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到海南:“候鸟老人”的生活方式移民与时间性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您打开了撸串地理的第29篇文章……

  01

  本期导读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日渐凸显,积极老龄化的方式成为了老年群体晚年生活所倡导的重要方式,“生活方式移民”可谓积极老龄化的一种经典的路径,有助于老年人的自我实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期分享的文献是2020年5月发表在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主办刊物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第2期上的一篇关于中国老年人“候鸟式迁移”的论文,从时间性的视角分析了从东北迁移到海南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作者基于对北方“候鸟”(“snowbirds”)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生活方式移民的多重时间性,以及不同的时间感如何嵌入到迁移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份重构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老年生活需求。

  02

  本期导读文献

  Chen J, Bao J. (2020). Rethinking time and lifestyle migration: Multiple temporalities, identity formation, and post-migration life of Chinese Houniao.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86(2): 213-223.

  

  03

  作者简介

  

  陈敬复

  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性,日常生活,生活方式移民,旅游移民和城市生活等。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4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篇。

  

  保继刚

  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旅游规划,主题公园。

  04

  本期要点

  1. 移民常常伴随着无数的节奏和时间差异的产生,并与社会关系的构建联系在一起。时间与社会活动不可分离,是移民自我反思和体验的组成部分。

  2. 社会时间在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中产生。它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组织、衡量一系列事件的工具,而是由空间过程、个人观念、规范和规则等因素共同塑造的。同时,时间是构建日常规律和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规训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交往和观念。

  3. 候鸟老人大多是来自中国北方的退休人员。他们在寒冷的季节前往南方地区享受温暖的气候,提高生活质量,在夏季返回原居地;他们的流动方式类似于鸟类的季节性迁徙。

  4. 对于这些“候鸟式迁移者”来说,生活的多重时间性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与个人和集体的记忆、积极老龄化、文化差异和个人的愿望联系在一起。他们复杂的时间感对他们的身份形成和移民后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下文约4500字,大约需要8分钟

  生活方式移民的时间性

  生活方式移民是一种时间现象,具有多种节奏、速率、历史和时间间隔的特点,其多元时间性表现为不同模式的临时或(半)永久迁移、日常节奏、输出地和接收地的时间系统等。由于时间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的多重含义,只有通过对时间的多重表现形式而非单一方面的分析,才能使时间研究取得进展。生活方式移民的多种时间形式对理解移民复杂性和动态性至关重要。

  在社会科学中,学者们对时间的多重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时间是如何在人类生活中被阐明、解释和联系的。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知受到他们对不同具体时间形式(例如时钟时间、季节和韵律)的体验的影响。此外,社会空间对时间性的建构也依赖于语境。一方面,时间系统是建立在根深蒂固的结构和权力网络之上的,随着地方和空间的差异而变化。另一方面,特定的时间性被特定的事件、记忆和历史打上了特定的烙印,充斥着个人的欲望、忧虑、想象和情感,因此对个人而言,具有不同的意义。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和作用表现在它们在生活方式移民中的突出地位。

  生活方式移民的动机常是“逃离”过去的生活,并通过搬迁到其他地方开启新的生活。最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关于时间与生活方式移民相互联系的材料,但很少有人把对这种关系的探索作为核心关注点。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生活方式移民中的影响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时间在塑造移民的日常实践、体验和身份认同的作用的理解。

  

  积极老龄化与“候鸟式迁移”

  老年人生活方式移民是积极老龄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人们更注重迁移的独立性、参与性、健康和生活质量。这篇文章讨论的“候鸟现象”是在变化的当代中国老年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与积极老龄化密切相关。

  在中国传统社会,老龄化被认为是人类生命周期的自然过程,因而国家对老龄化的干预是有限的。对老人的照顾通常仅限于家庭,主要由成年儿子履行赡养义务。到了现代,老龄化的观念和体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他国家类似,在快速老龄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政府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也得到了推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改变生活方式,追求健康的生活。积极老龄化拒绝将老年人建构成具有依赖性和健康衰落等刻板印象,鼓励年长者通过活动和社会交往重新发现自我;这对他们的长寿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此外,候鸟型流动的兴起也与“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在现代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关,其表现为公众的选择意识、个性和自由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生活方式移民也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众消费文化和人口流动变化日渐兴起的影响有关。

  

  从东北到海南

  本文研究的案例地是中国海南省,关注的是来自东北的“候鸟老人”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海南省每年接待的“候鸟老人”超过6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居住在三亚和海口,年龄大多在50-80岁之间。这些候鸟老人经历了建国以来的沧桑巨变。在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有贫穷、匮乏、紧缩的共同记忆。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候鸟老人”的生活经历也受区域发展的影响。比如,东北地区经历了从重工业基地到经济衰落,许多候鸟老人在中年阶段不得不重新寻找就业和商业机会。

  源于过去:记忆、节俭与代际意识

  过去四十年来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变迁对候鸟的生活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对过去的苦难和困难有深刻的记忆,但对现在的生活普遍持积极的态度。许多受访者热衷于分享他们年轻时短缺、集体劳动和简朴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与现在物质丰富、休闲消费、生活方式多样化形成鲜明对比。大多数“候鸟式迁移者”高度评价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让他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准备完全与过去划清界限。有学者表明,生活方式移民对过去的生活方式表达了矛盾的情感;尽管他们不喜欢过去,但在移民后的生活中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塑过去。

  除了象征意义之外,过去的历史还牵涉到“候鸟老人”的日常实践、体验和身份的产生。这表现在他们在移民后的生活中强调节俭精神。他们经常拿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做比较,抱怨节俭精神不被年轻人接受。从受访者选择住房和食品消费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受到年轻时关于困难时期记忆和社会巨变的经历影响,大多数把节俭和勤劳视为成功的必备品德,反对奢侈和浪费。对他们来说,以较低的成本过上满意的生活是生活智慧的体现。因此,节俭的做法并不是短缺的结果,而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样的态度反映了“候鸟老人”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打上了个人的人生轨迹和社会转型的烙印。

  对“候鸟老人”来说,过去的历史绝不是抽象的、无关紧要的历史时间,而是不断地影响他们对多地点生活方式的感知和代际身份认同。

  

  面向未来:实践中的愿望和积极老龄化

  尽管过去的记忆、身份和生活方式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候鸟老人”的记忆、身份和生活方式中,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却丝毫没有减弱。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奇迹让他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充满信心。与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一致的是,“候鸟老人”对健康的共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这些与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宗旨是一致的。在研究的受访者中,他们表达了对独立和活力的深切渴望。在传统中国社会,老年人往往选择退出公共事务,将日常的生活局限于家庭空间和本地社区,依赖后代的照料度过晚年生活。在许多受访者看来,这种被动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他们更喜欢季节性移民。“候鸟老人”在冬季移居三亚或海口,享受温暖的气候和热带环境,保持动态的生活。生活方式移民改变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空间性,使他们从“旧有的”生活方式中“脱胎换骨”,建立起符合他们未来愿望的满意生活。

  然而,候鸟绝不是过度乐观的人。与他们对过去的矛盾情绪相似,他们对未来的感觉也很复杂。一方面,未来暗示着可能性、变化和改善;另一方面,它又暗示着身体机能下降、疾病乃至生命的终结。同时,他们实现未来愿望的能力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面对在目的地的文化融入、生活成本增加,以及来自子女对他们季节性移民的担心和反对等问题,他们流动的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未来,以多种方式蕴含在“候鸟老人”的平凡生活和身份形成中。它所象征的变化和希望让人联想到老年移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与这些老年迁移者的积极老龄化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候鸟老人”移民后的生活也受到未来的消极面以及生活方式移民的障碍的影响。对未来的联系、解释和体验深刻塑造着“候鸟老人”的身份认同和他们对季节性生活方式的认知。

  

  现在的生活:争议的日常节奏和文化认同

  除了过去和未来,“候鸟老人”季节性生活的复杂时间性还表现在不同地方多样的时间结构和差异,如本地的时间、节日、历法等。生活方式移民在目的地的日常生活的再生产具有内在的节奏性。节奏捕捉到了社会生活在时间上的动态性,更重要的是,节奏嵌入在日常语境中紧张关系的持续生产和缓解。基于地方的日常节奏如何被体验和解释,直接作用于“候鸟老人”季节性生活和身份建构。

  海南当地常驻居民的传统生活具有随意性和慢节奏的特点,这充分表现在日常休闲方面,“老爸茶”文化就讲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存在性别、年龄、阶层等方面的差异,当地人一般更注重娱乐和交流,而不是环境、设施和时间。虽然,这样慢节奏的生活被当地居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很多“候鸟老人”眼里,这种生活方式是有问题的。一些受访者认为,本地的生活方式是静态的,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应该参加公共活动,保持活跃。相比之下,“候鸟老人”的日常生活更有条理和活力。他们构成了三亚和海口主要的公共休闲群体,经常到当地的市民公园、社区花园、空地等地进行休闲活动。不少受访者甚至把本地人的慢节奏生活与游手好闲、落后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心目中,随性和缓慢跟勤奋和进步的价值观相悖,暗示了消极的生活态度。受访者认为,海口和三亚落后于内地的很多城市。诸如“三亚很像几十年前的哈尔滨”“海口像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等言论,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这两个城市与内地城市不在同一个时代。这种“否认共时性”的说法,将“候鸟老人”与本地人区别开来,将后者建构成为时间上的“他者”。

  Adam认为,时间的社会建构与权力存在内在联系。日常节奏的形成和感知受到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多种意义、价值和符号的影响。Lefebvre认为,节奏不是简单的重复和节拍,而是差异性的生产。正是通过对日常节奏的争议性体验和表征,“候鸟老人”的文化和地域认同被突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同样嵌入生活方式迁徙者生活体验和权力关系的建构。

  

  结论与思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候鸟式迁移者”如何解读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实践、体验和身份的重构中,探究了生活方式移民的多重时间性,从时间的角度丰富了我们对生活方式移民复杂性的理解。。历史和个人传记对“候鸟老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倾向于在节俭与生活质量之间保持平衡,对代际差异有清楚地认识。同时,他们也面向未来,以未来期许和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来重构移民后的生活。“候鸟老人”的当下生活的再生产也跟他们对日常节奏的感知相关联,这种感知融入到他们的文化和地域身份协商中。正如Cwerner所说,时间不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独立的方面”,而是“移民体验的一个构成要素”。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注,凸显了时间在生活方式移民的中心地位。

  本文也探究了当代中国老年人生活的转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由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中国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候鸟型生活方式移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年人日益增长的行动能力、积极老龄化行为以及对高品质生活和自我实现的渴望。“候鸟老人”对时间性、移民后生活和身份的复杂解释和体验,凸显了中国老年人对社会转型的特殊感受。一方面,他们有着关于物质紧缺、匮乏和艰苦生活的集体记忆,倾向于过朴素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经历的国家经济奇迹和对未来的向往,促使他们追求积极和体面的生活。他们的价值观进一步体现在他们对日常节奏差异的解读;这种解读受积极老龄化、现代化、发展主义等话语的影响。

  对生活方式移民的时间性探讨也具有潜在的政策影响,它丰富了对(生活方式)移民的行为、身份、愿望、生活经历和社会网络的理解,有利于制定和评价我国的移民政策以及相关设施建设。在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老年人的身份认同、生活方式和个人传记进行分析,提高政府对老年群体的愿望、价值观和生活质量的理解,有助于推动制定积极的老龄政策和改善老年人的福利。

  欢迎点击文末留言进行交流!

  

  作者 - 罗志伟

  校稿 - 陈敬复、安宁

  编辑 - 陈晓欣

  图片 - 源于原著和网络

  你还 在看 吗?

  点此可发表留言

上一篇:qyule电信线路一二三
下一篇:有哪些电视软件值得推荐(必备)?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