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继上海堡垒之后,流量电影还有出路吗?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流量电影这个话题,曾经一度是中国电影界最炙手可热又争议颇大的话题。

  真的要就其根本追根溯源的话,流量电影这个概念最初应该是来源于2010年左右,流量明星升起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前后也诞生了大大小小不少的以流量明星为主打,但是质量相当一般的流量电影。

  然而,随着前不久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的票房和口碑的全面坍塌,不禁让人开始思考流量电影是不是真的开始从此降温?靠流量就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年代是不是从此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上海堡垒》这一部电影的得失并不能够说明整个行业的现象,事实上,中秋节档期上映的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检验,在2019年的如今流量电影到底还能不能够取得成功的试金石。

  《诛仙》

  《诛仙》。

  如果说鹿晗的《上海堡垒》并不可以完全检验出流量在如今的电影时代,到底是处在什么样一个尴尬的位置的话,那么《诛仙》才是这一问题的最好的解答和证明者。

  因为鹿晗本人出道时间已经比较长了,加上早年的恋情和本人身上不敬业等传闻的影响,鹿晗的人气已经不是当年如日中天的时候可以比的了,甚至可以说他已经不能够算是最顶尖的那批流量了。

  而且《上海堡垒》本身并不能算是什么大IP。虽然它的作者江南很有名,但是江南本人的成名作也并不是这部作品。

  然而,《诛仙》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诛仙》在某种情况下来说,和上海堡垒恰好是一面镜子的正反两面,一方面来说,他们都象征着流量电影,但另外一方面,他们所处的情况却完全相反。

  首先,肖战本人是今年暑期才爆红的冉冉升起的新鲜流量,所以他的粉丝也正好处在鸡血期,正是战斗力最强的时候,和已经出道数年,粉丝流失严重的鹿晗比肯定是有优势的。

  其次,《诛仙》这个IP说起来实在是相当知名了。小编甚至可以说,但凡是从网络文学时代经历过的人,几乎不可能不知道这个IP,换句话说,其实你没有看过诛仙这部作品,你也一定听说过他的大名。

  不过,《诛仙》和上海堡垒倒是也有共同之处,就是光看预告片就知道,不太可能是什么精品佳作……

  小编作为当年《诛仙》原作完整版八部全部看过的读者之一,在中秋节走进影院,看完电影版之后,觉得基本上来说,不管是看过原著的朋友,还是没有看过原著,只是奔着明星或者无聊去看电影的人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和原著关系不大的作品了……

  因为确实除了电影中的角色用了书里的人名,以及一部分的设定,比如大黄和猴子小灰之外,大部分的情节都有改动。你要说它跟原著没关系吧,当然还是有关系的,很多的设定也是和原著一样的,但是你要说它和原著有关系吧,确实魔改的部分非常多。

  总而言之,就是一部和原作关系密切,但是又有很多地方进行大改动的一部,原本按照网络大电影拍摄,结果没想到狗屎运来了。可以成功上映的普通魔幻题材电影罢了。

  为什么说它是按照网络大电影拍的呢?这就又要和我们之前开篇说到的关于流量电影的话题息息相关了。

  原本在肖战接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娱乐圈18线无名之辈,而这部电影当时是为了清腾X视频之前在IP盛行时代大量购入,现在却即将过期的各种IP库存而拍的,是妥妥的,按照网络大电影的标准拍的。

  那个时候知名度还不高的肖战的粉丝们都对这部电影不抱任何期望,因为一看就是一个要扑街的网络大电影,所以那个时候他们还互相安慰,给自己喊了一句很可爱的口号:“不忘初心300万,多了一分都是赚!”

  这份胆战心惊,直到肖战大红诛仙宣布正式在院线上线之后,仍然没有消失,因为这部电影确实光看质量和班底,就知道不太可能是那种精品佳片。

  结果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去年的肖战及其粉丝肯定想都没有想过肖战可以和鹿晗这种老牌流量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没想到今年,这两个人的电影,一前一后分别作为流量电影的代表在院线上映,相差不过一个月,更没有想到,今年两人已经可以作为流量的代表相提并论。

  虽然两部电影都不算什么好片子,可是如果从投资的回报比来看,肖战的诛仙可是妥妥的打了一个胜仗。既赶上了好档期,又赶上了男主演,最近高涨的人气,一部投资甚少的电影,目前的票房已经高达两亿多,不管口碑如何,起码从票房上来看,已经获得了成功,也把前辈鹿晗比了下去。

  虽然如今的2019年两亿多这个票房真的不够看,根本算不上什么赚得盆满钵满的电影,但这起码也打了一个月,之前因为上海堡垒的失败而得意洋洋地说流量电影已经走向末路的人们一个耳光。

  老实说,小编作为从事电影评价工作的工作者之一,其实也和很多的对电影行业抱有希望的人们一样,非常不喜欢流量电影大行其道。无论是对上海堡垒还是对诛仙这样的质量一般,但是靠着演员的人气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的电影,都是持反对和不支持态度的。

  但是肖战和鹿晗的情况还不太一样,鹿晗是在走红多年之后自愿接了上海堡垒,并且被扒出来许多不敬业的客观事实,在片中的表演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不尽如人意。

  而肖战其实是有一点冤枉的,他接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权,只是一个18线小糊咖,偏偏在他走红之后,电影为了赚热度,强行上线,也不顾这说起来是肖战走红之后的第一部上映的电影作品,如果口碑和票房不好的话,会对演员本人踏入电影主流圈有怎样的影响。

  当然了,资本家的根本目的是赚钱,又不是做慈善,在有钱可赚的机会面前当然不会为小演员考虑,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小编的意思是,肖战和鹿晗也不是同样的情况,鹿晗是自愿走到今天这一步,而肖战当年没有选择权,红了之后第一部电影又被把之前糊咖时期拍的网络电影提出来,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小心就被主流电影圈拒之门外的风险。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给这些新人一些机会呢?

  在2010年到2012年前后,内娱与韩国归国小生同时发力,组成了四大流量又和后来的tfboys,组成了四大三小格局。

  这一批当初吃尽了红利,享尽了风头的第一代流量可谓是风光无限的过了好一阵子,最好的资源任他们挑。

  而如今,资本已经学聪明了,知道了这些流量明星说到底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缺资源,而是可以批量制造的,今年可以把你捧上去,明年就可以换着捧另外一个人,被割的韭菜或许是同一批,但是流量却永远有新鲜的美好面孔让你主捧。

  所以你会发现,与当年2010―2014年左右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偶然乍红的第一代大红流量们相比,最近几年的流量很明显开始呈现出身后有资本的趋势,资本的人为操控力量,在最近几年火起来的鲜花鲜肉中越发显眼。

  这样做,好处坏处都很明显。好处自然就是一切都显得规模化起来,就像韩国的流水线造型一样,资本创造明星,明星反馈给观众,观众在反馈给资本这样一个有理有据的产业链未尝不是好事。

  至于坏处,当然也很明显,首先,资本可以决定捧出什么样的明星给观众们,这样的话,观众们就只能被迫接受,而不能够像追捧第一代流量那样有自己选择将其从默默无闻捧上高位的权利。

  其次,在这种情况下,明星就再也没有什么特点可言,只不过是资本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想捧你的时候就把你捧红,不想捧你的时候,你立刻就是弃子,那么,将来的所谓的娱乐圈或者说娱乐圈和饭圈的结合,说到底也不过是资本家手中博弈的棋子罢了。

  说到底,通过今年的一两部电影看出整个娱乐圈的走向和走势,还是为时过早,也多少有一点小题大做了。然而,这些趋势都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在缓慢地一步一步进行变革。

  至于流量电影,这个题材未来几年到底会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出租车司机醉驾撞车,不但搞丢饭碗还将面临刑罚
下一篇:没有郭达森的《死亡飞车2》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