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链接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书亚记导论

  编者序

  《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系列和新约系列一样,旨在提供研经者便利且资料最新的解经丛书。大多数较批判性的问题在导论和增注中详加讨论,同时避免内容艰涩难懂。

  本系列的每位作者,对各项问题除了自由表达其独特的见解之外,在篇幅的限制之内,他们也经常介绍其他热诚基督徒的看法。

  希斯博士将他卓越的语文知识、对古代近东考古、文化学识都恰如其份地带入这本注释中。在这过程中,他特别考虑到许多深思熟虑之读者的问题。包括: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圣战”的观念、对迦南外敌的灭绝令、耶利哥城的陷落、喇合的角色等。同时,希斯博士也将经文的应用巧妙地与今日基督教会及读者串连起来。

  没有任何英译能适切反映旧约圣经的原文。因此,本注释系列的作者将视需要引用不同的圣经版本,或自行另译,以使深奥的经文易于明白。必要时,作者还音译希伯来文(或亚兰文)经文,使不熟悉原文的读者,能明了所讨论的字和作者的论点。读者在阅读注释时,应使用一本或一本以上可靠的英文圣经版本。

  人们对旧约圣经的意义及信息,兴趣仍未稍减。盼望本系列注释能促进大家有系统地研究神的启示、旨意及道路。本注释系列的编者、出版人及作者们一致衷心祈祷,本系列能有助于更多人在今日了解并回应神的话语。

  魏兹曼(D. J. Wiseman)

  作者序

  约书亚记的故事,是圣经中最精采的部分之一。绕行耶利哥竟使城墙倒塌,这样的剧情怎不令人兴奋?约书亚和南方诸王作战,太阳为他立在空中不动,这“最长的一日”怎能让人忘怀?穿插在这些多采多姿的故事之间的,乃是一个国家如何建立在一片土地上,所有以色列人如何在约书亚面前与神立约,后来又更新这约,以及全民如何分配土地(这是神赐福祂选民的明显记号)等大事。这就是约书亚记,其中的信息更是现今的我们应该聆听的。

  近几年考古学的发现,使圣经的读者对早年以色列的世界有更清楚、更详细的认识。考古学在从前大城的遗址进行勘察,如:耶利哥、拉吉、夏琐等,他们的观察成为过去所作解释的挑战。有些分析学者在圣经之外的资料中搜寻,看本书的结构与形式受到哪些来源的影响,如:莫内他石柱(Merneptah stele)──其中首次出现的“以色列”字样;亚马拿经文(Amarna text)──其中描写迦南地的政治状况;还有最近在夏琐、希伯仑等地发现的楔形文字的材料,都有助于我们对经文的了解。另外,社会考古学的兴起,在过去几十年对遗址的调查也很重要。终于有人能够完整地说明从前的人如何生活,住在何处,有多少人住在山地,多少人住在其他地方。运用这些新的证据,我们可以将约书亚记扎根于早年以色列的世界中,在细节上比从前准确得多。

  此外,圣经的文学研究法,让人对老问题有了新亮光,在约书亚记尤然。比方,“以色列人过约但河究竟有几次?”以及随之而来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这类问题都有更让人满意的答案,不必再假定本书的作者能力不足。

  不过,比这一切更重要的,乃是这卷书对基督徒究竟有何意义。它鼓励我们在万难之中要信靠神,警告我们罪是何等可怕,会牵连全家、乃至全族,也激励我们要接受神在基督里的新约,完全承受其中的祝福,就像约书亚时代的以色列人一样,得到应许之地为业。

  在此我要向格拉斯哥圣经学院(Glasgow

  Bible College)的校长和同事致谢,本书进行期间,他们给予许多支持;我也要特别谢谢一些学生,书中很多思想都是与他们讨论得来的。还有一些人对这本简要的注释书提供了构想,我要特别谢谢以下几位:金顿牧师(David Kingdon)浏览了本书的初稿,并提供意见;杨格博士(K. Lauson

  Younger, Jr.)仔细阅读了全书,并提出重要的看法;魏兹曼教授(Donald

  Wiseman)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供美好的建议。我也要感谢欧尔德博士(Graeme

  Auld)对书目的建议。米拉德教授(Alan

  Millard)和温瑟-尼尔森博士(Nicolai Winther-Nielsen)度量很大,将他们尚未出版的稿件让我参考。这本注释书要献给珍(Jean),因在她的帮助下,我的信心不至于只停留在纸面上,而能落实在生活中。

  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希斯(Richard S.

  Hess)

  于伦敦罗罕普敦学院(Roehampton

  Institute London)

  主要简写一览

  AB Analecta

  Biblica.

  ABD D.

  N. Freedman et al (eds.),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6 vols.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Aharoni, Land Y.

  Aharoni, The Land of the Bible: A Historical Geography, reviser and tr.

  A. F. Rainey (Westminster: Philadelphia, 1979).

  ANEP J.

  B. Pritchard (ed.), The Ancient Near East in Pictur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969).

  ANET J.

  B. Pritchard (ed.),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1969).

  AOAT Alter

  Orient und Altes Testament.

  ASOR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BA Biblical

  Archaeologist.

  BAR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Barthe*lemy D.

  Barthe*lemy, Critique textuelle de

  l'ancien testament. 1. Josue*, Juges, Ruth, Samuel,

  Rois, Chroniques, Esdras, Ne*he*mie*, Esthe*r, OBO 50/1 (Fribourg

  Suisse: Editions Universitaires: Go/ttingen :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82).

  BASOR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BAT A.

  Biran and J. Aviram (eds.), Biblical Archaeology Today,1990.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Biblical Archaeology. Jerusalem, June-July 1990 (Jerusalem:

  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1993).

  BETL Bibliotheca

  Ephemeridum Theologicarum Lovaniensium.

  Bib Biblica.

  Blaikie W.

  G. Blaikie, The Book of Joshua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08).

  Boling and Wright R.

  G. Boling and G. E. Wright, Joshua.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Anchor Bible 6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82).

  BR Bible

  Review.

  Butler T. C. Butler, Joshua,

  WBC 7 (Waco: Word, 1988).

  BZ Biblische

  Zeitschrift.

  BZAW Beiheft

  sur ZAW.

  CAD E.

  Reiner et al. (eds.), Chicago Assyrian Dictionary (Chicago: The

  Oriental Institute;

  Glu/ckstadt :

  J. J. Augustin, 1956- ).

  CBOTS Coniectanea

  Biblica Old Testament Series.

  CBQ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ch. chapter.

  Das Land G.

  Strecker (ed.), Das Land

  Israel

  in biblischer Zeit. Jerusalem-Symposium 1981 der Hebra/ischen Universita/t und der

  Georg-August-Universita/t, Go/ttinger

  Theologische

  Arbeiten 25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83).

  Fritz V.

  Fritz, Das Buch Josua, Handbuch zum Alten Testament I/7 (Tu/bingen: J. C. B. Mohr, 1994).

  FTH A.

  R. Millard, J. K. Hoffmeier and D. W. Baker (eds.), Faith, Tradition,

  History: Old Testament Historiography in Its Near Eastern Context (Winona

  Lake, Indiana: Eisenbrauns, 1994).

  Garstang J.

  Garstang, The Foundations of Biblical History: Joshua, Judges ( London:

  Constable, 1931).

  Gottwald N.

  K. Gottwald, The Tribes of Yahweh: A Sociology of the Religion of Liberated Israel

  1250-1050 BCE (London: SCM, 1980).

  Gray J.

  Gray, Joshua, Judges, Ruth,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1986).

  Hamlin E.

  J. Hamlin, Joshua. Inheriting the Land, International Theolog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1983).

  HAR Hebrew

  Annual Review.

  Hawk L.

  D. Hawk, Every Promise Fulfilled. Contesting Plots in Joshua, Literary

  Currents in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Louisville: Westminster / John Knox,

  1991).

  Heb. Hebrew.

  Hertzberg H.

  W. Hertzberg, Die

  Bu/cher Josua, Richter, Ruth, Das Alte Testament Deutsch 9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1973).

  HHI H.

  Tadmor and M. Weinfeld (eds.), History, Historiography and Interpretation.

  Studies in Biblical and Cuneiform Literatures (Jerusalem: Magnes; Leiden:

  Brill, 1983).

  HSM Harvard

  Semitic Monographs.

  HTR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IDB G.

  Buttrick et al (eds.),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Nashville:

  Abingdon, 1962).

  IES 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IEJ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IOS Israel

  Oriental Studies.

  JBL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JPOS Journal

  of the Palestine

  Oriental Society.

  JSOT/JSOT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KAI H.

  Donner and W. Ro/llig, Kanaana/ische und Arama/ische Inschriften, 3 vols. (Wiesbaden:

  Harrassowitz,1973-1979).

  Kallai Z.

  Kallai,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Bible: The Tribal

  Territories of Israel (Jerusalem:

  Magnes; Leiden: Brill, 1986).

  Keil and De litzsch C.

  F. Keil and F. Delitzsch,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in Ten Volumes II.

  Joshua, Judges, Ruth, I and II Samuel, tr. J. Martin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n.d.).

  Kh. Khirbet

  (Hirbet).

  Koopmans, Joshua 24 W. T.

  Koopmans, Joshua 24 as Poetic Narrative, JSOT Supplement 93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0).

  Koorevaar H.

  J. Koorevaar, De Opbouw van het Boek Jozua (Heverlee: Centrum voor

  Bijbelse Vorming Belgie/, 1990).

  KS A.

  Alt, Kleine Schriften zur Geschichte des Volkes Israel (Munich: C. H. Beck,

  1953).

  LXX Septuagint

  (pre-Christian Greek vers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LXX A Septuagint

  Codex Alexandrinus.

  LXX B Septuagint

  Codex Vaticanus.

  Madvid D.

  H. Madvid, Joshua,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3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1992).

  Mazar B.

  Mazar, The Early Biblical Period. Historical Essays, eds. S. Ahituv and

  B. A. Levine (Jerusalem: IES, 1986).

  Mitchell G.

  Mitchell, Together in the Land.

  A Reading of

  the Book of Joshua, JSOT Supplement 134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3).

  Moab A.

  Dearman (ed.), Studies in the Mesha Inscription and Moab, Archaeology and Biblical

  Studies 2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89).

  MT Massoretic

  Text (the standard Hebrew text of the Old Testament).

  Na'aman, Borders N.

  Na'aman, Borders and Districts

  in Biblical Historiography, Jerusalem

  Biblical Studies 4 (Jerusalem: Simor, 1986).

  NIV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1984.

  NJPS New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978.

  Noth M.

  Noth, Das Buch Josua, Handbuch zur Alten Testament, I/7 (Tu/bingen: Universita/tsverlag, 21953).

  NRSV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1989.

  OBO Orbis

  Biblicus et Orientalis.

  Ottosson M.

  Ottosson, Josuaboken: En programskrift for davidisk restauration, Acta

  Universitatis upsaliensis, Studia biblica pusaliensia 1 (Stockholm: Almqvist

  & Wiksell, 1991).

  OTS Oudtestamentische

  Studien.

  PEQ Palestine

  Exploration Quarterly.

  Polzin R.

  Polzin, Moses and the Deuteronomist. A Literary Study of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Part One. Deuteronomy, Joshua, Judges (New York: Seabury Press,

  1980).

  POTT D.

  J. Wiseman (ed.), Peoples of Old Testament Times (Oxford: Clarendon,

  1973).

  Power M.

  T. Larsen (ed.), Power and Propaganda. A Symposium on Ancient Empires,

  MESOPOTAMIA, Copenhagen

  Studies in Assyriology 7 (Copenhagen: Akademisk Forlag, 1979).

  RB Revue

  Biblique.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1952.

  SBLSCS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Septuagint and Cognate Studies Series.

  Scha/fer-Lich-tenberger C. Scha/fer-Lichtenberger,

  Josu und Salomo. Eine

  Studie zu Autorita/t und Legitimita/t des Nachfolgers im Alten Testament, VT Supplement 58

  (Leiden: Brill, 1995).

  SJOT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he Old Testament.

  Soggin J.

  A. Soggin, Joshua. A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 Library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2).

  Steuernagel C.

  Steuernagel, Deuteronomium und Josua, Hand 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o/ttingen: Vandenhoeck und Ruprecht,

  21923).

  Svensson J.

  Svensson, Towns and Toponyms in the Old Testament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Joshua 14-21, CBOTS 38 (Stockholm: Almqvist & Wiksell, 1994).

  SWBA Social

  World of Biblical Antiquity.

  T Tell

  (Tel).

  TDOT G.

  J. Botterweck and H. Ringgren (eds.),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1974- ).

  TOTC 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ies.

  TynB Tyndale

  Bulletin.

  UF Ugarit

  Forschungen.

  Ugarit and the Bible G.

  Brooke, A. Curtis and J. Healey (eds.), Ugarit

  and the Bibl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Ugarit and the Bible. Manchester, September

  1992, Ugaritisch-Biblische Literatur Band 11 (Mu/nster: Ugarit-Verlag, 1994).

  vhttp://www.godcom.net/chajing/Old%20Testament/06Josh/vv. verse/verses.

  VT Vetus

  Testamentum.

  WBC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Weinfeld, Promise

  M. Weinfeld, The Promise of the L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Land of Canaan by the Israelites, The

  Taubman Lectures in Jewish Stud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Winther-Nielsen N.

  Winther-Nielsen, A Functional Discourse Grammar of Joshua. A

  Computer-Assisted Rhetorical Structure Analysis, CBOTS 40 (Stockholm:

  Almqvist & Wiksell, 1995).

  World of Ancient Israel R.

  E. Clements (ed.), The World of

  Ancient Israel.

  Sociological, Anthropologic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Woudstra M.

  H. Woudstra, The Book of Joshua,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1981).

  WTJ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

  Younger K.

  L. Younger, Jr, Ancient Conquest Accounts. A Study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and Biblical History Writing, JSOT Supplement 98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0).

  ZA Zeitschrift fu/r Assyriologie.

  ZAW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ZDPV 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Pala/stina-Vereins.

  导论

  Ⅰ 卷名与经文

  本卷书以主角约书亚为卷名。“约书亚”一名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神的名字“上主”(或译雅巍cs8,希伯来:yhwh)的缩写;第二部分是希伯来字“拯救”的意思。因此,这个名字的意思为“上主是拯救”。1在以色列历史的后期,很多名字中间都用到“上主”。不过,在以色列历史的早期,这类名字比较少见。或许(参:出六3)对以色列的神和祂的拯救有了新的认识之后,以色列人便常藉为孩子命名,承认神的能力和祂的大爱。但是在摩西的时期,这种作法还十分罕见。2在民数记十三16,摩西为约书亚重新起这个名字,表明对他特殊的期许。约书亚原来的名字叫何西阿,意思仅为“他蒙拯救”,而究竟拯救的人或神是谁,则没有显示出来。摩西重新称他为“约书亚”,指出上主乃是拯救之源。

  本注释所用的经文,是以保存于亚勒普抄本(Codex Aleppo)与列宁格勒(Codex Leningrad)的希伯来马索拉经文(MT)为主。这些抄本的年代在主后九二五~一○○八年间,3所代表的希伯来经文,与其他希伯来文抄本和多数古代译本都相当吻合。古代经文中,有两种与这个传统出入较大:存于七十士译本中的约书亚记希腊译本,以及昆兰第四洞出土的死海古卷,4QJosa 和 4QJosb。4

  对七十士译本的约书亚记经文鉴别,马格利斯(Margolis)的贡献最大。5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对古希腊文的看法多半都正确。不过,这就让人怀疑早先的结论,即:翻译这卷书的人所用的希伯来经文和 MT 是一样的。6七十士译本内的约书亚记比 MT 的要短,而许多经文鉴别学者都认为,较长的经文日期较晚,因此,有些学者建议,七十士译本用的经文,是最原始的经文。7七十士译本和 MT 内的约书亚记,是两个不同的版本。8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均属不关紧要的部分。经文鉴别家在两份经文中都辨认出次要的成分。

  无论差异为何,我们均不应当假定某种经文一定优于另一种。例如,约书亚记第七章,MT 用“亚干”,而七十士译本则用“亚该”。两种译文中,历代志上二7都以亚该为亚干的名字。不过,在约书亚记内,亚干才是原初的读法。因为在古代近东文献中,有亚干这个名字,而其字根在希伯来文并没有意义;但是亚该却是亚割谷的双关语(见第七章24~25节的注释,原书179页),历代志上二7解说它是亚干的“别名”。所以,我们可以用圣经使用别名的倾向,来解释为何会把亚干说成亚该,但若要说明亚该为何会变成亚干,却很别扭。亚该显然也不可能是文书的误载,因为这个名字在约书亚记中出现不只一次。至少在这个例子中,MT 所保存的乃是原初的读法。9

  不过,七十士译本保存了早期的读法以及对经文的解释。因此,本书在必要之处加上了一些较重要的增注(如:二十四章之后的增注)。

  昆兰出土的两份残卷中,都有约书亚记的经文。10它们的日期大约在主前一百年左右。格林斯平(Greenspoon)从这两份资料中选一部分来分析,得出几项结论,其中有两点在此值得一提。

  (1) 这份资料显示,它对 MT 所保存的独特读法相当熟悉,尤其是曾被视为第二阶段延伸作品的部分。

  (2) 负责这些书卷的文士,也会将他们自己所写的材料放在里面,而我认为这些材料与 MT 的精神是“相符的”。11

  托夫(Tov)分析 4QJosb,也得到类似的结论。12至于昆兰经文与七十士译本的关系,格林斯平的结论为:“既然在重大的次要读法部分,与七十士译本并没有(许多?)相符之处,我们便不必假定这些文士知道七十士译本传统所独有的特点。”13

  死海古卷最重要的差异,是在 4QJosa

  中。按照乌利赫(Ulrich)的出版,这段经文残卷中包含以下经节,以及圣经所没有的文字(=X),其顺序如下:八34~35,X,五2~7,六5~10,七12~17,八3~14、(18?),十2~5、8~11。14约书亚记八34~35是记载以巴路山上筑坛的事,而在这里的顺序和 MT 的不同,置于渡过约但河之后。在七十士译本中,八30~35是在九1之后,而这段经文和五1类似。由于这种差异,洛菲(Rofe)认为,经文必定经过了几度的编辑或修定。15欧尔德(Auld)则主张,这显示八30~35是后来不同编辑所插入的,各自插入不同的地方。16不过,由于这分文件已经残缺,再加上接下来的cs16 X 资料很难放进圣经约书亚记的经文中,或其他地方,因此,我们在谈昆兰文件的性质时,要很谨慎。有可能这只是米示拉式(midrashic style)的经文,或“与圣经平行”的经文(把不同的经文收集在一起,再加上一些附注和解释)而已。

  1 J. D. Fowler, Theophoric Personal

  Names in Ancient Hebrew. A Comparative Study, JSOT Supplement 49

  (Sheffield: JSOT Press, 1988), 114~115页。这个名字的希腊文音译,与新约的“耶稣”一样。

  2 J. C. de Moor, The Rise of Yahwism.

  The Roots of Israelite Monotheism, BETL 91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and

  Peeters, 1990), 13~34页. De Moor 在摩西的时代,从圣经里只找到一个这样的人名(33页)。

  3 E. R. Brotzman, Old Testament Textual

  Criticism.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Grand Rapids: Baker, 1994), 56~57页。

  4 E. Tov, 'The Growth of the Book of

  Joshua in the Light of the Evidence of the LXX Translation', Scripta

  Heirosolymitana, XXXI. Studies in the Bible 1986 (Jerusalem: Magnes, 1986),

  321页。

  5 M. L. Margolis (ed.), The Book of Joshua in Greek (Paris: Librairie

  orientaliste Paul Geuthner, 1931);同作者,The Book of Joshua in Greek. Part V:

  Joshua 19:39-24:33 (Philadelphia: Annerberg Research

  Institute, 1992)。古希腊文翻译的恢复,要靠梵谛冈抄本,以及俄利根的六种经文合参(Hexapla)内 Theodotion 的翻译。

  6 可参考 L. J. Greespoon, Textual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shua, HSM 28 (Chico, California: Scholars Press, 1983),及其他书。

  7 A. G. Auld, Studies in Joshua: Text and Literary Relations (未出版的博士论文,University

  of Edingurgh, 1976);同作者,'Cities of Refuge in Israelite Tradition', JSOT, 10, 1978, 26~40页;同作者,'Textual

  and Literary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shua', ZAW, 90, 1978, 412~417页;同作者, 'The

  Levitical Cities: Text and History',

  ZAW, 91, 1979, 194~206页;A Rofe, 'The End of the Book of Joshua in the Septuagint', Henoch,

  4, 1982, 17~35页;同作者,'Joshua 20: Historico-literary Criticism Illustrated' in J. H. Tigay

  (ed.), Empirical Models for Biblical Criticis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5), 131~147页。

  8 E. Tov, 'The Growth of the Book of

  Joshua in the Light of the Evidence of the LXX Translation', 321~339页。

  9 R. S. Hess, 'Achan and Achor: Names and

  Wordplay in Joshua 7', HAR, 14, 1994, pp. 89~98。

  10 L. J. Greenspoon, 'The Qumran Fragments of

  Joshua: Which Puzzle Are They Part of and Where Do They Fit?' in G. J. Brooke

  and B. Lindars (eds.), Septuagint, Scrolls and Cognate Writings. Papers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eptuagint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Dead Sea Scrolls and Othe

  Writings ( Manchester, 1990), SBLSCSS 33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2), 149~204页;E. Tov, '4QJoshb', in Z. J. Kapera (ed.), Intertestamental

  Essays in Honour of Jozef Tadeusz Milik (Cracow: Enigma, 1992), 205~212页。

  11 L. J. Greenspoon, 'The Qumran Fragments of

  Joshua: Which Puzzle Are They Part of and Where Do They Fit?', 174~175页。

  12 E. Tov, '4QJoshb', 212页。

  13 L. J. Greenspoon, 'The Qumran Fragments of

  Joshua: Which Puzzle Are They Part of and Where Do They Fit?', 175页。

  14 E. Ulrich, '4QJoshuaa and

  Joshua's First Altar in the Promised Land' in G. J. Brooke and F. Gracia

  Martinez (eds.), New Qumran Texts and Studie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Qumran Studies, Paris 1992. Studies in Texts from the

  Desert of Judea 15 (Leiden: Brill, 1994), 89~104页。

  15 A. Rofe*, 'The Editing of the book of Joshua in the Light of 4QJosha'

  in G. J. Brooke and F. Garci*a Marti*nez (eds.), 前书,73~80页。

  16 A. Graeme Auld, 'Reading Joshua after Kings' in J. Davies, G. Harvey and W.

  G. E. Watson (eds.), Words Remembered, Texts Renewed: Essays in Honour of

  John F. A. Sawyer, JSOT Supplement 195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5), 167~181页。

  Ⅱ 约书亚其人

  A 摩西五经

  约书亚在摩西五经中共提到二十七次。17第一次提到他,是在和亚玛力人的争战记载中(出十七8~13),他是代表摩西出征的战士,带领以色列人打了胜仗。这乃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头一次的战役。约书亚一出现的身分,就是全军的统帅,有摩西所赋与的权威;没有任何介绍词,也没有加上头衔。18他等于是整个争战的化身,因为全文只提到他的名字:他拣选军队、他去作战、他胜过仇敌。其中只有一次提到以色列人,是指整个军队(11节)。在出埃及记二十四13,摩西和约书亚一同登上神的山,那里称他为“他的帮手”(希伯来:m#s%a{r#t[o^),19而在下山返回时,他首先告诉摩西,营中有响声(三十二17)。在金牛犊的事件上,他没有参与以色列人的罪。20约书亚似乎有份于摩西和神在会幕中的相会。三十三11称他为“嫩的儿子”,是“少年人”(希伯来:na`ar;更恰当的翻译或许为“侍从”),准备作摩西的接班人。

  以后直到民数记十一28才再提到约书亚,在那里他抗议未经摩西拣选的以色列人能说预言。这段经文似乎要重新介绍他,又描述他为“嫩的儿子”和“自幼就作摩西的帮手”。摩西否定了他的抗议。尽管约书亚与摩西很接近,又曾去过圣山,他仍然还有许多事要学习,才能担任领袖之职。

  在打发探子去窥伺迦南地的时候,我们首度看见,摩西将以法莲支派的何西阿重新命名为约书亚(民十三16;又见:申三十二44)。摩西重新命名的举动,可以与神为先祖亚伯兰和雅各重新命名的事相媲。命名意味着:指出该人的特性或未来的角色。这次命名或许是在承认神曾经特别拯救约书亚,但也可能是要表达摩西的愿望,就是上主拯救以色列。21

  探子当中,只有约书亚和迦勒作出正面的报告,认为以色列足能征服迦南地;结果其余的探子都遭瘟疫而死,惟有他们两人得幸免,并成为那一代人中惟一得着应许,能进迦南地的人(民十四6、30、38)。民数记二十七18~23记载,约书亚被指定成为摩西的接班人,22那里说他心中有灵。于是摩西在众人面前行按手礼,将职责交付于他(23节,希伯来:way#

  s]awwe{hu^)。摩西公开的授权(希伯来:ho^d[),其实只是一部分而已,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摩西仍继续带领百姓。23约书亚有一部分责任,是侍立在祭司以利亚撒面前;祭司透过乌陵来分辨神的旨意,而约书亚则去吩咐百姓。由三十四17可以看出,以利亚撒和约书亚的工作,主要是应许之地的分配。三十二章对于约但河东之地的分配,只单单交付给约书亚和以利亚撒二人。

  在申命记中,约书亚头一次出现的时候,也有一个特别的头衔。除了称他为嫩的儿子之外,还说他是“侍立在”摩西面前的,正如侍立在以利亚撒面前一样。一38中,神吩咐摩西要“勉励”(或译:使刚强;希伯来:h[qzze{q)约书亚,因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三28再度提到这事,并与动词“嘱咐”(或译:鼓励;希伯来:~ms])相连,形成双重的“刚强壮胆”一语,后来相当常用。摩西把领导权传给约书亚时,这个词出现了三次(三十一6、7、23)。三十一23中,神向约书亚说话,鼓励他要“刚强壮胆”,并应许将与他同在。不过,神所讲的话重点在给约书亚的应许:“你必领以色列人进我所起誓应许他们的地”。这里第一次提到,神要约书亚“领”百姓进入那地。24摩西在世的日子将结束时,神向约书亚保证,他的角色之一,是要带领百姓进入应许之地。申命记三十二44描述“摩西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去教导百姓该章所记之歌。不过,约书亚的名字写作“何西阿”,就是他原先的名字(民十三16)。约书亚预备承接领袖之位时,并没有再取一个新名,这一点和其他地方的王不同。甚至他回头来用他的本名,由此可见,就在他快要接任之时,他乃是脱离摩西而独立的。25申命记三十四9记载,摩西按手在他身上,智慧之灵便充满他。申命记写下这些事件的目的,是要说明约书亚的领导权是出于神的吩咐,透过摩西而得。

  巴斯塔(Barstad)认为,申命记十八15~19“像摩西的先知”是指约书亚。26他把十八20~22和15~19分开。后面几节讲到假先知和如何分辨的问题,与这个题目不相干。申命记三23~29已经预备读者来接受约书亚为摩西的接班人。申命记三十四10讲到,此后不再有人像摩西,是神面对面所认识的,如此,就引介了约书亚记,以及约书亚对摩西律法的执行。约书亚和摩西的相似之处,进一步可以说明这两个特殊的关系。27巴斯塔用这一点来支持他的理论,即:申命记把先知放在摩西律法的地位之下。不过,我们却没有理由可说,约书亚已经应验了申命记十八15~19,那里不可能在期盼其他的先知。28

  对基督徒而言,这些背景可以作如何预备基督徒领袖的参考。领袖要像约书亚一样,是已经成功地完成某些任务的人,并显示出对神话语的忠心──甚至与众人立场迥异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一位领袖能够独立判断、行动,但也可能出错。不过,可贵的是,要能从错误中有所学习。若要成为像约书亚一般的领袖,不单要得到神子民的认可,最重要的是:神的拣选要非常清楚。

  17 包括:出十七9、10、13、14,二十四13,三十二17,三十三11;民十一28,十三16,十四6、30、38,二十六65,二十七18、22,三十二12、28,三十四17;申一38,三21、28,三十一3、7、14(两次)、23,三十四9。

  18 Scha/fer-Lichtenberger, 112页主张,这证实了约书亚的重要性,和他与摩西的相似之处,因摩西的介绍中也没有提到父亲的名字。Scha/fer-Lichtenberger 强调约书亚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在摩西的权柄之下(后来作他的接班人),一方面又是独立率领军队的人。这两个角色在约书亚记第一章中又再度出现。

  19 这是在法律上没有义务,但在功能上却为事奉另一人的情形。参 Scha/fer-Lichtenberger, 121页。

  20 Scha/fer-Lichtenberger, 124页,他也观察到另一个类似处:约书亚和以色列人有距离,而却与神至圣的事很接近(130页)。

  21 前书,140页,那里观察到,何西阿之名暗示约书亚除了和摩西有特殊关系之外,也在该支派中担任领袖。

  22 前书,144、154页,那里建议,在民数记第十四章时,迦勒和约书亚两人中,那一位会被选为摩西的继承人,还不清楚。民数记第二十七章显示,这选择是出于神,而非出于摩西。

  23 前书,166、174~175页,那里建议,摩西从神直接得来的权柄,乃是十分独特的,无法完全转移。参:申三十四10。

  24 参:申三十一7,约书亚所受的吩咐为:“你要和这百姓一同进入那地”。Scha/fer-Lichtenberger, 177~178页。

  25 Scha/fer-Lichtenberger, 186~187页。

  26 H. M. Barsta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phets in Deuteronomy', SJOT, 8, 1994, 236~251页。

  27 Barstad 引用 Polzin, 74页以下,以及 Ottosson,

  21~23页。

  28 这是 K. Jeppesen 提出的,'Is Deuteronomy

  Hostile Towards Prophets?', SJOT, 8, 1994, 252~256页。

  Ⅲ 古老性

  约书亚记中有一些记载,惟一的解释,或最佳的解释,乃是其来源为主前第二千年代:29

  (1) 五经和约书亚记一4对迦南地边界的描述,与主前二千年代埃及的资料中对迦南地的了解相符,毕勃罗斯(Byblos)、推罗、西顿、亚哥(Acco)和夏琐等城都在其内。30北方的边界一直不明确,因为埃及人一向视迦南地为自己的辖地,而他们与北方边界的赫人冲突不断。迦南地的西界是地中海,东界是约但河(不过加利利海以北之地,包括东边的地区)。圣经在约书亚记内的应许之地,与埃及人新国度时期所称的迦南地相符。

  (2) 温费德(M.

  Weinfeld)认为约书亚记第二章很古老,他举出有些地方与古代近东在主前二千年代的文化类似:31

  打发人去探查,是东方常见的现象。妓院或旅店更经常是和探子、阴谋者等类之人相会的地方。因此,在汉摩拉比法典中记着:“如果有恶棍在旅店共设阴谋(意图背叛),而店主不把他们抓起来,带到宫中,店主必被处死”(律法109条)。在马里(Mari)的一封信中,我们读到有两个人在军队中散布害怕、恐慌,导致背叛。此外,在一个地方用三天的时间追捕逃亡的人,也可以在东方的资料中找到类似的作法,例如,对赫人塔顶守望官长的交代:若敌人入侵一个地方,必须追赶他三天。在同一段命令中,还记载不许在城墙旁盖容纳妓女的旅店(arzana),显然因为会发生与约书亚记第二章类似的危险。

  (3) 约书亚记三10记载神要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诸族。其中有三族和主前第二千年代有特别的关系:希未人、比利洗人、革迦撒人。希未人可能与何利人有关,这些人在主前十四世纪的巴勒斯坦是城市的领袖,直到大卫的时代名声仍存。32约书亚记九7和十一19把他们与基遍人视为相同。有人注意到,他们可能与亚拿托利亚(Anatolia)一个名叫古(Kue)的地方有关(王上十一28)。33比利洗人的起源也可能相仿。34希未人、比利洗人与何利人的关系,在日期的确认上十分重要。何利族人及其名字在晚铜时代(主前1550~1200)最为常见。以后两百年间则逐渐减少,到主前一千年时完全消失。革迦撒人可以在主前第两千年代的乌加列和埃及资料中找到。35这些人可能是从赫人统辖之地南移而来,也可能更早,出自米达尼(Mitanni)的何利王国。36在主前第二千年代的下半,除了以色列人之外,还有许多民族在迁徙。

  (4) 神毁坏耶利哥的作法(约六20),在赫人的文献里有类似的例子:

  沙母哈(Shamuha)的绍施加(Shaushga),我的女神,那时也显出她的审判:我一就近她的那一刻,那木造的墙就倒塌了,有一个“吉皮撒”(gipes%s%ar)那么长。37

  (5) 亚干所偷窃的东西,最符合主前二千年代的后半。有关美好的巴比伦(和合:示拿)衣服,参约书亚记七21的注释。这批东西里还有两样支持这项结论。“示拿”一词在圣经好些地方都指巴比伦。但是,它的相对楔形文字,S%anhar,只在主前一六○○~一三○○年,才出现在巴比伦的楔形文献中。38至于一条金子,重五十舍客勒,这说法很接近主前十四世纪亚马拿(Amarna)的米达尼礼物清单:“一块金子,重一千舍客勒”。39两处都用一个很特殊的字来讲“锭”,直译为“的舌头”。40两处字的顺序皆相同:锭-金子-数目-舍客勒-重量,这两点使两处显得格外相近。41由此可见,这里所列的东西可能出于主前第二千年代。

  (6) 约书亚记第九章的基遍人占据了便雅悯平原,南自耶路撒冷,北至伯特利。就占领全地而言,得着这个地区乃是关键所在。若没有它,以色列会分为两半,一边是北方的丘陵,一边是南方的犹大山地。这地区在晚铜时期(主前1550~1200年)没有固定的住民,不像山丘地带。铁器时期第一期(主前1200~1000年),可以辨认出八个村落,其中七个在这地带的东区。铁器时期第一期的早期,这些地方已有人定居。惟一找到基遍人遗址之处,只在基遍地区。从部分挖出的遗址看出,有晚铜时期的公墓和铁器时期第一期的住家。42

  (7) 约书亚记十、十一章中,被打败之列王的名单透露出这些故事来源的一些端倪:43 a.耶路撒冷王“亚多尼洗德”(Adoni-Zedek)意思是“(我的)主是洗德”,而“洗德”则是一位神祇的名字,或描述该神祇是公义(希伯来:s]d[q)。这个字出现在圣经前面对一个王的称呼,他或许是耶路撒冷的王,创世记十四章称他为“麦基洗德”,即“(我的)王是洗德/公义”。这个名字的结构和其中的成分,也出现于主前十四世纪亚马拿书信中的人名,以及巴勒斯坦与叙利亚其他地方城镇的首领之名。44 b.希伯仑王和耶末王,即何咸和毗兰,这两个名字的起源与叙利亚北边的何利文化有关,这个文化影响了巴勒斯坦好几个地区,尤其是晚铜时期(主前1550~1200年)内陆的峡谷地带以及丘陵地。45拉吉王和伊矶伦王,即雅非亚和底璧,这两个名字与主前十四世纪基色的一位领袖相近,也像近代埃及资料中的一个名字。46c.主前第二千年代,亚衲(书十一22,十四6~15,十五13~19)在埃及诅咒经文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47那里提到巴勒斯坦一带的三个首领,每一个人都被称为是“伊亚衲”(Iy-`anaq)的首领。48

  (8) 约书亚记十五14提到三个亚衲族的名字:示筛、亚希幔、挞买。示筛和挞买是何利人的名字,源于巴勒斯坦北边的何利文化,这文化在主前一五五○~一二○○年影响力很大。49亚希幔是西闪族“迦南化”的名字。亚衲人的地是南方希伯仑附近的山丘地。这个地区的人相当混杂,来自各方,不仅圣经如此记录,近代从这地区找到的其他资料也同样证实这点,可以见证本段经文的古老性。50

  (9) 约书亚记二十四2~27里面记着一段约,它的形式和内容非常接近赫人附庸国的约,是主前二千年代所特有的。参神学部分 C. “神与以色列之约”,以及约书亚记二十四章的注释。

  本书将不试图“证明”约书亚记任何部分的历史性。不过,本书接受这卷书保存原初、古老资料的说法,因为这些资料都可与主前第二千年代晚期的事件相配。除了这里所列各点之外,整本注释的各个附注都会说明经文与古代的情境如何相符,以帮助读者了解其信息。

  相似,而 Piram 可和一些 Nuzi 名字,如 bi-ru 和 be-ru-wa 等比较,参 R. S. Hess, 'Non-Israelite Personal Names in the Narratives of the Book

  of Joshua'。至于何利对当代影响的证据,参 R. S. Hess, 'Cultural Aspects of Onomastic Distribution in the Amarna

  Text', UF, 21, 1989, 209~216页。

  46 R. S. Hess, 'Non-Israelite Personal

  Names in the Narratives of the Book of Joshua' CBQ,待出版。在 Amarna 经文中那位基色首领的名字为 ia-pa-hi。

  47 参 E. Lipin*ski, ' 'Anaq-Kiryat 'Arba' - He*bron et ses sanctuaires tribaux', VT, 24, 1974, 41~48页。亦参 M. Dothan, 'Ethnicity and Archaeology: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Sea

  Peoples at Ashdod', in BAT, 53~55页。Dothan 认为亚衲人乃是在亚实突地非利士人之前的地层,因此他建议来源为 Mycenean。但是从他们当中西闪族和何利人的名字(参书十五14)看来,可能性很小,如果亚衲人在主前二千年代的早期就已存在,这也不正确。

  48 ANET, 328页;E. Lipinski, ' 'Anaq-Kiryat 'Arba' - He*bron

  et ses sanctuaires tribaux'. O. Margalit, 'The Origin of the Sons

  of Anak', Beth Mikra, 25, 1990, 359~364页,希伯来文,认为 Minoan 的“王”字,anak,就是指亚衲人。

  49 参 R. S. Hess, 'Non-Israelite Personal

  Names in the Narratives of the Book of Joshua'。

  50 前书。亦参在那里发现的主前二千年代楔形文字石版,上面有何利人和西闪族人的名字,载于 M. Anbar and N. Na'aman, 'An Account Tablet of Sheep from Ancient Hebron', Tel Aviv,

  13~14, 1986-1987, 3~12页。

  Ⅳ 全卷结构

  A 传统高等鉴别法

  约书亚记没有说明作者是谁,或它是由哪些资料组成。学者尝试从两个高等鉴别的角度,来描述约书亚记的结构:申命记来源与编辑,以及传统的历史。51

  51 参 R. G. Boling, 'Joshua, Book of', ABD,

  III, 1002~1015页。

  i. 申命记来源与编辑

  申命记式历史是指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以及列王纪上下。申命记前后两段故事性的记载也包括在内。这个看法最早是挪士(Martin Noth)提出的,他假定这些经文原来乃是一部作品,于主前第七世纪末、第六世纪初,由一位作者运用早期的历史资料写成。52作者加上了他个人的看法,就是维护申命记和耶利米的神学观点。这个看法的中心,乃是严格的一神主义,就是约西亚王所引入犹大国的。在衡量神子民过去所有的领袖时,只用一个标准,即:他们是否彻底遵从这种一神观。凡是未能遵行的,申命记式作者都仔细数落;他们以这个原因来解释神为何允许北国的败亡。虽然早先神曾对大卫家作过应许(撒下七),但后来神允许南国倾覆,也是以这个原因来解释。约书亚记是这段历史的一部分。从积极的角度,可以强调神的应许,以及当百姓抗拒神时,祂如何主动以新的方式来祝福他们。53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则会注意到,在申命记式历史内,百姓所面对的问题相当复杂,无法以简单的神学来处理(Lasine)。54虽然挪士主张,申命记式历史是被掳时期由一位作者写成,但是后来的学者则认为,这些作品是在两个时期中,由不同的作者写成,55或经过几个阶段的编辑。56

  “申命记式”一辞用在约书亚记上,倘若是指本书与上述其他几卷书在神学观点与用词上类似,便无不妥。在挪士提出假说之前,学界看重的是约书亚记和摩西五经的关系。由于相近之处颇多,甚至有人使用“六经”一词。57这个词汇肯定约书亚记承续了前五卷书。约书亚记和摩西五经的用语类似之处(如:约书亚成为摩西的接班人),在后面的注释中将会提及。58在这方面,它和申命记以及申命记的律法关系非常密切。两者所关注的事大多相同,尤其是在神学方面,如:圣战、节期、产业和约。不过,这卷书对以色列未来历史的展望,要强烈得多。这卷书最后几节经文,和士师记的头几章很相似。约书亚成为领袖的楷模,是后来犹大好王的前身。59许多注释都接受这样的分析,把本书最后的写作定在被掳之后的时期。

  最近的研究则让人重新注意一个较早的假说,这个假说辨识出约书亚记中经过祭司式的编辑,尤其是十三~二十一章分配地业的部分。60然而,我们对约书亚记中这些申命记式和祭司式的编辑层,不能一成不变的接受。假定申命记式神学只限在约西亚时期,以及分析约书亚记时不顾其古代近东情境的作法,都遇到难题。布罗克(Block)指出,许多人所提与申命记式主题相关的神学概念,其实并非以色列所独有,也不限于第七世纪,而是古代近东各国相当常见的概念。61因此,若要决定日期,或确定以色列中哪一段时期特别会出现申命记式作者,并非易事。杨格已经说明,约书亚记九~十二章历史的核心部分,与当代(主前1300~600年)征服记录(这些记录常被古代近东历史学家视为历史资料──虽难免有偏见)的关系很密切,所以我们无法说,它们乃是后期所插入的。因此,其中神的作为和话语,并不是后来才插进战记中的,因为所有古代近东战争记录都以此为主要特色。神学和故事不应该拆开来看。

  52 M. Noth, U/berlieferungsgeschichte Studien (Tu/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21957),1~110页。翻译并重印为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JSOT Supplement 15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81)。

  53 T. F. Fretheim,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Interpreting Biblical Texts (Nashville-Abingdon, 1983)。

  54 S. Lasine, 'Jehoram and the Cannibal

  Mothers (2 Kings 6:24~33): Solomon's Judgment in an Inverted World', JSOT, 50, 1991, 26~53页。

  55 F. M. Cross, Cannanite Myth and Hebrew Epic: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the Religion of Israe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217~289页;R. D. Nelson, The Double Redaction of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JSOT

  Supplement 18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81); I. Provin, Hezakiah

  and the Books of Kings: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bate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BZAW 172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88)。

  56 M. A. O'Brien,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Hypothesis: A Reassessment,

  OBO 92 (Freibourg: Universita/sverla/g: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89)。

  57 J. Wellhausen, Prolegomena to the

  History of Ancient Israel

  (Gloucester, Massachusetts: Peter Smith, 1973), 356~362页。

  58 亦参 M. Weinfeld, Deuteronomy and the

  Deuteronomic School (Oxford: Clarendon, 1972), 320~365页。

  59 R. D. Nelson, 'Josiah in the Book of

  Joshua', JBL, 100, 1981, 531~540页; R. S. Hess, 'Joshua 1-12 as a Centrist

  Document', in M. Augustin and K. D. Schunck (eds.), 'Dort ziehen Schiffe dahin

  ... ' Collected Communications to the XIV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Paris 1992, Beitra/ge zur Erforschung der Alten Testaments und der Antiken Judentums 28 (Frankfort

  am Main: Peter Lang, 1996), 53~67页。

  60 参导论Ⅵ “约书亚记十三~二十一章的地业分配”。

  61 D. Block, The Gods of the Nations:

  Studies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National Theology,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Monograph 2 (Jackson, Mississippi: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1988)。

  ii. 传统的历史

  许多学者都承认,约书亚记的故事中含有一些历史价值,因此他们需要找到一种途径(如:申命记式、祭司式等),来将这份材料内早期的成分与后来加入的文件相连。有人注意到,约书亚记前九章是讲到在便雅悯地所发生的事,其中强调吉甲有一中心圣所。所以他们建议,是在该地的祭司保存了那段约书亚记的经文。第八~二十四章讲到在示剑更新圣约。有人认为,这个地点乃是早期各支派的集中地。挪士藉用古希腊和罗马的模式,提出一种近邻同盟或支派联盟说,以示剑为中心。但后来社会学研究指出,将后期的模式移植到从前的时期,是行不通的,因此不能将近邻同盟应用于古代的以色列。62不过,这倒不至于否定支派间合作的可能性。63这些假说的价值,在于列举出各种历史的可能性,以说明像约书亚记的经文如何能保存下来,一直到耶路撒冷的王朝时期。

  近日有些研究约书亚记的人,接受写作日期在立国之前的说法──或是全卷,或是其中大部分。64有些人则想将旧约的日期定在希腊时期,司传吉(Strange)主张约书亚记写于主前第二世纪。65他的理由为地点的名称、反迦南的护教意味、祭司来源的影响、全书似乎不能融入整个故事的脉络中,以及对示剑的强调。这些环境的理由并不充分。地名表中缺乏中央丘陵地的城镇,或许反映出玛拿西和以法莲之地业的特点,这与家族历史和首先定居之地有关。66反迦南的护教意味反倒支持写作日期较早的看法。在历史性经文中,迦南人在列王纪上九20~21之后,就没有出现过。67即使假定祭司来源的确存在,它也不一定是哈斯摩尼(Hasmonean)文件。从语言学可以举出很好的理由,将它的日期定在被掳之前。68约书亚记目前的位置并不具破坏性,它描述这片国土是怎样征服来的,正符合这里要叙述国家历史的初衷。69以示剑为立约之地的强调,在申命记第二十七章已经出现过。它起初是北国的首都,而从亚马拿书信中它的出现看来,这地方当年曾是政治中心,在文学上亦颇负盛名。70

  或许今后的研究能建立更稳固的基础,以辨识约书亚记内的来源、历史传统,和编辑的手笔。这些并不是本书所要探究的。虽然作者和写作结构无法作出定论,但本书的古老性有相当多的证据,除了以上所提之外,尚有:征服记录的文学形式(九~十二章,见该处的注释)、主要城镇表和边界的写法乃是一种条约的形式(参“约书亚记十三~二十一章的地业分配”,原书61~64页),以及其中很像条约形式的立约典礼记录(参“古老性”第9点,原书34页,和那里的参考资料)。这显示,一般所谓申命记式的神学关注虽然存在,但并没有改变这些文学形式,以及我们所观察到的各项证据。相反的,若循着这卷书的正典位置以及其古代近东环境来研究,所得的印象为:它十分古老,许多点都与此相符。下一段所列举的近日研究成果,可以为例。

  62 N. K. Gottwald, 'Israel's Emergence in Canaan

  - BR Interviews Norman Gottwald', BR 5/3, October 1989, 26~34页。

  63 参 Butler 的讨论和书目,xxxiii-xxxv页。

  64 Martin Holland, Das Buch Josua, Wuppertaler

  Studienbibel, AT. (Wuppertal/Zurich: Brockhaus, 1993); Koorevaar。

  65 J. Strange, 'The Book of Joshua: A

  Hasmonean Manifesto' in A. Lemaire and B. Otzen (eds.), History and

  Tradition of Early Israel:

  Studies Presented to Eduard Nielsen, VT Supplement 50 (Leiden:

  Brill, 1993), 136~141页。

  66 参注释中对这些名单的简介(表十三至表十七)。

  67 Mitchell, 127页。

  68 参 Y. Kaufmann, The Religion of Israel

  from Its Beginnings to the Babylonian Exile, tr. M. Greenberg (New York:

  Schocken, 1972); A. Hurwitz, 'Dating the Priestly Source in Light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Biblical Hebrew a Century after Wellhausen', ZAW,

  100 (Supplement), 1988, 88~100页。

  69 参 Weinfeld, Promise, 22~51页。

  70 参王上十二25; R. S. Hess, 'Smitten Ant Bites Back:

  Rhetorical Forms in the Amarna Correspondence from Shechem' in J. C. de Moor

  and W. G. E. Watson (eds.), Verse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Prose, AOAT 42

  (Neukirchener-Vluyn: Neukirchener, 1993), 95~111页;'Shechem' in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即将出版)。

  B 文学研究法

  早一代的学者研究约书亚记的经文,重点在辨识不同的来源。例如,有些经文讲到全地已被征服(书十43,十一23,二十一43~45,二十三14),但有些地方则明说,部分土地尚未被征服(书十一22,十三1~7,十四12,十五14~17、63,十六10,十七12~13、16,十九47,二十三5~13),这两者似乎互相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两种或多种来源说:一种主张全地已被征服,另一种则延续到士师记第一章,暗示征服并不完全。后面一种来源的历史性又被视为是两者中较可靠的。71

  近日的研究则尝试用新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新的文学研究法,是认为经文最终的形式具有意义,因此不需要另觅假想的来源。这些方法对了解约书亚记提供了很重要的方向。72此处将简要说明这些方法,作为序幕,而后面注释中还会作详细的应用。探讨文学研究法的学者,有波尔金(Polzin)、郝克(Hawk)和米切尔(Mitchell)等人。73库普曼斯(Koopmans)将这方法应用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就是约书亚与以色列百姓更新神的约一事。74奥图森(Ottosson)和司文森(Svensson)尝试在约书亚记第十三~二十一章分配地业的那段中,看出文学的手法。在语言学方面,曾有人强调其他旧约经文最终形式内的会话式文法。温瑟-尼尔森把这个方法应用在约书亚记中。比较文学法是文学法中的另一大类。温费德作的比较,包括希腊和古代近东文学。75

  郝克的书采取波尔金和刚恩(Gunn)的文学研究法。76郝克强调约书亚记中的不连续性。他发现全书有两条互相矛盾的思路:一方面强调完全顺服,一方面述说以色列未能顺服、没有完成神的一切命令,这两部分交错呈现。比如,约书亚记第一章声明,约书亚对神完全忠心,但是约但河东各族不太接受约书亚的权柄,只接受他顺服神的那部分(一17~18),这两者形成对比。喇合的故事是约书亚不顺服的例子,他竟打发探子,而探子竟与喇合立约。约书亚记十一16~23的开始与末了,讲到约书亚征服了全地,但是中间部分则讲到那些城市尚未被征服。十三~二十二章开始井然有序,讲到约书亚对地业的分配,但是后来讲到其他支派,便逐渐散漫。第二十二章(约但河东支派筑坛)是模棱两可的典范,而最后几章则力图回到开头几章的题目,来作结束,可是也提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郝克解释这些矛盾的办法,是认为约书亚、神、作者与读者,各有不同的作法(“愿望”)。

  约书亚记之内的确有张力,但是郝克的辨认是否准确,则成问题。经文并没有明说,探子(或约书亚)与喇合立约是一件错事(见温瑟-尼尔森,80~97页)。杨格曾说明,“全地”之类的词汇,不可以用数学式的精准来了解。在列举未征服的地区之时,常说全地都已征服。范塞特斯(Van Seters)曾将约书亚记一~十二章与新亚述的文献相比,霍夫梅尔(Hoffmeier)则将它与埃及新国王的故事相比,但杨格的研究比他们的范畴更广。77杨格把古代近东各个民族在各种时期内的征服故事互相比较。古代近东的条约形式,以及类似申命记之类的约书,在文件的结束都容许没有结尾语。最后几章包括诅咒在内,令郝克感到不解。不过,郝克的书也很重要,因为它对整卷约书亚记作了很彻底的研究。

  米切尔想要把形式研究和传统历史研究与经文的文学分析融合。他探讨一个问题:神明明命令要把所有的敌人都灭绝,但是像喇合、基遍人等却未被杀,这种矛盾怎么能存在呢?他的书前半思考灭绝所有当地居民之命令的形式和用词,和以色列人在这件事上的失败。书中的第一部分,米切尔只专注在约书亚记八至二十一章,并没有多考虑更广的近东状况(除了亚述之外),至于卡莱(Kallai)、纳曼(Na~aman)和波林(Boling)所讲的历史地理情境,他则完全没有提及。在文学研究法上,这或许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米切尔在别处又用到历史比较的资料,让人对他竟会有如此重大的疏忽感到讶异。他的文学研究结论为:第十二~二十一章的主题乃是战争的终结,但从第二十二章与士师记来看,却值得怀疑。虽然有些地方的确强调这点(书十一23,十四15),但从实现的角度来比较约书亚记和第二十一、二十二章,则更可看出结尾是文学性的,如郝克的主张(参其著作 Every Promise Fulfilled),而不是在谈战争的结束。

  米切尔的书后半思考描述敌国的词汇,以及余下之地的征服。他的结论强调,约书亚记的开头,是讲各族联合起来反击以色列人,到了分配地业的时候,则只剩下零星地域性的抵抗(十三~二十一章)。78米切尔同意哥特瓦尔德(Gottwald)的看法,认为记录的重点是以色列所征服之各族的首领,如十二章的表。留下来的人,如,喇合和基遍人,没有一个是迦南地的首领。可是米切尔无法逃避经文的模糊点,就是以色列人应当赶出一切居民,但像喇合与基遍人,不但没有被杀,还接受了正统的雅巍信仰。米切尔至终并没有解决这些困难,不过他在最后写了一段话,尝试将这个问题与被掳之后的犹太教历史实况相连。有时候,他不再讲不同看法的文学性交错设计,而直接指控文中的矛盾。例如,他认为,基述人和玛迦人有时列在约但河东已征服之地(书十三11),有时则列在这些地区之外(申三14;书十二5)。不过,仔细查考后面两段经文,可以发现,这些经文并未说,那里所描述的都是以色列在约但河东征服之地。米切尔在经文中找矛盾,是要证明其中有理念方面的偏见。可是这样作并无必要,因为神学上对“迦南人”或其他族人的“偏见”,不需要历史或文学上的矛盾才能证明。79除了以上的批评之外,米切尔的著作自有其优点,他将许多欧陆学者的精华作了摘要,并将这些应用到约书亚记钥节的研究上。

  奥图森的书强调,约书亚记的来源主要是古代文化资料,而不是后期编辑的插入。司文森将奥图森对十四~二十二章的说法,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司文森也强调,在分配地业的记载中,祭司以利亚撒和约书亚一同出现,有其重要性。奥图森视约书亚的角色有如祭司,司文森更加以发挥。两人都在这几章中看出一块理想的版图,是为新的大卫王预备的(约书亚为其预表),这位王将重新建立国家,并扩充国界,收复联合王国所有的疆土。

  奥图森和司文森尝试找出约书亚记的动机,就是强调领导人的正面价值,这些说法尤其暗示大卫王朝。卡莱对十三~十九章日期的看法,以及他所称这些经文的写作和目的都出于一元的主张,也符合这类观点。因此,司文森采用卡莱的讲法。司文森描述,他的目的是“以文学结构的方式仔细研读约书亚记第十四~二十一章”。至于他有否达到目标,则很难说──至少从现代文学研究法来看,并不成功。这几章中故事片断的角色,他没有加以辨认,而对经文现今条条有序的面貌,他也没有提出说明。惟一全面性的文学分析,是司文森辨认出第十三章与二十二~二十三章的两处框架设计:“约书亚年纪老迈”,以及对约但河东两个半支派的讨论。

  奥图森却辨识出分配地业的记载具文学的重要性。他提出,城名列得愈多,就表示对该支派的评价愈高。既然犹大(十五章)的城名最多,作者对这个支派就最为推崇。郝克也发现犹大得着好评,因为犹大的疆界完整,并有明确的城市清单。其他支派或是缺乏边界,或是边界与城名混杂不清(如,以法莲和玛拿西),表示作者对他们存负面的评价。

  边界与城名的说明,不单反映出早期定居的理想,也成为后期的法律和管理文件之凭据。在经文中,这些文件的来源似乎很早;由它们和巴勒斯坦晚铜时期城市在地志上的类似,也显示边界的陈明有其必要,这可由定居时期必有社会动力因素需要考虑来理解;而考古学对主前一二○○年巴勒斯坦丘陵地定居的证据,也可为佐证。80边界的描述和一些条约内的说法相仿,而这段又是在约书亚记八章和二十四章的立约之间,可见这些文件的文学结构,十分受以色列和犹大法律与管理实况的影响,不单只是作者别出心裁的作出整套文学架构。这不是说,这些文件没有文学方面的目的(如,其中插入迦勒、押撒、西罗非哈的女儿,以及约瑟的故事),可是这种目的应当和约的情境及神学整合起来看。

  温瑟-尼尔森从修辞/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约书亚记的前半。他的书把朗格奎(Robert Longacre)的会话文法研究应用到约书亚记中。前一百页介绍这种研究法,以约书亚的经文作例子。其中对喇合的故事(书二章)作了深入的研究,说明对话如何展现了整个故事的要点。征服主题的要义,藉全章的句法结构强调出来,因为喇合的信心动作,将她与以色列人的命运相连。过约但河的故事(三~四章),是以祭司的动作为架构:他们先踏入约但河,最后才离开。这几章的行动过去一直是辩论的问题,因为表面看来相当重复,又有矛盾。温瑟-尼尔森提出一个调合法,说明整个先后秩序。耶利哥的征服焦点在该城的毁灭,其中神是主角,约书亚与以色列人则完全顺服。温瑟-尼尔森将他的专长应用到整个约书亚记,看出一2~5神对约书亚的讲论,乃是全书的主题。若用功能性会话文法来研究,便显示出约书亚记的经文和主题都是合一的,这结果和过去对其他希伯来圣经的研究完全一致。

  温费德几乎将文学研究完全转移至比较的范畴。在讨论形式,或具神学意义的词汇时,他一定会提出其他古代近东与古时的作品作比较。温费德的书把他从前在别处发表过的文章也收集起来,并加入新的亮光,其中包括和希伯来圣经中各种资料的比较。就约书亚记而言,最有意思的是他对希腊和希伯来移居传统的比较。在其他各章中,温费德也探讨了约书亚记传统及来源的历史问题,以及圣经中对这个事件不同的说法,但是,他最大的贡献,乃是在比较移居传统(22~51页)。希腊移居传统和圣经的记载有好些类似之处,值得注意。例如,两方都提到在神庙中求问、祭司的引导、神的责任、领袖的墓、分配地业的人名、神的应许、立石为记、建立祭坛等。两者的顺序都相同: (1) 神谕的肯定; (2) 建立纪念碑与祭坛,献上祭物; (3) 以在神面前抽签的方式分配地业; (4) 神赐下律法给移居者; (5) 赋与领袖尊贵的地位,而领袖则与祭司合作。领袖(如约书亚)是移民的首领,建造城市的人,和立法者。

  用文学研究的技巧来仔细研读希伯来圣经最后的形式,或正典形式,也是本注释的主要成分。约书亚的崛起、神的圣洁和恩惠,以及圣约的情境,都是本书的主要特点,能帮助我们了解本书,懂得欣赏它的多彩多姿。

  71 所以,和士师记第一章相关的经文可以算为属于早期的J(Yahwist)来源,而讲到完全征服的经文,如书一~十二章的大部分,则可算为属于较晚的E(Elohist)来源。参R. Dillard and T. Longman III,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Downers

  Grove and Leicester: Inter-Varsity Press, 1995), 109页。中文:《21世纪旧约导论》,校园,1999,130页。

  72 取自 R. S. Hess,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shua', Themelios, 20.3, May 1995, 12~15页。

  73 Hawk; Mitchell。有关 Mitchell 和 Hawk 对“灭绝令”的看法,参导论“神学”A “圣战与灭绝令”。

  74 Koopmans; 同作者,'Josh. 23 and 24 Again: A Response to

  Klaas Spronk' in J. C. de Moor and W. G. E. Watson (eds.), Verse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Prose, AOAT 42 (Kevelaer: Butzon & Bercker;

  Neukirchen-Vluyn: Neukirchener, 1993), 261~263页。

  75 Weinfeld, Promise.

  76 Polzin; D. M. Gunn, 'Joshua and Judges'

  in R. Alter and F. Kermode (eds.), The Literary Guide to the Bibl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Harvard, 1987), 102~121页。

  77 J. Van Seters, 'Joshua's Campaign of Canaan and Near Eastern Historiography', SJOT, 4

  1990, 1~12页;J. K. Hoffmeier, 'The Structure of Joshua 1-11 and the Annals of Thutmose

  III' in FTH, 165~179页。

  78 参二十一43~45的增注:征服是全面,还是部分?。

  79 R. S. Hess, 'Asking Historical Questions

  of Joshua 13~19: Recent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Date of the Boundary Lists' in FTH,

  191~205页。

  80 R. S. Hess, 'Late Bronze Age and

  Biblical Boundary Descriptions of the West Semitic World' in Ugarit and the Bible,

  123~138页。

  Ⅴ 神学

  谈过约书亚领导角色的背景与发展之后,我们要再看全卷中其他的神学主题,包括圣战与灭绝令、承受地业、神与以色列之约,以及神的圣洁和救赎。81

  81 亦参cs15 R. Hess,

  'Joshua' in W. Elwell (ed.),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Grand

  Rapids: Baker,待出版)。

  A 圣战与灭绝令

  约书亚记里面有不少问题,但是难度最大的便是:那位慈爱的神怎么会下命令,要将应许之地内所有的居民全然灭绝?这个问题不可能轻易打发过去。不过,若将以色列人的作法放在圣经的时代和古代近东的情境中来看,会有一些帮助。

  约书亚记二10讲到以色列人如何cs9尽行毁灭了西宏和噩,这是在约书亚记的用字中头一次使用动词“灭绝”(希伯来:h]rm)。民数记二十一21~35中记载击败西宏和噩时,并没有用这个动词,不过该次战争的行动近乎“灭绝”。82在申命记二34和三6重述这两次战役时,则特别强调这个字。五经中另外的出处,只是肯定应当用这个方式对待迦南的原住民(申七2,二十17)。在约书亚记的征服记录中,这个动词反覆出现,尽管当地居民都想背叛神,但神说,其中的各族和他们的产业都是属于祂的。在约书亚记一开头,将神的东西还给神的概念就很重要,其他圣经的战争记录也相仿,但这并不是以色列人所独有的概念。

  主前第十八世纪,在马里,一位将领也下令,将战争的掳物完全“灭绝”。83这其中有两个双生的概念: (1) 向所有人口及产业宣战, (2) 这举动要从献给该国之神明来了解;这种概念也出现于第九世纪的摩押(那里用到同一个希伯来文 h]rm 的字根)、当代的亚述,以及十二世纪的埃及。84摩押王米设(Mesha)记述,他如何夺下以色列的城尼波,杀尽其中的人,并将之“献给”他的神亚实塔-基抹(Ashtar-Chemosh)。85所以,约书亚记中以色列人的作战方式,并不根源于旧约所特有的“圣战”神学。86它乃是一种政治概念,以色列和其他国家都有这种想法。每个国家发动的所有战争都是“圣战”,献给该国的神明,扩大该神祇的统辖境界。87倘若说以色列对战争的态度有何特殊之处,则是:神并不同意所有的战争。例如,艾城之役(书七)可以显示以色列独特的战争神学。

  申命记中好几次提到,要将迦南诸国全然“灭绝”。头一次出现于第七章,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将所有国家都消灭尽净,毫不留情(1~2、23~24节)。不过,这段经文也清楚指出,迦南人的消灭是逐步的过程,这是神对以色列计划中的一部分(22节)。二十章陈明,为以色列争战的是神,祂会把敌军交在他们手中。88为这缘故,凡新近盖房子、种葡萄园、结婚的人,甚至害怕的人,都不必加入以色列的军队中(5~8节)。既然这是神的战争,军队的多寡并不重要,他们对神旨意的忠诚与委身,才是关键所在。10~11节声明,在攻城之前可以先要对方投降,打开城门让以色列人进去,不要抵抗,甘心作奴仆。下面一段(12~15节)既讲到如何对待应许之地以外的各城,可能这种恩惠只临及这些城,而不是应许之地以内的各城,因为其中“凡有气息的”都不可存留(16~18节)。89申命记的律法显然允许以色列人在战争中夺取俘虏(申二十一10~14)。

  喇合的事件是否意指以色列人未顺服灭绝令(书二)?这个问题在战争中亦同样出现,引起不少争论。有些人指责探子与喇合立约,没有遵照灭绝的指令(申二十章),但他们却忽略了喇合本人曾用到这个词(书二10)。若要讲论以色列的神学,为何作者竟会将提醒探子的话放在喇合的口中,而这话乃是指出,他们应当把喇合与她的家人全都杀死,对这一点,是批评喇合事件的人所要去解释的。有些注释家花了很长的篇幅,将约书亚记二章的探子加上“邪恶又缺乏信心”、“擅自取代神”的罪,因为他们接受喇合的条件;但由以上的事实看来,这种解释让人质疑,90经文内丝毫没有这种暗示。郝克注意到,约书亚没有对以色列百姓提到探子所起的誓。91他声称,放过喇合乃是明明违背神的约;若是如此,百姓一旦感到他们可能遭致神的审判,就应当会要求更多的解释,不会轻易以怜悯和感恩的心,容让喇合全家存活。未提誓言的事实,暗示施怜悯给站在以色列一边的人,与圣约是相符的。约书亚在六16~19用到“灭绝”一词,也支持这点。他下令放过喇合一家之时,也同时下令,其他的耶利哥人要全然灭绝。倘若这里有矛盾之处,约书亚应当会提出来。喇合得救并不是探子的错误,他们和他们所起的誓都没有提起,惟一提到的理由乃是她隐藏了我们所打发的使者。喇合不再附从迦南人和其中的神祇,转而效忠以色列和以色列的神。

  喇合的得救没有触犯灭绝令,但这并不意味申命记二十章的吩咐要打折扣。艾城的失败、亚干和他家人的刑罚(书七)显明了这一点。经文中说,约书亚将迦南各城的人尽行杀灭,正如上主仆人摩西所吩咐的(书十一12;参:申二十16~17)。郝克反对这种解释,他把十一13起头的至于(希伯来:raq)视为对如何执行“灭绝”令的描写。92他认为,这里是说,只有在夏琐,才把一切东西都毁灭了。所以,以色列人违背了神的命令。不过,这种解释需要把12、13节作很大的变动,也要动到14、15节。12、15节明明说,约书亚完全遵行了神的吩咐。倘若假定13~14节是描述不顺服,就必须将“灭绝令”作非常僵化的字面解释,但这种看法不能从其他地方的用法得到肯定,诸如摩押的米设,在那里,得胜者取了一些战利品。似乎在不同的状况之下,“灭绝令”有不同的应用,不过惟一相同的一点,是所有的居民都要除灭。93申命记二十16的凡有气息的一语,只是指人的生命,其他地方一般用法也是如此(书十一14亦然)。94如此一来,牲畜就不一定要除灭,这和郝克的看法相反。所以至于(raq)的作用是澄清,或特别说明以下的事。它解释了约书亚如何对待各个城邑,遵行了神的命令(攻下城邑而特别加以烧毁的,只有夏琐),正如十一14的 raq 也是解释他们如何掳掠各城(即,掳为掠物而特别只将人杀死)。95

  新约圣战的主题朝两方面发展。第一,重点为:神和祂所任命的圣子为圣战的战士,为神的子民争战。96耶稣在地上事奉时,就和魔鬼的权势交战(太十二24~29;可三22~27;路十一15~22),在祂仇敌的手中忍受死亡(太二十六~二十七章;可十四~十五章;路二十二~二十三章;约十八~十九章),又胜过死亡而复活(太二十八章;可十六章;路二十四章;约二十章),继而率领天上地上的众军,与所有敌对者交战,并且得胜(启一~二,十二,十四,十八~二十二章)。圣战的问题,以及善良的神怎会灭绝这许多人,这类哲学上的困难,虽然未能因基督的死而得到完满的解答,但是这件事的确使这个疑难有一些新的亮光。97基督亲身背负了世人的罪,成为神与罪恶相争之圣战的牺牲品(林后五21)。基督所率领的地上军队,也是圣战的另一个重点:基督徒的一生乃是一场属灵的争战,与罪恶的权势相争(林后十3~5;弗六10~18)。这场战争也需要将仇敌全然灭绝。信徒与罪毫不相干,必须完全与它隔离。新约的主题与旧约的“灭绝令”相仿,亦为:要将一切东西都归属于神。耶稣告诉祂的跟随者,要作门徒,就要像军队一样,全然效忠基督(太八18~22,十37~39;路九57~62,十四25~35)。

  82 在几节之前(二十一1~3),记载以色列在南地的城镇击败敌军时,这个字曾出现过。那里是用来解释该地区的一个城名,何珥玛,这个概念会不会延伸于整章,而将亚玛力人也包括在内?

  83 A. Malamat, Mari and the Early Israelite Experience, The Schweich

  Lecture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1984 (Oxford:

  Os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70~79页。在马里,“灭绝令”被称为 asakkum,可能指某个神祇、君王、或元帅的财产。

  84 讨论与经文,见 Younger, 235~236页;M.

  Liverani, Prestige and Interest, 129~130页。

  85 米设碑文的第十七行。参 J. C. L.

  Gibson, Textbook of Syrian Semitic Inscriptions, I.

  Hebrew and Moabite Inscriptions (Oxford: Clarendon, 1971), 75~76、81页。

  86 摩押碑文上,以及旧约经文讲到战争的经文,对“灭绝”一词的用法,有人认为是有“固定的结构”。不过,这种结构其实相当一般性,任何一段对战争的描述,都可以用得上,例如:含有一段神谕、军队的出发、战争、城市的攻取、居民的屠杀、掠物的护取、以及(当然)使用“灭绝”一词!参 G. L. Mattingly, 'Moabite Religion and the Mesha' Inscription' in Moab, 234页。亦参 J. P. U.

  Lilley, 'Understanding the H]erem', TynB, 44, 1993, 169~cs15177页;P. D. Stern, The Biblical H]erem: A Window on Israel's Religious Experience, Brown

  Judaic Studies 211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1)。

  87 参 H. Tadmor, 'Autobiographical Apology in

  the Royal Assyrian Literature' in HHI, 42页;M. Liverani, 'The Ideology of the

  Assyrian Empire' in Power, 297~317 (301)页。

  88 神在军事上的这种角色,参 T. Longman III and D. G. Reid, God Is

  a Warrior, Studies in Old Testament Biblical Theology (Carlisle:

  Paternoster, 1995), 31~47页。

  89 这可以解释,为何基遍人装扮成来自远方的旅人(书九3~13)。然而,他们是否援用了这段经文,并不清楚。无论如何,这段所关注的,并不是基遍的人性命,而是以色列人在作决定之前,并没有求问神。

  90 参 Polzin, 88~90页。

  91 Hawk, 73页。

  92 Hawk, 44~45页。

  93 参 Butler, 86页;J. P. U. Lilley, 'Understanding the H]erem'; G. Mitchell, Together in the Land, 52~82页。

  94 J. P. U. Lilley, 'Understanding the H]erem', 174页,提到参照 T. C. Mitchell, 'The Old Testament Usage of n#s%a{ma^', VT, 11, 1961, 177~187页。

  95 参 B. K. Waltke and M. O'Connor,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brew Syntax (Winona Lake, Indiana: Eisenbrauns,

  1991), 669~670页,39.3.5。

  96 T. Longman III and D. G. Reid, God Is

  a Warrior, 91~192页。

  97 C. H. Sherlock, 'Holy War' in D. J. Atkinson and D. H. Field (eds.),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Ethics and Pastoral Theology (Inter-Varsity Press,

  1995), 448~449页。

  B 得地为业

  最近的文学研究,注意到这卷书前半所记的占领故事中,一直有一种张力(见上文“全卷结构”的 B. 文学研究法)。一方面,神已将整块地都赐给了以色列;另一方面,他们必须自己去征服。这种挑战与机会的交织,乃是神与信徒同工的方式。对基督徒而言,透过基督,我们已经有胜过罪恶与死亡的应许。但是,我们却要藉着信靠基督的工作、对祂效忠,才能运用这应许(罗三~八章)。因此,从得地为业这个题目中,可以学到基督徒当如何生活。

  地业的分配是由约书亚监督,他是神指定的领袖。这件事代表神将礼物赐给以色列。98对古时的人而言,土地乃是最主要的资源,因此,地业的分配是在物质上显明神所赐的福,他们将得着平安昌盛。不过,这段经文重点不在土地本身。事实上,约书亚记十三~二十一章把土地视为神的礼物。土地的主权是神的,而不是以色列的。以色列人只是蒙允许,参与在整个过程中,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属于以色列的神。如今,这片地透过神所拣选的中间人约书亚,藉抽签的方式(显示是出于神的旨意)来分配给百姓,每一支派都从神获得礼物。神拥有这片地,它的使用与享受,它所供应的生命,皆是从神而来的礼物。惟独以色列的神──上主──配得感恩与敬拜。

  前面曾经提过(第45页),此处的边界清单与古代近东条约相仿,

上一篇: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
下一篇:回到七零养崽崽txt全文免费下载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