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野味”、分餐制 中国人更“讲究”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山珍野味”有一种特殊的喜好,疫情之下,越来越多人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的饮食习惯;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传统合餐制较为普遍,疫情之下,从“一盘菜”到分餐制,很多家庭经历了一场“就餐方式改革”……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道幕布,拉开了中国民众卫生意识和观念启蒙与转变的序幕。
食“野味”·从特殊喜好到呼唤饮食“文明”
“才食广东鼠,又食武昌獾。贪婪吃黄鼬,富贵品胎盘。”疫情下,吃“野味”被推到舆论“风口”,引发大众齐声喊打。
综合中新社、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山珍野味”有一种特殊的喜好,不少中国文学经典中都有对中国人这种偏好的描述。《红楼梦》就呈现了当时贵族的饮食风尚,比如置办年货时,少不了獐子、狍子、熊掌、野鸡、鹿肉、果子狸等野生动物。
然而,科学研究表明,野生动物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一些红学爱好者和研究者认为,红楼中人易得病,如林黛玉的肺病、晴雯的疑似肺病、巧姐的天花、贾珠的早夭等,或与贾府爱食山珍野味有关。
现在,中国人普遍接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此次疫情暴发以来,种种证据也指向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
疫情之下,中国立法机关24日先行通过一个专门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根据工作安排,中国还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动物防疫法,并积极推进生物安全法草案审议和修改完善工作。
很多社会力量也积极行动。腾讯进一步提升了网络非法野生物交易信息线索收集机制,并牵头制定了《网络平台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控制规范要求》团体标准。去年,“企鹅爱地球”举报平台接到用户有关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举报信息达6000条。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助力和用户教育,倡导行业和公众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的消费方式、饮食习惯和生态民俗。”腾讯“企鹅爱地球”团队安全专家赵锐锋说。
就餐方式·餐桌上由传统合餐制到分餐制
从“一盘菜”到分餐制,从混用餐具到“个人专属”,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很多中国人的家中还在经历一场“就餐方式改革”。
综合中新社、《北京晚报》报道,“以前觉得一家人没必要注意那么多条条框框,”浙江杭州市民胡美霞说,“直到这些天看新闻,才发现许多日常习惯都是不卫生的。”最终,“就餐方式改革”提议得到了她们一家三口的全票通过。
现如今,胡美琴家的改变在中国许多家庭中上演。一直以来,中国传统合餐制带有的人情特色使得就餐担负起部分社交“责任”,其背后存在的卫生问题随着此次疫情暴发,再次被提到台面上来。
这一点,浙江义乌二胎妈妈程薇深有感触。她曾苦恼于家中长辈经常会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吃,“虽是好意,却有可能将幽门螺旋杆菌等传染给孩子”。然而,经历这场疫情,程薇说,老人已经意识到卫生问题,如今每做好饭菜,都会自觉在盘子里放上一双公筷。
需要说明的是:分餐制并不是西餐的“专属”,而是中国人的原创。分餐制最早出现在中国秦汉时期,条件好的家庭不但分餐,而且分桌。这种情景在某些中国电视剧里有呈现。合餐制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唐宋以后,来自西方。
简单的一双公筷,在浙江绍兴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马高祥看来,却是根深蒂固的就餐习惯得以改变,民众卫生意识提升的一大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民众卫生和健康意识的促进作用超过任何的理论灌输和观念积累”。
卫生意识·中国人今朝的态度堪称“虔诚”
疫情犹如一道幕布,拉开了一场中国民众卫生意识的启蒙运动。从出门戴口罩、进门喷洒酒精消毒到重拾“七步洗手法”,中国人今朝注重公共卫生的态度被网民称之为“虔诚”。
中新社报道,在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东郊街道宁丰小区,印有千余条“非常时期安全距离大于一米”字样的防疫“一米线”。买菜回家的周阿姨说,只要看到前方有人站在标识在线,她就会自觉在下一个标识处排队,“这样做对大家都好。”
而那些卫生健康知识的盲点,也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求知心。负责浙江嘉兴桐乡市梧桐街道健康教育和体检工作的陈洁,每天都会在当地卫生服务微信公众号上推荐一篇健康知识“干货”。“和以前相比,健康知识点内容击率更高,居民还会主动询问一些疫情预防的知识点。”她说。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公共区域随地吐痰、流动吸烟,可以说,疫情开始改变人们各方面的卫生习惯。”宁波市慈溪市中西结合医疗健康集团党委副书记胡建岳认为,诚然,疫情促进的民众公众卫生意识觉醒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需一定时间,但可喜的是,改变正在发生。
生活方式·许多中国网民发帖反省
除了个人卫生,疫情防控已引发更多中国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关注。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报道,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家印务公司职员何飞,让家中闲置已久的跑步机重新“上岗”,与妻子商定每天早晚各跑半小时。“我俩都不爱运动,当初家里买跑步机就为督促自己锻炼,可过了新鲜劲儿就不跑了。”何飞说,“发生这次疫情,才认识到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多么重要,我们下定决心要坚持跑。”
25日,在新浪微博“宅家健康运动计划”的话题中也能发现,该话题共引发网民10.8亿次阅读和48.1万次讨论。张继科、杨威等中国奥运冠军及众多健身博主纷纷参与其中,上传专业锻炼视频进行指导,体现出中国社会公众对健康话题的关注。
另外,不少中国网民以“抗击疫情中的不良习惯”为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反省,他们立志改变“熬夜玩手机”“在计算机前久坐不动”“不按时吃饭”等不良习惯。
有医疗专家就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看到,更多人积极响应政府对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生活的倡导。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