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颐和园》?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将近十年的跨度,一代人的悲欢离合。个人的愚见是:政治是个噱头,只是总需要人来记录这个时代,青春是狂野的,性的成分只是为了让它增加张力。

  也许是对启蒙时代以来被大肆宣扬的理性主义的反弹,20世纪开始学术上艺术上非理性、对人的纯粹激情和冲动的描绘成了一种审美风潮,我觉得《颐和园》也可以归入这一风潮名下。很多人喜欢用「理想」、「理想主义」这类词描述《颐和园》及其类似物中表达的那种青春躁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残酷青春」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审美冲动,一种突破束缚的纯粹生机,里面很少有观念的力量,而缺少观念的「理想」就只是「冲动」的一个托辞。主人公上广场游行是因为「理想」吗?不是,更像是抓着机会狂欢。余虹在各个城市间晃荡是因为「理想」吗?不是,更多的是在体内还剩的冲动驱使下继续着布朗运动。当最终所谓的「理想」耗尽,迎来的只是虚无,理性感性上的双重枯竭。

  最近在看谢林的《自由论文》,导论中的一个概括也许可以用在这里:存在是由「观念的东西」(理性、秩序等等)和「现实的东西」(生机、活力等等)双重的作用驱动的,谁若只想要「现实」——无精神的冲动,那它就会摧毁存在,把人推入无秩序和混沌中。所以「现实的东西」需要「观念的东西」的反作用力,一味地推崇「现实的东西」,把它提升为统治性的力,那它就会成为摧毁性的力。

  从余虹的经历中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放纵「现实的东西」继而被摧毁的人生。

  当然艺术作品的第一要义是表现而不是判断或者下结论,从这个角度讲,《颐和园》还是能冲击到观众的心灵的。我看的时候一方面是压抑,另一方面被带入了影片里的那种混乱,那种人本身的欲望和冲动蕴含的chaos,很不好受。

  从前看过觉得不懂,最近想起来这部电影又拿出来看了一遍,大致有如下理解:

  1. 余虹是非常激烈的文艺青年,追求感情中两个人灵魂的纯粹,可以从一开始看到周伟就觉得“我们是站在世界的另一边的”等片段得出这个结论。然而周伟是一个正常人,他对余虹也爱,但是这种爱纯粹是正常男人对正常女人的爱,所以导致两个人矛盾不断升级最后离开对方。周伟爱余虹,但是他并不希望余虹是如此激烈如此恣肆的展现自己的欲望。余虹对周伟的爱,几乎大半是建筑在把自己对理想爱人的想象投射到周伟身上的。

  2.印象深刻的一场戏,余虹和李缇在女生宿舍走廊边走边聊,李缇说周伟说你是疯子,我说余虹心里敞亮着呢。然后余虹停下来开始倚着墙大哭。李缇这个角色才是真正敞亮的人,她才是和余虹站在世界的同一边的人。她同余虹一样为了心中的欲念置世界的规则不顾,用最大的激情燃烧青春。而且她比余虹懂周伟,她爱的周伟就是真真正正周伟的样子,可惜周伟还是放不下余虹,于是李缇觉得没意思觉得绝望就淡定自杀。

  3.周伟同余虹的不同,是周伟在和别人一起的时候会想念余虹,而余虹因为想念周伟而和别人在一起。

  4.若古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说,李缇不想被人爱因为爱人就会收到伤害心中结痂然后就不爱了。李缇这样说,她也一直在爱中受伤(爱余虹与周伟)。而若古简直就是克制感情的范本,是相反化的余虹(或许这也是让他选择去德国的原因?)。

  5.余虹和收信员(啊忘了名字)的感情那段真是点睛之笔。最后余虹说自己发现从前高估了自己对物质贫乏的容忍程度,简直就是当代知识分子的通病。余虹说在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平中你寸步难行。渴望撞击惧怕消磨。

  6.周伟后来的女朋友温柔懂事又平庸,就是李缇说的周伟喜欢女生的样子。李缇既没有得到周伟的爱,也不是周伟会选择的人。

  7.喜欢周伟和波兰女孩聊天那场戏。不懂最后两个人的这段感情在两个人心中的位置。比较倾向于周伟最后见面是为了埋葬这段感情,而对于余虹来说与周伟见与不见没有太大区别,周伟已经成为她脑海中一个开机自启的程序。

  {>~<}差点没有通过审核。{>~<}

  值得多看的电影,我之前觉得不仅仅是在讲爱情,讲政治,我更倾向于认为导演在还原一个时代,还原那个时代青年的心理,而这样激烈的青春故事并没有完全没有延续,也正因此现在的我们,也在故事里看到自己。但娄烨自己接受崔卫平采访的时候讲到是爱情故事。希望我的解读不是过度解读。

  之前在另一个问题里写过这些:娄烨电影《颐和园》中周伟和李缇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后来为什么又要分开?若古如何看待他们的关系?

  好像@何大欢

  很早前点了我?不记得了,今天看到其他知友不同的答案,就再加点其他的贴上来交流一下。

  20世纪80-90年代的青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能如此大范围多方位(相较历史)可以接触、认识西方世界的一代人。在此之前,人们所被熏陶的还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人们保守、固执,尤其是对待性的态度上。因此在这样一个西方思想潮水般不明就里的涌入中国的时候,人们迫切的吸收所有的东西。包括西方对自由的追求和态度。其实在学步的时候,人们对于很多陌生但又具有特色的东西尤为着迷。模仿学习是之是我认为最正常不过的情况。

  所以在《颐和园》里,娄烨还原了那个时代,刚刚打开国门左右出生的第一批青年,充满热血(相较于他们的父辈祖辈,他们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他们的理想也没有父辈有热血,因而他们也其实在骨子里崇拜父辈的那种激情与热血)、比任何时候渴望自由、渴望走出国门看到更多的世界,也显得有些精神荒芜。

  也因此,在电影里,混乱的男女关系并不是什么道德问题,最起码我个人认为,虽然混乱,但是并没有乏力,整部电影的人物身上并不是低迷的状态,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其自然很正常的模样。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涵义。而电影里出现的自慰、女性吸烟、媾和、分手分离、自杀也都是这种极端的要追求自由的精神所驱,是不管不顾自己去“学习”西方“自由”的象征。

  余红:

  她的性格和经历有些类似安妮宝贝笔下众多特立独行的文艺女青年,本身带有一种病态艺术,似乎必须有些悲痛的命运,为了使得感受生命而感受生命,使自己痛苦。不甘平凡。“生活的平庸将使我痛苦不堪” ——《颐和园》。

  渴望生活的轰轰烈烈,爱的轰轰烈烈,她的一切都要是强烈的。仿佛这样的人,是有些受虐倾向的,余虹在热恋没多久就想过分手。因为离不开周伟,所以想分手。这也是在青春时代,所有年轻人共有的东西,只是有些人潜藏在骨子里,有些人夸张叛逆的表现了出来。 而这一点正是80年代末乃至90年代初一代人的精神荒芜,渴求像自己父辈先辈那样有着轰轰烈烈的革命、精神热情与追求的体现之一。包括她对性的放纵:“什么是道德?两个人在一起,我觉得这才是道德。我和他彼此熟悉,我和他彼此身体熟悉的时候,我对他放心,从而对成功怀有信心”。

  她与不同的男人在一起,与不同的男人做爱,仿佛这是感知自我的方式。而这一种“自由”却并不是迷乱,整部电影,余红、周伟等80年代年轻人并不颓废,而导演通过爱情通过政治事件来表达了一代人精神上的寻觅与对自由的渴望。

  周伟:

  在这部电影中,我有时候并不把他看成是整部电影的主角,他的戏中的地位是为了映衬两位女演员。周伟与余红双双背叛恋人,在青春的热情退却后,两人渴望再度寻找当年的感觉,当相隔十余年再次聚首,那种曾经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回了。

  若古:

  请注意他的名字。导演为他起这样的名字并不是偶然。若古这个名字便使得观众能更直接的感官上了解导演对他的希冀。留学德国,在电影中一直不愠不火,没有大的表情、动作变化,也没有强烈的情感宣泄。而他的不愠不火,却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只有真正得道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会对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波澜不惊,淡然处之。包括那个年代的国家乱七八糟的大事,个人的乱七八糟的小事。他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旁边,淡淡的,并不有过激的思想行为。但他却是了解李缇的,在送周伟去机场的时候,他说:“李缇不愿别人爱她,她怕伤害别人”。导演将若古放在这一群迷茫追寻者中间,也是一种反思,到底我们是谁,是黄皮肤的中国人还是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

  李缇:

  李缇与余红一样,事实上是追求自由的一个象征物。李缇是一个画家,她有着姣好的面容,不亚于余红(郝蕾)的身材,整个身体线条很美,十分像西方油画中的女性。包括她的乳房形状,腰部的细条以及整个对艺术对自由的追求态度。

  李缇相较于余红,更为决裂。她的爱不亚于余红。从道德角度考虑,这不是一个正面的传统女性形象,她抢走了好朋友的男人,与其偷偷媾和。但从性格上来说,她的决裂体现在她不愿只是别人爱她,她要的是一份完整的爱情。为了理想中的爱情,她可以背叛友情、爱情(或者亲情,她与男友若古其实长久的更类似亲情),当理想中的那份爱情幻灭了,当她爱的男人终究离开她的时候,她选择了死亡。

  死亡本身就代表自由。当她在天台跳楼的那一瞬间,她是笑着望着周伟的。随后,象征自由与和平的和平鸽一群飞起。在这之前,天台下的德国街道,自由视若无人的相爱的热烈接吻的德国情侣,街头自由游行的德国市民,行乞的乞丐以及欢快的民族音乐和明亮的画面色彩。一切都显得尤为自然。这些场景与讲述国内的时候画面的阴沉与画外音的低迷相对比。

  再在此之前的诸多细节,例如周伟与李缇告别之前两人独处时,李缇在阳光下的阳台下裸体但围着一条围巾,为周伟理发。裸体象征自由,围上一条围巾则更体现裸体是天之赐,是人之自然之态,因为围巾一般是围在衣服外面的,而人的肌肤肉体就是这样一种自然与安适。

  音乐与画面的细致精美处:《颐和园》选用大量歌曲作为时代背景音乐,从摇滚到古典,配乐十分多样。娄烨选择音乐的标准就是要符合上世纪90年代的气氛。他还特别邀请阿巴斯导演的御用作曲家佩曼亚丹尼安(Peyman Yazdanian)为电影配乐,这也是亚丹尼安第一次和亚洲导演合作”。其他如罗大佑80年代的创作《青春舞曲》、传奇人物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演唱的经典老歌《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中国摇滚先驱黑豹乐团的《Don't Break My Heart》等曲子,完美捕捉了那个激情年代下,强悍、纯真却又脆弱的一面。 最特别的是《氧气》这首歌,此曲是郝蕾演出《恋爱的犀牛》时所唱的歌曲,由著名剧作家廖一梅作词,张天广谱曲,原名《做爱》。此次娄烨沿用此首歌曲,歌词意境和《颐和园》女主角心境雷同,再加上郝蕾亲自诠释演唱,更别具意义。 其它配乐如跳舞时那首欢快的《7 Little Girls Sitting in The Backseat》、余虹和李缇一起试穿花衣服时略带忧伤的《Solo Por Tu Amor》、周伟在柏林一个广场上时响起的童声版《Suliko》更是宛若天籁……可以说电影中的配乐首首都是经典,优美而恰如其分。颐和园 专辑 Peyman Yazdanian

  画面景象美:

  一人一个耳机听着钢琴曲一起到达高潮,画面落到他们在颐和园泛舟的时候,划桨,周伟轻抚余虹的头发,而余虹浅浅的笑意中泛点泪光,夕阳的余光照在湖上波光粼粼,和那泪光一起。娄烨说片名之所以叫《颐和园》就是因为他觉得余虹和周伟最美的时候就是在颐和园湖上泛舟游玩的时候。那的确是很美的画面,天地都只二人。而我更记得他们一起骑单车经过条条路,经过北京天安门广场,经过毛主席画像。骑一会儿,对视笑一会。

  不足:大概就是李缇跳楼过度的太快,没有足够多暗示,另外,最后的那段看起来很让人产生崇高但是细想的确没有什么关联的话语。“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点.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有人说这大概是导演最后也觉得片子太低沉,就加上一句看似给人希望的话。但这一句略显得仓促。

  虽说“我之蜜糖,彼之砒霜”,但读到以上部分评论,还是为我非常欣赏的一部作品感到委屈。于是将两年前写的一篇观后贴在这里。与同道人分享,与不同道者无关。

  正文: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颐和园》

  扎着羊角辫,穿着大号土黄色西装的郝蕾,抽烟,沉默,大部分时间沉郁,偶尔笑起来,仿佛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当你见到一个前所未见,耳目一新,同时直击心房的人,想写她,就不觉把手停在键盘上,她的脸,声音,头发,裙摆下的小腿,病痛的痉挛,都一一浮现上来,而你却还是不知如何去描写她的美好,以及你望见她时满心的惊异。凝视着镜子里自己的脸/这不是一张少女的脸/而更像是一张成熟女人的脸/错综的心愿/早熟的感情/太多冷漠的情绪/全写在脸上/一看自己这张脸/就想起旁边另一张脸/真希望会出现这样一张脸

  电影里,郝蕾的美和性感是从清醇,瘦削,欲望,疯癫,孤独,桀骜,茫然,热烈中丝丝缕缕渗透出来的。周身的吸引力像貔貅的香,不会停止,不可遮掩,不容忽略,不能遗忘。

  她聪明,却自以为聪明,孤独,总逃不出孤独,自知美,又时不时忘记这点。长久不换的土黄色大西装,随便抓成两把的小辫子,肉色短丝袜和黑凉鞋,薄荷绿的高领和深紫西装搭配,设计可怕技术拙劣的卷发,表情单一,不善言辞,缩手缩脚...任何一样出现在任意女人身上都是死穴的特质,在她身上都是自然的,理所应当的,是美丽的。如果不是在理想中来考察我的生活/那生活的平庸将使我痛苦不堪而在我怀有这种杂念的时候/我们碰见了你走进了我的生活/你是我最优雅的朋友这并不困难/因为一看到你我就知道了/你和我站在世界的同一边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一次彻夜的长谈但是我们的关系里拥有不纯之处/它不能以愉快和不愉快而论我只想生活得强烈一些这种态度在你和我的关系里/再明了不过了因为有些时候/情况虽然是我把自己的心强加于你了欲望受到侵蚀行动定要受阻就是在爱情里我也体会到这一点根本不存在出路/只存在幻想幻想——这致命的东西

  电影里的男性普遍木讷寡言,声音低沉,台词简短,于是将女性角色们的独特格外精致的呈现出来。李缇的出场,是擦着湿发,从黑暗的走廊走到余虹身边,最后的离开,是坐在德国的某高楼顶一角,望一眼头顶飞过的白鸽,后仰坠地。她优雅大方,和余虹是截然不同的美。

  如果你要给这部电影讲伦理和道德,请和讲情色的坐到一堆去。

  这群内心敏感,灵魂超然的人,眼里没有条条框框。但这个世界是有条条框框的,他们的灵魂可以离地,双脚却不可以,于是和现实出现了一些矛盾。

  人习惯性在人群中寻找和自己同圈子的人,这样才能将对话,感情和生活继续下去。比如在一个鱼龙混杂的酒吧里,你会发现迅速的,人们分成了几个团,谈体育的,谈音乐的,谈商务的,谈挥霍的,谈世态炎凉,人生无趣的...所以余虹和周伟才会热烈的相爱,余虹和李缇才会疯狂的舞蹈,李缇才会在周伟离开德国前,将情感挥洒殆尽,诀别在他的目光里。

  东东,李缇的男友,余虹生命中的其他男人,都不是他们的同类人,不够勇敢,不够凶狠,不够疯狂,不够敏感,所以不够孤独,于是不懂他们的孤独。人其实是愿意孤独的/也是愿意死的要不然为什么偏偏/和最心爱的人作对为何对眼前的一切漠然/而去注目永不可期的事物你心里没有我/我心里也没有你可是只有你在我身边/我就很高兴我要躺在你的身边/永远不和你分离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贫瘠都和我紧紧相连。条件十分艰苦可以看出。为了欲望和浪漫的天性,我的确付出了代价。但是生活再艰难我也不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像我们这样的人注定是这样的命运。昨天读到一句活,战争中我流尽鲜血,和平中我寸步难行。

  郝蕾和娄烨。两个人都是天才。极具神性,勇气,偏执的那一类。

  这部无论是灵魂叙述还是历史批判都十分大胆和精彩的电影,如今只剩下地铁口的小贩们拿着不清晰的刻录碟贩卖。

  毕业后,余虹和周伟身在异地,彼此牵挂,成为对方的执念。许多年后周伟回国,找到已婚两年的余虹。

  导演的表现手法将这场刻意重逢营造仿佛观众亲历:驾驶和副驾驶一路无话,却内心惴惴,思绪万千;酒店里两个人试图完满这多年的梦想,努力寻回爱意和激情却发现徒然;不知原因,却已然冷淡的两个人沉默着;周伟说买酒,余虹提出自己去,出了门,关上门,这许多年,让所有情人望而生畏的许多年的魂牵梦萦,就此结束。

  电影的最后是我见过很好很好的——我想了很久,想不出能够表达的形容词——:

  余虹一路走回市区,一定十分远,她走累了,坐在路边休息。空无一人的马路上,一辆黑色SUV毫无犹豫的飞速开过去,气流带起了余虹的发丝和追望的眼神。镜头切到司机的视角:坐在路边的粉色外套的女人在半秒钟之内“刷”的变小消失,像高速公路边常见的被撞死的野兔尸体,第二眼都来不及望。镜头切到司机:看了一眼后视镜,如同看了一眼野兔尸体,随后又看回前方公路的,周伟。当我将要航行远方,我问她可愿离开故乡。我听见他和我离别,告诉我莫把她惦念。我看她那样坚决,我就轻轻地说再见。不是为了离别,但是我泪流满面。

  这一句是念在最初,而不是念在这里的。因为到了这里,除了彻头彻尾的遗忘,再无其他,更不用说这情感浓郁,略带自我牺牲意味的诗意。

  这最初的爱和诗意,与最后的彻底遗忘,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当下的你,永远不知道情节的走向,和自身的改变。我们的命运因未知与跌宕而不至无聊,我们的现在因幻想与回忆而不至绝望。

  最后附上廖一梅的词。在片中与那件年轻人热血事件的纪录片片段完美呼应。郝蕾将它演绎得轻盈又蜿蜒,悲伤而决然,魅惑却纯真,温柔,而后磅礴。

  是少女的嗓音,少女的天然,纯真,无雕饰,无迟疑,无所顾忌,不完美,沉浸,自我迷恋,和熊熊的旺盛的如同烈火与风暴的情感。

  对我笑吧,笑吧,就像你我初次见面

  对我说吧,说吧,即使誓言明天就变 ?

  享用我吧,现在,人生如此漂泊不定 ?

  想起我吧,将来,在你变老的那一年 ?

  过去岁月总会过去,有你最后的爱情 ?

  过去岁月总会过去,有你最后的温情 ??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 ?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 ?

  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 ?我都快已经走到所有路的尽头

  向娄烨导演致敬。向影片中清泠美好,灵魂可触的郝蕾致以无时限迷恋。

  把所有的评论都扫了一遍。

  放在上学那会,我是看不出这片子是怎么回事,也不会觉得好。因此对于评论中不喜欢这个电影的人们很能理解。

  我于是想了想这个文艺片的“文艺”是什么,想来想去,觉得文艺片本来就是挑人的。人们都是在文艺中寻找自己。那些在某个文艺作品里找到了自己的人,自然会喜欢那部作品。而找不到的终究是找不到,于是就不会有理解,也不会有同情,更不会喜欢那个作品。但是人总是不断的经历各种变故,一路跌跌撞撞的走过来,偶尔一抬头遇到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里面说的那个人那么像自己,那个小心脏就不由的一紧。

  这电影拍出来以后,就不再是拍电影的那些人的东西了。说是在谈论《颐和园》这个电影,其实我们都是在谈论我们自己呢。

  那些青春岁月里放肆过欲望、挥霍过爱情、透支过身体的人,在这部电影里都会找到自己过去的零零碎碎。至于那些裸露性爱的场面,认真爱过的人谁会在意这个。而还在享受着青春的人们,这个片子真心不是给你们看的。这个不是倚老卖老说年轻人不懂BULABULABULA,而是年轻是那么美好的时光,有那么多值得去做的事情,以至于年轻人没那个耐心去做看电影思考人生这样无聊的事情的。反正人老了有的是时间思考人生不是么,何必耽误青春时那宝贵的时光呢?

  以前看陈丹青的访谈,讲有天赋的人能出传世作品的年龄仅限于25岁还是24岁之前这类的话,那时候不理解,现在觉得很有道理。天赋这种东西太珍贵,只有年轻人配得上,老了还卖弄天赋,那就是矫情了。

  我觉得这电影足够好,音乐足够好,足够什么好呢?足够祭奠那些放肆的不知轻重的岁月。至于说谈论时代、政治之类的话题,那些东西离开了人都没意义。几个大事件值得纪念么?可能吧。但对于这部电影而言,这些都是必要的背景。个人在这个世界里没办法不受大事件的影响,正如《红与黑》、《飘》、《双城记》这样的作品,你能说这些都是历史题材作品?你能说这些作品里面的战争、大革命只是噱头?金庸的小说没有历史背景那故事说的有劲吗?完全架空的文艺作品鲜有出色的,因为那人物没了他所在的时空坐标是没办法把话说的通的。中国这几年的大量烂片很大一部分烂,都是烂在作品的世界观架构上,那些烂片里的世界都是不合逻辑没有系统的。在这点上这个电影是无可指摘的,我觉得恰到好处。这个电影拍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拍历史纪录片的。

  对于电影的名字,我理解的是有点象征意义。颐和园是中国近代最风雨飘零的时代里,建造出来的一个人造景观,是花了倾国倾城的财力造的一个用来做梦的地方。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影片中角色的爱情恰似这颐和园,是场乱世中的红楼梦。

  这个电影里余红独白有很多值得记住的话。我当初去找这个电影是因为里面那句,“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平中你寸步难行”,这句话是在一个爱过的人相册里看到的。

  闭上眼不再理会现实生活的不堪,流连于梦境时,就像没有爱情的性高潮一样,结束后都是彻底的空虚无力。

  而最痛苦的是,这样的空虚无力没有尽头。

上一篇:酱香随笔集
下一篇:引领传播新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