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感大爆发 儿科爆满!接二连三跑医院不如在家做好这3点
昨天,嘟妈在幼儿园任职的朋友说最近工作异常的轻松,全班40个小朋友,目前因“流感”“感冒”请假,只剩16个小朋友。
目前流感正处于爆发中,有些家长看到周围许多孩子生病,难道就会担心,我没有给孩子打流感疫苗,是不是更容易中招?除了疫苗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比如吃药之类的?
今天,嘟妈重点和大家说说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流感爆发 儿科爆满
据国家流感中心统计,2019年第52周(截止2019年12月29日),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上升,已先后进入冬季流行季。部分地区处于较高流行水平,暴发疫情仍然高发。
南方省份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以A(H3N2)亚型和B(Victoria)系为主,北方省份主要是A(H3N2)亚型。
也就是说,甲流依然是今年到目前为止主要流行的传播类型。并且,我国内地南北省份流感活动水平持续升高,暴发疫情报告数明显增多。
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官网
各地区的疾控中心纷纷发出流感预警:
12月5日,黑龙江卫健委疾控处发布通告,称10月以来,该省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1.61% , 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去年为1.33%),今年流感流行强度可能高于去年。
12 月 16 日,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发布了最新的流感预警,宁波市的流感指数已经达到了 4 级(宁波市的流感指数最高只有 5 级)。
12 月 17 日,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了流感流行风险提示,江苏省流感进入低强度流行期。
12 月 31日,北京疾病控制中心数据显示: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17 种19314 例,死亡 3 例,其中「流行性感冒」位列报告病例第一位。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大媒体关于流感爆发,医院儿科爆满的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
12月4日,河南日报发布题为《冬季流感高发期儿科急诊不眠夜》的报道,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人满为患。
12月4日,鲁网记者走访山东省多家医院发现,流感患者扎堆,各大医院门诊量骤增。其中,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的急诊大厅里,座椅上坐满了等待叫号的患儿和家长,输液大厅里也满是人。
12月以来,杭州各大医院流感患者的门诊数量不断创新高。12月29日一天,浙医健杭州医院儿科白天儿科门诊一共有190人次,其中流感患儿占了20%以上;晚上5点以后开设的儿科急诊有85人次,也有超过20%是流感患儿。
为了不耽误小朋友备战期末考,医院特意在儿科门诊候诊区设置了一排桌椅
2020年第一周,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流感指数仍为5级(最高级别)。据宁波市卫生健康委消息,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新增24小时儿科门诊。
目前,流感病例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约占70%)。
乙型流感传染性有但并不大,会在近距离传染,比如说面对面,或在幼儿园甚至是学校班级;而甲型流感的传染率会更快,影响量会更大一些。
相比乙流,甲流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会在动物和人之间交叉传染,致病性也更强。
恰巧这段时间即是期末考试又临近春节,所以家长们不可掉以轻心!
警惕感冒般的流感
12月21日,广东清远6岁女孩儿因肚子不适去医院看病,因当地医院检查诊断错误,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后因甲型流感引起诸多并发症不幸去世。
当地医院诊断:小怡患的是支气管肺炎和急性胃炎。
经上级医院诊断,小怡为甲型流感引起诸多并发症。
1月6日,深圳一名5岁女童因感冒发烧入院治疗。在其反复高烧不止后,出现意识障碍陷入昏迷。医生检查发现她得的是由甲型流感引发的急性坏死性脑病。经抢救,孩子病情有所好转,但意识尚未恢复,连爸爸妈妈也认不出来。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不仅伤人还有可能致命。
但又因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都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咳嗽、高烧等症状,且都具有传染性,好多家长辨别不出。
普通感冒一般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引起,引起的流涕、鼻塞、喉咙痛、咳嗽、发烧等症状一般比较温和,而且大部分在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但目前没有抗病毒药可以治疗普通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并且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烧、疼痛、四肢乏力、干咳等症状要比普通感冒重,出现肺炎甚至其他全身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
正因为流感病毒凶险,所以通常会导致高热(39-40℃),而且精神状态会比较差。
目前有专门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如果在发病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更好。
具体区分可以看一下这个表格:
致命的流感并发症
流感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 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毒性休克等。
肺炎: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细菌、真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 ARDS。
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炎、脑膜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 (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多见于儿童。
心脏损伤: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 和急性肾损伤等。
脓毒性休克:主要表现为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所以,若孩子在生病之前,有和发烧患者接触或是没有接种流感疫苗,我们就要提高警惕。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无论清醒还是睡眠,都要赶紧就医!
小于3个月的宝宝一旦发烧,立即去医院
孩子吃药后仍精神不振,不愿吃东西,不进行交流
反复呕吐、剧烈头痛、脖子痛、脖子僵硬或腹痛。
明显的呼吸急促
有脱水的表现,如哭时泪少、眼窝凹陷、少尿或无尿等。
皮肤苍白,发热过程中出现了皮疹。
持续的高热不退,服用退烧药也没有明显的下降,持续发烧超过3天。
出现抽搐、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眼神异常等。
正确处理和预防流感
治疗流感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流感不像“无药可治”的感冒,它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有口服的奥司他韦和吸入扎那米韦、静脉的帕拉米韦。
其中,扎那米韦适用于7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且使用禁忌较多,如患有哮喘、慢性肺疾病的孩子不能用等。而帕拉米韦需静脉滴注,一般家长不可操作。
对于大多数没有医学背景的家长来说,口服的奥司他韦是最方便有效的。进口的叫做达菲,国产的叫可威,且奥司他韦是处方药。
奥司他韦有两种剂型,颗粒剂(规格有 15 mg 和 25 mg)和胶囊型(规格为 75 mg)。
另外,吃药推荐疗程是 5 天,不要随意停用。
一旦高度怀疑或确诊流感,就要在发病48小时内用奥司他韦每天2次,连用5天。而且足月宝宝的月龄、体重不同每次用药剂量也不同。
8个月以下婴儿每次3mg/kg ,9~11个月龄每次3.5mg/kg,1 岁及以上年龄儿童推荐剂量:
体重不足 15kg 者,每次 30mg,
体重 15~ 23kg 者,每次 45mg,
体重 23~40kg 者,每次 60mg,
体重大于 40kg 者,每次 75mg,
如果孩子服药后呕吐严重,下次可以和食物一起吃,一般情况下,1~2 天左右的时间症状会有所缓解。
在这里嘟妈想要提醒的是,奥司他韦不是神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拿来预防流感,尤其不能拿来预防和治疗普通感冒,因为奥司他韦是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研发的,对普通感冒根本没用。
有些家长也会给孩子吃板蓝根、感冒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小儿退热颗、利巴韦林等药物来治疗或预防流感。嘟妈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些药治疗和预防流感一点效果都没有。
并且,静脉输液用的炎琥宁、喜炎平等中药同样没有效果,反而副作用不少,也不能使用。
还是那句话,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流感疫苗。
根据研究,如果疫苗的抗原与流行的病毒相吻合,灭活流感疫苗可以提供高达70-90%的保护率。所以嘟妈建议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奥司他韦也是用于儿童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
需注意的是,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建议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
高危人群范围的孩子,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或接种不到 2 周(尚未形成保护)
接触过疑似流感的人,或近期去过公开疫情场所
来源: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版)
除此之外,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用肥皂水洗手,没有水和肥皂时,也可以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家庭成员包括宝宝在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用肘部、衣袖或者纸巾捂住口鼻。告诉宝宝,在学校不要和其他小伙伴共用餐具、水杯等用品。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流感来势汹汹,我们一起正确有效的守护孩子的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上一篇:宝马MINI对比Smart品牌 创立之初居然都是为了家庭主妇?
下一篇:口碑炸裂!斯科塞斯新片《爱尔兰人》再现黑手党传奇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