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服务礼仪十篇
殡葬服务礼仪篇1
邢丽萍
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参与市殡仪馆组织的殡葬礼仪服务的培训学习,说起来,殡葬服务工作中,女性员工确实少见,难怪公公婆婆说,这丫头胆子真不小,而我即将投入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其实,我知道,殡葬工作并不简单,要求很高,是一项需要认真严肃对待的神圣工作。通过学习培训,我对殡葬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上得到更大的提高。先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首先,殡葬工作是一个服务性质的工作。所谓的服务,就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作为一名殡葬服务工作者,首先要明白殡葬服务的工作理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丧葬礼俗不尽相同,经过几千年漫长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丧葬礼俗,殡葬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对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殡葬既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又是封建迷信、陈规陋俗赖以生存的土壤。它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和不同阶层人物的追求及向往。由此可见,殡葬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视。对殡葬工作的服务对象,即丧户,要反复强调其重要性。服务既然是一种让客户感到满意的行为,那么确保优质的礼仪服务是长久成功的基础。殡葬服务人员应始终恪守人道主义精神,视亡者如同类,视丧户如亲属,承认死者的尊严,以虔诚的态度为死者服务。从这一角度来看,殡葬服务更能深入人的心灵深处,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的震撼力。因此,殡葬服务人员需要有更强的素质和服务意识,用“心”服务。
其次,殡葬工作的中心即是礼仪。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殡葬礼仪应遵从简洁、平整、实用、真诚、高效、适度的原则,而在和谐社会指导下的殡葬礼仪又具有规范性和技巧性的特点。礼仪作为殡葬工作的核心,其作用不可小视。首先是促进了沟通,促进人们相互尊重,充分的尊重逝者,这也是殡葬工作的基础。再就是倡导、教育人们遵守道德习俗。礼仪以一种道德习俗的方式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教育作用。生老病死是在所难免的,如何让逝者安息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殡葬礼仪,让逝者以一种体面的,尊重习俗的方式得到安息。这也是殡葬工作存在的意义。
再次,真正做好殡葬服务工作,应该落实到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努力做到服务的周到细致。在收殓、整容化妆、防腐冷藏、殡仪悼念、火化、公墓或骨灰寄存乃至丧宴等一系列服务环节上,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零失误,从丧户的角度出发,为丧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尽力服务工作向前后作一定的扩展,对家属予以安慰,心理辅导和丧事的善后服务。一切以丧户为中心,以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基本服务精神,实施全方位的服务。
2.努力做到服务的规范标准。殡葬服务的一言一行都有规可依,工作中一定做到得体入时,在仪态、行为及语言上做到服务的规范化,有效地避免因服务行为随意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和事故的发生,让丧户产生信赖感和尊敬感。
3.用温情暖化心灵。殡葬活动中,怀念、悲痛是丧户情感释怀的自然体现,殡葬服务工作者应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充分地善待,、尊重逝者,以体现对生
命及人性的尊严,以尊重、同情的心态、体态和语言服务于丧户,用温情暖化心灵。对丧户要态度亲切、语言温和、解说耐心、服务周到,对丧户的要求尽力予以满足。不能对丧户的要求置之不理,更不能以不同的态度来对待身份地位不同的丧户,做到一视同仁。
殡葬服务礼仪篇2
每段旅程都有终点,每个生命都有尽头,而她们也是陪伴生命走过最后一站的人之一。
日本电影《入殓师》讲述的温情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一特殊行业。
在生命的终点,她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手中的工具,让逝者有尊严地走进另一个世界,也给生者以慰藉。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她们更加懂得快乐和珍惜。她们最需要的,并不是优厚的待遇,而是世人的理解。
另类的服务方式
端庄的形象、得体的语言、亲切的沟通,甘肃兰州市殡仪馆女子礼仪班成立一年多来,马邵秀、唐荣、李颖、安晓燕、王芳芳等10位姑娘,以出色的丧俗礼仪知识、亲和的礼仪主持风格、温暖的服务,得到办丧市民的肯定。
凌晨2点多,李颖在路边等车,因为天刚刚亮时有个追悼会要开。等了好长时间,还是见不到一辆出租车,正在她急得不知所措时,一辆红色出租车朝她驶来,她急忙招手示意。
出租车见有人打车,就缓缓将车滑行到了她跟前,并把头伸出来问道:“小姑娘,你去哪儿?”
“华林山殡仪馆。”
出租车司机见到身着素黑、身体单薄的小女孩要上华林山,就连连摇头,说了声“我要去交班”后便绝尘而去。
情急之下,李颖只得先打车到二马路下,然后中途再告诉司机怎么走。到终点时,司机吃惊地问:“一个小姑娘到这里做什么?”“值班呀。”李颖如实回答。谁知,司机听后面带惊恐,调转车头惶恐离去。
远离闹市的喧闹,每天与遗体、哭声、白花打交道,殡葬行业的职工在常人眼里多了些神秘色彩。
4月12日上午10时许,笔者走近了这群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兰州殡仪馆的礼仪班,一个由10个女孩组成的小团队。
有6个姑娘接受了采访。
2007年,经过筛选,兰州市殡仪馆挑选了5位女性工作人员,派到银川学习殡仪礼仪服务,当她们回来时,带来了殡仪服务的新理念和新形式。
然后,他们被派到北京取经。这一次的洗礼加上她们的“精细进化”,她们的礼仪服务升华到一个完美的境界――阳光殡葬。
这10名女子毕业于各类不同的专业学校,或主攻法律,或爱好外语,或精通舞蹈……
进入殡仪馆工作后,她们克服了对遗体的恐惧,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多愁善感是女子的天性,但工作时她们不可以哭泣,无论在多么悲伤的场景下,她们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用理智而又温情的服务为丧属化解伤心悲痛、做好礼仪引导、做好追悼主持。代表自己给逝者的鞠躬,要虔诚;代表家属向逝者说的每一句话,要贴心;代表来宾介绍逝者的每一个事迹,要准确……而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6岁,最小的才23岁。
“社会上都讲微笑服务,但我们不能笑,更不能拉长脸,我们叫温馨服务。”笔者采访时,这些女孩抢着说。“我们必须用普通话,比如说,‘请问’、‘谢谢’、‘请节哀’等是我们常用的服务用语。但也有些禁语,比如,初次见面时不能说‘欢迎’;追悼结束后,不能说‘再见’。还有诸如‘往这里走’、‘死人’、‘尸体’等词汇也是不能用的。否则,遇到脾气不好的人,会揪着你讨说法。此外,和家属沟通过程也很重要,有时还要‘哄’死者家属,尤其是在主持追悼会的时候,要非常恰当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做到‘感同身受’。”安晓燕说。
“科班”出身
人类的祭奠仪式,虽绵延几千年,然而殡葬礼仪人却鲜有“科班出身”的。兰州殡仪馆,却有10位“8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就成了专业殡葬礼仪员。
昨日上午8点,殡仪馆某悼念厅。李颖站在花圈下,她的身边,躺着一位准备火化的老人。之前的告别仪式上,李颖的任务是当一名礼仪,引导前来悼念的亲朋送别逝者。
在李颖看来,她的工作和别的服务岗位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她们是专门为逝者服务的。“既然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归宿,那么就得有人做好这份工作。”李颖说,2008年她毕业于重庆民政学院(现为城市职业管理学院),学的是殡葬管理专业,毕业后就来到殡仪馆工作。“我是青海西宁人,在兰州只有一个亲戚,再没什么亲人,我吃住在殡仪馆。”当记者问及是否害怕时,这位脸上还显得稚嫩的姑娘笑着说:“不怕,已经习惯了,这是我的工作。”
“这个职业,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做这行会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李颖说,大学期间,她们系统学习了殡葬专业课,当逝者家属手忙脚乱的时候,她们作为礼仪人员,能提供一整套殡葬服务,不仅代办仪式和各类证件,还协助办理火化事宜。丧属们伤心之余,就不必再为繁琐的后事操心了。
采访中,李颖很健谈,笑时还露出一颗小虎牙,很可爱。“其实,我们平常生活中都是非常爱笑的,但从事这个行业,一旦进入工作状态,自然就严肃起来。”
李颖说,殡葬这一行和别的行业还是有区别的,“别的行业,提倡微笑服务,而我们这里不能笑,这是对逝者及其亲朋的尊重。从事这一行,说话要特别注意分寸,因为失去亲人的家属,心情都很低落,如果说话不注意,会让他们特别堵心。”
此外,她们从不主动跟别人握手,也很少对人说“你好”,更不能说“再见”,当被人问到职业时,也是用“民政部门”、“服务行业”来模糊回应……“社会偏见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并不是贬低自己,或故意欺瞒,而是不想引起误解,弄得彼此尴尬。”李颖说。
在跟班的两个多小时里,李颖在不同的悼念厅里奔波,指导丧葬流程,回答丧属的提问,只有等逝者出殡了,才聊上几句。李颖说,这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职业,因为对逝者来说,殡葬服务只有一次,要力求完美。她说,一次一位长沙丧属提出要把花圈、桌椅围着逝者摆成心形状,李颖照办了,也因此而累得够呛,可那位丧属却不满意,责骂她摆的形状不好看,李颖只好返工。
“虽然累,但我能理解丧家的心情,毕竟是亲人离开了。”说完她又笑着安慰自己,“能让逝者走得美丽,走得完整,让逝者家属得以慰藉,何尝不是神圣的呢?”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女孩子拥有丰富的情感,初来殡仪馆,他们都会跟家属一起流泪。唐荣说,有一次她在小厅帮忙,听见一个小男孩哭着喊:“爸爸,爸爸,爸爸你回来啊!”声音里夹杂着一颗幼小心灵失去爸爸的痛楚,旁边站着的妈妈也头发凌乱,伤心欲绝:“你怎么就这样丢下我们走了,我怎么照顾孩子啊!”
面对此景,唐荣感觉好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抑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她为这对母子感到心痛。
每位女孩都要经历这个以泪洗面的过程,在同伴的相互支持和劝解下,他们都适应了。现在礼仪班的女孩们不再哭泣,因为有的丧属容易情绪激动或慌乱,在办理丧葬事宜中不知所措,还需要这些女孩引导。他们的职责就是,在这种氛围当中用温情服务抚慰受伤的心灵,更细致、更贴心地去安抚丧属,而过于激动的情绪是会影响工作的。
每天早上6点左右,当其他女性正在梳妆打扮时,马邵秀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因为要在丧属定下的告别时间内提前20分钟到单位,马邵秀无法乘坐单位的班车。
很多时候,她出家门的时间正是一天最黑最冷的时候。空荡荡的大街上只有她一个人,泛黄的路灯发出暗暗的光,呼啸的寒风阵阵袭来。马邵秀的丈夫发现后,也跟着起床,将她送到出租车上并记下车号。
当马邵秀表示不需要天天如此时,她丈夫打着哈哈说,起早全为赶吃第一锅牛肉面,其实马邵秀心里明白:那时的牛肉面馆还没开门。
丈夫出差的时候,婆婆便承担起了照料她的义务。每天早上,婆婆便打开阳台的灯,在阳台上看着马邵秀走出院子,坐上出租车才放心。回家后,疲惫的马邵秀倒头便睡,婆婆就会细心地给马邵秀盖好被子,关好房门,直到晚饭做好,才喊她起床。
送遗体最后一程的引路人
唐荣说,有一次,一位母亲要求为其儿子举行一个只有她和她爱人参加的告别仪式。这场告别仪式很特殊,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但唐荣她们知道,告别仪式是逝者家属走出丧亲阴影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所以她们决定,不管多难,都要给这位母亲安排一个完美的告别仪式。第二天,这位母亲走进殡仪馆告别厅,看到自己可爱的儿子如同熟睡般躺在雏中,儿童读物陪伴左右,点缀着蔷薇花、郁金香,花圈被彩色气球所代替。一段特殊的、温暖的主持词让这位母亲在伤感中得到宽慰。
唐荣说,一句简单的“谢谢”,一个欣慰的表情,就是对她们最大的褒奖。
每个逝者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个亲属都有不同的要求。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她们就查阅资料,请教礼俗专家,设计不同的主持词;看到失去亲人的家属过度悲痛,她们就自学心理学、哀伤辅导的知识,在正常的主持之余,陪同家属,对其进行心理的疏导。
笔者了解到,这样的专业女子殡仪礼仪队伍在全国也不多见,在甘肃省内尚属首例,因为女子从事殡仪行业要面临更多的困难。
谈及工作感受,几位姑娘不约而同地谈到“压力”。每天一上班就要整理当天的告别主持词。由于逝者的身份、性别、履历等情况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她们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情况。按照习俗,所有的仪式要在3天内做完,这是对她们的巨大挑战。为了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礼仪班的姑娘们每天都提前到单位,集体跑步十分钟,锻炼身体,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压力还来自于社会舆论的不理解、情感的过度消耗等等,尽管这样,她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从事这项工作一年多,10位姑娘走过了由最初的恐惧到了解、热爱礼仪工作的心路历程。王芳芳说:“其实,和医务工作者一样,我们也是天使,送亡者最后一程。”
谁说不是呢?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以女性的细心、缜密和温情,为上千个家庭送去安慰,让逝者安息、令生者坚强。她们是人间最美的天使。
殡仪馆里的阳光女孩
两个月前的早上6点,任小娟起床准备上班。她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地说,头发太长了,早上洗漱太费时间。第二天,她便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短发。
春天来了,女孩们都会把自己打扮得靓靓的,留着长发,穿着漂亮的衣服。但礼仪班的女孩们却不能这样。“我现在都习惯了……其实,我也很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衣服。但我的工作不允许这样打扮。否则,你穿得花里胡哨,跟模特似的,死者家属看了,是什么心情?”任小娟这样说。
服务无大小,关键在于用心。满意100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目标,她们要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她们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爱,感受到她们对中国几千年来优秀殡葬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别人最脆弱的时候,我能帮到他们,我就觉得这个职业很神圣……”
“告别会来了很多群众,我们就得控制好现场,如果秩序混乱的话,告别厅就会非常危险。”他们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去到那里,有我们带着,他们就不会无措了……”兰州市殡仪馆的引导员们在说起自己时,总是这样介绍着自己这个令世俗敬而远之的工作。
多年的努力让人们看到了她们的存在价值,感受到了她们的温情服务,也肯定了她们的工作成绩。2011年3月初礼仪引导班获得了市级“巾帼文明岗”的荣誉。
“破茧成蝶”化为美丽蝴蝶的她们,并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完美服务的“蝴蝶效应”持续着……
有人称她们是“殡仪馆里的阳光女孩儿”,有人称她们是“安慰哀伤情怀的10朵金花”,还有人称她们是“带走悲伤的蝴蝶”……
殡葬服务礼仪篇3
一、中国传统殡葬观念
中国传统的殡葬观念,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与丧葬有关的伦理道德。具体地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殡葬道德观念、殡葬道德原则和死亡观的总和。自先秦开始,儒家、墨家以及道家三种殡葬伦理得到继承和发扬,其中儒家佛教理念,即以地域宗族为范围的管理模式,一直被沿用至现在。儒学的伦理特征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就表现出来。孔子不多谈“天道”,而重视“人道”,其所提倡的“孝道”精神更是始终贯穿中国的殡葬活动。虽然厚葬风气左右着中国殡葬的导向,但是与此相生相克的墨家薄葬伦理也算得上另一朵奇葩。墨子提出薄葬和短丧,不把精力过多耗费在逝者身上,是以利民思想作为出发点,彻死彻生。与儒家孝道和墨家薄葬相比较,道家的殡葬观念显得相当豁达。道家怀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认为殡葬根本没有必要,生死乃自然之道,厚葬薄葬不如不葬。
当然,儒家、墨家、道家的殡葬理论,都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念有自己的态度和判断,也为后世的现代殡葬理念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思考基础。简而化之,儒葬重“礼”,墨葬重“利”,道葬重“道”。
二、现代殡葬产品分析
由于中国殡葬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殡葬观念得到了继承,与殡葬相关的用品种类也是繁多冗杂。根据目前殡葬产品的使用环境,殡葬产品可以分为四大类:陵园公墓、殡葬用品、殡葬设备、殡仪服务。
陵园,原则上讲是为了纪念在某事件中或有着威望或有一定贡献人物而设的墓地;公墓,指规划出来供埋葬死者之用的土地,通常为一般民众使用。陵园公墓类殡葬产品多用于户外,以石材为主,如陵园雕塑、墓园建筑、墓园用品、墓园佛像、墓园防护等。
殡葬用品,指逝者从死到葬的一系列过程中所需要的用品。包括骨灰器皿、寿衣服装、瓷像系列、殡葬纸品、花圈、祈福、香料、祭祀、蜡烛、陪葬用品、佛教用品、灵堂灵位、宗教用品等。
殡葬设备,服务于殡葬用品生产相关的设备,以确保殡葬活动的顺利进展和安全保障,主要有冷藏设备、骨灰寄存架、火化机械、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等。殡仪服务,源于传统的祭祀礼仪,为现代公众所接受的仪式性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白事礼乐、遗体安灵。葬礼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和尊重,更是对逝者家人的一种安慰和追思。
殡仪服务还包括防腐消毒、遗体运送、遗体整容、殡仪鲜花、骨灰安葬、殡仪电子、殡仪软件、纪念物等。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绿色殡葬”,欲将公众的殡葬观念从“入土为安”转变为“浴火重生”。针对传统土葬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其势必被世界各国现代文明所替代,而火葬的广泛实行,虽然使之前的问题得到缓解,但依然面临新的挑战和障碍。现今科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为绿色殡葬产品的迅速发展铺好了足够大的温床,其被认可直到出现大规模使用推广的形势指日可待。
三、殡葬新观念产品
1.纪念和赞美的体现——个性棺材
提到棺材,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死亡、凋零、悲哀和阴暗。但最近几年来,以加纳为代表的国家出品的造型奇特、色彩鲜明的棺材屡屡吸引世人的眼球。加纳的棺材设计和雕刻是一门传统手工艺,不少部落地区都将这些匠人看作德高望重者。因为他们会根据死者生前的地位、职业和性格喜好等,做出不同样式的棺材,加纳人相信灵魂不灭,死者仍能记得生前的愿望,而个性棺材正是对死者生命角色的一种纪念和赞美。在欧洲,后现代的“棺材热”也让很多手工业者和制造业者开始转行。相比非洲国家的创意殡葬文化,欧洲国家更注重环保。可以自然降解的羊毛棺材在英国很流行,这种棺材不仅环保,而且“绝对舒适”,查尔斯王子甚至建议厂商生产小号的羊毛棺材用来埋葬女王的矮脚狗。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殡葬用品也随着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方式转变而出现新的萌芽。自古以来,就有“食在广州,死在柳州”的民谚。前者赞的是广州美味出色,引人垂涎,那后者说的却是什么呢?其实这个“死”赞的正是古时柳州棺材好。但是棺材,是土葬时代的产物。现今我国推行火葬,棺材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最出名的柳州棺材将何去何从呢?聪明的柳州人动了心思,以谐音“棺材”的“官财”取义“升官发财”,将偌大的棺材浓缩成小巧的工艺品,加以精美的雕刻,使之成为好兆头的作品,不仅保留了柳州棺材的传统制作技艺,更为柳州棺材开辟出“活人市场”,实现“棺材涅盘”,可谓“死去活来”。
2.科技与传统的重新结合——概念墓碑
坟墓是用来埋葬死者的尸体的,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在传统观念中墓碑就是逝者死后的门牌。但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死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尸体,还有他在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和思想。一年一度的德国工业设计大奖——红点奖,而这个来自江南大学设计的E-TOMB获得了2010年红点授予的至尊奖。E-TOMB是个概念墓碑,它的创新之处是可以存储死者生前BLOG、FACEBOOK等网络空间中的信息。家人可以通过一枚特制的十字形蓝牙钥匙,上传一些文字图片信息,就像与死去的亲人对话,还可以管理整个信息空间。每当朋友们和家人来到墓地时,可以用手机通过蓝牙访问死者生前的博客和浏览照片,以缅怀或思念。E-TOMB的设计为信息时代的人们提供了更富有情感的坟墓形式。
3.人生最后的交通工具——新型灵车
日本财团法人全国灵柩自动车协会,曾在千叶县浦安市舞滨展出新世代概念灵车。与传统灵车不同的是,这些新世代概念灵车设计出自于日本当代各界的名人,从事每个领域的人都有着自己的设计理念。英国存在着很多历史悠久的小城镇,由于街道狭窄复杂,现代灵车很难正常顺畅通过,耽误在教堂与逝者住所之间的时间更是无法估计。于是教堂提供了一项新的业务,对于巷弄过于狭窄的街道,采用摩托车灵车进行殡葬服务,周到又不失风度,同时也保证了葬礼的顺利进行。
4.人文关怀的另价值附加品——宠物殡葬
宠物对人来讲,不只是“朋友”两个字这么简单,很多时候,宠物可以触碰人们内心隐秘的空间,这种敏感、温柔和充满爱意的不离不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所无法替代的。对于丧偶和独居的老人来说,宠物才是他们最忠实的伴侣。宠物丧葬服务行业的登记,不仅仅涉及工商部门的登记,其内容还涉及民政、卫生防疫、环保、土地规划等相关问题,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宠物丧葬服务行业予以明确。但在国外,宠物殡葬业发展得很成熟。俄罗斯规定宠物死后可进入专门墓地,莫斯科市还修建了动物骨灰堂、火葬场等。日本宠物火化、宠物葬礼、宠物墓地已经形成“一条龙”,宠物火葬场不仅提供宠物火化服务,还提供告别仪式、骨灰存放等服务。
四、殡葬产品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各国文化交流合作的日趋频繁,殡葬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期待。我国结合了西方的殡葬技术和中国传统的殡葬观念,在推行“绿色殡葬”的同时,更大力倡导“薄葬厚养”的方针,也逐步将殡葬习俗方式从隆重繁冗精炼成一种更为简朴、环保、尊重、更为具有纪念意义的形式。
1.殡葬新型产品的出现
电子产品进入殡葬业,将成为工业高度发展形势下的一种必然趋势。殡葬领域的最终形态产品,依然以墓碑为主。之所以使用石材多因其不朽难以腐蚀,由于公墓使用权以20年为基准,亲人的纪念梯度至多三代人,时限更为合适的新材料势必会替代石材,或是以新的形态出现。2010年第四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上,已经出现了殡葬电子产品——智能墓穴防盗器。
2.新的遗体处理方式
随着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钟,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的降生,标志着世界人口已经跨过70亿的门槛,这也就意味着全世界每天将面临近20万人的死亡。新型的环保殡葬方式,不仅要满足人们对逝者的尊重缅怀之情,更是对生存环境的一个考验。正所谓科技改变生活,也将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使用,既然人类可以从医院的高科技下平安诞生,也必然可以从殡葬的高科技下释然离开。英、美等西方国家存在一种“水葬”的殡葬方式,将遗体用强碱溶液浸泡、加热并施压。待分解完毕,仅剩一些骨头残骸和糖浆状咖啡色溶液。溶液可通过排水管排出,骨头将研磨成粉交由家属保管。从环保角度讲,这种殡葬方式更加节省能源,同时也大幅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然而从东西方出发,“水葬”的方式并不能为民众所接受。瑞典的殡葬工作者研究出一种新的生态殡葬遗体处理方法,把逝者遗体放入用淀粉制成的特殊棺材内后用液态氮冷冻,经过处理的遗体能轻易碎成粉末。随后,进行干燥处理,掩埋到坟场中,很快便化作土壤的一部分。
3.更为环保的纪念形式
传统殡葬习俗以焚烧纸制品作为祭拜先人的方式,保证其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愿望终究是美好的,然而这种方式的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浪费,更是对生活环境的破坏。所以,精神上的安慰应该有新的方式赋予新的意义。基于互联网系统日新月异的发展,网上祭拜已经开始得到年轻人的认可,主要的祭拜对象为已故的名人。而手机祭拜软件的出现,又给生态殡葬画上了“绿色”的一笔,怀念本可以随时随地,逝者的陪伴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和鼓励。英国埃因霍温有一家企业就从事一项业务,可以将逝者的骨灰高压制成人工钻石,配成饰品。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有位艺术家发明了骨灰作画,用骨灰代替铅笔中的铅作为绘画原料来描绘逝者肖像,纪念意义非凡,又附加艺术感。
殡葬服务礼仪篇4
一、目前贫困区(县)殡葬工作改革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殡葬改革政策法规的实施,各地着力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强化殡葬行业监管,加强殡仪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文明祭祀。贫困区(县)也是一样,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推出工作措施,落实《殡葬管理条例》。提高了人们对殡葬文化的认识,到指定的殡仪馆办理丧事的数量连续上升;加强了部分殡葬设施建设,固定投资逐年增加;加大了服务保障力度,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殡仪服务体系。但由于贫困区(县)的小农意识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多数人传统的入土为安意识还是很浓厚,县城区域经营性公墓入葬率不高,农村公益性公墓地还没有起步,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
(一)传统丧葬习俗盛行。一是乱埋滥葬,造成耕地惊人浪费。以慈利县为例,据统计,全县50多年来葬坟用地达到近30万亩。就是县城四周也能时不时见到坟丘墓碑。二是墓穴黑市交易成风。加重了群众的负担。每当城区居民死亡后,丧事承办人都要四面出击东求西拜找墓地,墓地黑市价已从几百元炒到几千元。三是大操大办之风滥行,与现代文明相悖。每当人死亡后,丧户肆意在居民区、办公区或街道边搭设灵棚,为死人做道场几日几夜,锣鼓响、鞭炮鸣、亲人哭等,弄得鸡犬不宁;出殡时又招摇过市,堵塞交通,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更有甚者送殡队伍绵延几百米,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浩浩荡荡,热闹非凡;冥纸、冥币已经从传统的纸人、纸马到现代的冥纸洋房、冥纸小轿车、冥纸家电随处可见;修高坟、立大碑。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慈利县财政每年对殡改工作的投资比例相对较少,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县城所在区域:公墓山墓区,扩容提质不到位,环境设施较差。殡仪服务单位建设起点低、规模小,可供选择的服务项目少,无法为死者提供穿衣、化妆、设道场、打斋、念经超度、运送尸体到火葬场火化、存放骨灰盒等“一条龙”殡葬服务。农村区域:上千年的山区丧葬习俗根深蒂固,入土为安是少数民族的根本丧葬观念,公益性公墓地无法规划,也无法设立,农村殡仪服务还是一片空白。
(三)火葬工作迟迟难以启动。因种种原因和多方条件制约,慈利县火葬工作难以启动,不仅如此,土葬规范工作也不尽如意。根据慈利县殡仪馆丧事办理情况统计,县城区域每年入葬公墓山的只有7%左右,其他大部分是自己在城区周围选择和购买坟地进行土葬。通过调查研究和日常掌握,一是在广大农村就是人死后土葬,二是部分逝者火化后进行土葬,三是新老城区开发,导致老坟迁移新建。四是受传统观念制约,城区部分人员悄悄买地建墓。
二、制约贫困区(县)殡葬改革发展的几个因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殡改工作是一项社会改革,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但是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对殡葬改革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力,致使殡葬改革推行起来困难多,难度大。配合殡改工作的有关职能部门,认识不够到位,行动不够积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推一推,动一动的态度和做法,使殡葬执法工作举步维艰;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对自己的村(居)民、职工非法买卖墓地,搞封建迷信活动不闻不问,不加制止,甚至帮助推脱责任。个别乡镇和村干部不重视殡葬管理工作,没有把殡葬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没人管也没人问。由于受传统的封建陋习影响,一些人对殡葬改革工作认识不够,丧事大操大办,看风水,出大殡,烧纸马,搞封建迷信活动,厚养薄葬、移风易俗还没有形成氛围。
(二)殡葬管理有序化进程还相对缓慢。殡葬改革是一项攻破千年陋习的社会改革,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一是殡葬管理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目前还没有一部殡葬管理法,立法的层次不够高。现有的法规可操作性不强,一些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制约措施少,起不到应有的(来源:文秘站 )强制性作用。如省、市《殡葬管理通告》规定对违规土葬的遗体可以强制执行,但具体如何操作,所承担的费用如何分摊等等都没有没有明文规定。现行的《殡葬条例》对一些具体的事情处理缺乏明确的界定,尤其对违法行为和事件的处置,缺乏强制性的明确规定。如对违法土葬如何纠正?个体和民间从事遗体收殓、殡仪等服务项目如何规范?对非法从事遗体冷冻、冷藏的单位和个人、非法从业者如何取缔都无法可依。二是执法管理力量薄弱。区(县)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机构规格提升难,增加人员编制难,解决充足办公经费难,因而在对违犯殡葬管理办法的人和事查处时,部门对等配合难,查处的力度到位也就难。三是殡葬市场管理无序。集市摊点、大街小巷,谁想经营就经营,殡葬管理部门基本上是管不了、管不好。主要表现在:城区小巷、舍区内存在搭棚闹丧现象;非殡葬单位和个人越权经营出租冰棺和灵棚;医院救护车和厢式货的非法接运遗体;花圈店和流动花圈摊点无证经营,出售纸钱、纸屋等封建迷信用品,影响社会风气等。
(三)殡葬保障亟待加强。从城区来看,多数公有制企业已基本改制,丧葬费又没有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很多家属丧 葬费得不到补助。从农村来看,贫困区(县)大部分乡镇的地理位置离城区较远,丧户在丧事中花费不少,烟花、鞭炮、乐队、买烟酒设宴招待客人,另外还要买骨灰盒等等,这样下来,一般家庭要花去至少近万元,靠种田维持生活的农民和低收入的城市困难居民,面对如此高的丧葬费用难以承受,加之县财政每年在殡葬改革方面投入的经费比例较少,多数人认为火化不如土葬省钱,给火化政策的推行制造了障碍。
三、促进贫困区(县)殡葬工作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殡改工作的氛围。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一项改革工作,必须得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化被迫为主动。首先要结合相应法规,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规范性的文件,在群众中产生先入为主,政府强力推行思想意识。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分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家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殡葬改革对保护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宣传乱葬对于生态环境乃至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危害性,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实行火葬是一种有利于节约土地、净化环境、节约开支、减轻农民负担的好事,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营造大家的事大家办,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好典型,正面引导。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存在“从众”的心理。大多数的人都不愿第一个“吃螃蟹”,做有违习俗传统的“出头人”,所以正面引导,树立典型非常重要。可以倡导离退休的老同志,特别离退休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开展“百年之后丧事易俗”签名活动。或者抓住当地有一定声望的人去世后,革除旧习,丧事文明新办的典型,加以宣传,扩大影响,从而促使文明、节俭、环保办理丧事的新风俗形成。
三是科学合理规划殡葬服务设施。殡葬服务设施是文明丧葬行为的载体,规划好可以进一步推动殡改工作,否则会延缓殡改工作进程。要结合县域实际,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全县殡改工作发展规划,规划要富有超前性、可行性,要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
(二)加大投入,着力夯实殡葬改革工作的基础。
一是加大业务部门投资补助力度。建立殡改投资年增长机制,让殡仪设施的改善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当地政府安排相关配套资金,逐步解决设施陈旧、规模过小的难题。
二要积极做好公益性投入工作。突出殡葬服务的公益性,除殡仪服务等中间环节可以推向市场外,火化和安葬环节建议由政府承担起来,实行免费服务。目前,从我县的具体情况来看,每一具遗体火化(含车辆接运,送至市殡仪馆火葬场)约需800元,按人口死亡率约年千分之五左右计算,全县每年仅遗体火化投入就要约272多万,加上建公益性墓地等其他公益性投入,县财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多数区(县)系国家、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县级可用财力少,“吃饭”财政的局面尚未改变,主要靠上级财政补助和转移支付,财政支出压力大。因此,当前最主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殡葬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
三要实行服务收费减免政策。为促进殡葬工作的顺利开展,减轻弱势群体的丧葬负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低保户、五保户、特难户、优抚户等弱势群体,实行丧葬收费减免的办法,免收火化费,运尸费减半收取,为顺利推进殡葬改革,减少工作阻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三)严格管理,着力构筑殡葬服务市场正常秩序。
一是健全组织。在县乡成立由政府领导、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殡葬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在民政部门分别设立专门殡葬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机构,备落实编制、配备人员和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一支殡葬管理和执法队伍;对纳入政府公共管理的遗体火化、公墓和公益性墓地建设规划,以及建墓、入墓情况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广泛监督。
二是齐抓共管。明确公安、工商、国土、卫生、城管、林业等相关的执法部门职责,搞好协作配合,进行依法管理。定期召开殡改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形成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作为主管的民政部门,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解决疑难问题,加强业务培训,适时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发挥殡葬协会的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殡葬协会,指导殡葬协会完善自律机制,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建立对协会灵活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体系,促使其独立健康发展。
三是督查到位。坚持严格执法,对私自土葬、大造阴宅、乱埋滥葬等顽疾,采取强制措施,依法严肃处理。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荒山和林地承包者利用所属的土地非法出售墓穴行为。坚决制止非法乱建公墓的行为,情节严重者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对“三证”不全、管理混乱、缺少投入的经营性公墓、殡仪服务单位,要采取提示警告,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社会公告等硬性措施。加强对殡葬用品店点的审查审批,对无证经营、销售封建迷信用品的,要坚决予以取缔,绝不姑息迁就,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要通力配合。
(四)强化服务,着力提升群众对殡葬改革工作的认可度。
在抓好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殡改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作为殡改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
一是坚持行业自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殡改政策的变化,殡葬管理部门要以创新的理念,下大力气改进社会殡葬事务管理,制定殡葬服务行业准入条件,依法加强殡葬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使包括遗体管理在内的社会殡葬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打破殡仪服务属地管辖的束缚,引导和支持良性竞争,提高市场化运作程度,努力实现殡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殡仪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促进殡葬管理工作深入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规范服务行为。制定《殡仪馆管理规范》、《殡仪馆服务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定,对殡仪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积极开展殡葬“阳光服务”活动,规范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公开收费标准和收费程序,提高了殡仪服务透明度。
殡葬服务礼仪篇5
当__模样清秀、举止端庄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__市殡葬管理所的时候,——多名殡葬职工眼前为之一亮。
这些已习惯于在人们冷漠和悲戚的眼光中,默默无闻地与尸体打交道的人,看到殡葬管理所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所长,首先在心理上感到的是一种莫名的慰藉。火化车间王某某师傅说:“老女所长退休了,又来了一位新女所长,总有一位‘天使’带领着我们,与我们相伴前行,看来,我们的职业并不是像世俗中某些人看到的那样可怕和卑贱。”
然而,__却回答记者说:“我认为,真正的‘天使’是这些殡葬工。”
当她看到殡葬工背着生满蛆,高度腐败的尸体艰难地从高山上走下来;当她看到殡葬工跳下江水,顶着烈日抱起肿胀得直脱皮的尸体爬上来;当她看到在万籁俱寂的夜里,独自守侯在阴冷的尸体冷藏室的殡葬工;当她看到像呵护婴儿一样,将支离破碎、鲜血淋漓的尸块整理得洁净完美的殡葬工,她看到的是一种对逝者的尊重和虔诚,是一种对人性的膜拜和讴歌,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
当然,她也看到一些害怕挨近殡葬工、躲避殡葬工的身影,也听到了一些对殡葬工作持有偏见的议论。
于是,七年来,在__的心中时常装着一个愿望:一定要把殡葬工们这种天使般的心灵,通过现代殡仪馆的先进文化、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凸现出来,在__市殡葬管理所铺设一座生命的“阳光归宿”,实现“让死者安息,让生者安慰”的宗旨,让世人都能感受到殡葬工这个职业的崇高。
用优美的环境扮亮生命终点站
__是2000年10月来到__市殡葬管理所担任所长兼党支部书记职务的,此前,她在__区担任民政局局长的工作。这一年,她刚好38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
然而,有些朋友和同事却难以理解:你是区里年轻的后备干部,难道非要去干“火葬场”的领导工作吗?甚至,有人摇摇头,说:就是给我一万块钱,我也不会干。
性格开朗直率的__报之一笑:前面的女所长不是干得很好吗?还干成了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以前,的是民政工作,这个工作更适合。
话虽这样说,但走进殡仪馆,初时遇到的那些令人恐惧的事情,使__终生难忘。有一天清晨,天蒙蒙亮,__很早就来到了紧邻死者告别厅的所长办公室内。室内的光线还很暗,她去拉电灯开关(当时是一种拉线开关),突然,发现吊着灯泡的长长的电线增粗了许多。她心里想,谁把这么粗的电缆缠在上面?灯亮了,“电缆”变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大蛇,直向她吐信子。这奇异的变化,发生在殡仪馆特殊的环境里,使生性大胆的__也吓得几乎晕了过去。她清醒了一下头脑,叫人来赶走了蛇。
当时,殡仪馆位于杂草丛生的山边上,时常有蛇、蜈蚣等出没,使本来陈旧的殡仪馆增加了几分阴森的气氛。
但这件事,使__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殡仪馆的环境建设。她说:“殡仪馆虽然是一个庄重肃穆的地方,但是,由于对死亡心存畏惧和某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走进这里难免有阴森恐惧的感觉,因此,建设一个明亮的环境,营造一种的旷达的氛围,既能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也能减轻人们悲痛的心情,再加上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殡葬馆更要适应需求,体现出城市的文明程度。”
于是,__首先制定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治丧环境”的一系列措施。组织职工清理杂草、育花植树。她投资200多万元着手修建了综合大楼,装修了殡仪大厅和骨灰寄存厅,安装了和110联网的报警器;在悼念场加修了雨阳棚,解决了丧户吊唁时防雨防晒问题;投资60多万元购回了一台无烟、全电脑程控、满足丧户心理需求的火化炉。增购冷藏柜,购置不锈钢豪华告别台,满足丧户多样治丧需求;在殡仪馆内扩建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问题;还对火化车间进行了维修,并整改了全部线路。全面的整修改造,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了治丧环境。
与此同时,他们加紧殡葬馆配套设施建设,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将马鞍山公墓周边荒山开发出一片新的墓区,5000多个高、中、低各种档次的墓位,在山坡上依次排列,缓解墓穴紧张情况。在马鞍山公墓建设中,__带着职工冲破“祖坟山”的传统观念的禁锢,投资兴建了大型停车场、水塔、公厕、墓碑加工车间和英烈名人园。现在的马鞍山公墓布局合理化、建设宾馆化、管理规范化、环境园林化。2003年,在全省经营性公墓检查审核中,马鞍山公墓被评为我市城区惟一合法合格的经营性公墓。
2005年5月,马鞍山公墓飞云生态陵园建设工地又传来开山的炮声。在建设这处墓园中,__他们秉承“生命的港湾、永恒的家园”的现代陵园建设理念,以独特新颖、体现山水完美结合、设施先进齐全的设计,采用滚动发展的模式,根据自然生态情况,将飞云生态陵园打造成占地3.6公顷、总投资达1.5亿元的观念现代化、陵区园林生态化、墓地艺术化、葬式多样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生态陵园。
2006年,__市新的殡仪馆也破土奠基。一座投资达4000多万元、按照园林化、景观化和突出现代殡葬文化理念并参照国家一级殡仪馆标准设计建设的殡仪馆即将落成。据了解,新的殡仪馆不仅设备现代化,而且,将开设全方位的服务,将办丧事的前期工作全部纳入殡仪馆中来,既解决扰民、破坏环境等问题,也极大地方便了丧户。
用先进的文化净化殡葬市场
__说:“殡葬管理所不仅仅是为逝者提供安息,为丧户提供服务的地方,还要承担宣传先进殡葬文化,抵制传统殡葬习俗中落后观念的任务。”
因此,该所殡葬职工上门服务时,向丧户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宣传丧事新办的有关政策,递送一份__市文明丧事活动管理工作组颁布的“文明丧事活动管理告之书”。
然而,有的丧户对有关政策规定并不理解,对上门服务的殡葬职工进行谩骂,甚至,有的出手打人。遇到这种情况,尽管,殡葬职工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心里很委屈。__一方面作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从工作、生活上关心理解他们,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按照市里的有关规定,死者出丧时,在市区内不允许鸣放鞭炮和抛洒纸钱。可是,有的丧户认为这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图的是一个吉利。
如何既使丧户执行市里的规定,又保留一些可保留的传统习俗呢?__和殡葬工想了一个办法,在殡葬车上制作了一个鞭炮桶,让丧户在桶里放鞭烧纸。但有的丧户仍要往外抛洒鞭炮,__他们就向他们讲维护城市文明的道理,并讲解有关城管规定,晓以利害。如今,这种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
作为殡管所所长,殡葬改革成果如何巩固?如何消除传统丧葬习俗影响以及帮助人们消除火化的恐惧心理,是她长期思索的一个问题。__市是殡葬改革起步较早的城市,1996年率先在城区全面推行火化,1999年在一市一县整体推进。由于受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在偏远农村偷埋土葬的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为了遏制这一现象蔓延,防止回潮,__多次到问题突出的乡镇督办,走遍了__山山水水。
有一年,阳新县龙港镇一位名叫孔祥忠老人上书市委书记,反映该镇有的村庄违规土葬抬头,以罚代法的问题突出。接到市委书记的批示,__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对此放任自流就会导致殡葬改革走回头路。于是她忧心如焚,会同阳新民政局长等人冒着盛夏酷暑,驱车80公里找到这位老人了解情况,随后又找到镇长,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要求果断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否则殡葬改革将前功尽弃。由于及时加强监管和督办,这个镇的殡改形势得到扭转。
殡葬业也是当今一些人急欲涉足的行业,尤其是殡葬服务,一些人看中了其中有利可图,置国家有关规定而不顾,公然打出了“一条龙服务”招揽生意。如果未经批准,没有严格的消毒防范措施,任意由个人随意与遗体直接接触,从事穿衣、整容、化妆、运尸等殡仪业务,就难以控制病菌传染而危及公共卫生安全。对此,__带领执法人员多次上门宣传政策规定,要求那些个体户停止这种有害公共健康的服务。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__就会同工商部门现场没收其冷藏棺。事后,有说情的、有送礼的,还有上门威胁的,她都不为所动。
当前,一些人在某些迷信观念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非法私建公墓,大肆毁林占地。为了制止这一现象蔓延,__带领大家一处处察看,滥建占地的情况令她心疼,焦虑不安,她愤慨地说,这样滥建下去,穴头大赚黑钱,丧户吃亏,将来子孙何以生存?于是,她坚决碰硬,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平毁非法待售的墓位。这一行动,起到了震慑作用。然而,接踵而来的又是一轮说情风,甚至打来了恫吓电话,但她仍坚持原则不动摇。
在服务亮点中展现殡葬队伍形象
去年秋季,中国民政部在北京举办殡葬博览会,__带着十名职工前往参观。入会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代表看到__他们整洁明亮的着装和充满自信的神情,赞扬说:“你们这支队伍真不错,看不出是搞殡葬工作的,倒像是一群白领人士。”
__说:“殡仪馆常常处于低沉的哀乐中和悲戚的气氛里,作为殡葬工作人员在为丧户服务时,既要严肃庄重,也要像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那样,以整洁明亮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一种安宁的感觉。同时,殡葬工人也需要自尊自信,在工作中显示出自身价值。”
因此,__市殡葬管理所在推行“亲情化服务”中,始终突出一个“亮”字。在24小时的上门服务中,他们做的第二件宣传工作就是向丧户亮明服务项目、亮明收费标准、亮明价格明细表,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任意增加服务项目的行为。
他们将办事制度、服务规范条例、收费标准、职工照片、奖惩制度实行“五公开”。要求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上岗、挂牌服务、亮证收费,向社会承诺“严格执行物价收费标准、不乱收费、乱涨价,不强卖搭售丧葬用品”。同时提出“把丧户当上帝,视逝者如亲人”、“一切为了丧户,一切服务丧户,没有不能提供的服务,没有不上班的时间,没有超标准的收费”等服务口号,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热心,服务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
为了让丧户对殡管所有更全面的了解,__还在__企事业咨询网上公开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殡仪馆和公墓位置示意图及墓型介绍、殡葬法规、业务联系电话、投诉电话等;还将公开的服务内容印进市民手册,使之进入千家万户。
以前,该所出殡一条龙服务的服务费是80元,后来调整为20元。有的职工不理解,__就给他们算帐说:“在殡葬礼仪项目中,已按标准收取了费用,服务费就应该降低,再说,殡葬管理所也有社会公益责任,我们的经济效益应该从自身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优质服务中来。”
于是,殡葬职工把“替天下人行孝;让逝者安息。全心为您服务;给生者安慰”写在服务名片上。从此许多在__殡仪馆办丧事的人都能看到,当逝者从告别台转到火化车间时,衣着整洁的殡葬工都要向逝者深深地三鞠躬。这个细小的动作像一股股涓涓的溪流滋润着丧户的心田。
去年夏天,一名80来岁的老头死在街头,尸体无人认领。殡葬管理所将其认领过来,像对待亲人一样将其尸体保管好。在为老人清洗穿衣时,发现衣袋里有2000元钱,尽管此时已为老人花费了1000多元冷藏费,但殡葬管理所分文未取,直到找到有关人将老人安置完毕,并将钱物归还。
像这样的事,殡葬职工遇到了许多许多,有因凶杀、自杀、车祸的无名尸体,有争斗致死一时难以安葬的尸体,不论是什么人,不论花费多少代价,他们都毫无怨言地精心保护好、安置好。尽管,他们收入并不高,即使搬运一具浪尸也只有15元补贴,时常还受到误解,但他们心中常存社会责任,善待每一位逝者和丧户。
那年初秋,十堰市一位干部一行三人不幸在黄黄高速公路上因车祸死亡,遗体有严重创伤。__不以外地逝者而疏忽,恰恰相反,看作是展示__服务水平的机会,她亲自到现场治丧,派服务能手为死者进行整容,与遗体告别时,以着装整齐的阵容营造肃穆的氛围,布置追悼会场一丝不苟,给予了死者家属极大的安慰。该市前来主持丧葬事宜的领导还特意找到__致谢,夸该所不愧为省、市文明窗口单位的文明使者。
2004年3月,湖北师范学院由于学校扩建,要将青山湖、斋公山等林区坟墓全部迁出。为了给这些旧墓提供一个安置的去处,市殡葬管理所立刻投入50万元,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新建了一批低价墓位,以最优惠价格和优质服务赢得丧户的好评,支援了学院建设。
有一次,一名丧户的父亲去世,三名殡葬工冒着大雨为他办丧事,非常辛苦。丧户感激不尽,额外给他们每人一百元钱,但被他们婉言拒绝了。殡葬工们说:“这是所里的制订制度,不仅我们要执行,而且从上到下都会这样做。”
殡葬管理所的廉洁自律首先从__,从领导班子自身做起。在__的带领下,该所班子成员坚持带班制度长达5年,不计报酬、不补休,平均每人每年奉献30多个休息日。去年清明节前夕,她父亲去世,她不搞特殊化,对照收费项目和标准,一次性全部交完丧葬费用。此时,她已心力交瘁,患感冒而发烧,但清明期间又是群众祭奠扫墓的高峰,她想到自己的责任,必须到现场指挥工作,处理事务。她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埋在心头,同往年一样,拖着虚弱的身体走上岗位,一切为了__度过一个平安的清明节。
她在大会上对职工说:我们是现代殡葬职工,不是传统所称的“八脚抬棺夫”,贪图小利,接受丧户钱物是可耻的行为。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带好队伍,她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职工在从事治丧过程中,不得收受任何礼物,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对丧户坚持要送实在难以退掉的就在结帐时计价入丧葬费之中,以减轻丧户负担;二是一经发现收受钱物的就责令上交所里,如果不上交就按“收一罚十”的制度论处,如果屡教不改,对当事人则予以辞退。
殡葬服务礼仪篇6
竞争“最后一站”的生意
没有人愿意光顾这里,但似乎也没有谁能逃脱此类服务。
2月28日,深圳殡葬用品超市悄然开张。它再次为特区赢得了“改革者”的名声――“由政府主导、殡葬用品生产厂家进驻殡仪馆直销的经营模式,是中国首创。”深圳殡葬管理所所长陈海云说。
超市位于市殡仪馆大门西侧,羽毛球场大小的活动平房被划为5个区域,中间3家出售骨灰盒――两家卖陶瓷、玉石料的,另一家的产品是红木料质地。在超市的进门处,是寿衣陈列区,还包括头、脚枕及寿被。最靠里的陈列区则是深圳某公司设立的“港澳台专柜”,出售高档香烛、纸箔、冥币等殡葬用品。
“我们投入了几十万元,对超市的软、硬件进行包装。除了统一购置的超市货架外,每个陈列区都配置一个精美展板,主要是厂家的简介和丧葬文化知识。”陈海云说,“因为场地有限,目前只引进了5个厂家人市,加上殡仪馆自己的‘自选商场’,初步形成了竞争。”
“自选商场”设在殡仪馆服务大厅内’,货物品种、陈列方式与超市相差无几,只是柜台上一款28000元“天价”的骨灰盒比较抢眼。和超市的冷清相比,占有地利的“自选商场”显得忙,碌一些。“因为超市刚开,现在对我们的业务影响还看不出来,但以后就很难说了。”商场负责人郭锦棠称。为了竞争,陈海云下调了“自选商场”里骨灰盒等部分殡葬用品的价格。
面对竞争,厂家也降低了一些丧葬品的价格。“比如这款4260元的米黄玉龙凤吉祥骨灰盒,原价8000多元,”江浩(化名),其中一个厂家的业务代表说,“以后销售量上去了,我们的价格还能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但另一些用品的价格并未像期待中那么廉价。超市中的骨灰盒大多是2000元以上中高档的,仅有一款268元的低价陶瓷骨灰盒,“还有一款50元骨灰盒没有拿出来,怕降低整体档次。”江浩解释说。开业以来,他的柜台销售额只有1万多元,而每月租金却要2000多元,但他表示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一种有前景的销售模式”。
让别人分自己的蛋糕?
陈海云出任殡葬管理所所长还不到一年,他说,开超市是在家门口培养对手,来分本属于自己的蛋糕。
超市开张的同时,市殡葬管理所在门口设立一个墓园咨询点,引入3家经营性墓园――包括民营的、合资的,与殡葬管理所下属的吉田墓园“打擂”。而在此前,只有吉田墓园独家经营殡仪馆的业务――骨灰盒与墓地一度被认为是殡葬业中利润最高的项目。
但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留有“杀手锏”:市殡葬管理所对超市5家专柜进行了参股,并享有分红权,低不直接经营有关专柜。“我们不能一下子退出这个市场;因为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刘润华解释说,“既要照顾到殡葬管理所200多名员工原有的利益,同时,殡仪馆每年处理无名尸体亏损600万元,加上火化、运送尸体、骨灰存放3个环节的亏损,每年共计有1300多万元缺口、这些需要殡葬用品的销售收入来平衡。”
深圳超市开业之前,各地也曾出现多种形式的“殡葬超市”。但这些殡葬超市多数是由殡葬管理部门自己开办二只是变换一下货架形式,并未形成市场竞争。
另一类则是民营资本高歌猛进,独立投资经营。但大多遭遇各方利益狙击,’最后折戟沉沙。2004年;成都一位民营老板斥资建成4000余平方米的殡葬超市,推出“集中打丧火”服务,但不久即遭不明身份者袭击,被迫停工,此后3次变更工商营业执照地址均受阻。
所以,在刘润华看来,深圳模式是选择了一条较为现实的改革路径。“随着这个市场逐步发育成熟,殡葬管理所会慢慢退出。”他说,“改革既需要一定前瞻性,又不能跑得太快,要循序渐进,否则会适得其反。”
破冰之旅
“改革”始于2004年。对殡葬业来说,这是困窘的一年。国内一家知名媒体在选“十大暴利行业”时,殡葬业首次列入其中,并居第三位。“殡葬暴利主要集中在寿衣、骨灰盒、墓地等少数环节上。”殡葬研究专家、上海理工大学乔宽元教授说。一些业内人士不断抖出黑幕:“殡葬的利润可能超过300%,甚至高达1000%。”
身为深圳市殡葬管理所所长的陈海云,对殡葬服务收费高也深有体会。他父亲去世时,整个葬礼花了约4方元。更让他吃惊的是,某墓园的一块墓地3平方米标价12万元。
在人们的印象中,殡葬业是由民政事业单位独家经营。事实上,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中,并没有民政局“殡葬专营”的规定。条例中只有规定建殡仪馆、火葬场等“殡葬设施”由本级政府审批。
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施后,民政部门的“前置审批权”被取消。目前,殡葬服务和殡葬用品经营基本对私人放开,但不能涉及火化环节。专家认为,这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焚尸灭迹。
2004年4月和2005年5月,深圳市民政局举办了两届“殡葬用品采购会”,试图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而在2004年1月,深圳市殡葬管理所推出了699元的“最低价殡葬服务收费”,同时允许老百姓自带殡葬用品人馆――此前,外购的骨灰盒、花圈等不能带进殡仪馆火化场。
“无论是低价服务,还是公开招标采购,实质上都没有打破垄断经营。”刘润华说,“所以,市殡仪馆一直占着销售的大头,办丧者缺乏选择,它还是处于半垄断状态。”
2005年9月,深圳市民政局召开“民政论坛。殡葬专题”研讨会后,“殡葬超市”的想法开始实践。根据《殡葬用品超市进驻生产厂家准入条件》,“考察小组”选择了苏州姑城红本厂等5个专业厂家。经过4个多月的筹备,殡葬超市正式开业。
改革让民营资本进入
陈海云目前有两个头衔:一是深圳心安殡仪服务公司总经理,年薪15万元;同时,他又是深圳市殡葬管理所所长,一位“副处”。“公司与管理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陈海云对此并不隐瞒,“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作为市民政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市殡葬管理所既要承担殡葬管理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它又控股经营殡葬用品超市,尤其是经营自己的“自选商场”。
2005年,市民政局意识到这些问题,决定将业务科和宣传科从殡葬管理所剥离出来,并在民政局内设立殡葬改革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市殡改管理工作。
“殡葬管理所的角色一直很模糊,它同时具有公共服务、监督管理和经营三重属性。”刘润华说。他希望在今年启动的深圳事业单位改革中,市编制办能把殡葬管理所纳入试点。
2005年,国务院法制办曾将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但新“条例”最终没有出台。业内人士分析:各地殡葬行业的发展状况、经济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别,决定了新条例修订的艰难。
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处长朱金龙曾多次参加殡葬管理条例的意见征求会,感受到了“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观点上的迥异,尤其集中在对审批权的改革上。在要审批还是要监管的选择中,大部分地区流露出对审批权的留恋,提倡重监管的声音曲高和寡。
殡葬服务礼仪篇7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引领;死亡文化
我国社会的人类死亡文化,存在着诸多有悖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因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死亡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人类死亡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封建迷信在传播。在传统人类死亡文化支配下的殡葬活动中。夹杂着许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在民间,有些地方为逝者更换寿衣忌讳用“缎子”或裘皮面料,意在防止“断子”或逝者来世转生为兽类:逝者的亲人要在灵前“摔丧”,即将一只瓦盆摔碎,意为瓦盆是为逝者准备拿去用的锅,只有摔得粉碎才能随逝者带到阴间去;有的地方要请所谓“阴阳先生”,用占卦仪式来选定所谓“黄道吉日”进行送葬;丧礼中常用“引魂幡”,意在为死者亡灵引路,有些地方则要专门请巫师或道士、喇嘛“开路”,认为通过这种仪式,可以为死者指明去往另一世界的路径;在殡葬活动过程中,要撒纸钱,燃烧黄纸、冥币等,意思是通过这种形式就能给逝者“送”去其在“阴间”所需要的钱币: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择“风水宝地”,认为逝者阴宅安置得好不好。能够直接影响到其后人的微显天寿、贫富吉凶;安葬逝者盲目追求“入土为安”,认为只有传统土葬可以保全逝者的全尸,这样其灵魂才能得到安息,其“真身”才能得以转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便出现了很多人千方百计谋求传统土葬或骨灰“二次土葬”的怪现象。有些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在亲人死亡之后,便偷偷将其遗体运到农村进行土葬;有些人将亲人的遗体由本地区偷运到外地区进行土葬,如广东省西部罗定市加益镇的一些村民就常常将亲人遗体运到毗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梨木镇进行土葬;有些人在亲人逝去后先花钱避开火葬或只进行象征性的火葬,然后进行传统土葬。如在广东省茂名市的一些地方,只要逝者家庭肯花钱,逝者的遗体就可以只“半烧”或干脆不烧就能弄到一个火化证明,而后再进行传统土葬。上述提到的这些现象,可以说是挂一漏万。其实,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死亡与殡葬活动过程中,充斥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封建迷信糟粕。
2.传统的殡葬陋俗广泛延续。如在人死亡之后被移尸的过程中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在葬礼仪式中程序性的“哭丧”、跪拜叩首:在逝者灵前烧香燃烛、摆放祭品;在将逝者遗骨安葬后,逝者的家人和近亲属都要遵俗按时进行“祭旬日”或“烧七”等等。
3.使消极的殡葬市场得到发展。过去殡葬活动中常用的“纸活”主要是金银山、聚宝盆、童男童女、马匹车轿之类,现在除了这些之外,又增添了诸如楼房、别墅、保姆、礼服、多件套礼品盒、组合家具、电视机、影碟机、电扇、空调、电冰箱、电脑、手机、摩托车、小轿车、飞机等等,有些人在祭奠逝者时还要烧“小姐”、“二奶”、“超女”,真是应有尽有,并颇具“现代气息”;过去祭奠亡灵时用的燃烛是蜡制的,现在则又有了新一代用品――电光烛,这真可谓是死亡与殡葬文化用品的一种“创新”;过去殡葬仪式中用的冥币是简单油印的手工制品,现在的冥币则是由所谓“天地银行有限公司”等“发行”的机械印刷品,并且不仅有“本国货币”,还有印有外文和外国人头像的“美元”、“欧元”等“外币”,似乎消极的殡葬用品业也在以“改革开放”的姿态向前发展;过去的低俗殡葬用品主要是个别的手工制品,现在的则多为大宗批量生产的机械制品,并且在所用材料范围方面更加广泛:过去进行坟地买卖交易一般都不具有专业性,近些年各地则涌现出了很多出售墓地的“专业户”和买卖墓地的“中介”,被戏称为“第二房地产”的墓地交易生意火爆,这可以说是传统死亡观念成就了这些“专业人才”;当今在各地的大医院附近、去殡仪馆或火葬场的沿途,殡葬用品商店鳞次栉比,其间商品种类繁多,不乏低俗、离奇、怪异之用品,利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这也自然是传统的死亡观念造就了这一行业的“辉煌”;更有甚者为了迎合消极殡葬市场的“需求”,干脆在闹市区当街办起“冥婚介绍所”,专门提供冥婚介绍、主持冥婚“婚礼”等“专业服务”,似乎这种消极的旧风俗也正在同现代市场经济相接轨。
4.各种扭曲的殡葬心理得以滋蔓。在传统人类死亡文化的作用下,社会上对殡葬问题或殡葬活动的认识较为普遍地存在放任、纵容封建迷信心理;认同或认可殡葬浪费心理;部分逝者家人借机敛财心理;社会上一些人乘机生财心理;通过殡葬活动炫耀、显富、攀比心理;在殡葬活动过程中藐视法治心理等等。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死亡文化的发展
1.以“发展”的观点,解决死亡文化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一直以来,我国由于人类的死亡问题,每年都会造成惊人的社会物质浪费。主要表现为占用大量土地、浪费大量钱财、消耗大量人力、严重影响环境和带来大量意外危害(如火灾、车祸等)。其后果,就是相应地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要让国人科学认识人类死亡问题,就要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尽量降低与死亡、殡葬活动相关的物质耗费,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生产力。所以,应该大力倡导节俭殡葬、文明祭奠之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摆脱落后的死亡与殡葬观念的束缚,与时具进地规范社会上的殡葬、祭奠行为。殡葬活动要以合理处置逝者的遗体为中心,节俭操办。提倡简化殡葬活动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殡葬用品消费,尽可能控制殡葬活动的规模和参加的人数,设法压缩人类遗骨占用的空间。祭奠活动则要以缅怀逝者、教育生者为主要目的,也应同样注重文明、节俭。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以殡葬节约为荣,以殡葬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真正树立起来,并切实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同时,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配套制度。将殡葬、祭奠活动全面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围绕“以人为本”。把握死亡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传统的死亡观“厚死薄生”,片面推崇逝者为上,忽视生者利益,完全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就死亡观来讲,以人为本,应该是以“活人”为本。所以,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就要坚持“厚生薄死”的原则,即树立起生者至上,以生者利益为本,并切实客观正视逝者权益与尊严的观念。要确保措施到位,对死亡与殡葬工作要层层抓好落实。俗话说,现在是“生”也难,“死”也难,正因为如此,针对“死”的问题,即殡葬改革的问题不仅要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措施,而且还必须像抓“生”的问题,即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来
抓殡葬改革工作,使人们不仅要有正确的生育观,还要有科学的死亡观、殡葬观。殡葬工作要处处有人抓,时时有人管。要把殡葬改革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有关部门、单位工作成绩的一项硬指标。要努力构建殡葬事务实行民政部门主管,个人所在单位或村(居)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具体协管,个人出资承办,殡葬服务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规范流程模式。力求使殡葬管理、消费、服务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做到管理周密、科学,消费文明、节俭,服务便捷、专业,整个过程阳光、透明。当然,在这个流程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应该怎样做,都必须有相应的科学而明确的规定来进行规范。
3.以“可持续”观念创新人类死亡文化。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已经危及到或可能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以往欠妥当的观念与行为反思的结果,是一种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对于人类死亡文化的创新,要追求可持续发展,就要树立人类遗体处置科学化观念。要本着尊重逝者,有利生者,为社会生产力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物质力量的原则选择处置人类遗体的具体方式。传统土葬和现在广泛实行的火葬,以及正在逐步推广的海葬和新兴的“太空葬”等都不符合上述原则。因为这些在现实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殡葬方式,其实都存在着诸多严重的弊端,明显不符合生产力标准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也都不能彻底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在人类普遍性的死亡问题方面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使“自然深葬”和“遗体资源化”成为人类遗体处置的主要方式,从而把握人类社会先进死亡与殡葬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物质力量。自然深葬,就是将自然状态下的逝者遗体用自然的方式直接深埋地下,使之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即将不经过火化等特殊处理的逝者遗体用低成本、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的袋、罩等装殓或覆掩后深埋地下2.5―3米,使遗体进入自然界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过程,地面不起坟头,可种植树木等植物。进行自然深葬的墓地,经过一定期限后可以重复使用。自然深葬是对传统土葬的扬弃,有一些和传统土葬相类似的特征,但又同传统土葬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真正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人类遗体处置方式简便、环保、节约,不存在类似保存骨灰那样的遗留问题,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体现了以生者为本的精神,也符合让逝者“入土为安”的传统理念。遗体资源化,就是将人类遗体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全面、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遗体资源化是最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遗体处置方式,是人类殡葬活动发展的最终方向。这种方式使人类遗体(包括其器官)得到充分利用,是一种变负担为利益,变消耗为资源的方式。生者的利益在这种方式中获得了最大值,逝者的作用在这种方式中则得到了最大的延续和发挥。所以说,这种方式体现了生者与逝者价值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与死亡的有机统一。这种方式的实现,将是整个社会死亡文化的一场革命。当然,要使大多数国人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方式,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观念转变过程。另外,从现实情况来讲,遗体资源化这种方式不仅会使人们的死亡与殡葬观念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还要涉及到道德伦理观念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努力构建科学死亡文化的同时,国家应该制定出台有关人类遗体及其器官捐献、买卖、研发、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促进人类遗体资源的合理利用。生者是逝者生命的延续,与逝者同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人类社会死亡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从而高效地工作,健康地生活,这才是对逝者权益的真正尊重和对大自然的最好回报,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万建中.图文中国民俗?丧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齐雨.把土地留给我们的后代[J].广东支部生活,2002,(4).
殡葬服务礼仪篇8
我国推行殡葬改革50多年来,在节约土地等自然资源,满足群众丧葬需求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十一五”时期,我国殡葬改革迈出新步伐,逐步完成了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殡葬救助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4个地区实施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惠民殡葬政策,覆盖人口1.6亿人,年投入资金6亿元以上。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殡葬业总体水准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殡葬资源配置、殡葬管理体制、殡葬服务质量和殡葬习俗文明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甚至比较严重。特别是死不起、葬不起问题,成为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赣州殡葬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殡葬业成为暴利行业死亡消费变成一种奢侈
中国人历来讲求“入土为安”。但目前,“死不起”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今年清明节前,关于殡葬行业暴利的话题在网上成为热点。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针对网民质疑调查发现,目前殡葬业乱象丛生:“蹲点”医院抢尸源、死亡信息成财源、骨灰盒高价垄断、墓地销售捆绑服务性收费……一些网民发贴,强烈质疑殡葬高收费背后存在暴利链。
殡葬业是我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也是世人了解较少并最忌讳的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该行业的服务、用品价格偏高的情况也容易被人忽视。原先有种说法,叫“死得起,病不起”,意思是说医疗费用比较贵。但近年来“死”也成为一种奢侈。根据我国殡葬改革工作的要求,除特殊的少数民族外,必须一律实行火化,并统一寄存。这样,不管路途多远的乡村,也要到县城设有火化炉的地点去火化。同时,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一般还要停放三天。一名死者从运送到火化场,再到火化后寄存,对于低收入家庭,负担是极其沉重的。
殡葬品价格利润过高,殡葬用品价格昂贵,不少殡仪馆骨灰盒、纸棺进销差率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200%。一些殡葬服务环节和场所强买强卖,有的殡仪馆规定骨灰盒必须在馆内购买,不得在外购买。收费项目繁杂,自立项目乱收费。如有的殡仪馆收取装骨灰费、占位费、送客费、灵车装饰费、外运管理费、骨灰盒封口费、乐队管理费、停车费、场地清扫费、安放证工本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办丧事互相攀比也一定程度上对这一行业乱收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似乎丧事办得越大、越奢侈、越体面,越对得起死者。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全国每年死亡约800万人,按每人最低丧事费2000元计算,每年全国殡葬业的市场总额最少为160亿元。如果加上骨灰存放、购买墓地等费用,超过千亿元。从2003年至今,殡葬业连续五年跻身国内十大暴利行业,且一度排名前三。
垄断必然产生腐败,殡葬行业腐败被称为“黑色腐败”,与其他腐败一样令人触目惊心。导致死不起、葬不起原因主要是殡仪馆都是承包经营,即使民政部门直辖的殡仪馆,也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各殡仪馆已经成为民政部门的钱柜。至于那些出租、出让和私人举办的殡仪馆,更是不择手段的挣死人的钱。有如此暴利,民间资本很难进入,殡葬管理部门想尽一切办法保住这块“肥肉”。在2010年3月17日召开的“深圳市殡葬改革‘网络问政’座谈会”上,深圳市民政局某负责人坦承:“殡葬行业确实存在垄断、高利润现象。”深圳民革党员罗林虎被称为“网络问政志愿者”,对近几年备受诟病的殡葬行业暗访、调研发现,普遍反映殡葬用品价格虚高,而且收费的名目繁多,不花钱事就办不成。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令认为,“由于进入殡葬业的行政审批大权仍紧紧地握在民政部门的手中,因此‘准入审批权’也往往变成了‘经营独占权’。”
除了乱收费,殡葬业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公墓市场的混乱。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公墓土地供给紧缺导致的墓地价格年年攀升。目前,国内有些城市的公墓价格已被炒至每平方米2万元,更高的“天价墓”墓价扶摇直上。老百姓普遍感叹:“墓地价格高于房价”、“墓地价堪比豪宅”。今年清明节前,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十大天价墓”,一些地方豪华墓地的“天价”令人咋舌,让戏谑成为“坟奴”的网友们更加感慨“死也有贫富贵贱”。目前殡葬业还有一种耸人听闻的怪现象,那就是买卖“活人墓”普遍存在。如沈阳19家合法公墓中,就有13家对外出售“活人墓”(4月1日《辽沈晚报》)当无房者巴望着高涨的房价何时回落时,墓地攀升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致使“阴宅”贵过“阳宅”,人未死墓先买。有舆论就认为,殡葬业过度市场化,是另一种形式的“土地财政”。
而清明节前,青岛、济南等地一些陵园表示,将对超过20年使用期限的墓地续收管理费。据悉,根据民政部1992年的《民政部关于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及1997年的《殡葬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活人“死不起”,死人又面临“催款单”。在天价墓地、殡葬暴利新闻层出不穷的语境下,墓地续收管理费无疑让“死不起”的问题变得更加严肃而沉重,引起全社会极大关注。
公墓用地陷“死地危机”“死无葬身之地”并非戏言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有近7000万平方米土地变为公墓及坟场。在土地紧缺的大形势下,符合建墓要求的土地一直紧缺。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控制制度,公墓土地供给更是严重不足。我国目前墓穴用地使用权期限最长为70年,而国务院新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以上海市为例,2010年后上海人口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死亡人口逐年增加,每年将达到12万人,2020年每年将达到16万人,预计5年后上海80%的公墓将陷入无地可葬的“死墓危机”。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化解“死墓危机”的根本办法是实现墓地资源循环使用,推行节地葬。上海福寿园等墓园一直大力开发“节地葬”式产品,从1998年的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以及2006年的小型艺术葬式,到近年来推出的十字壁葬、花园立体葬、欧式铜板葬、生态树林葬等新型产品。与传统的公墓安葬相比,“节地葬”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少而容量增大。在福寿园,每个“花坛葬”的占地面积仅为0.02平方米,却可以放置几十具遗体的骨灰。按照传统的每个墓穴占地1.5平方米的标准估算,“节地葬”约为上海节约了26万平方米的土地。而费用也低很多。“节地葬”的价格为800元左右,是传统公墓安葬价格的几十分之一。“海葬”也是民政部门近年来提倡的新型葬式。上海出台了海葬补贴措施,常住上海的户籍人口过世后骨灰撒入大海的,每人给予400元补贴。浦东新区的人口还将得到800元的区内补贴。但据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统计,包括海葬、壁葬、花坛葬等的所有“节地葬”加在一起
不超过10%。
近年来,冬至和清明节期间,从上海赴江苏、浙江等地扫墓的人数已达到100多万人,并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上海本地公墓资源不足,市民纷纷转向外地寻求墓葬。从事殡葬管理的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公墓出售的只是土地租赁权,但很多人追求墓穴的永久性,和传统土葬不同,现在的墓穴多是由花岗岩、水泥等坚硬物质砌成,回收利用成本很高,一些骨灰盒经过层层处理能保存几百年。最关键的问题是,人们还没有接受墓穴循环使用的观念。由于国家没有对墓穴的循环使用做出硬性规定,墓穴使用期满后收回再利用将成为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殡葬改革,初步实现了从保留遗体到保留骨灰的转变。专家指出,我国急需进行第二次殡葬改革,提倡少占地或不占地的葬式,即实现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转变。如何引导群众走上文明殡葬之路也是殡葬改革的一大难点。
赣州殡葬改革做法、成效与启示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粤、闽、湘四省交会处,简称“赣南”,下辖18个县(市、区)和1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97万,分别占江西的1/4和1/5,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也是中国风水文化的起源地和传承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一些落实观念根深蒂固,殡葬改革阻力较大,落后的丧葬习俗与快速发展的城乡现代文明形成强烈反差。赣州市早在2001年开始大力推进殡葬改革,特别是2008年以来,以科学发展的理念统领殡葬改革,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科学文明的殡葬服务体系,并将其作为赣州实现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的战略性举措,高位推动,强力推进,得到了民政部和江西省民政厅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民政部将赣州确定为全国推进殡葬改革研究的联系点。江西省将赣州市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赣州市科学文明的殡葬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完善两个体系,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考核
一是完善殡葬管理组织体系。在市县乡成立由政府领导、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殡葬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市政府设立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市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并把殡葬管理和殡葬事业发展纳入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把殡葬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基本建设计划。从2010年起,把殡葬改革工作列入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和各级政府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依据全市殡葬改革的总体发展规划,分年度给县(市、区)下达殡葬改革目标任务并签订责任状,对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县(市、区)民政部门应有专门的殡葬管理和服务的机构,配备必要的编制、人员和工作经费;建立一支殡葬管理和执法队伍;对纳入政府公共管理的遗体火化、公墓和公益性墓地建设规划,以及建墓、入墓情况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广泛监督,并切实发挥好监管作用。
二是完善政府主导与行业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殡葬服务体系。投入资金建设公益性火化机构和设施,为遗体火化提供人员、设施和费用保障;做好公墓或公益性墓地建设的规划,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从事殡葬活动的各项服务工作。殡葬服务走向市场,就是要把骨灰盒的经营、特殊遗体的冷藏、遗体美容-悼念事务、经营性公墓出售建设与管理、公墓骨灰入葬等服务项目放开,允许社会力量依法经营,获取合理的经营收入,形成政府主导与行业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政府推动、法规支撑、政策引导、社会参与”
建立一个运行机制,即“政府推动、法规支撑、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是赣州殡葬服务体系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推动。明确殡葬管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之一。政府有关部门在殡葬管理和执法中要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一致,整体连动,共同做好殡葬管理和监督执法工作,从源头上堵住违法漏洞。同时把全面推进火化、积极建设公益性墓地,制止乱埋乱葬等殡葬管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推动的职能。将每年4月定为全市“殡葬改革宣传月”,使殡葬改革的政策、法规深入人心。
法规支撑。在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江西省殡葬管理办法》,依法做好殡葬管理和殡葬执法监督工作的同时,修订和完善市政府2000年出台的《赣州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关于遗体免费火化和扶持公墓建设、整治乱埋乱葬等规范性文件,依法规范全社会的丧葬行为。
政策引导。首先是建立政府对殡葬事业的投入机制,落实好免费火化政府埋单的资金及扶持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的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其次是建立农村公益性墓地墓位按成本有偿使用,确保公益性墓地的建设和管理正常运转机制。
社会参与。强化殡葬政策法规的舆论引导功能,使群众加快转变传统殡葬观念,自觉摒弃传统丧葬陋俗,做到依法火化,文明节简治丧;鼓励和支持群众采用多种形式解决公益性墓地用地和建设资金问题;支持群众通过村规民约自觉实施火化,遵守安葬公墓化的规定,杜绝乱埋乱葬现象;鼓励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主持操办文明节简的农村殡葬事务,牵头实施公益性墓地的建设与管理。
殡葬服务回归公益性遗体免费火化
实行遗体免费火化、由政府埋单,将殡葬事业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专项建设资金支持火化殡仪馆和公墓等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把现有火化机构设施转为非营利性的公共福利机构设施。采取政府回购的办法,目前已对17个民营火化机构实行国有化改革,保持全市火化机构的公益性。至2014年底,全市所有的县(市、区)建有公益性火化殡仪馆。在全面实施困难群体遗体免费火化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三年内全面实行全民遗体免费火化政策。继2010年赣县、石城、上犹、章贡、会昌等9个县(市、区)实行全民遗体免费火化
上一篇:【2018青年导演培育计划】入围及推荐项目展示·上篇
下一篇:精 [好剧推荐]时空交错的家庭伦理剧,凭什么成了豆瓣9.5分的神作?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