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有可能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在2月19日晚播出的《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时隔14天再次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14天前,王辰就武汉的疫情形势进行了权威解读,信息量很大。详情见>>>

  14天过去了,武汉到底有多少病人?摸排出来了吗?床位现在够不够?治疗上是否有新的突破?针对武汉的疫情,王辰再次进行解答。

  

  一、14天过去了,感到高兴的变化是什么?

  王辰:由于床位的增加,“应收尽收”战略目标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二、担心的是什么?

  王辰:病人收治比较晚,收治之前可能已经传染他人。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利于控制疫情传播。除了“应收尽收”,“应收早收”很关键。

  三、武汉到底有多少病人?摸排出来了吗?

  王辰:摸排很重要,目前已经摸排九成以上。但具体有多少病人还不太清楚,而每天确诊的病例是实实在在的。

  四、武汉床位供给够了吗?

  王辰:我觉得现在床位的问题很大幅度解决了。方舱医院到20日将有三万张床位,其他定点医院也达到两万张左右。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床位是不是能够及时用上。比如,现在收治病人的时间还相对较长,需要尽早收治。这需要规范流程,而这个流程或许还需要摸索。

  

  五、武汉危重症病人占病人的比重降到18%,什么原因?

  王辰:最主要的原因是收治的病人总量多了,分母变大了。

  六、现在可利用的手段和药物是否明显增多?

  王辰:有所增多,但也还在探索阶段。因为这个病是一个新出现的疾病,对它的规律还不了解,此前是基于过去的一些经验现制订的一些治疗方法。随着对病情规律的认识,我们的治疗针对性越来越强、越来越规范,但我们的认识还非常粗浅,包括对新药、新疗法的探索都还在初级阶段。

  大家知道医学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一个新药和新疗法绝对不是简单能够一蹴而就的。在这个时候,我们既要有急迫的心情,感受到病人急迫的需要,同时要有非常清晰的头脑、非常稳健的行动,这样才能推动科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要特别提示的就是一定要尊重科学程序。

上一篇:豆瓣8.8分的《寄生虫》,为何被吹上了天!
下一篇:「净网2019」《误杀》来袭!这7个法律知识点你看懂了吗?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