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那样的场景不会成真,真正的星际移民飞船是这样的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这阵子火热的《流浪地球》彻底引爆了人们对科幻影视的注意力,大家都对里面推动地球进行星际旅行的场景印象深刻,然而连作者刘慈欣本人都承认剧情里利用核聚变动力推动地球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当地球面临噩运降临时注定就是一场少部分人才能存活的残酷事实,事实上美国NASA在早几年通过了一项名为“百年星舰计划”的项目,目的就是派遣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飞往另一颗恒星系开拓人类殖民地,而且飞船的样子已经设计出来了(下图),这是把科幻影视里的剧情真正的变成了现实。

  由于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人马座α星也在4光年以外的地方,这场星际移民按照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快太空速度也需要7.5万年的时间才能到达,显然《流浪地球》中推动整个星球所需的动力和时间远远不是上万个核聚变推进器就能实现的,但是符合“百年星舰计划”中的是这场星际旅行确实需要全人类的参与,人类是否能适应长期密闭的环境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百年星舰”设计的飞船空间并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范围,而且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繁衍下来的后代是否还能适应重力环境呢?

  事实上确实在研发以核聚变推进器作为航空动力,目前人类最快的太空探测器的速度是旅行者1号的每秒17.05公里,如果把这种速度再提高75倍就能在一百年内实现移民半人马α星,然而这种高速推进的前提是拥有足够多的动力燃料,所以《流浪地球》在资源消耗上满足了星际旅行的条件,显然这完全是不现实的,对于想要快速而又成本低廉的星际旅行方案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提出来了,尼古拉·特斯拉曾在一次会议中提出了“自由能源”一词,他指出这种清洁而高效的能源在宇宙中随处可见,人类如果开拓其他星球就必须有这种全新能源方式的飞行器,现在人们认为尼古拉·特斯拉提出的这种能源应该是利用宇宙中无处不在的引力波作为动力。

  事实上准备实施的“百年星舰计划”第一步就是殖民火星计划,近几年人类对于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火星地面和空中共有五颗各国的探测器在不断的收集火星资料,人类想要实现太空移民就得摸索在其他星球的恶劣环境下如果建立人类殖民地,然后实现改造整个星球成为与地球类似的环境,《流浪地球》中实现全人类共命运的场景让人大开眼界,然而当真正的灾难到来时,反而美式剧情中少数人存活的场面才可能是现实,毕竟人类离不开地球。

  或许传闻中的“曲速引擎”的出现也是人类开创星际时代的标志,而且这种引擎从理论上完全可实现也符合物理法则,这种超光速的引擎技术符合爱因斯担提出的空间可被弯曲的理论,但是目前没有突破性的引擎动力方案能达到这种技术,只能在各科幻作品中不断的被提起,如果人类能实现这种穿越空间的技术,那么《流浪地球》中的灾难场景永远都不需要面对。

  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这里将带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世界!

上一篇:明知山有釜,偏向釜山行,《釜山行2》终于定档
下一篇:《刀见笑》:不能掌握的命运和被命运捉弄的人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