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打磨,《流浪地球》正式开启中国科幻新纪元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作者 / 魏建梅

  “中国科幻(电影)在今天终于启航了”——在1月20号《流浪地球》举办的“和大刘一起看《流浪地球》”的超前观影现场,大刘含泪说道。

  一直以来,科幻电影都是国产电影的一大软肋。自三年前《三体》被宣布启动以来,人们似乎看到了科幻电影的曙光,“中国电影科幻元年”的时代起点也一直被大家呼喊着,盼望着。然而一年年过去了,《三体》没有面世,科幻电影市场也没有掀起丝毫波澜。但马上,因为《流浪地球》的出现,这一愿景又一次来到了我们面前,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流浪地球》的那场超前观影会,也是首次公开观影,这对于一向以“打保守战”为主的春节档影片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前期观影的口碑将会直接决定影片后续票房所攀升到的高度。好电影口碑初显为逆袭打下基础,烂片也就此发酵让观众避而远之。令人欣慰的是,《流浪地球》做到的是前者。

  当天,观影会现场不仅汇聚了众多电影人,还有企业精英、科幻作家、文化学者及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工作者等百余名观众到场,映后影片也迎来了口碑的大爆发,好评如潮。“从此,科幻作家可以更敢写一点,一些想象力更加宏大的场面也可以拍出来,这是一种动力”“影片给中国科幻电影砸了一座山,为后来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中国科幻电影终于找到了适合的道路”等等都是现场观众给予《流浪地球》毫不吝啬地赞誉。

  至此,这部历时四年打磨的完全本土化的科幻电影也迎来首战告捷。而依照现在的口碑势头,《流浪地球》也极有可能引领2019年整个春节档,甚至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从《六十年后上海滩》

  到《流浪地球》,

  属于中国的科幻时代终于要来了

  实际上,在中国电影市场,科幻电影一直没有缺失。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史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1938年由杨小仲执导的《六十年后上海滩》。而后《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等的出现也都对整个科幻电影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培育了一大批科幻迷,近些年像《不可思异》《机器之血》《逆时营救》也都属于科幻电影的范畴。

  虽然科幻电影一直都在不断涌现,但总体来看,这些电影的存在也都没能扛起中国科幻电影这面大旗。而且,现如今虽然有不少电影都贴有“科幻”的标签,但“科幻”通常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整部电影以“科幻”为主类型的电影却鲜有,即软科幻多,硬科幻少。

  看向国外,从《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到《星球大战》《终结者》,再到《阿凡达》《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等,大部分都是硬科幻,而且都是大热影片。在当下全球票房榜前十中,就有着《阿凡达》等在内的6部科幻电影。在国内进口片票房榜的排名中,排在前列的,几乎每一部也都有着科幻元素,足以可见科幻电影的庞大市场空间。此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科幻电影市场的沉寂并不在于受众,而在于产品本身。

  在此背景下,口碑初显的《流浪地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部一点不比好莱坞科幻大片差的好电影,更让我们看到了科幻电影崛起的希望,这是一部电影行业的冒险之作,同时也是中国科幻跨出的漂亮一步。在这部以拯救地球的中国人为描摹主对象的国产硬科幻《流浪地球》的加码助推下,中国科幻也或将就此启航,迈入新的征程。

  4年打磨,“全靠一口仙气”

  众所周知,科幻电影是很难拍的。影片中的科幻场景,包括整个故事科幻感的营造,这种抽象感是很难被具象化呈现出来的。正如《流浪地球》的视效总监丁燕来在影片的“科幻特辑”里提到的那样——“剧本里好像没有什么是可以拍到的,没有什么是可以直接用的。”

  因此,为了奉献给观众一部震撼逼真的硬科幻,在制作前期,包括导演郭帆在内的各位创作者便为影片做了很多的概念设计,包括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件道具制作......尽最大可能还原剧本当中所提到的各种“科幻物件”。刘慈欣甚至坦言,其实剧本当中有很多元素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是剧组全都给做出来了。

  另外,剧组也做了100000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像太空舱、地下城等场景就是被实景搭建出来的。包括影片当中的一个重要线索——行星发动机,大家也做了很多版的设计,最后才选中了目前最有“体量感”的一版,足以可见创作者对电影的用心。

  而为了准确演绎《流浪地球》,影片中的各位演员也称得上是经历了一场流浪冒险之旅。

  由于剧情的设置,演员们需要穿着特定的服饰,像太空服,机械骨、外装甲等地表防护服,这些衣服最轻的都重达六十多斤,给演员的体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为了呈现各种高难度动作,比如太空漂浮、楼层攀爬等等,演员在背负沉重装备的基础上还要经常吊威亚。为此,演员们每天都需要跑步来增强体力。

  此外,头盔里的空气也很低,因此,原本正常的呼吸在这里也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有很多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都会时不时摘下头盔,吸几口氧气。

  面对如此艰难的拍摄环境,上到66岁的吴孟达,下到17岁的赵今麦,剧组每一个演员都不断挑战着自己的身体极限,全力配合,李光洁甚至打趣地说道:“全靠一口仙气”。

  就这样,从2015年的中旬到如今的2019年,在历时近4年的打磨以及整个主创团队的冒险一搏下,《流浪地球》成功了,而且让所有人为之震撼,这也标志着中国重工业电影的又一次进步。影片制片人龚格尔在“科幻特辑”中提到的“后期人员没有秋裤穿”虽然是玩笑,却也能真切感知到片方在这4年间所历经的无奈,让人啼笑皆非。

  “硬片”再度冲进春节档,

  或将再次打破“合家欢”常规

  郭帆导演说,做科幻是他个人的梦想,从小的梦想,但这条路注定荆棘丛生。但,也正如导演所说:“要想得到未曾拥有的东西,就必须要做未曾干过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制作上的精益求精,表演上的严谨认真,《流浪地球》最后所呈现出的震撼视觉场面才被众人津津乐道。不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新空间——地下城,还是处于冰雪世界中的整个地表,亦或是外太空,其整个视觉奇观都令人叹为观止。而在内容上,实际上,相比于刘慈欣的原著小说,影片也做了很多改编。

  电影《流浪地球》主要讲述的是在不久的未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意欲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踏上流浪地球之旅的故事。这其中,有关木星吸收地球大气、点燃木星反推地球等等的设定都是影片相比于小说的创新之处。但影片最重要的创新莫过于中国式亲情的融入,包括春节情结的呈现等。

  由此,相对于原著小说所呈现给观众的满满“末日感”、“冷漠感”,影版《流浪地球》虽然是一部实打实的硬科幻,但其中所表达和渗透出的感情——中国人的团圆之情,以及人类,尤其是中国人对于整个地球的责任使命感,那种家国之情——都赋予了整个故事以血肉,从而也更彰显出人性的力量,而这也与影片将要在春节大年初一上映的这一节点有着某种契合。

  在此基础上,《流浪地球》这部“硬片”或将再次重现去年《红海行动》的翻盘威力,再次打破春节档“合家欢”常规也未可知。

  《流浪地球》的预告片中提到,“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计划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对于《流浪地球》,拍sir也想说:无论最终《流浪地球》导向何处,我们也依然选择希望,希望中国科幻电影时代终有一天会到来。

  也正如郭帆导演所说:“《流浪地球》也许不代表中国科幻元年,但却是一个节点,让怀疑的声音少了一些,信任多了一些,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推动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往前发展。”而相信融合多人、多年、多心血努力的《流浪地球》最终也定能收获应有的市场回报,给予所有电影人、尤其是科幻电影人以鼓励。

  大年初一《流浪地球》预售抢票开启

  奔向未来

  当电影遇见生活

  关注院线经理人微信平台,主页菜单不仅能够查询实时票房、排片、历史榜单以及所在城市票房排名,还能实现直接找影城管理相关工作,影城空置场地合作,影城经理交流平台等。绝对是给影城经理和电影发行以及影视相关人士度身定制的法宝,赶紧推荐给您的身边朋友吧…

  万名影城经理平台,按住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致命魔术》:这真的是一场头脑风暴
下一篇:功夫明星后继乏人?甄子丹后,你更看好谁成为新一代功夫巨星?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