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谁才是强者?叶问打赢了洋人,未必打得赢李小龙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以为开通了会员就能看《叶问4》,哪知还得用卷才能看。不过,物有所值,叶问前几部都好看,第四部完结篇一定不会失望。

  在看之前猜到了一点剧情,第四部应该会讲李小龙,因为按前三部的时间排序,李小龙已经长大成人。果不其然,李小龙在美国开设了武馆,教人习武。

  《叶问4》里,大家很想看到,李小龙和叶问有一场对打戏。可惜没有,必定是围绕着叶问的故事,再加上李小龙是叶问的徒弟,这种对打没有说服性。但是,叶问在世时,李小龙打得过叶问吗?其实,结合剧中一些细节,也能看清这个问题。

  因为当时的种族歧视严重,在美国,黑人和亚洲人都遭受歧视,尤其是中国人,在唐人街经常被欺负。

  唐人街华人自抱成团,为了对抗老外,唐人街的武馆师傅们创办了中华总会,由太极拳的万宗华任会长。中华总会有一个原则,不能教授外国人功夫,偏偏李小龙我行我素,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乐意收徒。

  一:为了儿子奔波,一代宗师也是个普通的父亲

  故事回到中国,叶问的儿子叶正也是个中学生了,叛逆时期的叶正喜好练武,对文化成绩不上心,在学校里稍微觉得不公就会打架。作为父亲,叶问和别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认为只有文化才能改变命运。

  一次次的打架,校长忍无可忍,只好让其退学。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在这里就变成了,武功再高也得听老师的。看到叶问向校长求情,希望能给儿子一次机会时,感叹父母的不容易,尤其是叶问这种名望的人,在学校面前也和普通的父亲一样。

  叶正想学咏春,叶问又想让儿子学文化,在叶问眼里,叶正叛逆、不听话、爱打架。在叶正眼里,自己做什么事都是错的,父亲不理解他,不支持他。两人的争吵最终升级,叶问第一次打了儿子一巴掌。

  然而万会长的女儿也是这么评价自己的父亲,当她的女儿对叶问说,叶叔叔绝对不会像我父亲一样,叶问沉默无语,他的沉默是现实中很多父母的写照。

  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逆反的心理,在孩子的内心会觉得自己成人了,有自己的主见,不喜欢父母干涉。父母如何开导,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一直是个难题。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不管如何,都不能以打骂的形式管教,孩子长大了,打骂只会加重叛逆,就像叶问一样,一巴掌下去,孩子都不理他了。

  《叶问4》的故事也刚开始,叶问去往美国给儿子找学校,因为身边有海归回来的学子当了医生,加上一些例子。叶问也以为去美国深造儿子,一定有出息。

  没想到一开始就不顺,在美国,华人想上学,必须有名人推荐信,而叶问只能找中华总会会长,求其帮忙。

  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存在,去美国留学申请仍然需要名人推荐信。推荐信的作用不可小觑,好的推荐信会帮助学生拿到学校的录取和奖学金。如果说GPA、托福、SAT代表你的学习能力,课外活动、研究经历、兴趣爱好代表着你的综合能力,那么,推荐信则是从熟悉学生的第三者的角度对申请者进行评论,是学生申请材料有力的支撑。

  万会长不是不帮,只是有条件,必须让叶问的徒弟李小龙不再给洋人传授中国功夫。

  叶问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传授中国功夫是为了弘扬中华武术,让世人了解中国,有何不可。可是,这帮老古董听不进去,推荐信只能泡汤。

  李小龙广收徒弟还是有用的,有一个美国徒弟是大律师,有一个美国徒弟是移民局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中国人徒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官。

  叶问找李小龙帮忙也无济于事,校长咬定了中华会长,要么给学校捐1万元美金,也是黑啊。

  叶问在异国他乡,语气低沉,“求爷爷告奶奶”都是为了儿子,在美国不同于中国,自带的歧视眼光,叶问感到迷茫、无助。

  二,年轻气盛的李小龙,打得过叶问吗?

  与叶问不同的是,李小龙在美国非常自信,说话语气有力量,对待任何人都充满活力。

  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李小龙和叶问到底谁最厉害?为什么第四部完结篇还不给出答案?我们从剧中找出答案。

  一,从中华总会会长突破

  上面介绍到,中华总会是唐人街的武馆师父们一起同意创办的,由万宗华任会长。

  万会长擅长太极,既然担任会长必定是武艺高强。像前几部一样,高手总想跟叶问切磋一次,在这次对战中,两人不相上下,叶问没有占到上风。突然的地震终止了决斗,所以谁输谁赢,暂不得知,不过按照主角光环和最终打败的BOSS来算,叶问肯定是赢的一方。

  回到开始,万会长在众多馆长面前要求叶问劝说李小龙不要再向洋人传授中国功夫。

  “我有一件事也想请叶师傅帮帮忙”

  虽然不是祈求的语气,但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

  我们不妨想想,中华总会会长,为什么要请叶问帮忙?叶问没来之前,李小龙在美国已经呆了很长时间,他们不会自己去解决吗?

  答案已经很明确了,在叶问来之前,他们已经找过李小龙,但无济于事,也就是说他们都打不过李小龙,包括万会长。所以,叶问来了,又请叶问帮忙。

  叶问能和万会长打成平手,万会长打不过李小龙,那么叶问能打得过李小龙吗?

  二,从李小龙身上突破

  整部剧虽然围绕着叶问,但李小龙的功夫,导演也着重刻画了几个镜头。

  一是打爆洋人馆长。几个洋人不服,挑衅李小龙。李小龙说了一句话很重要。他说:”师父,经常这样,很快回来。”

  也就是说李小龙实战经验很多,向他挑战的人很多,而每次都是安然无恙的回来。

  从洋人服装看得出是学跆拳道的,的确,洋人那个年代只佩服韩国的跆拳道,连终极BOSS也学的是跆拳道。

  洋人的几个徒弟几秒就被打趴了,师父很魁梧,一脚把铁门踢一个窝,貌似很厉害。

  在和李小龙对打后,坚持了几分钟,最终被李小龙打的鼻青脸肿,佩服的五体投地。

  剧中也还原了李小龙生前的一些表演,例如一拳把对方打得退倒几米远。

  两个手指做俯卧撑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夫,按照这个场景推算,李小龙已经自创了截拳道。

  所以,此时的李小龙打得过叶问吗?

  三,以两人巅峰时期来论

  有人说李小龙正值壮年,叶问已经老了,怎么比?

  的确,《叶问4》的时候,叶问已经是中老年了。如果根据头颈癌和叶正、李小龙,结合历史的真实年龄来算,叶问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老人出去打美国陆战队,估计是要碰瓷吧?叶正年龄在电影中被改小了13岁,叶问1893年出生,同理叶问这4部电影,叶问被改小了15岁左右。我认为《叶问1》,叶问在35左右;《叶问2》,42,43岁;《叶问3》,应该是50来岁;《叶问4》,则是55-60岁。

  让一个中年人和一个青年人比,确实不公平,那么叶问巅峰时期呢?

  叶问(1893年-1972年)原名叶继问,曾经改名叶溢,祖籍广东南海罗村镇联星谭头村,出生于广东佛山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学识渊博。师承陈华顺、梁壁,十六岁那年,赴港就读于香港圣士提反学校,并随梁壁(梁赞之子)学武,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

  咏春拳创始人叫五玫师太,原名朱红梅,五玫师太练就了一套女性演练的实用功夫,命名咏春。

  叶问刚接触咏春时,是跟着陈华顺学,那时叶问还小,而陈师父已经年迈,大多数时间是跟着师兄吴仲素学。因为文化较浅,并没有人讲述咏春拳的理论。后来,叶问去了香港,又拜了梁壁为师,梁壁出身书香门第,有文化,在传授叶问咏春拳时,一招一式,从理论到实际,完整的教学。叶问后来通过改善,把咏春拳提升了更高的境界。

  李小龙虽然是叶问的徒弟,但李小龙学的多,咏春、跆拳道都会,真正发扬光大的还是自创的截拳道。

  咏春的近战短打,以及截拳道的灵活多变。我个人更倾向于截拳道一些。

  李小龙的成名才让人们知道师父是叶问,电影虚化了叶问,而李小龙的真实功夫已经有影像记载了。巅峰时期的叶问,只是为了收徒生存,亦或者是强身健体。而巅峰时期的李小龙挑战过很多高手,实战经验很丰富,所以,两人谁厉害?想必大家心里也有数。

  学武的宗旨不是打架斗殴,是强身健体,是发扬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武术。叶问一直支持这种做法。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载誉全球,被赞誉为“一代宗师”。李小龙更是进一步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把功夫传承成一种文化。

  三,外国的月亮也没有那么圆

  万会长和其他唐人街的华人之所以讨厌洋人,是因为只看到被欺负的一面,但是他们不敢尝试改变,不敢和洋人沟通。虽然走出了中国,但思想却是封闭的。

  李小龙不一样,他敢接触任何洋人,传授功夫,也敢接受任何洋人的挑战,打到他们服为止,正如那个跆拳道教练,虽然被打的鼻青脸肿,仍然对李小龙竖大拇指。

  每个徒弟都尊重李小龙,李小龙用他的自信征服了洋人。唐人街的馆长们都可以,万会长也可以,只是他们不自信,不愿意改变。

  叶问在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武术士官对战时,也是遍体鳞伤,因为美国人的拳脚很重,咏春拳只能以巧使力,四两拨千斤。也许李小龙自创截拳道的原因正是因为洋人力气太大,以硬碰硬,不难看出,李小龙的拳脚也是步步紧逼,一招致命。

  电影里的BOSS最终被打败了,全场的洋人给叶问鼓掌,这不仅是叶问的荣誉,也是承认了中国功夫。

  当万会长把推荐信给叶问时,叶问拒绝了。

  不远万里,只身前住美国,忍辱负重的给儿子找学校,不就是为了这封推荐信吗?为什么又不要了?

  因为在美国这些天,他看清楚了很多。

  ①:孩子上学校还得通过名人推荐,要不然就得交所谓的校董费。

  ②:中国学生在学校里容易遭受歧视和打骂(叶问看到万会长女儿被同学欺负,问:经常出现这种事吗?对,经常,叶问还会让自己儿子过去吗?)

  ③:中国人生存艰难,隔三差五的闹事,没有安全感。(武功在高又怎么样?万会长还不是动不动被带走)

  ④:没有一点民族自豪感。在中国,别人还会尊称为叶师傅,在美国,啥都不是。中国武术不但没有得到尊重,还遭受歧视。

  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原本抱着对美国人权主义的幻想来到美国,可是所了解的美国和自己想像的有天壤之别,这种失望感让人心凉。

  通过这一不系列的经历,叶问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外国的月亮也没有那么圆”

  他不再相信只有美国学校才能造就人才,他开始尊重儿子的想法,既然想学拳,就教他。

  叶问经历了衰亡的清朝、混乱的军阀、抗日抗战、新中国成立。1972年12月1日,叶问于旺角通菜街居所内过世,享年79岁,死后葬于粉岭蝴蝶山。

  电影里的叶问经过改编,目的只有一个,让世人了解中华武术。《叶问4》里着重了三个警示:

  一是,(中国)人要自信,不管站在哪个国家。

  二是,外国的月亮真没中国圆,不要盲目崇洋媚外。

  三是,尊重和接受孩子内心的想法,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沟通,感化比打骂更适合。

  借此致敬叶问,李小龙,你们都是一代宗师。

  您认为二人谁最厉害呢?

上一篇:给宠物以精准宠爱,「深知生物」想以基因检测切入宠物大健康市场
下一篇: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54部《无极》关于欺骗与希望的故事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