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把国庆献礼拍成这样,你们7个导演胆儿真大!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国庆档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愈演愈烈”,《我和我的祖国》上映8天票房突破20亿,成为了目前三部献礼片之中的绝对领跑者。

  《我和我的祖国》的首映日票房2.86亿,预售票房超4亿,豆瓣评分8.0,在刚一上映时就已经霸气尽显。

  但这说到底,还是意料之中成绩。建国70周年献礼的主题,全明星阵容的演员团队,在每年电影票房最好的国庆档上映,从内到外的天时地利人和。

  电影上映之前就有媒体预测:“只要不是烂到人人喊打,光凭这个电影名字,就至少是10亿票房起步。”

  的确。再加上全明星导演阵容:管虎、陈凯歌、徐峥、宁浩、张一白、薛晓路、文牧野,7个人,分摊7个主题,谁不知道责任重大?

  一部电影的成功,绝对不仅仅是因为阵容的强大,豪华阵容的扑街大片太多了。那么《我和我的祖国》的爆红,除了这些“硬件配置”上的投入,还有哪些“软件系统”方面的突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该片在“软件系统”方面上的那些疯狂的操作,这种变革,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制作团队的一场“豪赌”。

  1、电影名字的更换

  电影原名叫《我的祖国》,但在陈凯歌导演的坚持下,名字改为了《我和我的祖国》。他坚持认为,“吾国吾民”不可分割,而这一改变,也让电影的主题基调随之更换。

  故事主线的倾向性,从“祖国”这样严肃而庄严的纪录片角度,变成了人民和祖国紧密相连的共同体,不仅有“国”还有“我”,并且在两者的“连接感”上大做文章,并非单纯地在抒发爱国情意,一味地唱赞歌,继续走“空泛陈词”的老路。

  《我的祖国》是一种将主题置身观众事外的倾向,但《我和我的祖国》就无形中把观众拉进了电影的气氛中,激发出了观众心里由内而外的爱国共鸣感和家国情怀。

  吾家犹小,吾国为大。这样的突破,足见良苦用心。

  2、表达形式的改变

  电影上映之前有很多声音,155分钟的献礼片,观众会不会睡过去?

  这种担心其实情有可原。回首电影界以往的献礼电影,要么是蹭热度喊口号,要么是一本正经慷慨陈词,流于表面。无论是故事还是形式,都难以带动观众的真情实感的,置身事外,难有共鸣。

  但对于《我和我的祖国》,观众们大可放心,这是一部几乎没有尿点的主旋律电影。这句话在以前看来,可能是“自相矛盾”的,但这次的改变,打破了观众的固有认知。

  电影的人物性格、情节对话、关系递进、结局收尾,都充满了戏剧性、喜剧性、和年轻化。让观众不仅有感动的泪水,更有轻松的笑声。

  这一改变具体体现在几处:

  ①在《北京你好》中,张北京的演员选择就天然定住了“搞笑”的标签。观众很难想象葛优能和严肃的献礼片有什么瓜葛,但这次还真就上了,而且是依然保持他幽默的表演风格。

  在他把自己千金难买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递给那个来自汶川的男孩时,观众有对他“忽悠”的偷笑,也有对于小人物的崇敬和感动。但未来得及落泪,宁浩马上用笑点冲散了一切。

  男孩问他:“那你怎么办?”死要面子还嘴硬的张北京,一展自己嘴贫幽默的性格标签,回了一句:“我有萨马兰奇呢。”轻描淡写,会心一笑,不刻意,不煽情,这就是最高级的共鸣。

  ②在《前夜》中,黄渤的表现堪称完美。不失诙谐又不失严肃认真。面对杜兴汉(王千源饰)的敬礼,紧张到手足无措的林致远(黄渤饰)竟然回了一个抱拳。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转头,林致远又投入到了疯狂苛刻的工作状态中,一松一紧的人物变化,张弛有度的情节设计,观众不仅更爱这个人物,也对这样的故事印象深刻。

  在《前夜》的段落收尾中,黄渤向观众走来,突然跃起,头歪斜脚叉开,观众能体会到人物此时如释重负的放松,和发自内心的高兴,不需要言语表达,一个动作,一个镜头,一切便尽在不言中。

  ③在《护航》中,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可火遍了全网,“给我整个8”的宋佳再次引发了全民关注,果敢直率敢作敢当,最重要的是演员性格和人物性格的高度贴合,让整个故事的带入感倍增。

  而且《护航》这一段也是最颠覆,最让观众荷尔蒙飙升的一段。主旋律电影配摇滚乐,主旋律电影吃分手饭,这在以前你敢想象吗?文牧野导演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观众,主旋律也可以拍的很年轻。就连监制黄建新在纪录片中都感叹:“一帮女飞行员怎么搞得可以这么帅?”

  另外,《护航》这个组也是7个电影组里东北人最多的一个组,从导演文牧野到宋佳、雷佳音、韩东君等人,都是东北老乡。他们把东北人自带的幽默风趣用到了人物中,使得整个剧组的气氛异常活跃,充满了笑声。

  而且在这一方向上,文牧野除了自己的想法,还深度听取演员的意见,只要觉得这个建议符合故事主题,立刻就改。宋佳在采访中还专门提到了文牧野导演的“开明民主”,并对他尊重演员,敢于突破的艺术精神大加赞赏。

  3、拍摄视角的改变

  从纪录片到人物志的转型,是《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献礼片最大的突破。

  镜头不再只是对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是从“俯拍、航拍”,变成了“手持摄像”,将镜头的姿态放低,把故事主线深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之中,讲老百姓的事,说老百姓的情,演老百姓的日常。

  并依靠大的时代背景事件,从这种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人物的爱国情怀和拳拳赤子心。让情感有支点,故事有侧重,用“我”和“国”之间深深的连接感,使表达更加铿锵有力,更有真情实感,更能带动观众的共鸣。

  ————————

  对于这7位导演来说,这确实是一场非生即死的“豪赌”,如果是商业片,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毕竟是一部会被载入史册的献礼片,审核能不能批准?上映之后观众能不能接受?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会不会被观众曲解?被电影市场唾弃?

  一切都是未知数,但这7个人就干了,并且干的很成功,无论是观众的反馈还是票房的数字,铺天盖地的好评声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肯定:这是一个好电影,主旋律也可以这样拍,也可以拍的这么年轻,也可以拍的这么幽默,也可以拍的这么生活化,也可以拍的这么真情动人。

上一篇:《流浪地球》逆袭春节档却曾遇到资金苦难,吴京投资6千万解围!
下一篇:多少人想活成至尊宝,最后却活成了孙悟空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