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姜子牙学《六韬》:道之终始(5)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六韬》文韬篇明传第五

  周文王生病,躺在床上,召见了姜子牙。这时候太子姬发也在旁边。

  周文王感叹说,上天要让他死亡了,周国的江山社稷要托付给姜子牙。今天他还想要再学习“道”的根本道理,用来教授和传授给子孙。

  姜子牙反问,文王想要知道什么内容呢?

  周文王就说,先圣的“道”,有所终止,有所兴起,可以听闻吗?

  姜子牙点了点头,回答说,“道”有三个应该终止的情况,比如见到善良却有所倦怠,比如等到时机却有所迟疑,比如知晓错误却没有悔改。“道”有四个应该兴起的情况,比如柔和又清静,比如谦恭又敬重,比如强大又柔弱,比如隐忍又刚强。如果道义胜过贪欲,那么国家就会昌盛,如果贪欲胜过道义,那么国家就会灭亡。如果敬重胜过懈怠,那么就是吉利的,如果懈怠胜过敬重,那么就是凶险的。

  周文王听完之后,觉得姜子牙说的很好。

  个人在听闻了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对话之后,也觉得颇有感触。

  每个人其实都能够对“道”有所感悟,可是“道心”能否开显,还是要看个人对于善恶的态度。如果能够行善去恶,那么“道心”也能够逐渐地开发出来。反过来,如果是行恶去善,这样“道心”也是在变得越加的隐暗。

  可是善恶的区分也是很复杂的,也不需要去详尽地辨别是非善恶,而是守住内心的清静,这样“道心”也会自然地生发出来,能够知晓如何行善去恶。

  而在为人处事中,清静与贪欲是相反的词语,同时也是相互克制的关系。如果能够以清静来战胜贪欲,那么就可以让自己符合于道义。反过来,如果是贪欲胜过清静,那么违背道义的结果就可能导致灭亡。而在实际的处事过程中,能够有所敬重,而不能够有懈怠,这样就是能够将事情更好地做成的。

  对个人而言,虽然看似人事是极为地复杂,但是只要能够守住“道”,不管是修身还是治国,那么一切也都变得简单了。所以让自己在背离“道”的事情上停止,让自己在回归“道”的道路上前行,这样最终也就是得道。

  注:文章仅为个人阅读笔记,多有不足之处。

上一篇:同人画师笔下的《无敌破坏王2》,白雪公主的刷推方式也太可爱了
下一篇:巴西独立日是每年几月几日?巴西独立日的由来及特色活动介绍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