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5.9分的《囧妈》真的是一部烂片吗?三个角度为你解读其魅力
前言:
徐峥顶着电影行业谴责的压力,将《囧妈》免费播放于网络,有口皆碑,得到众人称赞,但是,作为首次免费播放于网络的贺岁片,《囧妈》的评分却不尽人意,目前豆瓣评分仅为5.9。甚至有人坦言,徐峥执导的《囧妈》是一部烂片,令人讨厌至极甚至作呕,强行煽情、强情灌鸡汤,与之前的《人在囧途》和《人再囧途之泰囧》根本无法比拟。
有人说,只有不纠结于故事情节,跳出完美化的理智思维,才能看到更多电影之外的意义。深以为然,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恰是最好的贺岁片,它的魅力与价值不仅仅在于“囧”字背后的搞笑情节,更在于它深层的含义。
该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件事:中年男子徐伊万因妻子张璐的离婚问题、暖霸专利纠纷问题,不得不飞往美国。但却因为一本护照,徐伊万意外地与母亲坐上了一辆开往莫斯科的K3火车。
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终点站需要6天6夜,但是,母子二人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存有各种矛盾,何况是在狭窄的车厢里,只能是矛盾连连。直到后来,经历了一些遭遇后,母子二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囧妈》究竟是烂片还是好片?不能仅凭三言两语或是豆瓣评分来评头论足。今天,我们就从电影前后叙事风格的反转、独特的主题隐喻方式、情感的表达方式来解读这部电影的魅力与价值,在第四点,我会基于这部电影谈谈对现实的思考意义。
一、前后叙事风格的反转:前半部分是让人捧腹大笑的无厘头喜剧,倍感喜乐;后半部分却是令人潸然泪下,扣人心弦的温暖剧情。开始笑,最后哭的背后,皆有迹可循
片名以《囧妈》为名,前半部分体现的是“囧”字,而后半部分体现的是“妈”字,纵使在中间情节穿插着一些窘态,丝毫无法改变导演所要体现的“妈”字。
首先,来看前半部分无厘头的搞笑喜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①语言对话: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人物之间的谈话,从语言对话中,自然可以看出电影的喜剧点,比如,徐伊万坐着火车,到了集宁站后,准备下火车,飞往美国,当他知道母亲往自己的衣兜里放了三块糖后,纠结片刻还是回心转意,同母亲一起去莫斯科。
从车外回到车厢的这一场景,母子二人的对话也颇为好笑:
儿子:“你是不是交了两万块钱?”母亲:“欸,你怎么回心转意了?”儿子:“我没有回心转意啊,我就是想看看,一个不见黄河不死心的人,怎么见的黄河,怎么死的心。”母亲:“那你就看不到咯,你只能看见伏尔加河。“
再如,徐伊万和孝子沈腾的对话:
徐伊万:“大姐,我跟你商量个事呗。”孝子:“谁是大姐?进来说。”徐伊万:“对不起,大哥啊......"
喜剧,不仅来源于电影动作,更是来源于电影人物的语言对话,通过幽默的语言对话,带动了搞笑喜剧电影的发展,给予观众一种轻松而又享受的氛围。
②配角串演:很多人都说,在影片中,郭京飞是来搞笑的,火车乘务员是用来陪衬的,沈腾是用来渲染的,宋小宝是用来点缀的,确实有如此感受。
郭京飞饰演的郭贴看似为人谨慎的背后,却是一个做事没有头脑的人,经常把事情搞砸,偷文件被抓,喝进水的水能被一通电话吓到吐出来;还有饰演火车乘务员的贾冰,虽然他的镜头不多,寥若晨星,但是他呆头呆脑的样子更是映衬电影的喜剧线;
同时,还有饰演孝子的沈腾,只有一个镜头,却是不可或缺的喜剧点;快到电影的末尾,母子二人赶不上火车,只能乘坐着宋小宝饰演的东北大哥的热带气球,飞到莫斯科,而这也是电影的亮点。
仔细看到《囧妈》,你会发现,很多实力派喜剧演员客串,他们的出现不会让你直接捧腹大笑,但是会让你充满乐趣地把电影观看下去,而这也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③人物性格:无论是饰演徐伊万的徐峥,饰演孝子的沈腾,饰演郭京飞的郭贴,还是饰演母亲卢小花的黄梅莹等,纵使每个人性格不一,但是在影片中,导演对于他们这些人物性格的设定,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能说会道,语言犀利幽默。
导演善于利用镜头的语言对话,配角串演和人物性格来增加电影的喜剧之处,也恰是电影的魅力与价值。
其次,再来看后半部分催人泪下、扣人心弦的温暖情节,主要分为4部分,在电影的开头,一直给我们展示的是母亲两个人之间的争吵与矛盾。但是在电影的末尾,却给我们展示的是徐伊万与母亲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①母亲赌气下车:因为谈到徐伊万父亲的事情,母亲卢小花被儿子徐伊万气到,火车还没有开到莫斯科总站,母亲便赌气下车,跌跌撞撞地坐着公交车前往一片林海雪原。母亲坐在覆满白雪的树梗上,满脸忧态,仿佛是在怀念过去。
当儿子拉着两个密码箱紧随其后时,她才开始说起自己与丈夫的往事。那一刻,我们看到了母亲徐伊万对父亲的爱以及思念,同时更是看出了母亲对于过去的一种释怀。也正是从这一刻,电影慢慢地从搞笑转为温情。
②林海雪原遇熊:母子二人在林海雪原不久,不巧来了两只猛熊,在与熊盘旋的过程中,徐伊万想让母亲赶紧离开,母亲不愿意,一直护着儿子徐伊万,害怕儿子被猛熊伤害,两个人互相推搡对方离开,突然,猛熊向母亲卢小花袭来,千钧一发时,母子二人被三个俄罗斯人救了。
有人说,这一段情节过于囧尬,但是,在我看来,恰是情感表达的升华部分。母子二人,本是最亲近的两个人,却因种种原因,两个人一见面便是争吵,而林海雪原遭遇熊击一事,恰能把两个人的矛盾化解开来。
③母亲温情演唱:遭遇熊击后,母子二人还是没能及时赶到莫斯科参与演出,急忙赶到演出场时,演出即将闭幕,母亲卢小花原本都要放弃,但是,心中还是不甘心,看着台上还没有撤走的话筒,便上前去,声音缓缓响起。
台下那些准备离开的伴奏者们听到歌声后,一个接着一个停止离开,跟随伴奏。而原本要走的观众们,在听到母亲卢小花演唱的《红莓花儿开》时,也为之动容,站着听她唱完,之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儿子徐伊万跑到台前观看母亲演唱,感到无比激动与幸福,原来自己的母亲如此优秀,演唱结束后,徐伊万给自己的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
④母亲摘掉假发:莫斯科演出结束,母子二人回到了家里,母亲把假发摘下来,感动了无数人。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母亲早已老去,只是我们未曾发觉。
在我看来,导演把电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在述说一个“囧”字,在喜剧中,让人欢度新年;后半部分是在述说一个“妈”字,在温情中,感知亲情。
电影利用囧为主线,突显社会当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问题,沟通问题,又用囧来化解尴尬,正是电影的魅力与价值。
二、独特的主题隐喻方式:搞笑喜剧的背后,导演想表达的是关于爱的一种阐释,爱不是控制,而是理解;不要以爱为名,互相绑架,更不要因为爱,走向破裂
片中,无处不在诠释着爱,母亲对徐伊万的爱,徐伊万与妻子的爱。
首先,来看母亲对徐伊万的爱。徐伊万成长在一个残缺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把他拉扯大。在母亲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儿子徐伊万重要。大到婚姻生活,小道穿衣吃饭,各种大事小事都在操心着。
然而,不幸的是,母亲卢小花把自己这份母爱,演变成了带有控制欲的情感勒索,大事小事也要掌控着。可是,徐伊万却不喜欢母亲带有控制式的爱,面对着母亲掌控式的爱,他崩溃着,无奈着,时时刻刻都想着躲避。
别以爱为名,控制着子女的一切。这是该片独特的隐喻主题。
其次,再来看徐伊万与妻子张璐之间的爱。徐伊万与妻子两个是自由恋爱,两个人从学生时代走到婚姻,按理说,从校服走向婚姻的爱情应该会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但他们的婚姻并未走到最后。
他们之所以无法走到最后,不是不爱了,而是爱的方式出错了。
徐伊万终究还是没能逃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无形中还是会把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妻子身上,以爱为名,掌控对方,希望对方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正如片中重复出现两次的经典台词: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不是要求对方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鼓励对方,活成她自己本身喜欢的样子。而这也是电影的隐喻主题。
在我看来,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一旦以爱为名控制对方,终将只要挣扎与崩溃,没有快乐与幸福,而这也是直接的情感勒索:因为爱你,所以你应该按照我要求的去做。
但是,被情感勒索的亲情、爱情,双方都不会有幸福,只有伤痛。所以啊,不要以爱为名,去控制你的子女,或是去要求的另一半,如果你爱她,应该是让他(她)成为他们自己。
三、情感表达方式:以搞笑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何尝不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电影名有个囧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囧状;第二层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父母或是父母对我们表达爱的囧态。用“囧”字来表达的不仅仅是剧中的每一个情节,还有母子之间相处的相处的囧态。
电影中有一段场景,令人哭笑不得:
徐伊万一边给郭贴打电话,母亲卢小花一边给儿子投喂各种食品。她怕自己的儿子饿着,或是营养不良,硬是往儿子嘴巴塞圣女果,鸡蛋,掐时间配制各种营养水,还拉着大儿子去拍各种大头贴等等。徐伊万每次想反抗,都会被母亲说“你怎么不乖了”而哑口无言。这是电影所展示出来的“囧”状。
本来已经年过不惑的徐伊万,依旧被母亲当做婴孩般来对待,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电影的开头,妻子张璐问徐伊万,“你上一次拥抱妈妈,是什么时候?”言下之意,是指你多久没有与母亲好好地沟通?
可徐伊万与母亲沟通不来,经常把妻子当成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媒介。但是,在电影开头夫妻二人的对话中,张璐也话里有话:“不要把我当成你们母子二人之间的沟通媒介,或者让我代替你去与你母亲沟通,你们两个人之间的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而并非借用其他人(媒介)来沟通,这不是长久之计。”
这是片中所展示出来的母子相处的囧状。
然而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子女,不知道如何与父母沟通,有时候甚至还借着其他媒介才能进行沟通,本是亲人,为何沟通无比困难?
在我看来,电影以搞笑欢乐的方式,向我们表达影片中亲人之间的沟通或是相处之囧;也利用搞笑喜剧的形式,向我们诠释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的囧态,一语双关的表达,是该影片的妙处,更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四、基于《囧妈》,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①别以爱为名,用情感勒索最爱你的人;既然爱,就应该放开手,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片中的每一处的情感,无不存在着情感勒索。母亲对徐伊万的情感勒索,徐伊万对妻子的情感勒索。因为双方都在勒索,所以每个人都活得不开心。徐伊万痛苦母亲的控制欲,却在潜移默化中间接地把自己的控制欲强加妻子身上。
然而,带有爱的控制欲更可怕,让人动弹不得,呼吸不得。带有爱的控制欲表现如下:
他不会直接跟你说“我不允许你这么做”,而是让你感觉到你这么做是在对不起他。
徐伊万好比《小欢喜》里的把英子一样,而卢小花也似宋倩,把孩子当成自己人生的全部,以爱为名处处控制着他们。一旦孩子稍有违背自己的意愿,便会自哀自怨:“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可以对不起我呢”“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不能去做呢……”
这是爱,更是情感勒索,没有压迫感的付出,那才是爱。既然爱,就要成全对方,鼓励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控制他们来做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②无论是母子还是夫妻,做人做事都要用界限感;关系越近,越需要界限感;
徐伊万和母亲卢小花两个人见面,一言不合便争吵不休,根源在于母亲处事没有界限感,什么事都想管着。
在母亲卢小花眼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着想,所以儿子无论如何都应该接受。但是,他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愿望延伸的机器。
她错就错在什么事都要管,以至于事事都闹矛盾,这里诠释的是母子之间做事没有界限感。
然而,不幸的是,母亲卢小花的控制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徐伊万对妻子张璐之间的关系。
徐伊万认为,自己的妻子应该要按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但是,张璐是有独立思想的人,她深深地意识到夫妻两人这般相处,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离婚,及时止损,才能脱离苦海。
徐伊万认为妻子是自己最亲的人,最爱的人,应该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最后,也因为界限感处理不好,所以导致了后来的离婚。他们两个人的结局也向我们诠释了夫妻之间界限感处理不当,导致婚姻失败的问题。
但是,无论是谁,做事都要有界限感,尤其是最亲近的人,更要如此。
③尊重与陪伴,才是亲人之间最长情的告白。
徐伊万活到中年,才知道自己母亲的爱好是唱歌,也才知道自己母亲的歌声如此动听感人,究其根源,终是欠缺陪伴造成。活了几十载,依旧不了解自己的母亲,这是极大的悲哀,更是不幸。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爱情,更是适用于亲情。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需要陪伴,而父母亲在变老的路上也需要陪伴。所以,我们应该多花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尊重并包容,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结语:
很多人看完《囧妈》,都觉得电影后面的情节有点作,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开头的搞笑是为了凸显“囧”,是喜剧部分;后半部分的温情,是在凸显“妈”,是温情母爱。对于母爱,谁还能无所忌惮地笑呢?
想要真正地看懂《囧妈》这部电影,不能从固有的理性认知出发,更不能仅从豆瓣评分出发,而是要从电影的叙事风格、独特主题的隐喻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出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深度地挖掘这部电影的更多魅力之处。
那么,你认为《囧妈》是一部什么片呢?
上一篇:《忠犬八公的故事》:世上不只有一只犬八公,也不只有一个教授
下一篇:特朗普不满《寄生虫》获奥斯卡最佳影片 发行商呛:他看不懂字幕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