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寄生虫》拿了戛纳金棕榈,中国人都着急了!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最近几天,蝉主朋友圈都被韩国导演奉俊昊凭《寄生虫》拿下戛纳金棕榈大奖的消息刷屏了。

  确实值得激动,毕竟这是韩国影史上第一个金棕榈大奖,场刊评分高达3.5,击败昆汀的《好莱坞往事》,一经首映,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激烈掌声。这是韩国电影的高光时刻,也是奉俊昊的高光时刻。

  

  映后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说到韩国电影,奉俊昊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

  他2003年凭借《杀人回忆》一举封神,2006年拍摄《汉江怪物》创下了韩国电影票房历史,2013年执导《雪国列车》,第一次与好莱坞团队合作,打开了国际知名度。

  《寄生虫》海报

  作为韩国首屈一指的类型片导演,奉俊昊的电影好看吗?很好看很精彩。但更可贵的是好看之余,我们能在他的电影里看到韩国社会背景下的人性和社会洞察,获得超出商业片之外的深度观影体验。

  好看又卖座

  因为他极会“讲故事”

  说到奉俊昊,不得不提一个名词“类型片”。顾名思义,类型片的意思,就是按照一种特定的方式或套路讲述一个特定的故事,也被称为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

  以叙事为主,剧本扎实,故事讲好了,人物立起来了,自然就会精彩又好看。

  奉俊昊拍长片已经将近20年,但最终的成品长片仅有7部,3年一剑,速度确实比较慢。但慢工出细活,他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剧本的打磨和细节的精雕细琢上。

  2003年神作《杀人回忆》

  《汉江怪物》的创作花了整整3 年时间,《寄生虫》的剧本起源更是在6年前。

  精心制作的剧本,满足了观众的第一要求——“好看”。走进奉俊昊的电影作品里,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一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几个饱满又接地气的人物,一个与韩国本土有关的社会议题。

  2003年的《杀人回忆》聚焦的是韩国一宗连环女性杀人案,但不同的是,案件至始至终都没有找到真凶。

  潮湿阴暗的氛围下,一桩接一桩的女性受害案接连发生。

  

  而另一边的3个小镇警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一次又一次以为凶手就在眼前,最后还是竹篮打水。

  整个过程,凶手从未露面,又处处暗藏杀机。

  

  最后,在离凶手最近的时刻,我们得知的唯一消息,是凶手“长得很普通”。

  讲杀人案,却不见杀人犯,在不断反转-落空之后,奉俊昊用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诉观众,杀人犯可能是任何一个普通人。

  好莱坞大制作的科幻片《雪国列车》就更特别了,故事设定在一辆末日列车上,每一节车厢代表一个社会阶层,男主角柯蒂斯从车尾一直向车头前行,仿佛游戏闯关。

  

  车尾“下等人”和车头“上等公民”的激烈冲突,大量的贴身肉搏、枪击战画面,全部在狭小的列车车厢中进行。

  

  但出乎预料的是,这辆载着仅存人类的列车最终走向毁灭,冰天雪地里只剩下两个孩子和一头北极熊。

  相信你也发现了,与按照套路出牌的好莱坞类型片相比,奉俊昊的故事又显得那么“反常”。

  不论是一次次无限接近真凶,却一次次落空的《杀人回忆》,还是染血的铁门一扇扇打开,最终却走向毁灭的《雪国列车》,亦或是处女作《绑架门口狗》的“杀狗”“吃狗”“找狗”系列幽默反转。

  看他的故事,观众常常能在一个个反转悬疑中体会到拍案叫绝的快感。

  好看的作品,不在于特效,不在于大制作,最根本在于故事和人物有没有讲好。

  这一点奉俊昊完成得很好,老少咸宜的精彩剧本,让他成为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杀人回忆》不仅口碑封神,还获得了540万人次的观影数据,《汉江怪物》更是多次打破票房纪录,观影人次超过1300万。

  但光拍得好看并不足以成就一个伟大的导演,也不能获得偏爱文艺片的戛纳的青睐,奉俊昊电影最珍贵的,是故事之外对韩国社会与人性的洞察。

  好看之外的“高度”

  深入韩国社会,关心每一个小人物

  好看的爆米花片子容易肤浅没深度,有深度的文艺片又常常过于沉闷。

  但奉俊昊的不一样,不仅好看,更有艺术高度。

  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在或捧腹大笑,或震惊不已的观影体验中,对某一社会议题进行抽丝剥茧,清晰感知到韩国某一特定的社会现状、历史印象。

  在《杀人回忆》里有一个细节,因为镇压学生运动,导致破案警力不足,杀人犯再次逃脱。

  而《汉江怪物》乍一看是个升级打怪的怪兽故事,其实聚焦的是小人物家庭。一个贫穷无力的家庭只身与怪物进行对抗,狠狠地讽刺了一把韩国体制的无能。

  

  一个导演作品里表达什么样的社会主题,与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奉俊昊出生于1969年,成长于八九十年代,众所周知,80年代的韩国,充斥着军事独裁和政治暴力。在动荡时期学习、成长的他,见证了这段压抑与创伤,这些我们都可以一一在他的电影里找到痕迹。

  但历史反思和政治讽喻都只是奉俊昊电影里的背景板,他更关心的,是每一个身处底层的小人物。

  《母亲》中刻画了一个反常的老母亲形象,她为了保护自己“弱智”的杀人犯儿子,不得已毁灭证据而杀人。“弱者”保护“弱者”的无奈,作为观众不忍苛责。

  

  处女长片作品《绑架门口狗》,以狗为线索,却讲述了几个无力的普通人故事。

  郁郁不得志的大学讲师,把气撒在了狗的身上,女秘书一心想着上电视,保安和流浪汉一心想吃狗肉。他们是一群最普通的失意人群,需要靠“杀狗”“吃狗”“找狗”来抚平生活创伤。

  

  是人绑架狗还是人也如狗?荒诞喜剧背后,是韩国底层人物的无力与悲哀。

  此次的《寄生虫》,以一贫一富两个家庭为焦点,折射的也是韩国社会阶层问题。

  

  很显然,关注家庭单元和普通人物,更能让奉俊昊的电影在全球各地的观众心中引起共鸣。

  看奉俊昊的电影,并不会像看爽片一样开心,反倒会吸一口凉气,对每一个身陷苦难的普通大众产生深切的恻隐之心。

  独特的人文关怀,加上故事叙述能力的不断娴熟,让奉俊昊不只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业导演,更升级为一个可以深入人心,刺痛社会的作者导演,所以才被“封神”。

  正如昆汀所盛赞的:“他是我见到导演中最有趣的一个,斯皮尔伯格所展现的非凡才华,如今的奉俊昊身上同样存在。”

  奉俊昊没有多神

  中国也不缺“奉俊昊”

  是枝裕和曾说:“什么是好电影?好电影就是让人看完之后,长久不能忘怀的,会真切地对你的人生造成一点点改变的电影。”

  奉俊昊的电影如此,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如此,是枝裕和的电影也是如此。

  去年摘得金棕榈的《小偷家族》剧照

  这样看来,好电影并没有多神,无非是以生活为依托,讲好一个故事,给观众的现实人生带来反思。但就这几点,要做到已经极不容易,光讲好故事,就难住了一大批电影人。

  近几年韩国在戛纳不断涌现优秀作品,去年有《燃烧》,今年有《寄生虫》。韩国电影讲故事的能力日渐精湛,艺术表达不断成熟,这也是因为他们在电影的打磨上花了充足的耐心。

  去年的大热片《燃烧》打磨了8年,而奉俊昊从凭借合拍片《东京!》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到主竞赛单元拿下金棕榈,也花了7年时间。

  《燃烧》剧照

  这次韩国电影在戛纳的历史性光辉时刻,多少都给中国电影带来了紧迫感。

  我们缺少关注社会现实的好导演吗?其实并不。

  且不谈20多年前,中国电影有《活着》和《霸王别姬》的辉煌,就今年来说,同样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其导演刁亦男早就凭借电影《白日焰火》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南方车站的聚会》

  击中爽点的通俗类型片我们不缺,春节期间饱受争议的《流浪地球》就是很好的科幻类型片尝试,去年大火的《我不是药神》,更是在商业与中国现实议题的结合中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足够有艺术高度的好电影我们同样有,无论是第五代的大师张艺谋、陈凯歌,还是在文艺片里摸爬滚打的贾樟柯、娄烨、王小帅等人,他们都一直根植于本土生活,关注社会议题,洞察人生冷暖。

  我们不缺奉俊昊一样的优秀导演,但我们害怕,本土优秀导演被市场挤占了创作空间。

  就拿今年备受期待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来说,票房仅有6472万,而同期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上映17天,票房就破了9亿。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在“苦烂片久矣”的当下,中国观众都期待看到好作品。

  但好作品并非一蹴而就,创作需要空间,成长需要时间,好导演被认可才有拍更多下一部的“机会”。

  蝉主相信,当我们的观众给优秀的中国电影人更多支持与掌声,中国电影下一个高光时刻也不会遥远。

上一篇:第二十一回 情孽难消 独上天山拜魔女
下一篇: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出奇的高,敖丙哪吒形成强烈CP感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