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Alita: Battle Angel

  《阿丽塔·战斗天使》

  叙事理论中的科幻反思

  摘要:由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导演的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是一部漫画改编电影,通过半机械女孩阿丽塔的钢铁城之旅展现了未来世界的赛博朋克图景。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特效背后,导演试图通过悬念叙事引发观众对未来技术和伦理的思考。

  关键词: 动素模型 意义矩阵 未来世界 科幻 伦理

      《阿丽塔·战斗天使》是一部有关未来世界机械人的美国科幻动作电影,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这部电影以半机械女孩阿丽塔的身世和记忆作为悬念设置,通过身体重塑和现实磨合逐渐发现隐藏在废墟钢铁城的巨大秘密,以及背后更为强大的神秘力量。在记忆碎片和狂暴动力的驱动下,阿丽塔走上了探寻真相的征途。作为一部有着强烈类型元素的电影,《阿丽塔· 战斗天使》以特效创作和精巧叙事为观众提供对未来世界技术、阶级和伦理的新思考。

  01

  动素模型与反乌托邦症候

       动素模型是结构主义学家格雷马斯的代表理论之一。格雷马斯以结构主义叙事学鼻祖普罗普的理论为基础,对其提出的“七种行动范畴”进一步深化,将原有的七种角色/行动概括为三组六个动素:即主体&客体、发出者&接受者、敌手&帮手,并由此建立起动素之间的关系。这六个动素所构成的三个对立分组不仅是叙事功能上的对立,同时也揭示了叙事文本的结构与意义。在影片中,阿丽塔本是三百年前年星球大战中的狂战士,因躯体受损、丧失记忆而流落在钢铁城的废墟之中,被改造人医生伊德发现后为其装上已故女儿的义体并取名阿丽塔。初来乍到的阿丽塔很快结识了轮滑男孩雨果,并成为赏金猎人参与了机动球大战。维克特作为钢铁城的掌控者,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以上是影片的逻辑顺序。

       阿丽塔作为流落地球的狂战士成为叙事主体,寻找遗忘的记忆是她的首要任务。因此阿丽塔本身承担了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双重叙事功能。如果将阿丽塔放置于格雷马斯动素模型中,她便是集主体、发出者和接受者于一身的个人英雄。然而随着爸爸和雨果等人的异常行为,她又生发出揭开机动球阴谋以拯救钢铁城的责任感,至此,阿丽塔完成了从个人主义英雄到集体主义英雄的蜕变。医生伊德发现了阿丽塔的头颅,并赋予了她躯体。尽管因为在赏金猎人和机动球等事情上“父女”俩一度产生分歧,但伊德的阻拦实际是出于对阿丽塔的关心。这种对故女的遗憾和爱移置于阿丽塔身上产生了放大的效果。伊德在影片中的角色功能超越了“帮手”的界定,反而更像是普罗普七种行动范畴中“施惠者”,一个类似于人生导师式的角色。他带给阿丽塔的不仅是身体,更是一种成长。

       如果说阿丽塔最初的困难是失忆,那么在拥有躯体之后则演变成成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融入钢铁城之后,她开始面对接踵不断的麻烦:大块头格鲁依什卡→财阀维克特→天空城撒冷→神秘人诺瓦。因此,阿丽塔要解决的是自我和外部两种束缚,于是便有了身份的转变。作为阿丽塔行动的直接指向,对抗对象的变化增加了叙事的悬念性。至于电影中的雨果和绮莲两个人物,则带有帮手的暧昧性。作为和“敌手”对立的动素,他们在各自的叙事单元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第一个叙事段落中,绮莲是维克特的合伙人,成为了敌手阵营的一员。但在倒数第二个段落中,绮莲则在关键时刻对叙事主体(阿丽塔)施以援手,成为了新的帮手。雨果最初受雇于维克特,秘密肢解半机械人,处于非道义的坏人一列。却在遇到阿丽塔之后慢慢充当了帮手的角色。

       天空城撒冷在电影中的形象基本上是由大仰拍视角和钢铁城居民的憧憬两种描述组成。一种是视觉上的不可侵犯性,一种是大众心理的认同。二者综合起来以强调天空城撒冷对地下钢铁城的绝对控制。尽管如此,钢铁城的居民们还是日夜操劳为了能够有朝一日登上那梦中的伊甸园,就连钢铁城的操控者——维克特也成为了撒冷幻象的傀儡,强化了反面乌托邦的黑色意味。影片结尾处,诺瓦面对阿丽塔的强势攻击不得不从维克特身体中逃出,临走前留下的意味深长的话也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期待视野。

       动素之间的关系往往能决定叙事类型和作品特征。一般来说,如果作品中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为正义社会,敌手为罪恶势力,那么此文本符合经典主流叙事的范式;叙事主体也是惩恶扬善的全民英雄,例如《超人》《美国队长》等影片。如果叙事主体和发出者以及接受者均为同一个形象,而敌手是不合理、不规则的社会制度或环境,这种作品基本上带有反面乌托邦的特质。《阿丽塔·战斗天使》属于后者叙事范式,但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定的调整,使阿丽塔从个人主义的“孤胆英雄”形象中跳出进而升华成为整个世界的公平正义而抗争的“女战士”。因此,阿丽塔这个形象不仅成为了叙事类型中的关键动素,也建构出更深层的结构意义。

  02

  意义矩阵中的对抗变形

       在结构主义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古希腊神话研究的基础上,格雷马斯得出了他的意义矩阵,即在一个四方形的矩阵中存在A和B一组对立关系,以及它们的互补形式所构成的新的对立关系。即A和B、-A和-B的对抗关系,A和-A、B和-B的互补关系,以及A和-B、B和-A的矛盾关系。

       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中,最大的矛盾点是天空城和钢铁城,即两个不同世界的权力结构。天空城撒冷中居住着在太空大战中存活下来的一小部分人,他们享受着最好的资源配置。而下面的钢铁城则成为天空城的供给体,被动接受天空城源源不断的各种垃圾。连接钢铁城和撒冷的之间的巨型钢铁纽带既强调了天空城的绝对权威,同时又以实体的形式吸引着无数地下钢铁城的人。其实,撒冷和钢铁城是具象化了的不同阶层。撒冷旨在继续强化这种优越性,钢铁城则试图共享撒冷的优势资源,成为被服务的阶层。另外,未来世界中存在着人类和改造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中,因为身体构造和身份的定义而呈现出一种对抗状态。     

       太空大战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为追求更高社会地位和更好的资源配置展开对抗,钢铁城成为对抗的主要空间。导演通过钢铁城居民对机动球大战的疯狂追求暗示对抗二者的力量悬殊。阿丽塔的出现威胁到了不平等的对抗关系,为了维持关系,来自撒冷的诺瓦不惜先后进入格鲁和维克特身体与阿丽塔正面或非正面交锋。在第二个意义矩阵中,改造人因拥有超于常人的能力而对人类持有一种轻视态度,这从赏金猎人和格鲁及其他的爪牙身上便可看出。反过来,一般人类也对改造人保留一份好奇(医生和助手除外),特别是雨果在初次接触阿丽塔后的反应。不同于一般善恶对抗的传统叙事文本,《阿丽塔·战斗天使》中在还存在除是非对立外的另一种复杂关系:不同权力社会中的内部分化问题。下层社会的钢铁城中,并非所有居民都对登上撒冷持有执念,医生本属于撒冷,后来和妻子一同被扔到了钢铁城。他在钢铁城成为了一名改造人医生,而妻子因为女儿的意外身亡和丈夫心生嫌隙,并一心想要重回撒冷,为此还投靠了大财阀维克特。阿丽塔的男朋友最初受雇于维克特,秘密和同伙肢解改造人的某些重要部位提供给维克特的实验室。赏金猎人会为了语言不和而大打出手。可见,处于权力下层的钢铁城并非铁板一块。

       另外人类和改造人的两个群体中面临同样的分化问题,维克特为首的利益集团与医生代表的普通人、阿丽塔为首的正义改造体与赏金猎人中扎潘的形象,都是同一阵营中的分化个体。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正来自于不同个体间价值观的区别,价值判断成为人类和改造人行动的内部精神导向。阿丽塔作为故事的核心,她身上的特征更为复杂。作为改造人,她具有超人的能力;作为太空战斗中的“武器”,她又带着与生俱来的战斗欲望;更重要的是,经过环境改造,她还拥有了人类多样的情感。因此,阿丽塔的出现属于特殊条件下的个体改造与变形。综上所述,从表层上看《阿丽塔·战斗天使》展现出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人类和改造人两种不同含义的较量;置于意义矩阵中分析后得出更深层的文本意义,即同一群体内部的异化导致的元个体的不同行为。

  03

  影像话语与伦理结构

      《阿丽塔·战斗天使》由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编剧,在技术上代表着当今世界特效制作的最高水平。为了能够达到最大意义上的逼真度,影片选择了在德克萨斯州进行实景拍摄以此作为钢铁城的原型。阿丽塔作为电影的叙事主体,也是主要动作的承担者。特效团队利用CG技术结合演员动作呈现出阿丽塔的敏捷身姿。阿丽塔的制作是电影后期的一个重头戏:高达五千多次的脸部更新再造、13.2万根头发、2000根眉毛、两千五百余幅面部表情、1800万个眼睛像素……数据背后呈现的是阿丽塔的逼真再现。除了阿丽塔以外,电影中的其他角色塑造和场面也展现出先进的影像技术,例如地下室阿丽塔和格鲁依什卡的对决,以及似真似幻的机动球大战现场。这种绚丽的影像背后探讨的更是对未来世界伦理的一种思考。

  (一)社会身份的重新定义

       阿丽塔作为改造人中的一员,一面拥有人类丰富的情感,如她和雨果的爱情以及同医生的亲情;一面和其他机器人一样能力超人,在和妮西亚、格鲁的打斗中展现地淋漓尽致。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后造就了一个复杂的阿丽塔,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人或者机器人来定义她。如果说阿丽塔起初只是一个沉睡的机器人,那么后来经过种种困难,她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力量的超能狂战士。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阿丽塔作为狂战士勇猛的一面将会在第二部的终极对决中展现给观众。

       赏金猎人是钢铁城一个类似于“警察”职能的群体,但与警察不同的是,他们并非单纯为了维护正义,而是出于不同的目的,因此赏金猎人的身份并不纯粹。在众多的赏金猎人中,伊德和扎潘是两个较为特殊的存在。伊德是钢铁城中的改造医生,基本无偿为患者救治,属于一种非营利性工作,为了维持诊所的正常运行,他需要以其他的方式获取资金。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想通过赏金猎人的方式秘密查找出杀害他女儿的凶手。扎潘是一个改造人,他的全身只有头是人类的样子。他以赏金猎人的身份追杀钢铁城中的杀人凶手行使正义,同时却又抵制不住内心恶的一边,站在了正义的对立面,与阿丽塔斗争,追杀雨果。以上都是对未来社会身份的重新定义。

  (二)非常规的阶级对抗

      《阿丽塔·战斗天使》存在着两种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对立关系也成为故事战斗的导火索。为了揭开敌人的阴谋,冲破天空城和钢铁城的界限,阿丽塔不顾医生的反对加入了机动球大战成为最终的冠军。这种胜利是以通过对其他机动球队员的搏杀夺取的,虽然这是维克特设计的一个阴谋,但是在夺球大战中,阿丽塔发挥她体内狂战士的巨大力量,将一个个对手以近乎粉碎性的方式淘汰,这种碾压性的胜利也带来了对改造人力量的反思。倘若未来社会中真的存在这种情况,那么如何对她的超能力行为进行有效掌控。另外,在和格鲁的手下“大刀螂”妮西亚的对决中,阿丽塔直接将对方身首分离,特别是陷入墙中变形的头部特写令人唏嘘。这种强烈刺激视、听觉,以多动作、超暴力搏斗的方式对抗阶级固化的处理显然是超越了现代社会的伦理范畴。

  (三)技术发展下的社会异化

      《阿丽塔·战斗天使》呈现的是一个关于赛博朋克的世界。这是基于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后所带来的一种新的文艺作品创作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成员的身份得到新的定义和划分,自然人、机器人和仿生人共处一个时空。由于本质的区别,在技术的作用下,社会内部群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化。电影根据日本漫画《统梦》改编,原作中大反派诺瓦是一个获得了永生的自然人,并对同胞展开疯狂的敌杀,扬言“永生的乐趣在于看着他人死去”,完全失去了对同胞的共情。而改造人和人类混居的钢铁城中,改造人以机械力量的优势威胁着人类,人类又成了秘密肢解改造人的凶手。这种无限放大弱肉强食的反伦理的社会状态恰恰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内部异化。不仅是《阿丽塔·战斗天使》,在当今许多科幻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导演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引发的社会失衡和伦理乱象。

  04

  结语

      《阿丽塔·战斗天使》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电影,以宏大的科幻图景暗示了对上层垄断资源、阶级固化以及弱肉强食思想的批判,保留了原作在文本上的深刻内涵同时加以好莱坞式的技术性改造,成为一部具有世界观赏性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三联书店,1999.

  [2]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3]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孙承健.空间、身体与存在:当代科幻电影叙事的文本建构逻辑[J].电影艺术,2019(03)

  第三届重庆市大学生影评大赛研究生组三等奖

  作者:张志敏

  指导老师:丁亚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征稿启事

  欢迎扫码进入大赛QQ交流群

  

  欢迎关注 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

  QQ|2351758317

  投稿邮箱|qgdxsypds@163.com

  排版|包谨源

上一篇: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