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受封于齐国,狠心诛杀一位贤人后,齐国从此强盛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在商朝末年,七十余岁的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垂钓,求贤若渴的周文王遇到姜子牙后,封姜子牙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周文王去世后,姜子牙又辅佐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在夺取天下后,大封诸侯,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因而被首封于肥沃的齐地营丘(即今山东淄博市)建立齐国。姜子牙也就是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的创始人。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决定以法治国,来安定当时动乱的民心。当时的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

  齐国当时还有一个名士叫华士,德行高洁,但他不愿意臣服于天子,不愿和诸侯作朋友。人们都称赞他的贤德。

  姜子牙听说此人后,便派人三次召见他,他都不肯到。于是,姜子牙就让人杀了他。

  周公听说此事后,奇怪地问姜子牙说:“华士是齐国的一位高士,您怎么杀了他呢?”

  姜子牙回答说:“不作天子的臣子、不作诸侯的朋友,我姜子牙还能得到臣子和朋友吗?我不能用他作子臣,不能与他交朋友,他就是被遗弃的人。我召他三次而不来,他就是叛逆之民。如果表扬他,使他成为全国民众效法的对象,那我还给谁当国君呢?”

  其实,当时以华士为代表的所谓贤德之人,他们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诸侯做事,实际上是以不合作的姿态对抗新生的齐国。姜子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为国家尽义务,是“害群之马”,为了稳定政权,就下令诛杀华士。

  自从姜子牙狠心杀了华士后,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

  这件事也使得齐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懒惰的百姓,齐国从开国之初到之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在诸多的诸侯国里,齐国始终属于强国的原因。

  史家之韵——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韵味!

上一篇:独立日再掀抗议热潮 特朗普医改的三点现状
下一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还在热映,《速度与激情9》就要来了?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