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你说众生平等,以命换命,学生的命比歌女值钱?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古金陵十二钗为贾府中一众的小姐丫鬟,而这则是指秦淮河一众歌女。古往今来,相同的是红颜薄命,凄惨人生。千百年来,李商隐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让无数歌姬舞女遭受世人唾骂,国家危难却不顾不理,依旧风花雪月。

  而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下,告诉你,“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不关风与月。”

  十四个秦淮河的歌女,从咿咿呀呀的金陵一番炮火闯入了即将成为人间炼狱的南京,逃命之于躲进了藏着以文娟为代表的十三个女学生的教堂。日军来袭从来都不管是教堂还是学堂。十三个女学生被要求赴宴,谁都知道会发生什么,当初佟大为扮演的军官放弃出城的机会,为女学生赢得了一丝活命的机会。

  现在,南京沦陷,谁又能够拯救这些不谙世事的女学生。

  倪妮扮演的玉墨是众歌女的代表,千百年来,歌女无情,戏子无义的话被人们相传。但就是这些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决定替那些女学生去。

  赴宴前一天的晚上一曲《秦淮景》,清一色的旗袍、琵琶,就带你走进了那个金粉繁华的金陵,这些优雅美丽的歌女是比谁都高尚的存在。

  按道理这样一部歌女为救学生以身救义的抗日电影不说票房大卖,口碑至少差不了。但这部电影在当时可以说是票房口碑双冷淡。

  这其中无外乎牵扯到了一个生命价值的问题,电影中对于歌女一命换女学生一命的大肆宣扬,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

  以文娟为代表的女学生起初是看不起这些秦淮河女人的,让她们住地窖不让她们用浴室厕所。最后救她们的倒是这些她们看不起的女人。这到底是在歌颂这些被人瞧不起的歌女,还是传递一种歌女本就卑微性命不如女学生的观点呢?

  如果说女学生的命是命,那些歌女就不是了吗?歌女身份低微,但很多时候这根本不是她们的选择。那些歌女里面年纪小的,要不是被父母卖身,也不是正在读书的豆蔻年华吗?

  关于生命价值的事近几年一直有在讨论。有一期《奇葩说》的论点就是:“要牺牲贾玲救大家吗?”。在你手上有一个按钮,按下去100人将会得救,但是贾玲会死;不按贾玲没事,但是100个人会死。按不按全在你,你会如何选择?如果每一条生命都是无价的,贾玲救该死吗?

  就像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难道不是学生的命比歌女值钱吗?佛说“众生平等”,就是这样一种平等吗?

  电影中整个事件是有真实原型的,当年南京沦陷,身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务主任魏特琳被日本高级军事顾问会晤,对方要求挑选出100名妓女,否则就要在学校驻军。当时就有20多个妓女站出来,使女学生没有受到迫害。

  在真实事件面前,那些自愿站出来的妓女当然都是伟大的。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当时这些妓女是被迫的呢?这背后有太多细节我们不知道,也不敢深究。

  就像贾玲那件事,如果是贾玲自愿牺牲自己救100个人的性命,我们没什么争议的,贾玲是所有人的救命恩人。但如果是你,为了得到救世主的身份,而害死了贾玲,你就是在杀人、道德绑架。

  “贾玲该不该死”这个事件是虚构的,但南京大屠杀是真实的,以后会不会有谁都不知道。我只想说,生命是无价的,也是不容他人随便决定的。每一个无辜的人都不该死,谁的生命也不比谁的生命值钱。

上一篇:海贼王真人版谁来演最适合?粉丝选出心中理想人物看到女帝我爱了
下一篇:《侏罗纪世界》里的迅猛龙那么厉害,现实中却比狗大不了多少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