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作文十篇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1

  春天到了,一只只小鸟叽叽喳喳地,聚集在树枝上唱起了歌,声声清脆,宛如铜铃;一朵朵花儿奔放地开着,红的黄的,五颜六色,不时传来阵阵香气,唤醒了大地;一根根柳条绿了,一条条溪水清了,在那湛蓝的天空中,正飘荡着软软的白云,奇形怪状,满满的,都是春意。小鸟叫了,叽叽喳喳地,吵死了。

  我顺着这烦人的声音走在小道上。这些个恼人的东西就不知道体会一下人世的辛酸吗?一个劲地歌唱它们的春天,不知道我的春天早已萧索了吗?踢走脚边的易拉罐,我继续走,冲着不知道在哪里的声音大声喊叫,吵死了吵死了。我愤恨地捡起石头,朝着不知道什么方向的方向扔去,企望能砸种什么东西。不过什么也没有,声音还在继续。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吵死了。街边的房子里,睡午觉的人也被吵醒了吧。这个世界太安静了,叽叽喳喳,太安静了。莫名的小道,怎么走也走不完,一条道走到黑了。什么味道。好香啊,是烤鸭吗?这四下里只有花草的小道上,会有烤鸭,笑掉大牙了。那是鱼干?鱼干可是个好东西。脆脆的,肉很肥呢。哎呀,总不至于是红烧肉的,这里只有花草啊。踢一踢脚底的泥,溅起一层灰,简直是掉进了宇宙的黑洞,鼻尖却始终萦绕着那阵阵香气。满出来了,香气满出来了,把黑洞填满,把心填满,连同天地,一丝不落。抬起头继续走,一直走。摘一朵白色小花,看它铺满这个世界,把我窒息其中。脚步从不停歇。跟着春天走吧。那是五彩斑斓的夕阳吗?简直是超级大的鸡蛋饼。就是红红的不太像,要是变成黄里透白就更像了。再加一点盐巴,恩,再加一点。尝一尝味道。真是不错呢。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在打蛋花的时候放些榨菜,那就真是美味了。我是不是太饿了,满脑子都是吃的,当然,如果一个人走了一整天还不饿的话,那就太奇怪了。我可不是生活在不用吃饭的星球上。不知道小王子是不是不用吃饭呢。走吧,继续走吧。也许刚冒出新芽的小树叶可以当饭吃。

  2、关于自然的名人名言: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2

  近来,人们或许是良心发现,终于明白了大自然应与人类和谐相处,从而渐渐与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产生了感情,建立了友谊,隔着的纱帘被揭开,心灵间弹奏着友情的旋律,悄悄回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天籁之音无时不在飘荡,又有谁在不经意间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否在疏远呢?

  仔细瞧瞧,怎么?刚刚揭开一层纱帘,难道又增添了一层吗?是谁呢?是人类自己!

  成天的恩恩怨怨,整日的勾心斗角,每时每刻的仇骂、侮辱、白眼。人们又干了些什么呢?

  连动物都明白的简单道理,难道人,这样的高级动物却不懂吗?

  不,不是的!

  只要我们之间多一点友谊的欢乐,多一份友情的祝福,多一颗充满友爱的新,多一座友谊的桥梁,多一双充满友谊的翅膀。我们就可以带着对大自然的爱,对友谊的信赖,带着这一切,去飞翔,去开辟一个崭新美好的晨曦,让那遥远的红光一点点的升起!

  相信吧,这不会只是你的幻想,不会只是简单的动画,不会只是一个轻易破碎的泡影。

  会实现的,会变成现实的!

  要知道: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一切!”

  信之美

  ——信赖的优雅

  睁开双眼,

  信之美,

  清晨的阳光正

  正是如此。

  一缕缕撒进书香的世界。

  爱的微瞑,

  闭上眉目,

  为信赖造了一个摇篮。

  黄昏的雨珠正

  一点点滴进心灵的膜膈。

  安诚的成长。

  轻轻抹去,

  人与自然一切的纱帘。

  这是信赖,

  因为信赖

  永不泯灭的优雅之美。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3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技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许艳华,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C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14―03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

  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4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技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拔出来,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5

  关键词:儿童文学;自然主题;美育价值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这一优美的韵律与悠扬的诗风,早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愈见其珍贵,其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细腻情感的表达更是历久弥香。可见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人们在有意识之时便已开始探寻。又如《古诗十九首》,其中诗人常以自然界中的植物为意象,传达婉转且意蕴深厚的情感,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②其中以柏树起兴,巧妙比喻了人生短暂如寄天地的意蕴。古诗中不乏有描写儿童在自然间嬉戏游乐的,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③写出了儿童在广阔天地间放风筝时的天真,以及“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④表达了自然为儿童娱乐所提供的天然场所是儿童真正喜爱的。故在这样的表述中,清晰地发现自然是真善美品质的孕育地,文学是自然的具体且细腻的体感表达。二者在客观世界中相互依偎,在情感世界中彼此成就。文学中的自然主题以大自然为感官及关怀对象,并以宏大的视野来展现大自然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环境描写是文学中自然描写的一个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⑤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人记事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⑥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儿童文学的存在,儿童在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中,才得以借助于文学畅游理想世界、舒缓心理冲突、培养强大的内心因而完善人格。在近现代教育史上,从洛克到皮亚杰的理论与实践中,教育的一个总趋向是让受教育者去主动地发现现实这个思路延展开来的。作为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教育问题,这也应给儿童文学以根本的启迪。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提到:“真正像卢梭那样发现儿童,将儿童期也尊视为一个真正的人生,让儿童毫不心虚理亏地享受这段人生,也许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课题。”⑦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同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附属关系,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也并非是单纯教育性这一单一向度,因此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专业在学习儿童文学课程中,不仅需兼顾儿童文学自身文学的属性,更应在文学属性中去寻找“文学是人学”的课程升华点,故本文就儿童文学中“自然主题”的美育价值展开论述。

  一、敬畏自然和热爱生命

  “自然”主题的描写在儿童文学中,随处可寻,但寻找后一定数量上为“被动的自然”,何为“被动的自然”,即在文学描述中,自然是作为一个配角身份来体现主人公的人物禀性、气质姿态的,而非将自然直接作为一个陈述主体展开论述。对“自然”主题的理解需借助与之紧密相关的概念即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在生态文学中“自然”主题的意义和价值更为纯粹,学者们支持“自然与人的关系”而不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严谨性体现在单纯借助于文学表现方式来传达诗人情感态度的文学是不属于生态文学范畴的,所以其重要标杆是生态责任及生态预警等层面。从这个概念上理解“自然”主题,可将儿童文学的美育价值实现地更加纯粹。在儿童文学中,基于各种体裁,发现部分作品“自然”的主题是和生命息息相关的,而其中要传达的审美价值却在人物性格的一味塑造和追崇中被忽略、被隐藏。故在此主题中,作为儿童文学双重读者中的重要一方———成人读者,是要有潜在的阅读意识并能够产生审美结果的,也就是所谓的生态观念和生态责任,这样在平行阅读中才会使“自然”主题得到重视,并使小读者产生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观,且在专业课程中,将敬畏自然与热爱生命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形成自然的儿童观、将自然主题的理解与开拓置于儿童文学素养之上。

  (一)对征服、统治自然思想的批判

  回归儿童文学文本,其中多数与自然相关的作品都离不开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生态家园等,期间所产生的教育启迪能使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成为爱护环境的小使者,自然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是一个正向的推进过程。但随着年龄增长,当儿童不再产生环境小卫士的这份自觉,不再重视爱护环境的这份荣誉和使命,对此意识逐渐淡漠并开始关注新的生活元素时,对自然这份初心的理解和行动便宣告结束。这是一个常见的周期,年龄越大,其节点约束越是繁杂。所以重要的首先是要对征服、统治自然思想的批判,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牢固树立生态保护和生态责任的意识。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力倡人与自然的共存意识,核心精神即人与自然的相互包容。在作品《奥兰多》中提到:“因为自然的绿与文学中的绿绝然是两码事。自然与文学天生不相容,凑在一起,它们就会把对方撕成碎片。奥兰多眼中的绿荫破坏了他心中的节奏和韵律,何况大自然还有他自己的把戏”。⑧虽以俏皮语言的论述谈及自然与文学之关系,但最终还是将自然作为主体,而并非是将自然作为文学的附属品。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刘先平先生,他的“大自然文学”体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大格局和深度,在天地山海间,可谓是另辟蹊径。在亲身游历大自然后,富有满怀的激情和感触,敬畏自然生命力的同时,更着实看见了大自然正在经历的痛苦。如在《一个人的绿龟岛》中讲述,主人公阿山在一次出海打鱼的过程中,遭遇意外,后在海龟的指引下,来到绿龟岛,并通过绿龟岛找到了回家的路。通过讲述一场精彩的海洋探险,描绘了众多有趣的海洋生物,通过文学在为儿童开辟广阔未知新天地的同时,也精准传达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道德理念,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故在儿童文学世界中,对征服、统治自然思想的批判,直面现实,基于忧患,坚守现实主义精神的美学取向是“自然”主题一个重要的价值意义。其内容深入到生活、步入到自然中,大自然与儿童的关系不言而喻,基于儿童文学的“自然”主题,可借助于文学作品使孩子们知晓该如何热爱大自然、复活大自然、科学地保护大自然。

  (二)对自我欲望的理解与合理实践

  儿童文学因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先前习惯性将教育的第一性放在儿童文学的塔尖位置,后经过不断地思考与沿革,才将儿童文学的其他特性都融入阅读理解中。“自然”主题是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主题,为满足儿童年龄特征的需求,其中熔铸了诸多成长元素。例如童话故事,儿童可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无法解除的困惑、极力想要冲破的桎梏在童话世界中都能得到完美的解决,其精神世界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再如儿童小说,巧妙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的多样、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渲染等等,都给予了少年儿童在发展期的心灵慰藉。这种精神世界需求的满足,对儿童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完善人格的同时更有深入的自我思考和反思,这些都是由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所提供的,儿童文学作者满足儿童审美也在极大程度上借助“自然”主题,并发展成为实践发现美、创造美、实现美的内驱力。故在儿童文学世界中,对自我欲望的理解为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动力场,并在极具吸引力的环境中积极引导儿童在生活中的合理实践。儿童文学为儿童提供的各种可能性,不仅纾解了儿童在发展阶段所遇到的诸多困惑和不解,也在为解决成长过程中的茫然亦或矛盾而提出了合理建议。

  二、生态责任的确立

  (一)美的构画

  儿童文学“自然”主题中美的构画,是天然、一气呵成的。这种自然的美,不加雕饰、就是出脱的大自然的真实美,儿童文学中更有一部分佳作,直接以动物或植物之口吻展开描述,以第一视角来塑造现有自然并发出呼吁和倡导,这对儿童自身的影响力是非同小可的。自然中的动物、植物能以自身独特的亲切感步入儿童的阅读世界,自然与儿童的对话及画面和色彩的天然创作都在文学世界中无限延展,并以儿童文学的方式有效遏制了刻意借助自然而产生的刻板教育。正是这种纯真、单一的美的构画,使儿童文学的美育价值得以实现。在初步理解“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的同时,更学会思考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则。常说的文学素养其关键要素是以善为美,但现实中成人文学更多表述的是以真为美的美学倾向,在这个层面上理解,儿童文学中承载了成人对儿童群体的殷殷期盼。儿童文学由于其“双支点”的特殊性,在阅读层面要考量诸多影响因素,阅读活动不是单向和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地能动性活动。对于儿童读者而言,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共振、深刻的体会、观念的产生以及思想的启迪更为重要。儿童文学作品中“自然”主题的影响力和价值是远超于成人文学中的,成年人因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各方压力,早已淡化了对自然地感性情感、成人文学中的环境描写其作用也多是起到衬托和辅助的作用,而并非在儿童文学中这般纯粹,故儿童文学中“自然”主题的美育价值在于让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在获得阅读审美体验的同时,促进对自然审美情趣和天然文化秉性的养成。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6

  [关键词] 《老人与海》;自然主义;精神;思考

  一、影片《老人与海》概述

  影片《老人与海》改编自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是作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创作,先后获取1953年的美国普利策奖及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作家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可谓是海明威的巅峰式作品。1990年,美国导演裘德?泰勒执导,年逾75岁的老演员安东尼?奎因主演的作品,再现了海明威作品中的理念与精髓。影片讲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84天没能在海上捕到鱼,在第85天将船划出更远的海面,意外地钓到一条体型比他的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渔夫与大马林鱼周旋了两天两夜,终于将其制服,但在航途中,大马林鱼被刺死散发出的血腥味又引来一大群饿极了的鲨鱼,老渔夫奋力与汹涌而来的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只留下一具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带着遍体鳞伤,将鱼骨架拖回海港,他坚强不屈、永不言败、视死如归的精神受到人们的赞誉。这部影片延续了海明威式的思想与精髓,彰显了作品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对大自然不吝笔墨地大加赞美。该片不仅关注了自然的价值,还关注自然本体,影片再现了作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美丽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渺小而无奈,人无法主宰大自然,但人并不因此成为自然的奴仆,人与自然应当互为对手、朋友、兄弟、伙伴,作品很好地阐述了作家对自然主义的理解。

  影片的原著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著作颇丰的美国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海明威以简练生动、凝重深厚的写作风格,以“文坛硬汉”著称的笔锋,在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为美国文学乃至20世纪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电影中表现出来的自然主义精神并非是原著作家的心血来潮,纵观作家的诸多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在众多作品中均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强烈热爱与崇敬,例如《老人与海》中的大海,《永别了,武器》中的蒙特尔山林、非洲的青山、《最后一方净土》中的原始森林、《丧钟为谁而鸣》中的森林,作家终其一生保持着与大自然接近的活动,他从葱葱郁郁的大山、波涛汹涌的大海、苍苍莽莽的森林等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并将自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二、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方法之一,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摒弃浪漫主义的想象、抒情、夸张等主观因素,用现实的眼光观察社会,以客观、科学的方法描摹自然、记录现实生活,以自然规律解释人与社会。自然主义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继而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波及美国,产生了美国特有的自然主义文学。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深受达尔文及艾米尔?左拉的影响,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适者生存及物种递变的理论,他指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都是逐步进化改良而来,人与一般动物有着相同的起源,同样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这一进化论思想颠覆了传统神学关于“人类是上帝最高级动物”的论调。而有着自然主义文学鼻祖之称的艾米尔?左拉则构建了自然主义的小说理论,他在强调生物决定论的基础上,认同人的行为受到自身生物本能的支配,同时他又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他看来文学的生命是真实,他主张以科学的视角认识文学,在文学创作中应注重参考资料的翔实及客观描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从左拉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具有如下特征:流露自然、表现自然、方法科学、生物学决定论。

  三、影片《老人与海》中的自然主义

  (一)作品对自然的表现与赞美

  影片《老人与海》再现了原著小说的风格,热情地赞颂了大自然的美丽。首先是静谧迷人、五彩缤纷的大海,海水的颜色是深蓝色的,海面时而平静,时而随着流水打个旋儿,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奇异的光彩,海水中穿梭着红色的浮游生物,还可看到发白的黄色马尾藻以及紧靠船舷浮动的具有彩虹般色彩的僧帽水母。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美不胜收的自然中过着自由舒坦、纯真古朴、恬淡自然的生活,从未感到孤独,也没有烦恼。作家借由对大自然的表现与赞美,揭示大自然的特性,对人的品格节操与道德素养产生一定的观照与比拟效果。其次是展现出生命的力量与壮美的大海生物:飞鱼在早晨来临时浮出水面,发出颤抖的声音,而夜幕降临时它们伴随着“咝咝”的声音展翅飞翔;军舰鸟在空中盘旋、飞翔,时而猛然从空中俯冲而下,时而从海里跃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过海面;而老人捕获的那条大马林鱼在他看来是姿态万千、风度优雅的,当它在水底潜游时是一抹巨大的黑影,当它跃出海面,它银光闪闪的皮肤及其从容不迫的姿态令人着迷;老人眼中的灰鲭鲨有着漂亮光滑的鱼鳞、银色的肚子以及令人望尘莫及的游水速度;甚至是凶恶的大鲨鱼,也是美丽且勇敢的代表。影片中对浩瀚美丽的大海及其表现生命的力量与壮美生物的赞美,正是其自然主义的有力佐证。

  (二)影片揭示自然主义的精神价值

  人类在广袤的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又无奈,而且人类身处的社会环境与大自然一样,都有着高深莫测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人类终其一生,需要不断跟各种与自身命运息息相关的因素进行抗争。影片采用象征的手法,以大海为背景,以大自然中的种种象征着老人的生存世界,大海是变幻莫测的人类社会,马林鱼是老人人生的理想,鲨鱼则是无法摆脱的邪恶力量,文中一再出现的狮子意象则是老人坚强不屈之毅力的佐证。故事中的老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显得极为弱小,老人了解大海,热爱大海,同时又敬畏大海,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时他凭借着自身的头脑及意志,迸发出强有力的力量,他以衰老的身躯,一次次深入大海,以期在大海的怀抱中得到帮助,感受大海给予的心灵上的力量与温馨,他连续85次出海,均一无所获,然而他永不言弃,向着大海的更深处挺进,他以不可征服的强大意志和精神,与巨大的马林鱼激烈对峙,与鲨鱼群拼死相争,他自始至终没有向大海、巨大的马林鱼、凶恶的鲨鱼屈服,这一系列的搏斗不仅仅是人类与自然的抗争,更是与命运及其一切外在的邪恶力量的抗争。这样的抗争,重点不是成败,而是那份无法被摧毁的意志,那份竭尽所能的对抗以及自身尊严的存留,这正是自然主义的精神价值所在。老人在抗争中失败了,他拼尽全力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也未能保全自己捕获的马林鱼,但他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大海中得以永生,他将马林鱼光秃秃的鱼骨架带回海港,其实是将尊严带回,他的精神在抗争中得到超越,他怀抱着与大自然抗争的信念,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最终获得生命的自由与尊严。原著作家海明威一生都极其迷恋大自然,从他的诸多作品的多次以自然命题可见一斑,他将雄壮崇高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述之笔端。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与精神力量,才能与之抗衡。在这部影片中,大自然激发了年老体衰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抗争的力量、意志与勇气,影片借由老人与大海、人类与自然的纠结抗争,展现老渔夫的顽强与刚毅,塑造出一个战胜大自然的强大硬汉角色。

  (三)影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影片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无依无靠,以捕鱼为生,在海边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与大海、自然相依相伴,即便是他一个人在海上,也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大海就是他的朋友,他的兄弟,这体现了作家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自然观。影片《老人与海》中暗含作家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诚然,人类与自然是冲突的,这需要人类不断地抗争,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获取生命的自由与尊严,存在于自然之中,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也映射了二者的矛盾与统一。人类只有与自然进行抗争,才能充分体现人类的精神力量,然而与自然抗争又注定了必然性的悲剧结局。在影片中,海明威将人设定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他主张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找寻生命的本真,以对抗现代文明下的颓废与虚无。作品中的大海是大自然的杰作,它是神秘、美丽、威严的,老人热爱大海,与大海相依为命,他将大海比喻为女性,认为即便她作出任性的事情,那也是身不由己的,大海的变幻莫测暗示挑战的严峻,大海的女性化暗示自然的魅力,大海的深不可测暗示着种种可能性,包括死亡。老人将海里的生物视为他的朋友、伙伴和兄弟,他为柔弱的黑色小燕鸥伤心难过,替所有被人们杀死的海龟担心,将大马林鱼视作朋友一般的竞争者,对马林鱼大加赞美,认为这条大马林鱼是他见过的最庞大、最美丽、最沉着、最崇高的东西。老人给予马林鱼朋友一般的尊敬,甚至不在乎与马林鱼的争斗中谁是胜者,就连凶恶的鲨鱼,在老人看来也是值得钦佩的,他赞赏鲨鱼们健壮且武器齐全,游水速度飞快,所向无敌。电影对这一系列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了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这一理念,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伙伴与朋友、兄弟的关系,这表明大自然中的生物是出于同一个生命层次,人与其他生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智力及形状大小之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对立面,但同时也需要平等共处,互为环境的。人类并非生态环境中的惟一中心,要区分人类或是其他自然物是否处于中心位置需要根据其各自的环境,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时,只有依照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大自然的权利,才能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电影中主观性的情感及倾向被隐藏起来,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内心世界得以客观及冷静的描绘,导演试从自然主义的视角,塑造了凡人中的英雄与硬汉,而并不是站在浪漫主义的高度去塑造神话式的英雄人物,这一点正切合了自然主义观点的人物审美原则。人类始终受到自然这个大环境的制约,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制约激发了人类本能的冲动与理想诉求。老渔夫依赖大海生存,热爱大海,敬畏大海,但连续85天一无所获激发了他向大海更深处挺进的诉求,而他在深海里捕获到巨大而尊贵的马林鱼又将大海激怒了,遭受到大海的报复,老人与大海的关系非常形象地再现了孤独的人类在同强悍的外界势力的斗争中已经注定失败的命运。文中的马林鱼同时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雄壮,老人为其散发出的强大、奇特、高尚的力量所折服,他崇尚马林鱼,一如他对强者乃至对自然的崇尚,他认为谁都不配吃这条体面的大鱼,将其弄死的老人心里背负着深深的罪恶感,这条巨大的马林鱼似乎披上了崇高的光彩,有着一种人类无法超越的神性,然而他从未放弃过征服马林鱼的决心,在老人看来,只有战胜强者、战胜自然,才能体现自己的骄傲与尊严,这也显示了人类在征服自然上表现出的巨大威力与坚强意志。

  [参考文献]

  [1] 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吴兆芳.海明威的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7

  [关键词]文化 生态文化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5-0013-04

  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共同本质。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它反映着社会发展的状况,根源于社会实践及其发展的需求,但又不完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另一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反作用,虽然是以柔性的方式实现的,但又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文化的这种共同的和本质的特征,在生态文化方面也具有同样的意义。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要受到整体的文化特征的影响和制约。正是由于生态文化和社会文化体系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得中国的生态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和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文化与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作为整体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及其作用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文化环境和氛围,对社会成员的个体发生作用,使之接受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习惯,从而转化为共同的、持久的社会运行和存在方式。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上也具有这一共同的特征。

  如何理解生态文化?由于视野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解生态文化的切入点会有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理解生态文化不能离开文化的基本功能、特征和作用方式。据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生态文化:(1) 人或人类与生态环境一体的认识。这是生态文化生成的前提,没有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一体的关系的认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生态文化。本文赞成人与自然对话的观点,但这与自然在本质上与人类同为一体的生态文化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别。(2) 生态问题成为思考社会发展问题中的一个自然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生态思维成为思维习惯并在行为中得到体现。这是从个体方面所形成的生态文化的基础,是生态文化的底层的结构和最基础的部分。(3) 形成生态文化的社会氛围。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由构成这一系统的无数个体集合而成的。个体的文化行为只是整体文化特征的体现,与社会文化还具有较大的差异,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如果不能与其他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形成同构,就无法形成整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就不能称为文化,不能发挥作为文化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整体、统一的文化环境中,都必然存在一些与主体的文化特征和氛围不同甚至冲突的个体及其行为。之所以不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化,正是因为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文化环境来影响着其中个体文化的形成过程,并制约着个体的言论、行为、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程度的。

  虽然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但是,任何个体首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并长期稳定下来的。所以,社会的主流文化必然对社会成员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产生巨大的塑造作用,其特征必然会在更多的社会成员身上得到体现。而在一定的文化体系结构中,何种文化要素占主导地位,则文化体系就更多地显示出相应的特征和倾向,并对个体的思维与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生态文化作为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体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整体水平,也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政策的状况。而生态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环境,对社会成员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发生作用的程度,必然受到生态文化本身在文化体系中所处地位的制约。当生态文化在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时候,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态度、人的生态行为及相关的社会政策等,都会朝着有利于热爱自然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球资源加速消耗、环境持续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强化生态政策、发展生态文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当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生态文化的研究,确立生态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更重要的地位,使传统的以政治为中心的文化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单纯经济发展的文化观念,转向更加重视生态的发展观,在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制定有关政策时将生态问题作为基本因素并形成制度和习惯。同时,由于文化的积淀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必须加强科学生态观的教育,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宣传,使科学的生态观逐步转化成生态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不同的阶段,作为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至于本文所以将生态文化的发展分成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是因为工业社会独立出来的所谓“信息时代”,还没有真正脱离工业社会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在生态观方面,当代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基本是由工业化造成的。这种情况对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生态文化来说,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中国农业社会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生态文化有诸多共同点:本质上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其主要的内容和特征都反映了社会实践发展的状况和需要;生态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力都是由于人或人类生活面临着严重或较为严重的危机,等等。但由于农业和工业社会处于社会发展本质上不同的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生态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质的差异。在中国,自然经济经过了较西方社会更加漫长的发展史,与之相应,以农业文明为深厚基础的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自身特点,且这些特点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首先,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具有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特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一历史文化传统因社会的统一而持续发展,具有长期的连续性。这种文化的连续性,保持着一个长期受儒家思想主导的状况。生态文化在先秦“天人合一”等思想中就有较为明显的体现,主要在道家、佛教思想等特别是道家思想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形成了复兴的趋势。生态文化虽然在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中一直没有取得主流文化的地位,但它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化重要的历史资源。其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等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反映了中国2000多年生态文化最基本的特征。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及其系统的关于生态文化的思想观点体系,是以中国古代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生活相互关系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为核心的。古代的生态文化所围绕的中心是人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将心灵寄托于自然之境。在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方面存在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在如何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关系上,所采用的方式更多的是“人定胜天”。但它主要不是针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是针对自然自身的状况所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危机,自然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不是根源于人类实践对自然的破坏,而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形成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和秦汉时期,人们不仅将自然视为人的本质的一部分,而且很多认识和观念都是基于现实生活,从对自然界运行、变化过程的体悟中形成的,世界观特别是人生观中明显地带有自然的色彩,从而对人的生存态度和行为模式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常常是比照自然规律而形成的,认为人的本质最终源于自然的本质。所以,在中国古代,尽管政治的和道德的文化长期占据文化体系的核心地位,但以人与自然本然一体的生态文化观对人的思维、行为也具有较为直接和深层的影响。

  其次,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更主要地源于人与社会的矛盾。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足,相应地也就决定了人类实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有限,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足以引起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严重矛盾,矛盾只表现为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破坏,而这实际上只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古代的生态文化并不根源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是由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而转化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的社会纷争和动乱,使社会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难以预测,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社会矛盾长期存在并激化,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社会内部的矛盾长期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人的精神和心理无法在社会中找到归宿,社会生活内部的危机促使部分社会成员将心灵转向自然。而在儒家思想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不同的社会观点受到了排斥,其行为更是不容于世,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人们的心灵转向自然,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更持久地在部分社会成员中得到延续。所以,人生活的基础和环境,就是自然和社会,如不能相容于社会,就只能寻求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另一部分――自然形成更密切的关系,以求从中得到解脱或寄托,这是早期中国生态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再次,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具有养生和避世的特点。传统的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多地体现在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之上(尽管只有众多这样的个体才能形成生态文化)。人与自然本然同一的思想,如前所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源自人与社会的矛盾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转化,而这种转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转移。所以,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一种方式,是对社会生活中矛盾的回避,因而具有消极、避世的特点。但是,这种由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所转化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具有“文化”的特点。因为作为生态文化,必须是主体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与主体自身的心理、情感、态度和自我评价形成同构,从而形成个体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并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氛围,否则,就只能是一种认识和观点,与“文化”还有较大的差别。只有在人们真正将心灵和情感转向自然、拥抱自然的时候,才能真正使作为主体的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形成同构,因而才能使上述生态观和自然观转化成为文化因素,进入“文化”的层次和范畴。

  三、当代中国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方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生态文化也必然在基本特征上与农业社会生态文化形成较大的差异。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时代,工业化有了相当的发展,信息化过程也在日新月异。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还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整体上处于自然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阶段。所以,除了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特征还有深厚的基础以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又使中国的生态文化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甚至后工业时代的特征。

  首先,生态危机或者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当代中国生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人类生存的危机源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当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的破坏造成了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使对自然的保护、生态的稳定与平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使生态文化逐步得到发展。当代中国生态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同样的规律,但它又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在工业化初期,人们虽然对生态的持续发展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国家也制定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政策,但由于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生活的影响整体上还未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现代社会的生态观在理论、观念和政策中所发生的影响都十分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内,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所以,由于社会的发展引发了众多的生态问题并制约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生态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因而在文化观念中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生态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当代中国生态文化所围绕的中心,本质上没有离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工业社会生态文化所围绕的关键问题,已不再是人与自然如何融为一体的问题,而是如何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从根本上将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手段来看待的。如果没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当代生态文化存在的基础就极其薄弱。所以,工业时代包括当代社会生态文化的本质还是建立在人类自身多年来一直在“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建立在这种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生态文化,具有很浓的实用主义色彩,与真诚地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甚至以自然为心灵皈依的传统生态文化观具有重要的区别。也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之后,在科学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观基本要求的今天,对生态的破坏还仍然无法遏制,“人类中心主义”在社会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式方面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尽管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8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艾米莉展现了她独特的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前瞻性。作品中的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是自然与文明两大阵营对立斗争的场所和背景。本文试用生态批评的方法解读《呼啸山庄》,分析小说中两个家族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与环境意象,揭示自然与文明两种力量之间的对立与融合。

  关键词:《呼啸山庄》 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 和谐生态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因其永久的魅力和广泛的畅销而被列为世界名著。100多年来,学术界对《呼啸山庄》分别从主题、主旨、写作技巧、语言风格、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等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却寥寥无几。实际上,早在1934年,英国评论家戴维?塞西尔就曾在他的评论文集《早期维多利亚小说家》中对《呼啸山庄》进行过初步的生态解读。他指出“《呼啸山庄》是艾米莉的自然哲学的象征性表露,其中的冲突不是人间善恶的冲突,而是宇宙间风暴与宁静两种力量的冲突”。本文试从文学的生态批评角度对《呼啸山庄》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与美学意义进行发掘与解读。阐明艾米莉是在与大地及万物的交流和对话中真诚地体验、拥抱、感悟和赞美着自然世界,并让自然在《呼啸山庄》中魅力无穷,成为远离尘嚣的灵魂栖息地。

  一 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由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所确立。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态批评研究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同年,《文学环境跨学科研究》作为第一份正式的生态批评文学研究刊物在美国创刊,这标志着生态批评作为一个批评流派最终在学术界得以确认。1996年,切瑞尔?格罗特费尔蒂、哈罗?费罗姆编辑的《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里程碑》和劳伦斯?布依尔的《环境的想象》出版,生态批评和生态批评学派开始日趋成熟地走上文学评论的舞台。2006年,鲁枢元出版了一部关于生态文学研究和生态批评的著作――《生态批评的空间》,正式将这门新兴的学科――生态批评引入文学批评,他将人们的视野从人类自身引向整个宇宙自然,将人类的精神引向更为广阔的外在精神世界,走向荒野。

  生态批评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的关系上不同于以往的文学批评,它主要关注自然在文学文本中的表达形式、自然在文学文本中充当的角色。在文学文本中,人们看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是如何受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影响等等问题。因此,生态批评会着眼、研究文学作家和作品具有的生态意义,并对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而重读和重评的目的是批判渗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生态文学作品、重新建构文学经典、促成生态文学的繁荣、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重新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并担负起引领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历史重任。

  文学的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还在成长中的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以文学中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为研究对象,对文学中涉及的自然与人的复杂关系加以阐释,并希望借此来唤醒迷失在现代科学和理性思维当中的人类精神――文学精神。它带着一种强烈的解构主义色彩,试图打破人类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坚实堡垒,它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和谐格局。当今社会,现性和科学对生态的破坏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无数生态保护者发起生态保护运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因此,生态文学的兴起就成为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种内在需要,而生态批评以及更为深刻的精神生态批评就成为推动人类思想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精神动力。而田园与荒野是自然状态的典型显现,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感知自然的主要地方。形而下的实体性自然物象、深情的文字涵养了人们珍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心性。尽管城市带来的激情、欲望和享受是偏僻、落后、简单的乡村山野不能替代的,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荒野的呼唤,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状态的短暂溢出和补偿调剂。

  生态批评拥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批评理论的审美标准与审美原则:首先是自然性原则。生态批评对自然的审美是考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面,它提倡将自然作为审美的对象,并且突出其本体地位,文学在表现自然的过程中要突出自然本身的美,而不是要通过自然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或人格力量;其次是整体性原则。生态的审美不仅仅观照单个审美对象,还要将它放在自然系统中考察它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有利于生态系统和谐稳定的才是美的,干扰破坏了生态整体稳定的就是丑的;再次是交融性原则。传统的审美观曾提出所谓的“距离说”,认为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强调审美主客体间的观照关系,而生态的审美则强调主客体的对话与交互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呼啸山庄》中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文明的批判,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艾米莉对于生态问题的前瞻性。

  二 自然观视域的解读

  生态批评的要旨之一就是摧毁傲慢的“人类中心主义”。根据《韦伯斯特第三次新编国际词典》记载,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曾在三个意义上使用:1、人是宇宙的中心;2、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3、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识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的前两种观念,在古代、近代及现代的部分时期流行,甚至是占主导的文化观念。它是仅从感性意愿出发,满足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它以人的感性意愿为价值尺度,感觉决定行动,需要就是命令;以感性的意愿为价值参照系,把自然事物作为满足人的一切需要的工具,自然界也就变成了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人类“主宰”、“征服”自然的人类沙文主义。在具有“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倾向的文学中,大自然往往是缺席的,或仅仅是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或是纯粹可奴役的资源出现,毋庸置疑地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和失语状态,故而,人与自然的丰富又玄妙关系在这些作品中被冷漠地遮蔽。

  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仁爱万物”,讲的都是天与人、人与物,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思想形成的基础。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的天人合一与西方近代所谓克服自然的思想是迥然有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保持生态的平衡。蒙培元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论’所说的具有多层涵义,但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指宇宙自然界,而不是超越自然界的绝对实体。所谓‘天道’,是指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过程及其秩序,即‘天秩天序’;……”。他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谈“天人之际”影响最大的《易传》中的天代表的就是自然界,几乎看不到以天代表的最高神的思想。因此,虽然天人合一本身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人与自然和谐,但是“天人合一”思想却具体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义在于提供我们思考生态问题的新视域,以及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两难困境。“天人合一”不是一个在既有的概念框架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命题,而是一个可能消除“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产生前提的视域。

  在西方,产生了支配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人类以征服自然为荣,以统治自然为乐,这种征服与统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人类将为此承受长期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然而,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质疑、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同样也蕴含在西方生态文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揭示和艺术表现中。从古罗马到18世纪末是欧美生态文学缓慢发展的时期。但即便是在这2000多年的生态文化的萧条时期,仍有一些闪烁着生态思想光芒的文学作品问世。可以说,在西方也有着一股绵延数千年并发展得蔚为壮观的生态思想,更有贯穿古今的、数量众多的、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学,它们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汨汨流淌,直到汇集成今天浩瀚的海洋。

  自然的思想在《呼啸山庄》中并不缺席,艾米莉作为一个具有较深自然情结的作家,用她细腻的文笔和灵敏的女性心灵感受着自然生态的悠远呼唤。她把笔下的人物置身于广袤而生动的大自然中:在小说开篇之处洛克伍德就称它为“绝好的去处”,“一个与尘嚣隔绝的地方”,“厌世者的天堂”。春季,可以嗅到“温馨宜人的果树中飘来的一股股紫罗兰和桂竹香的芬芳”,听到百灵鸟婉转美妙的歌声,看到远方蔚蓝色的天空和身旁涨满水的小溪,感觉到温暖怡人的阳光;冬季,狂风怒吼,寒气刺骨,鹅毛大雪沸沸扬扬;夏季,“从小山头上吹过来的每一阵清风都那样生机勃勃,无论是谁呼吸到这种气息,哪怕病在垂危,也会为之一振。”飞奔的云、呼啸的风、颤动的沙沙作响的树叶和潺潺的流水构成了一副既美丽怡人又恣意肆虐的大自然杰作。艾米莉描写的自然背景不是静物写生,而是一个有呼吸力的自然生态。她笔下的荒原像个动物似地享受阳光,“荆棘的枝丫都朝着一个方向生长,仿佛热切地伸手去接受太阳的施舍”,狂风是夹杂着雪花“野蛮地呼啸而过”,山谷的溪水会发出柔和的声音,“抚慰着人的心灵”,秋天渐渐消逝时最后的花朵是带着不安的忧伤垂下了头。

  在这幅生动的画面中,大自然的喜怒哀乐与人息息相通。希斯克利夫由于无法忍受凯瑟琳的背叛而愤愤出走之夜,漆黑的夜晚,厚厚的云层,“狂风暴雨在山庄上头肆意发威,又是狂飙怒吼,又是电闪雷鸣。”当希斯克利夫和林的妹妹伊莎贝尔私奔后,凯瑟琳的病情逐渐好转,郁闷的心情有了阳光的灿烂,“在整个一片原野上……,天空是蔚蓝色的,百灵鸟唱着歌,山涧和小溪都涨满了水。”老恩萧去世之夜,“大风围绕着宅子狂啸,在烟囱里怒号,疯狂咆哮”,预示着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小凯瑟琳出世的第二天,“户外阳光灿烂,令人神清气爽,晨曦从百叶窗悄悄闪进静悄悄的屋内,轻柔温和地洒在卧榻和躺在上面的人身上。”当伊莎贝尔终于逃出希斯克利夫的魔掌,冒着大雪回到画眉田庄的那天早晨,“樱草花和番红花都藏身在冰雪堆下,百灵鸟噤声无歌;小树的嫩叶给折腾了黑色,……阴沉、寒冷和凄凉都不知不觉地袭来了”。希斯克利夫死亡之夜,“当晚下大雨。可真是,倾盆大雨一直下到天亮。”应物斯感,物我交融。

  三 心灵栖息地的探寻

  自然生命节律与人类心灵自由异质同构在人类的精神象征活动中,成为心灵自然的象征,《呼啸山庄》中的田园生活是诗意的、被距离化、理想化和审美化了的世界,它保持了一种超越的姿态,浪漫气息和古典情调流溢其间,人与大地处在亲和关系中,人和人的生活与自然共在。荒野唤起了我们对家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体验到生命的丰富,感受到与生命内在的契合,发现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自由、野性、丰富、完整、生机、活力……

  《呼啸山庄》中的荒野成为人们精神的庇护所和心灵的栖息地。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只要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都会感觉心旷神怡,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热爱自然,崇尚自由。儿时的他们在荒野中一同奔跑,过着自由、狂野、快乐的生活。当他们心情不愉快时,就会跑到荒野中寻求慰藉。在画眉山庄养伤的一个月是凯瑟琳接受世俗文化的开始,当她返回呼啸山庄时,与希斯克利夫产生距离感,伤心的希斯克利夫第二天清晨一早来到荒原上,通过这样的回归荒野的方式他解除了烦恼,获得了心灵的慰藉。而在希斯克利夫冒着暴风雨出走的那个夜晚,凯瑟琳“不顾轰隆的雷声和在她四周开始哗啦啦溅洒的大雨点”一直呆在外面,“既不戴帽子也不围披肩,头发上和衣服上淋的雨水要多少就有多少”。好像只有把自己浸泡在自然界的暴风雨中,才能减轻痛苦和烦恼,求得心灵的安慰。临死时的凯瑟琳打开窗户,呼吸来自荒原的风,仿佛又回到了呼啸山庄。此时的她幡然醒悟:只有回归自然,才能结束自己的烦恼,才能寻回心灵的那片荒野。所以,她要求死后不是埋葬在礼拜堂屋顶下林家族的人中间,而是埋葬在荒野里。凯瑟琳的死是安详的,迪恩太太回忆她的死时说,“她躺着,脸上带着甜蜜的微笑;她临终前的思想又荡回她早年快乐的岁月,她的生命是在一个温柔的梦境中结束的。”凯瑟琳回到了她的灵魂栖息地――自然。《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尽管生前自然人性遭到扭曲,然而二人死后,肉体回归泥土,灵魂遨游荒原,人与自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永恒。正如作者最后写道: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望着飞蛾在石楠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飘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会有怎样不平静的睡眠呢。”

  作者所处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而那时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价值观逐渐渗透于英国的各个角落,即使是闭塞落后的约克郡荒原也不例外。随着工业革命的全面展开,人实现了对自然实践意义上的控制,人类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借着科技的力量展开了对自然的大规模的入侵,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局面被打破,科学助长了人的自大和盲目,曾经充满神性的自然陷入了被随意分割和破坏污染的境地,既不能和昨天重合,也不能为明天提供可能性,人和自然似乎相互依存又相互拒绝,命运紧密相连却又独自演绎。与西方工业文明对大自然造成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相对应,物质主义极度膨胀,极大地推动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人际关系较为冷漠,因而人性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同步发生。文明和自然割裂,“自然人”和“文明人”对立,文明人接受了程度较高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往往举止优雅,说着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但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生活表层之下却隐藏着一个空洞的,仿佛机器一般冰冷的世界,在《呼啸山庄》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派抗争的阵营,在荒原中既有以亨德雷、林等代表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文明社会,又有以希斯克利夫、凯瑟琳等自然人组成的单纯而封闭的荒原世界。前者虚伪、自私、冷酷,格守着传统的道德信条与价值标准,是传统价值观念的维护者与体现者;后者则对工业机械文明保持着心灵上的距离,他们更多地体现着自由、无羁与生气勃勃的荒原精神,宛如一对独立不羁的荒原精灵,堪称真正的“荒原之子”。前者强调驯服、顺从、民主、宽容与社会秩序的维护:自始至终以一个文明人的姿势出现的林先生,与凯瑟琳吵架后几天内从不过问他夫人的情况,连他夫人几天不吃不睡都不知道;当他得知妹妹伊莎贝尔与希斯克利夫私奔后,他说“她是自愿走的,只要她喜欢,她就有权走”;当希斯克利夫要求将刚丧母并且身体正不适的小林送回呼啸山庄时,他因害怕希斯克利夫的纠缠,便对丁耐莉说已经无能为力只好把小林送走。这些类似民主、宽容的行为正是文明人所崇尚的,但实质上却体现了他们对事物完全失去本该有的责任感,他们只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存在。而后者则重视独立、自由与个人意志的满足。因此,这两种代表着迥异个性与观念的力量势必要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而冲突则给双方带来了不幸与毁灭。

  少年时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的少年。但失踪三年后归来的希斯克利夫却在文明外衣的包装下,发泄他的仇恨,使用文明人惯用的剥夺财产和产业交易的手段接管了恩萧和林两大家族的财产。伊莎贝尔说他不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恶魔”,小凯瑟琳说他是孤独痛苦的,诅咒他死后没人会哭,林对他则是深恶痛绝,以至于任何他可能会看到或听说希斯克利夫的地方,他都不去。对于希斯克利夫而言,他的内心有一个寂灭的地狱,那里有仇恨和死亡。他是被文明所遗弃的人,他受到来自文明社会的伤害,但是他有一种顽固的坚贞,那种坚贞就是对于爱的执着,越是受到来自文明的阻碍,那种爱就越变得炽热和疯狂――因为除了爱,他在人间一无所有。他对这世界要求并不多,只要能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就够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在他的眼里,都是无足轻重的,而恶魔便由此而生。我们不得不感慨文明对人的摧毁力是多么的强大!割裂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麻木了人对生命的感觉,在速度和欲望的焦虑中,人不再有与大自然相依相惜的恬然闲适。

  在这个充满破坏性的自然风暴和精神风暴的小说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艾米莉寻求宁静与和谐的愿望。在第三代人物小凯瑟琳和哈里顿身上,体现了艾米莉用爱和生命取代死亡和仇恨的希望,闪烁着自我选择在协调理想与现实上的努力。在几个主要人物死亡之后,天性相似的哈里顿和小凯瑟琳幸福地结合了,并住到画眉田庄,而呼啸山庄则留给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灵魂,新的和谐重新建立。在小说中,非人格化的幽暗的自然是最好的背景和隐喻载体,它来承担这混沌莫测的灵魂世界的悲怆追问。

  四 结语

  《呼啸山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认识和思考。在作品中,对荒野的诗意表达与发展、文明、进步这样的话语发生了冲突,凯瑟琳身上的自然野性无法与文明世界共融。艾米莉把荒野作为价值理想来建构,正是对生存现实的另一种揭示和价值追求的潜在表达。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当今的生态危机时代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深刻的启示。克莱顿说:

  “清醒一点吧。人可以制造船只却不可能制造海洋;人可以制造飞机却不可能制造天空。你的实际能力比你的梦想要小得多。”

  人性的构成有幽暗、感性、混沌的一面,也有依偎自然、亲近自然的一面,对《呼啸山庄》的生态环境进行解读,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重新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途径,使人们看见自然的真实,重新选择寄寓自然、理解自然、与自然相处的方式,遵循自然古老的法则,维护人们内在的和谐心境,是对和谐生态的理想守望。

  参考文献:

  [1] 常如瑜:《由“向内转”到“向外转”――从〈生态批评的空间〉来看鲁枢元近年文艺观的转变》,《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

  [2] 张艳梅、蒋学杰、吴景明:《生态批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2nd Merriam Co.1976,93.

  [4] 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 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9

  关键词:社会进步 人文学科 消极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文科学这一概念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及,然而对于人文科学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中外的学者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在中国,人文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同时对于人文科学有这样的的解释:“人文科学…狭义指对拉丁文、希腊、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是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通过对前人观点的学习,我个人认为广义上的人文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是与中世纪神学相对立而言的。然而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来细致,学科划分的界限越来越明确,现在人文科学仅指以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人文科学以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为对象,它直接作用与现实的人,直接作用与个体必然作用于人类。人文科学能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人不但有理想而且有情感,从而最能直接通过人的情绪感受作用于人。人文科学的作用不同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其价值和功能不在于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于提高人文素质,提高思想道德和审美素质,使人越来越摆脱自然属性更加社会化,人文科学于这种价值根源不在于人心,而在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在于对社会生活与人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把握。

  正像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的,人文科学所推崇的满足人的精神方面的需要的同时提倡重视人的、尊重人,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同,强调以人为本,关心爱护人,尊重人,来衡量一切的尺度,承认人的价值;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却始终以为自然是为人而存在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人文科学使人与自然关系对立起来,强调人应该摆脱自然性,逐渐社会化,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可以去征服自然,自然界是于人类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不去考虑自然也是保持一定规律的生命存在。然而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逆转,尽管表面上看来出现的一系列自然灾害是大自然的独立现象,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可以说是包含人类在内的整个生命世界在起作用,特别是最近发生的许多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海啸的频发,旱涝灾害的威胁加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

  虽然自然灾害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可怕的威胁,但是人类拼命地抵抗,通过科学的手段逐渐战胜这些危害。也就是在与天灾斗争的过程中,人文科学得到了极大发展,让人类充分挖掘了人的智慧,充分认识到人的力量,从而让人类进入了另一误区:人能够主宰宇宙,通过科学人能够支配自然。然而当人类陶醉与战胜自然的喜悦中时,却殊不知自然会给人类回应是更大的灾难等着我们。人的力量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达到会导致人类自我灭亡的程度。如果人类再继续为了满足贪欲,使用这些力量必将自取灭亡。

  人文科学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上,崇尚人文精神,主张人可以自由探索,承认和提倡自由社会体系内人所具有的价值,鼓励给每个人最大限度的个人自治权,支持宗教自由,政教分离,民族平等,言论自由,婚姻自由,推崇社会保护保护个人创造的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以人文学者约翰?洛克所提出的“个人观念”和“自由观念”最为突出。

  人文科学本身就是一门与人自身相关的学问,目的在与揭示人的本质,塑造人的精神家园,建立价值体系,让人们富有生气,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也只有人文科学才能为安顿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个真实的家,这个家不在辽远的天国,而就在现实的人间,正像诗人诺瓦里斯用他的诗所表达的: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哀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人们必须在自身周围建立诗的世界并生活其中。然而当人文科学所推崇的自由观念和个人观念被人深置于内心后,人内心的私欲就开始膨胀,个人代替集体,利益代替了公平。当达尔文的进化论被引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是让人与人的关系充满了竞争和排斥,从而更是加剧了人性危机,信仰丧失,原则丧失,以至于当今社会中,组织抬头,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人与自然的作文篇10

  由此可见,生物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但就地球时间的整个阶段而言,生物改造环境的反作用实际上一直是相对微小的,仅仅在出现了新物种——人类之后,生物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人类成为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要求生态学的研究逐渐从以生物为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主体,而人类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就是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改造、开发和利用而建造起来的、“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涉及人类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必然囊括人类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关系。

  “生活在生命里,生命在自然中”,人类来自自然,人类的生活、生产、文化文明的萌芽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社会大发展、大进步的同时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改变。追溯人类文明历史,以不同文明时期人类生态系统的状况解构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不仅能解决当下人类生存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还能为人类命运的最终归属指明方向。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农村生态系统

  在农业文明之前,是史前文明以及采集、狩猎文明,在这漫长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依靠自然提供的直接成果维持着基本的生存,自然相对于人类而言,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征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类依赖自然并且任由自然摆布。

  原始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外在分离和对立,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推动着人类不断提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社会化大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开始逐渐凸显。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和依赖逐渐降低,对抗性增强,对自然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增加,开始改造自然,在局部范围内也危及到了自然的存在。总体说来,农业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威胁趋于减弱,人

上一篇:宣萱 主演电影《我来自纽约》引关注
下一篇:原创《极限挑战》彻底要凉!评分从9.1落到4.3,他成唯一亮点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