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CCTV2 报道的「心理咨询行业乱象调查」,暴露了哪些问题?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2019年8月24日晚上,中央电视台CCTV2曝光了心理咨询师乱象的过程,讲述了来访者做咨询被伤害以及ACI考试培训的黑幕,这个过程让人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究竟心理咨询市场到底有多乱,背后有多少问题,政府该如何监管,才能让行业规范?希望各位咨询师以及来访者们各抒已见,谈谈关于节目的看法。

  CCTV怎么想,我不知道。它是一盘大棋中的一环而已。有人用“顶层结构”这个词,那么,我只能说,顶层结构动了这颗棋子,打算怎么下这盘棋,我不知道。

  我只是想说我观察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现象反映了什么,以及,被推向漩涡中心的咨询师可以做什么。

  每一次浪潮,都是愤怒的浪潮;每一颗石头,都被愤怒的人群所消费,从不浪费。因为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愤怒。

  “坏咨询师作恶多端,招摇撞骗,难道不值得愤怒么?”

  当然,针对“坏人”一定要去做些什么,但一定是“愤怒”么?

  反过来,当群情如此容易“愤怒”的时候,愤怒的群众一次次把石头扔向“坏人(靶子)”的时候,难道这不是一次集体的投射,集体的狂欢么?

  投射,就算投对了,也是投射。

  愤怒是一个很廉价的东西。世人只关心纽伦堡审判的结果,只关心战犯是否被吊死,因为解气。解气真的很廉价。谁会去读纽伦堡审判的卷宗?谁又愿意去体会1930年代发生过什么?那么去做的人,不会图“解气”,而是从中懂得了很多。

  弗洛伊德有篇论文,叫《超越快乐原则》,其中提出了“人追求快乐原则”的本能。套用到本案例中就是,人都有追求“发泄怒气”的本能,发泄=快乐,人都是被快乐原则驱动的。

  但弗洛伊德在文中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人一次次的回到痛苦的境地中去?弗洛伊德用外孙的一个行为来举例说明这种“回到痛苦”的反常举动。孩子会不断扔一个玩具,嘴里喊着“去拉!”然后不断地去寻找玩具,找到之后嘴里喊着“来啦!”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游戏是外孙将每天早上“失去妈妈”的痛苦在玩具游戏上的重演,玩具每次消失都代表着“失去”,每次找回代表着“重聚”。如果人“仅仅只是”遵从快乐原则,那为什么要上演“体验不断失去”的戏份?理论学家们觉得弗洛伊德在这里提出了“强迫性重复”的理论——强迫性重复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而我觉得,弗洛伊德在论文中的深意远远超过“提出强迫性重复”那么简单。弗洛伊德在外孙的例子中提出了“人有掌控痛苦的本能,为了掌控痛苦,人不惜放弃快乐原则”。所以这篇论文的名字叫“超越快乐原则”。

  什么是超越快乐原则?学术点叫“自恋”,大俗话就是“要脸”。

  为了长远的幸福,人得努力去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并且忍受痛苦,这是“自恋(要脸)”的表现。单单贪图快乐原则,不求甚解,只图解气,就是“自恋障碍(不要脸)”的表现。

  还是那句话:顶层设计打出CCTV这张牌是什么意思,我不懂。我只看到很多愤怒找到了“貌似合理”的出口,尤其是一些业内人士也跳出来煽风点火。每次事件都是观察人性的好机会。“投射,就算投准了,也是投射!”

  如果你真的相信你所学习的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有自己的规律,可以有自己的价值。那你需要做的就是“学下去”。用时髦的词来说,就是“保持学术”(不忘初心)。

  心理咨询专业,不管哪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哲学假设与实践,自成体系。保持学术,不用怕“众口铄金”。

  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是其中的经历者,超脱一点说也是“观察者”。不过,我们是“有影响力的观察者”。选择就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脚下。

  你可以选择“快乐原则”,加入狂欢,甚至还能跟40年前的“造反派”一样,从中渔利。(别忘了“出来混,总要还的”)

  你也可以选择“超越快乐原则”,守住理想&信念,把自己活成一个模板——保护自己的模板,保护自己的本来面目,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上一篇:阅读是最好的独处
下一篇:登泰山记赏析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