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青年医生究竟是如何战斗的?看看赵久良就知道了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原创 界弟 医学界

  编者按:8.19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在2020年这样一个抗疫大年,“医学界”作为医疗行业媒体,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批中国青年医生:他们有的是风风火火的住院总,有的是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还有的是独当一面的副主任医师……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坚持、勇敢、隐忍、付出……阅读这群青年医生,感受一股向上的力量。

  2001年夏天,赵久良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入学不久,清华大学组建医学院,在赵南明老院长的感召下,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并脱颖而出,成为首批清华大学医学专业的61名学生之一。

  “如果当初清华大学没有组建医学院,您还会学医吗?”

  “会!我喜欢生物学,但更喜欢治病救人,与人打交道更有乐趣。”

  19年后的今天,赵久良成了同事口中“不得了”的青年医生,患者心中医术高超、平易近人的好大夫。还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二届“协和杰出青年”奖得主。

  因为杰出,外界给了赵久良不少光环。但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赵久良却说自己只是协和青年医生中的“大多数”,“我所做到的都是协和医生应该做到的基本标准。”

  “最难的不是疑难杂症的处理,而是如何长程有效地管理患者。”

  赵久良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他坦言这些大多是“终身性疾病”。最难的并不是疑难杂症处理,而是如何长程有效地管理患者。

  “风湿科医生可能要陪伴患者一生。所以除了疾病本身,医生还要指导患者如何处理疾病与生活、工作之间的关系。”他说,自己每次新接诊患者时,就会为该患者做长久的计划,不能只是解决患者当下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患者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怎样的。”

  赵久良(右一)是首届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青年委员会的组建成员之一

  在患者首次确诊疾病时,赵久良往往会多花一些时间跟患者和家属郑重地长谈一次,他会第一时间告知患者三条信息。首先,当下风湿免疫病本身是无法根治的,无需到处寻求“药到病除”的良方。其次,风湿免疫疾病是可控的,在一定前提下,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过上健康人的生活,工作、成家,甚至生孩子。当然,最后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务必遵医嘱用药,规律就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实现第二点的前提。

  赵久良非常清楚,在医患关系中,主人翁始终是患者,而医生是专业医疗咨询的提供者,“让患者从宣教中改变对疾病的看法,才能改变他内心的抉择。”

  赵久良

  “如果当时放弃了,也许就真的结束了”

  虽然罹患风湿免疫病的患者多数为中青年,但是一旦发病,往往来势汹汹,危重症极为常见。若延误时机,患者可能失去生命,但若处理得当,就可能出现“奇迹”。

  赵久良谈起这样一位患者。

  这是一位年轻的护士,产后两个月,突发多脏器损害、周身浮肿、无尿、急性肾衰、全心衰竭、呼吸困难、血三系减低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尽管医生第一时间为她明确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也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但她的病情仍然在进展,同时还继发了肺部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作为医疗工作者,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患者丈夫质疑她婚前对病情有所隐瞒,便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不告而别。农民出身的父母并不富裕,也并不懂得如何安慰患者,整日在床旁唉声叹气。患者表情木讷,她似乎想要放弃自己。

  但医生不能放弃。

  “毕竟你还年轻,毕竟是可治的病,还没有到说放弃的时刻,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坚持,你还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下午忙完了手头的工作,赵久良就坐在她的床边鼓励她。

  早上,赵久良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患者尿量,看着它从80ml升到100ml、310ml再到580ml,赵久良觉得胜利离自己越来越近。

  就这样,赵久良整整坚持了2个多月,这位患者也成了那段时间风湿免疫科住院时间最久的患者。

  “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奇迹就会出现。”患者逐渐康复,一年后病情完全缓解了,肾功能也恢复正常水平。如今,这位护已经回到工作岗位,重新开启了新的人生。回想起这一病例,赵久良感慨,“如果当时放弃了,也许就真的结束了,医生在处理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给予患者希望。”

  赵久良参加东亚风湿病学会(EAGOR)年会并获得国际青年奖

  细节决定成败

  如果说改变患者对疾病的看法、给予患者希望是医生的一种责任,那么在诊断时抓细节、探索疾病的蛛丝马迹便是医生的一种本能。“细节决定成败”,在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中细节尤为重要。

  赵久良曾接诊一位外地的小男孩,3多年的病史中,患者周身大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大,形成包块,反复就诊于多家三甲医院,先后取了4次病理活检都没能明确诊断,除贫血、炎症指标升高外,各项化验数据都大致正常。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患者选择到协和医院进行治疗。

  最初,赵久良也感到困惑,明明病变就在眼前,为什么多次病理活检都没能给出明确答案?似乎当前的实验室检查并没有给我们更多的线索,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赵久良拿着化验单一行一行地看,不放过每一个异常指标。

  患者血常规中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数值引起了赵久良的注意,“患者血常规的化验单上有个异常的指标,叫MPV,虽然这是每张血常规单子上都会有的指标,但平日里我们很少注意,小男孩的MPV是正常值的2倍多,平时很少有人会关注它。”

  顺着这个线索,赵久良开始归根溯源,筛查巨大血小板的病因,最终抽丝剥茧,明确一个极其罕见的疾病——植物固醇血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代谢疾病,植物固醇的沉积导致巨核细胞分界膜系统分化障碍进而出现巨大血小板现象。

  在赵久良的帮助下,小男孩做了基因筛查,最终发现对应基因突变得以确诊。病因找到了,小男孩很快得到治疗,并达到疾病缓解。

  这一患者让赵久良切身体会到关注细节的重要性,“风湿免疫科对医生临床细节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面对疑难杂症,医生应该下苦功夫在病例中寻找反常细节,探寻可能的蛛丝马迹。”自此,对于患者化验单的查看,赵久良又多了一份细致。

  严谨、博精、创新、奉献,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训。作为协和青年医生,赵久良为我们诠释了从医路上青年医生该有的状态,为患者他细致入微,遇到重症患者他迎难而上、果敢而又有魄力;面对疑难杂症他抽丝剥茧抓细节。若要为他找一个“脚注”,“有为青年”不为过。

  赵久良博士

  赵久良,博士,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教授,主任助理。主要从事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等风湿免疫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课题。已代表团队在全国学术会议发言13次,国际会议发言9次,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 13篇,获得日本风湿病学年会国际青年奖、东亚风湿病学会青年奖、国际狼疮大会旅行奖、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优秀论文奖、第二届协和杰出青年奖,目前任亚太地区风湿病联盟(APLAR)青委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青委副主委、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协和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青年编委。

  福利时间到!

  如果你有工作或科研上的疑问,还有机会获得赵久良博士的一对一回复!

  截止明天15:00,留言点赞最高的专业问题即可中选!

  欢迎各位留言提问~

  来源:医学界

  作者:刘珊珊

  审稿:燕小六

  校对:臧恒佳

  原标题:《协和青年医生究竟是如何战斗的?看看赵久良就知道了》

  阅读原文

上一篇:2020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人文社科版)
下一篇:这部片子开启了很多人的青春性启蒙,情色但不色情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