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哂录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奇谈怪论,谵妄执迷,夜有倏思,日有点滴,昏愦惰怠,疏懒随意,或遗主流一哂,或遇同痴人浮一大白。数月来倦困异常,聊录只语。本欲修订完善,以达逻辑系统之貌,然南越行急,时不我待,不如依这文字自然出生一般,混乱,无序。

  起源

  科学角度讲(所谓科学,即此时代世人多可接受之思维方式),大爆炸,氨基酸汤,进化论为主流,纵使疑点较多,然修补也勤奋,似乎愈加可信。‘伪科学’角度讲,主要源于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假说。即进化途中关键点由外部文明介入,可解释万物基因相似性,进化中断,物种灭绝及智人崛起。

  我猜想此间物质世界(一切可感知之物)之存在无始无终,其处于绝对混乱状态,最小单位为无限小之微粒---无生命物类,其遵循复杂原理,即随机生成一定‘结点’如元素,巨量元素再形成氨基酸,在其上再形生命的逐渐出现如病毒,单细胞生命,菌类,植物,动物,智人。智人目前为最大‘结点’。

  生命:即此间混乱世界形成的物质结点与能量和信息的结合,凡定义为生命者,其均有与能量和信息互动之能力。

  永恒

  生命,均有无尽无明地趋向‘永恒’冲动之事物,由于此结点才不会消失。此冲动无始无终,乃万物最原始且唯一动力。表象为繁衍,人类社会发展出‘灵修’概念,并与群体基因繁衍需求结合引申出宗教。

  物理永恒:即真实与物质宇宙,万物同岁,或可称为‘科学’永恒或形而下‘永恒’。以目前为止的理论,此目的不可实现,因此人们转而通过形而上方式追求,也即个体此一世生存无忧情况下,‘灵修’受人尊崇并大行其道。 万物对其后代的保护(父母之爱)与爱情(繁衍始因)为天下第一之动力,对于智人来说‘无后为大’永远为第一冲动要务,社会群体伦理也对伤害幼小始终保持最重反对。对老人的尊重保护则出于对历史验证后群体记忆所带来更大潜在益处的理性决策,但在与幼小的相比时,必然会选择幼小生存,此在文化上美化为‘希望’一词。

  概念永恒:即各种宗教向往的永恒及人类潜意识向往的永恒,其与基因之无限渴望繁衍同理,不过基因采取的是真实可见的方式,而概念永恒采取的是人类特有的‘形而上’方式。此类分个体和群体两别,个体当肉体生存状态处于两极时均易产生,即生活困苦和富有时易接受形而上形式追求永恒概念。群体追求永恒源于无国无家无个体的历史经验,依基因差异度对群体进行维护,因此古来凡牺牲个体为群体‘利益’(即意识到群体有更大机会传承---依群体与个体的更大百分比基因相似性---的理性选择,‘自私’行为会导致绝对失败后果。)者绝对被认定为最高荣誉,以此树立榜样力量的价值规范,优先保护群体传承,个体才会更加安全有利。

  群体与个体。

  群体是一个概念,即此间世界绝对混乱态势产生的一个‘结’,个体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此结依基因相似性达到质变点可理解为此间世界的菌类,植物,动物,智人。微生物仍属于混乱状态,仍是基础世界,其是元素的高级表现方式。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依‘血缘>村落>地域>国家>文化>人种>动物>植物’友好度降低。典型如战争中一方为英雄(无论是防御者---资源保护,还是入侵者---资源攫取),另一方则认为是罪犯,而更高一阶层的视角,从智人群体层面,此类‘内斗’是资源内耗的不理智行为,因此借助文化符号‘人性’加以制止。再高视角,如智人对其它生命物的扑杀以攫取资源也将被视为‘内斗’一种,如环保组织,但目前地球本身为一独立(目前认知)系统,因此零和效应是必然的,环保组织现象只是智人生存的一种冗余度体现,不可能成为主流。占有更多系统内资源永远是主题,但只有当零和效应运用过度伤及智人自身时,或者认知领域质变---地球不再是独立系统时,相关调整才会做出。

  能量与信息

  能量与信息为他方世界此世理解的唯二概念,二者是否为一物二体,尚需思考。

  能量初始为智人掌握为‘火’,因此盗火传说为所有神话崇敬之首,现实中则引发千年之久的农业革命及后续文化。但火是由其它物质的直接转化,其传输---即共享功能不足,不能达到此间世界的‘无限,混乱’之概念,因此‘电’的出现是智人努力的必然结果。电的出现则自然引发信息的‘无限’传输---即互联网现象,因此智人的能力有了质的突变。随后的革命质变应该是‘储存’,即记忆功能,同时信息的储存也将同时质变。目前只能储存抽象信息及二维信息,其它与人体感官相关的如声音(听---聪),场景(视---明)都是模拟态,再如温度,触觉,气味等仍无法储存。当人类达到使用能量使信息得以‘无限’储存时,其效果如时光倒流现象。如果能达到此地步,即意味着与他方世界的来去自由。

  能量在此世的直观体现方式为‘电’。其可测量,感知,但不可独立存在。智人与其它物种之‘智’的质的差异,在于其体内生物电的活跃程度,如冷血动物与恒温动物之质之差别。电力被智人利用以来科技发展,物种竞争力的质的飞跃可见一斑。

  互联网产生后,其根本性问题是解决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同时促进信息的储存方式。能量与信息被智人感知并利用程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会产生新的进化‘结点’。预计此结点将更加导致人类对万物根本性的掌控,及思维方式的极度自大,哲学上的第二次轴心革命。但此结点是将智人带领至新的阶段还是将会导致智人系统的瓦解,不可得知。

  针灸,也许为人体能量的应用之术,尚未为现代科学所认知。生物电,脑电波之类早为智人所识,是生命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

  信息。智人日常的看热闹,偷窥,好奇,之后文字发明后对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是质的变化,因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人类已然站立在万物之首,近代互联网发展后,网民的海量不分年龄与文化程度都难以舍弃,均是对于信息的潜意识无尽渴求。在个体与万物的竞争中,在群体与群体的战争中,信息的重要性都是第一位,无论强弱差距,知己知彼必胜。

  电。能量,此世觉察之基本表现形式,或许可通过此途使肉身之生物电与之合同,以顺利取往他方世界,然目前尚无确定之法,终是“我”思维局限与此世物理宇宙之主流桎梏,因此叹息良久,不如采取“湮灭”之法,投身大水中,一元素重归于一切混乱元素海中,以物理世界规则返回混乱重组,因因缘缘,不再应受“我”之思维局限。

  复杂世界

  此世界为绝对混乱状态,万物绝对一直保持。参考复杂科学理论,即有蝴蝶效应之偶然发生,此会被理解为宿命论,但无非是诸多偶然相遇之结果,非必然理论,结论。但由于其结果之影响远大于初始之因,容易被理解为必然,从而发展出成功学,或所谓科学成果---所谓科学成果往往在限定条件下,以人所当时认知设置条件,妄图寻求镜花水月的真理方程式,而由于其在一定条件下确实满足重复,证明或证伪的可能性而被大众认可。人类终其一生希望发现此世之绝对真理,由于惑于一定条件下的结果强化满足,而未曾承认此世之绝对混乱状态。

  人定胜天之说是必然有条件限制,由于对信息的越来越掌握,因此其在与其它种族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顶点位置。即可看出能量与信息之绝对重要性,即‘他方世界’的终极支配性。

  此复杂世界并非完全均匀状态,根据复杂科学理论,某因为导致某强大后果,即此世的混乱状态中有若干‘结点’,人类的科学研究会容易发现或解开此结点。比方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关键战役,是以时势必然造英雄,而英雄的最终产生才可以完结时势。又如人体疾病,曾有病菌说,即某菌引发某病,后又有基因缺陷说,认为针对某片段基因可治愈,确实,因此为‘结’,解开此结会明显对症状进行缓解或清除,但皆非根本之作,因‘根本’无法解,时间,环境,互动成熟时,‘结’仍然自动形成。

  命运

  古时人测命常会参考生辰八字,日月运行。原因为古时思维方式为维心方式,只求根据彼时科技文化发展程度进行的‘合理解释’,现今则过于追求‘证据(数据及逻辑)’,二者应有良好平衡才好,但目前却是走向另一极端,对‘神秘’的彻底抛弃与否定,如当日对牛顿力学的崇拜而未曾顾及相对论的视野,随着科技研究进一步发展,突破之日为对二者的平衡理解与运用。

  个人命运。他方世界与此间世界的互动产生生命,能量与信息的保留达到一定程度则产生‘智人’这个结点。日月星辰的变化时刻影响宏观能量变化,进而影响智人产生的‘灵魂’或者后来的‘命运’。其表现的表观基础形式为目前科技所认知的‘基因’。双胞胎的性格,外貌比常人具有极大的相似度,但并非完全相同,日后命运也绝不完全一样,原因在于其产生之时世界能量的混乱变化及日后与物质世界互动不可能完全一致导致。

  群体命运。其与他方世界无直接联系,乃是此间世界内部互动结果,如表观信息的使用,文化的产生,对永恒追求中(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合作还是竞争的博弈选择,以及此间世界混乱中在智人创造的虚拟事物中产生的大结点,如关键人物,关键战役,及此间世界能量运动偶然因素,如太阳对地球影响,冰川时期,天气变化,地壳运动等等

  简化

  人类锲而不舍地对世界进行‘简化’,妄图找到一种‘方程’‘理论’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控制,这体现了人类对于混乱世界的现实认识,并认清若随波逐流必然难以达到‘他方世界’的永恒宁静。此简化后的种种定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的竞争力,但同时也提高了自大感,即迷惑于对‘术’的追求。由于此世的绝对复杂运动,其根据复杂理论,其会在绝对均一的混乱中随机形成各种‘结’,即如人体疾病由某一片段基因造就的原因更大,或社会历史中某一关键英雄人物。解开此类‘结’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随之而来的结果,但对混乱系统整体并无影响。混乱界并不会因此改变,可参考‘祖父悖论’进行理解。人类追求的‘永恒’概念只有在他方世界方可实现,人类在此世绝对无法达到。

  由于简化作用确实有其明显可见的结果,即对‘结’的利用,解除,催化,对人类思维来看,其会不断地进行下去,并提高现实可见的智人种族这个大结的竞争力度。

  现实中常见的即为种种物理,化学定理,算法,模型等等,其由于在一定条件下的良好结果果,可验证,可为智人感官感知,因此为智人孜孜追求并意图破解此间世界之谜,如机械宇宙理念。此行为即忘却本心而惑于‘术’。

  他方世界

  喜欢这四个字,富有诗意美感。

  此为死后世界,或可比方如高一维的世界。如我们是三维世界,可以知晓二维世界是无法理解三维世界之事,我们此世之人也无法理解高维世界之事,即‘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高维世界与此三维世界紧密相联,无处、无时不在,但仅隔一层不可见但时刻紧密联系之薄膜,即生死之界。

  高维世界只可用‘猜想’二字。此间可感知世界与他方纯能量信息世界为全宇宙仅有二界,二界依概念上薄膜为‘界’,无时无距离联系,说是一界也无妨。其关系最典型表象为‘意识’与‘大脑’的关系。

  此高维世界即死后世界,是纯能量,纯信息之界。此界由中心至边缘,由至静至活跃。处于活跃态的能量以随机偶然状态进入三维世界,赋予人‘灵魂,智能’,人死亡后携带能量及信息(记忆)返回。由此解释人类的‘灵魂’‘意识’问题。核心至纯处为绝对永恒,无始无终无尺寸,即‘涅槃’‘了悟’。边缘的活跃能量可能会重回三维世界,但由于损耗及随机流动,因此其所携带信息损失大小不一,被定义为‘轮回’即可证被当世科学思维认定为伪科学的一些灵异现象,如某人忽然会说某种语言或对某情境某人有‘déjà vu’之感,可解释一部分所谓爱情的‘一见钟情’。

  人脑活动的生物电即能量,因此通过合适电流强度及方式,也许可助人类往返他方世界。或可为自死方式之取巧、侥幸选择。

  真正的灵修,即在此世界通过心理调和,达到‘灵魂’(个体能量,信息体)的稳定状态---模仿他方世界状态,此也为所有生物尤其智人的潜在最终追求,即‘平和,慈眉善目,无限包容,泰山崩于眼前不惊,无悲无喜’等文学上常描述‘大师’之态。但此态之达到甚难,原因为1,为‘文字符号’之‘术’所惑,过于追求灵修知识类。此知识类来源于文字或言说,在个体所研习知识达到一定阶段,超越多数个体达到质变时,即认为此态为真正稳态,即‘了悟’。2,惑于他人认可,终身伪装。

  光,即人类感官感知方式的结果,其本质为能量,诸多濒死案例皆反应其处于转换边缘时为纯光。各大宗教记录或宣扬的转换时刻皆使用‘强而不刺激之光’为景象。

  轮回,绝对之意在其为他方世界与此间尘世之永恒互动,他方世界‘灵魂’赋予此间肉体。相对之意为轮回为此间个体的随机偶然结合及‘灵魂’携带信息的随机多少。

  基因

  基因之唯一目的,即为最大化复制自身,即无法解释及难以克服之繁衍本能,其直接表象为极难克制之性快感,文明上表现为多位性伙伴需求,并由此产生各种冲突。

  但凡有足够资源,则大概率会扩大基因传承之可能性,如名气,财富,权力均可导致多位性伴侣。由于人类实质繁衍的难度(周期最长)及特点(即精卵互相的独占性),因此多占繁衍机会必导致文化上称为‘不公平’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各种冲突,冲突过多,不利于群体生存,进而影响个体繁衍,因此文化上发展出一对一匹配,因此现代来看,多占有繁衍资源的行为是为群体规则不容,但只要占有资源超过规则的操作一定程度,此行为几乎必然会发生。

  “垃圾DNA”这一术语是已故遗传学家SusumuOhno于1972年发明的,用来表示基因组中95%—98%的不编译任何蛋白质或酶的DNA。

  有‘生命’的万物基因皆有相似性,相似性达到一定数值时其外在表现将有质的变化,大的‘结点’如植物,动物,智人,小的‘结点’如狗猫鸡等。其解释可参考复杂科学理论。这些大小结点在-资源即无生命物质的基础上产生后,将产生占有更多资源以传承自身开始追求‘永恒’之旅,根据复杂科学理论,这些结点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抑制新的结点产生---即新的结点(物种)将不再产生,必须在系统的结点数量下降到某一数量点后重新启动,此即‘系统’的自洽,平衡元理。

  生存斗争

  人类与其它物种的竞争可参考威廉.H.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l)提出的“人类大多数的生命其实处在一种由病菌的微寄生和大型天敌的巨寄生构成的脆弱的平衡体系之中。”即可否直接由人体感官感知的敌对‘生命体’势力。我愿意再加上‘宏寄生’一项,即,即使可直接感知但绝无法直接改变干预的因素,如气候,地壳运动,其它天体影响等等。人类作为巨寄生一种,最可把握也为此类,无论原古现代,无论工具,均可与之一战,而微寄生,则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抗衡,巨寄生,目前更多是观测,事先躲避,能干预之效果乏善可陈,现今呼吁之零碳行动,只是资本与政治结合的人类自我欺骗闹剧而已,其在气候大运动的趋势下毫无意义。

  记忆

  记忆是人类之所以发展进步(所谓进步,指人类愈加容易凌驾于其他物种新方法和工具)的基础。因此能在‘记忆’上优越之人,极易为群体所敬重。如个体来讲,所谓‘聪明’即良好的记忆能力(储存及提取)加上偶尔的创造能力(类似基因之突变)。群体来讲,文字发明后,能读写者必受重用,因为可将‘记忆’通过时间和地点进行传递。科技发展后,除了抽象的记忆---文字,而更具象的信息也得到保存传递,声音,图像,气味,温度等人类直接感官感知信息均得到‘记忆’这些综合起来使得人类社会得到质的飞跃,从此进入新纪元。

  记忆即信息,此世由于能量处于极度混乱冲突,因此人之记忆必有损耗,即‘遗忘’。

  爱与性

  爱情。是指双方经过某种方式判断后,同意与对方一起繁衍基因,因此多数情况双方都会有强烈的交合冲动。其归根结底为物质方式追求‘永恒’的表现形式,由于‘爱情’具有平等自由特性,符合均一混乱元理,因此为世人普遍推崇,古时由于个体生存力和竞争力较低,因此需依靠群体记忆的力量,即长辈经验对资源占有预测的理性判断而采取对后代传承环境进行决策,无可厚非,近代科技发展后,个体生存环境发生质的改变,自由恋爱为必然方式。

  ‘一见钟情’,其源于过往个体的生活经验判定及‘轮回’的信息留存。

  ‘门当户对’,历史验证更高概率形成有利传承的实际物质环境确定,理性选择。在个体生存容易,上一代经验不再更多依赖于个体而转移至社会团体共享的现代社会,‘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共同主动参加某一组织,活动,刚更容易在其中找到繁衍伴侣,因其共同主动选择了同一种活动,即认可此活动是有利个体/群体传承的价值观,有共同的选择前提。

  ‘出轨’‘变心’:1,对现有共同基因传承对象的非完全满意。2,增加传承机会是本能驱动,机会成熟时,行动机会可能性为必然。

  由于人是成长的动物,个体生存经验的不断增长,导致理性选择的不断变化,经过时间验证后,彼时曾合适的伴侣经此时理性判定,认为对方稳定传承基因的优良性/安全性降低,因此需重新选择。但由于出轨行为会导致他人丧失传承机会,因此不为群体规则所赞同,但可见的是其并不鲜见,且并非群体极端反对。

  ‘多位性伴侣’,即增加基因的传承可能性。因此只要具有攫取资源的能力,如财富,名声,权力等处于群体顶端的能力,一般都会选择更多性伴侣。但由于群体个数一时之间为有限,占有过多传承机会必导致他人丧失,此比率为1、9开,因此形成的伦理价值观为受贬抑。另外从群体基因传承来说,单一基因种类传承也因减少了冗余度而会增加风险,因此经时间验证后,‘占有多位性伴侣’为群体主流规则所不允许。

  ‘临终投资’。生物界性活动名词,即一种在绝对恶劣客观环境下仍然进行性行为的欺骗性活动。人类中老女人表现为穿着装扮艳丽,老男人虽然精子质量不如年青,但由于男性躯体的特殊性也仍然会采取临终投资形式,即老色鬼现象。另外如生存状态极差状态的男女均会长期或适时进行此类‘投资’,此时的理性将完全为元始冲动所掩盖。此类行为虽不为主流,但也是人类,生物的无限复杂性的一种必然体现。

  极小比率所谓的‘柏拉图式’‘同性’及‘僧侣’情况。其均拒绝实体的基因传承来追求永恒,貌似与基因繁衍无关,实出于1,其默认物质基因的繁衍可能性过低,如身体,财富等。2,其超越物质基因传承追求永恒的方式,采取以纯精神方式,类似僧侣行为。此世科技发展巨大,个体物理生存可能性极大提高,而‘科学’无法满足个人追求永恒的最终需求,因此‘灵修’现象的泛滥为必然现象。3,其从群体基因传承角度出发,甘愿丧失个体,此点之理解须将群体基因视为一活生物体,此等‘崇高’行为由于失小利大,因此为群体所赞赏推崇,也即‘舍己为群体’之义。此点之理解已由时间验证。为何如此的原因在于,基因的相似性由个体至群体逐渐减小,血缘>村落>地域>国家>人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物>星球,友好度依此逐渐降低,而一定物理条件下,资源有限,即保证传承的可能性有限,因此为世间争斗,战争之根源。

  父母之爱。维护后代进行基因传承方式追求永恒为必然之事,其依据基因相似性与群体常发生冲突,如大义灭亲,自私。

  博爱。依基因相似性在群体内部运用‘合作’方式进行追求永恒的方式。智人由于肉体的天然劣势,与其它生命进行资源争夺时,经历史经验形成,‘合作’是最佳方式,但当个体能力大于群体平均能力一定程度则必然会采用‘自私’方式。对弱者的同情关爱原因为智人历史经验证明,及个体出生时的绝对混乱原理,必须尊重并保护差别性(智人意识到所谓弱者可能只是暂时现时状态,未来变化后并不绝对),此差别性也即生存冗余度,不会因同一性过大而在面对某一危险时产生群体暴毙现象,也即‘红后效应’。

  自由主义。

  智人社会科技发展一定程度,如现世,即个体肉体生存不再是主要压力时,自由主义必然产生,其产生原因如上述,个体意识到形而下追求永恒之不可得,而尝试采用形而上方式追求永恒,物质条件的保证(宏观)给予智人此种可能性得以实现。群体来看,原因是此间世界的绝对混乱,即无限可能性原理,当肉体生存无压力时,智人超越群体利益,规则而自然产生的‘异想天开’的‘生存’方式在物质条件允许时必然爆发。古来对‘自由(如恋爱,即繁衍方式的选择)’的歌颂,即对此间世界无限混乱原理的默然认可,希望以智人的无限差异应对此间世界的无限混乱。

  冲突

  冲突的根源在于生命物的有限与永恒的无限之间的矛盾。智人的冲突直接来自追求永恒过程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

  此世冲突直接表现为各‘生命物’对资源的争夺。参考威廉·麦克尼尔 William H. McNeill观点,分为微寄生microparasites---智人与常识无法直接感知之生命体的竞争,微生物。巨寄生macroparasites---常人与常识直接感知之物的竞争,如人,动物。我添加‘宏寄生’megaparasites---即与无机之物之竞争,无机之物无意争夺资源,但其运作会极大影响智人的资源战争,如气候,地壳运动,天体影响等。此类随机活动绝对超出智人能力,而往往产生决定性作用。如造成迁徙,灭绝,生存方式转变等等。智人处于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与二者交接有灰色地带,如抗生药,卫生习惯;如修建水库,地下水,油气抽取,绿化,太阳能,风能,宇宙探索等。

  伦理,善恶人性

  皆为相对的,其判断方式为‘冲突’中最有利于‘追求永恒’的选择。

  所谓人性善恶,为冲突中个体认为在当前时间点或一段可见时间内有利于传承或资源获取的‘理性’的选择,决策,但由于个体经验不同或后期客观条件的变化造成彼时相反结果,则为群体记忆为‘恶’‘蠢’,反之达到预测结果则为‘善’‘好’。依血缘>村落>地域>国家>人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物>星球顺序,善恶变化不一,如近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杀戮,站在本国本种族来看,施行者为‘善’‘英雄’等应受到本族群文化尊崇,但站在更高的人类整个族群来看,杀戮为内斗内耗,不利于整体人类的竞争力提高,应受到贬抑。随着科技发展,地域阻碍的逐渐消除,信息传递的平坦化,‘人类共同体’概念逐渐形成,因此近世更提出‘人性’概念,并随着对地球宇宙更广泛的探索,也扩大了‘生命权’的包含范围。

  因此当,所处族群,时间点,物质条件,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后,这些价值观必然改变(例如包办婚姻,忠君,民族主义,种族歧视等),而彼时彼地多数人不会有任何不适(少数不适者只因其智识上或族群潜意识上站在了更高更宏大的角度,这也恰恰反映了世界的复杂性,即个人出生的随机与无限变化性,而正是这种复杂性也是所有生命物的‘冗余度’,增长在各种情况下的生存的可能性。)文化上使用‘进步’并定义其为褒义,正好反映了智人文化的‘粉饰’与欺骗功能,个人认为使用‘变化’更中性中肯些。

  榜样

  群体行为产品。智人学习行为必须之物,只要达到群体瞩目程度,皆为榜样,其过程中损害过多他人利益,为群体不容则定义为文化上的贬义,为群体的‘坏’榜样,反之亦然。环境物质条件不同,及此时段造成虚拟的‘文化’暂时‘价值观’不同,榜样的褒贬同样会有暂时的反噬。如‘笑贫不笑娼’‘读书无用论’在不同时段群体的态度。

  炫耀

  1,宣传功能,强强联合将有利传承成功概率增大。2,榜样,群体需要学习如何提高资源占有之术。3,威慑,多资源即多力量,犯我者必事倍功半。

  专注

  常人专注度影响事务成功率,即调动自身即世界能量信息,达成一小“结”,专注于“实/术”。灵修之专注于“虚”,即纯能量/信息,二者外在相似,本质不同

  周易

  周易是一部哲学与科学结合之书,并非由某一卦像而来预测之术,因此其包容天地万物。我的感觉是某一卦象并不应该由蓍草来卜,而应该是卦者在某时观万物了万事后心中自成一卦,然后根据卦辞抽提内容进行预测。所有卦形应系统来看,组合而包含万物一切,因此所谓卦形,只是个由头,为某一典型景象,关键在微言大义,在如何互相进行解说,不可单一而论(与复杂理论类似)。其卦辞我想是远古时间验证后的抽象之物,大概率事件,但其整书逻辑自洽,因此也不会放过小概率。这些感觉是比较能接受但也有些局限,玄一些的话,我曾猜想周易之术可能是智人学习高等文明后的一个成果,(不恰当的比喻如当初汉译梵文经书,现在看来,其实颇难解读。)此高等文明来源说原因一是周易确实经过万千年时间检验,非伪非玄,二是近代的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假说,我比较认可。

  梦

  由于此间世界为纯混乱之世,智人本体为相对完整之‘小世界’,也即此世之一‘大结’,相比动物‘小结’,植物‘更小结’,微生物为混乱物,点,不宜称为‘结’。人与世界的不断进行能量与信息交换,达到一定态势后,智人肉身系统濒临崩溃,必须切断与此世之联系,此时即人根据器具天生资质不同,在不同长短时间后必须睡觉,梦为切断状态时人体自有系统相对独立时,能量与信息的自我平衡调整时衍生之物,为绝对虚妄。梦有时的预测功能为现实能量信息随机生成之物,与现实世界的偶然相符,不是必然,是绝对谵妄。

  活着

  活着的目的,占有更多资源 – 传承基因 – 追求永恒。

  占有资源导致自私,贪婪,等种种贬义词汇

  传承基因导致1,个体与群体基因传承冲突,即忠孝必不能两全。2,占有资源的竞争。3,性伦理词汇(参见爱情)。

  追求永恒分为,物理条件与生存需求在一定阈值下容易产生僧侣型形而上行为,阈值内为普通人通过繁衍行为,阈值上多倾向于灵修,宗教型行为。不排除三种行为小比率在三种阈值内闪现。

  智人虽比万物有了质的突破,即了解‘虚’的知识,但由于其承载物仍为‘肉身,皮囊’的物质实体,因此潜意识仍会选择实体传承的追求永恒方式,也因此世人在有后代之后,百般爱惜并为之愿意奉献一切,而如果后代有‘出家’念头,即‘慧根’,家长必不赞同。原因是常识理性的思维方式限制,此思维方式即近代机械宇宙的根源,即凡事讲证据,讲因果(局限性表现,必眼见才为实)逻辑(由因果论导出),而肉体传承为实见之事实,人类思维的局限性自然接受,也即常识理性的一切无限之统御力。务虚方式寻求永恒无可见之证据,难以服众,因此世俗内通过此方式甚稀。

  ‘慧心’猜想,为他方世界‘转世’后深层潜意识已明了世俗的物质肉体方式追求方式为‘虚妄’,绝不可实现,因此少年时或机缘点亮时,会坚定不移采取此方式,古来真正的高僧大师皆为此。

  世之孝,乃为历史验证,保存记忆可提高生存竞争力,是为追求永恒之明智之举。科技发展后信息储存及传递大于个体效率情况下,不孝,可也(是以近世更好发展出社会福利政策,即依靠记忆经验之举已由个体转化为群体行为,人类共同体之形成指日可待。)。慈,为肉身传承追求永恒之近视之必然,不慈,不可,但未必智。

  佛教

  佛教是哲学,而在文化的作用下粉饰为具有‘神’体的宗教。所谓‘神’原本概念应为‘榜样’,榜样学习也是智人的‘本能’之一,通过群体间互相学习的本能提高个体和群体的竞争力,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承。

  文化(此处定义包含文学、哲学,科技,伦理、社会规则)好的方面为促进群体记忆,而记忆即站在过去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能力,群体记忆---即文化为智人所特有,其可极大提高群体占有资源的能力。坏的方面是粉饰,也即佛教通常所谓的‘虚妄’之义,智人由于极好地提高了竞争力,其传承力被时间和事实所证明,但同时也使智人偏离初心,从追求本源‘永恒’之义而转而追求‘术’的力量感和即时感。如占有资源是为了传承,传承本心是追求永恒,但资源的占有也会逐渐转为对数量的继续追逐而忘记初心,如金钱,权力,繁衍对象等等。此坏的方面皆因对‘文化’一物的过度崇拜,粉饰,光环作用,如对‘爱情’一词的过度文学美化,而‘爱情’归根结底为选择传承对象的一种表现而已。

  佛教首先通过戒除人体的直接肉体欲贪,逐步破除‘虚妄’,是可行的修行方式,希望藉此达到体内能量与信息在与外界互动时仍保持绝对平静,也即模仿‘他方世界’之状态而最终到达彼岸,即无论何种思想理论,均希望在肉体湮灭后最终达到‘极乐世界’rest in peace.

  修行。如幼小即开始务虚修行,即采取纯佛学知识及思虑,貌似近途,实难成,除非轮回后信息大量保持者。正常的修行应是已体验尘世诸行诸般苦,然后能舍能弃,再务虚而成方为大智慧,如释迦摩尼。如少年隔世修行,则应如禅宗所言,修行在一呼一吸,一茶一饭中,该吃吃,该睡睡,即深刻体验尘世生活细节,再联系务虚佛理,有得方有弃,无得无可弃。慧心者,前世重要信息轮回保持者,即坚定回归他方世界之心。人之苦,即尘世肉身感官之欲及群体记忆形成之文化粉饰后的虚妄欲念,与追求永恒的元始冲动之间的冲突。

  杀生。这是终止其它个体或群体对个体生存竞争的最彻底做法,佛教戒绝此举,实为符号之用,以此来警醒1,肉体伏承追求永恒之法不可取。2,万物生命者也为轮回之能量信息携带者,破坏之术会导致此间世界能量更趋混乱,个体更难达到平静之态,是为明智之举。但由于只是不杀生动物而仍食用植物,因此并非根本之举措。

  死刑

  由于个体基因产生之绝对混乱性,即产生人性之绝对不同性。从人类族群传承冲动的元始冲动来说,所有违背此点者皆被定义为‘伦理’上的负面意义,因此确有处于一临界点后的‘坏’是不值得‘存活’,即‘绝对邪恶’事实存在,此即我对‘死刑’的支持原因。西方近代文化对‘死刑’的反对声音是由于科技发展后,个体日常生存不再是人类考虑的主要问题,从而在‘文化’上所产生的一种自我迷惑的自大,而后粉饰后产生‘绝对自由主义’及所谓的‘生存权’。反对死刑同时被粉饰为虚无的‘希望’---实为‘侥幸’,或理论上甚至借助‘复杂理论’产生的假‘宽容’文化。

  丧葬

  隔离葬:如棺葬,土葬等。1,文化现象,源于历史经验证明,他人记忆于群体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有利而形成的榜样方式,同样的价值观如尊老。随着知识经验的更易保存提取,信息的更易分享流通,此类尊崇方式自然减少。2,经验证明,隔离可减少对生者疫病影响。

  火葬:1,文化原因。源于智人对能量的初级掌握后,逐渐明了他方世界为纯能量纯‘光芒’之界,因此采取处理此间生命体之尝试之法,具有强烈的宏大感和终结感。2。此法比隔离葬更彻底减少生者后期疫病影响。

  自然葬:水葬,天葬等。此类符合无限回归无限元理,即混乱界所形成之‘结点’(生命体)重新崩散回归混乱元素态。应为最理智合理之法,符合相对独立系统之地球之自洽方式。海葬为最推崇方式。

  文化

  个体-家族-村落-地域-肤色-国别 的是个性至文化的发展途径,文化是人类发展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其益处是使‘人’逐渐凌驾于其它物种之上,对资源的越来越占有,从而实现‘人’的不断传承以追求‘永恒’概念。其弊处是粉饰而产生迷惑,自大,反而丧失追求‘永恒’之目的而追逐其手段。

  中国人的概念源于地域及此基础上逐渐积累沉淀的‘文化’,‘国家’概念产生后又以此为桎棝,所以应该并非‘政治’之定义。

  劣根性,即从‘人种’宏观大角度而言,其不适于繁衍传承的一些现象。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沛,因此容易产生‘夜郎自大’之感,表现为常见之好了伤疤忘了痛,懒得记仇。观韩国之全民仇日情绪,而中国早已踌踌躇躇可见(文化此时粉饰其为‘包容’,对世界整体人种概念而言,是好事)。但由于资源丰沛造成生存冗余度高,因此小地域族群容易崛起,因此内斗极易发生,即改朝换代频繁,此也即中国人不团结基因文化之形成。而对比韩国等小岛或资源贫乏之小国,其基因更多是团结,因过多争斗不利于种族传承,长时间历史验证容易形成零和结局。

  留白

  留白之意为对象留下更多空间,且保持谦逊之心以希从阅者中学习,并非自愎,傲慢,藏掖。智人发明记录记忆的文字及其它形式后,更在其上发展出‘符号’将信息简化,其一定程度上简化此间世界的复杂性方便人类应用掌握概率事件,但同时也引发过度留白,及归类后的狭窄性。

  民族主义

  源于群体传承之竞争,依个体-家族-村落-地域-肤色-国别(国家为现代人类文化产生的虚拟事物,不同以往,不会长久)顺序改变敌对程度。近代科技发展信息储存与传递跨越地域和时间,此民族主义将逐渐平息,新冠事件的民族主义潮流反噬只是回光返照,人类共同体将在指日可待。

  恶劣老人现象

  实在是由于新中国的缘故。此新乃绝对之新,数千年第一次底部阶级翻上并稳固,而底部人群文化知程度较差,退休后,国力日强,城市老人无需为生计发愁,也无需为养育下一代发愁(计划生育),本身文化修养低,则不会选择相关活动打发时间(即安静,礼貌,修心的文化文雅方式),无所事事,因而采取如广场舞之类(满足群体归属感,自我存在感,被认可(知)感,及对群体(即国家)有功(个体)自大感)活动,而从不在意干扰一切他人。此现象起源于40-60年代生人,应终止于60-70年代生人。因此‘礼仪之邦’重现应在2030年之后开始,‘礼仪之邦’的重现在扫除人这个物理因素后,也得益于国力日强,深植于中国人集体基因中的‘礼节’文化必然反噬。

  老人讹人现象源于黑猫白猫后造成的主流价值观扭曲问题,其战胜中国传统‘德’字,而以‘财’字代之。讹人之老人家庭多是中低等收入。

  生育率降低

  原因,物质生存不再是问题,寿命延长(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尤其更相近的动物类,而植物的生存能力更弱),造成对传承的敏感度降低,生育年龄的必然后移,而生育又受身体年龄限制,身体的不适应与生殖敏感度形成的这种冲突又可由‘文化’‘灵修’这些东西进行欺骗/掩盖。因此科技发展,生存能力强悍后,生育率下降为必然。所谓越穷越生,其实是在生存状态严酷情况下,最原始冲动必然要求增加后代以期增加传承可能性,此事非所谓‘理性’可控制。(所谓理性,不过是个体基于自身经历/他人经验(知识,群体行为一则)所做的最可接受获取资源,保证传承的选择,因其天然的局限性,因此未必‘最佳’)

  宿命论

  人出生后,灵魂被逐渐赋予完整。即比方如植物之种子,环境之力量可使豆无法生豆但绝无可能得瓜。是为宿命论的要点为其具有绝对的可能性与绝对的不可能性。认清此点,可减少一些苦,得坦然。

  (现在回顾一下,有些过于简略甚至‘矛盾含混处,也还应有更多文字符号可以乱弹,留待相同傻痴人吧。 Au revoir là-haut )

上一篇:最新古典文学的文学特色 古典文学介绍(27篇)
下一篇:少子化或出生率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