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决战中途岛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导语出来电影院,看到豆瓣亮瞎眼的一溜四星评价,我真要怀疑,到底是罗兰·艾默里奇突然翻身了(我严重认为他还不如炸炸炸的卖拷贝),或者,我和他们看到的,莫非不是同一部电影。

  你可能也很期待对《受益人》的评价,以及刚在今天创下杜琪峰电影生涯最低分的,《我的拳王男友》。后面两天陆续有来,但今天就是想说说这部《决战中途岛》。

  不无悲哀地说,目前看来,院线片并没有因为挤着排档,就产生质量提高。目前为止,十一月还没到中途,上旬已经是烂片不断。我从来没有喜欢过罗兰·艾默里奇。不管是《明日之后》(就是……后天),还是《2012》。如果需要举例一名导演,属于我严重无感不断尿点全场白眼,但又恰好能代表相当多观众喜好的导演,那应该就是罗兰·艾默里奇。如何解释这种无来由的厌恶呢。即便是爆米花片,即便是商业片,大家电影票支出有限,人生时间宝贵——离 2020 年只有 50 多天了,猪肉涨价又经济下行的,也要挑点好的看啊。

  可能把《决战中途岛》归类为爆米花,似乎有点不太正确。这是二战历史,又是太平洋战争的重要一役。看着爽,但怎么可以是无营养的爆米花呢。但抱歉,我觉得罗兰·艾默里奇拍来拍去,就是爆米花。

  区别在于,他是在太平洋上爆米花,还是在青藏高原上爆米花。

  之前批评《战狼2》《流浪地球》《中国机长》时,不少人跳出来骂,一看就是美帝走狗,看不上中国电影的进步。可悲。

  感谢罗兰·艾默里奇,我也不喜欢这种美国主旋律,尤其最后上来一张张历史人物头像,就差组织一拨美国学生献花敬礼的。

  你一定纳闷,不是要批《决战中途岛》嘛,怎么前戏半天,就是不开始进入正题。

  罗兰·艾默里奇在整部电影里玩得,给我感觉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我才这么写推送)。磨叽半天,准备好各种姿势,迅速把你已经知道的那些事情重新讲了一遍,然后,什么都没有让你记住。

  固然带历史焦味的战争爆米花片,会因为盟军(美国海军)英雄榜的出现,“真实”二字的钢戳敲印,好像变得有分量。尤其是认真想想,这些裹脚布的地方,恰好是导演偷工减料,不需要花什么预算的计俩。

  继续按照罗兰老哥的电影风格——插说一句,我并非军迷,对战争片也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近些年的《血战钢锯岭》和《敦刻尔克》,都是很好的二战片创新尝试——无论是题材上,还是表现技法上。在这里也搭船做个推荐。

  甚至如果你对战争感到热血激昂。其实我会使个坏,推荐后面彼得杰克逊那部历史档案编集,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战争原来如此荒谬。

  《决战中途岛》,实际上就几乎把太平洋战争给捋了一遍来龙去脉。它让山本五十六背一些历史台词,或者隔断时间,就来上一轮战争教科书PPT画面。

  全片战争场面说不上少,但绝对比我想象的要少很多。廉价的CG画面,令铁皮飞机模型有如塑料片一样,摇摇欲坠。我承认,对《决战中途岛》唯一有印象冲击的,就是多次冲向烟花筒的俯冲轰炸。我几乎怀疑,罗兰老哥觉得这个画面很棒,不惜前后用上两三遍。

  不少人指出,在《敦刻尔克》的写实风潮之后,再看其他商业烂咖的二战片,都有点乱翻书的意思。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诺兰那样去玩真格。

  为了表现某士兵意志动摇,怯战想脱逃。罗兰老哥当然也思考到了,他也很认真,前后各来了一通一模一样的说教,几乎是那种你会猜到下一句台词,什么勇气,老婆孩子热炕头我也想家,巴啦啦你会光荣,此生铭记这一时刻的过场戏。至于充当主角的英雄,就是暗自较劲,彼此嘴炮,嚼口香糖然后吐血的王牌飞行员。

  全片没有多少可以看出在中途岛决战的故事必要和情绪铺垫,就连飞行员对于死去战友的缅怀,好像也就是走个过场。至于人物塑造,还是不要去想塑造这种事情了。提到这个词,我只会想到塑料。

  一定还有人纳闷,真有你说的那么差,怎么中国骄傲博纳公司等片头logo还那么大。

  问题就在这里,罗兰老哥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于这样的好朋友,总得有一些更高要求。

上一篇:《唐人街探案2》火爆的背后,看完这几个原因后网友纷纷点头!
下一篇: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们每个人都是哪吒,面对命运不公时只能靠自己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