何为?我们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从《存在不能承受之轻》中对做作(Kitsch)的谈起。

  系列课堂十:实验哲学——在哲学与科学之间

  主讲人:梅剑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哲学系、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美国罗格斯大学认知科学中心访问学者)

  课堂导言:

  分析哲学有很多重要的特征,比如注重概念分析、注重自然科学。逻辑经验主义就是注重逻辑分析和自然科学的典范。分析哲学还有第三个广泛存在但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特征:注重直觉。

  传统哲学家并未深入触及直觉的这个问题。他们把直觉当作一种不加反思的预设接受下来,认为直觉是普遍的。实验哲学家质疑这一假定,他们通过经验研究发现人们所依赖的各种各样的直觉并不是普遍的,直觉所支撑的理论之真受到了质疑。

  实验哲学家把调查直觉的办法应用到各个哲学的分支,产生了实验的心智哲学、实验的知识论、实验的语言哲学、实验的形而上学、实验的伦理学、实验的道德心理学、实验科学哲学等等。经验调查与概念分析相结合,实验哲学是哲学与科学的再一次紧密联盟,如果说传统的哲学家如笛卡尔、休谟引用科学中的实验为自己的哲学观点做辩护,那么实验哲学家直接进行调查分析,来为自己的哲学观点做辩护。

  按照一种主流的理解:直觉测试的结论似乎都是否定性的,看似普遍的理论直觉其实从属于某一种具体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群体。实验哲学借助测试挑战传统哲学中一些固有的预设,但实验哲学本身并没有给出一个正面的结果。但这种主流理解很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读解。 耶鲁大学哲学系与认知科学双聘教授Joshua Knobe认为:直觉测试不过是实验哲学的一个部分,实验哲学就是认知科学。实验哲学运用认知科学的手段去发现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一些系统性差异,尤其是哲学一直关注的话题:因果、知识、语言、道德、真理、意图、行动、想象在不同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差异等等。因此,注重认知科学和实验哲学的关系是本课程的重点。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看,实验哲学是对东西文化比较给出了比较实质的建议。东西文化比较,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百余年来持久关注的话题。从实验哲学角度来切入中西文化差异,是一个新的维度。那些泛泛停留在东方人重直观、西方人重推理等等空洞的概念设定,可以在此框架内得到具体系统的处理。

  本次课堂分为以下10讲:[已报名11人/仅限300人]

  1.导论:实验哲学是认知科学。对实验哲学的定义和分类,实验哲学的兴起和前景作出全面的介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2.自我:什么是自我?灵魂?投胎转世的同一性是什么?保持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回归自我,迷失自我,这里的种种自我具有何种意涵?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对自我的理解中存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差异。

  3.意识:人的感受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还是一种社会建构?意识是一种为自然科学所能解释的现象,还是无法还原的存在?机器具有意识吗?动物具有意识吗?经验表明人们关于意识的判断与专家对意识的判断存在系统性的差异。

  4.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吗?人类的行为是不是完全被决定的?如果缺乏自由意志,人类就失去道德责任了吗?经验调查表明,当实验者了解到的情景越具体而微,他会认为情景中的人越有自由意志,当以一种抽象的语言描述同样的情景,实验者会认为情景中的人更多是被决定的,无法作出自己的选择。

  5.意图行动:对人类行为的评价是与人们的道德评价纠缠在一起吗?经验表明即便是同样的行为,人们更愿意把坏的意图归给那些在通常道德评价中比较低的人比如大老板,而更愿意把好的意图归给那些在通常道德评价中比较高的人,比如掏粪工人。

  6.因果判断:科学中的因果判断和日常的因果判断是相同的吗?在日常活动,人们是如何作出因果判断的?经验表明如果人们认为一个行为因果导致了十个孩子的无辜死亡,那么他们会认为这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这是因果判断影响了人们的道德判断的范例。但近期的研究表明人们的道德判断会影响人们的因果判断。

  7.知识:知识是可辩护的真信念,这个定义抓住了知识的本质吗?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东西方差异吗?经验表明,知识的标准定义只为少数西方白种男人所分享。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极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程度、文化传统、肤色的影响。

  8.语言:语言是用来表达世界和交流想法的,在用名字表达或指称世界中的事物时,出现了弗雷格-罗素式的描述理论和克里普克-普特南式的因果历史理论,两种理论如何取舍,经验调查表明:不同文化传统是导致人们选择不同名字理论的原因之一。

  9.想象:我们的想象是没有边界的吗?哪些场景是容易想象的,哪些场景是人们不愿意想象的?经验调查表明,想象存在确定的伦理的边界,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看到诸如《三体》之类的科幻小说,感同身受的原因之一。

  10.审美判断:当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是根据什么作出相应的审美判断?很多哲学家相信一件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因为它具有稳定的美学属性。也许对作品的认知过程才是首要的。心理学家James Cutting 在研究中表明对于同一幅作品,只要你看的多,你就会喜欢的多。这和民间的谚语干一行爱一行异曲同工。也许并不是作品本身的价值影响了你的审美判断,而是你的认知过程影响了你的审美判断。

  参考书目:

  Justin Sytsma and Jonathan Livengood.(201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Broadview Press.

  系列课堂十一:作为现代性的虚无主义

  主讲人:刘森林(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

  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根本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展,它日益广泛、深入地延展开来,在各个领域、以各种形式影响思想和生活。它如何产生的,如何演变的,如何进入中国的?其表现形式是什么?它在先后产生的德国、俄国、日本、中国的特点何在?在雅各比、马克思、施蒂纳、尼采、海德格尔、屠格涅夫、西谷启治、朱谦之等中外思想家那里得到了怎样的研究?如何把握其实质,如何遏制和超克?

  本系列慧田众课堂将从上述问题出发,展开对现代虚无主义的梳理,通过研究虚无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形式、效应,追究虚无主义的本质、主要问题,探究遏制、克服虚无主义的路径和方案,并对诸种形式的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性考察。

  本次课堂包括以下10讲:[已报名25人/仅限300人]

  1.现代虚无主义的发生:德国与俄国;

  2.虚无主义的类型与含义;

  3.虚无主义的演变与当代表现;

  4.以“有”应“无”:马克思与施蒂纳的争执与意义;

  5.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兼论物化与虚无之关系;

  6.屠格涅夫论虚无主义;

  7.作为无能弱者救命稻草的“上帝”之死:尼采论虚无主义的发生与本质;

  8.尼采虚无主义的五种含义;

  9.虚无主义在中国:代表人物(朱谦之)、表现与批评反思(周作人、陈独秀等);

  10.现代虚无主义的本质与克服。

  系列课堂十二:哲学或者反-哲学

  主讲人:马元龙(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海德格尔哲学,以及其他法国战后思想家如福柯、德里达、巴迪欧等)

  课堂导言:

  如果我们恢复 Philosophy 的本意“智慧之学”,那么二战之后的各种法国理论都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之为哲学或者反-哲学。哲学因为思考的深入而难以为常人所理解,以致有人以为哲学谈论都是一些远离生活的问题,其实哲学探讨的问题历来与人密切相关。无意识、欲望、意识形态、存在、权力和语言等等历来就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元素。

  哲学的根本目的甚至不是让我们变得更智慧,而是为了拓展我们的世界,而世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那是让存在着以其目的性被遭遇的场所,也是此在理解自身的场所」。古人说:“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百里。”与海德格尔、拉康、福柯、德里达等大哲学家相比,我们的智力与见识就像小小的苍蝇一样有限,但通过学习大哲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百倍拓展我们的见识,看见我们仅凭自身的智力所无法看见的风景。

  本次课堂包括以下10讲:[已报名23人/仅限300人]

  第一讲:为何人的欲望就是大他者的欲望?

  第二讲:为何凝视与眼睛无关?

  第三讲:为何意识形态就是一种现实?

  第四讲:为何超我是淫秽的?

  第五讲:Sinthome:乔伊斯这个症状;

  第六讲:权力、主体与反抗;

  第七讲:通往存在的道路:诗还是数学?

  第八讲:关于《被窃的信》:德里达vs拉康;

  第九讲:美学的解构:德里达 vs 康德;

  第十讲:绘画中的真理:德里达 vs 海德格尔。

  系列课堂十三:摹状词理论与分析哲学

  主讲人:黄敏(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课堂导言: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被认为是分析哲学的典范。它是罗素在《数学原理》中为自然数做出哲学分析的指导原则,也是罗素建立其他许多哲学观点的指导原则。不仅如此,摹状词理论还为“用结构替代实体”这一原则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而这个原则被后来的大多数分析哲学家所遵循。

  本系列众课堂将讲解摹状词理论。我们将从摹状词理论的立论目标以及基本前提入手,有步骤地了解这一理论的运作方式及理论后果。为理解课程内容,不需要具备分析哲学基础。 由于本次课堂是作为分析哲学的入门而设计的,「我们会以摹状词理论为样本,看分析哲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看概念的设置、思考工具的选择,以及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是怎样服务于最为基本的哲学冲动的。

  本次课堂包括以下10讲:[已报名19人/仅限300人]

  1.知识、意义与实在论;

  分析哲学的知识论取向。这种取向在语言哲学在语言哲学中是如何体现的。什么是实在论。

  2.亲知知识与本体论承诺;

  实在论的基本要求。意义=指称。什么是亲知知识。什么是感觉材料。意义与实在的关系。

  3.实在论遇到的三个难题;

  非存在问题,排中律失效问题,保真替换原则失效问题。

  4.非存在对象和指谓概念;

  罗素早期对非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承认非存在对象;引入指谓概念。这两种方案为什么被抛弃了。

  5.摹状词分析;

  罗素最终确定的解决方案,即摹状词理论。什么是摹状词,什么是专名。摹状词理论为什么可以解决非存在问题。

  6.伪装的摹状词;

  区分语法形式与逻辑形式。有些语法形式的专名在逻辑形式上是摹状词,即伪装的摹状词。如何识别伪装的摹状词。什么是逻辑专名。

  7.剩余的两个难题;

  如何使用摹状词理论来解决排中律失效问题和保真替换原则失效问题。

  8.不完全符号;

  摹状词理论的另外一种表述:摹状词是不完全符号。什么是不完全符号。什么是不完全符号理论。

  9.什么是无穷大;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摹状词理论的解题能力——罗素对无穷大概念的分析。

  10.克里普克的批评;

  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这种理论是如何反驳罗素关于“语法专名是伪装的摹状词”的观点的。克里普克在何种意义上并没有违背罗素的实在论。

  系列课堂十四:社会批判理论在西方与中国

  主讲人:贺翠香(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历史哲学、意识形态理论等)

  课堂导言: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不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为成熟和重要的一派,而且还是西方左翼学者对西方社会问题进行系统反思与批判、且影响深远的思潮。围绕着启蒙、现代性、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民主与法律、多元主义的包容与社会团结,等等问题,几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家们都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了解和明晰社会批判理论在西方的发展史,不但对我们深入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困境有助益,而且还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借鉴意义。当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谈何容易。从社会批判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效果及建构我们中国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次课堂包括以下10讲:[已报名16人/仅限300人]

  1. 何谓“批判理论”?

  A. 广义、狭义。

  B. 批判理论的代际发展。

  C. 批判理论的构成:规范性、经验性。

  2. 第一代批判理论家。

  A. 霍克海默

  B. 阿多诺

  C. 马尔库塞

  3. 第二代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

  A.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B. 重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C. 现代民主与法律

  D. 后世俗社会的宗教问题

  4. 第三代批判理论家:霍耐特、弗雷泽;

  A. 以承认与蔑视为核心的批判理论

  B. 承认,还是再分配的十年之争

  C. 多元文化主义时代的正义论

  5. 批判理论发展的困境及其解决思路;

  A. 内在批判

  b. 如何超越?

  C. 实践问题。

  6. 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历史影响及其意义;

  A. 翻译与传播

  B. 主题研究

  C. 存在的问题

  7. 批判理论与中国的现实到底有多远?

  A.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B. “思想史”还是可“拿来主义”?

  8. 当前中国社会的批判理论焦点;

  A. 政权合法性问题

  B. 分配正义问题

  C. 社会道德失范、信仰缺失问题

  9. 建构当代中国社会批判理论的必要性与困难

  A. 需要但做的人少

  B. 社会环境因素

  C. 个别案例

  10.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发展模式;

  A. 中国模式、中国梦、中国道路

  B. 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与普遍性

  C.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

  系列课堂十五:伦理地栖居于世

  ——西方伦理语境中的追问

  主讲人:孙小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伦理专业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列维纳斯], 欧陆英美近现代伦理政治哲学[康德,休谟,社会契约伦和罗尔斯]。近期研究重点:康德、罗尔斯以及H.P. Paton以来的康德解释。发表《敬重与本真存在:论海德格尔对康德敬重说的诠释》《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主体际性维度——从桑德尔的批判谈起》等论文。著有《从绝对自我到绝对他者:胡塞尔与列维纳斯哲学中的主体际性问题》)

  课堂导言:

  伦理(Ethics)的希腊文词根是“ēthos”,其意为“家”,“居所”、“场地”,故而伦理学的本意是创建人可以安居其中的有意义的家园。然什么是“意义”?何处是“家园”?如何又算是“安居”?我们慧田哲学本系列的众课堂将引领大家在西方伦理学的语境中去追问这些问题。

  其中第一讲旨在确定伦理的生存论维度,第二与第三讲分别介绍作为希腊(古典)伦理学典范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作为现代伦理学典范的康德伦理学,希望在今古之异中寻找某种连续性。第四讲是最理论的,所欲追问的是伦理之源泉或者说基础,但最为抽象的追问最终是为落实到最为个我的关怀(第五讲)——为什么我,芸芸众生之一要伦理地生存?至此,我们就完成了第一轮追问。但结束不过是为了另一个开端。一切将重新开始。

  于是,我们又回到理论,但这次的落点是一个在基督教与希腊文明结合后始终居于西方伦理学核心的问题,即公正与仁爱之间关系的问题(第六讲)。通过这个问题,我们自然地过度到道德与政治在现代的分和合,及其与古典观念之不同(第七讲)。与古典观念之相续与相异处还显现在更为体验性的善与美的问题(第八讲), 古典追寻的真善美的一体性在近代唯隐现于审美与道德感之间若即若离的类比性关系之中,这是否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圆融贯通的世界,或者这一世界从未存在过?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将“突入”一个被古今哲学家们一起“悬隔”的世界,即在悲剧中展示自身的世界,灵魂在绝境中陷落或者被纯化。假如是后者,那么,我们就准备好自己(make ourselves ready)去追问“如何伦理地栖居于世”,并且是作为在世的存在者,或者说海德格尔所言的此在(Dasein)。作为绝对的个我,此在却又在自身的当下中延续了一个民族的过去,由此,我们就由西方的语境进入了东方(中国)的语境……(第十讲)。

  本次课堂具体拆分为以下10讲:[已报名23人/仅限300人]

  1. 什么是伦理与伦理学?

  伦理是我们生存的一个维度,伦理学则是对伦理地生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哲学反思。 这些反思从不同角度照明或者遮蔽了生存的伦理性,但我们却只能通过穿越这一芜杂的路径去把握我们的伦理性……

  2. 德性与幸福;

  由于幸福是灵魂合乎完满德性的一种活动,那么我们现在就把德性作为我们探讨的对象,这样之后我们也就能够清楚地理解幸福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3. 义务、自由与尊严;

  不是产生自人自身和人的的自由的东西,也就不能为人缺乏道德性提供补偿 (康德《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那些把康德的道德理论看成是法律和负罪感的理论的人严重地误解了康德。康德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和证明卢梭的观点:即自由是按照我们给予自己的法律而行动。这并不导致一种严厉命令的道德,而是一种互尊和自尊的伦理学。(罗尔斯《正义论》)

  4. 道德何以可能?

  道德,鼓吹易,证明难。(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5. 为何道德?

  没有道德,“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但这是否回答了“为什么我应当道德地生存”?

  6. 公正与仁爱;

  有理性的存在者们在尘世的结合是通过引力和排斥造成的。凭借互爱[仁爱]的原则,他们被安排得彼此之间不断接近,而通过敬重[公正]的原则,他们被安排得彼此保持距离。如果这些强大的道德力量中的一个下降,那么虚无就会张开大嘴,像喝一滴水一样喝掉整个[道德]王国(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7. 道德与政治;

  善对于个人以及对于城邦是同样的。(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通过强制来实现一种以伦理目的为准的的政制的立法者真是糟透了,不仅会造成伦理目的的反面,还会损害和动摇政治目的”(康德《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8. 道德与审美;

  如果说人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值得过的话,那就是在这里——在他沉思美本身的那个地方。(柏拉图《会饮篇》)

  对自然的美拥有一种直接的兴趣,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善的灵魂的特征”。(康德《判断力批判》)

  9. 道德、运气与悲剧;

  人类好的生活依赖于人类所不能控制的某些东西,通过理性寻求自足性及其限制。(纳斯鲍姆 《善的脆弱性》)

  10. 伦理地栖居于世……

  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章句》(上))

  系列课堂十六:佛教哲学概览

  主讲人:桑靖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

  佛教作为理性宗教的典范,是人类认识、完善自身的伟大探索。它对于饱受文明病之苦的现代人而言,无疑具有莫大的启迪与慰籍。然而两千五百多年的佛教历史留下浩若烟海的典籍、错综复杂的各派哲理,让人难免望洋兴叹。本系列课堂力图「以明了的现代语言、严谨的哲学分析,勾画出从印度原始佛教到中国禅宗这一宏大思想历程的清晰轮廓」,与古圣贤把臂同游,为烦恼人生带来宁静与喜悦。

  本次课堂包括以下10讲:[已报名13人/仅限300人]

  第一讲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以四圣谛、八正道为核心,主张万事万物处于缘起的互相关联之中,故无常、无我。注重对日常经验的分析,以离苦得乐为宗旨,对抽象玄理存而不论,表现出注重宗教实践的风格。

  第二讲 小乘佛教的发展与大乘佛教的兴起;

  佛陀之后佛教日益理论化,产生出不同宗派,公元前后出现了大小乘佛教的分化。

  第三讲 “缘起性空”——中观学;

  早期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核心思想“缘起性空”指万法处于相互依赖的缘起之中,故没有常住不变的自性(性空)。这一方面批判了小乘佛教中实体主义倾向,回归到原始佛教的缘起本意,另一方面,通过涅槃与世间皆空的观念,为大乘菩萨道的入世利他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讲 “万法唯识”——唯识学;

  唯识学不满足于以往佛教对日常心理的经验分析,深入探究了隐微的潜意识领域,提出了第七识和第八识,构建了宏大的唯心论体系,是佛教理论化的高峰。

  第五讲 “圆满佛性”——如来藏学;

  如来藏思想将涅槃解释为永恒的本体,是比第八识更为深隐的圆满真心。这种人人都有佛性的思想与孟子性善论类似,故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第六讲 “三谛圆融”——天台学;

  隋朝的天台学在印度中观学的空有二谛论(本性空现象假有的两重真理论)提出空假中三谛论,表现出中国思想注重圆融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严谨的止观实践理论,并把整个佛教视为是从低到高的发展系统。

  第七讲 “一花一世界”——华严学;

  唐朝的华严学继承了如来藏思想的本体-现象思维模式,大力提倡本体与现象的圆融无碍,认为一粒微尘也充满了无限的意义与无尽的美好。出世的佛教由此转化为对世界的礼赞。

  第八讲 禅宗的流派与思想;

  唐朝的宗密把三种禅(北宗、牛头宗、南宗)与三种教(唯识学、中观学、如来藏学)相对应,为禅宗建立起严谨的思想构架。

  第九讲 “六祖坛经”的智慧;

  惠能的南禅是佛教中国化、生活化的巅峰,对东亚文化影响深远。近来通过铃木大拙、一行禅师等的弘扬而流布全世界。

  第十讲 佛教与现代社会;

  探讨佛教中有生命力的观念,关系主义、生态主义、心灵疗愈等。

  系列课堂十七:当代法国思想与文化

  主讲人: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法国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

  课堂导言:[已报名21人/仅限300人]

  如果说近代思想是德国人的天下,那么当代(20世纪以来的哲学思想世界)则是法国人的天下。当代法国思想不是国别哲学,它就是当代哲学主流形态的基本样态。在这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影响法国思想界的思潮可谓异常繁杂。大体说来,它经历了这样一条思想历险:从3H(胡塞尔、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到3M(马克思、马尔库塞与毛泽东)的转变,最终被三个怀疑大师(弗洛伊德、马克思与尼采)所占据。

  由此滋生出了法国现象学运动、法国科学主义传统、新尼采主义以及法国马克思主义等多个独属于法国的思想潮流。其中更是孕育出了一大批影响世界的思想者:科耶夫、彭加莱、列维斯特劳斯、梅洛·庞蒂、萨特、伊波利特、巴塔耶、拉康、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巴迪欧。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路径不尽相同。但却具有某些思想特质的共性:「他们都注重对感性生活的体验,试图将生活直接转变为一种哲学,因此他们从未将自身限定在思辨哲学之内,而是将思想辐射到文学、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从这一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当代的百科全书派」。

  试图将所有以上思潮全部囊括其中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本系列课堂讲述将只能「以概述的方式完成一次当代法国思想的“走马观花”」。故而放弃了以时间的序列来描述思想史的做法,而以不同的问题领域为中轴来展开讨论。在我们的10讲课堂中,我们将涉及到五个大专题:当代法国思想概述、当代法国科学哲学的基本特质、当代法国思想中社会学的讨论方式、当代法国激进政治理论以及拉康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第一讲:启蒙与当代法国思想的起航;

  启蒙大体被分为三类:苏格兰启蒙、德国启蒙与法国启蒙。法国启蒙与另外两种启蒙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如果说前两种启蒙都富有理性色彩,法国启蒙则带有鲜明的感性色彩。而这种“感性启蒙”以及其所内涵的复杂后果开启了当代法国思想的历险。

  第二讲:科学的另一幅面孔:庞加莱的约定主义;

  孔德的实证主义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是囿于感性与经验事实之关注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倾向。他开启了法国科学主义传统的独特维度,亨利·彭加莱是这一传统的继承者。他认为科学规律的形成源于拥有自由心智的诸多思想者之间的相互约定,并形成一种偶然的选择。这是一种不以必然性为理论向度的科学主义。

  第三讲:科学理性与诗意精神的二元张力——巴什拉的断裂;

  加斯东·巴什拉即是科学家,又是诗人。他主张的认识论断裂的思想塑造了阿尔都塞对于马克思思想的独特解读方式,而他本人则以这种断裂性的方式梳理了变态科学发展的历史。今天,他的思想资源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第四讲:社会学的诞生——礼物经济学及其相关的社会事实;

  莫斯的《礼物》篇幅不大,但却开启了当代法国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它构筑了一种抵抗现代经济交换的礼物交换,让法国社会学先天带有的批判性,它从未以量化研究为主导,而更多地以定性的方式来讨论问题。围绕礼物经济学,巴塔耶、鲍德里亚以及德里达都有自己的理论主张。

  第五讲:结构主义的入侵;

  列维斯特劳斯从莫斯的礼物经济学为起点来反观人类学,将结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注入到对人类学的分析当中,开启了法国结构主义的研究路径。结构主义与语言学结合起来,共同构筑了一种独特的分析范式:它存在有两种基本的形式:对于在我们之外的野蛮人的分析(结构主义人类学)以及在我们之中关于疯癫的研究(早期福柯以及精神分析)。

  第六讲: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福柯,从语言学中发现了话语(discourse)的构造作用。话语不是现实的中介,而是构筑现实的主导力量。结构主义的自我演进,推至极端之处,正是解构主义的发源地。德里达并不是这一传统的反叛者,而是结构主义的彻底化。

  第七讲:法国激进政治传统的主体原则;

  法国激进政治理论的核心在于对主体哲学的重构。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对神学政治的摒弃与对情景的分析。葛兰西的现代君主以及阿尔都塞的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都是在对马基雅维利思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八讲:事件哲学——激进策略的重构;

  对于事件的强调本就是当代法国思想中的一个主题。德勒兹、德里达对此都有所涉及。当代的阿兰·巴迪欧与齐泽克等人则是系统讨论事件哲学的当代传人。通过对事件思想的界定,他们构筑了新的革命主体的基本类型。

  第九讲:拉康的精神分析——三类主体与三界说;

  拉康思想中以不同的方式讨论了对主体的构筑:其中包括无意识的主体(源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继承)、能指主体(语言学的介入),以及欲望主体(源自科耶夫欲望理论的重构)。而关于想象界、真实界与象征界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后期拉康思想很重要的主题之一。

  第十讲:拉康思想的当代阐释。

  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被称之为 “68书”,其中同样以欲望为主旨,却构筑了一套与拉康完全不同的理论方向。因为对于德勒兹而言,精神分析已经沦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共谋。齐泽克,作为拉康思想的通俗化阐释者,同时也是当代意识形态批判的重构者。他在意识形态终结的呼声中重新发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及其可能的批判路径。

  系列课堂十八:如何正确的思考和有效的推理?

  ——普通逻辑学的一次基础训练

  主讲人:金立(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已报名31人/仅限300人]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兼具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为最基础的学科,地位仅次于数学。广义上讲,逻辑学是关于正确思维的理论,是一门研究思维的结构、规律和规则的科学,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狭义上讲,逻辑学是研究有效推理的理论,而有效推理就是从真前提必然地得出真结论的推理。

  “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有效,论证要有力。”这是我们对逻辑学作用的基本概括。本讲系列课堂旨在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认知水平,防范谬误、驳斥诡辩,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和强化自身的逻辑思辨能力。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

  1.什么是逻辑?什么是推理?什么是有效的推理?学习逻辑学对我们有何意义?

  2.概念的分类、定义与划分;

  3.神奇的逻辑方正——简单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4.基于词项的逻辑:三段论及其判别;

  5.基于连接词的逻辑:复杂命题及其推理;

  6.如何用真值表来判别命题与推理?

  7.如何构建命题逻辑自然推演系统?

  8.基于量词的逻辑:谓词逻辑;

  9.如何正确的思维?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10.如何识别谬误?

  系列课堂十九:当代法国艺术哲学

  主讲人: 姜宇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思想与艺术哲学。尤其关注哲学实验与当代艺术之间的横向连接。主要译著有《普鲁斯特与符号》、《资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卷2):千高原》。主要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

  课堂导言:[已报名25人/仅限300人]

  在20世纪的西方思想星河之中,大概没有哪一种思想形态如法国哲学那般,展现出与艺术之间如此复杂多变的迷人关联。从柏格森到萨特,从福柯到利奥塔,几乎在每一位重要的法国思想家那里,艺术都被视作激发思想萌动、引导思想运动的根本契机。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美学体系中那种艺术对于哲学的从属地位,进而将艺术转化为思想之重新“起始”的真正的外部性力量。

  本系列众课堂即将为同学们提纲挈领地勾勒出这一幅幅哲学-艺术协奏的美妙画卷,「每讲围绕一位代表性哲学家展开,并着重探索概念思辨与意象生成之间的戏剧性张力」。即便难以尽显全景,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进一步登堂入室的有益向导。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

  第一讲 哲学与艺术的协奏:法国思想的艺术韵律;

  第二讲 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作为生命诗篇的思想生成;

  第三讲 萨特论“何为文学”:艺术作为介入与行动;

  第四讲 梅洛-庞蒂与塞尚的对话:绘画与肉身;

  第五讲 列维-施特劳斯的《看·听·读》:艺术与结构;

  第六讲 “文之悦”: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艺术理论;

  第七讲 德里达与阿尔托:残酷剧场与语言之躯;

  第八讲 从愚人船到疯人院:福柯论极限的谵妄体验;

  第九讲 从意义的逻辑到感觉的逻辑:德勒兹的艺术哲学;

  第十讲 利奥塔论崇高:非人与物质性维度的开启。

  参与课堂需知

  1,所有课堂的每讲时长为1个小时,学费为100 RMB,一次报名一个系列的前200名同学将优惠到300 RMB;

  2,所有课堂讲解均在慧田微信平台进行,开讲后参与者可随时随地反复收听、探讨、追问和碰撞;

  3,所有系列众课堂报名至300人后开讲,报名者不限地域、年龄和文化程度,报名方式统一为添加工作人员微信{cc2cc-net},注明"众课堂报名"。

上一篇:第70章:总身家破百万,来自电影公司的邀约!(5千大章求订阅)
下一篇:陈乔恩冷藏四年的剧定档,男主是跑男成员,配角阵容豪华追起来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