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导演执导《决战中途岛》好莱坞抗日片,激情满满海空激战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上次在看到战事极惨烈的影片是2016年底的《血战钢锯岭》,而同样讲述二战战役,也同样与日军正面交火,

  《决战中途岛》的作战场面又比《血战钢锯岭》更火爆更激烈,天地间烟硝弥漫、炮弹轰炸声不断,几乎毫无喘息机会,是一出久违的写实战争片。

  1939年二战爆发时美国并未参与,因日本为了石油资源与美国产生外交冲突(电影开场曾铺陈了石油对日本的重要性与潜在威胁)。

  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国位于夏威夷的珍珠港海军基地,此事件造成两千多名美军殉职,罗斯福总统宣称此日为美国的国耻日,美国遂加入二战行列。

  1942年6月,日本放弃原先往西南太平洋推进的计划,转为进攻中太平洋的中途岛。

  目标是利用登陆舰队引诱在珍珠港事件逃过一劫的美军航空母舰前来,再派遣日军与航空母舰予以伏击。

  幸运的是,美国军方在中途岛战役前获得重要情报,规划了反制日本的策略,一举歼灭了日军四艘航舰而赢得胜利,也逆转日本在二战中的主导优势。

  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过多出好莱坞制作的电影,擅长灾难类型影片。

  中途岛之战是二战中著名的海上战役,影响太平洋战争甚巨,由罗兰·艾默里奇来执导此片算是适才适用。

  导演也兼任本片编剧,由第三国视角来描述美国 vs 日本的战役颇能保持中立与平衡观点,美军戏份虽较多,但不过度妖魔化日本与渲染美国英雄主义。

  剧情在美军、日军的作战主线与家庭、军队的支线中交错并进,由于战争场面多、将领士兵也多,过场稍显急促下时空也偶会跳跃,观赏时会有些混淆感。

  不过,虽无法完全记住时间、地点、人名、航舰名,但不影响对战役的理解。

  观后回想,此部影片人物与事件的相关细节繁琐(甚至还包含日本侵华桥段),实在不好驾驭啊,有此成果已属不易。

  电影中,双方派出航空母舰与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和战斗机等不同种类战机(其余还有驱逐舰、巡洋舰、高速战舰等),组成的海上与空中攻击队真是洋洋洒洒,让人目不暇接。

  作战场面气势磅礴特效逼真,俯瞰、仰望或飞机正面冲来、侧面袭击、向下俯冲等各种角度都有。

  由飞机前后座飞行员视角所见的战况煞是震撼,搭配激昂配乐更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看的是3D,我可能会吓得躲起来。

  军事演习时可以重来可以修正,上战场后就靠平日练习累积的经验做临场反应与靠运气了。

  剧中发生飞机油料不足只好返回,船舰速度太慢让飞机无法顺利起飞而下坠海洋的飞机起火燃烧被迫跳伞的每一次意外状况都考验着每一位军官的意志与信念。

  参演的演员众多,个个表现恰如其分。看惯伍迪·哈里森的光头,他一头金发现身时真有喜感。

  帕特里克·威尔森鞠躬尽瘁的使命感让人动容,而艾德·斯克林终于演了一出让他再度帅起来的影片。

  戏份比卢克·伊万斯与其他演员还多,大咖云集下担任了第一男主角,是剧中灵魂人物。

  阿伦·艾克哈特饰演首次空袭日本东京的飞官杜立特,提振美军士气功不可没。

  而浅野忠信饰演日本海军少将山口,是日军中最沉着坚定的代表。

  剧中有一段电影导演带着摄影师到前线拍片的小插曲,当战争在这位导演眼前真实发生时,他不顾军官劝导去避难。

  反而兴奋的指挥摄影师快录影下来,连受伤也毫不退缩,不知这是不是罗兰·艾默里奇对狂热导演们的致敬呢!

  (注.查资料后发现真有奇人其事,导演是约翰·福特,拍了纪录片《中途岛》,还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美国能在战斗设备与士兵数量都不如日本的情况下获胜(大约差三倍),除了英勇爱国又善战的将领、军官和士兵共谱凯旋曲外,最关键的还在于一支隐身于后的情报团队。

  情报处的领导人罗什福(布雷南·布朗)像个拼图讯息的高手,可以融合前后好几个月的情报再归纳出准确度极高的情报。

  罗什福征召了一群因活动经费被取消而无所事事的乐手,罗什福看中他们天生对声音和节奏感敏锐度高,可以听出细微的声音变化而破译敌军密码。

  事实证明这个情报单位所解码的讯息比华府精准,少了他们对日军发出信息“ AF =中途岛”的正解,中途岛战役结果必然改写,美国若战输,国家命运也会跟着衰落。

  一场战争的输赢绝不仅决定于指挥官或将领身上,每个参战者都是重要的螺丝钉,都有机会发挥所长扭转情势。

  美国下士布鲁诺(尼克·乔纳斯)在日军敢死队俯冲攻击美国航舰时当机立断跳上飞机一轮猛攻,阻止战舰被炸毁、海军被歼灭的惨剧发生。

  中途岛战役当日,海军上尉迪克·贝斯特(艾德·斯克林)冒着肺部受损危险,硬是炸掉日本两艘航舰。

  而罗什福与队友这段小兵立大功的传奇故事更令人啧啧称奇,他们提供美国上将切斯特·尼米兹(伍迪·哈里森)正确情报以制定反埋伏作战计划而逆转胜。

  由于事关美国华府颜面,这段史实在当时情报官埃德温·莱顿(帕特里克·威尔森)于1980年代出版的书中才被披露。

  相对于美国的以少胜多,日本又是如何输掉一盘好棋?除了日军将领对于战略意见分歧外。

  其一是日本的作战通讯中频繁出现一个“ AF ”代号引起美国情报官罗什福注意,并判断出“ AF ”指的是中途岛。

  其二是因日本长期在战事中占上风而显得骄傲轻忽,不但误判美国军舰所在,也因美日之间兵力悬殊而对战情评估错误。

  其三就是剧中的日本海军中将南云忠一(国村隼饰)部署失当,他下达命令更换武器类型而延误作战时机,而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丰川悦司饰)当然也责无旁贷。

  日本为了石油等资源不惜对美国动武,企图成为亚州霸主,之后引发了中途岛海战后吞尝败果,最终还成了二战的战败国。

  在二战中,美国看似受了欺侮而被迫加入战争,然而,因两次世界大战中所获得的利益也使美国迅速列入强国之林。

  《决战中途岛》剧中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曾言:珍珠港事件唤醒了沉睡中的巨兽。

  他说的并没错,这头披挂“星条旗”的巨兽醒来后战争魂大爆发,不但痛击日本,为珍珠港遭突袭丧命的美国士兵讨回公道,往后数十年中更将兽爪继续伸向他国而乐此不疲啊!

上一篇:十五年后胡军再谈《蓝宇》,大家为其艺术修养纷纷点赞
下一篇:茜茜公主一生最爱的国家,曾在这座中欧最美教堂加冕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