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代穷人没钱娶老婆,怎么繁衍后代?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原标题:古代穷人没钱娶老婆,怎么繁衍后代?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前言

  虽然现在我国年轻人的结婚率逐渐降低,但是婚姻作为人生中的大事,每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对其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而我国古代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婚姻观念,其中对于婚姻就讲究一个三媒六聘。

  但我们知道的是,所有的三媒六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彩礼钱,而那些穷人,他们是怎么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呢?

  作为底层的社会民众,虽然说他们家庭非常贫困,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到的办法,而这些办法却是有违伦理,在现代人看来更是封建腐朽没落的代言词。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古代有违伦理的“典妻”现象。

  古代典妻现象(上)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古代的婚姻习俗以及婚姻制度在经历多次变革以后,逐渐形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习俗。

  并且随着宗法制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更是形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婚姻观念。

  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大事,而古代也不如现在这样开放,你如果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不仅会遭到来自父母的压力,还会遭到来自社会舆论以及宗族的压力。

  当时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他们当中就有许多人因为经济贫困的原因结不起婚。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又迫使他们必须履行成亲的义务,如果不履行这一义务,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被人戳脊梁骨。

  面对这种情况底层一些贫困的百姓,就想出一些有违伦理的办法,而这个方法就是今天要说的“典妻”,就是类似于典当的一种行为。

  其中根据一些文章的考究,他们认为古代的“典妻”源于唐宋。但是实际上我国早在两汉到南北朝之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典妻”的雏形。

  在两汉这段时期,这种早期的类似“典妻”的行为,叫做“嫁妻”或者“卖妻”。

  它在汉代就已经成为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汉元帝的时候贾捐就曾经上书皇帝:

  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止,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

  而随着这个问题的发展,国家统治者也认为,不能让这种有违伦理纲常的事件频繁发生。

  汉光武帝刘秀就曾经颁布诏书,准备对这种违背伦理的现象进行打击。

  但是,他们制定的措施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案,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朝时期存在的“嫁妻”问题,到了南北朝时期也发生了演变,被称为“质妻”。

  其中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就曾记载说道:

  “浙江五郡,丁税一千,乃有质卖妻儿,以充此限,道路愁穷,不可闻见。”

  当时的统治者对此也只是进行了言论上的谴责,和一定程度上的打击。由于当时的国家久经战乱,人口尚需恢复,所以对这种社会问题,他们也只是能放就放,能松就松。

  并且当人们非常贫困的时候,伦理自然也得先放在一边了,在他们看来,没有子嗣的后果更为严重。如果自己这一家的命脉就此断绝,那么就是对父母就是最大的不孝。

  古代典妻现象(下)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典妻虽然是一个有妻子的人,因无力养活老婆,将其典押给一个找不到媳妇且需要传宗接代的男人,但是该女子并不属于后者,而仍然归属于典妻者,在期限一到以后,典押者还是可以将自己的妻子收回!

  那就有读者可能会问,我国以礼治国,当时的国家看着这种现象,就能熟视无睹吗?事实是有心而无力。

  并且随着后来中央势力的不断削弱,安史之乱、藩镇问题的不断出现。作为国家统治者,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公义,都是想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稳固自己的统治。

  想要解决地方的割据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那就必须拥有庞大的财力,而这些财力的增加就需要在国家正课之外另外加税。

  即使统治者知道这种方法就是竭泽而渔,但是他们为了稳固中央的地位,也只能如此。

  随着赋税的增加,百姓的负担也愈发沉重。这些底层百姓大量破产,他们为了维持生计也只能典押自己的妻子给有钱人,换取经济来源。

  其中,韩愈在出任袁州刺史的时候,就曾经将所看到的惨状上书朝廷,他在自己的奏折中这样说道:

  右准律不许典贴良人作奴婢驱使,臣往任袁州刺史日,检到州界内,得七百三十一人,并是良人男女。准律计佣折值,一时放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韩愈在上任的时候,放了七百多个典贴妻女以还债的贫农,可见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在上书的最后,韩愈根据自己的排查状况向朝廷说明,这些被典为人妻者多是因为家庭经济破产的原因所导致,并奏请朝廷,救助这些因贫典妻者!

  但是那时唐朝自顾不暇,这事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宋朝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儒家学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代有着许多著名大儒,其中就以朱熹最为出名。

  但就是这样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时代,他们针对底层出现的大量典妻现象也无能为力,并且这个时代的“典妻”,更加趋近于我们今天的所言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典妻”。

  在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中,宋代官员都是有着较高的学识修养。但是就在这样一些人中,居然也有我们今天所谓的“典妻”现象。

  在宋代历史当中,曾经对此事这样记载:陈了翁的父亲和潘良贵的父亲私交甚好,其中有一日潘父对陈父这样说道:我两人地位相当,但是有一事我却是不如你,甚至时常引以为恨。

  陈父听着朋友的如此话,他也是十分的好奇地问道,什么事呢?

  潘良贵说:公有三子,我乃无之。

  陈父听着友人之言,也是明白了原来是因为缺少儿子,看着他满脸的愁容回答道:我有一婢女前不久刚刚生完孩子,我今天就把她借给你,你让她给你生完儿子以后在还给我。

  于是,不久陈父回家以后,立即将这个婢女送给了这位好友,就这样潘陈两家的关系又更上一层楼。

  这种现象在宋代的高层都如此盛行,底层自然会更多。并且宋代不仅官员这样,那些边缘皇室还以租妻租妾为业,来维持自己庞大的花销。

  而宋代不仅上层存在“典妻”现象,民间也存在类似违背伦理的问题,在民间当时称之为“贴夫”。

  所谓的贴夫就是底层民众由于生活困难,纵容或者怂恿妻子与他人私通而收取钱财。

  唐代的典妻和宋代的典妻现象,两者虽然在内容上基本相同。但是唐代的典押者要赎回妻子时,是不用增加利息就可以赎回妻子。而宋代的典妻者是如果你要赎回妻子,那就必须加上利息才能将妻子赎回。

  随着宋代的灭亡,元代建立以后,统治者看到典妻现象严重违背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于是在元代政府就严令禁止此类现象的发生。

  但也终究是收效甚微,明清时期继承发展元代的法律制度,也严格禁止此类现象。其中明代更是规定对于典妻者明文要求杖80。

  民国时期,法律条文中也禁止此类严重侵犯女性权益的事件。但是由于那时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十分弱小,导致此类现象屡禁不止。

  而典妻现象真正得到解决,还是要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我国《婚姻法》的颁布,这种现象才逐渐得到解决。但是尽管如此,在八九十年代,当时我国内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边缘地区,仍然少数存在此类现象。

  那么,造成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典妻现象的根源和实质

  这种典妻现象存在的实质就是“古代女性没有地位”,在封建专制制度的荼毒之下,女性变成了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那么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正如马克思哲学里面所说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贫困是一切社会问题滋生的根源。

  在前面的史料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古代大多数出现所谓的“典妻”现象之时,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贫困。

  普通的社会底层百姓,在面临经济破产或者出现经济危机之时,就会选择“典妻”。

  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先贤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时候,那还谈何礼义廉耻呢?

  也正是因为经济贫困这个根本原因,才导致了典妻现象是屡禁不止。

  当然,除了经济上的贫困这个社会根源以外,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典妻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宗法制的“荼毒”。

  从宋代的那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不管是上至士大夫阶层,还是下至底层的民众,都是有着浓厚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婚姻观念。

  而当时许多底层民众,在这一子嗣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尽管生活捉襟见肘,却依旧要想尽办法传宗接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典妻”来实现愿望了。

  于是乎,许多女性就成为可以用金钱购买的“商品”,她们成为了封建制度荼毒下的无辜者。

  当然,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外,因为我国古代女性的地位低下,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这种社会地位影响下,女性们即便是面临不公和压迫,也只能顺从。

  并且,随着我国逐渐确立了“夫为妻纲”的社会观念以后,这一大男子主义也逐渐在古代妇女当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她们认为自己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作为一个女人不应该反抗丈夫,顺从丈夫的心愿就是最大的贤惠典范。

  而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妇女在家庭的经济地位也是处于极为不利的状态,女子不能出门工作,她们的唯一生活来源就是来自丈夫的收入。这种极端不对称的家庭地位,更加剧了妇女地位的下滑。

  妇女地位的加速下滑,进一步使得她们在面临家庭经济危机时成为牺牲品。

  总结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文明的历史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我国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但其中不乏也有糟粕。

  其中“典妻”现象的存在更是对我国妇女权益的极大侵害,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当中,她们逐渐变成了“牺牲品”。

  而典妻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还是要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我国婚姻法的颁布,女性的权益得到了国家法律的强力保护,才使得盛行多时的“典妻”现象得到了有效制止。

  毛主席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随着我国女性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妇女也开始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了重大力量。

  责任编辑:

上一篇:医院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和意义(15篇)
下一篇:朱莉与皮特的聚散离合,原来早就写在《史密斯夫妇》中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