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特朗普与莫迪的相互“示爱”:没有贸易协议,一切都是空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月24日开始了对印度的国事访问。这是特朗普在上任3年以来第一次访问印度,正式开始2020年总统大选的特朗普和承受国内压力的印度总理莫迪都备受瞩目。
这次出访,虽然只有短短36个小时,但是特朗普来到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在阿格拉参观了印度著名古迹泰姬陵,最后到新德里出席莫迪为他准备的国宴,可谓是行程丰富。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获得了印度30亿美元的军售,在贸易上的进展则不如外界期待,共识只涉及到印度采购美国能源、加强5G技术安全性等具体的领域,而并没达成正式协议,更没能解除贸易战以来双方加征的关税。
美印的交往被称为“世界最老的民主国家遇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此次特朗普和莫迪的再次相互“示爱”,又意味着什么?
华丽舞台秀出“独特感情”
特朗普在印度接受的礼遇不比任何一个国家逊色。莫迪亲自在机场迎接,无数民众夹道欢迎,古吉拉特邦各大街道张贴着特朗普和莫迪的海报和欢迎标语,特朗普更是接受了一场犹如美国竞选集会般的欢迎仪式,可容纳11万人的场馆坐满欢迎特朗普的民众,景象足以让他终身难忘。
《纽约时报》对这场名为“你好特朗普”的集会详细描写,突出特朗普讲话中大呼“美国爱印度”,且对赞扬了莫迪在农村扶贫、电力、燃气和厕所改革方面的努力。而莫迪则称“特朗普总统胸怀大志,全世界都知道他为实现美国梦做的贡献”。两人在台上反复拥抱,相当亲密。
特朗普对两国的关系十分乐观,认为关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好”,他和莫迪“和对方有强烈的感情,相互的沟通非常独特”。莫迪不仅夸赞特朗普,而且还对随行的白宫高级顾问、特朗普的女儿和女婿伊万卡和库什纳大加赞赏。
总之,莫迪和特朗普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放弃任何“秀恩爱”的机会,然而外界虽然对二人关系很肯定,但是并不因此对这次访问“买账”
特朗普对莫迪施压不够?
莫迪的新任期以来,印度的国内情况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从莫迪去年收回克什米尔的自治权,到年底通过《公民身份法》引发多地骚乱,舆论对莫迪强硬姿态的批评声越来越高。而特朗普很显然不愿插手此事。
美媒《华盛顿邮报》称莫迪政府对特朗普展示的气氛,与印度紧张和两极分化的政治气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特朗普的访问正好迎合了莫迪分裂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言论和政策;CNN直接称莫迪的民族主义政治为他在白宫赢得了朋友,并且在报道中提到两人全程只字未提《公民身份法》,还为避免回答相关问题没有举行共同记者会;英国《卫报》甚至发布一篇评论文章称,两人都追求“种族纯粹”,以此达到掌控权力的目的。
在这种声音下,《华尔街日报》对特朗普“在印度的讲话和奥巴马相似,宣扬了多元化”的辩护,显得十分孤独。美国主流媒体仍然认为特朗普应该就民族多样性和人权问题向莫迪施压。
实际上,在2月25日特朗普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简单表示,宁愿把这些问题留给印度,而克什米尔问题“两边各有自己的故事”。
从特朗普和美国舆论的温差来看,美国对“人权卫士”的形象仍然有执念,但是主流媒体即便跟随了一直以来的价值观,也不能改变这个问题是印度内政的本质。特朗普的回答说出了现实,美国已经无意再去充当全球“警察”的角色。
其实,特朗普和莫迪的谈判内容,本来也不应有这些话题的博弈,莫迪的做法更不会因为特朗普改变。舆论对此的期待,更多是出于意识形态的一种惯性,也是对特朗普负面评论的惯性。
没有贸易协议,一切都是空?
除了没有向莫迪施压外,美国舆论对特朗普最大的失望就是没有达成贸易谈判上的突破。特朗普对印度对美的巨额贸易逆差和高关税抱怨已久,曾称印度“关税之王”。但是在乘飞机前往印度之前,特朗普表示会和印度签署一个“大协议”,但是时间不一定在大选之前。
特朗普访印前后,舆论对美印贸易谈判的失望逐渐凸显。美联社称两国难以在贸易争端上进行沟通;商业媒体彭博社连续发文称特朗普的访问“集会巨大,成果很小”,“场馆很满,承诺很空”;就连美国的右翼媒体《华盛顿观察家报》都认为这次访印不应当是以军售为主,应该注重贸易。
这次访问还被认为是美印协调对华政策的一次契机,不少舆论认为美印加强关系有助于对抗中国。不过,美印贸易问题的再度掣肘可能会让美国一部分人有对贸易问题本身,和对美印关系的双重失望。
其实,莫迪的强硬很好预料,两国在这次访问之中各取所需,特朗普筹备大选、莫迪应对国内压力,成果更具象征性也是意料之中的。只不过特朗普国事访问连一份“迷你协议”都没达成的确令人惊讶,不过也实在无需因此痛批。毕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印之间的合作节奏被莫迪牢牢掌握。
至于美印的一致对华,则更是想象成分居多。从特朗普开始倡导“印太战略”,莫迪的态度从来都是谨慎地,强调其开放和非排外的性质,他的侧重点和底线始终清晰。另外莫迪一直都深谙如何在中美之间处理,这一点从安排中美各自访印的行程就可得知,莫迪善于保持平衡,投其所好。特朗普用贸易施压莫迪,看似是极限压力但并不聪明。
回顾舆论的种种,更多是以“美国盟友”的身份来审视印度,而莫迪已经多次透露出印度要以全球大国的眼光作决策依据,这一点无论是特朗普还是美国都应该尽早明白。
上一篇:149元玩MOD机箱 游戏悍将激战1解析
下一篇:柳云龙:最爱的天然美女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