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学者追忆大卫·罗斯曼教授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原标题:医学人文学者追忆大卫·罗斯曼教授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生命伦理学家,原哥伦比亚大学社会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医学职业研究所所长、医学人文与伦理学系社会医学与职业精神科室主任大卫·罗斯曼教授(David J.Rothman),因长期罹患癌症于2020年8月30日在家中逝世,享年83岁。

  9月12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在线举办了大卫·罗斯曼教授追思会,来自北京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国内医学人文研究领域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围绕罗斯曼教授在历史学、生命伦理学等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以及十几年来为推动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了交流。

  罗斯曼教授1937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58年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196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返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担任助理教授,1971年晋升为终身教授。他的早期研究主要关注美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政策问题,出版了《政治与权力:美国参议院1869-1901》(1966年)《发现避难所》(1971年)以及《良心与便利:发展中的美国庇护所和其替代方案》(1980年)。在这些著作中,他代表避难所和监狱中的弱势人群向权力部门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表达了一位学者的人文关怀。

  1983年,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成立社会与医学研究中心,罗斯曼博士担任中心主任,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亲自进入内科、外科、儿科、神经科等临床科室观察,与医生一起探究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和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体验。他从社会医学的视角,对于快速崛起的医学事业进行了具有穿透性的批判研究。1984年,他与夫人希拉·罗斯曼(Sheila Rothman)合著出版了《柳溪战争》,揭露了肝炎研究中严重违反伦理的人体试验。1991年出版了《病床边的陌生人》,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了医患关系的革命性变化,扩展了医疗保健领域伦理价值研究的视野,在美国生命伦理学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他与另外两位学者合作编纂了《医学与西方文明》一书,帮助医学生从文学、历史、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理解医学人文性的一面,掌握医疗实践中需要的人文知识和技能。

  2003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与医学研究中心与医学职业研究所合并,罗斯曼教授由此投入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他召集经济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民族志研究者、政治科学研究者、医疗政策专家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分析了国家数据库,研究医学与政治、医学与工业界的关系、医学中的利益冲突等问题。这段时间他出版了专著《开始算计:美国卫生保健体系的技术至上》(1997年),与夫人合写了《追求完美》(2003年),《只有信任还不够:将人权带入医学》(2006年),与大卫·布鲁曼撒(David Blumenthal)编纂了《新信息时代的医师职业精神》(2010年)。

  罗斯曼教授热爱中国,长期支持国内的医师职业精神研究,对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贡献良多。2005年,他携夫人希拉·罗斯曼教授与哈佛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大卫·布鲁曼撒教授共同访问北京,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李本富教授领导的工作团队调研和讨论中国医师职业精神发展,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连续合作。

  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成立,罗斯曼教授担任美方主任(中方主任由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柯杨教授担任)。在他的资助下,中心定期组织召开中美职业精神研究研讨会,截至2019年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中心还曾投入近150万元,面向全国公开发布资助计划,通过严格评审,资助了十多项医师职业精神学术研究。

  从2006年~2019年,罗斯曼教授夫妇几乎每年都来中国访问,参加中美职业精神研究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其间还多次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为医学生作医师职业精神报告,受到了各地学生的热烈欢迎。(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供稿)(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

上一篇:永远的伤疤—起底美国违背人性的人体试验
下一篇:国际红十字日国旗下讲话稿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