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心得体会十篇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1
一、转变服务理念—-以读者为先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向读者提供服务是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途径,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服务理念是实现]该价值的前提。图书馆传统的工作理念是侧重于对图书的收藏与管理,重书而非重人,这与图书馆的现代价值理念极不相称。实现].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书向人位移,从重视收藏、管理图书向重视读者、重视图书利用转移,从重视馆藏到重视服务转变,关键是要树立以读者为先的服务理念。结合创先争优,图书馆在服务工作中就是要时刻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在任何细微的地方都要体现以读者为先,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便利、快捷、准确的服务,满足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作为一名流通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我牢固树立了以读者为先的服务理念,且以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一理念。当读者有疑问或需要帮忙时,即使我在忙着,我也会立即停下手边的事,正视读者,认真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给予指导或帮忙查找。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认为这正是以读者为先的体现,哪怕他只问你一句话,作为工作人员也不能只顾忙自己的,漫不经心,似听非听,一定要快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读者身上,务必要让读者感觉到工作人员对他的尊重。每当见到读者那种焦急之神因自己的及时帮助而得到缓解时,一种为读者服务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
二、优化服务品质---以服务唯优
首先,服务始于细。从细节出发,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是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形象的基础。在流通部几年的工作中,我都尽可能的做到细。首先是室内卫生细。这包括阅览桌的清理,书架的清洁,地面的清扫等。尽量为读者提供干净、明亮、整洁的阅览环境,使读者一进入阅览室就有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对激发读者求知欲望、缓解身心疲
劳、保持身心健康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对读者的解答细。对于读者的疑问,我总是耐心细致的解答。比如当读者找错了楼层或架位时,我会详细告知其正确的方位。有的读者说不会用电脑检索,我不会用“问问别人”或“自己去试”之类的话搪塞过去,而是细致耐心的教他们如何使用检索系统。也就是说,对于读者服务,只要是服务范围内的事情,工作人员尽可能的把服务纵向延伸一点,少一些含糊,多一份细致。如此,对于消除读者的紧张情绪、为读者节约时间,提高其利用图书资源的效率是很有意义的。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说,不能眼高手低,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解决好每一个细节问题,把每一个良好的服务细节变成图书馆形象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使读者认可图书馆、相信图书馆。
其次,服务源于爱。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一个爱字。爱由心生,才能化为切身的行动,避免做作、矫情。首先要心怀爱心。爱读者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对每位读者都要怀一片仁爱之心,对待特殊读者,更要采用特殊的关爱方式。如见到身体有残疾的同学,不能紧盯不放,心里想给其一点帮助,但又不能立即迎上去问其是否需要帮助,如处理得稍有不慎,轻则引起读者的反感,重则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时我会绕一小圈,装作去整书架或找书,绕到其身边,观察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其次,情感性的语言。给读者解答问题或提醒读者不当行为时,言语要温和,指令少,建议多。工作人员说出的话不能让读者听起来生硬冷冰,毫无感情,让读者心生抵触情绪。人都是感情动物,如有时面对急噪愠恼的读者,一句理解的话语,一番温和的解释,或许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对读者所带珍贵之物善意的提醒,对读者所忘之物妥善的收管等看似小可不为,实际上,爱就是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反映出的。爱心所到之处,读者不但心领神会,还有可能成为爱的接力棒者,继续将爱传递下去,这不但可以增加他们对图书馆的信任和依赖之感,同时也于无形中影响了他们,教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爱别人。
三、提升服务能力---以优化服务素质为着力点
印度着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经说过: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而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则决定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劣。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在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质量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2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支柱之一,面对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及读者多元化、个性化信息需求,如何围绕读者服务这一中心工作,构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满足广大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1、全面协调发展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要求
要发挥图书馆服务整体效益,除了使图书馆建设与学校的建设相适应,保持各业务环节协调和平衡外,尤其应该注意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等各要素也必须全面协调发展。随着图书馆快速发展,数字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加,因此,有效利用有限的文献信息购置经费,合理配置纸质文献与数字化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配置上,不但要考虑馆内资源与馆际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参与数字资源的联合采购与文献传递工作,而且应立足于学校办学定位与图书馆长远发展目标,处理好专业文献与通用文献、品种与复本以及中外文文献的协涮采购问题,保证信息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连续性。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化技术,使各项传统服务业务自动化管理程度不断加强,提高读者服务水平与质量。基于网络的虚拟参考咨询、学科导航、定题服务、用户培训等一系列高层次、个性化信息服务也应不断展开,不可忽视传统借阅工作与文献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学生读者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仍离不开传统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以传统服务与数字化业务并重,相辅相成,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2、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工作核心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在多年前的图书馆界就提出了,但它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读者服务工作也往往有利管理多一些,而忽略了读者的需求,缺少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为什么要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回答了如何落实“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服务宗旨。图书馆必须积极开展“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一切工作要从读者利益出发,将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真正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才能符合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3、以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推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必须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与自身发展目标,制定包括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发展、文化建设等要素在内的长期发展政策。在制定发展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未来发展趋势,又要结合近期和中期目标,使之相互衔接。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要进一步根据读者需求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充实与完善图书馆发展中的工作重点,保证图书馆正确的发展方向。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图书馆 ;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观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员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应该坚守的价值观,是图书馆文化长期积累形成的内在价值,表达了图书馆这个职业的历史使命和图书馆人的职业信念和立场,是图书馆组织的灵魂和中心。
一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组成包括两个层次:基本层次和附加层次。信息资源的保存、信息知识的提供与服务以及对信息知识的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都属于图书馆基本层次;图书馆的办馆思想理念和服务思想观点以及态度都属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附加层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基本层次是永恒不变的东西。而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附加层次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有所变化。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时代性特征是指图书馆核心价值附加层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社会价值取向和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体现的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思想和理念。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可以总体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在古代,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藏图书,在当时的条件下,社会赋予图书馆的责任就是收集和保存文献资料;到了近代,由于藏书利用范围有了明显扩大,图书馆的职能就由封闭藏书逐渐走向了有限的开放,最后发展到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伴随着知识的显性化、透明化和大众化,作为文化渠道的图书馆,它的核心价值就转为提供信息服务,以满足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图书馆具有现代化的特征即网络化和数字化,现代图书馆集休闲、情报、教育、开发智力和文化传播功能于一身。
二
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一系列准则,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全体成员都必须信奉的最重要和永恒的信条。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是图书馆的灵魂与中心,它决定着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对外进行图书馆职业理念宣传的宣言,对内进行图书馆职业道德自律的规范。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价值第一是读者,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最终通过服务来体现它的价值;图书馆职业永远都是一种服务性职业,能否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是图书馆职业能否得到读者认可和社会赞赏的关键所在;提供文明服务永远应该作为图书馆人毕生追求的价值目标。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一样,是具有独特性的,应该突出图书馆独有的、而其他机构或组织所没有的价值观。
三
首先、确立图书馆职业的目标和立场,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核心价值向社会公众明确宣布了图书馆的职业目标以及对社会所赋予的责任,表明了以核心价值为思想基础的图书馆职业理念,以公益性、服务性和自由存取原则下的图书馆服务应充分体现维护公民知识自由权利的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存在的理由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的服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决定着图书馆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形成图书馆职业价值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确立,使图书馆员的自信心得到加强,增强了图书馆员的凝聚力,可以使图书馆员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形成共识,激励图书馆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图书馆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奋发向上的馆员队伍,激发图书馆员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提高图书馆的社会认同程度,保持图书馆社会信息中心的地位。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互联网的诞生、谷歌帝国的兴起、各种图书业务承包商的出现,使得图书馆原有的信息中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图书馆失去了原来唯一信息中心的地位,边缘化在所难免。在图书馆员感到迷惑时,研究和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有助于消除图书馆员的危机心理,树立图书馆员的自信心,激励图书馆同仁奋发向上;研究和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让社会明白,即使在网络信息服务十分发达的社会,图书馆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行业,争取社会管理者与社会公众对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力争加大政府对图书馆的财政投入。如果每位图书馆员都能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就能取得很好的效益,无论是图书馆理论还是实践,都会得到极大的发展,面对信息社会和形形信息机构的挑战,图书馆才能确保其唯一信息中心的位置。
再次、图书馆核心价值具有特殊性。
图书馆核心价值不但具有“普世价值”这个特性,还具有特殊性。普世价值是人们公认的、永恒不变的价值。比如,图书馆核心价值中的“服务”、“平等获取”、和“教育与学习”以及“保存”,它们适应于世界各个类型的图书馆,是图书馆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内在价值,表达了图书馆这个职业的历史使命和图书馆人的职业信念和立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特殊性是指除了一些为世界所公认的普世价值外,也有一些针对世界不同地区图书馆制定的特殊价值。各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形成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而各具自己的特性。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我国有着和国外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我们的核心价值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建立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时,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国外图书馆的“普世价值”的同时,必须结合中国图书馆的特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烙印并与国外图书馆核心价值相区别的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胡云清、图书馆核心价值问题研究述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图书馆核心价值 图书馆权利 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8.6
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在宣布自己核心价值(Library CoreValue)的同时阐明其作用:“现代图书馆的基础在于提炼并确定其核心价值,以此来界定、预测并指导我们图书馆的专业实践”。图书馆或图书馆组织通过一系列政策声明,以细化、实现其核心价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图书馆权利政策。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内部组织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不仅具有图书馆共有属性,且应与高校的核心价值相一致。目前国内除香港地区,尚未有高校图书馆或图书馆组织宣布其核心价值,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图书馆权利关系研究缺位。本文以国内外部分图书馆和图书馆组织(特别是大学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协会)的核心价值和权利宣言为基础,分析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图书馆权利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阐述高校图书馆权利政策,为高校图书馆法制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再认识
1.1 背景
国外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是最早开展研究的国家。ALA于1999年发表题为《图书馆:美国价值观》的声明,提出“保护公民宪法赋予之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权利”等7项承诺,旨在确保图书馆在21世纪的繁荣发展;继而于2000年发表“图书馆职业与信息服务:核心价值表”,列出对阅读学习的支持等8项核心价值,建立了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概念范围。2004年,ALA《图书馆工作核心价值》,将已公布文件中阐述的图书馆核心价值归纳:信息利用、机密/隐私、民主、多样性、教育和终身学习、知识自由、公共资产、保存、专业性、服务、社会责任。国际图联(IFLA)则于2003年提出声明:“知识自由是每个人享有的持有与表达意见、寻求与接收信息的权利,是图书馆理念的核心,”支持自由利用信息、思想、意识形态作品,还有《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关于自由表达观点的原则。2000年后各国图书馆或图书馆组织公布核心价值增多,集中表现在保证自由开放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思想交流、信息素养、尊重读者多样性和个性、保存人类记录、专业化服务等方面。
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图书馆,其核心价值具其特殊性。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i986年率先提出大学图书馆的价值标准――“信息平等获取,馆藏平衡”,1997―1998年进一步确认服务、促进教育、公平使用等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并于2004年《我们未来的蓝图:ACRL2020年战略计划》,提出作为其核心思想组成部分的核心价值:引领新思想和全局观、开放与服务,支持人和思想的多样性,支持终身学习,声明与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保持一致,维护知识自由、ALA伦理政策和《图书馆权利法案》。北美、欧洲大学大多通过其使命、愿景和价值等来宣布其核心价值,并通过制定发展战略策略来细化和完善。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在其网页上开宗明义地宣布:成为领先的学术型图书馆,使学者和学生能够进入知识和专业之门,并应用于研究、教学和学习,同时了一系列旨在实现其使命的权利政策和规章制度。
国内图书馆界核心价值研究始于2003年图书馆精神的讨论,至今未达成统一。大多数学者认为核心价值是一些原则,而非一般物质、精神或人的价值;部分学者则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职业核心价值与馆员职业核心价值内涵一致,体现形式包括数据、质量、效益与影响。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通过中国图书馆界第一个宣言――《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认同IFLA的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图书馆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以及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信息平衡的基本原则,此举标志中国图书馆界现念的确立。
1.2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确定
通过调查访问发现,目前我国除香港地区外,尚无高校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组织正式其核心价值。作为跨越中西语境和文化的地区,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网站通过公布其愿景、使命和价值,以宣示其核心价值,并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策略措施,用以保障用户权利。香港大学图书馆宣布:以香港大学的核心价值为基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为原则,提供优质的馆藏和服务,支持大学的优质教育、科学研究及终身学习计划,确保其作为亚洲著名大学的地位,并为此承诺为所有用户提供礼貌、友好、有效和公平的高水平服务,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同时公布其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制定的策略措施和具体服务标准。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公布的核心价值集中表现在:致力保存及传播知识,辅助、发展及提升知识、学习和科研,所有的人及其多样性、知识自由、人人享有、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权利、优质服务、团队精神和个人发展,发展特色馆藏等。
反观大陆地区高校。进入21世纪来,信息管理发展到知识管理,文献资源的载体形式和内容、用户需求及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化,高校图书馆理念和工作实践之间尚未同步发展,其开放性与公益性、读者权益的保护、平等服务等问题没有理清。如何认识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手段有哪些,尚未明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汀)》只能起到组织管理的作用,虽然也明确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作用和职能,但从图书馆行业来看,没有明确图书馆权利,对前述各种问题也未提供可行性的解决途径。目前尚未有高校图书馆或其组织明确宣布核心价值,其权利政策局限于具体的规章制度。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网页在本馆简介栏中提及“兼收并蓄、传承文明、创新服务、和谐发展”为其办馆宗旨,“以研究为基础,以服务为主导”为其办馆理念,目标是成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其宗旨虽触及了核心价值,但没有清晰完整地表述,对图书馆权利未有明确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与高等教育的任务一致且为其提供服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高校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2年教育部对原国家教委198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进行修订,要求适用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对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使命作了归纳。其中第一章中涉及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诸因素:教育职能、文献资源建设管理和服务、信息素质培养、馆藏平衡、文献资源保障和协作发展。2005年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发表我国高校
图书馆界宣言――《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指出:“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是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基础。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研究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是大学图书馆的使命。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是大学图书馆追求的崇高目标。”声明完全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通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及《学校图书馆宣言》等国际文件的立场和原则”,从而第一次公开以集团性认定的方式宣布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并为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图书馆权利实现国际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带有集团性认定的性质,《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即为探索,但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相度上没有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如前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了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则为其提供了一个基本职业理念和核心价值参照,即: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目的,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为公众终身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强调服务是实现其核心价值的途径和手段。对比上述文件提取其共性,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应在特色馆藏、服务和馆员学术性方面体现其特殊性,并具备以下因素:传承人类文化、引领新思想和新观念、资源建设与管理、平等服务、知识与信息传播、用户隐私、版权保护、文献资源保障和协作发展。
2 高校图书馆权利的认识
2.1 图书馆权利的实质和内涵
图书馆权利是指公民和图书馆用户依法享有平等、自由和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权利以及图书馆或馆员依法保障和维护公民和图书馆用户平等、自由和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权利。ALA于1948年发表《图书馆权利法案》(The Library Bill ofRight),第一次对图书馆权利作出确认,1996年第三次修订后的要点为:图书馆提供所有人所需图书资料;图书资料不因作者背景或见解不同受到排除;图书馆提供当今和过去反映各种观点的资讯,不因信仰和观点的不同加以排斥或禁止;图书馆为完成提供信息、启迪思想的责任而抵制限制;图书馆不因用户背景、观点的不同而影响其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在公平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设施、场地等。作为亚洲最早关注图书馆权利的日本图书馆协会于1954年发表其第一个图书馆权利规范――《图书馆自由宣言》。其1979年修订后的内容为:图书馆具有收集和提供资料的自由;图书馆为读者保守秘密;图书馆反对一切检查。宣言确定为人们提供资源和设备来维护知识自由的基本权利是图书馆的职责,用户知情权与思想和意识自由以及其他基本人权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在网络环境下对有关“侵犯人权获个人隐私”资料更为严密的界定。日本图书馆协会1980年通过的《图书馆员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民众有知情权和平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主要功能是为民众提供图书馆文献,不得歧视用户。1999年6月ACRL董事会通过《高校图书馆知识自由原则――图书馆权利法案之阐释》,宣布: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应公平地满足学院和大学社区的教育和研究需要,而坚定的知识自由观对馆藏和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件集中规定图书馆应为用户的权利实现提供诸多保障,包括保护用户隐私、公正收集馆藏资料、确保图书馆资料的平衡、图书馆最大限度访问许可、信息使用途径通畅、信息自由和创造性表达自由、充分并最大限度地使用图书馆设施、服务最低成本化、服务平等化、程序合理化。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有近十个国家发表了图书馆权利宣言,内容表现在用户服务、知识自由、记录保存、平等获取、公共资产、信息素养等方面。即:读者具有知识和信息获取权、使用权、隐私权、知识自由权。由此可见,图书馆权利的本质是以对图书馆用户进行主体保护的特定角度,维护其知识获取与利用的基本权利,该权利无疑属于法律范畴的法律权利,应当最终以能获得法律保护的方式予以确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从图书馆职业的角度,规定了包括服务、隐私权、知识产权、保存与合作、资源共享等多项图书馆权利。《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了公民基本阅读权、平等服务权、终身学习权等多项权利。《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以表述图书馆义务的方式来体现图书馆权利因素,包括:特色馆藏;读者第一、教育育人;信息服务;空间开放、社会化,其中着重强调高校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从图书馆权利角度表述其内容:图书馆用户与社会都有自由获取知识信息的权利;人们有自由表达思想与观点的权利;用户有获得平等服务的权利;用户具有隐私权;用户有得到专业、优质服务的权利。
2.2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与权利的关系
2.2.1 确定的图书馆权利是各图书馆或图书馆组织自身核心价值的依据 图书馆行业的中心元素包括:馆方、用户、信息和信息技术。前两个主体元素与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以及图书馆权利密不可分。后两个元素则是技术性的,贯穿于图书馆的服务活动,一定意义上是衡量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权利实现程度的指标。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建立图书馆权利的基础,是图书馆权利的指导思想。图书馆权利是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图书馆法的立法宗旨应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法的权利义务内容,是将图书馆法的宗旨法制化。进一步划分,图书馆权利可细分为用户权利和馆方权利。相对于图书馆权利,图书馆核心价值是高位的概念,纵观各国和各图书馆组织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图书馆所提出的核心价值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可用图书馆权利表述方式加以阐释。前者的具体内容可折射出后者的思想内涵,后者是前者的依据。
2.2.2 图书馆权利政策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保障,应体现图书馆法的内容 图书馆权利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和意义:①图书馆用户依法享有平等、自由和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权利,这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体现;②图书馆和图书馆馆员具有依法保障和维护图书馆用户平等、自由和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自由收集信息的权利和义务、自由提供信息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图书馆用户隐私和机密的权利和义务、反对审查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图书馆权利首先是一种道德权利,集中体现了图书馆事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以及图书馆精神的最高境界;其次,在法制社会中,它还应当是一种法律权利,成为人们平等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法律保障。在关于“图书馆权利”和“读者(用户)权利”之间关系的认定上,国内已有学者言及前者是后者的实质。促进图书馆权利实现的主体是图书馆主管部门,基于图书馆的公益性,政府承担了这样的角
色;高校图书馆权利的维护者即高校的主管方,虽然为图书馆的开办投入财力支持,但同样要尊重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视图书馆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价值取向为其发展之生命线。只有这样,“图书馆权利”才能成为“读者(用户)权利”的保障。3高校图书馆权利政策发展愿景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高校图书馆权利政策的现实性基础
由于图书馆权利的抽象性特点,即使其制度内容不能满足一般法律制度的要求,但其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和内容必须明确。笔者认为,第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有明显的区别:由于高校图书馆的质量和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有不可切割的关联,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就隐身于高校的法律责任之中;而公共图书馆的法律责任具有一般法人的独立性。源于这种明显的区别,法律责任的设计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具有非独立性――更多的责任内容会由高校本身承担。第二,责任承担的方式则同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高校图书馆建设不足引发的法律责任应当偏重于行为责任,即继续完成建设任务,反之则应减少其招生人数以保证现有资源与现有师生需求、教研需求的合理配比;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不佳引发的责任更多地类似于高校教师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应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处理。但这条规定本身依然欠明确,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高校图书馆规程的进一步确定。
在中国图书馆法出台之前,高校图书馆参照执行的最权威法规文件是《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然而作为完备的图书馆法规,其中缺乏图书馆专业职能的界定。有关服务的具体内容显得较为薄弱。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所需要的法律制度应当围绕其权利的实现(图书馆功能)来建设,具体包括:①图书馆设施建设(可参照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和同年由国家法改委、文化部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②人力资源建设;③馆藏发展建设;④图书馆维护和运营管理。此外,法律还规定至少要涉及高校应当具有与其人才培养任务相匹配的图书馆经费,以支持前述各种建设支出,尤其在以师生人数为基础的藏书比和信息资源比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并能够使之成为高校办学的“硬指标”。上述制度建设现在虽然没有形成法律框架,但可以沿着“行为――行为评价”的模式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阶段。
3.2 “行为――行为评价”模式是实现图书馆权利的手段
“行为――行为评价”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细则来完成,包括人力资源、馆藏发展和图书馆维护等规范化管理,具体涉及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读者服务、公共空间和网络等各项工作,即行为,旨在维护图书馆权利,实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图书馆的评估体系,应以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维护图书馆权利为目标,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即行为评价。法律规定可以设计图书馆产值和成果,其中包括书籍流通量、参考咨询次数等。法律规定还需要界定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最低底线,包括人员数量、质量以及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时间和内容,尤其是建立以指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拟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可视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补充和细化,其一级指标包括:A办馆条件、B文献资源建设、C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D读者服务、E科学管理。该评估指标具体规定了体制、队伍建设、经费、馆舍、馆藏量、加工整序、保存维护、资源共建、软硬件、服务、信息素质教育、读者评价、规章制度和民主管理、统计,等诸多因素,针对馆藏发展建设和图书馆维护提出了具体标准,其中包含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图书馆权利因素。此外,由于高校有些采购活动已经被纳入政府招投标范畴,因此《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立法精神也要体现于图书馆采购活动中,《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9月的规范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购工作的重要文件,而《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则是将数字资源纳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建设和规范计量与统计,并作为评价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5
d)著作权及其在图书馆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允许公众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这种限制主要是基于个人学习、科研、公开借阅等非营利活动的需要。对于图书馆来说,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条款实际上是对图书馆维护知识自由权利的一个法律保障。由于我国社会整体法制环境的发展比较落后,尤其在以著作权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法制意识不强,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对于这一与自身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的研究起步非常晚。可以说,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活动中,中国图书馆领域鲜有作为,直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知识产权保护活动空前国际化,这一问题才突然引起重视,我国图书馆领域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一步迈进数字化时代。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受到关注的是国际图联等图书馆行业组织在数字环境中对著作权法修订过程施加影响的过程和成果,之后开始针对不同类型文献涉及著作权问题、不同服务活动过程涉及著作权问题、新环境新法令对图书馆相关活动的影响、以及图书馆相应的活动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展开深层次的讨论。
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此前,我国图书馆界一直密切关注《条例》的立法进程,并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施加了影响,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图书馆的意志和愿望。《条例》颁布以后,不到一年时间,业已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围绕《条例》的解读、具体实施、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此外,围绕着著作权保护而展开的图书馆业务活动更为具体,如著作权的授权模式、评估方法、以及如何寻求著作权人与用户之间数字权益的平衡等问题,在今年前3个月内均有高质量。
10.图书馆的哲学理念
图书馆理念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人们对于图书馆事业及其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思想观念或哲学观点。它包括图书馆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是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对图书馆工作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对于这一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王超湘先生在2004年出版专著(《现代图书馆理念论纲》,北京燕山出版社)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性阐述,他总结说:20多年来,图书馆理念创新的成果,主要是提出了以下9种理念:①开放理念;②知识理念;③人本理念和人文精神;④效益理念;⑤全面质量管理理念;⑥信息资源共享理念;⑦特色理念;⑧学习理念;⑨法制理念和职业道德。而笔者认为,这许多理念说明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主张什么”、“图书馆依靠什么”、以及“图书馆怎么做”之类的问题,其中有关“图书馆怎么做”,在本文第5部分(图书馆的管理)和第6部分(图书馆的服务)中已经单独进行过总结,在此不再重复。
(1)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与历史使命
图书馆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使命?自从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在英国产生以来,有关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讨论就一直从未停歇。从贵族消闲娱乐到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教化,到社会民众民主教育,到维护知识自由和信息平等,图书馆事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其价值、意义及其社会实现也随之不断获得新的解读。
现阶段,图书馆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提供平民终身学习场所、维护社会知识自由的社会职能已经获得广泛认同,关于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讨论开始转向其如何在具体环境、具体活动中实现这些职能的议题上来。
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首先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如孙丽文、辛艳玲的“公共空间论: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新定位”(《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第2期),从城市文化建设的角度,结合社会休闲文化发展的现状,对图书馆公共空间理念的具体实现进行了探讨;又如魏宇清的“图书馆如何在现代学术交流体系中发挥作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第2期),对现代学术交流体系的新特点和图书馆在其中面临的变局进行了分析,对图书馆如何在此新环境下坚持自己的社会功能和地位展开了讨论。
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必然给作为社会公共保障机构的图书馆带来变化。目前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此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涉及内容包括图书馆内部员工队伍之间的和谐、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如莫振轩的“试论高校图书馆和谐馆读关系的构建”,《图书馆论坛》2007年第1期)、图书馆与社会其他力量共创社会和谐(如孟化的“和谐社会构建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公共图书馆与促进全民阅读”,《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第2期)等,还有一些文章则对这几个方面综合进行了评述(如朱立芸的“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和谐文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第2期;陈希、彭一中的“图书馆的功能、价值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年第1期,等)。但是这些文章大多仅仅套用和谐社会的一些概念,对图书馆原有的管理理念和工作原则进行重新解读,还缺乏一些新的突破。
(2)图书馆的工作原则
图书馆主张什么?或者用当前图书馆学的一个热门关键词来说:图书馆的精神是什么?早1992年,程焕文教授就将图书馆精神高度概括为“爱国、爱馆、爱书、爱读者”的 “四爱”精神。此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发。到今天,图书馆精神的概念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展,尤其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改革进取精神等结合起来做了新的阐释。另外,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开展,图书馆开放理念和合作共享理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
图书馆的工作原则是图书馆精神的具体体现。以什么为工作之“第一”是图书馆工作原则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读者第一”,还是“馆员第一”,抑或是“服务第一”?1999年前后围绕这一问题曾经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各有各的说辞,实际体现的是重视读者服务、重视馆员素质培养的办馆原则。不论重视的是哪一方面,其核心总是围绕着“人”的因素的,而“读者第一”最终仍然是主打。在“读者第一”这一原则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产生了一场新的辩论,即“用户永远是正确的”之争,除《图书情报知识》2007年第1期刊载了一组相关专题文章以外,“网络图林”对此更是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图书馆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顺应读者的行为和愿望,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满足读者的需求,推进图书馆的发展,成为争辩的中心。程焕文教授提出的“用户永远是正确的”观念受到多方面的质疑,而质疑的理由大多基于对各方利益的平衡,认为虽然读者是图书馆生存的目的,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不容置疑的工作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读者一味迁就,忽略个别读者以外的普遍读者,忽略作为图书馆服务主要力量的图书馆员。
(3)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有关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00年前后,这与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关。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领域对人们知识、文化需求的关注趋强,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的迅速渗透到相关的经济领域,图书馆面临的信息服务环境已经演进为一种开放的、广阔的市场空间。各类搜索引擎的发展、网络自助式、智能化信息服务前景的逐渐明朗,都给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带来冲击,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样的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要依靠什么生存下去?或者是否还有必要生存下去?它的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它将如何面对不同性质信息服务实体的竞争?
该主题下的研究主要包括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定位研究和分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研究和分析、图书馆核心竞争的培育和评估研究与分析等几个方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杨广峰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杨广峰. 国内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 图书情报工作. 2007(1))本期其他相关文章中,主要集中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构建方面,尤其与知识管理相结合,对一些相关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如陈永耘、王丽华的“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何晓红的“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等。而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评估,除杨广峰在上述论文中稍略提到过以外,目前还很少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
结语:近期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近期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观察,并结合同时期网络文献反映的图书馆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现状,以及对在此之前一段时间图书馆学各个领域研究状况的大致回溯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近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的特点和趋势:
a)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
对于与文化事业有关的各种大政方针(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活动(如全民阅读活动等)以及民众的数字生活潮流(如web2.0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图书馆界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虽然在这些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得出的结论也未必体现创新,但是这种紧抓时代脉搏的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来说,起到的是一个宣传呼吁的作用,图书馆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终于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研究活动最终将图书馆推向社会、推向用户,推向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b)实践活动对理论研究的影响力增强
粗略统计,在本期680余篇期刊论文中,有近200篇文章是基于具体的图书馆实践展开研究的成果,虽然本文对图书馆学某些问题研究现状的阐述中曾指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还有些不够,但是这里的统计数字仍然反映了一个整体的、比较不错的趋势。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必须要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进行尝试,总结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实现完善和推广,这是所有研究活动的最终目的。
c)跨领域间学习和研究的力度加大
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涉及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来自其他学科其他领域。图书馆学从传统的图书管理之学走向现代开放的社会服务理念,对于外来的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日益重视。虽然其中存在一些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讲,这种积极开放的学习气氛对于图书馆及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d)集团化的、有组织的研究活动的开展
在近些年来的的图书馆学研究活动中,各级图书馆行业协会组织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密切关注图书馆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召开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围绕薄弱环节、结合现实需要,组织举办了一些有价值的培训活动,这些举措将使图书馆学研究进一步向更贴近现实,更注重实效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够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解决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图书情报;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构建策略
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已成图书馆界热 论的课题.大家之所以热论这一课题,确实因为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 课题.早在1982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就 曾预言:“在下一个20年(1980~2000年),现在 的图书馆可能完全消失,只留下几个保存过去印 刷资料的机构……”[1]虽然这个预言过于激进、 偏颇,但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图书馆的未来 时,也不得不正视图书馆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曾 引以为豪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一夜间可能被商用 文献数据库所取代,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环境, 已使图书馆逐步失去“公共信息中心”的地位.笔 者认为:当务之急,应设法构建图书馆的核心价 值体系,使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能与其他商用信 息机构同生存、共发展,并最终为社会的发展提 供信息支撑.
1 正确认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1·1 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的现状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学者、 图书馆协会,很早以前就着手研究图书馆的核心 价值,成果丰厚.而我国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 究,则相对较迟.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以 后,图书馆界才掀起热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高 潮.到目在为止,还没有正式出版过图书馆核心 价值研究的专著,但也发表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 的论文.[2] 1·2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诠释 美国图书馆协会曾在2000年提出了一份包 含8项内容的核心价值表,后又在2004年提出 了最新的11个核心价值范畴,即:平等获取、尊 重读者隐私、民主、多样性、教育及终生学习、知 识自由、公共利益、专业性、保存、服务和社会责 任等.[2]我国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还处在 探讨中,但有几种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 点认为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就是指在众多的 图书馆职业价值中最能代表职业特征,并对整个 职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那些或那种价值;另一 种观点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对于自 己的责任或使命一种系统的说明,表达的是图书 馆人的基本理念;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核心 价值不仅仅是图书馆社会功能及价值的概括,更 是图书馆自身要确定和坚守的信念等.[2]笔者个 人认为作为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双重特点的图 书馆,其核心价值应该是图书馆普通价值的提炼 和推广,是图书馆人对自己责任和使命的系统 说明.
1·3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变迁与传承 在过去的岁月中,图书馆以“重藏观”[3]作为 自己事业的核心价值昭示社会.但不足地方则是 “重藏书、轻服务”.当前,应把一切以读者为中 心,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图书馆核心价值具 有文化传承功能具有流变性、稳定性,其教育功 能也是通过文化传承这一形式来体现的.[4] 2 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基本设想 根据黄宗忠提出的图书馆价值主要是由基 本层次和附加层次或辅助层次两个层次构成的 观点,[6]笔者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应围绕公共知识服务效益这个中心,细化各项指 标和措施,力争在图书馆的基本层次和附加层次 方面有所突破,“使图书馆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 势的基础和源泉.”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 系统工程,内容比较多,但主题没有变,即图书馆 对知识成果的收藏和利用.所以,笔者认为应从 精神、制度、物质载体等层面上进行构建.
2·1 精神层面上的构建 (1)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图书馆价值本质,使 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哲学意义。(2) 转变观念是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前 提;在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价值日 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和信息已经不能作 为公共产品而被自由消耗掉,而必然成为可以直 接买卖的商品.这些信息认识方面的新变化,模 糊了信息的传统伦理,造成了人们对维护知识, 获取平等权利、追求知识最大化理念的不一致 性.这种认识上的不一致性,必然造成图书馆职 业理念的分歧,从而影响到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 的构建,所以,我们有必要澄清在思想观念上的 模糊认识,坚定不移的秉承自由、平等、开放的价 值观念,尊重人们形成、保留和表达个人信仰自 由的基础上,服务于人们的思想沟通、文化融合 和求知欲望,促进知识的正常获取和信息的无障 碍交流,从而实现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3)提 升馆员的职业精神内涵是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 体系的思想基础;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离 不开馆员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要通过馆员职业精 神的物化来实现.所以,有必要重新提升馆员的 职业精神.
2·2 制度层面上的构建 从制度层面上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应 是重中之重的事情.(1)制度层面上的缺失,使图 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困难重重;目前,我国 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平衡,这 种不平衡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外,最主要的 原因仍是制度层面上缺乏保障,所以,宏观制度框架的建设,才是图书馆事业管理工作中最为迫 切的任务.只有加强制度层面上的建设,才能使 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拥有制度上的保证.
(2)管理体制的构建,使图书馆尽快结束条块分 割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对图书馆的管理,仍实 行的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 很多优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浪费严重,客观上 阻碍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考虑构建高效、统一的 管理模式,而且是符合图书馆自身发展内在要求 的,然而,我们国家目前还无法完全废除条块分 割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由国家文化部 门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汇同各省、市、县的图书馆 协会,统一、协调管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等,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 法.(3)加快图书馆的立法步伐,推动图书馆立法 的进程;目前我国图书馆基本形成公共、高校、科 研三大图书馆体系,且规模比较大,但由于各种 原因,国家至今没有出台统管图书馆事业的图书 馆法,致使三大系统各自为政,经常发生不规范、 不科学的“人治”现象.为此,早日制定完备的图 书馆法,是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依法办馆的内 在要求.(4)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图书馆的科 技创新能力;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要发展, 就必须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创新就是图 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构建图书馆核心价 值体系的科技保障.(5)开展社会阅读活动,提高 全民文化素养;阅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过程,也 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阅 读的重要性,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4月23 日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时所指出的那样:阅读 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 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开展社会 阅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能使更 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时接受现 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服务,从而全面提升公民的 文化素养.阅读活动的开展,对构建图书馆核心 价值体系也是大有帮助的.
2·3 物质载体的构建 2·3·1 图书馆馆舍的建设.(1)图书馆的馆舍建 设,必须以读者为本;因为图书馆除了具有强大 的存储功能、传播文献信息功能及标志性建筑 外,还应该体现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如选择优越、 便利的地理位置.我们认为:公共图书馆应坐落 在文化氛围比较浓、相对安静、交通方便的地方, 高校图书馆则应坐落于学校的中心区域,方便学 生出入图书馆.(2)图书馆的馆舍应采用独特的 建筑造型,舒适、温馨的馆舍设计;图书馆的建筑 造型及外部形象既要体现时代风貌,又要有浓厚 的人文气息,并以高雅、新颖、亲切的格调示人, 让人感到“知识的殿堂”是多么的温馨,舒适.(3) 全部采用开放式结构,自由平等地向全体社会成 员开放;因为图书馆建设的初衷就是为科学研究 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机构,所以,应该敞开大门 让读者近距离的接近藏书,最大限度的使用图书 馆,接受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服务
.
2·3·2 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要按照研 究型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要求典 藏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使各图书馆的文献资 源建设各具特色.如研究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 设,侧重点应放在建设科学完整的文献收藏体 系,藏书要专深、丰富,布局合理,能满足科学研 究发展的需要,其文献资料要新颖、前沿.大学图 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则要根据各自大学的专业 特点和设置,合理典藏专业纸质文献和电子文 献,并设法满足大学教学、科研的需求,提供学校 所需的、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献资源信息.
2·3·3 硬件设施建设.处在信息时代里的各级、 各类图书馆,要根据馆藏基础和文献信息资源的 布局,增加资金投入,建设数字图书馆.著名学者 张晓林教授在“数字图书馆机制的范式演变及其 挑战”一文中,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不断深化和演 化的三代范式.即第一代基于数字化资源的数字 图书馆、第二代基于集成信息服务的数字图书馆 和第三代基于用户信息活动的数字图书馆.根据 张晓林教授的观点,数字图书馆建设已逐步向第 三代数字图书馆转换,因此,各级、各类图书馆要 高度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并在资金、技术、人员 的培训方面,争取多方支持,力争建设第三代数 字图书馆,如果条件实在还不成熟,也需进一步 完善和扩展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功能和规 模,加强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咨询工 作,努力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尽可能的满足 读者多种信息需求.
总之,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系统 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 改变观念,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在 现有的条件下,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 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彰显图书馆核心价值,这也 是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 报,2008,(5):14.
[2]胡云清.图书馆核心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图书馆工 作与研究,2008,(10):12~13.
[3]王坚方.改革开放30年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嬗变——— 以“重藏观”为学术资源的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8,(10):4.
[4]周维彬.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及其制度保障研究[J].新 世纪图书馆,2008,(2):29~30.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7
论文摘要:从切实服务、培育良好读者层和形成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论迷了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三种境界。并注重从现实过程、操作性、个人发现和自主意识等动态方面考寮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
1图书馆的有关理念及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简论
国内外有关图书馆理念的阐述有如下观点:谢拉提出图书馆职业的使命是:连接人类知识记录和它的需求者台湾大学胡述兆教授将“图书馆”定义为:图书馆是为资讯建立检索点并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机构.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书是为了用的,每位读者拥有其书,每本书拥有其读者,节约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布罗德菲尔德关于图书馆的职业价值观是:思想的自由是个人最基本的权利.闭前两种观念指明了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之所在:建立检索点来连接知识与其需求者,并以此为需求者服务。阮冈纳赞五定律中的前四条是在说馆员的核心能力,后一条涉及馆员职业精神,即图书馆以何种精神使图书馆这个“有机体”不断“生长而布罗德菲尔德的观点集中指向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基本人权,思想自由。
如果说谢拉的观点还是就一般图书馆的基本属性而言,那么,胡述兆教授的观点则是针对信息社会的图书馆的属性而提出的。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人应力求让读者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就能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这需要图书馆人付出不懈的努力.这对于图书馆人的能力是空前的考验.所以,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应定位于此。关于图书馆员核心能力与职业精神的问题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论题。而属于人类精神范畴的图书馆员职业精神更是一个很严峻的话题。
2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三种境界
2.1用切实服务充实图书馆员的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犹如人的精神空间.在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空间里面,应该以服务充实之。于鸣摘先生指出:“图书馆人干的是服务,想的是服务,探索的仍是‘服务规律’。总而言之,离开服务,就没有图书馆。图书馆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服务作为自己办馆的唯一宗旨,作为图书馆人的行动指南。图书馆一旦不能为社会提供服务,那么谢拉的“当他们不能完成既定任务和自己的使命时,社会就有可能、也一定会将他们抛弃”川就将成为现实.难道我们还没有感到社会信息机构对图书馆生存的威胁吗?所以,我们要永远牢记阮冈纳赞的一句话:“你的责任是提供图书馆服务,服务是你的天职。
今天我们重提“服务”的必要性就在于:重视服务,着眼于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衡量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基准点,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丢.社会越是进步,技术越是发达人们越是需要图书馆服务.并且需要的是程亚男强调的“改造我们的服务”如何改造?立足自己,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提高自己的信息加工和检索能力,为资讯建立好检索点,拿出图书馆实在的东西为读者服务,这才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首要境界。
图书馆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职业,心无旁鹜地做好服务工作,是一个合格图书馆员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但作为新世纪中国的一名自书馆员,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拓展自己的精神空间,以使图书馆的工作有进一步发展的更大空间。
2. 2用培育良好的读者层拓展图书馆员精神境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活动的先驱面对欧美繁荣的图书馆事业,急欲仿效,将西方业已存在的图书馆学科、图书馆经营和管理模式移花接木到中国并在中国大地普遍推行。”恒此后的理论与实践表明,中国图书馆并没有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要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中国图书馆在国情方面的集中表现是“阅读主体”缺乏的社会问题。蒋永福先生认为,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特别注重对读者(阅读)自由、读者(阅读)权利保障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保障读者阅读自由的权利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制度公正性。反观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从藏书楼脱胎并在“启迪民智”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近现代图书馆体制,只是作为一种面向“知识分子”的社会教育机构而存在,并没有获得像西方国家那样的面向大众的、保障公民权利的制度安排地位,从而不可能形成自由、平等、权利这样的话语意识这表面上看来只是中西图书馆学理论的差异,却深藏着文化背景和人文社会心态的巨大反差,具体表现在读者层的巨大差异上。梁启超先生早在1925年中华 图书馆协会成立会议上就提出了关于“阅读主体”缺乏的社会间题.时至今日,“先哲在80年前已经注意并指出了这个问题,当代图书馆活动又有了80年曲折的历史镜鉴,我们的规划与管理还将在传统思维的局限中徘徊多久?读者层的先天不足造成了两个方面的背离:一是图书馆方面并没有强烈的面对公众的公民服务意识,只是把自己当作机构或机关来建设,制定了许多规范来限制读者,造成图书馆的门庭冷落现状;二是由于读者“缺乏公共社会历史积淀”,在内心深处没有公民求知和受教育的权利意识,不能主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所以或者只能被动接受“有限”的或冷漠的服务,或者对图书馆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即使是把图书馆“作为一种面向‘知识分子’的社会教育机构而存在”,知识分子似乎对图书馆也没有更多的好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依然偏好凭借自己的个人藏书和搜集的资料来自做自事,自说自话。这种国民心态的私体性只能形成“群众”,不能形成“公民”,这是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一种阻滞因素。所以,图书馆突出的问题是怎样培育具有中国公民意识的读者层。
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为迎接新世纪的来临,重新思考图书馆的定义,提出了“与我们服务的人民的下列契约”,包括:捍卫每个人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宪法权利;为所服务的社区提供全面的资源与服务;指导孩子们利用图书馆及其资源与服务;帮助每个人选择和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保护隐私;保护个人权利以表达其有关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观点;透过提供最大可能的观点、意见和理念,使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有知识、有教养、有教育和丰富文化的终身学习者。川在这些契约中,除了保障自由与人权外,最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图书馆以契约的形式“提供最大可能的观点、意见和理念,使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学习者;二是“保护个人权利以表达其有关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观点”。前者讲的是图书馆对读者应明确表达出“最大可能的观点、意见和理念”,后者讲的是读者对图书馆应有说话权(话语权),而且这项权利是受到“保护”的。这对于我们培育读者层应该有很大的启示:我们应该与我们的读者有这样的契约。一方面,我们首先应该端正自己应有的姿态(是管理者的姿态还是服务者的姿态),应该让公众逐步认识到,他有权利进人图书馆,可以自由获得任何知识;另一方面,如果读者不能满意地获得知识,他应该能够表达他的不满,并且能够表明他如何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的东西,他有这个话语权。以契约的形式承诺我们的服务宗旨,并真诚允诺读者的最大权利,是培育读者层的有力保证。 在培育读者层这个问题上,有一种理论和一个实例可供我们参考。一个理论是蒋永福先生的“知识权利的保障”理论。他指出,图书馆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对象主要是客观知识,因此图书馆制度所体现的知识共享也主要指客观知识的共享。所谓人们利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客观知识主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又是人们接受和共享前人或他人知识成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图书馆乃是供人们共享客观知识的公共场所。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但知识共享并不会自动实现。客观知识存在的离散性特征和大量获取时的高成本,使得个体力量难以实现知识共享最大化的愿望。这就自然产生了利用公共的、社会的力量来实现知识共享的普遍需求。人们对知识共享的需求是一种善良的、健康的、正义的需求,因而任何一个民主国家或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满足公民的这种普遍需求,才能体现出其制度的公正性。图书馆正是民主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公民的知识共享需求而提供的公共平台即公共制度安排。图书馆所体现的海量知识存储功能、异地多点多类布局、文献复本制度、文献反复流通制度以及免费服务制度等特征,就是为了适应知识共享的需要而设计的。可以说,迄今为止,图书馆制度是民主国家或政府用来满足公民的知识共享需求的最佳制度安排之一。这种理论从根本上揭示了图书馆的存在与公民权利的深层关系,不仅图书馆人要领会这一理论,而且图书馆人有责任使读者也明了这些理念,以使他明确自己的权利所在。一个实例是新加坡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又这个体系由1个国家参考图书馆、2个区域图书馆、20个社区图书馆、46个社区儿童图书馆组成的金字塔型图书馆体系。值得重视的是,它的社区图书馆和社区儿童图书馆的数量之多令人为之一震:中国培育自己具有公民意识和理性心态的读者层的工作正应该从社区图书馆和儿童图书馆开始!社区里居住的是最为基层的民众,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若能经过图书馆员的努力培养,能从自己的公民权利出发,毫无顾忌、理直气壮地出人图书馆,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读者层,则图书馆对于中国公民意识和理性心态的建立会起怎样的促进作用呢?因此,图书馆应该从公民的权利出发,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读者层这一义务。这是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又一境界。
2. 3用职业价值观完善图书馆员精神境界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所信奉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图书馆职业的价值观是图书馆职业对事物的好与坏、善与恶进行判断的原则、标准和信念。服从职业价值观是图书馆职业对个体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子良芝博士提出的现代图书馆职业主要价值观有6个方面:①注重服务和人文关怀;②尊重理性、知识、真理,尊重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③热爱图书,倡导阅读;④主张社会成员享有使用图书服务的平等权利;⑤倡导合作和技术创新;⑥倡导宽容、公正。这些价值观无疑是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完成态,对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大多数图书馆员而言,更应该有在实践过程中动态形成的职业价值观。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动态形成要点有三:
(1)注重理论研究。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对象分为3个方面:①知识组织与传递的方法研究。图书馆职业是对人类知识及其载体进行组织、整理和传递的职业,无论是在众多的出版物中选择馆藏文献,还是对网上资源进行评价、筛选,图书馆员都必须了解形成这些文献的过程,对文献内容进行评价的标准以及这些文献将如何作用于其用户的过程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人研究的理论问题。②读者研究。对读者的研究应从读者服务失败补救到读者心理需要、意识及理性层次直至社会时尚、潮流及思潮的影响等进行广泛研究。③馆员自身研究。研究馆员自身的知识储备、理论水平及职业思想状态、服务意识、职业精神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形成馆员的职业价值观。
(2)与时俱进。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之五是:“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应该随图书馆的“生长”而与时俱进。图书馆与人类教育有着夫然的联系。可以设想,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必然是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终身教育理念,书院式大学教育改革设想,基于资源的学习的基础教育观等等,都使图书馆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图书馆人应该认识到图书馆职业的教育使命就是服务于个人的教育权利,为社会成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尽管有人认为图书馆员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教师的观念是对图书馆员职业使命的拔高,但图书馆的发展必然使图书馆员的职业角色有所变化,图书馆若能随此变化而与时俱进,并使之成为图书馆员的职业价值观,则必能丰富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内容。
(3)做好帮手。Wright H C说:图书馆员“必须明白科学研究的结构,因为他们的基本功能就是照顾其他人的研究兴趣,他们的管理功能和他们自身的学术功能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一基本功能”不管进人图书馆的“他人”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为了经济利益,甚至为了休闲娱乐,“照顾其他人的研究兴趣”就意味着图书馆中永远处在“帮手”的地位,永远要“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在职业价值观中形成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乐于服务、勇于奉献的“帮手”精神。试想,学者们处在学术研究的前沿,经济界人士处在经济建设的前沿,孩子们需要成长,老人们需要图书休闲,图书馆员们如果没有“帮手”意识,没有无私奉献意识,没有对职业的崇高价值感,我们能在这个岗位上持久地待下去,并做出一定成绩吗?“帮手”精神应该成为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人文精神 高校图书馆 以人为本
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都很重视图书馆人文精神,随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服务内容的个性化,高校图书馆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更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一、图书馆人文精神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学者非常重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积极提倡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人文图书馆学。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在《图书馆学引论》中说:“尽管图书馆学在逐渐地利用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同社会科学有密切联系,但实质仍然是人文主义的,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本为中心,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为导向,它提倡尊崇自然,推崇人性,从而形成和谐平等、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所谓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要、关心人的命运、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其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和用户,是对读者或用户文化知识需求和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和关怀,是为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保障,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读书学习环境。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双重载体,即读者与馆员。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馆员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者和实施者。他们既是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内在体现,也是给予读者人文关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对图书馆整个馆藏情况了如指掌,同时更要具有高尚的人品。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智力资源的宝库,是读者与信息进行直接交流的平台。图书馆的人文氛围、人性化服务,会使读者在遨游知识的海洋、获取灵感、汲取动力的同时,身心得到自由和充分的解放,灵魂得到升华。
珍视人的自身价值、关照读者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际体现,是及时为读者提供群体信息,以及信息检索与服务的平台。在整个信息服务的过程中,要认真关照读者,处处渗透人文关怀,传播人文精神,使读者受到人情和友善的熏陶,增强学习进取的信心,把图书馆建设成读者理想的高品位的求知、解惑的场所。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二、高校图书馆弘扬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保障着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不仅要努力做好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还应该重视发扬图书馆的人文主义精神,促进高等教育理念的实现。
1.适应高教改革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改革也初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一方面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各种考核取得相应的学历证明,为以后的谋职和深造创造条件。为使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要在馆舍建筑和馆藏布局及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他们提供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和及时到位的跟踪服务,这也是高校图书馆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2.辅助教学科研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辅助机构,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服务的部门。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时需要从图书馆获取大量的参考文献、提供信息检索等,学生们则利用馆藏文献学习并开拓知识视野。高校图书馆发扬人文精神,是更好地履行其对教学科研辅助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3.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
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不再是孤立的、传统的,而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社会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高校图书馆发扬人文精神,和其他类型的图书馆联合起来为社会进步提供知识传递和信息服务,提高每个公民的知识水平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扬人文精神是高校图书馆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要求。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弘扬人文精神
1.以人为本
实现以人为本,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未来图书馆需要的应是具有较深的人文修养、科学修养及敏锐的信息意识的新一代图书馆员,学历的高低、知识的多寡、言谈举止的雅俗、气质性格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都会对读者产生或好或坏的直接影响。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联系馆藏与读者的媒介。图书馆的馆藏要发挥最佳效益,读者要得到最佳的服务,都是靠馆员来实现的。因此,用开设专题讲座,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制定一整套注重人文关怀的文明服务措施;建立监督、奖惩机制,奖金与服务质量挂钩,来培养馆员的公众意识等,这样才能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2.读者至上
21世纪的读者服务将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图书馆员要完成从“文献资料的传播者”向“信息资源的导航者”的角色转变。高校图书馆在重视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读者至上,无私奉献,这本身就是人文素质的体现,也是对读者的一种人文教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可忽视。
3.人性化环境
创建良好的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师生们的求知欲,提高读书学习的效率。如在建筑形式、内部布局、标识、装饰等诸多方面,采用现代化建筑理念,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为读者提供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馆员工作态度热情、服务耐心细致、言谈举止亲切,师生们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无形中提高馆员工作的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4.开展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背景、性格和文化层次各不相同,使其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产生了不同,图书馆员提供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就应该有所不同。高校图书馆应针对每一位读者的不同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理念,体现了人文主义中对人的平等权的尊重。
总之,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生存之基。大力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是高校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思想保证,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图书情报工作,2004,(10).
图书馆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美国 公共图书馆 社区认同 管理 社会环境
1 引言
在中美交流过程中,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公共图书馆和美国公共图书馆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笔者以为,最大区别在于美国公共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的作用和影响非常突出,这在中国当下还无法看到。2006年美国图书馆委员会(Americans forLibraries Council)和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由跨党派的非营利机构“公共议程”(PublicAgenda)组织了一项全国性的关于21世纪公众和领导者对待图书馆态度的调查。调查结果很好地表明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认同:美国公众认为公共图书馆对于21世纪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92%的受访者同意公共图书馆对维护一个富有成效的、健康的社区是必要的;78%的受访者认为,假如公共图书馆因经费短缺而关闭,则对整个社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损失而不仅仅是影响其中一部分人,有受访者描述其感受“就像你把所有的图书都付之一炬一样”。对公众而言,图书馆是受重视的、运作最好的社区机构:公共图书馆获得76%受访公众的肯定,警察部门为68%,公立学校为56%,新闻媒体为50%,社区政府为43%。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电话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公众认同:2008年有超过2,17亿美国人认可或强烈认可公共图书馆提升了社区的生活质量,超过2,22亿人认可或强烈认可公共图书馆因提供免费的资源和服务,所以在给予每个人以成功机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公共图书馆得到社区认同的管理制度分析
2.1 管理决策机制保障公众权利
美国公共图书馆实施理事会、董事会、委员会等治理形式。这是一种开放、民主的治理模式,具有三种效用:①权力机构,讨论和制订图书馆总政策,决定一切重大问题;②审议机构,对图书馆一切重大问题进行审议;③咨询顾问机构,对图书馆经营管理起参谋作用。包括两种类型:监管决策型和咨询顾问型。
华盛顿州的图书馆委员会属于监管决策型,具有十项法定权力:聘用或解聘图书馆馆长,规定其职责、报酬;向立法机构提交年度预算,或证明其征税建议的合理性;租赁或购买用于图书馆建筑的地产或建设图书馆及配套财产;接受捐赠给图书馆的资金或财产;控制图书馆的财务等。委员会通过公共会议处理事务,并对外开放,任何人无需登记和无需任何条件都可出席会议。委员代表社区利益,作为看护社区钱财、知识和文化的角色而存在,对社区而言代表图书馆读者的声音,对图书馆而言则代表社区的声音。委员由所在城市管理实体或郡委会任命,但依法拥有自而无需对任命机构负责。
加州洛杉矶郡公共图书馆委员会属于咨询顾问型。委员会职责是为郡的决策机构即郡委会和图书馆长提供图书馆政策、行政、运作和服务等各方面的咨询,争取公共投入,并就任何感兴趣的图书馆事务提出建议、评论。具体目标包括计划会议日程、时间、地点,以利于广泛的公众参与,让公众可以交流和获取图书馆的充分信息。委员会有20名成员,其中110名由郡委会指定,每位委员指定2名成员,另外10名从图书馆所服务城市的决策机构日口城市委员会成员中选举产生。郡委会和城市委员会委员由公众选举产生,代表公众意志。因此,民选代表指定代表或亲身参与意味着公众权利在图书馆治理结构中得以保障和实现。
2.2 组织结构设计保障公众充分参与
仍以洛杉矶郡公共图书馆为例。该馆在组织设计上包括:公共信息办公室:负责对媒体进行公关宣传,对馆员进行与媒体、公众交流的培训和指引,与利益相关人士(郡、州、联邦议员)沟通联系、争取经费支持,为馆长提供公共事务宣传的咨询意见等。志愿者和“图书馆之友”部门:负责吸纳、招募和培训志愿者,举办年度性的表彰活动,鼓励志愿者参与、支持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以弥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宣传推广、推动建立“图书馆之友”组织,为组织的依法设立及其活动提供咨询,每年组织各“图书馆之友”之间的交流活动①。
2.3 图书馆内部氛围营造彰显公益文化
作为公益事业,美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得到基金、“图书馆之友”的支持。两者都是非营利组织,依法创立,其宗旨是为图书馆筹集资金,及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以支持图书馆活动。洛杉矶市图书馆基金成立于1992年,2008财年为该馆提供资助519万美元,占该馆年度总收入的4.2%。同年洛杉矶郡公共图书馆共得到78个“图书馆之友”组织、6 124个会员的支持,每一个社区图书馆至少有一个“图书馆之友”提供帮助。
在图书馆内,对资助者、图书馆基金、“图书馆之友”等支持组织的感谢和表彰随处可见,形式包括:以资助人士或机构名字命名图书馆、阅览区或活动项目,在门厅、大堂等显著位置镌刻基金会、“图书馆之友”会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名录,公告资助者名录,在公共区域设置人物像、纪念文字,开展年度表彰与交流活动等。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著名的研究图书馆作为19世纪三个私人慈善捐赠的产物,在大堂和其他各公共区域设置了大量的人物塑像和纪念文字对慈善人士予以纪念和褒扬;加州旧金山市图书馆将捐助者的名字镌刻在固定于大堂中庭的片片椭圆形玻璃上;伊利诺依州厄本那市图书馆新馆将资助人士的名字刻在地板上;洛杉矶市图书馆则别出心裁地将捐助者的名字刻在一排排弃用的旧目录柜柜面上。图书馆普遍在馆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褒扬和鼓励公益慈善捐赠的文化氛围,这是与我国图书馆的显著区别之一。
2.4 服务管理遵循顾客满意度标准,绩效评价重视社区影响力评价
美国图书馆界有众多的服务标准,既有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制订的标准,也有ALA、州图书馆协会制订的标准。以洛杉矶郡公共图书馆为例,该馆遵循的是由郡政府制订,各部门、各机构和社区合作组织所有雇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统一的“客户服务和满意度标准”。该标准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个人服务传递,包括五项具体标准;②服务获取,要求服务者促成客户对服务的便利获取,包括十三项具体标准;③服务环境,要求提供清洁、安全和友好的环境,包括十一项具体标准。该标准同时包括测评和表彰机制。
美国公共图书馆普遍重视影响力评价。以洛杉矶市图书馆为例。该馆2008年度报告即以“影响”为题,包括教育、经济、社区、文化、图书馆基金、地理等6方面影响力评价。在社区评价方面,报告强调社区图书馆欢迎所有年龄段的每一个人,为儿童、青少年、成人等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资源和空间,促使人们集中在一起学习、探索和共享信息;介绍社区图书馆的扩建和
重建工程,认为这些风格各异的图书馆建筑的存在强化了社区的活力;图书馆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为他们在课后和周末提供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和资源;图书馆基金实施“收养一个分馆”项目等。
3 公共图书馆得到社区认同的社会环境分析
作为社区中心,图书馆管理背后的社会环境更值得中国同行考察和思考。美国学者查尔德斯和豪斯认为,图书馆的利益群体包括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员、图书馆信托人、读者、捐赠者、上级主管部门官员、社区领导者等。笔者认为,美国由于采用以民众自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因此社区的每一个个体或组织都成为图书馆的利益相关者。热心公益、民主自治的社会文化传统,发达的市场经济形成的财富基础,税法、非营利公益团体法、为图书馆目的的财产税免除法等鼓励公益慈善捐赠、支持公民自治的法律体系,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促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促成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地位的形成。
纳税人:交纳财产税作为社区图书馆的主要经费来源;对选区的民选官员、议员和图书馆预算案施加影响等。社会环境:各级政府的财产税、特别税等法律;民主选举制度;重大事项听证会等民主决策机制=
志愿者、义工:为图书馆提供不计酬服务,通常在书刊排架、文献流通、少年儿童活动项目、表演展览活动、家庭作业中心和扫盲中心服务等领域提供支持,缓解图书馆人力紧张。社会环境:基督教有“感恩”、“回馈”社会的传统观念,国家有“感恩节”。感恩思想通过学校教育成为公民意识,因此,几乎全体美国人都会拿出部分时间来做义工、志愿者。
社区居民:捐款、赠书、捐赠遗产、房产;作为义工、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社会环境:热心公益的传统;税法规定,公益慈善捐赠享受个人所得税、遗产税与继承税减免等优惠。
民选官员、议员(决策者):年度拨款;专项经费支持;制订图书馆政策、法律;亲身或指派代表参与图书馆理事会、咨询委员会等机构的决策与咨询活动。社会环境: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和支持超越意识形态与党派。
“图书馆之友”会(非营利机构):社区居民组成独立法人实体,为图书馆开展筹款、售卖旧书、出租视听资料等活动,补充图书馆服务,资助文献、家具、设备采购,以经费、人力支持图书馆常规服务以外的项目活动。社会环境:公民自治传统;《非营利公益团体法》等支持公民自治、公益捐赠免税等政策。
图书馆基金(公共基金,非营利机构):资助文献资源建设;资助特定服务;资助具体技术项目;直接筹募资金。社会环境:美国联邦税法第501条款、《国内税收条例》第170条款等规定公益捐赠免税。美国税法有三个有助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税率的累进制、对高收入高资产者的高税率、慈善捐赠与公益慈善机构免税(基金会的增值收入和经营项目收入也免收所得税)。涉及税收减免的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1917年起实施减免)、企业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与继承税等。
家庭基金会、独立基金会、公司基金会等(私人基金,如卡耐基基金会、盖茨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款物捐赠;对图书馆具体项目予以支持。
公司企业等社会组织: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