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那些年的“最好历史剧”排名,太平天国落榜,大明王朝第一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趁着春节假期重温了下历史剧《朱元璋》,以前认为这部剧还算不错的,回看却发现槽点不少,很多细节太不讲究了。

  2006年播出的《朱元璋》由冯小宁导演,胡军、剧雪、郑晓宁、杨洪武等演员联袂出演。整剧从天下大乱的元末开始讲起,讲述了自幼父母双亡的朱元璋从乞丐、和尚到参军,然后建立大明王朝、治理大明王朝,最后跟着夕阳走向了自己的人生终点。

  《朱元璋》这部剧粗看的话还算是不错的历史剧,基本做到了历史剧要求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点是难能可贵的。演员的表现也比较给力,胡军演的朱元璋就很不错,年轻时有文韬武略,懂得知人善任,体现出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有时候也会耍下驭人手段,杀伐果断,狡黠一笑满是帝王的冰冷一面。

  再看看郑晓宁演的刘伯温,他是智者的化身,也是理想信念的追随者,当然也是个悲剧之人。虽然早已预见自己的结局,却又无可奈何,经常挣扎着用各种方法来脱离权力中心以求自保,到最后却越陷越深,以至于凄惨离世。明知伴君如伴虎,但在古代诚如刘伯温这样的大智之人都逃离不了君臣的恐怖,或许死了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解脱。

  主角刻画的不错,演员演技也很到位,但是最近仔细看了一遍后却发现《朱元璋》这部剧的部分细节太不不讲究,尤其是配角的造型和演技更加不敢直视。比如剧中光头的陈友谅、莽夫般的徐达,还有将蓝玉的事迹移花接木,这些有尊重历史了吗?还有一些不符合时代的台词,比如“扬州三年复兴计划”,难不成现代的党政报告用词是借鉴古代的?亦或是又玩起了穿越?这些内容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甚者已罔顾历史事实了。

  如果是以历史正剧的标准去看《朱元璋》这部剧,只能说是一部还可以的剧,但如果是以商业片的标准去衡量,可以说得上是优秀了。说到底不是剧本的问题,更不是里面的演员演技不行,反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看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剧了。既然《朱元璋》这部剧“不香”,那么我们不妨重温那些年的“最好历史剧”,顺便给这些优秀的历史剧搞个排名。

  以下排名包含孜然大量的主观意见,大家如有不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TOP10、《贞观长歌》

  豆瓣评分7.8

  上线年份:2007年

  剧集数:82

  将《贞观长歌》放入榜中,孜然其实纠结了很久的,主要是感觉《太平天国》和《天下粮仓》这两部剧也很优秀,不知道怎么抉择。最后孜然还是选择了唐国强主演的这部《贞观长歌》。

  《贞观长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剧中美女很多,哈哈,见笑了!花了2年时间才制作出来的这部剧确实是饱含工匠精神的。整个电视剧82集,但是并没有给人一种冗余拼凑集数的感觉,各剧情内容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勾心斗角的宫廷争夺、家长里短争风吃醋争权夺利的皇室后宫演绎出来的不正是中国历史不断追求的皇权至上吗?

  剧中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到位,特别是侯君集这个角色,将一代名将不同时期所拥有的傲骨、傲气、嚣张跋扈和虚伪演绎的淋漓尽致。侯君集通过赫赫战功不断取得唐太宗的信任,最后却和太子李承乾一起谋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除了剧情和演员的演技外,再看看里面道具的一点小细节。写的是小字而不是大字、睡的是垫子而不是床、吃的是真实的饭菜而不是菜模......

  TOP9、《康熙王朝》

  豆瓣评分9.2

  上线年份:2001年

  剧集数:46

  《康熙王朝》这部剧从顺治帝最后一年开始讲起,讲述了玄烨登基后通过除鳌拜削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准葛尔等一些列励精图治开创盛世。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是收复台湾和周培公绘制一张完整的地图这两幕。

  为了收复郑氏家族统治的宝岛台湾,康熙派姚启圣去福建,要求临海30里内百姓内迁。按规定每个百姓都会有对应生活补贴,还有土地补偿和税收优惠。但安土重迁的当地百姓不愿意离开,不配合朝廷开展工作。一波三折以后,姚启圣终于说服了当地百姓迁移。

  当那些百姓们手里拎着锅、赶着牛,把家里的门上了锁,离开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巢,整个村庄变成了一座空村时,我的脑海里交替出现着两个场景。一是当代社会我们“喜闻乐见”画着红红圆圈的“拆”字;一是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编徐列老师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里,南方人物周刊想要为那些小人物留下一些底稿。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然而每个生命被分配到的注意力却实在是太微弱。波澜壮阔的时代里,黎民苍生不过是沧海一粟。或者说,他们不过是统治者的野心实现的载体。没有人会在乎每一个生命的百味杂陈,大家都是时代洪流里的一颗小石子,幸与不幸全看老天安排。

  除了收复宝岛外,周培公绘制那张完整的地图也是让人动容的一幕。经过数年鏖战转败为胜成功削三藩后,康熙为防止周培公功高盖主,把他赶到了西北。明白如他,兔死狗烹,历代君王,概莫能外。或许他自己从一开始便就预见了自己的结局。只不过最后当他缠绵病榻数年,呕心沥血十年,为康熙绘制了一张完整的康熙地图,并最终死在一个深夜时,还是会叹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统治者的眼里,当你的使命已经完成价值已经被剥夺完,死便是你唯一的结局。怎能不心寒?只是这君臣之间的狠与忠像一对讽刺的对比。

  TOP8、《东周列国?春秋篇》

  豆瓣评分9.4

  上线年份:1996年

  剧集数:30

  这部剧由于年代稍久,也许很多人没看过,但用年代久远来掩盖这部剧就不可能了。顺便说下导演沈好放的其他巨作,最为出名的应该是《三国演义》了,他是《三国演义》的导演之一。

  整部剧将荧幕上的话剧表演艺术表现的恰到好处,演员的表演、对白都非常优秀,值得反复回味。小时候看这部剧看不出啥来,当时的自己太幼稚,只知道“看戏”,看不出其中的衣冠仪礼、百姓生活,都是相当严谨的复古表现,堪为典范,绝非今日那些淘宝款、古风款的花里胡哨的廉价虚假的古装戏能比。

  看古装戏,首先要看的是那一份苍凉粗粝的意境,越是质朴,越显得古意盎然。这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情结,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古典、对历史的美学体验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体验就会不同。

  TOP7、《贞观之治》

  豆瓣评分:9.3

  上线年份:2006年

  剧集数:50

  如果你用心去看剧就会发现其实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好的历史剧了,这是用尊重历史的态度和尊重观众的态度拍出来的历史剧,这是可以当记录片看的历史剧,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剧。

  剧本写得好,演员的表演也很让人满意。唐太宗老人家也被人演了N遍了吧,有的演员年龄比唐太宗死的时候还要大。这部剧里可圈可点之处太多了,一一说来够编一本书的,孜然随便挑几处说说吧。

  剧中详细的表现了贞观时期多次重要的政治讨论的场景,可以说是活的资治通鉴了。至少贞观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我是从这电视剧里才知道的。

  道具做的太到位了,绝对是少有的准确,精美的唐代画面。唐代的木构建筑,唐代的麻布衣服,唐代的矟,唐刀,甲胄,实在是举不胜举。唐人的衣食住行,坐卧方式,都能真实的再现,有很多器物是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剧里。实在是赏心悦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部很干净的历史剧,没有像很多所谓的历史剧一样,除了男人勾心斗角,就是女人争风吃醋。这部剧告诉大家,我们中国人的祖先,除了勾心斗角和床上那点儿事儿,还是干了很多正事的。

  最后觉得剧中的一句台词最能代表这部剧的精神----"贞观要有贞观的样子”。

  TOP6、《大秦帝国之裂变》

  豆瓣评分:9.3

  上线年份:2009年

  剧集数:51

  该剧改编自孙皓晖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1:黑色裂变》,以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为主角,讲述了先秦艰难的奋斗史。其实关于先秦时期的内容,史料极少,只有春秋和战国这些有详细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才终于可以让人们对于这一历史时期,有了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就像百家争鸣,如果单单只放在历史书上,就是干巴巴的四个字。

  当然我也知道剧里肯定会有历史错误之瑕疵,比如:秦孝公时期中原还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队伍,作战是以战车和步兵结合为主,赵武灵王改革后才有了中原真正意义上的骑兵作战,但是剧中出现了几次的骑兵冲杀明显就跟历史不符。但是,里面的人物、对话、思想、谋略无不匹配于当今;适合人人看、年轻人看了,能够激发理想的热血;老年人看了,可以自省而教子孙;领导看了,可奋发图强之心志;员工看了,能窥视其人际之道。统治者看了,希望他们能够痛定思痛,深思熟虑,借古鉴今,从长远计,为中国的未来谋福。

  TOP5、《大秦帝国之纵横》

  豆瓣评分:9.3

  上线年份:2013年

  剧集数:43

  该剧作为该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依然改编自孙皓晖同名历史小说的第二部,相对于第一部老秦人的委曲求全,第二部“老秦人”的理想只有一个:“东出”。其中既有“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的警世之语,也有“敬那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的感慨之言。

  整部剧除了优秀的剧情外,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还有一个跟《芈月传》中不一样的女政治家芈月。《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的芈月作为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一个毒辣有见地的政治家,少女时代或者天真,或者手段幼稚,却一定不会是一个没有智商被人耍弄于股掌。而《芈月传》中把这样一个层次丰富的女性,“批量”演成一个被迫黑化,依靠三个男性的“爱”才最终逆袭的玛丽苏,不仅无法展现她真正的强大,这种把电视剧里的女性形象,不断往宫斗/争宠引的角度,不过是平衡了男权视角对女性的俯视欲。这也是《大秦帝国之纵横》一个优秀的细节。

  TOP4、《汉武大帝》

  豆瓣评分:9.2

  上线年份:2005年

  剧集数:58

  该剧讲述了在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汉景帝(焦晃 饰)着手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藩王问题,实行削藩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时期西汉王朝面对强大的匈奴入侵,只能忍辱负重,通过和亲来维持边境安全。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刘彻被推上皇位,通过汉武帝的广开言路,寻觅贤臣,实行改革等励精图治,西汉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幼儿的汉武帝就已经立下了攻打匈奴的志向,从继位后就开始不断地谋划如何攻打匈奴。虽然当时没有大权在手,但是却能够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调派军队攻打匈奴,乃至太皇太后将虎符授予刘彻。同时在制定攻打匈奴的战略方针上,始终坚定不移。上林苑秘密训练,研究匈奴的兵器,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月氏国,这些都是汉武帝为了攻打匈奴而下的一步步棋。最终匈奴大单于伊稚斜被杀死,而宣告了匈奴从此土崩瓦解。

  汉武帝非常爱才,正因为遇到了卫青,才让汉武帝有了攻打匈奴的信心。卫青本是一个骑奴,汉武帝不论出身,不论卑贱,看人之所长,将卫青培养成了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在汉武帝治理汉朝的时候,重用了不少人,如董仲舒,发展儒学,巩固西汉大一统;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霍去病,既勇且谋、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等等。当因为霍去病杀死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皇帝责打霍去病的场面,既该杀又不想杀的愤怒,足以看出汉武帝的爱才。

  汉武帝不会乱用人才,他知道每个人才在什么位置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几次和卫青的对话,也让我感受到,他对有才干的人不断地鼓励与鞭策,让他们都愿意肝脑涂地,唯命是从。

  同时汉武帝也不乏帝王的狠劲和稳劲。从和舅舅田蚡的事情处理上,处理窦婴的案件上,再到杀死了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汉武帝在立嗣问题上也堪称出奇制胜了,他的这一举动不可谓不残酷,但却也真的堵住了母后干政乱政这个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漏洞。治理一个国家,有时候真的不能有小农思维,悲悯连天,大仁慈。否则,在复杂的朝政中,早晚会被绊倒。

  晚年的汉武帝也有悔恨自己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同时也后悔听信胡虏的去巫之策,导致自己的儿子被人陷害。他颁布的“轮台罪己诏”详细地描述自己一生犯下地错,一代皇帝有如此悔过之心,堪称难得。

  TOP3、《走向共和》

  豆瓣评分:9.6

  上线年份:2003年

  剧集数:59

  《走向共和》这部剧的优秀从豆瓣9.6这个超高评分就可以或多或少看出来了。

  这部剧跟读书时所接触到的历史有不少出入,但看完《走向共和》后也明白了,历史人物是很丰满的,教科书只不过是为了当局利益而筛选过了。(当然大家应该能理解,历史上哪个国家不是如此?同一个事件在不同国家的历史书上描述的也不完全一样。),下面看看个别具体的人物:

  李鸿章:一改历史书上卖国贼的形象。是个很懂官场技巧并且很有作为的当朝支柱性任务。签订各种卖国条约实属无奈之举,都兵临城下了,不签行吗?就算他不签,历史上也会出现其他人签。然而孤木难支,他一个人无法改变清廷腐朽的现状。

  袁世凯:极有才干,先后收到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庆王爷的举荐,可见他当上大总统不是一个意外的政治“暴发户”,而是有一定资历的。然后他比李鸿章更加谙熟官场潜规则,很会巴结顶头上司,很有城府。不过越来越提高的官位让他野心爆棚,当上大总统的他经过作为的人一唆使,帝王梦很顺理成章的爆发了。

  孙中山:近代伟人,大公无私,做事有韧性,经过10次革命推翻清廷。——试想历史上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耐心。可惜做事过于理想化,二次革命过于鲁莽,让袁世凯抓住把柄,间接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回潮。把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实属无奈之举,孙中山每次都是借力革命,其自身军事力量积弱,辛亥革命时,如果不用大总统之位利诱袁世凯,革命军是不是会被强大的北洋军扼杀不说,自己阵中估计也要倒戈。

  慈禧:微微比教科书上的形象好一点,但也不咋地。表面上十分英明,但是遇到自己的核心利益,从不放弃。袁世凯琢磨着她的心思,建立了12年的准备立宪期,就是为了不损害老佛爷的有生之年的利益。

  其他人物就不一一述说了,由大伙儿一起说说看吧。反正这个剧让我对于近代史的认识改变了很多。虽说是历史小说,总归有杜撰部分,比如说“罗文”这个国民党员的浓缩体,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东西都是真实的。退一万步讲,此剧当中,人物形象相比教科书上,极其丰满。教科书上的人物形象太苍白了,太唬小孩了。就这一点而言,此剧就够贴近现实。

  TOP2、《雍正王朝》

  豆瓣评分:9.3

  上线年份:1999年

  剧集数:44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发现,胡玫导演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导演,给大家带来了不少优秀的作品,除了《雍正王朝》外,上面的《汉武大帝》也是她的佳作哦。

  孜然认为这是一部相当经典的电视剧,也曾想过将它放到了榜首。当年该剧曾在央视首播时创下14点的收视,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唐国强、焦晃、王绘春等人贡献了颇令人感动的表演,整体水平之高,堪称国剧的巅峰。

  在硬件上,演员功力深厚,人物刻画生动;构架紧凑,前后故事连贯一致,步步逼进,极富呼应,集集有高潮,连起则又是一幅佳作;角色对白论战逻辑清晰,包袱抖的极见编剧之功力;配乐到位,气氛烘托极佳,片头片尾曲都堪称经典。

  而内容上,该剧对中国的传统的儒家哲学透析明澈,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态把握的很到位:意识形态与经济模式的冲突,也就是看似的民族冲突,清帝国将境内的民族分为五类,满蒙回藏汉,力图强化游牧民族在政治上的绝对统治地位,但随着国家的日渐成熟,经济主体从牧野猎强转向农耕,具体政策不得不倒向对汉族最基层农户倾斜,间接导致旗人特权被削弱,致使纷争不断;

  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各王子结党图势,使得权利谱系综错。任何一人一案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统治者与汉族读书人的冲突,成功的读书人贪腐成风致使库空仓瘪,通过整顿吏治,统治者剥夺读书人经济权利,而同时帝国的运行又离不开这些读书人。统治者兴文字狱剥夺读书汉人的政治权利,而读书人则又掌握着舆论。

  人性与伦理的冲突,君权父授,承君父而衍子皇,他康熙、雍正也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于祖宗、家族之间个人太渺小。

  该剧上述种种冲突交织、反应、充满了戏剧性令该剧可观性大增。

  TOP1、《大明王朝1566》

  豆瓣评分:9.7

  上线年份:2007年

  剧集数:46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赏的经典佳作。记得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大明王朝1566》是男版红楼梦,乍一看这个比方稍微有点囧,但是仔细一想,还有点道理。从剧情上看,这部电视剧乍一看节奏有点慢,但仔细看来,几乎没有一处闲笔。有些看似拖沓无用的情节,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或者为后文埋伏笔、做铺垫。从人物上看,剧中有主角配角、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之分,但是没有一个脸谱化的好人或者坏人。正面人物也有性格的缺陷,反面人物也有人性闪光点,还有一些灰色人物,看到最后也难以评价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每一个角色性格都很鲜明,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上冷冰冰的符号,而像活生生的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性格和立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而挣扎奋斗,产生种种矛盾冲突,才有了这个故事。

  从思想上看,本剧探讨的不仅仅是“反腐败”问题,而有着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层次的思考。有人说,《大明王朝1566》讲的是嘉靖年间的事,但是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形成互文。没错,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年份,但是黄仁宇先生告诉我们,这个时候,中国政治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而张黎、刘和平通过电视剧告诉我们,嘉靖四十年也是这个样子的。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使得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办法正常的生长发育,中国也就失去了一次通过正常途径走进资本主义社会的机会,其结果就是在工业时代落后于西方,落后于世界。这是不幸的,但好像无可避免。

  另外,本剧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中反映的种种现象,不是一地、一时、一代、一朝之事,照进现在,更觉得别有深意。比起《走向共和》来说,《大明王朝1566》在思想表达上更加含蓄和隐晦。

  《大明王朝1566》好看,因为它是编导演三方配合极为默契的产物,其中,鲜活的人物是电视剧的一大亮点。这部戏出场人物众多,其中有历史人物,也有虚构的原创人物,每个人物拎出来都能写上一大篇文章。孜然综合考虑后还是觉得该剧放在榜首是实至名归的。

  作者简介:我是孜然,和你们分享娱乐,看看剧,欢迎关注和点赞。

  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女老师性关系太混乱闹出人命
下一篇:情色女星饭岛爱的柏拉图式性爱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